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鋅和稀硫酸製取氫氣還原氧化銅裝置圖
(1)稀硫酸抄是由長頸漏斗加入,鋅粒是從試管口加入.加入的順序是先固後液,故先加鋅粒後加酸,加入鋅粒的具體操作是:試管傾斜,用鑷子夾取鋅粒放在試管口,使試管慢慢豎起,將鋅粒滑落試管底部,故填:長頸漏斗,試管口,鋅粒,試管傾斜,用鑷子夾取鋅粒放在試管口,使試管慢慢豎起,將鋅粒滑落試管底部;
(2)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故填:Zn+H 2 SO 4 ═ZnSO 4 +H 2 ↑;
(3)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將氫氣中混有的水分除去從而使氫氣易於燃燒,故填:濃硫酸.
Ⅱ 如圖是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圖.(1)實驗時,要先通入一氧化碳,過一會兒再給氧化銅加熱,其
(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點燃一氧化碳與空氣的混合氣體時可能發生爆炸,因此實驗開始時要先通一會一氧化碳,排除玻璃管內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 (2)一氧化碳與氧化銅反應,黑色粉末變成紅色,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尾氣中一氧化碳燃燒發出藍色火焰. (3)一氧化碳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氣中,因此C處放置點燃的酒精燈的目的是燃燒尾氣中的CO,防止污染空氣 故答案為(1)排除玻璃管內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 黑色固體逐漸變成紅色固體 | 2CuO+C 2Cu+CO 2 ↑ | (2)石灰水變渾濁 | Ca(OH) 2 +CO 2 ═CaCO 3 ↓+H 2 0 | 尾氣燃燒發生藍色火焰 | 2C0+O 2 2CO 2 | (3)燃燒尾氣中的CO,防止污染空氣. |
Ⅲ 木炭與氧化銅反應裝置圖片
當看到-----------石灰水開始變渾濁時,表示反應開始發生;
當看到無氣泡冒出時,此時應先把導管從石灰水中移出,然後熄滅酒精燈.
木炭還原氧化銅:C+ 2CuO 高溫 2Cu + CO2↑
木炭結合了氧化銅中的氧,體現了碳具有還原性,發生了氧化反應(氧化銅發生了還原反應)
Ⅳ 如圖是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圖.(1)實驗時,要先通入一氧化碳,過一會兒再給氧化銅加熱,其
(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點燃一氧化碳與空氣的混合氣體時可能發生爆炸,因此實驗開始時要先通一會一氧化碳,排除玻璃管內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
(2)一氧化碳與氧化銅反應,黑色粉末變成紅色,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尾氣中一氧化碳燃燒發出藍色火焰.
(3)一氧化碳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氣中,因此C處放置點燃的酒精燈的目的是燃燒尾氣中的CO,防止污染空氣
故答案為(1)排除玻璃管內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
黑色固體逐漸變成紅色固體 | CuO+CO高溫 | .
Ⅳ 下圖是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圖.其中有三處主要錯誤,請加以改正(用文字敘述). (1)改錯:①___
根據實驗室制氫氣和用氫氣還原氧化銅的裝置可知 (1)改錯:①試管口內應向下傾斜;②容酒精燈內酒精過多;③氫氣導管插入到試管下部. (2)實驗開始時,先通入氫氣,待試管中的空氣被排凈後,再給氧化銅加熱,以防試管內的混合氣體受熱發生爆炸; 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試管口有小液滴,防止反應生成的水倒流到試管底部,引起試管炸裂,同時也能在試管底部保存有氫氣,有利於氧化銅的還原實驗結束時,先熄滅酒精燈,待試管冷卻後,再停止通氫氣,目的是使還原出來的銅在氫氣環境下冷卻,防止空氣進入試管中致使灼熱的銅被再度氧化,導致實驗失敗.故正確的操作順序為③①②④. (3)氫氣還原氧化銅時,黑色的氧化銅被還原成紅色的銅,同時有試管口有水珠生成. 故答案為: (1)①試管口應向下傾斜;②酒精燈內酒精過多;③氫氣導管插入到試管下部. (2)③①②④. (3)①黑色的氧化銅變成紅色;②試管口有小液滴. |
Ⅵ 如圖為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裝置圖:(1)實驗開始後,圖中A、B兩處的實驗現象是:A處______;B處______
