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線等: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三套實驗裝置,用於「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1.4P+5O2=2P2O5(條件:點燃)
2.容器密封性不好,漏氣
3.使用葯品量少,測量精確;15(試管50毫升專,消耗氧氣10毫升,因此注屬射器向試管輸送10毫升氣體
4.(題目有問題,是不是然後松開手,活塞仍返回至25ml刻度處?)密封性良好;10(系統貫通,因此總氣體量為50+25=75毫升,消耗氧氣75/5=15毫升,因此刻度為25-15=10)
㈡ 實驗裝置的選擇依據
一、基本反應容器的選擇
為觀察到化學反應中出現的現象及其進行的過程,一般要使化學反應在透明的玻璃器皿中來進行。
二、化學反應裝置
當需要用鐵架台將一些實驗儀器的相對位置固定下來、或用導管將多個儀器連接起來時,這些儀器的組合就是一套化學實驗裝置了。
1. 基本化學反應裝置
需要在反應裝置中進行的化學反應,有的是因反應需加熱時間較長或溫度較高,有的是因所製得的產物氣體還需進行凈化及收集。由此,就有了兩種最基本的化學反應裝置。一種是加熱反應裝置,一種是製取氣體的裝置。
(1)加熱裝置
由試管(為反應容器)、鐵架台(附帶有鉄夾)、酒精燈組成。
㈢ 國內哪家做實驗室混合分散設備具備可以用於作為攪拌、分散、混合、乳化等多功能用的分散機。
框槳式、三葉後彎式、MIG式等。適用於高粘和特高粘流體的葉輪有螺帶式葉輪、螺桿式、錨式、框式、螺旋槳式等。有的流體粘度隨反應進行而變化,就需要用能適合寬粘度領域的葉輪,如泛能式葉輪等。
類型
①旋槳式攪拌器
由2~3片推進式螺旋槳葉構成(圖2),工作轉速較高,葉
㈣ 用鋅粒與稀硫酸制氫氣的實驗裝置
(1)檢查裝置氣密性後,先在有孔塑料板上加鋅粒,再通過長頸漏鬥倒入稀硫酸,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Zn+H 2 SO 4 ═ZnSO 4 +H 2 ↑;
(2)圖示方法是排水法收集氣體,氫氣可用排水法收集是因為氫氣難溶於水;
(3)該裝置可通過止水夾的關閉控制反應的隨時發生和停止,打開夾子,固液接觸產生氣體,關閉夾子,試管內壓強增大,將硫酸壓入長頸漏斗,反應終止;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鹽酸常溫反應,不需加熱,也可用此發生裝置;
(4)實驗室製取大量CO 2 氣體不能用稀硫酸和大理石為原料,因為 稀硫酸和大理石反應生成CaSO 4 微溶於水,使大理石和硫酸隔絕,阻止反應繼續進行,所以不能用塊狀的大理石和稀硫酸反應,但大理石粉末與硫酸能充分接觸,所以可用於製取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1)鋅粒;通過長頸漏鬥倒入稀硫酸;Zn+H 2 SO 4 ═ZnSO 4 +H 2 ↑;
(2)排水法;氫氣難溶於水;
(3)能隨時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可以;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也不需加熱;
(4)碳酸鈣與硫酸反應生成微溶性的硫酸鈣,會覆蓋在塊狀大理石表面,使大理石和硫酸隔絕,阻止反應繼續進行,所以不能用塊狀的大理石和稀硫酸反應,但大理石粉末與硫酸能充分接觸,故可用於製取二氧化碳.
