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小學科學裝置設計

小學科學裝置設計

發布時間:2022-10-19 02:37:52

A. 小學科學::怎樣設計廢水利用屋

頭一次聽說「廢水利用屋」這個名詞,我估摸著是不是中水回用和雨水回用,如果那樣的話,設計一個貯水裝置再安裝一個水泵,下雨時將雨水貯存,平時就用泵,泵送澆花洗車等就可以了。
想廚房和洗滌廢水,沒有經過處理,一般不建議集中貯存回用,會產生臭氣,影響生活質量。

B. 小學科學實驗設計方案

會跳遠的乒乓球
思考:乒乓球放在高腳杯中,你怎樣吹氣,球才會跳出杯子呢?
材料:高腳杯2個、乒乓球1個
操作:
1 把兩個高腳杯並排放置
2 將乒乓球放在第一個杯子中。
3 從不同角度吹氣,看看乒乓球有什麼狀況:對著球的側面吹氣;對著球的上方吹氣
講解:
1、向球的側面吹氣,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個杯子里去(或跳出來)
2、向球的上方吹氣,上方壓力變小,乒乓球會浮起來,繼續吹,就跳入第二個杯子去了
創造:換個新方法也能讓乒乓球跳到下一個杯子里

會吹泡泡的瓶子
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樣吹泡泡的嗎?
材料:飲料瓶1個、冷熱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盤子1個、橡皮泥1塊、吸管若干
操作:
1 將吸管逐一連接,形成長管(連介面用膠帶封好)。
2 將吸管放入瓶中,並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後把瓶子放置在盤子中。
3 彎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進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4 向瓶子壁上澆熱水,杯子中的吸管會排放大量氣泡。
5 向瓶子壁上澆冷水。
6 玻璃杯中的水會經過吸管流入瓶中。
講解:
1 因為塑料瓶很薄,於是熱可以穿過瓶壁,進入瓶子中的空氣里。
2 瓶子中的空氣受熱後會膨脹。
3 水中的氣泡就是空氣膨脹時,被擠出瓶子的空氣。
4 瓶子中的空氣遇冷時收縮。
5 瓶子中的空氣收縮時,水便占據了剩餘的空間。
創造:瓶子蓋太緊時,你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打開它嗎?

自己會走路的杯子
思考:杯子沒有腿,它是怎樣從上面走下來的
材料:杯子一個、蠟燭、火柴、玻璃、兩本書、水
操作:
1、用一塊玻璃板,放在水裡浸一下
2、玻璃一頭放在桌子上,另一頭用幾本書墊起來(高度約5厘米)
3、拿一個玻璃杯,杯口沾些水,倒扣在玻璃板上。
4、用點燃的蠟燭去燒杯子的底部,玻璃杯會自己緩緩地向下走去。
講解:
當燭火燒杯底時,杯內的空氣漸漸變熱膨脹,要往外擠,但是,杯口是倒扣著的,又有一層水將杯口封閉,熱空氣
跑不出來,只能把杯子頂起一點兒,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就自己下滑了。

紙杯旋轉燈
思考:蠟燭紙杯燈為什麼會轉動?
材料:紙杯2個、牙簽1支、蠟燭1支、膠帶1卷、繩子1根、剪刀1把
操作:
1、取一紙杯,在杯身對稱處各剪開一個方形大口,在杯底固定上蠟燭,作為燈的底座。
2、另一個紙杯則在杯身約等距離位置剪出三四個長方形的扇葉,在杯底中央處穿上繩子,並用牙簽棒固定,作為燈的上座。
3、將兩個紙杯上下對口用膠帶貼好固定。
4、點上蠟燭,拉起繩子,看看有什麼現象產生。
講解:
1、蠟燭燃燒的時候,火焰尖端多呈朝上的方向。
2、空氣受熱會上升,然後沿著上方紙杯的扇葉口流動,因而造成旋轉的現象。
創造:
你能讓蠟燭紙杯燈向相反的方向轉動嗎?
注意:
注意蠟燭燃燒時的安全!

C. 小學生科學製作(跪求!)

創新小發明製作方法1、自製羽毛球

准備材料:空飲料瓶一隻,泡沫水果網套兩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彈子一隻。

製作過程:
1.取250毫升空飲料瓶一隻,將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將剪下的部分均分為8份,用剪刀剪至瓶頸處,然後,將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狀;
3.將泡沫水果網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處;
4.將另一隻泡沫水果網套裹住一粒玻璃彈子,塞進瓶口,塞緊並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隻乒乓球,將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邊剪成須狀,蓋住瓶口後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飾後,一隻自製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麼樣?

2、自製香皂紙

製作材料和工具:

吸濕性較好的白紙,小塊香皂,一支毛筆和一次性飲料罐。

製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後放在罐里,盛上適量的水後把杯子放在爐上加熱,等香皂融化,將白紙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張張塗透皂液,再取出陰干就成了香皂紙。

3、自製熱氣球

1.首先我們用軟紙裁出6~8個葉狀的紙片。

2.將它們對折並用膠水將它們的邊粘在一起作成一個氣球。

3.用膠帶將四根連線粘到氣球底部。用橡皮泥將線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盡量將電吹風的速度調的很慢。將吹風口向上對准底部的開口並且打開開關。氣球會慢慢變大拉緊細線並且離開桌面。

4、自製手電筒

具體製作方法是:將一隻廢易拉罐(如露露飲料罐)起掉一頭蓋子,另一頭用圓頭榔頭敲凹。用厚瓦楞紙板捲起兩節一號電池,電池正極朝上、負極朝下裝入罐中。找一個合適的塑料蓋(如神奇大大卷的盒蓋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飲料罐上),在盒蓋中央挖一個圓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燈泡插緊為宜。將燈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尋線兩端剝去線皮,一端繞在燈座上,另一端從塑料蓋側面扎一個小孔穿出。將塑料蓋蓋在易拉罐上。檢查一下,燈泡、電池是不是緊密接觸。到這里一次性手電筒就做好了。使用時,用大拇指把從側壁穿出的導線按在從拉罐無油漆的焊縫上,手電筒就會發光,大拇指離開導線跳起,手電筒就滅了,使用非常方便。

