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簡述工件尺寸的自動測量裝置

簡述工件尺寸的自動測量裝置

發布時間:2022-10-23 23:29:46

A. 機械加工中獲得工件尺寸精度的常用方法!

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後的實際幾何參數(尺寸、形狀和位置)與圖紙規定的理想幾何參數符合的程度。這種相符合的程度越高,加工精度也越高。

在加工中,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實際上不可能將零件的每一個幾何參數加工得與理想幾何參數完全相符,總會產生一些偏離。這種偏離,就是加工誤差。

我想從以下三個方面講:

1.獲得零件尺寸精度的方法

2.獲得形狀精度的方法

3.獲得位置精度方法


1.獲得零件尺寸精度的方法

(1) 試切法

即先試切出很小部分加工表面,測量試切所得的尺寸,按照加工要求適當調刀具切削刃相對工件的位置,再試切,再測量,如此經過兩三次試切和測量,當被加工尺寸達到要求後,再切削整個待加工表面。

試切法通過「試切-測量-調整-再試切」,反復進行直到達到要求的尺寸精度為止。例如,箱體孔系的試鏜加工。

試切法達到的精度可能很高,它不需要復雜的裝置,但這種方法費時(需作多次調整、試切、測量、計算),效率低,依賴工人的技術水平和計量器具的精度,質量不穩定,所以只用於單件小批生產。

作為試切法的一種類型——配作,它是以已加工件為基準,加工與其相配的另—工件,或將兩個(或兩個以上)工件組合在一起進行加工的方法。配作中最終被加工尺寸達到的要求是以與已加工件的配合要求為準的。

(2) 調整法

預先用樣件或標准件調整好機床、夾具、刀具和工件的准確相對位置,用以保證工件的尺寸精度。因為尺寸事先調整到位,所以加工時,不用再試切,尺寸自動獲得,並在一批零件加工過程中保持不變,這就是調整法。例如,採用銑床夾具時,刀具的位置靠對刀塊確定。調整法的實質是利用機床上的定程裝置或對刀裝置或預先整好的刀架,使刀具相對於機床或夾具達到一定的位置精度,然後加工一批工件。

在機床上按照刻度盤進刀然後切削,也是調整法的一種。這種方法需要先按試切法決定刻度盤上的刻度。大批量生產中,多用定程擋塊、樣件、樣板等對刀裝置進行調整。

調整法比試切法的加工精度穩定性好,有較高的生產率,對機床操作工的要求不高,但對機床調整工的要求高,常用於成批生產和大量生產。

(3) 定尺寸法

用刀具的相應尺寸來保證工件被加工部位尺寸的方法稱為定尺寸法。它是利用標准尺寸的刀具加工,加工面的尺寸由刀具尺寸決定。即用具有一定的尺寸精度的刀具(如鉸刀、擴孔鑽、鑽頭等)來保證工件被加工部位(如孔)的精度。

定尺寸法操作方便,生產率較高,加工精度比較穩定,幾乎與工人的技術水平無關,生產率較高,在各種類型的生產中廣泛應用。例如鑽孔、鉸孔等。

(4) 主動測量法

在加工過程中,邊加工邊測量加工尺寸,並將所測結果與設計要求的尺寸比較後,或使機床繼續工作,或使機床停止工作,這就是主動測量法。

目前,主動測量中的數值已可用數字顯示。主動測量法把測量裝置加入工藝系統(即機床、刀具、夾具和工件組成的統一體)中,成為其第五個因素。

主動測量法質量穩定、生產率高,是發展方向。

(5) 自動控製法

這種方法是由測量裝置、進給裝置和控制系統等組成。它是把測量、進給裝置和控制系統組成一個自動加工系統,加工過程依靠系統自動完成。

尺寸測量、刀具補償調整和切削加工以及機床停車等一系列工作自動完成,自動達到所要求的尺寸精度。例如在數控機床上加工時,零件就是通過程序的各種指令控制加工順序和加工精度。

自動控制的具體方法有兩種:

①自動測量即機床上有自動測量工件尺寸的裝置,在工件達到要求的尺寸時,測量裝置即發出指令使機床自動退刀並停止工作。

②數字控制即機床中有控制刀架或工作台精確移動的伺服電動機、滾動絲杠螺母副及整套數字控制裝置,尺寸的獲得(刀架的移動或工作台的移動)由預先編制好的程序通過計算機數字控制裝置自動控制。

