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計算機軟體畢業論文哪些題目好寫
學術堂來整理了十五個好寫自的計算機軟體畢業論文題目,供大家進行參考:
1、基於西門子S7-1200電梯控制系統設計與實現
2、基於ArcGIS Engine工程施工自動規劃系統設計與實現
3、基於雲平台的光伏監控系統設計與實現
4、基於移動終端的變電站導航系統設計與實現
5、人造板在線同步圖像採集系統設計與實現
6、基於LoRa的園區能耗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
7、電廠機組一次調頻參數在線監測系統設計與實現
8、基於組件技術的船舶導航系統設計與實現
9、智能家居控制系統設計與實現
10、大型地面光伏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設計與實現
11、無人駕駛噴霧機電控系統設計與試驗
12、國產重力輸液過程智能監控系統設計與臨床轉化應用研究
13、大型醫院醫技檢查自動預約系統的設計與應用
14、高校計算機教學綜合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
15、基於移動物聯網的智慧教室設計與實現
Ⅱ 哪位兄弟姐妹能幫我找篇論文(有關醫療器械的)
你要的可是這篇?????
智能型醫用輸液泵及其應用
一、引言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領域需要對流體的流量或流速進行精確控制,如化工領域里對微量化學元素的檢測和分析常需精確控制流量。醫療保健領域中葯液的流量與流速有時也要精確控制。
靜脈輸液是一種最常用的臨床治療方法,是護理專業的一項常用給葯治療技術。臨床上應根據葯物和患者情況不同配以適當的輸液速度。輸液過快,可能會導致中毒,更嚴重時會導致水腫和心力衰竭;
輸液過慢則可能發生葯量不夠或無謂地延長輸液時間,使治療受影響並給患者和護理工作增加不必要的負擔。常規臨床輸液,普遍採用掛瓶輸液,並用眼睛觀察,依靠手動夾子來控制葯滴速度,不易精確控制輸液速度,而且工作量大。
癌症病人的化療和病危病人的搶救治療需要使葯物以恆定的速度灌注,通過調節輸入的速度和時間將化療葯物均勻持續地注入,既達到化療的最佳效果,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化療葯物的副作用。
糖尿病人遭受病痛的折磨,需要以一定的速度給他們注射一定量的胰島素。以往的做法基本上是一次注射較大劑量的胰島素,這不僅造成巨大的浪費,而且葯效作用時間也較短,因此極需一種流量和流速能控的持續輸送裝置,來輸送少量的葯物並精確控制其輸送速度和流量。
對老人、兒童和體質較弱者輸送某些特殊葯物,如麻醉葯、降壓葯硝普納、TPN(三磷酸吡啶核苷酸)等時,輸液速度和用葯量尤其需要認真精確控制,否則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血液非常容易凝固,輸血時很容易阻塞輸液管。要保證血流速度大於某一值,才能順利輸血。
另外,不管是輸液還是輸血,普通輸液器對輸液完畢和輸液過程中偶然出現的故障,如氣泡、阻塞等都不能自動報警,也不能及時切斷輸液通路,從而產生不良後果。應該及時處理,以避免血液倒流或其他後果。
因此需要用智能型輸液泵來控制葯液的輸送,並進行異常報警。
二、智能型輸液泵的功能
智能型醫用輸液泵可滿足多種功能的需求,歸納起來,輸液泵能實現以下功能:
(1) 可精確測量和控制輸液速度;
(2) 可精確測定和控制輸液量;
(3) 液流線性度好,不產生脈動;
(4) 能對氣泡、空液、漏液、心率異常和輸液管阻塞等異常情況進行報警,並自動切斷輸液通路;
(5) 實現智能控制輸液。
三、智能型醫用輸液泵的系統結構
智能型輸液泵系統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微機系統、泵裝置、檢測裝置、報警裝置和輸入及顯示裝置。圖1是智能型輸液泵的系統結構框圖。
1. 微機系統: 是整個系統的「大腦」,對整個系統進行智能控制和管理,並對檢測信號進行處理,一般採用單片機系統。
2. 泵裝置: 是整個系統的「心臟」,是輸送液體的動力源。目前有很多種泵裝置,在後面進行詳細說明。
3. 檢測裝置:
主要是各種感測器,如紅外滴數感測器(負責對液體流速和流量的檢測)、壓力感測器(負責堵塞及漏液的檢測)和超聲波感測器(負責對氣泡的檢測)等,它們可感應相應的信號,這些信號經過放大處理後,送入微機系統進行信號處理,並得出控制指令,然後進行相應的控制操作。
4. 報警裝置:
感測器感應到的信號經微機處理後,得出報警控制信號,再由報警裝置響應,引起人們的注意,同時進行正確的處理。主要有光電報警(發光二極體)和聲音報警(揚聲器和蜂鳴器)等。
5. 輸入及顯示裝置:
輸入部分負責設定輸液的各參數,如輸液量和輸液速度等。顯示部分負責顯示各參數和當前的工作狀態等,多採用LED數碼管顯示和LCE液晶顯示。
四、泵裝置
泵裝置的種類很多,分類也多種多樣,就驅動原理來說可分為電磁泵、氣動泵和壓電泵等;
就結構來說有離心葉輪泵、齒輪泵和蠕動泵等。醫用輸液泵需要精確控制液體的流量和流速,有些類型的泵很難做到這一點的,而且考慮到輸液管要安裝方便,葯液不能污染泵裝置等因素,因此用得最多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 指狀蠕動泵
目前廣泛使用的是指狀蠕動泵(Finger-like Peristaltic Pump),又稱線性蠕動泵(Linear
Peristaltic
Pump),它體積小,重量輕,定量准確,使用方便,輸液管安裝方便。如圖2所示,這種泵有一根凸輪軸,凸輪軸上有多個(一般為12個)凸輪,這些凸輪的運動規律相差一定的角度,每個凸輪與一個「手指」(即滑塊)相連。工作時,由步進電機帶動凸輪軸轉動,使滑塊按照一定順序和運動規律上下往復運動,像波一樣依次擠壓靜脈輸液管,使輸液管中的液體以一定的速度定向流動。這種泵比較精確,容易控制。輸液時不希望產生脈動,要求泵的線性度好。泵的線性度與「手指」的數目有關,當「手指」數目超過8個時,就有很明顯的線性度,脈動也明顯減少。
2. 盤狀蠕動泵
這種蠕動泵具有圓弧形內周面的泵殼,有一中心輪,中心輪的邊緣呈軸對稱分布安裝著一定數量的可轉動的擠壓輪,輸液管夾在擠壓輪和泵殼的圓弧形內周面之間。工作時,步進電機帶動中心輪轉動,中心輪又帶動其周圍的擠壓輪轉動,中心輪像「恆星」,擠壓輪像「行星」,擠壓輪既繞中心輪公轉,又繞自己軸線自轉。幾個擠壓輪沿著中心輪順序擠壓輸液管,使液體以一定的方向流動。如圖3所示。
3. 注射泵
這種泵由步進電機及其驅動器、絲桿和支架等構成,具有往復移動的絲桿、螺母,因此也稱為絲桿泵。螺母與注射器的活塞相連,注射器里盛放葯液。工作時,單片機系統發出控制脈沖使步進電機旋轉,而步進電機帶動絲桿將旋轉運動變成直線運動,推動注射器的活塞進行注射輸液,把注射器中的葯液輸入人體。示意圖如圖4。
4. 彈性輸液泵
這種輸液泵靠的是機械力,它由氣球狀容器、輸液管和輸液調節器組成,如圖5所示。氣球狀容器即是泵體,其內層膜是合成彈性橡膠(不是乳膠)。工作時,先用注射器往泵體里注進葯液,然後使泵體密封,這樣泵體里就有正壓力,打開輸液調節器,利用合成橡膠的彈性擠壓作用,就可把葯液連續或間斷地輸入到人體。這種泵可以隨身攜帶,使用方便,多用於長時間或間斷地輸液。
五、產品簡介及發展趨勢
現在市場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輸液泵,根據不同的標准有不同的分類:
固定點泵(Stationary)和非固定點泵(Ambulatory);
標准泵(Standard)和便攜泵(Portable); 體外泵(External)和可植入泵(Implantable);
機械泵(Mechanical)、電子泵(Electronic)和重力泵(Gravity);
容積泵(Volumetric)和蠕動泵(Peristaltic) ,如圖6所示。固定泵控制精確,報警齊全,但體積較大;
便攜泵體積小,病人可隨身攜帶,用電池作為電源,只適用於小量輸液;
可植入泵使用方便,輸液時病人移動不會產生影響,但需要外科手術;
機械泵用正壓力來輸送葯物和液體,沒有電源(電池或交流電),體積小,可攜帶,主要用於輸送小體積,長時間或間歇輸液,通常用於化學醫療、止痛或抗生葯類的輸液;
電子式泵輸液速度可達999mL/h,可實現智能控制。
國外對智能型輸液泵的研製較早,如日本、美國和德國等國家上世紀80年代末就進行了輸液泵的研製。現在市場上流行的大多是國外產品,類型多樣,性能較好,如日本JMS株式會社的OT-601型輸液泵(控制精度為10%)和SP-500型注射泵,美國IMED公司Gemini
PC-2TX型輸液泵可實現四路控制,還有德國貝朗(B|BRAUN)公司的Multifuse型、Perfusor
Compact型(控制精度可達到2%)、Infusomat P型和Infusomat
fmS型,型號眾多,以色列也有相應的產品。
