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數控加工中心常見的換刀方式及特點是什麼
簡單來說,數控加工中心除了和其它數控銑削加工設備一樣,具有高效加工復雜曲面工件和異形輪廓工件的加工能力以外。它還具有自動更換加工刀具的先進功能。藉助於這一加工特性,可以實現機床對各類型工件特別是多工序復雜工件各工序的自動轉接加工。可以做到工件在單台加工設備上,集中自動完成其鑽、銑、鏜、鉸和攻絲等多種工序的加工內容。以至於有人說,數控加工中心是多功能的智能化加工設備。
數控加工中心之所以具有上述較高的自動化加工能力,除了機床配置的控制裝置和工件的加工程序以外,硬體方面主要配置有刀庫和自動換刀裝置兩部分。有了刀庫可使工件各工序加工刀具可以得到較好的存儲和管理,自動換刀機構可使機床每完成一道工序加工時,可以及時的更換下刀工序相應的加工刀具,它們是相互獨立而又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根據機床配置刀庫的不同其換刀機構也不盡相同。本文就簡單介紹一下,數控加工中心常見的自動換刀方式及其特點。
根據數控加工中心加工形式和加工要求的不同,常見的刀庫形式主要有斗笠式刀庫、圓盤機械手刀庫、鏈式刀庫等幾種。相對應的換刀方式可分為直接換刀方式、機械手換刀方式和轉塔頭方式幾種,具體我們看一下它們各自的特點:
一、機械手換刀方式
一般配置機械手換刀機構的刀庫常使用圓盤式刀庫。所謂機械手換刀方式,就是指在換刀時,由機械手進行抓刀、選刀及換刀。負責在刀庫和數控加工中心的主軸之間傳遞刀具,將替換下來的刀具送回到刀庫內,再將需要使用的刀具推送到主軸上。這種換刀方式的特點是待使用的新刀和已使用的舊刀同時抓取。也就是說抓刀和換刀同時進行,因此相對其它換刀方式來說,具有換刀速度更快、各機械元件的運動幅度更小等特點。是現在比較主流的換刀方式。
二、直接換刀方式
所謂直接換刀方式是指換刀過程由刀庫和主軸箱配合完成,這是一種最直接的換刀方式。一般配置的刀庫是斗笠式的。按照換刀過程中,刀庫有沒有發生位移來區分,直接換刀方式又可以分為刀庫移位方式和刀庫固定方式兩種。刀庫移位方式中,刀庫是可以移動的,在換刀前,刀庫進入換刀工作區,換刀後在退出該區域。這種換刀方式由於刀庫發生的運動較多,布局比較講究,靈活性和適應性較差。刀庫固定方式中,主要通過主軸箱的移動進行選刀。刀庫可以是保持靜止的,也可以只進行位置旋轉。前者只能進行順序選刀,適用於刀具數量較少的數控加工中心,而後者可以實現轉位選刀。這種選刀方式減少了刀庫的移動,可以大大簡化刀庫的設計結構,對換刀過程的控制也簡單可靠。直接換刀方式的特點是換刀速度慢、故障率高,只在早期的機型上使用。
三、轉塔頭換刀方式
轉塔頭方式是通過磚塔的旋轉,使需要的刀具移動到相應位置的換刀方式。它一般為順序換刀,優點是結構緊湊,換刀時間極短,一般較多應用於加工曲軸類等細長類工件且需要完成多道工序的復雜工序加工場合。