初期的自動控製法是利用主動測量和機械或液壓等控制系統完成的。目前已廣泛採用按加工要求預先編排的程序,由控制系統發出指令進行工作的程序控制機床或由控制系統發出數字信息指令進行工作的數字控制機床,以及能適應加工過程中加工條件的變化,自動調整加工用量,按規定條件實現加工過程最佳化的適應控制機床進行自動控制加工。

自動控製法加工的質量穩定、生產率高、加工柔性好、能適應多品種生產,是目前機械製造的發展方向和計算機輔助製造(CAM)的基礎。

2.獲得形狀精度的方法

(1)軌跡法

這種加工方法是利用刀尖運動的軌跡來形成被加工表面的形狀的。普通的車削、銑削、刨削和磨削等均屬於刀尖軌跡法。用這種方法得到的形狀精度主要取決於成形運動的精度。

(2)成形法

利用成形刀具的幾何形狀來代替機床的某些成形運動而獲得加工表面形狀的。如成形車削、銑削、磨削等。成形法所獲得的形狀精度主要取決於刀刃的形狀。

(3)展成法   

利用刀具和工件作展成運動所形成的包絡面來得到加工表面的形狀,如滾齒、插齒、磨齒、滾花鍵等均屬展成法。這種方法所獲得的形狀精度主要取決於刀刃的形狀精度和展成運動精度等。

3.獲得位置精度方法

機械加工中,被加工表面對其他表面位置精度的獲得,主要取決工件的裝夾。

(1)直接找正裝夾

此法是用百分表、劃線盤或目測直接在機床上找正工件位置的裝夾方法。

(2)劃線找正裝夾

此法是先在毛坯上按照零件圖劃出中心線、對稱線和各待加工表面的加工線,然後將工件裝上機床,按照劃好的線找正工件在機床上的裝夾位置。

這種裝夾方法生產率低,精度低,且對工人技術水平要求高,一般用於單件小批生產中加工復雜而笨重的零件,或毛坯尺寸公差大而無法直接用夾具裝夾的場合。

(3)用夾具裝夾

夾具是按照被加工工序要求專門設計的,夾具上的定位元件能使工件相對於機床與刀具迅速佔有正確 位置 ,不需找正就能保證工件的裝夾定位精度,用夾具裝夾生產率高,定位精度高,但需要設計、製造專用夾具,廣泛用於成批及大量生產。

覺得不錯,就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吧!

讓機器人應用技術變成常規技能,我們一直在路上……

B. 什麼設備可以自動測量貨物尺寸

異方科技的Goodscan DWS系統可以自動測量貨物的尺寸,還能同時測量貨物的重量、掃描二維碼等信息。

C. 測量長度常見的的工具有哪些

測量工具通常按用途分為通用測量工具、專類測量工具和專用測量工具3類。

1、通用測量工具

可以測量多種類型工件的長度或角度的測量工具。這類測量工具的品種規格最多,使用也最廣泛,有量塊、角度量塊、多面棱體、正弦規、卡尺、千分尺、百分表(見百分表和千分表)、多齒分度台、比較儀、激光測長儀、工具顯微鏡、三坐標測量機等。

2、專類測量工具

用於測量某一類幾何參數、形狀和位置誤差(見形位公差)等的測量工具。它可分為:

①直線度和平面度測量工具,常見的有直尺、平尺、平晶、水平儀、自準直儀等。

②表面粗糙度測量工具,常見的有表面粗糙度樣塊、光切顯微鏡、干涉顯微鏡和表面粗糙度測量儀等(見表面粗糙度測量)。

③圓度和圓柱度測量工具,有圓度儀、圓柱度測量儀等(見圓度測量)。

④齒輪測量工具,常見的有齒輪綜合檢查儀、漸開線測量儀、周節測量儀、導程儀等(見齒輪測量)。

⑤螺紋測量工具(見螺紋測量)等。

3、專用測量工具

僅適用於測量某特定工件的尺寸、表面粗糙度、形狀和位置誤差等的測量工具。常見的有自動檢驗機、自動分選機、單尺寸和多尺寸檢驗裝置(見自動測量)等。

(3)簡述工件尺寸的自動測量裝置擴展閱讀

主要是評定測量工具在規定條件下的測量精確度。常見的評定方法有檢定法、比對法和誤差分離法。

1、檢定法

測量工具按檢定規程檢定合格後,方能使用。一般是利用長度標准器檢定,例如:用量塊檢定千分尺和卡尺;用標准線紋尺檢定比長儀和測長機等。

2、比對法

利用兩台以上相同精度等級的測量工具相互對比,以確定其精確度。這種方法適用於評定一些精度等級很高的測量工具,例如激光干涉儀、激光干涉比長儀等,因為對於這類高精度的測量工具,沒有合適精度的長度標准器可供檢定之用。

