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caco3分解實驗裝置

caco3分解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2-10-20 08:48:07

A. 初中所有化學實驗及其裝置名稱

1.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

Ca(OH)2 + CO2 === CaCO3↓+ H2O(復分解)

現象:石灰水由澄清變渾濁。

相關知識點:這個反應可用來檢驗二氧化碳氣體的存在。

2. 鎂帶在空氣中燃燒

2Mg + O2 === 2MgO(化合)

現象: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關知識點:(1)這個反應中,鎂元素從游離態轉變成化合態;(2)物質的顏色由銀白色轉變成白色。

3. 水通電分解

2H2O === 2H2↑ + O2 ↑(分解)

現象:陰極、陽極有大量的氣泡產生

相關知識點:(1)陽極產生氧氣,陰極產生氫氣;(2)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質量比為1:8。

4. 生石灰和水反應

CaO + H2O== Ca(OH)2(化合)

現象:白色粉末溶解

相關知識點:(1)最終所獲得的溶液名稱為氫氧化鈣溶液,俗稱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無色酚酞,酚酞會變成紅色;(3)生石灰是氧化鈣,熟石灰是氫氧化鈣。

5.實驗室製取氧氣

①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

2KClO3 === 2KCl + 3O2↑( 分解)

相關知識點:(1)二氧化錳在其中作為催化劑,加快氯酸鉀的分解速度或氧氣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錳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後沒有改變;(3)反應完全後,試管中的殘余固體是氯化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進行分離的方法是:溶解、過濾、蒸發。

②加熱高錳酸鉀

2KMnO4 === K2MnO4 + MnO2+O2↑

相關知識點:反應完全後,試管中的殘余固體是錳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

6.木炭在空氣中燃燒

C + O2 === CO2(化合)

現象:在空氣中是發出紅光,在氧氣中是發出白光;

相關知識點:反應後的產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來進行檢驗。

7.硫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

S + O2 === SO2(化合)

現象:在空氣中是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是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相關知識點:反應後的產物可用紫色的石蕊來檢驗(紫色變成紅色)

8.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3Fe + 2O2 === Fe3O4( 化合)

現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一種黑色固體—四氧化三鐵

相關知識點:在做此實驗時,應先在集氣瓶中放少量水或鋪一層細砂,目的是防止集氣瓶爆裂。

9.磷在空氣中燃燒

4P + 5O2 === 2P2O5(化合)

現象:產生大量而濃厚的白煙。

相關知識點:煙是固體小顆粒;霧是液體小顆粒。

10. 氫氣在空氣中燃燒

2H2 + O2 === 2H 2O(化合)

現象:產生淡藍色的火焰。

相關知識點:(1)氫氣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2)點燃前,一定要檢驗它的純度。

11.木炭和氧化銅高溫反應

C + 2CuO === 2Cu + CO2↑(置換)

現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光亮的紅色物質

相關知識點:還原劑:木炭;氧化劑:氧化銅

12.氫氣還原氧化銅

H2 + CuO === Cu + H2O (置換)

現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光亮的紅色物質,同時試管口有水滴生成

相關知識點:(1)實驗開始時,應先通入一段時間氫氣,目的是趕走試管內的空氣;(2)實驗結束後,應先拿走酒精燈,後撤走氫氣導管,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銅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又生成氧化銅。

13.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氣體(或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復分解)

現象:白色固體溶解,同時有大量氣泡產生。

相關知識點:碳酸鈣是一種白色難溶的固體,利用它能溶解在鹽酸中的特性,可以用鹽酸來除去某物質中混有的碳酸鈣。

14.煅燒石灰石(或碳酸鈣高溫分解)

CaCO3 === CaO + CO2↑(分解)

15.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

2CO + O2 === 2CO2(化合)

現象:產生藍色火焰

相關知識點:(1)一氧化碳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2)點燃前,一定要檢驗它的純度。

16.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

CO + CuO === Cu + CO2

現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光亮的紅色物質

相關知識點:還原劑:一氧化碳;氧化劑:氧化銅

17.甲烷在空氣中燃燒

CH4 + 2O2 === CO2 + 2H2O

現象:火焰明亮呈淺藍色

相關知識點:甲烷是天然氣(或沼氣)的主要成分,是一種很好的燃料。

18.工業製造鹽酸

H2+Cl2 === 2HCl

相關知識點:該反應說明了在特殊條件下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

19.實驗室製取氫氣

Zn + H2SO4 === ZnSO4 +H2↑

相關知識點:(1)氫氣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2)點燃前,一定要檢驗它的純度。

20.木炭和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

C + CO2 === 2CO

相關知識點:(1)一氧化碳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2)點燃前,一定要檢驗它的純度。

