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建築電氣工程設計一般分為哪幾個設計階段每個階段的深度要求如何
請參考:方案階段,初步設計、深度設計、施工圖設計。具體深度要求
2 方案設計
2.2.5 建築電氣設計說明
1 設計范圍 本工程擬設置的電氣系統。
2 變、配電系統
1)確定負荷級別:1、2、3級負荷的主要內容。
2)負荷估算。
3)電源:根據負荷性質和負荷量,要求外供電源的迴路數、容量、 電壓等級。
4)變、配電所:位置、數量、 容量。
3 應急電源系統:確定備用電源和應急電源型式。
4 照明、防雷、接地、智能建築設計的相關系統內容。
3.6 3 初步設計/建築電氣
3.6.1 初步設計階段,建築電氣專專業設計文件應包括設計說明書、設計圖紙、主要電氣設備表、計算書(供內部使用及存檔)。
3.6.2 設計說明書
1 設計依據
1)建築概況:應說明建築類別、性質、面積、層數、高度等;
2)相關專業提供給本專業的工程設計資料;
3)建設方提供的有關職能部門(如:供電部門、消防部門、通信部門、公安部門等)認定的工程設計資料,建設方設計要求;
4) 本工程採用的主要標准及法規。
2 設計范圍
1)根據設計任務書和有關設計資料說明本專業的設計工作內容和分工;
2)本工程擬設置的電氣系統。
3 變、配電系統
1)確定負荷等級和各類負荷容量;
2)確定供電電源及電壓等級,電源由何處引來,電源數量及迴路數、專用線或非專用線 、電纜埋地或架空、近遠期發展情況;
3)備用電源和應急電源容量確定原則及性能要求,有自備發電機時,說明啟動方式及與市電網關系;
4)高、低壓供電系統結線型式及運行方式:正常工作電源與備用電源之間的關系;母線聯絡開關運行和切換方式;變壓器之間低壓側聯絡方式;重要負荷的供電方式;
5)變,配電站的位置、數量、容量(包括設備安裝容量、計算有功、無功、視在容量、變壓器台數、容量)及型式(戶內、戶外或混合);設備技術條件和選型要求;
6)繼電保護裝置的設置;
7) 電能計量裝置:採用高壓或低壓;專用櫃或非專用櫃(滿足供電部門要求和建設方內部核算要求);監測儀表的配置情況;
8) 功率因數補償方式: 說明功率因數是否達到供用電規則的要求,應補償量和採取的補償方式和補償前後的結果;
9) 操作電源和信號:說明高壓設備操作電源和運行信號裝置配置情況;
10)工程供電:高、低壓進出線路的型號及敷設方式。
4 配電系統
1)電源由何處引來、電壓等級、配電方式;對重要負荷和特別重要負荷及其它負荷的供電措施;
2) 選用導線、電纜。母干線的材質和型號,敷設方式;
3) 開關,插座,配電箱、控制箱等配電設備選型及安裝方式;
4) 電動機啟動及控制方式的選擇。
5 照明系統
1)照明種類及照度標准;
2)光源及燈具的選擇、照明燈具的安裝及控制方式;
3)室外照明的種類(如路燈、庭園燈,草坪燈、地燈、泛光照明、水下照明等)、電壓等級、光源選擇及其控制方法等;
4)照明線路的選擇及敷設方式。(包括室外照明線路的選擇和接地方式)。
6 熱工檢測及自動調節系統
1)按工藝要求說明熱工檢測及自動調節系統的組成;
2)自動化儀表的選擇;
3)儀表控制盤,台選型及安裝;
4)線路選擇及敷設;
5) 儀表控制盤、台的接地。
7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1)按建築性質確定保護等級及系統組成;
2)消防控制室位置的確定和要求;
3)火災探測器、報警控制器,手動報警按鈕,控制台(櫃)等設備的選擇;