國內對輸液泵的研製起步較晚,大都在90年代中期開始研究,市場上也有一些國產輸液泵,如北京科力豐高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的ZNB系列產品,深圳康福特公司也有輸液泵產品。不過總體說來,種類較少,性能也需改進。
輸液泵將向更小型化、更便攜化、控制更精確、更安全可靠發展。如用於糖尿病治療的胰島素泵現在可隨身攜帶而不影響大多數日常生活,甚至可帶著泵洗澡或游泳,如MiniMed公司的507型產品。
輸液泵還向更智能化方向發展。如以後將在糖尿病患者皮下植入連續血糖測量系統,該系統包括一個小型感測器,它每隔一段時間檢測皮下體液並獲得血糖數據。當血糖過高時,系統將發出警報。胰島素泵根據血糖感測器測得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然後自動控制泵向患者體內注射胰島素,真正實現智能輸送。
六、結論
智能型醫用輸液泵能精確控制輸送葯液的流速和流量,並能對輸液過程中出現的異常情況進行報警,同時及時自動切除輸液通路。智能型輸液泵的應用有助於減輕醫護工作強度,提高安全性、准確性和工作效率,並提高護理水平。輸液泵可廣泛應用於內科、外科、兒科、心血管科、急診科和手術室,尤其適用於ICU和CCU病房的輸液治療。
在醫療保健領域里,對精確控制葯液的流速和流量,智能型輸液泵將有廣泛的發展前途,她將成為精確輸液中一朵瑰麗的奇葩。
Ⅲ 什麼是靜脈輸液泵
靜脈輸液是臨床治療中常用的一種給葯方式。根據葯物性質、患者體質的不同,靜脈輸液速度也不同。輸液過快、過慢均難以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甚至影響護理安全。
靜脈輸液泵是一種能夠准確控制輸液滴數或輸液流速,保證葯物能夠速度均勻,葯量准確並且安全地進入病人體內發揮作用的一種儀器。同時是一種智能化的輸液裝置,輸液速度不受人體背壓和操作者影響,輸注准確可靠,有助於降低臨床護理工作強度,提高輸注的准確性、安全性以及護理質量。
美瑞華醫用科技有限公司輸液泵
Ⅳ 哪位好心人有類似《液體點滴速度監控器的設計》畢業論文~~發我一份~ 萬分感謝
醫用攜帶型點滴監護裝置研究
推薦 下載閱讀CAJ格式全文 下載閱讀PDF格式全文
【英文篇名】 Study and design of portable medical drop speed monitoring equipment
【作者中文名】 宋衛東; 雷萬軍; 張海潮; 師波;
【作者英文名】 SONG Wei-Dong1; LEI Wan-jun1; ZHANG Hai-chao2; SHI Bo1(1.College of Medic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Luoyang 471003; Henan; China; 2.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China);
【作者單位】 河南科技大學醫學技術與工程學院; 河南科技大學電子信息與工程學院; 河南科技大學醫學技術與工程學院 河南省洛陽市; 河南省洛陽市;
【文獻出處】 醫療衛生裝備, 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 編輯部郵箱 2007年 11期
期刊榮譽:ASPT來源刊 CJFD收錄刊
【關鍵詞】 光電檢測; 點滴速度; 單片機;
【英文關鍵詞】 photo-electric detect; drop speed; MCU;
【摘要】 目的:研製能夠方便、快捷地控制輸液點滴速度的攜帶型點滴監護裝置。方法:以單片機89C51為核心,設計了主控制器、鍵盤輸入、滴速檢測、滴速控制、數碼顯示、聲光報警、電動機驅動等單元,單片機將各單元電路模塊連接在一起;將採集到的數據以電信號的形式傳給單片機,經運算、分析、處理後通過輸出口將數據傳給顯示模塊、電動機和聲光報警電路。結果:該裝置可以由點滴速度差自行進行點滴速度控制,可以在5~10 s內迅速達到要求的點滴速度,並且穩定在要求的點滴速度下工作,誤差為每分鍾12滴。結論:攜帶型點滴監護裝置達到了課題設計目標[7],能夠滿足臨床應用要求,值得推廣。
【英文摘要】 Objective To develop a portable medical drop speed monitoring equipment which can conveniently control the drop speed in infusion.Methods Taking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of 89C51 as a core,such units were designed as the master control unit,keyboard input system,drop speed detection,drop speed control,digital display,acousto-optics alarm circuit and electromotor drive.All circuit mole units were connected in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The gathering data were transferred to monolithic integrate...
【DOI】 CNKI:SUN:YNWS.0.2007-11-009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查看檢索歷史 關閉
人體攜帶型自動輸液器的可靠性及安全性研究
在線閱讀 整本下載 分章下載 分頁下載
【英文題名】 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Research on Portable Automatical Transfusion Facility for Human Body
【作者中文名】 付心釗;
【導師】 王偉傑;
【學位授予單位】 哈爾濱工業大學;
【學科專業名稱】 機械電子工程
【學位年度】 2007
【論文級別】 碩士
【網路出版投稿人】 哈爾濱工業大學
【網路出版投稿時間】 2008-12-02
【關鍵詞】 輸液器; 可靠性; 安全性; 故障樹; 輸液精度;
【英文關鍵詞】 transfusion facility; reliability; security; fault tree; transfusion precision;
【中文摘要】 攜帶型智能輸液設備以微型電機代替普通的重力輸液,能夠精確控制輸液速度和輸液量;對輸液過程進行監測,當出現如管路堵塞、有危險氣泡等異常情況時,能夠迅速地自動關斷輸液通路,防止輸液事故的發生;輸液結束後自動停機,並通過聲光報警提醒病人或護理人員;具有攜帶方便,操作簡單等特點。在精確輸液,戰場救護,緊急搶救等情況下,攜帶型智能輸液設備能夠大大提高安全性、精確性和工作效率,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強度,是一種性價比很高的醫療設備。 本文在分析了攜帶型自動輸液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礎上,對輸液器系統進行了可靠性及安全性方面的研究。 首先,根據系統的功能與組成系統的單元之間在可靠性功能上的聯系,建立了攜帶型自動輸液系統的可靠性模型。採用改進型模糊分配方法對系統進行了可靠度的分配,得到了客觀准確的結果。針對輸液器的兩個失效率較大的單元:輸液速度控制單元和氣泡監測單元,建立了它們的故障樹,並採用故障樹工程加權分析法對其可靠度進行了定量計算。採取了相應的措施來提高單片機控制系統和氣泡監測系統的可靠性。...
【英文摘要】 Portable intellective transfusion facility replaces the ordinary gravity transfusion by using the mini-electromotor, so it can accurately control the speed and quantity of the transfusion. By supervising the transfusion process, when abnormal cases happened, such as a pipeline jam or danger air bubbles, it can rapidly shut down transfusion way automatically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accidents caused by transfusion. The facility could stop automatically when the transfusion end up and reminds patient or parame...
【DOI】 CNKI:CDMD:2.2008.194311
正在獲取知網節信息,請稍等......