轉塔頭方式的自動換刀裝置和直接換刀方式類似,又分為轉塔刀架換刀和磚塔主軸頭換刀兩種方式。轉塔刀架換刀方式是通過轉塔頭的旋轉,實現自動換刀動作;轉塔主軸頭換刀方式也需要配備轉塔,但轉塔主軸上連接的不是刀架,而是多個不同方位,成章魚觸手狀分布的分主軸頭,每個主軸頭上事先安裝有各個工序需要使用的刀具。
在數控加工中心加工中,通過旋轉轉塔,各主軸頭按照程序指令,依次轉動到加工位置,從而實現自動換刀動作。這種換刀方式,由於各分主軸都集中在一個轉塔上,對轉塔主軸的剛度有較高的要求,對刀具主軸的數量也有一定的限制。這種換刀方式主要應用在較小型的數控加工中心上。
B. 數控機床的刀庫及自動換刀裝置
不知道你說的是不是數控機床啊?其實數控機床和普通機床完全不同,普通機床有很復雜的傳動系統和變速機構.大部分只有一個驅動電機.而數控機床的機械結構就要簡單的多,沒有復雜的變速機構,因為它的電機是無級變速的.數控機床一般由下列幾個部分組成:
●主機,他是數控機床的主題,包括機床身、立柱、主軸、進給機構等機械部件。他是用於完成各種切削加工的機械部件。
●數控裝置,是數控機床的核心,包括硬體(印刷電路板、CRT顯示器、鍵盒、紙帶閱讀機等)以及相應的軟體,用於輸入數字化的零件程序,並完成輸入信息的存儲、數據的變換、插補運算以及實現各種控制功能。
●驅動裝置,他是數控機床執行機構的驅動部件,包括主軸驅動單元、進給單元、主軸電機及進給電機等。他在數控裝置的控制下通過電氣或電液伺服系統實現主軸和進給驅動。當幾個進給聯動時,可以完成定位、直線、平面曲線和空間曲線的加工。
●輔助裝置,指數控機床的一些必要的配套部件,用以保證數控機床的運行,如冷卻、排屑、潤滑、照明、監測等。它包括液壓和氣動裝置、排屑裝置、交換工作台、數控轉台和數控分度頭,還包括刀具及監控檢測裝置等。
●編程及其他附屬設備,可用來在機外進行零件的程序編制、存儲等。
自從1952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數控機床以來,數控機床在製造工業,特別是在汽車、航空航天、以及軍事工業中被廣泛地應用,數控技術無論在硬體和軟體方面,都有飛速發展。
加工中心
加工中心是帶有刀庫和自動換刀裝置的一種高度自動化的多功能數控機床。工件在加工中心上經一次裝夾後,能對兩個以上的表面完成多種工序的加工,並且有多種換刀或選刀功能,從而使生產效率大大提高。
加工中心按其加工工序分為鏜銑和車削兩大類,按控制軸數可分為三軸、四軸和五軸加工中心。
做數控加工的薪資確實比較高一般都是4000以上,好的話可以拿到7、8千,不過前提是你是技術很好的。還有一點不得不說的是:你別看它的薪資高,其實是很辛苦的,上班時間和工作壓力等方面都是很大的。加班是經常的事。高薪水是用汗水換取的。
你要提高自己的水平就必須: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有豐富的操作經驗。當然如果你還沒有進入這行做,你當然經驗就少。不過你可以多看看別人的經驗總結和數控技術知識。推薦你去<a href="http://www.qococ.com" target="_blank">www.qococ.com</a>看看,上面雖然關於數控的不多,但是有很多事例講解文章,對你應該有好處。