㈤ 實驗室制氧氣的實驗裝置是什麼
實驗室制氧氣的實驗裝置有:試管、鐵架台、酒精燈、導管、玻片。
分析: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選甲裝置:固體與固體加熱制氣體。
化學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加熱)。
反應的注意要點:
1、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試管底部使炸裂試管。
2、葯品平鋪在試管的底部:先預熱(均勻受熱),之後可以將酒精燈的外焰對准裝有葯品部位定向加熱。
3、鐵夾夾在離管口約1/3處。
4、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便於氣體排出(大約0.5cm)。
5、試管口應放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並堵塞導管,使所製得氣體無法較好排出。
6、排水法收集時,待氣泡均勻連續冒出時再收集(剛開始排出的是試管中的空氣,防止收集氣體不純)。
7、實驗結束時,先導氣管出水,再滅酒精燈:防止冷凝水迴流試管炸裂。
8、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伸到集氣瓶底部:以便把空氣排盡。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實驗室制氧氣
㈥ 侯氏制鹼法實驗裝置圖和原理
侯氏制鹼法實驗裝置圖和原理是依據離子反應發生的原理進行的,離子反應會向著離子濃度減小的方向進行。
1、將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氯化鈉飽和溶液中,使溶解度較小的碳酸氫鈉從溶液中析出:NaCl+NH3+H2O+CO2=NH4Cl+NaHCO3。
3、侯氏制鹼法保留了氨鹼法的優點,消除了它的缺點,使食鹽的利用率提高到96%以上,它綜合利用了氨廠的二氧化碳和鹼廠的氯離子,同時生產出兩種純鹼和氯化銨,將氨廠的廢氣二氧化碳,轉變為鹼廠的主要原料來製取純鹼,這樣就節省了鹼廠里用於製取二氧化碳的龐大的石灰窯。
4、將鹼廠的無用的成分氯離子來代替價格較高的硫酸固定氨廠里的氨,製取氮肥氯化銨。從而不再生成沒有多大用處、又難於處理的氯化鈣,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並且大大降低了純鹼和氮肥的成本,充分體現了大規模聯合生產的優越性。
㈦ 常壓下進行的反應裝置,應與什麼相通,不能密閉。實驗裝置要求做到什麼
常壓下進行的反應裝置,應與【大氣】相通,不能密閉。 實驗裝置要求做到【嚴密、正確、整齊、穩妥。磨口連接處要呈一直線】。
㈧ 探究空氣成分的實驗
一、實驗原理:
利用紅磷與空氣中氧氣反應(不生成氣體),使容器內壓強減小,讓水進入容器。測定進入容器內水的體積,即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
二、實驗裝置:
儀器:集氣瓶、燃燒匙、導氣管、燒杯、彈簧夾
葯品:紅磷、水
㈨ 實驗室制氯氣的實驗裝置有哪些
實驗室制氯氣的實驗裝置包含實驗器材和實驗葯品:
實驗器材:鐵架台、石棉網、酒精燈、圓底燒瓶、長頸漏斗、集氣瓶、燒杯、導氣管。
實驗葯品:濃鹽酸、二氧化錳、飽和食鹽水、濃硫酸凈化、氫氧化鈉溶液。
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四、氯氣的相關性質:
氯氣是一種氣體單質,化學式為Cl2。常溫常壓下為黃綠色,有強烈刺激性氣味,密度比空氣大。可溶於水和鹼溶液,易溶於有機溶劑(如四氯化碳),難溶於飽和食鹽水,可用作為強氧化劑。具劇毒和窒息性,主要通過呼吸道侵入人體並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會對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損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氯氣
㈩ 反應熱的測定實驗裝置還可以進行哪些實驗
化學反應熱效應的測定實驗
一、實驗要求
⒈學會測定化學反應熱效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測定鋅與硫酸銅反應的熱效應。
⒉學習准確濃度溶液的配製方法。
⒊掌握利用外推法校正溫度改變值的作圖方法。
二、實驗原理
對一化學反應,當生成物的溫度與反應物的溫度相同,且在反應過程中除膨脹功以外不做其它功時,該化學反應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稱為化學反應熱效應。若反應是在恆壓條件下進行的,則反應的熱效應稱為恆壓熱效應Qp,且此熱效應全部增加體系的焓(ΔH),所以有
ΔH = Qp
式中ΔH為該反應的焓變。對於放熱反應ΔrHm為負值,對於吸熱反應ΔrHm 為正值。
例如,在恆壓條件下,1mol鋅置換硫酸銅溶液中的銅離子時,放出216.8 kJ 的熱量,即
Zn + CuSO4 = ZnSO4 + Cu ΔrHm=–216.8 kJ·mol-1
測定化學反應熱效應的基本原理是能量守恆定律,即反應所放出的熱量促使反應體系溫度的升高。因此,對上面的反應,其熱效應與溶液的質量(m)、溶液的比熱(c)和反應前後體系溫度的變化(ΔT )有如下關系
Qp = - (cmΔT+KΔT)
式中K為熱量計的熱容量,即熱量計本身每升溫1度所吸收的熱量。
由溶液的密度(d)和體積(V)可得溶液的質量,即
m=dV
若上述反應以每摩爾鋅置換銅離子時所放出的熱量(千焦)來表示,綜合以上三式,可得
ΔrHm=Qp/n=-1/1000n(cdv+K)ΔT (1)
式中n為V毫升溶液中的物質的量。
熱量計的熱容量可由如下方法求得:在熱量計中首先加入溫度為T1、重量為W1的冷水、再加入溫度為T2、重量為W2的熱水,二者混合後,水溫為T,則熱量計得熱為q0=(T-T1)K
冷水得熱為q1=(T-T1)W1c水
熱水失熱為q2=(T2-T)W2c水
因此q0=q2-q1
綜合以上四式可得熱量計的熱容量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