5、自製太陽灶

找一個大號手電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質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長約4厘米的圓柱體,直徑以正好能緊緊塞進反光碗的圓孔為宜。在圓柱的一端橫向鑽一個細孔,穿入一根直徑相當於孔徑的鐵絲,然後將露在圓柱外的鐵絲兩頭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把圓柱塞入反光碗的圓孔內,再將鐵絲兩端插在一塊泡沫塑料或木質底板上。將一根細竹簽的兩頭削尖,一頭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圓柱上,另一頭插上一小塊土豆。把該裝置放在太陽下,讓反光碗朝著太陽方向,然後,耐心調節竹簽長度,讓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於發光焦點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會被太陽光烤熟,發出香味。

6、自製 彩色蠟燭

材料:彩色蠟筆、蠟

製作方法:
1.找一個廢棄的罐裝飲料桶(如1.25升的可樂瓶子),整齊地剪去蓋子的部分,把蠟削入桶中。

2.把桶放人熱水中,並攪拌裡面的蠟,使之全部熔化。最好用開水。不過要請父母幫忙,或在父母的監護下進行這個步驟。

3.把熔化的液體倒人一個形狀好看的容器(比如放小塊兒巧克乃的心形框)中。不要倒得太多喲。至於原因嘛,往下看。當然了,你要先在容器中放入作蠟燭芯的線。

4.原來的蠟冷卻悟,阿依照卜面的方法把熔化的彩色蠟筆液倒入其中(彩色蠟筆這個時候派上用場了)。這樣把不同顏色的蠟一層層加上去,好看的蠟燭就做成了。

7、自製壁掛花籃

材料與工具:雪碧飲料瓶兩個、膠水、刻刀、剪刀。

製作方法:
1. 將一隻雪碧飲料瓶的綠色底套取下,剪成蓮花狀,翻轉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

2. 在綠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寬的綠色環,仍套在瓶身上。

3. 去掉瓶頸,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長8厘寬的寬頻一條,和3厘米寬的窄帶若干條。

4. 用刻刀在3厘米窄條上刻出花紋�如圖 3,然後將這些窄條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綠色環中。

5. 取另一隻飲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長的蒴葉。

6. 將花籃釘在牆上,插入葉子、鮮花,壁掛式花籃就做成了。

8、自製蟑螂捕捉盒

取一張220×150(mm)的硬紙板。

捕捉盒最重要的部分為捕捉面。取一張塑料膜,剪成與盒底相同大小,塗上粘合劑鋪在盒底上。蟑螂能否被捉,關鍵在於粘合劑。粘合劑有兩個作用:一是將蟑螂引入盒內,二是將其粘牢在捕捉面上。引誘劑的調制:將40%的肉粉、50%的麵粉、10%的豆餅混合,總量在20克左右,拌好待用。粘合劑是20克松香與10克菜油混合,加熱至膠狀後,把引誘劑與粘合劑混合攪拌均勻,即製成了粘合劑。

把調好的上述糊狀物均勻地塗在已襯上塑料膜的捕捉面上,再按原先畫好的虛線向內折,最後把舌片b插在凹口a內。

由於松香與菜油混合物的不幹性,可使誘餌的粘性長達一個星期。將捕捉盒置於蟑螂出沒的地方,因為盒內較暗,兼有蟑螂喜歡的誘餌,所以蟑螂會爬進盒內爭食誘餌,被粘其上。粘滿後,既可將紙盒壓扁棄之,又可揭去塑料膜,調換塗有誘餌的塑料膜,使盒子得以再次利用。

若將捕捉盒的尺寸擴大,並將粘合劑的成分稍作調整,加厚塗層便能製成紙制捕鼠器

帶刷子的干凈橡皮擦

寫錯了字,要用橡皮擦。擦完後,紙上總會留下不少碎屑。不管是用手拍還是用嘴吹,都不衛生而又麻煩。做一塊干凈橡皮擦就不會這樣麻煩了。

材料:大橡皮、廢毛筆。

工具:剪刀、膠水。

製作方法:

1.在橡皮的一頭挖一個淺淺的小圓孔 2.把廢毛筆的筆頭拆下來,洗凈晾乾。

3.把毛筆頭的尖端剪去,使它變成一把小刷子

4.把毛筆頭嵌進橡皮的小圓孔里,用膠水粘牢

好,干凈橡皮擦做成了。每當擦完橡皮後,你就可用刷子輕輕地把紙上的碎屑「掃」攏,再倒進廢紙簍里。

個很簡單,關鍵是思路。我上初中的時候也做過小製作,還得了三等獎。這種製作關鍵是要想出好的創意來,製作並非困難。我把我當年的小製作推薦給你吧。
我做的是個電子小天平模型,注意,這是個模型,只能稱量很輕的物體,比如說兩個小紙屑。製作需要的材料是:一塊木板(最好薄一點,不要太大),一個墊圈,曲別針,錐子,電烙鐵,幾根導線,兩個發光二極體,一節電池。這些材料都很好找,發光二極體如果沒有的話可以去電子市場買到,很便宜的。
製作過程是這樣的:在木板中間用錐子轉一個小孔,將一個曲別針彎成勾形,與木板垂直的通過小孔固定在木板上,勾上能掛住墊圈就可以。然後取兩枚曲別針,將其一半拉直,只保留一個拐彎,實際上拉直的部分就是天平的臂,剩下彎曲的部分就是托盤。另一個曲別針也做同樣的操作。然後將兩枚曲別針和墊圈焊在一起,墊圈在中間,曲別針要成一條直線。然後將墊圈掛到勾上,調整勾與木板的距離,大約3mm即可。然後在兩個托盤下固定兩枚曲別針,曲別針旁邊准備用發光二極體作指示燈。在木板下面設立電路,天平就相當於單刀雙擲開關。這個電路就相當於兩個迴路,共用一個電源,兩個發光二極體。只要左邊沉,左邊的托盤就會和他下面的別針連通,從而電路接通,二極體發光;若兩邊重量相等,電路不通,兩個二極體均不亮。

A教你做隱形字

准備:一個鮮檸檬、水、白紙、燈或蠟燭、小勺、碟子、棉花棒。

1.切開檸檬,把檸檬汁擠進碟子里。
2.加幾滴水在碟子里,用小勺攪拌,使水和檸檬汁充分混合。
3.用棉花棒沾上檸檬汁在白紙上寫字。
4.把白紙上的檸檬汁晾乾。
5.等紙上的檸檬汁幹了後,把紙放到點燃的蠟燭上(或者開著的燈泡),等一會兒,字全都顯現在紙上了。

B自製 彩色蠟燭

材料:彩色蠟筆、蠟

製作方法:
1.找一個廢棄的罐裝飲料桶(如1.25升的可樂瓶子),整齊地剪去蓋子的部分,把蠟削入桶中。

2.把桶放人熱水中,並攪拌裡面的蠟,使之全部熔化。最好用開水。不過要請父母幫忙,或在父母的監護下進行這個步驟。

3.把熔化的液體倒人一個形狀好看的容器(比如放小塊兒巧克乃的心形框)中。不要倒得太多喲。至於原因嘛,往下看。當然了,你要先在容器中放入作蠟燭芯的線。

4.原來的蠟冷卻悟,阿依照卜面的方法把熔化的彩色蠟筆液倒入其中(彩色蠟筆這個時候派上用場了)。這樣把不同顏色的蠟一層層加上去,好看的蠟燭就做成了。

溫C馨提示:必須在家長的幫助下進行啊!