4)火災報警與消防聯動控制要求,控制邏輯關系及控制顯示要求;
5) 火災應急廣播及消防通信概述;
6)消防主電源、備用電源供給方式,接地及接地電阻要求;
7) 線路選型及敷設方式;
8) 當有智能化系統集成要求時,應說明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與其它子系統的介面方式及聯動關系。
9) 應急照明的電源型式,燈具配置,線路選擇及敷設方式,控制方式等。
8 通信系統
1)對工程中不同性質的電話用戶和專線,分別統計其數量;
2) 電話站總配線設備及其容量的選擇和確定;
3)電話站交、直流供電方案;
4) 電話站站址的確定及對土建的要求;
5) 通信線路容量的確定及線路網路組成和敷設;
6)對市話中繼線路的設計分工,線路敷設和引人位置的確定;
7) 室內配線及敷設要求;
8)防電磁脈沖接地、工作接地方式及接地電阻要求。
9 有線電視系統
1)系統規模、網路組成,用戶輸出口電平值的確定;
2)節目源選擇;
3)機房位置、前端設備配置;
4)用戶分配網路、導體選擇及敷設方式,用戶終端數量的確定。
10 閉路電視系統
1)系統組成;
2) 控制室的位置及設備的選擇;
3) 傳輸方式、導體選擇及敷設方式;
4)電視製作系統組成及主要設備選擇。
11 有線廣播系統
1)系統組成;
2)輸出功率。饋送方式和用戶線路敷設的確定;
3)廣播設備的選擇,並確定廣播室位置;
4) 導體選擇及敷設方式。
12 擴聲和同聲傳譯系統
1)系統組成;
2)設備選擇及聲源布置的要求;
3)確定機房位置;
4) 同聲傳譯方式;
5)導體選擇及敷設方式。
13 呼叫信號系統
1)系統組成及功能要求(包括有線或無線);
2) 導體選擇及敷設方式;
3)設備選型。
14 公共顯示系統
1)系統組成及功能要求;
2)顯示裝置安裝部位、種類、導體選擇及敷設方式;
3)顯示裝置規格。
15 時鍾系統
1)系統組成、安裝位置、導體選擇及敷設方式;
2)設備選型。
16 安全技術防範系統
1)系統防範等級、組成和功能要求;
2)保安監控及探測區域的劃分、控制、顯示及報警要求;
3) 攝像機、探測器安裝位置的確定;
4) 訪客對講、巡更、門禁等子系統配置及安裝;
5)機房位置的確定;
6)設備選型、導體選擇及敷設方式。
17 綜合布線系統
1)根據工程項目的性質、功能、環境條件和近、遠期用戶要求確定綜合布線的類型及配置標准;
2)系統組成及設備選型;
3)總配線架、樓層配線架及信息終端的配置;
4)導體選擇及敷設方式。
18 建築設備監控系統及系統集成
1)系統組成、監控點數、及其功能要求;
2)設備選型;
3) 導體選擇及敷設方式。
19 信息網路交換系統
1) 系統組成、功能及用戶終端介面的要求;
2)導體選擇及敷設要求。
20 車庫管理系統
1)系統組成及功能要求;
2) 監控室設置;
3) 導體選擇及敷設要求。
21 智能化系統集成 1)集成形式及要求;
2) 設備選擇。
22 建築物防雷
1)確定防雷類別;
2)防直接雷擊、防側擊雷、防雷擊電磁脈沖、防高電位侵入的措施;
3)當利用建(構)築物混凝土內鋼筋做接閃器、引下線、接地裝置時,應說明採取的措施和要求。
23 接地及安全
1)本工程各系統要求接地的種類及接地電阻要求;
2)總等電位、局部等電位的設置要求;
3) 接地裝置要求,當接地裝置需作特殊處理時應說明採取的措施、方法等;
4) 安全接地及特殊接地的措施。
24 需提請在設計審批時解決或確定的主要問題
3.6.3 設計圖紙
1 電氣總平面圖(僅有單體設計時,可無此項內容)
