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雨量器的工作原理
雨量器測量在某一段時間內的液體和固體降水總量的儀器。雨量器主要由集雨裝置、計量裝置、計時裝置、其它輔助裝置等組成。雨量器的集雨口,一般為凈空直徑20厘米的帶漏斗圓筒,取到收集雨水作用。計量裝置有兩種方式(也就是兩種工作原理),自計式用10mm虹吸容器帶記錄筆配合時鍾轉動自計雨量紙記錄降雨時段及雨量,24小時一換紙;現先進的採用翻斗式計量器配合脈沖電流感應記錄各時段及雨量段的計量,使用太陽能作為動力,無線的加裝發送簡訊裝置(相當於手機),有線的實現了與電腦聯接的全自動化。其它輔助裝置與工作原理無關。
2. 電動三輪車怎麼加自動卸貨翻斗裝置
將車廂從車架上卸下,在車廂與車架接觸面上焊一框架,框架內焊有加強筋,車架上也內焊有加容強筋,車廂的尾部活動連接車架的尾部,再將油缸或千斤頂的外殼、連桿分別活動連接車架和車廂加強筋上,提供液壓能至油缸車廂就可以自卸了。
3. 油井是怎麼單井計量的
油井產量的計量是油田生產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對油井產量進行准確、及時的計量,對掌握油藏狀況,制定生產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目前國內各油田採用的油井產量計量方法主要有玻璃管量油孔板測氣、翻斗量油孔板測氣、兩相分離密度法和三相分離計量方法等。隨著技術的進步,油田越來越需要功能強、自動化程度高的油井計量設備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和油田的管理水平。單井原油的測量(1)玻璃管液面計量油在油氣分離器上安裝一根長80左右並與分離器構成連通管的玻璃管液面計。分離器內一定重要的油將水壓倒玻璃管內,根據玻璃管內水上升的高度與分離器內油量的關系得到分離器內油的重量,由此測得玻璃管內液面上升高度所需要的時間,即可折算出油井的產量。玻璃管量油是國內各油田普遍採用的傳統方法,約占油井總數的90%以上。該方法裝備簡單、投資少,但由於採用間歇量油的方式來折算產量,導致原油系統誤差為10%~20%。另外在高含水期,特別是在特高含水期,對於氣液比低的油井計量後的排液十分困難,該計量操作造成很大不便。(2)電報量油在玻璃管液面計量油的基礎上,在規定的量油高度H上、下各安裝一個電極,當水上升到下電極時,計時電表接通開始計時,水上升到上電極時,電表切斷停止走動,記錄水上升H高的時間t,則可按照玻璃管液面計量油的方法計算出油井的產量。(3)翻斗量油翻斗量油裝置主要由量油器、計數器等組成。一個斗裝滿時翻到排油,另一個斗裝油,這樣反復循環來累積油量。
4. 翻斗式雨量感測器的工作原理
本儀器由承雨器部件和計量部件等組成。承雨口採用國際標准口徑Φ200mm。計量組件是一個翻斗式機械雙穩態秤重機構,其功能是將以mm計的降雨深度轉換為開關量信號輸出。
5. DSF-1裝載機秤/DSF-2裝載機秤/裝載機電子秤說明書
DSF-2裝載機秤(裝載機稱重系統)概述:
裝載機秤(裝載機稱重系統)是隨著鐵路貨場、港口碼頭、煤礦等物流裝卸業的發展應運而生的,山西德仕芬稱重技術有限公司站在用戶的角度,從實際情況出發,成功地研發了適合車輛裝載計量、限載計量、土方計量等各種計量環境下計量的稱重設備---德仕芬系列產系列裝載機稱重設備。它是由先進的感測器和穩定的顯示儀表構成,即可以實現動態計量,也可以達到靜態計量的目的,精度誤差可控制在1%,適合各種型號裝載機的安裝。
DSF-2裝載機秤(裝載機稱重系統)工作原理:
裝載機秤(裝載機稱重系統)被廣泛地應用於煤礦、港口、洗煤廠以及公路、鐵路運輸中,裝載機稱重系統是根據分別安裝在裝載機動臂油缸進油和回油油路上的兩個壓力感測器,對裝載機動臂舉升過程中油缸壓力變化進行測定,並對速度進行調整,在車載儀表中的中央處理器自動進行計算,從而得出重量數據,並在儀表屏幕顯示所稱量的重量。
裝載機車在翻斗提升過程中,壓力感測器將信號傳輸給計算機,進行數據轉換處理;當機車鏟貨後,大臂立即收回於始點位置,裝載機稱重系統即刻顯示貨物的重量;當機車翻斗卸貨時,屏幕顯示出累計重量;當翻斗下降於始點時,屏幕顯示出貨物的總累計重量。
DSF-2裝載機秤(裝載機稱重系統)功能及特點:
1 採用雙液壓感測器及高精度A/D轉換器,精度更高
2 具有高解析度和高智能化等優點
3 採用數字濾波及補償性軟體技術
4 採用人性化設計、信息設置完畢後稱重過程可自動累計
5 全中文菜單提示及中文幫助信息
6 全中文拼音輸入,可輸入單位名稱、貨物科類及過磅員信息
7 儀表顯示採用點陣大屏幕液晶或熒光顯示,具有背光功能,顯示清晰,方便夜間操作
8 具有精準時鍾,不受斷電影響
9 具有大容量稱重數據貯存及列印功能
10 可連接計算機用於網路管理
6. 雨量器的工作原理
計量裝置有兩種方式(也就是兩種工作原理),自計式用10mm虹吸容器帶記錄筆配合時鍾轉動自計雨量紙記錄降雨時段及雨量,24小時一換紙;現先進的採用翻斗式計量器配合脈沖電流感應記錄各時段及雨量段的計量,使用太陽能作為動力,無線的加裝發送簡訊裝置(相當於手機),有線的實現了與電腦聯接的全自動化。
雨量器是用來收集降水的專用器具,並通過與之配套的雨量量筒,用來測定以毫米為單位的降水量。適用於氣象台(站)、水文站、環保、防汛排澇以及農、林等有關部門用來測量降水量。雨量器為傳統產品,承水口使用鑄銅件,筒身使用不銹鋼板錫焊成型。
(6)自動翻斗計量裝置擴展閱讀:
雨量器,整體結構採用園桶金屬件無銹跡、內壁應圓滑、呈正圓形,承水器刃口不得有毛刺或碰傷等缺陷,造型美觀大方、耐候性好,使用壽命更長。雨量器有帶漏斗和不帶漏斗的兩種。
一般為直徑20厘米的圓筒,為保持筒口的形狀和面積,筒質必須堅硬。為防止雨水濺入,筒口呈內直外斜的刀刃形。適用於氣象台(站)、水文站、環保、防汛排澇以及農、林等有關部門用來測量降水量。雨量器為傳統產品,承水口使用鑄銅件,筒身使用不銹鋼板錫焊成型。
其他計量雨量的裝置:雨量計。雨量計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虹吸式雨量計、稱重式雨量計、翻斗式雨量計等等。
1、虹吸式雨量計
虹吸式雨量計能連續記錄液體降水量和降水時數,從降水記錄上還可以了解降水強度。虹吸式雨量計由承水器、浮子室、自記鍾和外殼所組成。雨水由最上端的承水口進入承水器,經下部的漏斗匯集,導至浮子室。
浮子室是由一個圓筒內裝浮子組成,浮子隨著注入雨水的增加而上升,並帶動自記筆上升。自記鍾固定在座板上,轉筒由鍾機推動作用回轉運動,使記錄筆在圍繞在轉筒上的記錄紙上畫出曲線。記錄紙上縱坐標記錄雨量,橫坐標由自記鍾驅動,表示時間。
當雨量達到一定高度(比如10毫米)時,浮子室內水面上升到與浮子室連通的虹吸管處,導致虹吸開始,迅速將浮子室內的雨水排入儲水瓶,同時自記筆在記錄紙上垂直下跌至零線位置,並再次開始雨水的流入而上升,如此往返持續記錄降雨過程。
2、稱重式雨量計
這種儀器可以連續記錄接雨杯上的以及存儲在其內的降水的重量。記錄方式可以用機械發條裝置或平衡錘系統,將全部降水量的重量如數記錄下來,並能夠記錄雪、冰雹及雨雪混合降水。
7. 什麼是自噴採油