論文已經發送至郵箱,請注意查收。 別忘了給分啊。
Ⅳ 輸液泵的作用
輸液泵通常是機械或電子的控制裝置,它通過作用於輸液導管達到控制輸液速度的目的。常用於需要嚴格控制輸液量和葯量的情況,如在應用升壓葯物,抗心律失常葯葯物,嬰幼兒靜脈輸液或靜脈麻醉時。
輸液泵能實現以下功能特點:
1、 可精確測量和控制輸液速度、測定和控制輸液量,能對氣泡、空液、漏液和輸液管阻塞等異常情況進行報替,並自動切斷輸液通路。
所以需要一種通電就可以按照護士的意願運行和控制打點滴時速和時間的醫療儀器。 生物制葯研製方面和化工方面,比如有些液體葯物原料要按嚴格的比例來配置,現在最常見的是試管滴管配置的,這種通過人眼來配置的方式弊端很多,所以需要一種可以精確測量輸出液體的儀器。
(5)智能輸液裝置控制設計論文擴展閱讀:
延長輸液泵的使用壽命和維持其輸液的穩定性請按照以下注意事項操作:
1、 防止任何固體微粒進入輸液泵體,因為塵埃或其它任何雜質都會磨損柱塞、密封環、缸體和單向閥,因此應預先除去流動相中的任何固體微粒。流動相最好在玻璃容器內蒸餾,而常用的方法是過濾,可採用Millipore濾膜等濾器。泵的入口都應該連接砂濾棒,輸液泵的濾器應經常更換。
2、 流動相不應含有任何腐蝕性物質,含有緩沖液的流動相不應保留在泵內,尤其是停泵過夜或更長時間的情況下。如果將含有緩沖液的流動相留在泵內,由於蒸發或泄漏,甚至只是由於溶液的靜止,就可能析出鹽的微小晶體,這些晶體將和上述固體微粒一樣損壞密封環和柱塞等。
Ⅵ 寫電氣畢業論文,介紹1個電氣原件,可以寫什麼
電氣畢業設計目錄_電氣畢業設計論文 雙擊自動滾屏 文章來源:一流設計吧 發布者:16sheji8 發布時間:2008-07-20 11:11:34 閱讀:2575次 電氣畢業設計目錄0018031單片機實現電阻爐溫度的控制002IC卡003PLC溫度控制系統004RTX-51005玻璃退火006測溫系統以數據採集系統007車高控制感測器008車輛定位追蹤系統009車載搖控無線打卡器010大功率激光二極體的精密恆溫製冷系統011單片機控制製冷機來達到控制溫度012單片機實現的步進電機通用控制器013單片機實現電阻爐溫度的控制014滴數計算方法確定015電動機的調速控制016電熱恆溫箱017電渣重熔爐工藝018電阻爐019電阻爐溫度控制系統020多點溫度檢測控制儀021多功能計程車計價器022多控點溫度檢測儀023多效蒸餾水機控制系統的研究與實現024反饋控制025廢水處理微機控制系統026負荷控制027附加於普通模擬示波器的多功能智能裝置028工業廢水工業處理029工業自動小車位置檢測及控制030鍋爐汽包水位031鍋爐汽包水位的測量、控制和保護系統032函數發生器033航空發動機034航空發動機電氣部分設計035紅外物質水分測量儀036環境監測系統037機車電線路檢測是一038基於計算機的測試儀器039加球機040家庭及住宅小區智能化041家庭自動化042膠訂包本機 http://www.16sheji8.cn/ 043近距離溫度檢測系統。044競技型投籃機器人的設計與製作045靜脈輸液控制儀046靜脈輸液自動看護儀終結版047卡式遠傳儀表048開關磁阻電機調速系統049開關電源050空調控溫系統設計051冷干機的設計052離散系統的皮特里網監測控制理論的關鍵問題053智能型紙張平滑度測試儀054糧倉檢溫 055糧倉溫度實時檢測系統056糧情電子檢測分析控制系統057糧情自動檢測及控制系統058糧食的烘乾059糧食溫度060糧溫監控系統061兩線制瓦斯報警儀062脈寬調制(PWM)直流調速系063煤礦安全生產監測064煤氣泄漏的實時監控065尿液分析儀066啤酒發酵微機控制系統鄒鴻雁067切紙機068全數字直流調速裝置069全數字直流調速裝置的設計070全自動洗衣機071全自動洗衣機電氣部分072全自動智能防火卷閘門電氣控制系統073熱能計量儀表的研究074熱能計量儀表的研究與設計076三表一卡077三維探測感測器系統078砂輪動平衡079砂輪動平衡測控儀080乳粉乾燥微機控制系統設計081濕度控制系統082視頻監控系統 http://www.16sheji8.cn/ 083砂輪的平衡084視頻切換系統085數控機床的設計086數字化無線感測器的研究與設計087數字化無線溫度088數字信號處理器DSP為核心的電阻爐溫度控制系統089水泥090水泥回轉窯091伺服跟蹤系統092DSP為主控制器設計(一線制汽車控制器)092DSP為主控制器設計(一線制汽車控制器)093太陽能電動小汽車094太陽[ 本文來自: 一流設計吧( www.16sheji8.cn ) 詳細出處參考: http://www.16sheji8.cn/onews.asp?id=694
Ⅶ 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論文範文
電氣自動化應用逐漸深入人們日常的工作與生活之中,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電氣自動化就是電氣信息及其自動化工程,常見的家用電器都與電氣自動化息息相關。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電氣自動化專業 畢業 論文 範文 ,供大家參考。
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論文範文篇一《 電氣自動化技術在電氣工程的運用 》
【摘要】所謂電氣工程內部自動化應用技術,就是希望透過不同類型自動檢測途徑,以及專屬控制器具,進行遠程性電力系統精準調試和監管,進一步確保對周邊不同區域企業、居民的電力供應質量,同步處理好內部各項經濟、安全類事務。尤其最近階段,我國不管是經濟或是高新技術研發實力,都產生本質性的變化結果,這對於後期一線技術人員專業技能、素質等,更提出較為嚴格的規范要求。筆者的核心任務,便是依據如今我國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設計規范要求和發展態勢,進行後期各項全新應用方案籌備,希望能夠為相關領域工作人員,提供些許指導性建議。
【關鍵詞】電氣工程;自動化;系統功能;應用 措施
電氣工程,在當今高新科技領域中的支撐地位毋庸置疑,其主張時刻以計算機網路為主導媒介,透過本質層面上整改基層人員生活、工作模式。而電氣自動化涉足行業類型繁多,如電氣開關設計和航天科技研究等,畢竟電力才是全方位提升人民生活質量的物質基礎,針對電氣工程中自動化技術應用細節,加以充分論證解析,絕對是迎合時代發展步伐的必要途徑。
1目前我國電氣工程內部電氣自動化技術設
計規劃的核心原則論述(1)其主張利用有限地資源,進行不同產品工藝制備流程電氣自動化改造訴求滿足。(2)電氣自動化應用方案切勿過於復雜,旨在清晰劃分處置機械、電氣之間的關聯特性。截至至今,大多數民用或是高新科技產品,都主張藉助電氣自動化技術予以改造,不可避免地牽涉到工藝形式創新、製造成本縮減、維護便捷性控制等問題。歸根結底,技術人員在進行電氣自動化方案布置應用過程中,需要精準地控制不同類型電器部件,確保現場施工的安全可靠狀況,以及人工智慧操作維護的簡單、人性特徵。
2電氣自動化技術在電氣工程中靈活拓展沿
用的措施內容解析在電氣工程領域內部改良延展自動化應用技術,其優勢特徵包括:①大幅度提升電氣設備全程運行的安全、穩定水準。②全面深入地剋制以往定期故障檢修方式下遺留的諸多弊端,同步提升電力系統日常工作績效,獲取更多企業的廣泛認知和大力推廣沿用成就。尤其是透過技術應用層面觀察,全新時代背景下的電氣工程,有關內部狀態檢修技術,具體傾向於在電氣工程中應用資產管理系統事務,將其在工程狀態監測、故障診斷等方面的功能如數發揮,屆時提供狀態檢修過程所需中的狀態數據信息;同時,結合相應的數據,准確預測電氣工程中各種電氣設備的實際運行狀態、存在的安全故障以及故障出現的因素等。有關諸多應用控制細節表現為:
2.1電網調度層面
處理電氣工程內部的電網調度自動化改造事務,需要快速集合調度中心內的 顯示器 、列印裝置、計算機網路、服務終端等,其核心動機在於針對電網運營質量加以經濟化調度,使得電網運行細節,都能夠得到細致地監控、驗證解析,方便在任何時間范圍內,快速搜集電力生產期間的數據,使得發電控制、電力系統狀態科學評估、合理調度、電力負荷預測等工序,都能夠自動交接。如若當中衍生任何事故,電氣自動化系統會快速追蹤發生源,輔助技術人員在當下制定實施合理對策,盡量防止事故擴散,節省合理數目的成本資金。
2.2發電廠分散測控系統應用層面
此類系統主要包括乙太網、工程師工作站等分層分布結構單元,可以直接接受熱電阻、電氣量、開關量,以及脈沖量等信號,經過自行處理過後,針對既有設備運行參數加以實時顯示,穩定內部信號輸出效率,並將最終結果予以列印,妥善的處理設備與設備,線路與設備,線路與線路之間的關聯,長此以往,對於快速貫徹電氣生產中各類細節的實時監、保護指標,輔助功效異常深刻。
2.3變電站、配電工程層面
就是說在變電站透過不同類型自動化設備和計算機系統,替代過往復雜的人工作業,順勢提升變電站整體運作實效。透過此類角度觀察驗證,變電站內部自動化技術,主要是用以多層次、全方位地監控相關設備安全運行狀況。技術人員需要全程利用微機設備,進行電磁式裝置替代,順勢銜接自動測量、遠程監控、事故信息自動記錄等設備,完成操作監視圖像、智能化改造指標,使得最終變電站能夠順利朝著綜合自動化方向過渡扭轉。
3結語
按照以上內容論述,電氣自動化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結果,是一類國家綜合式經濟、科研實力的象徵產物,特別是經過全球化、現代化科學技術發展過後,我國電氣工程內部自動化應用功能獲得全面新生,開始朝著不同學科領域內自由擴散。今後,相關工作人員要做的便是,主動聯合不同實際狀況進行思維創新,爭取為我國電氣自動化技術全面改造沿用,創設應有的支撐輔助貢獻。
作者:張詩淋 趙新亞 單位:沈陽職業技術學院電氣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王偉.淺談電氣自動化技術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38(36):123~130.
