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中和熱測定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大小燒杯之間填滿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
(1)中和來熱測定實驗成敗的關鍵源是保溫工作,大小燒杯之間填滿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損失;由量熱計的構造可知該裝置的缺少儀器是環形玻璃攪拌棒;
故答案為: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損失;環形玻璃攪拌棒;
(2)用過量的氫氧化鈉保證鹽酸反應完全,以鹽酸的量為准進行准確計算;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HCl+NaOH=NaCl+H2O;
故答案為:要保證鹽酸反應完全;HCl+NaOH=NaCl+H2O;
(3)三次實驗的目的是多次測量減少實驗誤差,
故答案為: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少實驗誤差.
㈡ 用下列實驗裝置進行相應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c
試題分析:a中,濃硫酸會與氨氣發生反應,故不能用來製取乾燥的氨氣,a錯誤;b中,加熱回只能使碳酸氫答鈉分解為碳酸鈉,故b錯誤;氯氣不溶於飽和食鹽水,故不能用來做噴泉實驗,故d錯誤,只有c可以達到實驗目的,故答案選c。
點評:本題考查有關物質的實驗製取的相關知識,有一定綜合性,本題難度適中,解題的關鍵要求學生熟悉掌握相關物質的性質。
㈢ 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如下實驗1,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後,向試管A中加入10ML,6MOL/L的
(1)抄3Cu+8HNO3(稀)襲=3Cu(NO3)2+2NO↑+4H2O 2NO+O2=2NO2
(2)反應放熱,使溫度升高,故反應速率加快 反應一段時間後HNO3濃度降低,故反應速率又逐漸減小
(3)AB
㈣ (2014北京)用如圖裝置(夾持、加熱裝置已略)進行實驗,由②中現象,不能證實①中反應發生的是(
A.加熱過程中的熱空氣、鐵和水蒸氣反應生成的氫氣都能使肥皂水冒泡,所以肥皂水專冒泡該反應不屬一定發生,故A錯誤;
B.NH4Cl+Ca(OH)2
△ | .
㈤ 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做測定空氣中的氧氣的體積分數實驗時對裝置進行了改進,圖一是教材中的實驗裝置,
1BD。。2,白磷著火點低,可比較方便地點燃,3,實驗誤差小,該裝置在密閉容器內進行反應不會污染空氣
㈥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進行「探究加速度與合外力的關系」的實驗.(1)在實驗中必須將長木板右端
(1)通過木板右端墊高,目的是平衡摩擦力,即小車的重力沿斜面的分力與小車的滑動摩擦力相等,則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摩擦力恰好被平衡. (2)本實驗要求鉤碼的質量遠小於小車的質量,因此要求實驗中每次所用的鉤碼總質量范圍要小,故BC錯誤,A正確. 故選:A. (3)打點計時器,使用交流電源.根據交流電的頻率50Hz,則點與點時間間隔為0.02s,因每相鄰兩計數點間還有4個打點未標出, 所以每兩個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是T=0.02×5s=0.1s;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a= = 0.0366+0.0476?0.0144?0.0255 | 4×0.01 |
m/s 2=1.11m/s 2(4)根據圖象可知,在質量不變的條件下,物體的加速度與合外力成正比. 故答案為:(1)平衡摩擦力;(2)A;(3)0.100s;1.11m/s 2;(4)在質量不變的條件下,加速度與合外力成正比.
㈦ 實驗室中可以用圖1裝置來製取氧氣.(1)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在裝葯品前應首先進行______.(
(1)該發生裝置適合固體和液體在常溫下的反應,收集的氣體不易溶於水,因此可以是氧氣的製取,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製取氧氣,二氧化錳是催化劑,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 MnO2 | .
㈧ 某興趣小組活動中,同學們按圖1裝置對「可燃物燃燒的條件」進行探究.[提出問題]燃燒產生的大量白煙是否
[改進與實驗]燃燒必須達到三個條件:①物質本身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與氧氣充分地接觸,③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所以投入水中的白磷雖然溫度達到著火點,但是在水中與空氣隔絕,所以不會燃燒;試管中的白磷會燃燒,它的溫度既達到著火點又與空氣接觸,滿足燃燒的條件;試管中的紅磷盡管與空氣接觸,但是溫度沒有達到它的著火點,所以不會燃燒; 實驗過程中a試管中氣球會因為試管內燃燒產生大量的熱而膨脹後又由於冷卻到室溫氣壓降低而收縮; [反思與評價]改進後的圖2裝置與圖1裝置比較燃燒後的產物在試管中不會散發到空氣里,所以優點是能防止白磷燃燒產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體健康; [拓展與遷移]白磷燃燒會消耗空氣中的氧氣,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故反應後試管倒立,可觀察到進入a試管內液體的體積約占試管容積的1/5; 得出的實驗結論為: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 故答案為:[改進與實驗]①溫度沒有達到試管中紅磷的著火點;②熱水中的白磷沒有與氧氣(或空氣)接觸;先漲大後縮小; [反思與評價](1)能防止白磷燃燒產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體健康; [拓展與遷移](1)1/5;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2)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
㈨ 用如圖裝置進行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當燃燒停止、冷卻後打開止水夾、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
(1)基本儀器之一燒杯;原因同課本中「探究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原理相同,固體燃燒消耗了集氣瓶內的氣體,使瓶內的壓強減小.故答案為:燒杯;鎂條燃燒消耗了集氣瓶內的氣體,使瓶內的壓強減小 (2)如果只和空氣中氧氣反應那麼不會超過21%,因為空氣中氧氣佔21%;鎂條在氮氣中能燃燒,產物為氮化鎂固體,化學方程式書為:3Mg+N2 點燃 | .
㈩ 用途251所示裝置進行實驗下列現象能證明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是
A、實驗中,能夠觀察到進入集氣瓶中的水約占集氣瓶容積的五分之一,說明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五分之一.正確. B、實驗前一定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這是實驗取得成功的保證.正確. C、實驗時紅磷一定要過量,如果紅磷不足,就不能完全消耗掉集氣瓶中的氧氣,也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正確. D、火焰熄滅後,待裝置冷卻到室溫時再打開彈簧夾,觀察現象;如果火焰熄滅後立刻打開彈簧夾,由於集氣瓶內的溫度較高,水不能進入集氣瓶或進入集氣瓶中的水不到集氣瓶容積的五分之一,得不出正確的結論.不正確. 故選:D.
與2019北京用圖一裝置進行實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州廣一閥門廠
發布:2025-09-17 06:45:37
瀏覽:242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