C. 快速自動換刀技術有什麼主要內容
快速自動換刀技術是以減少輔助加工時間為主要目的,綜合考慮機床的各方面因素,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刀具交換的技術方法。該技術包括刀庫的設置、換刀方式、換刀執行機構和適應高速機床的結構特點等。
快速自動換刀技術的主要內容:
(1)換刀速度指標
衡量換刀速度的方法主要有三種:①刀到刀換刀時間:②切削到切削換刀時間:③切屑到切屑換刀時間。由於切屑到切屑換刀時間基本上就是加工中心兩次切削之間的時間,反映了加工中心換刀所佔用的輔助時間,因此切屑到切屑換刀時間應是衡量加工中心效率高低的最直接指標。而刀到刀換刀時間則主要反映自動換刀裝置本身性能的好壞,更適合作為機床自動換刀裝置的性能指標。這兩種方法通常用來評價換刀速度。至於換刀時間多少才是高速機床的快速自動換刀裝置並沒有確定的指標,在技術條件可能的情況下,應盡可能提高換刀速度。
(2)提高換刀速度的基本原則
加工中心自動刀具交換的基本出發點是在多種刀具參與的加工過程中,通過自動換刀,減少輔助加工時間。在高速加工中心上,由於切削速度的大幅度提高,自動換刀裝置和刀庫的配置要考慮盡可能縮短換刀時間,從而和高速切削的機床相配合。
加工中心的換刀裝置通常由刀庫和刀具交換機構組成,常用的有機械手式和無機械手式等方式。刀庫的形式和擺放位置也不一樣。為了適合高速運動的需要,高速加工中心在結構上已和傳統的加工中心不同,以刀具運動進給為主,減小運動件的質量已成為高速加工中心設計的主流。因此,設計換刀裝置時,要充分考慮到高速機床的新結構特徵。
在設置高速加工中心上的換刀裝置時,時間並不是唯一的考慮因素。首先,應在換刀動作準確、可靠的基礎上提高換刀速度。特別是ATC是加工中心功能部件中故障率相對比較高的部分,這一點尤其重要:其次,要根據應用對象和性能價格比選配ATC。在換刀時間對生產過程影響大的應用場合,要盡可能提高換刀速度。例如,在汽車等生產線上,換刀時間和換刀次數要計入零件生產節拍。而在另外一些地方,如模具型腔加工,換刀速度的選擇就可以放寬一些。
D. 加工中心自動換刀裝置的組成部分是什麼
加工中心有是由基礎的數控銑床發展而來,它綜合了數控銑床的所有的特點和功能,與數控銑床不同的是加工中心擁有自動換刀裝置,能實現在加工時自動換刀功能。而數控銑床則沒有自動換刀裝置,不能實現自動換刀功能,這就是數控銑床與加工中心的區別所在。
加工中心自動換刀裝置的組成:
加工中心的自動換刀裝置是由刀庫、機械手臂和驅動機構等部件組成,刀庫是存放著加工時所需要的刀具。刀庫的類型有很多,主要是根據形狀來分類有斗笠式刀庫、圓盤式刀庫和鏈條式刀庫等多種類型的刀庫,這些刀庫的容量幾把到幾百把刀具。在市場上常見加工中心使用的刀庫有斗笠式刀庫和圓盤式刀庫這兩種,而鏈條式刀庫由於價格昂貴所以沒有什麼廠家使用。
加工中心的換刀方式:
1、斗笠式刀庫的換刀方式:
斗笠式刀庫的換刀方式比較簡單,這類刀庫沒有機械手臂,所以不需要使用機械手臂來完成換刀。其刀庫的換刀方式是這樣的:刀庫向主軸移動來實現換刀。此類具有性價比高、維護方便、結構簡單等優點,而缺點就是換刀速度慢。
2、圓盤式刀庫的換刀方式:
圓盤式刀庫的換刀方式比較復雜,主要是由機械手臂來完成換刀動作,由機械手從刀庫取出刀具180°旋轉裝入主軸中完成換刀。此類刀庫具有換刀速度快的優點,其缺點就是結構復雜,維修不便,而且故障率高。
盡管這些刀庫的換刀方式、選刀方式、刀具結構等各不相同,但都是由數控系統來控制的,由電機、氣壓或者液壓和機械手來實現刀具的選擇與交換。
E. 加工中心機械手換刀的工作原理
下面是以在螺栓數控銑床的自動換刀裝置中採用這種上機械手換刀的工作原理。
該機械手安裝在主軸的左側面,隨同主軸箱一起運動。機械手由機械手臂與45°的斜殼體組成。機械手臂1形狀對稱。固定在回轉軸4上,回轉軸與主軸成45°角,安裝在殼體3上,5為手臂托,可由氣壓缸帶動(圖中未標出),機械手有伸縮、回轉、抓刀、松刀等動作。
伸縮動作:氣壓缸(圖中未標出)帶動手臂托架5沿主軸軸向移動。
回轉動作:氣壓缸2中的齒條輪通過齒輪帶動回轉軸4轉動。從而實現手臂正向和反向180°的旋轉運動。
抓刀、松刀動作:機械手對刀具的夾緊和松開是通過氣壓缸6。碟形彈簧7及拉桿8、杠桿9、活動爪10來實現。碟形彈簧實現夾緊,氣壓缸實現松開。在活動爪中有兩個銷子11,當夾緊刀具時,插入刀柄凸緣的孔內,確保安全、可靠。
2)
機械手的自動換刀過程的動作順序
(a) (b) (c) (d)
圖4-6 換刀機械手的換刀過程
自動換刀裝置的換刀過程由選刀和換刀兩部分組成。
選刀即刀庫按照選刀命令(或信息)自動將要用的刀具移動到換刀位置,完成選刀過程,為下面換刀做好准備,換刀即是機械手把主軸上用過的刀具取下,將選好的刀具安裝在主軸之上。
換刀動作的大致過程為:
1)主軸箱回到最高處(z坐標零點),同時實現「主軸准停」。即主軸停止回轉並准確停止在一個固定不變的角度方位上,保證主軸端面的鍵也在一個固定的方位,使刀柄上的鍵槽能恰好對正端面鍵。
2)機械手抓住主軸和刀庫上的刀具。
3)把卡緊在主軸和發庫上的刀具松開
4)活塞桿推動機械手下行,從主軸和刀庫上取出刀具
5)機械手回轉180°,交換刀具位置,
6)將更換後的刀具裝入主軸和刀庫
7)分別夾緊主軸和刀庫上的刀具
8)機械手鬆開主軸和刀庫上的刀具
9)當機械手鬆開具後,限位開關發出「換刀完畢」的信號,主軸自由,可以開始加工或其他程序動作。
F. 加工中心自動換刀詳細過程,謝謝
回轉刀架抄換刀工作原理類似分度襲工作台,通過刀架定角度回轉實現新舊刀具的交換。
更換主軸頭換刀方式時首先將刀具放置於各個主軸頭上。通過轉塔的轉動更換主軸頭從而達到更換刀具的目的。這兩種方式設計簡單,換刀時間短,可靠性高。
其缺點是儲備刀具數量有限,尤其是更換主軸頭換刀方式的主軸系統的剛度較差,所以僅僅適應於工序較少、精度要求不太高的機床。
自動換刀系統特別適用於加工中心。
自動換刀系統應當滿足的基本要求包括:
(1)換刀時間短;
(2)刀具重復定位精度高;
(3)足夠的刀具儲存量;