3、誤差分離法

適用於一些高精度(形狀誤差小)和具有封閉圓周角的測量工具。例如檢定1級平晶,如待檢的三塊平晶1、2、3的平面度誤差分別為x、y、z,則把它們按1與2,2與3,3與1組合起來互檢平面度。得出的量值分別為a、b、c。列出方程式x+y=a,y+z=b,x+z=c。解方程式後即可求出x、y、z的量值。

D. 能檢測物體尺寸的測量設備有哪些

檢測物體尺寸抄的測量設襲備有很多,最常見的捲尺/直尺、游標卡尺等。

高級一點的有三坐標、影像儀等等。

現在有一種更先進的尺寸測量儀器——閃測儀。

VX系列閃測儀採用雙遠心高解析度光學鏡頭,結合高精度圖像分析演算法,並融入一鍵閃測原理。CNC模式下,只需按下啟動鍵,儀器即可根據工件的形狀自動定位測量對象、匹配模板、測量評價、報表生成,真正實現一鍵式快速精準測量。

E. 在汽車行業,測量一個汽車零部件尺寸的工具與儀器主要有哪些請簡述它們的特點

目前在汽配行業,測量工件尺寸,很多都選擇VX系列閃測儀。

汽車零件測量

VX系列閃測儀相比其他尺寸測量儀器,具有以下優勢:

一鍵閃測,批量更快

1.任意擺放產品,無需夾具定位,儀器自動識別,自動匹配模板,一鍵測量;

2.最多可同時測量512個部位;

3.支持CAD圖紙導入,一鍵自動匹配測量;

4.CNC模式下,可快速精確地進行批量測量。

超大視場,效率更高

1. 採用超大鏡頭,視場高達190mm~230mm;

2. 支持手機中框等大尺寸工件一次測量。

計算精準,穩定可靠

1.高解析度鏡頭,1%亞像素圖像處理,高精度演算法分析;

2.自動對焦,排除人為測量操作干擾,且重復聚焦一致性高;

3.自動識別測量部位,每次都能獲得統一穩定的測量結果。

操作簡單,輕松無憂

1.任何人都能很快上手,無需復雜培訓;

2.簡潔的操作界面,任何人都能輕松設定和測量;

3.測量現場立即評價測量尺寸偏差,一鍵生成統計分析、檢測結果報告等。

功能豐富,自動報表

1.軟體分為測量設定、單件測量、CNC測量、自動測量、統計分析五大功能模塊;

2.提供多達80種提取分析工具,包括【特徵提取】工具(如最值點、中心線、圓弧、峰值圓等),【輔助工具】(如任意點線圓、擬合直線、擬合圓、切線、內切圓等),【智能標注】工具,【形位公差】工具,特殊【應用工具】(如倒角、圓角、節距距離、節距角度、圓徑十字、槽孔、螺紋、彈簧、密封圈等);

3.自動輸出SPC分析報告,可輸出統計值(如CA、PPK、CPK、PP等)及控制圖(如均值與極差圖、均值與標准差圖、中位數與極差圖、單值與移動極差圖)。

手打不易,望採納!