21.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

CO2 + H2O=== H2CO3

現象: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變紅的碳酸。

22.碳酸受熱分解

H2CO3 === H2O + CO2↑

相關知識點:碳酸是一種不穩定的酸,受熱易分解。

23.滅火器的反應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H2O

現象:噴出大量泡沫和二氧化碳,如果噴到火上就可以滅火。

24.金屬和水的反應

①2K+ 2H2O ==== KOH + H2↑

② 3Fe + 4H2O ===Fe3O4 + 4H2↑

25.水於非金屬的反應

C +H2O === CO+ H2

26.水與氧化物的反應

①SO3 +H2O == H2SO4

② Na2O +H2O==2NaOH

27.碳酸氫銨受熱分解

NH4HCO3 === NH3↑ + H2O + CO2↑(分解)

28.用鹽酸來清除鐵銹

Fe2O3 + 6HCl=== 2FeCl3 + 3H2O(復分解)

29.鐵絲插入到硫酸銅溶液中

Fe + CuSO4 === FeSO4 + Cu(置換)

現象:鐵絲表面有一層光亮的紅色物質析出。

30.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CuSO4+ 2NaOH === Cu(OH)2↓+Na2SO4(復分解)藍色絮狀物

B. 誰能證明化學方程式中,質量守恆,得失電子一定守恆

質量守恆定律,我是這么理解的:時間萬物不可能憑空產生,也不可能憑空消失,有時候感覺它消失了,其實是一種狀態轉換成了另外一種狀態,不可能無緣無故消失的。這也是自然的一種規律。

C. 如圖是實驗室用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製取二氧化碳並驗證其性質的實驗裝置圖,試根據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a是長頸漏斗,碳酸鈣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具有酸性,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該套裝置適宜製取液固常溫反應的生成的氣體,可以製取氧氣,使用過氧化氫與二氧化錳.
故填:長頸漏斗,CO2+Ca(OH)2═CaCO3↓+H2O,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氧氣,2H2O2

MnO2
.
2H2O+O2↑;
(2)當二氧化碳通入盛有階梯蠟燭的燒杯中時,會出現下層的蠟燭先熄滅,上層的蠟燭後熄滅的現象,說明二氧化碳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且密度比空氣大,利用此性質能用二氧化碳進行滅火.
故填:下層蠟燭先熄滅,上層蠟燭後熄滅,滅火;
(3)收集二氧化碳使用向上排空氣法,空氣從上面排出,則c端進入二氧化碳.
故填:c端.

D. 下圖是實驗室用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製取二氧化碳並驗證其性質的實驗裝置圖,試根據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是長頸漏斗;A中是碳酸鈣與稀鹽酸,發生的化學反應符號表達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紫色石蕊試液遇酸變紅,所以C中發生化學反應符號表達式為CO2+H2O═H2CO3.若將C中的試液加熱,碳酸不穩定,受熱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現象是紅色又變成紫色,化學方程式為
H2CO3

.

E. 某實驗小組利用廢硫酸制備K2SO4並研究CaSO42H2O加熱分解的產物.(一)K2SO4的制備(1)將CaCO3研成粉末


(1)將CaCO3研成粉末,可以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其目的是加快反應速率.
(2)觀察上述流程,發現二氧化碳和碳酸鈣既是反應物也是生成物,故可循環使用的物質有CO2和CaCO3
(3)根據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反應Ⅲ中隨沒有不溶物,但常溫下K2SO4的溶解度小,在生成物中會以沉澱的形式出現,故反應可以進行.
(4)不用水而用飽和K2SO4溶液洗滌反應Ⅲ所得晶體的目的是減少K2SO4的溶解;為檢驗此晶體是否洗滌干凈,可取最後一次洗滌液,先加入過量的Ba(NO32溶液,振盪、靜置,目的是除去硫酸根,再向上層清液中滴加AgNO3溶液,如果沒有白色沉澱,說明洗滌干凈.
(5)碳酸鈣能與稀鹽酸反應,硫酸鈣和稀鹽酸不反應,故分離所得的CaSO4?2H2O含有CaCO3,可用鹽酸除去,該的化學反應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
(6)為了測定CaSO4?2H2O和CaCO3的質量比x:y,①實驗前首先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再裝入樣品.裝置A的作用是除去空氣中的CO2和H2O,防止它們影響實驗結果.②裝置E的作用是吸收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如沒有裝置E,則實驗測定結果將偏小.
根據CaSO4?2H2O

.

