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明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光的反射規律,其中有一個可折轉的光屏(1)實驗中,紙板應______於平面鏡
(1)因為當紙板與平面鏡不垂直時,法線無法在紙板上畫出來,就不能夠探究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法線的關系,只有垂直放置時,三條線才會都體現出來,因此紙板必須垂直放置;
(2)對比甲、乙兩圖,可得出結論: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同一平面內;
(3)當光線沿BO方向射入時,反射光線會沿原來OA射出,說明光路是可逆的;
(4)根據反射角等於入射角可知,第二次實驗中,入射角為40°;
第三次實驗中,反射角為20°.
故答案為:(1)垂直;(2)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同一平面內;(3)會;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40°;20°.
② (1)圖甲是小明同學探究平面鏡的實驗裝置,圖中蠟燭A的像是由於光射到玻璃表面發生 ...
(1)反射不變(2)光反射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光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③ 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1)圖甲中物體在空氣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4N,說明物體的重力G=4N;圖丙中物體浸沒在濃鹽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1N,則物體浸沒在濃鹽水中的浮力為4N-1N=3N; (2)浮力的大小除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外,還與物體排開的液體體積有關,在乙、丙實驗中沒有對物體浸入液體中的體積進行控制,導致結論不準確. 故答案為: (1)4;3; (2)不對;實驗中沒有控制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
④ 小明同學在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時,得到如下實驗數據:
(3)根據表格數據可得:2.6N的數據是錯誤的,因為滑動摩擦力的大6與接觸面積的大6無關,側放時一4木塊產生的壓力和平放時應相同. (2)兩4木塊在彈簧測力計拉力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處理平衡狀態,拉力與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由平衡條件得:它們受到的滑動變阻器等於拉力為4.4N; 上面的木塊不受拉力作用,做勻速直線運動,處於平衡狀態,則它不受摩擦力作用,即兩木塊間的摩擦力為零. (3)由表中實驗數據可知,在接觸面粗糙程度與壓力相同的情況下,木塊平放與側放滑動摩擦力相同,這說明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的面積無關;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在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由此可得:滑動摩擦力大6與接觸面積無關,壓力越大,接觸面積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4)由圖示可知,實驗改進後,只要拉動木板運動即可,不需要控制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 A、由於木板與木塊間相對滑動,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故A錯誤; B、木塊靜止,處於平衡狀態,受平衡力作用,拉力與滑動變阻器是一對平衡力,它們大6相等,方向相反,拉力水平向右,則滑動摩擦力水平向左,故B正確; C、滑動摩擦力由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與物體間的壓力決定,與物體的運動速度無關,故C錯誤; D、彈簧測力計示數等於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取決於木板與木塊間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與它們間的壓力大6,在木板底部加裝滾珠軸承,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不變,彈簧測力計示數不變,故D錯誤; (5)6華的結論是錯誤的,因為在實驗時,他沒有控制軀體間的壓力相同. 故答案為:(3)2.6;(2)4.4;0;(3)滑動摩擦力大6與接觸面積無關,壓力越大,接觸面積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4)需要勻速拉動;B;(5)不正確;沒有控制物體間的壓力相同.
⑤ 圖甲是小明同學用「水浴法」探究海波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的實驗裝置,實驗中搜集和記錄的數據如下表所示,
(1)將海波熔化時的溫度和時間的對應點描出來,用曲線連起來,如下圖所示:
 (2)給出的數據可以看出,海波這種物質在熔化過程中保持一定的溫度不變,即有一定的熔點,且其熔點是48℃; (3)當海波的溫度在5min時,恰好處於熔化過程,故處於固液共存的狀態. (4)剛撤去酒精燈時,水的溫度大於海波的溫度,因此海波能繼續吸熱,故會繼續熔化,當水溫和海波溫度相同時,停止熔化. (5)為了能使試管中的晶體均勻受熱,需要將試管中裝有晶體的部分全部浸沒在水中,但試管不能接觸燒杯底部; (6)A.換用初始溫度低一些的水進行實驗,只能延長海波熔化前的加熱時間,不能延長海波的熔化時間. B.把海波放到冰箱去降低其初始溫度,只能延長海波熔化前的加熱時間,不能延長海波的熔化時間. C.用更大質量的海波進行實驗,海波質量大,需要熱量多,熔化時間長,可以延長海波熔化時間. D.把酒精燈的火焰調得更大一些,海波吸收熱量更快,熔化時間更短. 故選C. 故答案為:(1)略(2)晶體,48;(3)固液共存狀態;(4)繼續熔化;(5)試管不接觸燒杯底;試管中裝有晶體的部分完全浸沒在水中;(6)C.