F. 普通車床零件測量五大量具與測量方法是什麼

普通車床用金屬直尺測量工件時,應將金屬直尺拿穩,用拇指貼靠工件。手指位置不對,易使金屬直尺不穩定,造成測量不準確。讀數時,應使視線與金屬直尺垂直,而不應傾斜,否則會影響測量的准確度。
1、金屬直尺
金屬直尺可直接測量工件尺寸。常用的金屬直尺刻有米制尺寸,它的長度規格有150mm、200mm、300mm、500mm等:它的讀數值為0.5mm。
普通車床用金屬直尺測量工件時,應將金屬直尺拿穩,用拇指貼靠工件。手指位置不對,易使金屬直尺不穩定,造成測量不準確。讀數時,應使視線與金屬直尺垂直,而不應傾斜,否則會影響測量的准確度。
普通車床金屬直尺起始端是測量的基準,應保持其輪廓完整,以免影響測量准確度。如果金屬直尺端部已經磨損,應以另一刻度線作為基準。
2、游標卡尺
游標卡尺在工廠中廣泛使用,它可以直接測量出工件的內徑、外徑、長度、深度等。游標卡尺的游標讀數值一般有0.1mm、上量爪用於測量工件的內表面(孔徑或槽寬),深度尺用於測量工件的深度。測量時移動游標先使其得需要的尺寸,取得尺寸後。擰緊制動螺釘,讀出尺寸,以防測得的尺寸變動。
3、游標卡尺的使用方法
用游標卡尺測量時,應使量爪逐漸與工件表面靠近,最後達到輕微接觸。游標卡尺可以測量工件的外徑、內孔、長度、深度等尺寸,測量外徑的方法,測量長度的方法,測量工件深度的方法,測量工件內孔的方法,但這時必須注意。游標l卡尺讀出的尺寸應加上兩只量爪的厚度,測量兩孔中心距的方法,這時游標卡尺上讀出的尺寸應加上小的兩個半徑。
4、使用普通車床游標卡尺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1)使用前應擦凈量爪,並將兩量爪閉合,檢查尺身、游標零線是否重合,若不重台,應在測量後根據零線不重合誤差修正讀數。
2)測量時,不要用量爪用力壓工件,以免量爪變形或磨損,降低測量的精度。
3)游標卡尺僅用於已加工的光滑表面。表面粗糙的工件或正在工中的工件都不宜用游標卡尺測量,以免將量爪過快磨損。
5、千分尺
千分尺是工廠中最常用的精密量具。它的測量分度值一般的為0.01mm。但由於測微螺桿精度受到製造上的限制,因此其移動量通常為25mm,所以常用的千分尺測量范圍分為0~25m;25~50m;50~75m;75~100m等,每隔25mm為一檔規格;測量大於300mm的,每隔100mm為一檔規格;測量大於1000mm的。每隔500rr-m為一檔規格。干分尺的種類很多,有外徑千分尺、內徑千分尺、深度千分尺以及螺紋和公法線長度千分尺等。
(1)千分尺的結構形狀外徑千分尺的結構形狀,在尺架1左端裝有固定砧座2,右端有固定套筒6,固定套筒內有螺距為0.5mm的內螺紋,它與量桿4的外螺紋相配台。在固定套筒外圓柱面上有軸向間距為0.5mm的刻線,它就是主尺。轉動活動套筒7時,量桿便沿著套筒軸向方向移動,兩測量面接觸工件3,超過一定壓力時棘輪8就沿著棘輪爪的斜面滑動,發出嗒嗒響聲,這時可讀出工件尺寸。在活動套筒左端圓周上刻有等分為50格的刻度線,這就是副尺=轉動制動環5,可將量桿固定在某一位置,使量桿不致變位而影響讀數。
(2)千分尺的讀數原理及讀數方法由於固定套筒沿軸向刻度每小格為0.5mm,活動套筒圓周上分為50小格,量桿0.5mm,所以活動套筒每轉一同時必帶動量桿移動0.5mm。因此當活動套筒轉過一小格時(1/50周),量桿移動的距離為0.5mm×l/50=0.05mm這就是為什麼用千分尺測量尺寸時可以讀到0.01mm的原理。

G. 機加工中鑽180毫米深。9毫米的鑽頭怎樣磨鐵屑才能起絲條排出

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後的實際幾何參數(尺寸、形狀和位置)與圖紙規定的理想幾何參數符合的程度。這種相符合的程度越高,加工精度也越高。

加工中,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實際上不可能將零件的每一個幾何參數加工得與理想幾何參數完全相符,總會產生一些偏離。這種偏離,就是加工誤差

從以下三個方面探討:

1.獲得零件尺寸精度的方法

2.獲得形狀精度的方法

3.獲得位置精度方法

1.獲得零件尺寸精度的方法
(1)試切法

即先試切出很小部分加工表面,測量試切所得的尺寸,按照加工要求適當調刀具切削刃相對工件的位置,再試切,再測量,如此經過兩三次試切和測量,當被加工尺寸達到要求後,再切削整個待加工表面。

試切法通過「試切-測量-調整-再試切」,反復進行直到達到要求的尺寸精度為止。例如,箱體孔系的試鏜加工。

試切法達到的精度可能很高,它不需要復雜的裝置,但這種方法費時(需作多次調整、試切、測量、計算),效率低,依賴工人的技術水平和計量器具的精度,質量不穩定,所以只用於單件小批生產。

