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全自動打針留置導管裝置

全自動打針留置導管裝置

發布時間:2022-10-19 02:14:04

A. 什麼是軀體留置管

留置針又稱靜脈套管針,它的使用能減少患兒因反復靜脈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對打針的恐懼感,減輕家長的焦躁情緒,便於臨床用葯,急、危重患者的搶救用葯,減輕護士的工作量,減少患兒疼痛,因而靜脈留置針在臨床廣泛應用,面對患兒這一特殊群體,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長短和患兒的舒適成為護士及家長最為關注的問題,也是留置針成功使用的標志和推廣的前提。留置針分為開放式和密閉式,開放式分為普通型和安全型(防針刺傷型),密閉式分為普通型和安全型(防針刺傷)。

B. 留置針如何與兩個三通管連接

看上面的箭頭!兩個方向都通了就可以用了!但是如果不是專業人士建議不要隨便打開!防止血行感染!和普通輸液一樣,進針見回血後開始往外邊抽針心邊進針然後固定好就OK了。
靜脈留置針的使用能減少患者因反復靜脈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對打針的恐懼感,減輕患者焦躁情緒,便於臨床用葯,急、危重患者的搶救用葯,減輕護士的工作量,減少患者疼痛

C. 留置針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使用方法

留置針的使用能減少患兒因反復靜脈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對打針的恐懼感,減輕家長的焦躁情緒,那麼你對留置針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什麼是留置針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留置針的簡介
留置針的使用能減少患兒因反復靜脈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對打針的恐懼感,減輕家長的焦躁情緒,便於臨床用葯,急、危重患者的搶救用葯,減輕護士的工作量,減少患兒疼痛,因而靜脈留置針在臨床廣泛應用,面對患兒這一特殊群體,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長短和患兒的舒適成為護士及家長最為關注的問題,也是留置針成功使用的標志和推廣的前提。

靜脈留置針又稱靜脈套管針。核心的組成部件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內的柔軟的導管/套管,以及不銹鋼的穿刺引導針芯。使用時將導管和針芯一起穿刺入血管內,當導管全部進入血管後,回撤出針芯,僅將柔軟的導管留置在血管內從而進行輸液治療。

留置針分為開放式和密閉式,開放式分為普通型和安全型(防針刺傷型),密閉式分為普通型和安全型(防針刺傷)。
留置針適用范圍
間歇性、連續性或每日靜脈輸液治療。頭皮鋼針的使用應僅限於短期或單劑量的給葯採集血液樣本或輸注血液、血製品,血液動力學監護輸注液體處於或接近等滲狀態、正常PH范圍(刺激性葯物:僅為間歇性推注)。
留置針的優勢
容易穿刺,相關的穿刺技術容易學習保護病人血管,減輕病人痛苦,感覺舒適,提高病人滿意度以及護理質量有許多不同的結構產品可選擇,有不同長度導管供選擇提高護士工作效率合理用葯,避免每天多次間斷輸液時,減少穿刺而未按時用葯,避免葯物之間反應減少費用,減少頭皮針穿刺導致滲出治療的成本。
留置針使用 方法
1、物品准備:輸液瓶(玻璃瓶、塑料袋、塑料瓶) 輸液器

固定敷料(膠帶、透明貼膜)

連接配件(肝素帽、無針連接)

流速控制裝置(輸液泵、微量泵)

留置針

消毒碘伏、棉簽

止血帶

2、選擇血管:選擇粗直,彈性好,血流豐富,避開靜脈瓣和關節。

3、消毒皮膚: 消毒范圍為8*8cm。

4、扎止血帶:消毒范圍上方10cm,不宜過緊,不宜超過2分鍾。

5、移除護針帽,松動針芯:垂直向上移除護針帽,左右松動針芯。

6、連接頭皮針,排氣。

7、穿刺:扒緊皮膚,直刺靜脈,以15-30度進針,進針慢,見回血後再進針0.2cm。

8、退針芯:一手持針座,一手退針芯。

9、送導管:將導管全部送入靜脈內。

10、松開止血帶,調節滴速。

11、封管與護理:用無菌透明貼,以穿刺點為中心固定。保持穿刺點的清潔乾燥,透明貼3-5天更換一次,夏天可2天更換一次,有不粘或污染時及時更換。

12、記錄:在靜脈穿刺部位粘帖標簽,署名穿刺日期、操作者姓名等。並每天記錄導管留置情況以及特殊用葯的名稱、劑量、用法 。

D. 留置針的無針螺旋介面的作用是什麼輸液時能擋住異物嗎

無針螺旋介面是作用是連接輸液器或帶螺口的注射器,這個設計是確保整個打針內輸液過程中避免針刺傷的容事故發生。
輸液時,輸液器的連接頭會把無針螺旋介面內的閥體頂開,形成貫通的通路,閥體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硅橡膠的彈性體,一種是硬質塑料的帶彈簧的機械閥。