1.先將三合板切成A、B、C、D。

2.在B的底端開口。C、D的中間開口。

3.將三根細條如圖中插好。

4.將A釘在B的中上段,但注意不要釘死,要能活動自如。

5.用三合板裁出月牙形的標板,並標上刻度。

6. 再裁一小條用萬能膠水固定在A上,如圖。

7.裁兩個圓片,大小相等。

8.在上邊各扎四個小孔。

9.在A的兩邊各切一個小槽。

10.用細線栓住圓片,天平就做成了。

D電子小天平模型,注意,這是個模型,只能稱量很輕的物體,比如說兩個小紙屑。
製作需要的材料是:一塊木板(最好薄一點,不要太大),一個墊圈,曲別針,錐子,電烙鐵,幾根導線,兩個發光二極體,一節電池。這些材料都很好找,發光二極體如果沒有的話可以去電子市場買到,很便宜的。
製作過程是這樣的:在木板中間用錐子轉一個小孔,將一個曲別針彎成勾形,與木板垂直的通過小孔固定在木板上,勾上能掛住墊圈就可以。然後取兩枚曲別針,將其一半拉直,只保留一個拐彎,實際上拉直的部分就是天平的臂,剩下彎曲的部分就是托盤。另一個曲別針也做同樣的操作。然後將兩枚曲別針和墊圈焊在一起,墊圈在中間,曲別針要成一條直線。然後將墊圈掛到勾上,調整勾與木板的距離,大約3mm即可。然後在兩個托盤下固定兩枚曲別針,曲別針旁邊准備用發光二極體作指示燈。在木板下面設立電路,天平就相當於單刀雙擲開關。這個電路就相當於兩個迴路,共用一個電源,兩個發光二極體。只要左邊沉,左邊的托盤就會和他下面的別針連通,從而電路接通,二極體發光;若兩邊重量相等,電路不通,兩個二極體均不亮。

電流可以產生磁性,用銅絲繞一隻線圈可以做一隻電磁鐵,「電磁雙蝶」就是根據這個原理設計製作的。
製作方法:
1、照圖一取一枚木螺線穿過圓紙片,釘尖釘牢在小木塊上,外面露出20mm左右,在露出的螺桿上先繞一層紙後,再用漆包線密繞,形成電磁鐵,並固定在木板上。
2、取一塊薄鋁片,照圖二上端彎一個圓管,下端粘牢一塊小磁鐵,然後再按圖三用小鐵釘固定在木板上,要求電磁鐵與磁鐵的中心線在一直線上。
3、畫兩只小蝴蝶,剪下後用細銅絲連接,然後再用玻璃膠帶固定在鋁片上端。給電磁鐵上3V電源,讓電磁鐵產生磁性,與磁鐵相斥。不斷使電源接通,斷開……雙蝶就會不停的飛舞。
小製作-水管蹺蹺板

1.材料

粗細均勻、直徑3厘米、長度40厘米的硬塑料管一根;粗細與塑料管相當,長度5厘米的軟木棍一根;軟木塞兩個;薄鐵片兩塊;縫衣針一根。

2.製作工具

小鋼鋸、剪刀、錐子、刀子各一把。

3.製作步驟

①把塑料管從中間截開,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並在每段管的上下各鑽一個小孔。然後用5厘米長的軟木棍把兩段管連起來,用縫衣針從軟木棍中部穿過。

②用薄鐵片剪成兩個支架和兩個小人,將小人固定在塑料管兩邊,

③向管內注滿水並用軟木塞塞住,將縫衣針放在支架上,調節此管在支架上平衡。此時水從管下面小孔有節奏地流出。

這時候,只要按下蹺蹺板的一端,蹺蹺板就會自動地翹起落下,兩邊的水輪流地滴出來,直到水全部滴完為止。注意,請把它放在一個盆里,以免水弄濕桌子。想一想它為什麼會自動地翹起落下。

火災報警器

取一隻廢舊起輝器,拆下鋁殼,剪區電容,輕輕砸掉雙金屬片外的玻璃泡,使雙金屬片仍留在起輝器底座上.用細長銅絲把座與電池,電鈴,小電珠串聯成電路,如圖所示.

調節動,靜觸頭A,B的距離,當用點燃火柴的火焰靠近金屬片時,A即膨脹與B 接觸,電路接通,燈亮且鈴響.

使用時,用兩根長銅絲把雙金屬片及其座置於易著火處,而燈與鈴及電池裝在人常活動的地方.當易著火處溫度升高到接近著火點時,即出現聲光報警.
這是利用電磁效應製作的一個小玩意兒。

製作方法:

1.取火柴盒(或類似的紙盒)一隻,用ø0.47mm的漆包線(或用ø0.5mm左右塑料電線),在盒的一端整齊地密繞成線圈。每繞好一層,包一層薄紙,一共繞四層,繞完以後再包一層膠布固定線圈,以免松脫。中學生科技網 http://www.zxskj.com

2.按圖一用直徑約0.5mm細鐵絲彎一個「活動鐵芯」,用一枚大頭針串入鐵芯的小孔,然後按圖二放入盒內,使鐵芯垂直於盒中。接下來在薄紙上畫一個「雜技演員」,塗色,剪下後粘貼在鐵芯橫桿下端成倒立姿勢。

3.將線圈盒如圖掛起。取一節電池,把線圈一頭用膠布貼牢在電池的負極,另一頭導線用手拿著,和電池正極一會兒接觸,一會兒離開。使線圈一會兒通上電流,一會兒切斷電流,這樣線圈中時斷時續地產生磁性,將盒中的鐵芯不斷被吸引而向左、右擺動,演員表演了驚險而有趣的動作。

如果用兩節電池串聯起來,電流增大了,磁性更強,演員擺動的幅度也隨之加大。
http://www.cbe21.com/subject/physics/sypt.php這裡面有又許多你可以自己看看,找適合你的 ........