1)標示建(構)築物名稱、容量,高、低壓線路及其它系統線路走向,迴路編號,導線及電纜型號規格,架空線桿位,路燈、庭園燈的桿位(路燈、庭園燈可不繪線路),重復接地點等;
2)變、配電站位置、編號和變壓器容量;
3)比例、指北針。
2 變、配電系統
1)高,低壓供電系統圖:註明開關櫃編號,型號及迴路編號、一次迴路設備型號、設備容量、計算電流、補償容量、導體型號規格、用戶名稱、二次迴路方案編號;
2)平面布置圖:應包括高、低壓開關櫃、變壓器、母干線、發電機、控制屏、直流電源及信號屏等設備平面布置和主要尺寸,圖紙應有比例;
3)標示房間層高、地溝位置,標高(相對標高)。
3 配電系統(一般只繪制內部作業草圖,不對外出圖)主要干線平面布置圖,豎向干線系統圖(包括西:電及照明干線、變配電站的配出迴路及迴路編號)。
4 照明系統 對於特殊建築,如大型體育場館、大型影劇院等,有條件時應繪制照明平面圖。該平面圖應包括燈位(含應急」硼燈)、燈具規格,配電箱(或控制箱)位,不需連線。
5 熱工檢測及自動調節系統
1)需專項設計的自控系統需繪制熱工檢測及自動自動調節原理系統圖;
2)控制室設備平面布置圖。
6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圖;
2)消防控制室設備布置平面圖。
7 通信系統
1)電話系統圖;
2) 站房設備布置圖。
8 防雷系統、接地系統 一般不出圖紙,特殊工程只出頂視平面圖,接地平面圖。
9 其他系統
1)各系統所屬系統圖;
2)各控制室設備平面布置圖(若在相應系統圖中說明清楚時,可不出此圖)。
3.6.4 主要設備表 註明設備名稱、型號、規格、單位、數量。
3.6.5 設計計算書(供內部使用及存檔)
1 用電設備負荷計算。
2 變壓器選型計算。
3 電纜選型計算。
4 系統短路電流計算。
5 防雷類別計算及避雷針保護范圍計算。
6 各系統計算結果尚應標示在設計 說明了或相應圖紙中。
7 因條件不具備不能進行計算的內容,應在初步 設計中說明,並應在施工圖設計時補算。
4.5 建築電氣施工圖設計要求
4.5.1 在施工圖設計階段,建築電氣專業設計文件應包括圖紙目錄、施工設計說明、設計圖紙主要設備表、計算書(供內部使用及存檔)。
4.5.2 圖紙目錄:先列新繪制圖紙,後列重復使用圖。
4.5.3 施工設計說明
1 工程設計概況:應將經審批定案後的初步(或方案)設計說明書中的主要指標錄入。
2 各系統的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項(包括布線、設備安裝等)。
3 設備定貨要求(亦可附在相應圖紙上)。
4 防雷及接地保護等其它系統有關內容(亦可附在相應圖紙上)。
5 本工程選用標准圖圖集編號、頁號。
4.5.4 設計圖紙
1 施工設計說明、補充圖例符號、主要設備表可組成首頁,當內容較多時,可分設專頁。
2 電氣總平面圖(僅有單體設計時,可無此項內容)
1) 標注建(構)築物名稱或編號、層數或標高、道路、地形等高線和用戶的安裝容量;
2)標注變、配電站位置、編號;變壓器台數,容量;發電機台數、容量;室外配電箱的編號、型號;室外照明燈具的規格、型號、容量;
3)架空線路應標註:線路規格及走向,迴路編號,桿位編號,擋數、檔距、桿高,拉線、重復接地、避雷器等(附標准圖集選擇表);
4)電纜線路應標註:線路走向、迴路編號、電纜型號及規格、敷設方式(附標准圖集選擇表)、人(手)孔位置;
5) 比例、指北針;
6)圖中未表達清楚的內容可附圖作統一說明。
3 變,配電站