留置針的作用是避免多次穿刺,打一針扎一次不是很痛嗎,連續幾天輸液的話扎一針就行了。

E. 留置針的發展歷史

1962年,德國貝朗公司發明了第一支留置針「Braunüle」。80年代初,靜脈留置針進入亞洲發達國家和地區; 90年代,開放式留置針率先進入中國手術室, 此後,由於留置針能夠相對普通鋼針減少多次穿刺的痛苦,在兒科受到廣泛的應用,並逐漸地影響到住院病房的其他科室。
留置針設計經歷了從最初的開放式到密閉式,從普通型到防針刺傷安全型.開放式留置針是最早的留置針形式,顧名思義,導管座的末端是開放式的,因此在穿刺結束撤出枕芯時,容易造成血液外漏,增加醫務人員感染血源性傳播疾病的風險,即便佩戴手套操作,這種風險依然存在;而密閉式留置針則在設計上根本避免了這一弊端,它是包含延長管、導管和密閉式輸液接頭(比如肝素帽)的一體式的設計。同時,除了直接的血液暴露外,80多名醫務人員因針刺傷而感染艾滋病的案例,直接推動了留置針向防針刺傷安全型設計的轉變,這種設計使得在鋼針撤出後,鋼針被特定裝置覆蓋或包裹起來,從而避免醫護人員,包括醫療廢物處理人員因被這些已被病人血液污染的鋼針扎傷而感染血源性疾病。
同時,留置針的導管材料也經歷了從普通poly塑料到TEFLON到聚氨酯(以BD Vialon為代表)的變革。導管材質從根本上決定了留置針的留置結果,因此導管不僅要具有一定的強度易於穿刺,還要具有抗打折性能力讓導管打折或扭曲後迅速復原,同時導管表面要光滑,不易形成血栓,從而減少細菌定植帶來的感染風險,更要具有不透X光功能確保導管在靜脈中被清晰定位,這在發生導管斷裂等罕見並發症時顯得尤為重要。新的材料的應用,尤其是Vialon能在最大程度上滿足上述對導管的要求,經過循證證實,能相對Teflon材質減少並發症,增加留置時間,減少不必要的額外費用支出。
此外,留置針的連接頭也從無連接頭的開放式留置針到有有連接頭的帶肝素帽的密閉式留置針,進展到無針正壓接頭:機械閥無針正壓接頭和分隔膜無針接頭。
留置針變革的歷史也是其核心部件的變革歷史,包括導管材質,輸液接頭和防止血液暴露和針刺傷害的功能 。

F. 留置針靜脈輸液操作教程是什麼

1、用物帶至患者床旁,對床號、姓名,向患者解釋。

2、將輸液瓶掛於輸液架上,打開導管針外包裝,戴手套。

3、選擇血管。在穿刺點上方10cm處扎壓脈帶,按常規進行局部皮膚消毒,待干。

4、取出導管針,去除針套,轉動針心使針頭斜面向上。將已備好的靜脈輸液器的頭皮針刺入肝素帽內,注意排盡空氣,關閉輸液器開關。

5、針頭與皮膚呈15~30°角穿刺,見回血後,降低角度再將穿刺針推進0.2~0.5cm.穿刺。囑患者握拳,左手綳緊皮膚,右手以拇指和食指夾緊導管針的護翼。右手固定導管針、左手拔出針心0.5~1cm,左手將外套管全部送入靜脈,松壓脈帶,囑患者松拳。

6、抽出針心,用專用敷貼固定導管針,在敷貼上寫上患者姓名、留置日期和時間,然後固定肝素帽,取出壓脈帶。

(6)全自動打針留置導管裝置擴展閱讀:

靜脈留置針又核心的組成部件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內的柔軟的導管/套管,以及不銹鋼的穿刺引導針芯。使用時將導管和針芯一起穿刺入血管內,當導管全部進入血管後,回撤出針芯,僅將柔軟的導管留置在血管內從而進行輸液治療。