[2]牟佳媛.電氣工程中自動化技術的運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4(01):88~91.
[3]喬榮耀.電氣自動化技術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19(17):123~138.
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論文範文篇二《 電氣自動化技術在供電系統中的運用 》
1供電系統中電氣自動化技術應用設計的原則
電氣自動化技術在我國供電系統中的應用設計占據有重要的地位,極大的提高了我國供電系統技術的現代化水平,增強了其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因此,在對供電系統中電氣自動化技術進行應用設計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循以下原則,以提高供電系統中電氣自動化技術應用設計的效果。
1.1應用選型原則
選擇恰當的自動化設備是確保電氣自動化技術在供電系統中有效應用的重要物質性前提。因此,在供電系統電氣自動化技術應用設計的過程中,首先要遵循相應的選型原則,即主要從遠程調動及自動化系統監控的角度進行自動化設備功能選型,亦要注重自動化設備選型接線的簡便性以及性能的穩定性、價格的合理性,以便於日常運行過程中的維護。
1.2應用設計原則
在將自動化技術應用到供電系統的過程中,要遵循以下方面的應用設計原則:一是開關設計原則,即在供電系統中,對於需要遠程操控的計算機監控系統開關,必須選用同時具有遠程分閘和合閘功能的智能開關,以便於計算機監控系統遠程操作功能的順利實現;二是繼電保護原則,即在供電系統規劃設計中,要綜合考慮變壓保護和綜合電氣自動化技術在機電保護裝置中的應用,以便於實現繼電保護裝置效用發揮的最大化。
2供電系統中電氣自動化技術應用設計的重要性
供電系統中電氣自動化技術應用設計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2.1有利於供電系統電力管理目標的實現
將電氣自動化技術應用到供電系統中,不僅可以有效提高供電系統的信息化技術水平,亦可以實現對供電系統運行的連續性、自動化和智能化監控,從而使得相關工作人員可以隨時掌握供電系統的運行狀態,使整個電力系統形成一個完整的有機整體,從而更好的實行對供電系統的管理控制工作,實現供電系統的電力管理目標。
2.2有利於實現供電系統中設備運行的高效率、低成本
在供電系統規劃設計中應用電氣自動化技術,不僅可以將無功補償技術、節能結束等相關技術與電氣自動化技術進行有機結合,亦可通過節能機械設備的選用實現供電系統運行的低損耗,並有效對供電系統中的超負荷運行進行調整,實現供電系統中設備運行的高效率、低成本。
3電氣自動化技術在供電系統中的應用設計方向
3.1供電系統綜合自動化技術與智能保護的應用設計方向
隨著我國電氣自動化技術以及供電系統自動化保護理論的不斷發展,微機技術、綜合自動控制技術以及網路通信技術等相關技術在供電系統中的電氣自動化保護裝置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不僅實現了供電系統電氣自動化保護裝置控制的智能化,亦有效提高了供電系統電氣自動化保護裝置運行的安全性和效用性,而基於綜合自動化技術的綜合自動化保護裝置則在不同電壓等級的變電站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3.2供電系統自動化實時模擬系統的應用設計方向
供電系統自動化實時模擬系統是電氣自動化技術在供電系統中應用的重要方向之一,其是在實時模擬建模以及負荷動態特性監測等相關研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並隨著電氣自動化技術在供電系統中應用的逐漸成熟而引入了實時數字模擬模擬系統,為供電系統的暫態試驗、穩態實驗等營造了良好的實驗環境,並經過實驗提供了更加接近供電系統真實運行狀態的實驗數據,為新裝置的實驗測試提供了安全、穩定以及可靠的實驗條件。
3.3供電系統人工智慧的應用設計方向
專家系統、模糊邏輯等都是供電系統人工智慧的應用設計方向,並隨著電氣自動化技術的逐步發展和完善,並廣泛應用在供電系統及其相關元件中,主要包括供電系統的運行分析以及元件故障診斷等;與此同時,隨著供電系統中相關智能控制理論研究的日益成熟和完善,人工智慧逐漸與機械智能等結合在一起,不僅有效提高了供電系統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亦大大提高了供電系統的穩定性。
3.4供電系統配電網電氣自動化的應用設計方向
電氣自動化技術在供電系統配電網中的應用設計相對而言,比較成熟,且截止到目前,已達到國際的標准規范。電氣自動化技術是實現供電系統配電網電氣自動化的關鍵性技術,該技術在配電網電氣自動化中應用的最大創新之處在於,其將高級現代化軟體、配電網信息一體化技術以及數字化技術等相關技術進行有機融合,克服了傳統配電網系統技術路由以及載波消耗等技術的缺點,有效提高了供電系統載波接收的精準度。
4供電系統中電氣自動化技術主要的應用設計
就目前我國電氣自動化技術在供電系統中的應用設計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4.1供電系統電氣自動化集中監控的應用設計
電氣自動化技術在供電系統中應用的最大優勢在於其具有操作靈敏性、遠程跨界操作方便等方面的特點,且以電氣自動化技術為基礎的供電系統電氣自動化集中監控系統設計相對較為簡單。但值得注意的是,電氣自動化集中監控系統是由統一處理器對相關數據進行搜集和整理,這就導致處理器的功能處理任務較為繁重,且速度較為緩慢;與此同時,由於要對供電系統運行過程中的電氣設備運行狀態進行全面的監控,不僅會造成主機冗餘下降,亦會導致電纜數量的增加,加大投資成本;此外,長距離電纜亦會影響影響到電氣自動化集中監控效用的發揮。因此,在供電系統電氣自動化集中監控系統設計的過程中,要考慮到相關因素對系統功能發揮的影響,以便於保障電氣自動化集中監控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基於此,電氣自動化集中監控系統被常用在小型電氣自動化監控中,並沒有在全場供電系統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4.2外電纜設計和電力監控器的選擇
基於電氣自動化技術在供電系統應用的逐漸成熟,變配電站中的外部電纜設計越來越簡便,不僅能滿足變配電站的功能需求,亦降低了設計成本。就目前我國變配電站外部電纜線的設計來講,一般只有兩部分構成:一是額定電源為220V的交流電源線;二是通信電纜,常用的主要有兩種類型,即屏蔽電纜和雙芯屏蔽雙絞線。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行選型的過程中,一般每種類型的通信電纜都需要選用兩對,其中一對正常使用,而另一對則用於備用,以備不時之需。而在對電力監控器進行選擇的過程中,要著重考慮兩方面的因素:一是電力監控器的抗干擾性;二是電力監控器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此外,在供電系統電力監控器具體選型的過程中,要根據供電系統的電源類型進行選型,具體表現在:一是當供電系統為220V的直流電源時,一般選擇直流屏作為電力監控器,以便於供電系統進行集中供電;二是當供電系統為10kV以下時,在進行電力監控器選型的過程中,既要考慮到供電的集中性,亦要考慮到設備的監控功能。
4.3變壓電站綜合電氣自動化系統的選用
就目前電力市場的生產狀況來看,存在眾多變壓電站綜合電氣自動化系統設備的生產商,且各生產商所設計和生產出的電氣自動化系統設備標准、參數等各有不同,如國外比較好的西門子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行電氣自動化系統設備選型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到我國供電系統的具體情況以及其對電氣自動化系統設備的功能性需求以及相關參數要求,以便於所選用的設備能夠正常應用在我國供電系統中,滿足網路互聯、資料庫建設等方面的功能需求,以為供電系統中電氣自動化技術的進一步應用提供相應的參考和支持。