(4)刀庫佔用空間少。
G. 數控機床自動換刀裝置的分類和特點及具體應用
數控機床自動換來刀裝置分為轉塔自式和刀庫式
轉塔式分為回轉刀架和轉塔頭
刀庫式分為刀庫與主軸之間直接換刀、用機械手配合刀庫進行換刀和(用機械手、運輸裝置配合刀庫進行換刀)三種
回轉刀架多為順序換刀,換刀時間短,結構緊湊,容納刀具較少 用於數控車床、數控車削中心機床
其它的太多了我打字太慢請諒解~~
H. 畢業設計的開題報告怎麼寫急!!!
開題報告
一、設計題目
卧式加工中心的機械手升降機構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在機械工業中,應用機械手的意義可以概括如下:
1)以提高生產過程中的自動化程度
應用機械手有利於實現材料的傳送、工件的裝卸、刀具的更換以及機器的裝配等的自動化的程度,從而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和降低生產成本。
2)以改善勞動條件,避免人身事故
在高溫、高壓、低溫、低壓、有灰塵、雜訊、臭味、有放射性或有其他毒性污染以及工作空間狹窄的場合中,用人手直接操作是有危險或根本不可能的,而應用機械手即可部分或全部代替人安全的完成作業,使勞動條件得以改善。
在一些簡單、重復,特別是較笨重的操作中,以機械手代替人進行工作,可以避免由於操作疲勞或疏忽而造成的人身事故。
3)可以減輕人力,並便於有節奏的生產
應用機械手代替人進行工作,這是直接減少人力的一個側面,同時由於應用機械手可以連續的工作,這是減少人力的另一個側面。因此,在自動化機床的綜合加工自動線上,目前幾乎都沒有機械手,以減少人力和更准確的控制生產的節拍,便於有節奏的進行工作生產。
綜上所述,有效的應用機械手,是發展機械工業的必然趨勢。
三、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
工業機械手是近幾十年發展起來的一種高科技自動化生產設備。工業機械手的是工業機器人的一個重要分支。它的特點是可通過編程來完成各種預期的作業任務,在構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機器各自的優點,尤其體現了人的智能和適應性。機械手作業的准確性和各種環境中完成作業的能力,在國民經濟各領域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機械手是在機械化,自動化生產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裝置。在現代生產過程中,機械手被廣泛的運用於自動生產線中,機械人的研製和生產已成為高技術鄰域內,迅速發殿起來的一門新興的技術,它更加促進了機械手的發展,使得機械手能更好地實現與機械化和自動化的有機結合。機械手雖然目前還不如人手那樣靈活,但它具有能不斷重復工作和勞動,不知疲勞,不怕危險,抓舉重物的力量比人手力大的特點,因此,機械手已受到許多部門的重視,並越來越廣泛地得到了應用
自動換刀裝置是數控加工中心在工件的一次裝夾中實現多道工序加工不可缺少的裝置, 主要由刀庫、機械手和驅動裝置幾部分組成。機械手和驅動裝置是兩個關鍵部分, 根據驅動裝置的不同, 自動換刀裝置可分為凸輪式、液壓式、齒輪式、連桿式及各種機構復合式, 其中以凸輪式用得較多。發達國家數控加工中心的立式自動換刀機械手主要採用凸輪式, 我國加工中心技術起步較晚, 對自動換刀機械手研究較少。進入20 世紀90 年代後, 北京機床研究所、大連組合機床研究所、濟南第一機床廠、青海機床廠以及陝西省的秦川機床廠都對立式自動換刀機械手進行了研究和開發。迄今為止, 我國製造的加工中心配置的自動換刀機械手大多數是進口的。其主要原因: 一是國內生產的換刀機械手質量較差, 成本也不低; 二是進口換刀機械手價格雖然較高, 但在整個加工中心中所佔份額不大。作為加工中心的配套技術, 自動換刀機械手的研究和開發將直接影響到我國自動化生產水平的提高, 從經濟上、技術上考慮都是十分必要的。
立式換刀機械手和卧式換刀機械手已得到廣泛應用20 世紀90 年代以來, 數控加工技術得到迅速的普及和發展, 數控機床在製造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帶有自動換刀系統的數控加工中心在現代先進製造業中起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 它能縮短產品的製造周期, 提高產品的加工精度, 適合柔性加工。加工中心是數控機床中較為復雜的加工設備, 由於其具有多種加工能力而得到廣泛的應用, 其強大的加工能力和效率得益於其配置的自動換刀裝置(A u2tomat ic Too l Changer)。換刀裝置作為加工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主要作用在於減少加工過程中的非切削時間, 提高生產率, 降低生產成本, 進而提升機床乃至整個生產線的生產力。加工中心自動換刀裝置是實現多工序連續加工的重要裝置, 其結構設計及其控制是實現加工中心設計製造的關鍵。加工中心的換刀過程較為復雜, 動作多, 動作間的相互協調關系多, 因而自動換刀系統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加工效率的高低。
四、研究內容及方案擬定
各已知的參數和要求如下:
①機械手裝置的行程:1260mm;
②機械手重:m1=40kg;
③刀具的最大質量:m2=10kg;
④機械手的回轉及裝卸刀具裝置質量:m3=200kg;
⑤換刀時間:t1=3s;
⑥刀具的升降時間:t2=6s。
機械手基本形式的選擇:
常見的工業機械手根據手臂的動作形態,按坐標形式大致可以分為以下4種:
(1)直角坐標型機械手;
(2)圓柱坐標型機械手;
(3)球坐標(極坐標)型機械手;
(4)多關節型機械手。其中圓柱坐標型機械手結構簡單緊湊,定位精度較高,佔地面積小,能夠較容易地實現凸輪軸加工機床的運動要求。
(5)機械手主要由執行機構、驅動機構和控制系統三大部分組成。
(6) 機械手的工藝流程: 機械手原位→機械手前伸→機械手上升→機械手抓取並夾緊→機械手後退→機械手前進(小車)→小車停止→機械手左轉90°→機械手前伸→機械手鬆開→機械手後退(小車)→機械手下降→機械手右轉90°→小車後退→退至原位
控制系統的選擇:1.考慮到機械手的通用性,同時使用點位控制,因此我們採用可編程序控制器(PLC)對機械手進行控制.