1)高、低壓配電系統圖(一次線路圖)圖中應標明母線的型號、規格;變壓器、發電機的型號、規格;標明開關、斷路器,互感器、繼電器,電工儀表(包括計量儀表)等的型號、規格、整定值。 圖下方表格標註:開關櫃編號、開關櫃型號、迴路編號,設備容量,計算電流、導體型號及規格、敷設方法、用戶名稱、二次原理圖方案號,(當選用分格式開關櫃時,可增加小室高度或模數等相應欄目)。
2) 平、剖面圖 按比例繪制變壓器、發電機、開關櫃、控制櫃、直流及信號櫃、補償櫃、支架、地溝、接地裝置等平、剖面布置、安裝尺寸等,當選用標准圖時,應標注標准圖編號、頁次;標注進出線迴路編號、敷設安裝方法,圖紙應有比例。
3)繼電保護及信號原理圖 繼電保護及信號二次原理方案,應選用標准圖或通用圖,當需要對所選用標准圖或通用圖進行修改時,只需繪制修改部分並說明修改要求。控制櫃、直流電源及信號櫃、操作電源均應選用企業標准產品,圖中標示相關產品型號、規格和要求。
4)豎向配電系統圖 以建(構)築物為單位,自電源點開始至終端配電箱止,按設備所處相應樓層繪制,應包括變、配電站變壓器台數、容量、發電機台數、容量、各處終端配電箱編號,自電源點引出迴路編號(與系統圖一致),接地干線規格。
5)相應圖紙說明 圖中表達不清楚的內容,可隨圖作相應說明。
4 配電、照明
1) 配電箱(或控制箱)系統圖,應標注配電箱編號、型號,進線迴路編號;標注各開關(或熔斷器)型號、規格、整定值;配出迴路編號、導線型號規格,(對於單相負荷應標明相別),對有控制要求的迴路應提供控制原理圖;對重要負荷供電迴路宜標明用戶名稱。上述配電箱(或控制箱)系統內容在平面圖上標注完整的,可不單獨出配電箱(或控制箱)系統圖。
2) 配電平面圖應包括建築門窗、牆體、軸線、主要尺寸、工藝設備編號及容量;布置配電箱、控制箱,並註明編號、型號及規格;繪制線路始、終位置(包括控制線路),標注迴路規格、編號、敷設方式,圖紙應有比例。
3) 照明平面圖,應包括建築門窗、牆體、軸線、主要尺寸、標注房間名稱、繪制配電箱、燈具、開關、插座、線路等平面布置,標明配電箱編號,干線、分支線迴路編號、相別、型號、規格、敷設方式等;凡需二次裝修部位,其照明平面圖隨二次裝修設計,但配電或照明平面圖上應相應標注預留的照明配電箱,並標注預留容量;圖紙應有比例。
4)圖中表達不清楚的,可隨圖作相應說明。
5 熱工檢測及自動調節系統
1)普通工程宜選定型產品,僅列出工藝要求。
2) 需專項設計的自控系統需繪制:熱工檢測及自動調節原理系統圖、自動調節方框圖、儀表盤及檯面布置圖、端子排接線圖、儀表盤配電系統圖、儀表管路系統圖、鍋爐房儀表平面圖、主要設備材料表、設計說明。
6 建築設備監控系統及系統集成
1)監控系統方框圖、繪至DOC站止;
2)隨圖說明相關建築設備監控(測)要求、點數、位置;
3)配合承包方了解建築設備情況及要求,審查承包方提供的深化設計圖紙。
7 防雷、接地及安全
1) 繪制建築物頂層平面,應有主要軸線號、尺寸、標高、標注避雷針、避雷帶、引下線位置。註明材料型號規格、所涉及的標准圖編號、頁次,圖紙應標注比例。
2) 繪制接地平面圖(可與防雷頂層平面重合),繪制接地線、接地極、測試點、斷接卡等的平面位置、標明材料型號、規格、相對尺寸等及涉及的標准圖編號、頁次,(當利用自然接地裝置時,可不出此圖),圖紙應標注比例;
3)當利用建築物(或構築物)鋼筋混凝土內的鋼筋作為防雷接閃器、引下線、接地裝置時,應標注連接點,接地電阻測試點,預埋件位置及敷設方式,註明所涉及的標准圖編號、頁次。