⑥ 小明同學利用如圖甲裝置進行探究「冰熔化的特點」的實驗.(1)甲裝置缺少酒精燈加熱是______(可行/不可
(1)①甲裝置缺少酒精燈加熱是不可行的;由圖乙圖象可以看出,冰在熔化的過程中,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即熔點,故冰為晶體; ②冰在BC段處於熔化過程,固在第10min末這一時刻,杯里的冰處於固液混合狀態; ③根據公式Q吸=cm△t可以知道,當質量和吸收的熱量相同時,比熱c和升高的溫度△t成反比.AB段的冰溫度升高的快,是因為冰的比熱容比水的小; 200g冰從-10℃到0℃吸收的熱量(5min吸收的熱量): Q吸=c冰m冰△t=2.1×103J/(kg?℃)×0.2kg×10℃=4.2×103J; (2)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圖丙中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根據圖示的液柱對應的刻度讀出示數為97℃,即水的沸點為97℃.水在1標准大氣壓下的沸點為100℃,當水面上方大氣壓強低於1標准大氣壓時,水的沸點就會降低,即沸點低於100℃. 故答案為:(1)不可行;晶體;固液混合態;小;4.2×103;(2)97;低於.
⑦ 小明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電阻的關系」。 (1)實驗中通過觀察_____
(1)兩支溫度計示數(或變化)(2)質量相同(3)電阻
⑧ 如圖甲是小明同學探究水的沸騰
(1)酒精燈需用外焰加熱,所以要放好酒精燈,再固定鐵圈的高度;因此安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 (2)A圖,氣泡上升時不斷減小,是水沸騰之前的現象;B圖,氣泡上升時不斷增大,是水的沸騰時的現象; (3)水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是水的沸點,所以水的沸點是98℃; (4)由圖丙可知,水沸騰時需要繼續吸熱,溫度不變. 故答案為:(1)自下而上;(2)B;(3)98;(4)不斷吸熱,溫度不變.
⑨ 小明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做「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 (1)他裝置中的一個錯誤之處是;______.(2)
(1)他裝置中的一個錯誤之處是:溫度計的玻璃泡接觸了容器底部; (2)採用描點法畫出圖象,如下:
(3)根據圖象,可以得出溫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是:隨著時間的增加,溫度升高的先快後慢,最後溫度不變; (4)水在沸騰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是:水中產生大量的氣泡,氣泡在上升的過程中不斷變大,到水面破裂; (5)水沸騰後若將酒精燈撤去,水達到沸點,但是不能繼續吸熱,所以水將停止沸騰. 故答案為:(1)溫度計的玻璃泡接觸了容器底部;(2)圖象如上圖;(3)隨著時間的增加,溫度升高的先快後慢,最後溫度不變;(4)水中產生大量的氣泡,氣泡在上升的過程中不斷變大,到水面破裂;(5)停止沸騰. |
⑩ 小明同學利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當把蠟燭、凸透鏡、光屏置於如圖乙所示位置時,請分析
由圖甲可知凸透鏡的焦距為f=10cm,由圖乙可知u=10.2cm,處於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故選:B.
與小明同學用圖甲的實驗裝置探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州廣一閥門廠
發布:2025-09-17 06:45:37
瀏覽:2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