5電氣自動化技術在供電系統中應用設計的發展前景
隨著電氣自動化技術在我國供電系統中應用設計的逐漸成熟以及領域的不斷擴大,其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體現出以下方面的發展趨勢:一是電氣自動化技術在我國供電系統中應用設計的國際標准化,如IED在我國供電系統中應用的兼容性和信息共享性等已達到國家標准;二是乙太網技術的應用,該技術具有數據傳播速度快、數據載量大等方面的特點,其在滿足供電系統通信實時性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在供電系統中的應用前景較為廣闊;三是電氣自動化技術與數字化、信息化等相關技術的有機結合,並在基於大量信息的基礎之上,組合成由多維空間信息、動態變化信息以及高分率信息共同構成的電氣自動化數字地球,創新了電氣自動化技術在供電系統中的應用。
6結語
綜合上述可知,電氣自動化技術在供電系統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極大的提高了供電系統運行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推動我國供電系統技術與國際的接軌。因此,在進行供電系統規劃設計的過程中,要 種植 電氣自動化技術在其中的應用,並在遵循相關應用原則的前提下,將人工智慧、模擬設計、實時監控等電氣自動化技術應用在供電系統的配電網、變電站等中,提高供電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論文範文篇三《 電氣自動化控制在建築工程中的應用 》
1現代建築中電氣技術的應用特點
1.1電氣自動化應用於現代建築的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飛躍,生活環境的舒適度、信息交流的簡便性、服務設備的完善性等等,備受人們的關注和青睞。這就給建築設施的健全性以及電氣設備的功能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除此之外,隨著建築物高度的不斷增加,給照明控制系統,供配電系統,以及消防控制系統等的管理和運行帶來了嚴峻的考驗。在這種情況下,以電氣自動化技術為支撐的智能建築設計是我國建築行業發展的必經途徑。
1.2電氣自動化控制的特點與技術優勢
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是由電力、空調、防災、防盜、運輸設備等構成綜合系統。智能樓宇自動化是自動化技術應用在現代化樓宇方面的技術,其子系統之間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通過子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對建築整體的進行樓宇溫度控制、濕度控制、電梯控制、照明電氣控制等。隨著全球智能化的發展,可以預見,樓宇建築的自動化性將會越來越高。電氣自動化技術主要包括電力電子技術和微機控制技術等高新技術,廣泛用於供配電、各種電氣設備、電氣控制及自動化系統的安裝調試、方案設計、設備維護、技術改進、產品的開發及管理中。主要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首先,聯動性較高。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採用電子感測技術、計算機與現代通訊技術對包括採暖、通風、電梯、空調監控,給排水監控,配變電與自備電源監控,火災自動報警與消防聯動,安全保衛等系統實行全自動的綜合管理,各個子系統之間可以通過信息進行溝通和互動。其次,有很強的安全性。由於電氣系統本身就具有危險性,設備出現故障、操作不規范,以及環境突變等都可能是導致系統產生嚴重安全風險的原因。通過自動化控制可以使系統在發生危險時快速發現並解決,另外,在一定程度上通過遠程遙控還可避免故障對維修工作人員產生直接的危害。最後,具有健全的數據以及精準的計算。自動化系統可以根據自身的操作流程、故障處理等數據建立完善健全的資料庫以及精準的計算,為後期進行信息優化決策提供條件。
2現代智能建築中自動化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的實現
現代智能建築中自動化系統的工作原理如下:實時的數據採集;實時的控制決策;實時的控制輸出。其系統包括自控給排水系統、照明控制系統、供配電系統以及消防安全系統等。其中,給排水系統包含生活給水系統、生活排水系統、市政給排水管網系統、市政水處理(包括給水處理以及廢水處理)建築給排水、 雨水 系統、消火栓系統、噴淋系統等。照明控制系統能夠滿足和實現不同的燈光效果,而且還能改善工作環境,提高工作效率,節約能源,延長燈具壽命,減少用戶維護費用等等。供配電系統先從發電廠發出經過升壓變壓器(升壓)到線路,中樞變電所這一部分為供電系統從中樞變電所經線路到用戶變壓器,開關櫃這一部分完成大的配電系統從用戶變電所到各個廠區或用電負荷,最後完成全部的配電。消防控制系統是指接到火警後,發出信號,相關設備自動轉到到消防狀態。例如電梯,在接到火警信號後,電梯自動關門轉為下行至首層,由進入轎廂的消防員控制運行。除了以上所說的控制系統之外,為了滿足不同人群對不同功能的需求,可以相應的根據建築環境設置一些特定的子系統,如停車場管理系統、智能家居服務系統、物業管理應用系統等,實現個性化的自動管理。在現實生活中,為了實現現代智能建築電氣自動化系統功能的豐富性,必須建立一套完善健全的數字化控制體系,這是實現控制技術應用的基本條件,與此同時,建立遠程式控制制管理中心,這樣可以對本地控制台出現的故障及時進行處理,以此提高數字控制體系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3電氣自動化控制在智能樓宇中的應用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以及經濟實力的迅猛發展,建築智能化在我國得到了全面的推廣,它的出現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這就加快了智能樓宇進程的日新月異。智能樓宇主要包括安防系統、計算機網路、通訊系統、樓宇自控系統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需求,電氣自動化控制是智能樓宇功能發揮的技術保障,在智能樓宇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3.1建築電氣設備自動化系統安裝前,制定科學的計劃
建築電氣設備自動化系統質量的好壞直接不僅影響建築物功能是否正常運行,而且還影響該建築的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因此,在施工前,相關工作人員不能盲目地按照圖紙進行施工,全面了解設計方案,及時對設計圖紙中的不足提出改進建議,避免工程返工的情況。此外,還要依照業主的需求及利益,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安裝計劃,嚴格按照操作程序進行施工,以此滿足建築本身以及業主的相關需求。
3.2電氣設備的安裝