4)隨圖說明可包括:防雷類別和採取的防雷措施(包括防側擊雷,防雷擊電磁脈沖,防高電位引入);接地裝置型式,接地極材料要求、敷設要求、接地電阻值要求;當利用樁基、基礎內鋼筋作接地極時,應採取的措施。
5)除防雷接地外的其它電氣系統的工作或安全接地的要求(如:電源接地型式,直流接地,局部等電位、總等電位接地等),如果採用共用接地裝置,應在接地平面圖中敘述清楚,交待不清楚的應繪制相應圖紙(如:局部等電位平面圖等)。
8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1)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控制系統圖、施工設計說明、報警及聯動控制要求;
2)各層平面圖,應包括設備及器件布點、連線,線路型號,規格及敷設要求。
9 其它系統
1) 各系統的系統框圖;
2)說明各設備定位安裝、線路型號規格及敷設要求;
3)配合系統承包方了解相應系統的情況及要求,審查系統承包方提供的深化設計圖紙。
4.5.5 主要設備表 註明主要設備名稱、型號,規格、單位、數量。
4.5.6 計算書(供內部使用及歸襠) 施工圖設計階段的計算書,只補充初步設計階段時應進行計算而未進行計算的部分,修改因初步設計文件審查變更後,需重新進行計算的部分。
B. 如何根據電能檢測誤差計算表的損耗電量
一、
計量裝置設計
1、計量裝置的設置
a)
發電站上網關口計量點一般設在產權分界處,如發電站與電網公司產權分界點在發電站側的,應在發電站出線側、發電機升壓變高壓側(對三圈變增加中壓側)、啟備變高壓側均按貿易結算的要求設置計量點。
b)
局考核所屬各供電所供電量的關口點一般設在35kV變電站的主變高壓側;所屬各供電所相互間供電量的計量關口點一般設置在產權分界處。
c)
其他貿易結算用計量點,設置在產權分界處。
d)考慮到旁路代供的情況,各關口計量點的旁路也作為關口計量點。
e)
10KV及以上電壓供電的用戶應配置防竊電高壓計量裝置,在用電客戶配電線路高壓計量裝置前端T介面裝設隔離刀閘,方便外校及處理計量裝置的故障。
2、計量方式
對於非中性點絕緣系統的關口電能計量裝置採用三相四線的計量方式,對於中性點絕緣系統的關口電能計量裝置應採用三相三線的計量方式。
3、電能表的配置
a)
同一關口計量點應裝設兩只相同型號、相同規格、相同等級的電子式多功能電能表,其中一隻定義為主表,一隻定義為副表。
b)
安裝於局所屬變電站內電能表應具有供停電時抄表和通信用的輔助電源。
c)
關口計量點應裝設能計量正向和反向有功電量以及四象限無功電量的電能表。
d)
電能表的標定電流值應根據電流互感器二次額定電流值進行選擇,電能表的標定電流值不得大於電流互感器二次額定電流值。電能表的最大電流值應選擇4倍及以上標定電流值。
e)
10kV及以上貿易結算計量點,應配置具有失壓報警計時功能的電能表或失壓計時儀。
4、互感器的配置
a)
電壓互感器選型應滿足《廣西電網公司系統主要電氣設備選型原則》要求,110kV及以下計量用電壓互感器應選用呈容性的電磁式電壓互感器。
b)
電壓互感器二次應有獨立的計量專用繞組。根據需要,宜選用具有四個二次繞組的電壓互感器,即:計量繞組、測量繞組、保護繞組和剩餘繞組。
c)
電壓互感器二次額定容量的選擇參考下表選擇:
TV二次負荷核算值(VA)
0~10
10~20
20~30
30~50
50~70
70VA以上
TV額定二次負荷取值(VA)
20
30
50
75
100
按1.5倍取