2.國際上生產可編程序控制器的廠家很多,如日本三菱公司的F系列PC,德國西門子公司的SIMATIC N5系列PC、日本OMRON(立石)公司的C型、P型PC等。考慮到本機械手的輸入輸出點不多,工作流程較簡單,同時考慮到製造成本,因此在本次設計中選擇了OMRON公司的C28P型可編程序控制器。
3.氣動機械手的工作流程如下:
(1) 當按下機械手啟動按鈕之後,首先立柱右轉電磁閥通電,機械手右轉,至右限位開關動作。
(2) 立柱上升電磁閥通電,立柱上升,至上限位開關動作。
(3) 手臂伸長電磁閥通電,手臂開始伸長,至限位開關動作。
(4) 手腕逆時針轉電磁閥通電,手腕逆時針轉動,至逆時針轉限位開關動作。
(5) 立柱下降電磁閥通電,立柱下降,至下限位開關動作。
(6) 手爪抓緊電磁閥通電,手爪抓緊,至限位開關動作。
(7) 立柱上升電磁閥通電,立柱上升,至上限位開關動作。
(8) 手腕逆時針轉電磁閥通電,手腕逆時針轉動,至逆時針轉限位開關動作。
(9) 手腕收縮電磁閥通電,手腕收縮,至限位開關動作。
(10) 立柱左轉電磁閥通電,機械手左轉,至左限位開關動作。
(11) 手臂伸長電磁閥通電,手臂開始伸長,至限位開關動作。
(12) 手腕逆時針轉電磁閥通電,手腕逆時針轉動,至逆時針轉限位開關動作。
(13) 立柱下降電磁閥通電,立柱下降,至下限位開關動作。
(14) 手爪松開電磁閥通電,手爪松開,至限位開關動作。
(15) 手腕收縮電磁閥通電,手腕收縮,至限位開關動作。完成一次循環,然後重復以上循環動作。
按下停止按鈕或停電時,機械手停止在現行的工步上,重新啟動時,機械手按上一工步繼續工作。
電動機的選擇:
本系統採用110BF 反應式步進電機為執行元件, 其步距角為每步0.75o , 整個控制系統硬體組成如圖:
步進電機是一種將電脈沖信號轉換成直線位移或角位移的執行元件, 廣泛應用於工業控制系統中。其機械角位移和轉速分別與輸入電機繞組的脈沖個數和脈沖頻率成比例, 通過改變電脈沖頻率可在大范圍內進行調速; 同時, 該電機還能快速啟動、制動、反轉和自鎖; 此外, 步進電機易於實現與計算機或其它數字元件介面, 適用於數字控制系統。
步進電機通電相序的方向控制以軟體代替環形脈沖分配器, 實現對相序的直接控制, 各相脈沖輸出由並行口直接控制, 將控制字(步進電機各相通斷電順序) 從內存中讀出, 然後送到單片機並行口中輸出, 從而實現步進電機的正、反轉。使用這種方案不僅簡化了系統的硬體線路, 降低了成本,而且還可以根據控制系統的需要, 靈活地改變步進電機的運行方式。採用三相六拍步進電機, 電機正轉時通電順序為:A - AB- B- BC- C- CA - A; 反轉時的通電順序為:A - AC- C- CB- B- BA - A。此外, 控制進給脈沖的頻率, 改變單片機輸出埠狀態代碼(輸出字) 之間的間隔時間, 即可調整電機的轉速, 實現刀盤的加速-恆速- 減速之間的轉換, 從而縮短換刀時間, 提高換刀效率。
應收集的資料及參考文獻:
⑴金屬切削機床與數控機床 張俊生主編 1994年8月第一版
⑵數控機床的結構與傳動 北京航空學院機械加工教研室編 1977年9月第一版
⑶數字控制技術與數控機床 楊有君主編 1999年10月
⑷實用數控機床技術手冊 1993年8月第一版