D. 小學六年級科學 怎樣設計污水處理裝置

可以找一個漏斗或是玻璃容器,自下而上鋪小卵石,活性碳(可以用火炭代替),石英砂(陶瓷碎片也行)細沙,上面種植一些水性植物,這就是一個簡易的污水處理器了。

E. 小學生科學小製作怎麼做

自製羽毛球
准備材料:空飲料瓶一隻,網套兩只,橡皮筋兩根,玻璃彈珠一顆,乒乓球一個。 製作過程: 1.取250毫升空飲料瓶一隻,將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將剪下的部分均分為8份,用剪刀剪至瓶頸處,然後,將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狀; 3.將泡沫水果網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處; 4.將另一隻泡沫水果網套裹住一粒玻璃彈珠,塞進瓶口,塞緊並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隻乒乓球,將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邊剪成須狀,蓋住瓶口後用橡皮筋固定住。
2、自製香皂紙
製作材料和工具: 吸濕性較好的白紙,小塊香皂,一支毛筆和一次性飲料罐。 製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後放在飲料罐里,盛上適量的水後把裝了香皂碎片的飲料罐放在爐上加熱,等香皂融化,將白紙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張張塗透皂液,再取出白紙,晾乾就成了香皂紙。
編輯本段3、自製熱氣球
1.首先我們用軟紙裁出6~8個葉狀的紙片。 2.將它們對折並用膠水將它們的邊粘在一起作成一個氣球。 3.用膠帶將四根連線粘到氣球底部。用橡皮泥將線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盡量將電吹風的速度調的很慢。將吹風口向上對准底部的開口並且打開開關。氣球會慢慢變大拉緊細線並且離開桌面。
4、自製手電筒
材料: 1. 廢棄易拉罐 2.後瓦楞紙 3. 兩節1號電池 4. 塑料蓋一個 5. 燈泡一個 6. 導線一段 具體製作方法是:將一隻廢易拉罐(如露露飲料罐)起掉一頭蓋子,另一頭用圓頭榔頭敲凹。用厚瓦楞紙板捲起兩節一號電池,電池正極朝上、負極朝下裝入罐中。找一個合適的塑料蓋(如神奇大大卷的盒蓋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飲料罐上),在盒蓋中央挖一個圓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燈泡插緊為宜。將燈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導線兩端剝去線皮,一端繞在燈座上,另一端從塑料蓋側面扎一個小孔穿出。將塑料蓋蓋在易拉罐上。檢查一下,燈泡、電池是不是緊密接觸。到這里一次性手電筒就做好了。使用時,用大拇指把從側壁穿出的導線按在從拉罐無油漆的焊縫上,手電筒就會發光,大拇指離開導線跳起,手電筒就滅了,使用非常方便。
5、自製太陽灶
首先要找一個大號手電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然後再用硬質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長約4厘米的圓柱體,直徑以正好能緊緊塞進反光碗的圓孔為宜。在圓柱的一端橫向鑽出一個細孔,穿入一根直徑相當於孔徑的鐵絲,然後將露在圓柱外的鐵絲兩頭扳折成90°的直角,之後各留5厘米即可。把圓柱塞入反光碗的圓孔內,再將鐵絲兩端插在一塊泡沫塑料或木質底板上。然後再將一根細竹簽的兩頭削尖,一頭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圓柱上,另一頭插上一小塊土豆。把該裝置放在太陽下,讓反光碗朝著太陽方向,然後,耐心調節竹簽長度,讓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於發光焦點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會被太陽光烤熟,發出香味
編輯本段6、自製指南針
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用途,它是根據磁學原理製作的。 取三合板一塊, 鋸一直徑為120毫米的底板。把表面和邊緣用砂紙磨光。在一張鉛畫紙上標好符號,按尺寸把盤面剪下,貼在底盤下,取一枚大頭針或縫衣針,從底盤背面中心穿過,將尖頭露出盤面做軸。根據尺寸把一塊白鐵皮剪成指針形狀,並鑽一個直徑2毫米的孔,把一顆紐扣固定在指針上。用一塊永久磁鐵觸指針數次,使指針磁化。最後,把指針放在軸上。注意哪頭指向北,就這頭塗成紅色。
編輯本段科技小製作的特點
科技小製作的特點就在於一個「小」字。「小」在哪裡呢? (1)結構簡單。一般只要製做幾個零件,再組裝起來就做好了。 (2)材料好找。很多材料在家裡就可以找到,如空紙盒、牙膏皮、泡沫塑料、罐頭筒、廢圓珠筆芯、壞了的玩具、鐵絲、鐵片等。 (3)加工容易。多數項目工藝技術要求低,小學生可以掌握。 (4)花錢少。有些項目甚至可以不花錢,不會增加家庭負擔。 (5)見成果快。不少項目只要一天、半天就可以做成,這符合少年兒童心理,容易推廣普及。 2.活動形式 (1)開設科技課,使學生普遍受到科學教育,並輔導學生製作。 (2)建立興趣小組,輔導學生製作。 (3)鼓勵學生自己選題,獨立完成小製作,必要時給予適當的輔導。 3.活動內容和輔導方法 (1)依照圖紙、說明,或印製好的材料進行製作。 (2)以培養創造能力,發展智力為中心的科技小製作。主要以製做兒童喜愛的玩具為主,有下列幾種形式: ①教師介紹一種小製作的方法和科學道理,並用實物演示,引起學生興趣,學生根據這個道理自己去創新製作。如「小雞吃米」,是利用杠桿原理製作的抽拉玩具,抽拉時兩只雞頭運動方向一致或相反,是由於杠桿力點、支點的位置不同。學生在了解道理之後,各自設計、製作了許多新穎的杠桿抽拉玩具,如我坐火箭去太空、小貓釣魚、打乒乓球、過峽谷等。 ②變廢為寶的科技小製作。教師利用實物講解如何利用廢舊鍾表的齒輪和廢舊玩具設計製作新的玩具。有些學生受到啟發,自己完成了構思新穎、質量較高的活動玩具,如手操縱電動旱船、電動碰碰車、機器人、滑稽人跳舞、貓頭鷹和老鼠等。 ③專題科技製作競賽。根據不同年級提出不同專題要求,各班學生人人設計製作,班內選拔出代表隊,再進行年級競賽。如一次四、五、六年級進行風力車比賽。我們規定賽車的輪子必須是用厚紙自製的,不能用現成輪子或其他代用品,其他大小、重量、樣式不限。又一次進行橡皮筋動力車比賽,只限定必須用統一規格和長度的橡皮筋,其他不限。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設計製作的賽車多種多樣,充分發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培養了他們的創造能力。 4.注意事項 (1)要按年齡、知識水平、動手能力、興趣愛好分開檔次,選擇不同的製作內容。低年級要選擇很容易製作成功的內容,如小降落傘;中、高年級則要從難度上有所提高。 (2)要提倡創新。 (3)不包辦代替。 (4)強調製作中要注意安全。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1530042.htm