對TV二次負荷處於0~10VA較小值時,考慮到選用過小的額定二次容量,不利於保證電壓互感器的產品質量,電壓互感器計量繞組的額定負荷宜選擇20VA。一般情況下,電壓互感器的計量、測量和保護繞組的額定負荷均應不大於50VA,如有充分的證據說明所接的負荷超過此值時,可按實際值確定。
d)
互感器在實際負載下的誤差不得大於其基本誤差限。
e)
對於非中性點絕緣系統的電壓互感器,應採用Y0/y0的連接方式。對於中性點絕緣系統的電壓互感器,35kV及以上的應採用Y/y的連接方式;35kV以下的
宜採用V/V的連接方式。
f)
貿易結算用的計量點設置在統調上網電廠側的,在出線側及主變高壓側均應安裝計量裝置。
5、電流互感器配置
a)
電能計量裝置宜採取獨立的電流互感器,除在局所屬35kV僅作為核計損耗電量用的計量點可採用套管式電流互感器外,其他計費用計量點不宜採用主變套管式的電流互感器。
b)
電流互感器應具有計量專用的二次繞組,如果二次繞組具有中間抽頭的,每一個抽頭的誤差都應符合準確度等級要求。
c)
每一個計量繞組只能對應一個計量點。
d)
電流互感器應保證其在正常運行時的實際負荷電流達到額定值的60%左右,至少應不小於20%,否則應更換變比。
e)
對二次額定電流為5A的電流互感器,其計量繞組的額定二次負載下限為3.75VA,額定二次負載最大值應不大於50VA(cosφ=0.8),一般地,當電能表與互感器安裝在同一地點時(如開關櫃),CT計量二次繞組的額定二次容量選10VA,對於二次繞組有中間抽頭的電流互感器,兩個抽頭的額定二次容量均應滿足上述要求。如有充分的證據說明所接的負荷超過以上值時,可按實際值確定。
f)
對於二次繞組有中間抽頭的電流互感器,兩個抽頭的額定二次容量均應滿足上述要求。
6、互感器二次迴路配置
a)
電壓、電流互感器裝置端子箱內,以及電能表屏(櫃)內電能計量二次迴路應安裝試驗接線盒。
b)
電流和電壓互感器二次迴路的連接導線宜使用銅質單芯絕緣線,如果使用多股導線時,其連接接頭處應燙焊,再使用壓接的連接接頭。二次迴路導線截面的選擇,對整個電流二次迴路,連接導線截面積應按電流互感器的二次迴路計算負荷確定,至少應不小於4.0mm
C. 電能表的基本結構與原理
電能表又稱電度表,傳統電度表指感應式的機械電度表,它利用的是電磁感應原理,主要由電壓線圈、電流線圈、鋁盤、永久磁鐵、計度器等器件構成。其工作原理為:根據電磁感應原理,電表通電時,在電流線圈和電壓線圈產生電磁場,在鋁盤上形成轉動力矩,通過傳動齒輪帶動計度器計數,電流電壓越大,轉矩越大,計數越快,用電越多。
D. 電表的安裝高度規范是多少
、電表安裝收費規定:
發改辦能源〔2010〕2520號《農村電網改造升級項目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規定:表箱和電能表改造投資納入投資計劃,表後線及設施由農戶提供合格產品或出資改造。項目法人以及其他任何單位和組織不得違反規定向農戶收費,嚴禁強制農戶出資。
二、電表安裝前應該申請辦理:
前往當地供電營業廳進行辦理。(帶上房產證、身份證等有效證件) 辦理完畢後,當地供電所或是供電局會在5個工作日內對住戶進行安裝。
裝在開關櫃上:高度以1.4~1.7米為宜,不允許低於0.4米。
裝表地點的溫度應在0~40℃之間。對加熱系統的距離不得小於0.5米,一般不得裝在室外。
安裝應垂直,傾斜度不得大於10。
當幾只表裝在一起時,表間距離不應小於60毫米。
表若經過電流互感器安裝,則二次迴路應於繼電保護迴路分開。電流二次應採用絕緣銅線,截面不小於2.5mm2。
對計量二次迴路的要求
對計量用的電流、電壓互感器二次迴路導線必須使用銅線。