留置針分為開放式和密閉式,開放式分為普通型和安全型(防針刺傷型),密閉式分為普通型和安全型(防針刺傷型)。

G. 靜脈留置針的操作

1、用物帶至患者床旁,對床號、姓名,向患者解釋。
2、將輸液瓶掛於輸液架上,打開導管針外包裝,戴手套。
3、選擇血管。在穿刺點上方10cm處扎壓脈帶,按常規進行局部皮膚消毒,待干。
4、取出導管針,去除針套,轉動針心使針頭斜面向上。將已備好的靜脈輸液器的頭皮針刺入肝素帽內,注意排盡空氣,關閉輸液器開關。
5、針頭與皮膚呈15~30°角穿刺,見回血後,降低角度再將穿刺針推進0.2~0.5cm.穿刺。囑患者握拳,左手綳緊皮膚,右手以拇指和食指夾緊導管針的護翼。右手固定導管針、左手拔出針心0.5~1cm,左手將外套管全部送入靜脈,松壓脈帶,囑患者松拳。
6、抽出針心,用專用敷貼固定導管針,在敷貼上寫上患者姓名、留置日期和時間,然後固定肝素帽,取出壓脈帶。
7、脫手套,再次查對無誤後,在輸液卡上記錄時間、滴速並簽名。根據醫囑和病情調節輸液速度(參考靜脈輸液法)
8、助患者卧於舒適位置,整理床單位,按皮內注射法處理用物,洗手。
9、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項。根據情況進行健康教育。
10、封管:當液體輸完後進行封管。
①常規消毒肝素帽。
②將抽有封管液(生理鹽水和肝素液生理鹽水)的注射器針頭刺入肝素帽內。
(肝素液的配製濃度:1支肝素1.25萬U稀釋於125~1250mL生理鹽水中,即每毫升含10~100U肝素,用量5mL,嚴格掌握封管液的維持時間,一般生理鹽水維持6~8小時,稀釋的肝素溶液維持12小時)。
③邊推注封管液邊退針。
④用夾子將留置針硅膠管夾好。
11、再次輸液。
①常規消毒肝素帽:松開夾子,將抽有生理鹽水的注射器針頭刺入肝素帽內,先抽回血,再推注5~10mL生理鹽水。
②然後將輸液器頭皮針刺入肝素帽內,打開調節器調節滴速進行再次輸液。
③觀察穿刺部位有無紅腫,在完整敷料表面沿導管走向觸摸有無觸痛。

H. 靜脈留置針沒有封管和小開關沒有關 會怎麼樣啊!會不會有很嚴重的後果啊

靜脈留置針輸液是採用專門的靜脈留置針輸液的方法。由不銹鋼的針芯、軟的外套管、針柄及肝素帽組成,穿刺時將外套管和針芯一起刺入血管中,當套管送入血管後,抽出針芯,僅將柔軟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進行輸液, 這樣就能保護好寶寶的血管了。

所有寶媽寶爸們都會關心以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1.使用留置針有哪些好處呢?a.留置針導管材質柔軟,不易損傷血管,能保證輸液時的安全。b.減輕寶寶由於每天穿刺帶來的痛苦,使寶寶輸液時更為舒適。c.能保護好寶寶的血管,減少液體外滲。d.有些葯物需要一天輸注 2~3 次,這樣方便安排合理用葯時間,提高葯效,也避免了多次穿刺帶來的痛苦。

2.使用留置針時可以活動嗎?留置針留置在頭上:(1)可以給寶寶的頭上戴頂薄薄的帽子或者頭巾之內的保護留置針。(2)頭上有留置針的時候,不要讓寶寶蒙頭睡覺。蒙頭睡覺不僅空氣不好,還讓留置針接觸到了被子,寶寶在睡覺的時候,頭部與被子來回蹭幾下,留置針就容易滑脫,而且還不容易發現,留置針滑脫後針眼處出血也不容易發現。(3)頭上有留置針的時候,睡覺要和家長一起睡。寶寶的手有活動的時候,注意固定寶寶的手,不要讓寶寶的手抓到留置針。發現寶寶出汗的時候,及時的松解衣被,及時擦乾寶寶頭上的汗液,以免引起留置針的滑脫。(4)頭上有留置針的時候,在睡覺的時 候,要注意有留置針的一側,不要壓到,避免和被角或是枕頭進行摩擦。寶寶還小,在睡覺的時候是不會注意這些的,因此家長在寶寶睡覺的時候,要把寶寶的睡覺位置給調整好了,盡量讓有留置針的地方避免與物體摩擦。