14 評論(1) 分享

F. 關於小學科學創新實驗,舉例說明

氣體舉重機
如果有人說,他能用呼出的氣把10公斤重的東西升上一定的高度,你一定會認為他是在吹牛:「哪會有這樣的事呢?根本不可能!」
可是,只要我告訴你一個簡單的方法,呼出的氣是完全可以舉起10公斤重物的,你自己也能做到這一點,不信,你自己試一試。
材料准備:在桌子上放一個結實的長方形紙袋或是一個塑料袋,大小能放進兩本厚書就行。再在上面放上一大堆書——拿你能找到的最厚、最重的書。這時,你可以開始往袋裡吹氣了。
注意:吹氣口應該很小,這樣吹起來比較容易一些,不需要費很大的力氣。
吹氣要慢一些,吹得要勻一些。你會發現你吹出來的氣,進到袋裡以後,隨著袋子慢慢地鼓漲,輕而易舉地就把上面一大堆書舉起來了。這時,你會興奮起來——原來我呼出來的氣有這樣神奇的作用呀!
其實,只要這個紙袋或塑料袋的尺寸是10厘米×20厘米(200平方厘米),你只要吹出稍微比一個大氣壓大一點的氣,就可以使袋子得到一個20公斤的力。因此,很容易舉起10公斤的重物。

G. 科學小發明製作方法,小學生級別的。二年級的

1.我們知道通常我們的抽屜里會發現一些舊電池,但是我們也不知道還有沒有電,如果放進用電器來檢驗很麻煩而且無法知道它電剩餘量。所以,你可以做一個小驗電器。
方法簡單如下:使用一個小燈泡,很小的那種(像掛墜或玩具燈上的,五金店都有賣)。然後用兩根細漆包線分別連接燈上。兩根線的另一端分別用於接你要檢驗的電池的正負極。根據小燈泡的亮度,就可以判斷電池的電量了。

2.拿把破雨傘,把布拆掉,拿一條電線,一頭接電視或收音機,一頭接到傘上面,就是一個好好的信號接受器。你想專業一點就在傘上面多繞幾圈鐵絲就行了。這是最省錢,快捷的方法,只是有點搞笑。

3將一根火柴和一根縫被的大針並在一起,用包香煙的鋁箔將它們緊緊地包裹起來,再將有火柴頭的一端的鋁箔彎折過來密封捻緊。然後在靠近尾部的地方裝上定向尾翼,把針拔出,就成了一個很簡單的反沖火箭。
實驗時,把小火箭放在鐵絲架上,點燃一根火柴,對准鋁箔筒包有火柴頭的部位加熱。當溫度升高到火柴頭的燃點時,箔里的火柴匣被點燃,使周圍的空氣急劇膨脹,氣體從尾口高速噴出。由於反沖作用,火箭筒便從架上向前飛了出去。
如果在鋁箔中包兩根頭對頭放置的火柴,兩端都不封閉。將它放在上,從中部加熱。當筒內火柴點燃後,氣體從兩頭噴出,鋁箔筒仍停留在架上,從而說明了系統的動量守恆.

4把兩個同樣的量角器在圓心處鉚合並能靈活轉動,把上面的量角器沿右端挫一個長l厘米的缺口,量角時,讓它的張開與待測角的兩條邊重合,缺口所指示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畫角時,先將缺口對准規定刻度,再沿張開處畫兩條射線就完成了。這種量角器還能測立體物(如螺帽)的角度。
因這種量角器使用時形似剪刀,我們把它叫「剪刀式量角器」。

5
我把我同學當年的小製作推薦給你吧。
他做的是個電子小天平模型,注意,這是個模型,只能稱量很輕的物體,比如說兩個小紙屑。製作需要的材料是:一塊木板(最好薄一點,不要太大),一個墊圈,曲別針,錐子,電烙鐵,幾根導線,兩個發光二極體,一節電池。這些材料都很好找,發光二極體如果沒有的話可以去電子市場買到,很便宜的。
製作過程是這樣的:在木板中間用錐子轉一個小孔,將一個曲別針彎成勾形,與木板垂直的通過小孔固定在木板上,勾上能掛住墊圈就可以。然後取兩枚曲別針,將其一半拉直,只保留一個拐彎,實際上拉直的部分就是天平的臂,剩下彎曲的部分就是托盤。另一個曲別針也做同樣的操作。然後將兩枚曲別針和墊圈焊在一起,墊圈在中間,曲別針要成一條直線。然後將墊圈掛到勾上,調整勾與木板的距離,大約3mm即可。然後在兩個托盤下固定兩枚曲別針,曲別針旁邊准備用發光二極體作指示燈。在木板下面設立電路,天平就相當於單刀雙擲開關。這個電路就相當於兩個迴路,共用一個電源,兩個發光二極體。只要左邊沉,左邊的托盤就會和他下面的別針連通,從而電路接通,二極體發光;若兩邊重量相等,電路不通,兩個二極體均不亮。

補充了一些 希望你能滿意!
最後祝你製作成功,心情愉快!

一,小天平
溫馨提示:必須在家長的幫助下進行啊!