電氣設備的正常運行是保證建築電氣設備自動化系統功能充分發揮的前提。電氣設備的安裝調試是保證其正常運行的基本條件,需進行以下步驟:首先,一定要理解整個設備的工藝流程、控制流程,熟練掌握電氣設備要用到的各種儀表。其次,仔細研究設計方案及施工圖紙。最後,根據設計圖紙對電氣設備內部的接線了解清晰,接著就可以對設備進行實際的接線。在所有設備調試完畢後,再對其進行安裝施工。在設備安裝時,必須嚴格根據設備的安裝要求與規范進行安裝。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接線前一定要先進行校線,在確定設備外觀完好、接線正確、外來信號正常的基礎上,方可讓使用方開始帶電調試,在送電之前,要將所有斷路器保持斷電狀態。
4結束語
眾所周知,世界經濟一體化、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要想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就要大力發展作為支柱性產業之一的建築行業。然而,由於人們對建築設計的要求逐漸增加,以往的傳統性建築已經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於是智能樓宇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其帶來的高品質生活享受,令人們嚮往不已。而智能建築的建立又離不開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的支持。換句話說,智能建築的出現,給電氣自動化工程的發展帶來了很好的平台,被廣泛應用於很多領域及專業,其技術具有更新速度快,復雜程度高等特點,因此,需要相關工作人員不斷地學習及積累 經驗 ,與時俱進。
有關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論文範文推薦:
1. 電氣自動化畢業論文範文
2. 電氣工程自動化畢業論文範文
3.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論文
4. 電氣自動化論文精選範文
5. 電氣自動化畢業論文
6. 電力系統自動化論文範文
Ⅷ 關於自動控制技術主要內容的論文
自動控制技術是能夠在沒有人直接參與的情況下,利用附加裝置(自動控制裝置)使生產過程或生產機械(被控對象)自動地按照某種規律(控制目標)運行,使被控對象的一個或幾個物理量(如溫度、壓力、流量、位移和轉速等)或加工工藝按照預定要求變化的技術。它包含了自動控制系統中所有元器件的構造原理和性能,以及控制對象或被控過程的特性等方面的知識;自動控制系統的分析與綜合;控制用計算機(能作數字運算和邏輯運算的控制機)的構造原理和實現方法。自動控制技術是當代發展迅速,應用廣泛,最引人矚目的高技術之一;是推動新的技術革命和新的產業革命的核心技術;是自動化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動控制技術有很強的應用背景,無論是在煉鋼、軋鋼、化工、石油、電力等工業上,或是造紙、紡織、皮革和食品等工業上;無論是在航空、航海、汽車和鐵路運輸工業和國防工業上,或是圖書資料的管理、實驗室技術設備上都得到廣泛應用。自動控制技術對導彈和人造地球衛星是非常重要的,對於研究原子能的應用,研究飛機和導彈的空氣動力和結構強度也是有用的。沒有應用背景的「控制理論」就缺乏生命力。如何巧妙地運用控制的基礎理論來解決實際問題是和研究控制理論本身不同的另一種創造性工作。
近年來自動控制技術發展迅猛,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網路和通信技術發展的突飛猛進,使人們籍助於許多使能技術的進步和一些開發工具的擴大,將人們構思的自動操作得以付諸實現。如網路控制技術、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等均屬於自動化控制技術中的使能技術。自動控制技術正向著網路化、集成化、分布化、節點節能化的方向發展。
自動控制技術領域為廣大用戶提供的科學數據主要包括自動控制理論和方法、自動控制系統、控制軟體技術、自動控制設備、可靠性技術、功能安全技術等6個數據集。
自動控制理論與方法數據集:主要包括自動控制的基本理論,其中包含決策分析和博弈、多級遞階和分散控制、穩定性和魯棒性、決策支持系統、自適應、自學習、自校正等數據。系統的建模與模擬、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智能計算與控制均有大量基礎數據。並且提供了自動控制最新理論與方法,其中包含基於網路的控制、對象模型不確定系統和魯棒性、協調控制相關數據。
自動控制系統數據集:主要包括自動控制系統體系結構,技術規范,系統集成及典型系統——分布式控制系統(DCS)、基於現場匯流排的控制系統(FCS)、可編程自動化系統(PAC)、數據採集和監督控制系統(SCADA)相關數據,在典型系統中我們採集了每個系統的應用實例及一些國際知名廠商的典型產品,為用戶提供最新、優質、全面、可靠的技術規范。
控制軟體技術數據集:包括了常規PID控制和先進控制軟體:多變數模型預測控制、專家系統、模糊控制及人工神經網路控制組態軟體相關基礎數據。詳細介紹了製造執行系統MES,包含製造執行系統概述、製造執行系統有關的國際標准、實用的製造執行系統軟體等數據。
自動控制設備數據集:包括可編程序控制器、嵌入式控制器、工業控制計算機、分布式I/O、變頻驅動器以及運動控制和伺服控制設備的體系結構、性能參數、技術參數及工業控制用編程語言,並且提供典型產品的基礎數據。
可靠性技術數據集:包括可靠性概述、可靠性有關國際標准、故障診斷、可靠性設計數據,為技術人員進行產品設計提供重要參考數據。
功能安全技術數據集:包括其基本概念、電氣/電子/可編程電子安全以及行業適用的功能安全國際標准及風險評價、安全性設計、網路通信安全等數據。
自動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動化單元技術和集成技術及其在各類控制系統中的應用。它以自動控制理論為基礎,以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感測器技術、計算機技術、網路與通信技術為主要工具,面向工業生產過程自動控制及各行業、各部門的自動化。它具有「控(制)管(理)結合,強(電)弱(電)並重,軟(件)硬(件)兼施」鮮明的特點,是理、工、文、管多學科交叉的寬口徑工科專業。學生在畢業後能從事自動控制、自動化、信號與數據處理及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技術工作。就業領域也非常寬廣,包括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設計單位、大專院校、金融系統、通信系統、稅務、外貿、工商、鐵道、民航、海關、工礦企業及政府和科技部門等
自動控制技術是對設備進行技術改造和推動技術發展的重要手段,在科研、生產乃至家庭生活等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自動控制的例子是很多的。工業生產設備的自動化,可以改善勞動條件,增加產量,提高質量,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軍事裝備的自動化,可以提高武器的精度、速度和戰術技術性能;在許多人們無法接近的場合,自動控制將是解決問題的惟一的技術手段。
近年來,隨著電子元器件和電路技術的迅速發展,尤其是計算機技術的推廣應用,為自動控制技術的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為了普及自動控制知識,滿足技術革新和技術改造以及自動控制人員崗位培訓的需要
本書主要講述自動控制電路的設計、製作與調試,從基本知識講起,介紹自動控制系統的基本組成、常用感測器、基本單元電路和終端執行機構等的原理和應用技術。在此基礎上,介紹自動控制電路的一般設計思路、分析方法;以及設計自動控制電路時應注意的問題。最後詳細講解溫度自動控制、燈光自動控制、時間自動控制、液位自動控制、濕度自動控制等自動監控類電路的特點、原理、識圖方法以及實例分析。學習這些典型實例,可以開拓讀者的設計思路,從中得到啟發,並可作為實際製作時的參考。.