作為試切法的一種類型——配作,它是以已加工件為基準,加工與其相配的另—工件,或將兩個(或兩個以上)工件組合在一起進行加工的方法。配作中最終被加工尺寸達到的要求是以與已加工件的配合要求為準的。

(2)調整法
預先用樣件或標准件調整好機床、夾具、刀具和工件的准確相對位置,用以保證工件的尺寸精度。因為尺寸事先調整到位,所以加工時,不用再試切,尺寸自動獲得,並在一批零件加工過程中保持不變,這就是調整法。例如,採用銑床夾具時,刀具的位置靠對刀塊確定。調整法的實質是利用機床上的定程裝置或對刀裝置或預先整好的刀架,使刀具相對於機床或夾具達到一定的位置精度,然後加工一批工件。

機床上按照刻度盤進刀然後切削,也是調整法的一種。這種方法需要先按試切法決定刻度盤上的刻度。大批量生產中,多用定程擋塊、樣件、樣板等對刀裝置進行調整。

調整法比試切法的加工精度穩定性好,有較高的生產率,對機床操作工的要求不高,但對機床調整工的要求高,常用於成批生產和大量生產。

(3)定尺寸法
用刀具的相應尺寸來保證工件被加工部位尺寸的方法稱為定尺寸法。它是利用標准尺寸的刀具加工,加工面的尺寸由刀具尺寸決定。即用具有一定的尺寸精度的刀具(如鉸刀、擴孔鑽、鑽頭等)來保證工件被加工部位(如孔)的精度。

定尺寸法操作方便,生產率較高,加工精度比較穩定,幾乎與工人的技術水平無關,生產率較高,在各種類型的生產中廣泛應用。例如鑽孔、鉸孔等。

(4)主動測量法
在加工過程中,邊加工邊測量加工尺寸,並將所測結果與設計要求的尺寸比較後,或使機床繼續工作,或使機床停止工作,這就是主動測量法。

目前,主動測量中的數值已可用數字顯示。主動測量法把測量裝置加入工藝系統(即機床、刀具、夾具和工件組成的統一體)中,成為其第五個因素。

主動測量法質量穩定、生產率高,是發展方向。

(5)自動控製法
這種方法是由測量裝置、進給裝置和控制系統等組成。它是把測量、進給裝置和控制系統組成一個自動加工系統,加工過程依靠系統自動完成。

尺寸測量、刀具補償調整和切削加工以及機床停車等一系列工作自動完成,自動達到所要求的尺寸精度。例如在數控機床上加工時,零件就是通過程序的各種指令控制加工順序和加工精度。

自動控制的具體方法有兩種

①自動測量即機床上有自動測量工件尺寸的裝置,在工件達到要求的尺寸時,測量裝置即發出指令使機床自動退刀並停止工作。

②數字控制即機床中有控制刀架或工作台精確移動的伺服電動機、滾動絲杠螺母副及整套數字控制裝置,尺寸的獲得(刀架的移動或工作台的移動)由預先編制好的程序通過計算機數字控制裝置自動控制。

H. 在自動化加工系統中是如何實現工件尺寸精度檢測的

1)修改刀補值保證尺寸精度
由於第一次對刀誤差或者其他原因造成工件誤差超出工件公差,不能滿足加工要求時,可通過修改刀補使工件達到要求尺寸,保證徑向尺寸方法如下:
a. 絕對坐標輸入法
根據「大減小,小加大」的原則,在刀補001~004處修改。如用2號切斷刀切槽時工件尺寸大了0.1mm,而002處刀補顯示是X3.8,則可輸入X3.7,減少2號刀補。
b. 相對坐標法
如上例,002刀補處輸入U-0.1,亦可收到同樣的效果。
同理,對於軸向尺寸的控制亦如此類推。如用1號外圓刀加工某處軸段,尺寸長了0.1mm,可在001刀補處輸入W0.1。
2)半精加工消除絲桿間隙影響保證尺寸精度
對於大部分數控車床來說,使用較長時間後,由於絲桿間隙的影響,加工出的工件尺寸經常出現不穩定的現象。這時,我們可在粗加工之後,進行一次半精加工消除絲桿間隙的影響。如用1號刀G71粗加工外圓之後,可在001刀補處輸入U0.3,調用G70精車一次,停車測量後,再在001刀補處輸入U-0.3,再次調用G70精車一次。經過此番半精車,消除了絲桿間隙的影響,保證了尺寸精度的穩定 數控,機床,模具設計,數控車床,數控技術