F. 實驗室製取co2葯品、原理、裝置、步驟、收集、檢驗、驗滿及注意事項

實驗葯品和實驗原理
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鹽酸
反應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二、實驗裝置
發生裝置:固專液不加熱屬型
收集裝置:向上排空氣法
三、實驗步驟
1、組裝儀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加葯品(先固體後液體)
3、收集氣體
四、檢驗方法: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是二氧化碳氣體。
五、驗滿方法: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則已收集滿。
注意事項:
1、葯品用量:石灰石取5-6粒,稀鹽酸浸沒石灰石即可,若用錐形瓶和長頸漏斗,稀鹽酸要浸沒長頸漏斗的下端。
2、注意實驗操作嚴謹、規范
3、做完實驗注意把儀器清洗干凈,整齊擺在實驗桌上。

G. (2007岳陽)為了驗證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CaCO3,盛莉同學進行了以下實驗探究:(1)實驗桌上已准備好的

(3)證明碳酸鹽的檢驗方法是,先取少量的待檢物於試管中,再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稀鹽酸,若有氣泡生成,將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則說明該物質中含有碳酸根離子;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和水,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4)①雞蛋殼完全反應消失後,向實驗I反應後的A試管中滴加幾滴Na2CO3溶液,若發現溶液中有氣泡產生,說明鹽酸過量,且溶液未變渾濁,說明鹽酸濃度較大,揮發出氯化氫氣體溶於水與石灰水反應,從而不變渾濁;
②常溫下有許多含有碳酸根離子的鹽不溶於水,如碳酸鋇,滴加稀鹽酸也會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的氯化鋇在滴加碳酸鈉溶液同樣會出現渾濁現象,故盛莉同學的實驗方案,不能證明雞蛋殼里一定含有鈣離子;
故答案為:(3)稀鹽酸;澄清石灰水;雞蛋殼表面有氣泡產生;
(4)①加入的鹽酸過量且濃度較大;
②不能.

H. 實驗室利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NaHCO3的受熱分解實驗。請回答:

1 溶液變渾濁 產生了CO2氣體與石灰水反應得CaCO3
2 ① (若選②會放生倒吸)
3 2NaHCO3==加熱==Na2CO3+H2O氣體+CO2 氣體

I. 如圖是某校學生分小組在實驗室用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製取二氧化碳並驗證其性質的實驗裝置圖,試根據題目要

(1)在A裝置中,長頸漏斗應該浸沒在液面以下,這樣可以防止二氧化碳從長頸漏斗逸出;
過氧化氫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

MnO2
.

與caco3分解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空調閥門沒開會怎麼樣 瀏覽:54
儀表盤上顯示胎壓多少是正常的啊 瀏覽:527
儀表盤出現號是什麼故障 瀏覽:782
井下自動報警滅火裝置 瀏覽:845
中間有絲桿的是什麼閥門 瀏覽:140
德國太力電動工具廣告牌 瀏覽:847
深圳市儀器檢測機構有哪些 瀏覽:325
如何測量軸承座 瀏覽:274
東莞長安家園五金製品公司 瀏覽:931
電動閥門tsc什麼意思 瀏覽:523
仰卧起坐輔助器健身器材怎麼收納 瀏覽:340
大油桶改裝工具箱圖紙 瀏覽:488
小米6鑭系統工具箱充電電流 瀏覽:852
機械設備不用時標識怎麼寫 瀏覽:313
電池包翻轉實驗裝置 瀏覽:727
什麼車儀表盤有擋位 瀏覽:332
化工設備儀表怎麼畫 瀏覽:880
三類手持式電動工具使用的場所 瀏覽:558
閥門開關Hss是什麼信號 瀏覽:965
氨壓縮機皮帶傳動裝置 瀏覽:81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