留置針留置在手背上:(1)有留置針的手不要劇烈運動,例如可以看書,不可以打球;(2)有留置針的手不能浸泡在水裡,洗手時,避開留置針貼膜覆蓋區域;(3)孩子輸完液以後可在有留置針的手上套上襪子(套襪子時把襪子翻過了,因為襪子裡面有線腳)防止孩子玩耍時扯掉針頭。

留置針留置在腳上:(1)打針的腳盡量不要走路;(2)睡覺時雙腿間放衣服或軟墊分開兩腳,防止孩子腳蹬掉針頭;(3)睡覺時有留置針的肢體稍微抬高20~30度,防止回血。

4.發燒出汗,留置針會不會感染呀?如果發現因出汗導致敷貼卷邊、固定不緊密,需要隨時更換,不至於引起感染。如果門診輸液後回家,敷貼下有出汗,需要及時返院更換處理。出汗以後,透明敷貼可能會固定不牢,不及時更換會導致留置針滑脫。寶寶不輸液時,可用干凈寬松的襪子套在外面。5.小孩子怎麼穿脫衣服/褲子啊?護士會將留置針妥善固定好,穿脫衣,服時只要不強拉硬拽是不會滑脫的。方法:穿衣服時,先穿寶寶留有留置針的肢體,再穿另一側;脫衣服時,先脫寶寶沒有留置針的肢體。穿脫衣物時,一定要小心,防止衣物勾住留置針而將導管意外帶出。如果發現穿脫衣服後敷貼翹起,可以隨時聯系護士更換敷貼。

(1)發現任何留置針不妥的地方,如針帽掉了或小夾子沒夾好,請通知護士;(2)固定留置針的敷貼及膠布捲曲、脫落或污染時及時通知護士;(3)留置針在身上任何部位都不能沾到水;(4)切勿用力扭曲或用力牽拉留置導管,以免造成留置導管斷裂或脫落;(5)若不小心將透明敷貼浸濕,請立即來醫院更換敷貼;(6)輸液結束留置針已經進行正壓封管,切勿讓小孩子玩耍肝素帽及延長管上的小夾子,以免造成留置管堵塞、出血和感染;(7)由於肌肉的收縮,留置管內出現少量回血是正常現象,請勿擔心。

( 8)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一般可以保留 3~4 天,如果有紅腫熱痛將隨時拔除;(9)若出現意外拔管,請立即用無菌棉簽或敷貼進行局部加壓止血,必要時來醫院處理;同時注意檢查留置針的完整性,以便能得到及時的處理。

當然護士們也要注意以下幾方面:1.貼無菌透明貼之前保證穿刺周圍皮膚呈乾燥狀態。2.禁止在無菌透明貼裡面貼普通膠布,以保證穿刺點周圍皮膚的無菌狀態。3.貼無菌透明貼時避免皮膚扭曲、拉扯,減少褶皺。4.固定應保證安全美觀。5.向病人或家屬講解留置針的護理知識及常見並發症。告知別人勿隨意拉扯針管或自行拔管,盡量減少穿刺肢體的活動,避免針管扭曲受壓等,置管期間應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潔乾燥,禁止淋雨,如有不適隨時請護士協助處理。

閱讀全文

與全自動打針留置導管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空調閥門沒開會怎麼樣 瀏覽:54
儀表盤上顯示胎壓多少是正常的啊 瀏覽:527
儀表盤出現號是什麼故障 瀏覽:782
井下自動報警滅火裝置 瀏覽:845
中間有絲桿的是什麼閥門 瀏覽:140
德國太力電動工具廣告牌 瀏覽:847
深圳市儀器檢測機構有哪些 瀏覽:325
如何測量軸承座 瀏覽:274
東莞長安家園五金製品公司 瀏覽:931
電動閥門tsc什麼意思 瀏覽:523
仰卧起坐輔助器健身器材怎麼收納 瀏覽:340
大油桶改裝工具箱圖紙 瀏覽:488
小米6鑭系統工具箱充電電流 瀏覽:852
機械設備不用時標識怎麼寫 瀏覽:313
電池包翻轉實驗裝置 瀏覽:727
什麼車儀表盤有擋位 瀏覽:332
化工設備儀表怎麼畫 瀏覽:880
三類手持式電動工具使用的場所 瀏覽:558
閥門開關Hss是什麼信號 瀏覽:965
氨壓縮機皮帶傳動裝置 瀏覽: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