I. 測量尺寸的儀器有哪些

尺寸測量儀器有很多很多,最常見的就是游標卡尺了,相信人都有接觸過。

希望能夠解決您的疑惑,有任何問題歡迎追問。

J. 車床上的工件尺寸如何測量

在測量尺寸L
1時,先精確測定機床的反向間隙並讓機床自動補償,同時檢查裝在主軸內的測量感測器的跳動誤差並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找正並清理干凈工件後將機床回機械零點。測量時先沿x軸正向開始(也可以是右邊)使測量頭逐步趨近於工件的左面(A位置),待測量頭剛好接觸工件後,抬z軸離開工件上表面一定的距離S,記下此時機床的機械坐標x
1或將相對坐標清零。右移機床,下降距離S,再沿x軸負向趨近於工件右面,待測量球頭接觸工件後抬z軸至安全距離,記下此時的x軸機械坐標x
2或相對坐標x。則L
1=x
1-x
2或L
1=x。
值得注意的是:⑴測量中應盡可能使機床少反向,以減小反向間隙補償帶來的誤差。⑵控制好測頭的接觸力度,以保持測量頭的測量精度。
當使用感測器測頭測量尺寸L
2時,方法與L
1相似,但必須先測B位置再測C位置,這樣可避免反向間隙對測量結果的影響。錘破配件另外,L
2的測量還可以使用百分表或千分表,如中所示,將表固定在主軸立柱上後,沿x的負向首先在B面打表,保持合適的預壓量(0.1 ̄0.2mm左右),將表對零並記下此時x向的機械坐標x
1或將絕對坐標清零,移動x軸使表趨向C面,使表的預壓與在B面時指示一致,記下此時x向的機械坐標x
2或絕對坐標x,則L
2=x
2-x
1或L
2=x。
測量誤差分析。藉助數控機床進行測量時,引起測量誤差的因素較多,主要是:數控機床的定位誤差Δ1,感測器尋邊誤差Δ2,操作誤差Δ3,機床的反向間隙補償誤差Δ4。
這里尋邊誤差是指不同的尋邊工具與被測量面的接觸反應的靈敏度不同,通常在0.005mm以內,操作誤差是指不同的操作人員在使用測量工具時其接觸判斷不同而產生的誤差,這一誤差一般在1 ̄2個機床最小解析度之內。對於尺寸L
1來說,引起誤差的主要是Δ1、Δ2、Δ3及Δ4,從安全的角度考慮,可以認為的誤差為Δ1、Δ2、Δ3及Δ4之和,即Δmax=Δ1+Δ2+Δ3+Δ4。事實上L
1的誤差是各誤差的綜合作用的結果,一般會比Δmax小,如尋邊器尋邊時誤差可能是對稱的,可相互抵消,對於尺寸L
2來說,定位誤差Δ1、感測器尋邊誤差Δ2及操作誤差Δ3成為其主要誤差來源,故Δmax=Δ1+Δ2+Δ3,測量前據工件尺寸精度要求,首先估計測量誤差的大小Δmax,取Δmax≤1/3δ工件,此時測量相對可靠。

閱讀全文

與簡述工件尺寸的自動測量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儀表盤靜電干擾怎麼辦 瀏覽:766
白色儀表盤燈什麼顏色 瀏覽:265
ed工具箱2進不了游戲 瀏覽:555
冰櫃沒製冷紅燈不亮什麼原因 瀏覽:4
蒸汽和空氣管道用什麼閥門 瀏覽:964
球磨機支撐裝置的作用 瀏覽:75
機械設備有安全控制裝置 瀏覽:439
本田雅閣儀表盤有顆數是什麼標志 瀏覽:401
機械制圖如何繪畫表格 瀏覽:951
找墓用什麼器材 瀏覽:790
人受到超聲波有什麼反應 瀏覽:895
小車堵車空調不製冷是什麼原因 瀏覽:69
錦州電力線路器材怎麼樣 瀏覽:738
烏魯木齊攝影器材批發店哪裡有 瀏覽:346
什麼叫砂型鑄造其特點和應用如何 瀏覽:829
機械液壓保安裝置 瀏覽:272
如何通過qq查詢設備 瀏覽:92
大眾低配儀表盤怎麼顯示油耗 瀏覽:137
什麼等機械在自行車上能找到 瀏覽:716
惠州五金製品企業黃頁 瀏覽: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