油田開發過程中,油井一般都會經歷自噴採油階段。是利用地層自身的能量將原油舉升到井口,再經地面管線流到計量站。自噴採油設備簡單、管理方便、產量高、不需要人工補充能量,可以節省大量的動力設備和維修管理費用,是最簡單、經濟、高效的採油方法。
為了使油井以合理的產量穩定生產,延長油井的自噴期,油井生產系統的各個流動過程要互相銜接、協調工作。油井的生產一般包含三個流動過程:原油從油層到井底的滲流;沿井筒從井底到井口的垂直或傾斜管流;從井口到分離器的地面水平或傾斜管流。大多數自噴井,原油還要通過井口油嘴的節流。所以,自噴井一般包括這四個流動過程。本節討論油井流入動態、氣液混合物在垂直井筒及油嘴中的流動規律;介紹自噴井的井場設備;簡述自噴井系統的協調原理和節點分析方法。
一、油井流入動態原油通過多孔介質從油層到井底的滲流是油井生產系統的第一個流動過程。油井產量與井底流動壓力的關系稱為油井流入動態,相應曲線即為流入動態曲線(Inflow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Curve),簡稱IPR曲線。就單井而言,IPR曲線反映了油藏的供油能力和工作特性,是確定油井工作方式的依據,也是分析油井動態的基礎。典型的流入動態曲線如圖6-1所示。由圖6-1可以看出:IPR曲線的形狀與油藏的驅動類型有關。
圖 6-10不同油嘴直徑的油井產量
8. 在石油開采中,每口油井都有單獨的計量裝置嗎是否24小時連續計量,異或定時計量。
對於多數油井,並不是每口油井都有單獨的計量裝置,也不是24小時連續計量。
在這方面,不同油田、同一油田的不同採油廠,採用的方式不完全一樣。
一般來說,油井產出液經管線匯到計量間,有的採油廠的計量間里同時有單井的流量計(受很多因素影響,誤差較大)和分離器,用分離器計量相對准確。分離器計量後,再折算一天的產液量。
9. 什麼是撬裝油井計量
北京富機達能-撬裝油井計量是一種採用稱重原理的新型量油裝置,撬裝油井計量精度高且不受氣體影響,通過貨車作為拖動源實現撬裝計量的機動性、實用性,通過電磁加熱系統保證計量裝置低溫環境下可靠運行,通過PID智能控制系統實現系統壓力平衡。通過PLC、觸摸屏實現自動控制、數據傳輸。油井計量准確度關繫到技術人員對油井生產的把握度,解決好油田井口計量問題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關鍵,同時也是下步措施挖潛的前提保證。目前,國內油田使用較多的單井計量方法是分離器自動玻璃管計量、人工玻璃管計量、油井計量車、翻斗計量裝置、雙容積計量裝置、油井三相計量裝置,而代表先進技術的撬裝油井計量稱重法正在興起。該技術可提供實時計量數據,為生產管理提供參考,對優化生產參數、提高採收率起到重要作用。
10. 汽車自動翻斗是靠什麼機構來實現
翻斗車是通過液壓或機械舉升而自行卸載貨物的車輛。由汽車底盤、液壓舉升機版構、貨廂和取力權裝置等部件組成。
自卸車的發動機、底盤及駕駛室的構造和一般載重汽車相同。
自卸車的車廂分後向傾翻和側向傾翻兩種,通過操縱系統控制活塞桿運動,後向傾翻較普遍,推動活塞桿使車廂傾翻,少數雙向傾翻。
高壓油經分配閥、油管進入舉升液壓缸,車廂前端有駕駛室安全防護板。
發動機通過變速器、取力裝置驅動液壓泵,車廂液壓傾翻機構由油箱、液壓泵、分配閥、舉升液壓缸、控制閥和油管等組成。
發動機通過變速器、取力裝置驅動液壓泵,高壓油經分配閥、油管進入舉升液壓缸,推動活塞桿使車廂傾翻。以後向傾翻較普遍,通過操縱系統控制活塞桿運動,可使車廂停止在任何需要的傾斜位置上。車廂利用自身重力和液壓控制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