電壓二次迴路導線的截面不得小於1.5mm2;電流二次迴路的導線截面不得小於2.5mm2。
計量用電壓互感器,規定二次迴路電壓降不得超過二次額定電壓的0.5%;對於I類用戶則要求電壓降不超過額定電壓的0.25%。
E. 誰知道電表度數誤差范圍
電力裝置的電測量儀表裝置設計規范 GBJ63-90
第二節 電能計量裝置的精確度等級
第3.2.1條 有功電度表的精確度等級,應按下列要求選擇:
一、月平均用電量1×106kW·h及以上的電力用戶電能計量點,應採用0.5級的有功電度表。
二、下列電力裝置迴路,應採用1.0級的有功電度表:
1.發電機;
2.主變壓器;
3.需考核有功電量平衡的送配電線路;
4.火力發電廠中,廠用電的總計量點;
5.月平均用電量小於1×106kW·h,在315kVA及以上的變壓器高壓側計費的電力用戶電能計量點。
三、下列電力裝置迴路,應採用2.0級的有功電度表:
1.在315kVA以下的變壓器低壓側計費的電力用戶電能計量點;
2.75kW及以上的電動機;
3.僅作為企業內部技術經濟考核而不計費的線路和電力裝置迴路。
注:0.5 級電能表充許誤差為+0。5%到-0。5%之間1.0級2.0級依此類推。
另外DL/T448-2000《電能計量裝置技術管理規程》上也有相關介紹。
你家電表誤差應為+2%到-2%之間。
F. 一條超高壓長距離線路投入運行時,發電機端電壓有什麼變化,為什麼呀
我們可認為發電機端電壓不變,而高壓電線的另一端電壓會降低,原因是長距離電線電阻大,分壓效果明顯,所以現在絕大多數國家用高壓輸電,減小在途中的損耗,樓主若想細明白其原理 我再補充 呵呵不知回答是否可以
G. 十千伏桿塔計量裝置原理
1、首先計量採用「高壓電壓互感器加高壓電流互感器加多功能電能表」。
2、其次組成的電能計量裝置構成,裝置的整體計量誤差與電流、電壓互感器的准確度、接線方式(TV二次壓降)及電能表的准確度有關。
3、最後工程上這種計量方式叫二瓦計法,可以計量出有功,無功和功率因數。
H. 什麼是電能計量裝置
這是供電部門要求計量裝置必須應用專用計量櫃(原沒有的已免費安裝)而設計的配套聯合接線盒,便於供電人員裝電表接線,此僅是供電部門對其屬下安裝人員的規范要求,與國標或規范無關。
I. 淺談幾種典型的三相三線電能計量裝置錯接線分析
三相高壓電能計量,一般採用三相三線方式,兩個電壓互感器(PT)接成V/V形,兩個電流互感器(CT)接成不完全星形,電能表採用一個三相兩元件表。但是由於各種原因,例如CT,PT原邊(一次側)繞組極性接反;電能表端子盒引至電能表和失壓計時儀的引線接錯;PT、CT副邊繞組引至電能表段子盒的引線接錯;PT、CT引線斷線等等,均會對電能的准確計量造成影響。介紹幾種典型的三相三線電能計量裝置錯接線分析及處理方法,同時介紹更正系數和錯接線情況下退補電量的計算方法。
J. 電能計量裝置安裝後驗收的項目有哪些
①核對用戶的電能計量方式是否合理。
②根據電能計量裝置的接線圖紙,核對裝置的一次和二次迴路接線。
③核查電能計量裝置中的各設備技術參數是否符合設計原則。
④檢查二次迴路中間觸點、熔斷器、試驗接線盒的接觸情況。
⑤檢查電能計量裝置的接地系統。
⑥測量一次、二次迴路的絕緣電阻,應不低於10MΩ。
⑦高壓電氣設備的絕緣試驗報告應符合規定要求。
⑧檢查電能計量裝置是否符合安裝要求。
⑨電能表、互感器應具有經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檢定並在有效期內的檢定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