1.先將三合板切成A、B、C、D。

2.在B的底端開口。C、D的中間開口。

3.將三根細條如圖中插好。

4.將A釘在B的中上段,但注意不要釘死,要能活動自如。

5.用三合板裁出月牙形的標板,並標上刻度。

6. 再裁一小條用萬能膠水固定在A上,如圖。

7.裁兩個圓片,大小相等。

8.在上邊各扎四個小孔。

9.在A的兩邊各切一個小槽。

10.用細線栓住圓片,天平就做成了。

接下來就可以發揮你自己的想像,把小天平裝飾一下,做完實驗還可以拿來當小擺設,真是一舉兩得啊

二,演員走鋼絲

演員在走鋼絲表演時總拿一根長長的棍棒。也許人們會想,這不是增加演員的負擔嗎?等你做完下面的實驗,就會改變這種看法了。

一、材料

白色硬紙板一塊,10厘米長鐵絲一根,圖釘一枚,橡皮泥一團,長30厘米寬2厘米薄鐵皮一條,膠帶、膠水、剪刀、尺等。

二、製作

1.用硬紙剪一個小人形狀,畫上五官,塗上色彩,背後貼一張支撐條,小人腳部向前折,支撐條向後折,用膠水粘一枚圖釘,剪去多餘部分,圖釘尖向後折。

2.把鐵絲抹直,用橡皮泥捏兩個相同大小的小球,固定在鐵絲的兩端,再用膠帶將鐵絲中間處粘在小人「雙手」上,小人就能站立了。

3.用尺垂直抵在鐵皮中心紙上,將鐵皮折成直角,角朝下斜放在桌上,再用膠帶固定住,放正小人,釘鉤對准槽溝,小人就能從上端徐徐滑下而保持平滑。

三、揭秘

物體受到地球的引力,一個物體的平衡取決於它重心的位置,重心越低物體越平穩,長而下垂的棍棒起到降低重心的作用,重量的增加也有利於平衡,因此,演員走鋼絲時要拿根棍棒。

三,熱氣球(孔明燈)的製作

我們一起來製作一個熱氣球通過電吹風的熱風,可以使它徐徐上升,和真的熱氣球效果一樣。
1.首先我們用軟紙裁出6~8個葉狀的紙片。

2.將它們對折並用膠水將它們的邊粘在一起作成一個氣球。

3.用膠帶將四根連線粘到氣球底部。用橡皮泥將線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盡量將電吹風的速度調的很慢。將吹風口向上對准底部的開口並且打開開關。氣球會慢慢變大拉緊細線並且離開桌面。
你可以做會掃地的烏龜嘛,鞋刷有吧,把鞋刷的把柄磨掉,在上面按上斯驅車上的馬達,再在上面粘上蛋糕盤,做一點裝飾,啟動馬達,小烏龜就走啦!
准備好做沙盤的材料和工具:底盤,軌道,顏料,草粉,草皮,硅膠槍,廢報紙,白膠,石膏等。
按需要,可以自己設計軌道的形狀和高度,用熱硅膠拈合起來。(注意:一定要粘的牢,不能有松動或者傾斜)

在軌道上粘上美紋紙,以防在製作過程中有雜物進入,不宜清除。用廢報紙塑造事先設計好的造型,可以用美紋紙固定,然後蓋上石膏綳帶,噴上清水。
基本形狀固定好之後,再澆上石膏,這樣會使整個造型更堅固,也便於上色。(注意:在澆石膏時小心避開軌道)

在已製作好的造型上粘上建築物。
上色,上色是注意要先畫深色的再畫中間色,最後畫高光,被風化效果,再種上植被。

種上植被,撒上草粉後,基本上完成了簡單沙盤的製作,最後別忘了用砂皮打一下軌道,這樣就完成了
做個孔明燈吧!
它自己可以飛起來!
2.1取材和製作
①取一隻大號極薄的塑料手提袋,手提處剪平。
②取一根長約60cm的細銅絲(可用多股軟銅線中的一股銅絲),兩端分別系在方便袋口子兩邊。
③在細銅絲中間包上適量棉花,簡易孔明燈便製成了。如圖。

2.2放飛

選擇沒有風的地方(室內也可),一人兩手分別捏住方便袋底部兩角,使之開口朝下,並使包有棉花的細銅絲自然下垂。再在棉花上倒上適量酒精,點燃酒精,幾十秒鍾後,孔明燈便會騰空而起。

2.3注意

①酒精棉花不宜太重,一般可使總質量(方便袋、細銅絲、酒精棉花的總質量)在5g以下較易起飛。

②細銅絲長度要適當,以使酒精燃燒後不致溶化塑料袋為好,並注意防止失火。

③如果想把它拉下來,事先可在細銅絲中間再系一根細銅絲讓它下垂
演員在走鋼絲表演時總拿一根長長的棍棒。也許人們會想,這不是增加演員的負擔嗎?等你做完下面的實驗,就會改變這種看法了。

一、材料

白色硬紙板一塊,10厘米長鐵絲一根,圖釘一枚,橡皮泥一團,長30厘米寬2厘米薄鐵皮一條,膠帶、膠水、剪刀、尺等。

二、製作

1.用硬紙剪一個小人形狀,畫上五官,塗上色彩,背後貼一張支撐條,小人腳部向前折,支撐條向後折,用膠水粘一枚圖釘,剪去多餘部分,圖釘尖向後折。

2.把鐵絲抹直,用橡皮泥捏兩個相同大小的小球,固定在鐵絲的兩端,再用膠帶將鐵絲中間處粘在小人「雙手」上,小人就能站立了。

3.用尺垂直抵在鐵皮中心紙上,將鐵皮折成直角,角朝下斜放在桌上,再用膠帶固定住,放正小人,釘鉤對准槽溝,小人就能從上端徐徐滑下而保持平滑。

三、揭秘

物體受到地球的引力,一個物體的平衡取決於它重心的位置,重心越低物體越平穩,長而下垂的棍棒起到降低重心的作用,重量的增加也有利於平衡,因此,演員走鋼絲時要拿根棍棒
做針孔照相機
方法:
針孔照相機
根據小孔成像的原理可以製成小孔成像儀,在其屏幕上可以看到清晰的圖像,若在屏幕的位置裝上感光底片,還可以拍出清晰的照片來,這就成了針孔照相機;不過這得要做一個「快門」和一個裝底片的槽。另外,在密封上也比製作一般的小孔成像儀要求更嚴格些。
針孔照相機的構造如圖10.6-l所示,機身全部用馬糞紙粘合而成,分前蓋和後罩兩部分。
【製作方法】

按圖10.6-2、10.6-3、10.6-4的尺寸(δ為馬糞紙的厚度)畫在馬糞紙上,並沿各圖的實線剪開,再用小刀沿各虛線輕輕刻過,切勿刻透,以便在折彎時折出一個直棱來。然後將各片的兩面均塗上黑色。
將剪下的前蓋外層展開圖(圖10.6-2)沿諸虛線折彎90°,圍成一個五面紙盒,(小舌粘在盒的外側)用膠帶紙條粘好。再把一片120膠卷黑色襯紙貼在開有圓孔的一面上,用針在圓孔中心襯紙上刺一個小孔,直徑約0.4毫米(12號縫衣針直徑約0.4毫米)。再按圖10.6-1所示,在小孔的側邊張貼一紙槽,紙槽內插一硬紙條,既可充當快門,又可保持小孔清潔。