⑸現代數控機床結構設計 王愛玲主編 1999年9月
⑹現代數控機床 畢承恩 丁乃建等 1991年12月第一版
⑺試談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的結構設計 機械製造出版社 1994年1月
五、進度安排
1、2010.3.1~3.14 畢業設計調研,完成科技譯文及開題報告;
(科技譯文不少於3000漢字)
2、2010.3.15~6.6 完成總體設計、零部件設計、控制電路設計等;
(完成4張零號圖,要求CAD出圖;具體落實到每個人內容
有所不同,時間段相同)
3、2010.6.7~6.20 完成設計(論文)說明書
(40~60頁,要求列印);
4、2010.6.21~6.25 評審、答辯。
(給出成績及評語,注意答辯時間2010年6月15——20日,
請在15日前完成所有任務)
六、參考文獻
1.《機械設計手冊》(1-5卷) 徐灝 主編 機械工業出版社
2.《簡明實用機械手冊》(第二版) 上海市機械工程學會 編機械工業出版社
3.《汽車構造(下冊)》陳家瑞主編 機械工業出版社
4.《機械設計圖冊》 成大先 主編 化學工業出版社
5.《機械設計》(第六版)西北工業大學濮良貴、紀名剛 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6.《機械製造裝備設計》 馮辛安 主編 機械工業出版社
7.《現代機構手冊》(上、下冊)孟憲源 主編 機械工業出版社
8.《機械設計常用元器件手冊》(上、下冊) 劉仁家等編 機械工業出版社
9.《機床課程設計指導書》吉林工業大學機床教研室 宋在明 陶永蘭 編 1997.2
10.《幾何量公差與檢測》(第三版)甘永立 主編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1.《新編液壓工程手冊(上,下冊)》 雷天覺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I. 自動換刀裝置的常見形式有哪些它們主要區別是什麼各有何優缺點
1、回轉刀架換刀數控來雕刻機上使用的回自轉刀架是一種最簡單的自動換刀系統,根據不同加工對象,可以設計成四方刀架和六角刀架多種形式,回轉刀架上分別安裝多把,並按數控裝置的指令換刀。回轉刀架在結構上必須具有良好的強度和剛性,以承受粗加工時的切削抗力。由於切削加工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刀尖裝置,於對於數控雕刻機來說,加工過程中刀尖位置不進行人工調整。因此更有必要選擇可靠的定位方案和合理的定位結構,以保證回轉刀架在每次轉位之後,具有盡可能高的重復定位精度。回轉刀架的全部動作由液壓系統通過電磁換向閥和順序閥進行控制,分為刀架抬起、刀架轉位、刀架壓緊和轉位油缸復位四個流程。
J. 數控加工中心常見自動換刀方式的特點是什麼
數控加工中心除了和其它數控銑削加工設備一樣,具有高效加工復雜曲面工件和異形輪廓工件的加工能力以外。它還具有自動更換加工刀具的先進功能。藉助於這一加工特性,可以實現機床對各類型工件特別是多工序復雜工件各工序的自動轉接加工。可以做到工件在單台加工設備上,集中自動完成其鑽、銑、鏜、鉸和攻絲等多種工序的加工內容。以至於有人說,數控加工中心是多功能的智能化加工設備。