自動化控制(automation control ),廣義來說,通常是指不需借著人力親自操作機器或機構,而能利用動物以外的其他裝置元件或能源,來達成人類所期盼執行的工作。更狹義地說即是以生化、機電、電腦、通訊、水利、蒸汽等科學知識與應用工具,進行設計來代替人力或減輕人力或簡化人類工作程序的機構機制,皆可稱之。
自動控制是相對人工控制概念而言的。指的是在沒人參與的情況下,利用控制裝置使被控對象或過程自動地按預定規律運行。自動控制技術的研究有利於將人類從復雜、危險、繁瑣的勞動環境中解放出來並大大提高控制效率。
自動控制是工程科學的一個分支。它涉及利用反饋原理的對動態系統的自動影響,以使得輸出值接近我們想要的值。從方法的角度看,它以數學的系統理論為基礎。我們今天稱作自動控制的是二十世紀中葉產生的控制論的一個分支。基礎的結論是由諾伯特·維納,魯道夫·卡爾曼提出的。
Ⅸ 急需電子信息工程畢業論文
山東水利職業學院信息工程系
畢業論文 (設計)指導書
(適用於2007屆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控制專業)
目 錄
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
一.畢業論文(設計)的目的和任務
二.畢業論文(設計)的程序和步驟
三.畢業論文(設計)的結構與要求
四.畢業論文(設計)的指導工作及對學生的要求
五.畢業論文(設計)與答辯的時間安排
六.畢業論文(設計)成績的評定
七.畢業論文(設計)參考選題
八.附件
山東水利職業學院 信息工程系
2007屆學生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
指導教師 職 稱 需要學生人數及專業
課題名稱
課題內容及意義
對學生的要求
進度安排
參考文獻
備註:學生分為計算機應用、電子信息、網路技術、計算機控制等專業。
一.畢業論文(設計)的目的和任務
根據國家教育部的要求,高等學校畢業生在畢業前要進行撰寫論文或進行畢業設計(統稱畢業環節),這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畢業環節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課堂學到的知識與實際工作中的問題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增強了學生適應實際工作的能力,是邁向實際工作崗位前的一次重要演練。
通過畢業論文(設計),使學生運用所學的軟、硬體知識,獨立分析解決計算機應用的實際問題,掌握應用軟體開發的基本模式和步驟,以達到將理論知識學以致用、融會貫通的目的。
學生論文(設計)要完成的任務是:
1.根據所選畢業論文(設計)的題目,到各有關單位進行現場實習和調研,搜集並整理有關資料、文獻。
2.根據實習和調研所掌握的資料,對論文(設計)題目中所涉及的問題進行分析論證,提出見解,編寫應用程序,最終完成論文(設計)。
二.畢業實習與論文(設計)的程序和步驟:
畢業論文(設計)的工作大致可分為如下階段:
(一)選題階段
根據給出的論文題,按自身的理解和對題目的熟悉程度,填報論文題目,學生也可自行選擇未給出的論文題。學生須明確所選題目的要求及深度。學校根據學生填報的畢業論文(設計)志願,在綜合評定後,最終確定學生的論文題目,並指定指導教師。自選題須經指導教師認證。
(二)撰寫論文階段
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所選題目目前的狀況及用戶的要求進行需求分析,提出解決方案,畫出系統流程圖,編寫程序,進行上機調試,最終完成論文(設計)。
(三)畢業答辯階段
學生按期做完畢業論文(設計)後,交給指導教師審閱,教師要寫出審閱意見,並在論文上簽字。在沒有特殊情況下,學生均須進行畢業答辯。
答辯按以下程序進行:
1.學生向答辯委員會報告本人論文的主要內容;
2.答辯委員會和參加老師對論文提出問題;
3.學生對所提問題進行答辯;
4.答辯委員會給出答辯成績。
三.畢業論文(設計)的結構與要求
◆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報告字數不少於12000字
◆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
◆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Abstract)(可選)
◆前言:本課題研究的意義、國內外相關課題的狀況介紹等。
◆系統的需求分析:系統需求、本課題任務及目的等。
◆系統開發工具:本課題使用的軟體工具介紹等。
◆系統設計與開發:本課題程序結構、數據結構、演算法、系統開發流程、主要模塊及其原程序注釋、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等。
◆代碼調試與系統測試:應用程序測試、系統測試等。
◆總結:系統的功能、使用說明、存在的問題、收獲和體會等。
◆附錄
◆參考文獻
四、畢業論文(設計)的指導工作及對學生的要求
(一)指導教師的主要工作
指導學生擬定論文進度,布置給學生應完成的工作並檢查其執行情況,每周至少半天時間對所帶學生進行指導。引導學生擬定論文提綱,幫助學生分析論文所涉及的問題,對方案的可行性、流程的正確性、程序的嚴謹性等進行審查,並提出意見,做好論文的審閱和學生的釋疑工作。
(二)對學生的要求
1、擬定個人工作計劃,搜集、閱讀、分析、整理有關資料;
2、復習有關專業理論及編程需用的程序語言,做好實習、撰寫論文准備工作。
3、在畢業環節過程中,要嚴肅認真,積極主動,獨立思考,努力鑽研。對論文內容要充分理解和把握,要有自己的獨立見解,不應簡單抄襲資料。做好答辯的准備工作。
4、遵守實習、勞動紀律,注意安全。服從教師指導,虛心向實習單位的工作按質、按量、按期完成畢業論文。
五.畢業論文(設計)與答辯的時間安排
序號 專業名稱 畢業設計時間 備注
1 電子信息專業(04級普通、對口) 第10周~第18周(2007.5.7~2007.7.6)
2 計算機控制及應用專業(04級普通) 第10周~第18周(2007.5.7~2007.7.6)
答辯時間另行通知。以上時間如有變化,會及時通知。
六.畢業論文(設計)成績的評定
畢業論文的成績分為:優、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級。
畢業論文的成績將綜合考慮畢業環節個人表現、論文水平及畢業答辯的情況。
七.畢業論文(設計)參考選題
設計題目一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轉速控制系統
1、 任務
設計一個小型計算機控制系統,控制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轉速。要求在一定范圍內電機轉速保持在設定轉速上。
2、要求
(1)、電機轉速控制范圍為0-1200RPM。
(2)、要求設置相應的按鈕使用戶能夠設置電機轉速、演算法參數大小以及電機的啟動和停止等。
(3)、電機控制演算法可以採用PID演算法、模糊控制演算法、模糊PID控制演算法等。
(4)、電動機的轉速調整通過晶閘管調壓模塊調整加到三相交流非同步電動機的電壓來實現。
(5)、要求在系統處於穩定狀態時,系統的設置值與實際輸轉速之間的誤差(即穩態誤差)控制在15%以內。
設計題目二 電烤箱溫度控制系統
1、任務
設計一個電烤箱溫度控制系統,要求在一定范圍內電烤箱溫度保持在設定溫度上。
2、要求
(1)、溫度范圍為0-200℃。
(2)、溫度值、控制參數等可以手動設置並能顯示設定溫度、實際溫度、控制參數等
(3)、系統的啟動和停止等操作可以通過鍵盤控制。
(4)、溫度控制精度要求在正負5℃。
設計題目三 自動往返小車的設計
1、任務
設計製作一款具有智能判斷自動往返功能的小車,能沿設定軌道自動往返。路長20厘米,並在路的兩邊貼有黑線軌道,路中間貼有數片鐵片,路兩頭有路障。
2、要求
(1)、能在路兩頭自動往返行駛
(2)、尋跡功能(按路面的黑色軌道行駛)。
(3)、檢測路面所放置的鐵片的個數的功能。
(4)、計算並顯示所走的路程和行走的時間,並可發聲發光。
設計題目五、自動水溫控制系統
1、任務
設計並製作一個水溫自動控制系統,控制對象為1升凈水,容器為搪瓷器皿。水溫可以在一定范圍內由人工設定,並能在環境溫度降低時實現自動控制,以保持設定的溫度基本不變。
2、要求
(1)溫度設定范圍為40~90℃,最小區分度為1℃,標定溫度≤1℃。
(2)環境溫度降低時(例如用電風扇降溫)溫度控制的靜態誤差≤1℃。
(3)用十進制數碼管顯示水的實際溫度。
設計題目六、數字式工頻有效值多用表
1、任務
設計並製作一個能同時對一路工頻交流電(頻率波動范圍為50 ±1Hz、有失真的正弦波)的電壓有效值、電流有效值、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功率因數進行測量的數字式多用表。參見附圖。
2、要求
(1)測量功能及量程范圍
a、 交流電壓:0~500V;
c、 有功功率:0~25kW;
d、 無功功率:0~25kvar;
e、 功率因數(有功功率/視在功率):0~1 。
為便於本試題的設計與製作,設定待測0~500V的交流電壓、0~50A的交流電流均已經相應的變換器轉換為0~5V的交流電壓。
(2)准確度
a、 顯示為 位(0.000~4.999),有過量程指示;
b、 交流電壓和交流電流:±(0.8%讀數+5個字),例:當被測電壓為300V時,讀數誤差應小於±(0.8%×300V+0.5V)=±2.9V ;