將剪下的前蓋內層展開圖(圖10.6-3)沿諸虛線折彎90°,使之成一個方筒,並將介面處粘好(小舌粘在方筒內側)。再將有缺口的一端諸梯形小舌折倒成一紙框,並把加固框(圖10.6-4)拿來對准缺口粘在一起。按加固框的尺寸再用硬紙片剪一個紙框,對齊缺口附在加固框上,並用膠帶條在外部把這個紙框與方筒粘牢,加固框與硬紙框之間就形成一個紙槽,底片即可從有缺口的一邊裝進或取出,缺口是為裝卸底片方便而設的。內層做好後,應與外層粘在一起,即將方筒另一端的各梯形小舌沿虛線折彎90°,塗好膠水,對齊缺口,邊套進外層,邊在各面的內外層之間插一馬糞紙片,以保證各面內外層的間隙相同,待內層前端與外層有圓孔的一面粘牢後,再抽出插進的馬糞紙片,前蓋就做好了。

關於後罩的製作,除側邊寬度為80+26毫米和底面無小孔外,其他都與前蓋外層製作相同,參照前蓋外層展開圖和相應的尺寸下料製作即可。

【使用方法】

1.針孔照相機的像距約64毫米和透光孔徑0.4毫米都是固定的,因此光圈也是固定的,實驗得知光圈數約為160。當被攝景物亮度不同時,只能用曝光時間來調整。由於一般照相機的光圈數為22左右,查不出光圈160的曝光時間來,因此可根據曝光時間之比等於光圈比的平方(即t1:t2=(F1:F2)2)來確定。例如,攝某景物時,用光圈16曝光時間為1/30秒,則用針孔照相機光圈160時曝光時間就應為3.3秒。最佳曝光時間還應該通過實驗來確定。

2.用針孔照相機拍照片時取景方法如圖10.6-5所示。用一隻眼睛貼緊一邊中點,向對邊兩端點「瞄準」看出去,那麼,夾在這個角內的部分就是被攝取的范圍。移動相機與所攝景物間的距離,可改變像的大小。