數控加工中心之所以具有上述較高的自動化加工能力,除了機床配置的控制裝置和工件的加工程序以外,硬體方面主要配置有刀庫和自動換刀裝置兩部分。有了刀庫可使工件各工序加工刀具可以得到較好的存儲和管理,自動換刀機構可使機床每完成一道工序加工時,可以及時的更換下刀工序相應的加工刀具,它們是相互獨立而又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根據機床配置刀庫的不同其換刀機構也不盡相同。本文就簡單介紹一下,數控加工中心常見的自動換刀方式及其特點。
根據數控加工中心加工形式和加工要求的不同,常見的刀庫形式主要有斗笠式刀庫、圓盤機械手刀庫、鏈式刀庫等幾種。相對應的換刀方式可分為直接換刀方式、機械手換刀方式和轉塔頭方式幾種,具體我們看一下它們各自的特點:
一、機械手換刀方式
一般配置機械手換刀機構的刀庫常使用圓盤式刀庫。所謂機械手換刀方式,就是指在換刀時,由機械手進行抓刀、選刀及換刀。負責在刀庫和數控加工中心的主軸之間傳遞刀具,將替換下來的刀具送回到刀庫內,再將需要使用的刀具推送到主軸上。這種換刀方式的特點是待使用的新刀和已使用的舊刀同時抓取。也就是說抓刀和換刀同時進行,因此相對其它換刀方式來說,具有換刀速度更快、各機械元件的運動幅度更小等特點。是現在比較主流的換刀方式。
二、直接換刀方式
所謂直接換刀方式是指換刀過程由刀庫和主軸箱配合完成,這是一種最直接的換刀方式。一般配置的刀庫是斗笠式的。按照換刀過程中,刀庫有沒有發生位移來區分,直接換刀方式又可以分為刀庫移位方式和刀庫固定方式兩種。刀庫移位方式中,刀庫是可以移動的,在換刀前,刀庫進入換刀工作區,換刀後在退出該區域。這種換刀方式由於刀庫發生的運動較多,布局比較講究,靈活性和適應性較差。刀庫固定方式中,主要通過主軸箱的移動進行選刀。刀庫可以是保持靜止的,也可以只進行位置旋轉。前者只能進行順序選刀,適用於刀具數量較少的數控加工中心,而後者可以實現轉位選刀。這種選刀方式減少了刀庫的移動,可以大大簡化刀庫的設計結構,對換刀過程的控制也簡單可靠。直接換刀方式的特點是換刀速度慢、故障率高,只在早期的機型上使用。
三、轉塔頭換刀方式
轉塔頭方式是通過磚塔的旋轉,使需要的刀具移動到相應位置的換刀方式。它一般為順序換刀,優點是結構緊湊,換刀時間極短,一般較多應用於加工曲軸類等細長類工件且需要完成多道工序的復雜工序加工場合。
轉塔頭方式的自動換刀裝置和直接換刀方式類似,又分為轉塔刀架換刀和磚塔主軸頭換刀兩種方式。轉塔刀架換刀方式是通過轉塔頭的旋轉,實現自動換刀動作;轉塔主軸頭換刀方式也需要配備轉塔,但轉塔主軸上連接的不是刀架,而是多個不同方位,成章魚觸手狀分布的分主軸頭,每個主軸頭上事先安裝有各個工序需要使用的刀具。
在數控加工中心加工中,通過旋轉轉塔,各主軸頭按照程序指令,依次轉動到加工位置,從而實現自動換刀動作。這種換刀方式,由於各分主軸都集中在一個轉塔上,對轉塔主軸的剛度有較高的要求,對刀具主軸的數量也有一定的限制。這種換刀方式主要應用在較小型的數控加工中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