(1)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可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氧化銅是黑色,銅單質是回紅色,產物二氧答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2)一氧化碳與氧化銅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CO+CuO Cu+CO 2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方程式是:CO 2 +Ca(OH) 2 =CaCO 3 ↓+H 2 O ; (3)一氧化碳有毒,排放到空氣中會污染空氣,所以不能直接把尾氣排到空氣中,應該點燃使其生成二氧化碳或將尾氣收集起來; 故答案為: (1)黑色固體逐漸變為紅色; 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2)CO+CuO Cu+CO 2 ;CO 2 +Ca(OH) 2 =CaCO 3 ↓+H 2 O; (3)從導管中排出的尾氣中含有CO會污染空氣;將尾氣點燃或將尾氣集中收集. |
Ⅶ 如圖是三套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圖:(1)三個實驗的反應原理相似,反應條件也相似,均需在______條件下
(1)氫氣、一氧化碳、碳還原氧化銅反應條件都為加熱,氧化銅都被還原為銅,黑色固體變成紅色; (2)氫氣還原氧化銅生成水,為防止生成的水倒流入熱的試管底部,引起試管炸裂,試管口應向下傾斜;澄清石灰水是為了檢驗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因要對尾氣一氧化碳進行處理,可將其收集起來或利用其可燃性將其燃燒掉; (3)氫氣、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步驟是相同的,均為:通氣體排盡試管內空氣,防止爆炸,點燃酒精燈加熱,黑色粉末變紅停止加熱,通氣體至試管冷卻,防止生成的銅重新被氧化; 故答案為: (1)加熱;黑色固體變成紅色; (2)防止生成的水倒流入熱的試管底部,引起試管炸裂;點燃;收集; (3)acdb.
Ⅷ ⑸ 右圖為木炭還原氧化銅實驗裝置圖,圖中酒精燈上加一金屬網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小試管中澄清石灰
⑴①④ ⑵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碳的化學性質穩定;吸附 ⑶ 16 ⑷ C ⑸提高溫度;檢驗產物是否為二氧化碳;2CuO + C 2Cu + CO 2 ↑ |
Ⅸ 如圖是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圖:(1)剛開始加熱,試管②中立即產生氣泡,石灰水沒有變渾濁,其原因
(1)剛開始加熱時,試管中的空氣受熱膨脹而逸出試管,此時碳和氧化銅還沒有反應,所以石灰水不會變渾濁; (2)碳和氧化銅均為黑色固體,但是它們反應生成了紅色的固體銅,所以試管①中可以觀察到黑色粉末變為紅色; 實驗反思:根據(3)可以知道紅色固體為銅,所以可以判斷剩餘的固體中含有銅,而銅在溫度較高的條件下可以和氧氣反應生成黑色的氧化銅,所以剩餘固體中含有氧化銅的可能原因為:裝置的氣密性不好,空氣進入試管①中,而使銅被氧化成氧化銅. 故答案為:(1)試管中的空氣受熱膨脹而逸出試管; (2)黑色粉末變為紅色; (3)銅;裝置的氣密性不好,空氣進入試管①中,而使銅被氧化成氧化銅.
Ⅹ 如圖是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圖.(1)實驗時,要先通入一氧化碳,過一會兒再給氧化銅加熱,其
(1)由於CO氣體與空氣混合在加熱時可能出現爆炸,因此,在進行加熱前要把玻版璃管中空氣全部排出權,所以進行操作時應先通入CO排出管內空氣然後再進行加熱; 故答案為:排除玻璃管內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爆炸; (2)A處,黑色的氧化銅與CO反應生成紅色金屬銅同時產生氣體二氧化碳,因此在此處可觀察到黑色固體變成紅色; 故答案為:黑色固體逐漸變成紅色固體;CO+CuO?Cu+CO2; B處,前一裝置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生成碳酸鈣沉澱和水,因此可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故答案為:石灰水變渾濁;CO2+Ca(OH)2=CaCO3↓+H2O; C處,沒有反應的CO在此被點燃生成二氧化碳,CO燃燒時產生藍色火焰; 故答案為:尾氣燃燒發出藍色火焰;2CO+O2 點燃 | .
與氧化銅實驗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州廣一閥門廠
發布:2025-09-17 06:45:37
瀏覽:24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