3.曝光:取好被攝景物,計算好曝光時間,把遮蓋小孔的硬紙片拉開,到預定曝光時間關閉即可。

4.裝片和卸片:單張60×60毫米2的底片常不易買到,需用大的底片加以裁剪。裝片,卸片,裁剪底片都要在不透光的暗室中進行。

【注意事項】

1.製作時要仔細,不能有漏光現象。

2.針孔要圓而且邊緣要光滑。

3.由於曝光時間較長,故以拍靜物為宜

既輕便、又不彎腰的拖地工具—— 鞋拖。

製作方法:1、鞋拖要比自己平時穿的鞋子大一些,便於套穿在鞋子上。

2、用碎布條作鞋底上的拖把條,拖把條上面釘一層較厚的塑料 底,既防水又耐用。

3、用布殼和防水布做成鞋幫,鞋幫的後根安上一條拉鏈,穿脫方便。把鞋幫和鞋底連起來,鞋拖就做成了。

H. 如何利用自製教具完善小學科學的教學

隨著科技的發展,教學設備的更新,實驗儀器也逐漸豐富和完善起來.這些一站式的實驗器材為我們農村小學科學教學提供了便利.可在專業實驗儀器的使用過程中,基於小學生安全意識薄弱、動手能力弱的特點,教學中存在著安全隱患.而自製實驗儀器則可以很好地補救這個缺陷.[關鍵 詞]:變廢為寶 突破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 提高教學質量
隨著科技的發展,教學設備的更新,實驗儀器也逐漸豐富和完善起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們會感嘆這些一站式的實驗器材給實驗教學提供便利,可在專業實驗儀器的使用過程中,基於小學生安全意識薄弱、動手能力弱的特點,教學中存在著安全隱患.而自製實驗儀器則可以很好地補救這個缺陷.在這種情況下我憑著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情,為了使科學課教學走到科學的軌道上來,我探索出了一條用自製教具提高、創新科學教學的改革之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俗話說得好,耳聽十遍,不如手過一遍,在科學教學中我非常重視對學生研究科學的興趣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為了培養學生思維、想像、觀察和推理能力,增強學生利用自然現象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他們學習科學課的興趣,就想方設法和動手製作了大量構思新穎、設計巧妙、簡便實用、有效的教具,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動手操作、積極思考探索大自然的奧妙,用生活中的小常識去認識自然規律,去理解掌握科學知識.1、變廢為寶破損、丟失零部件以及老化的實驗儀器,他們總被遺棄在實驗儀器室櫃底或被廢品收購站接收.其實這些看似廢品的實驗儀器都可轉廢化為寶.如有裂痕的燒杯,雖不能裝水,但可盛裝儀器的固體零散部件;生銹的砝碼可作為不需要進行定量測量的工具使用,如在四年級下車《小車運動》一課中就可作為小車承載的重物.2、生活物品替代專業實驗儀器
以課本中《神奇的水》所設計的會托舉的水這個實驗為例說明.根據書本所提供的實驗設計,學生要使用到燒杯、砝碼等實驗儀器.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學生發現燒杯、砝碼這樣的專用儀器並不是實驗儀器的最佳選擇,並在課後對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用廢棄的塑料瓶代替燒杯來裝水;用小石塊來取代砝碼,從而避免砝碼生銹的可能.在實際的教學中,這些看似普通的建議,不但保護了專業儀器,甚至還消除了實驗中的安全隱患.這樣的例子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勝枚舉.3、師生動手自製教具有很強的參與性和實踐性,培養了學生克服困難,與科學探索精神.如:講固體熱脹冷縮實驗時,傳統的教具是銅球過圈,實驗中費時費力,為了改變這個實驗,研製了一件偏轉式指針實驗器,用一根火柴就完成了實驗.學生設計的實驗裝置有偏轉軸式,滾動式、電路組合式,還有用新材料啟輝器的元器件製作的.
只這一件教具就有十幾種做法,教具的研製過程培養了學生勇於探索的精神,並與教材和實驗教學內容緊密結合.4、自製教具有利於突破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如:在講空氣占據空間一課時,空氣看不見摸不著很難講清,有的老師研製了即看的見又摸得著的實驗裝置.在傳統的實驗裝置上,又加了一個導管,插入燒杯的水中,當向漏斗注水時,水不入瓶.當打開插入燒杯中的導管開關時,同學們看到了水入瓶,空氣跑出.看不見的空氣,看得見了,說不清的道理講明了.5、自製教具活動使學生更加珍愛自己的作品,精心使用,養成了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勞動成果.有些學校雖已配備了足夠的儀器,但學生且不知珍惜,所以造成儀器耗損嚴重.通過開展自製教具活動,即培養學生愛護實驗器材的良好行為習慣,又為實驗教學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6、自製教具在教學中的應用
(一)激趣新課的導入在教學中,愛因斯坦曾說過:我們的思想和發展在某中意義上常常來源於好奇心.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望濃,好學、好問、好動手是他們天生的心理品質,他們對周圍事物有強烈的敏感性和認識上的積極性,而這正是主動觀察事物、思索問題的內在動力,因此要依據這些特點,抓住時機,積極扶植,把他們引到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軌道上來.利用自製教具適時適度地進行演示,有意識的創設好奇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導入新課.比如我在教學《磁鐵的磁性》一課時,利用磁鐵的磁性為學生表演了一個小魔術用自製的教具神奇的釣鉤釣起一條條小魚,學生感到奇怪,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了.我接著釣起一個個紅的綠的辣椒、一顆顆晶瑩剔透的葡萄,孩子們新奇地看著這一切禁不住小聲贊嘆起來哇!太神了!真是不可思議!一下子就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學習興趣來了.我相機提問:小小的鐵勾居然能釣起這些東西,你們知道是怎麼回事嗎?孩子們一個個興致勃勃,爭先恐後的舉手發言,氣氛十分活躍,有的說:釣竿上可能有吸鐵石.有的說:小魚上、葡萄辣椒上可能有吸鐵石.還有的說:也許是小魚等裡面藏有鐵,釣鉤上有吸鐵石,魚竿一動小魚就被吸上來了.有了猜測,當然要去弄個明白了,然後就是揭謎,自然而然地促使學生自主參與到下面的學習中去.(二)擴大視野變演示實驗、小實驗為探究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基礎.有資料顯示:有半數以上的學生樂於接受老師採用實驗的方法上課,並且也想做老師做的實驗,但沒有合適的器材,只好作罷.可見中學生具有好奇、好動的特點,這需要的是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例如,我在液化演示實驗的改進教學課後,鼓勵學生課外收集材料,主動製作學具,共同探究液體的汽化以及氣體的液化等實驗,從而理解液化石油氣在生活中的應用.這樣,在教學中利用自製教具鼓勵學生模仿、創新製作學具,注重科學探究精神的培養,擴大了學生活動的視野.(三)突破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如:在講空氣占據空間一課時,空氣看不見摸不著很難講清,有的老師研製了即看的見又摸得著的實驗裝置.在傳統的實驗裝置上,又加了一個導管,插入燒杯的水中,當向漏斗注水時,水不入瓶.當打開插入燒杯中的導管開關時,同學們看到了水入瓶,空氣跑出.看不見的空氣,看得見了,說不清的道理講明了.
總之,自製教具既經濟實用,又直觀形象,對師生素質的提高都有促進作用.有助於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學生既提高了動手、動腦的能力,也加深了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對教好學好科學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和極為顯著的效果.而自製教具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常常會遇到種種困難.因此,我們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反復仔細地實驗研究,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用理論來指導實踐,用實踐來證明理論、鞏固理論.這樣,自製教具中所遇到的許多困難都會迎刃而解,教具才會越做越多,越做越精.自製教具時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對行之有效的優秀教具,只要對自己的教學有利,仿製照搬也無妨;自己有一些心得,有一些成就,也應把其公開出來,給大家模仿學習,使人家少走彎路.當然,在製作的過程中,要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盡可能使教具具有自己的特色,甚至創新,做到務實爭先,使教具盡可能填補教學儀器配備上的空白.

I. 小學科學小發明

創 意:

家裡有數不清的燈,客廳、卧室、餐廳都是組合燈。好看是好看,可就是燈泡太多,太費電,而且三天兩頭壞燈泡,不是這個不亮,就是那個不亮,也談不上美觀了。如果在卧室是不需要很強的亮度的。現在有高亮度的發光二極體,兩三節五號電池就可解決問題,為何不用它們試試呢。
製作過程:

將六個二極體並聯,分別正極接在一起,負極接在一起,放在表殼內。但二極體太高,手錶殼太薄,放不下,於是將這幾個二極體仔細觀察,發現可以去掉上部一截,並不影響質量。用磨刀石逐個磨去一部分,連成環形,放入表殼內。將線引出,找來一個廢的雙頭小插件,引出後接到五號電池盒上卻可。但亮度只相當於小手電筒。

改進方法:多用幾個發光二極體,再加二節電池。先畫了線路圖。將16個二極體分四組擺放,插在萬能焊接板上,用短路線並聯後,再串一個51Ω的電阻限壓,接到兩個電池盒上。考慮兩節電池電壓不足,亮度不夠,用三節電池,將兩電池盒上下疊在一起,把二極體及線路按線路圖焊接在一起即可。

把卧室燈關了,打開我的節能燈,真亮呀。這多省電!又不容易壞。成本還很低,每個二極體8毛錢,一共20多元。家裡的組合燈要200多元呢

閱讀全文

與小學科學裝置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空調閥門沒開會怎麼樣 瀏覽:54
儀表盤上顯示胎壓多少是正常的啊 瀏覽:527
儀表盤出現號是什麼故障 瀏覽:782
井下自動報警滅火裝置 瀏覽:845
中間有絲桿的是什麼閥門 瀏覽:140
德國太力電動工具廣告牌 瀏覽:847
深圳市儀器檢測機構有哪些 瀏覽:325
如何測量軸承座 瀏覽:274
東莞長安家園五金製品公司 瀏覽:931
電動閥門tsc什麼意思 瀏覽:523
仰卧起坐輔助器健身器材怎麼收納 瀏覽:340
大油桶改裝工具箱圖紙 瀏覽:488
小米6鑭系統工具箱充電電流 瀏覽:852
機械設備不用時標識怎麼寫 瀏覽:313
電池包翻轉實驗裝置 瀏覽:727
什麼車儀表盤有擋位 瀏覽:332
化工設備儀表怎麼畫 瀏覽:880
三類手持式電動工具使用的場所 瀏覽:558
閥門開關Hss是什麼信號 瀏覽:965
氨壓縮機皮帶傳動裝置 瀏覽: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