c、 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1.5%讀數+8個字);
d、 功率因數:±0.01 。
(3)功能選擇:用按鍵選擇交流電壓、交流電流、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和功率因數的測量與顯示
設計題目七、液體點滴速度監控裝置
1、任務
設計並製作一個液體點滴速度監測與控制裝置,示意圖如右圖所示。
2、要求
(1)在滴斗處檢測點滴速度,並製作一個數顯裝置,能動態顯示點滴速度(滴/分)。
(2)通過改變h2控制點滴速度,如右圖所示;也可以通過控制輸液軟管夾頭的松緊等其它方式來控制點滴速度。點滴速度可用鍵盤設定並顯示,設定范圍為20~150(滴/分),控制誤差范圍為設定值 ±10% ±1滴。
(3)調整時間≤3分鍾(從改變設定值起到點滴速度基本穩定,能人工讀出數據為止)。
(4)當h1降到警戒值(2~3cm)時,能發出報警信號。
3、說明
(1)、控制電機類型不限,其安裝位置及安裝方式自定。
(2)、儲液瓶用醫用250毫升注射液玻璃瓶(瓶中為無色透明液體)。
(3)、受液瓶用1.25升的飲料瓶。
(4)、 點滴器採用針柄顏色為深藍色的醫用一次性輸液器(滴管滴出20點蒸餾水相當於1ml±0.1ml)。
(5)、賽區測試時,僅提供醫用移動式點滴支架,其高度約1.8m,也可自帶支架;測試所需其它設備自備。
(6)、滴速夾在測試開始後不允許調節。
(7)、發揮部分第(2)項從站功能中,c中的「異常情況」自行確定。
設計題目八、自動控制升降旗系統
1. 任務
設計一個自動控制升降旗系統,該系統能夠自動控制升旗和降旗,升旗時,在旗桿的最高端自動停止;降旗時,在最低端自動停止。
自動控制升降旗系統的機械模型如圖所示。旗幟的升降由電動機驅動,該系統有兩個控制按鍵,一個是上升鍵,一個是下降鍵。
2. 要求
(1)、按下上升按鍵後,國旗勻速上升;上升到最高端時自動停止上升;按下下降按鍵後,國旗勻速下降,下降到最低端時自動停止。
(2)、能在指定的位置上自動停止。
(3)、為避免誤動作,國旗在最高端時,按上升鍵不起作用;國旗在最低端時,按下降鍵不起作用。
(4)、升降旗的時間均為43秒鍾,與國歌的演奏時間相等。
(5)數字即時顯示旗幟所在的高度,以厘米為單位,誤差不大於2厘米。
附件一:
山東水利職業學院 信息工程系
畢業論文(設計)撰寫規范
一、論文印裝
(一)裝訂要求
論文一律用A4(210mm279mm)標准大小的白紙列印並裝訂(左裝訂)成冊。論文在列印時,要求紙的四周留足空白邊緣,以便裝訂和批註。每頁的上邊距和左邊距側(訂口)應分別留邊25 mm,下邊距和右邊距(切口)應分別留邊20 mm。
(二)字體要求
1. 論文標題: 小2宋體字,黑體;
小標題1: 小3宋體字,黑體;
小標題2: 4號宋體字,黑體;
2. 正文標題: 參考(五)正文部分;
3. 正 文: 小4宋體字;
4. 參考文獻: 5號宋體字;
5. 英文摘要: 標題:小3, 正文:小4,字體 :Times New Roman
二、論文結構及要求
畢業論文由以下部分組成:
1.封面;2.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3.中文摘要;4.英文摘要;5.目錄;6.正文;
7.結論;8.致謝;9.參考文獻;10.有關圖紙(大於3#圖幅時單獨裝訂)。
(一)封面及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
封面是論文的外表面,提供應有的信息,並起保護作用。
封面上包括下列內容:
1.論文題目,用三號宋體字標注在題目欄;
2.論文的作者和指導教師;
3.所屬系(部、中心)、專業、年級、學號。論文封面(見附件八)。
任務書由指導教師填寫,經系(部、中心)或教研室主任簽字後生效。
(二)中英文摘要(中文在前,英文在後)及關鍵詞
摘要是論文內容的簡要陳述,應盡量反映論文的主要信息,內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結論,不含圖表,不加註釋,具有獨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一般為300 字左右,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內容完全相同。
「摘要」字樣位置居中。
關鍵詞是為了滿足文獻標引或檢索工作的需要而從論文中選取出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題內容信息的詞或片語。關鍵詞包括主題和自由詞:主題詞是專門為文獻的標引或檢索,盡量從《漢語主題詞表》中選用;自由詞則是未規范化的即還未收入主題詞表中的詞或片語。
每篇論文中應列出3~5個關鍵詞,它們應能反映論文的主題內容。其中主題詞應盡可能多一些,關鍵詞作為論文的一個組成部分,列於摘要段之後。撰寫要求有英文摘要的論文,還應列出與中文對應的英文關鍵詞(Key words)。
關鍵詞排在摘要正文部分下方。
(三)目錄
目錄按三級標題編寫,要求層次清晰,且要與正文標題一致。主要包括緒論、正文主體、結論、致謝、主要參考文獻及附錄等。
(四)緒論
1.緒論
其目的是向讀者交代本研究的來龍去脈,作用在於使讀者對論文先有一個總體的了解。緒論要寫得自然、概括、簡潔、確切。
2.緒論的內容有如下幾項:
(1)研究的目的、范圍和背景。
(2)理論依據、實驗基礎和研究方法。
(3)預期的結果及其地位、作用和意義。
(五)正文
正文是論文的核心部分,論文的論點、論據和論證都在這里闡述,因此它要佔主要篇幅。由於論文作者的研究工作涉及的學科、選題、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工作進程、結果表達方式等差異很大,所以對正文中要寫的內容不作統一規定;但總的思路和結構安排應當符合「提出論點,通過論據或數據對論點加以論證」這一共同的要求。正文必需客觀真切、准確完備、合乎邏輯、層次分明。
1.對正文主題的要求
(1)主題新穎,研究、解決、創立需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2)主題深刻,抓住問題的本質,揭示事物的主要矛盾,總結出事物存在、運動、變化和發展的客觀規律。
(3)主題集中,一篇論文只有一個中心,要使主題集中,凡於本文主題無關或關系不大的內容不應涉及,不過多闡述,否則會使問題繁雜,脈絡不清,主題淡化。
(4)主題鮮明,論文的中心思想地位突出,除了在論文的題目、摘要、前言、結論部分明確地點出主題外,在正文部分更要注意突出主題。
2.對結構的要求
論文撰寫通行的題序層次大致有以下幾種格式:
第一種 第二種 第三種 第四種
一、 第一章 第一章 1.
(一) 一、 第一節 1.1
1. (一) 一、 1.1.1
(1) 1. (一) 1.1.2(1)
格式是保證文章結構清晰、綱目分明的編輯手段,撰寫畢業論文可任選其中的一種格式,但所採用的格式必須符合上表規定,並前後統一,不得混雜使用。格式除題序層次外,還應包括分段、行距、字體和字型大小等。
第一層次(章)題序和標題居中放置,其餘各層次(節、條、款)題序和標題一律沿版面左側邊線頂格安排。第一層次(章)題序和標題距下文雙倍行距。段落開始後縮兩個字。行與行之間,段落和層次標題以及各段落之間均為單倍行距。
第一層次(章)題序和標題用小三號宋體字,黑體。題序和標題之間空兩個字,不加標點。
第二層次(節)題序和標題用四號宋體字,黑體。
第三層次(條)及以下各層次題序及標題一律用小四號宋體字,黑體。
(六)結論
結論即結束語、結語,是在理論分析和實驗驗證的基礎上,通過嚴密的邏輯推理得出的有創造性、指導性、經驗性的結果描述。結論作為單獨一章排列,但標題前不加「第XXX章」字樣。結論是整個論文的總結,應以簡練的文字說明論文所做的工作,一般不超過兩頁。
(七)致謝
對指導教師和給予指導或協助完成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組織和個人表示感謝。文字要簡捷、實事求是,切忌浮誇和庸俗之詞。
(八)主要參考文獻
1.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應是論文作者親自考察過的對畢業論文有參考價值的文獻。參考文獻應具有權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獻。參考文獻在整個論文中出現的次序用[1]、[2]、[3]……形式統一排序,依次列出。
2.參考文獻的表示格式為:
著作:[序號]作者.譯者.書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時間.引用部分起止頁
期刊:[序號]作者.譯者.文章題目.期刊名.年份.卷號(期數). 引用部分起止頁
會議論文集:[序號]作者.譯者.文章名.文集名 .會址.開會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時間.引用部分起止頁
例:
[1] 劉國均,陳紹業.圖書館目錄.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2] 傅秉義,陳運泰,祁貴中.地球物理學基礎.北京:科學出版社,1958,447
[3] 華羅庚,王元.論一致分布與近似分析.中國科學,1973(4):339~357
三、其他要求
(一)表格
論文的表格可以統一編序(如:表15),也可以逐章單獨編序(如:表2.5),採用哪種方式應和插圖及公式的編序方式統一。表序必須連續,不得重復或跳躍。
表格的結構應簡潔。
表格中各欄都應標注量和相應的單位。表格內數字須上下對齊,相鄰欄內的數值相同時,不能用『同上』、『同左』和其它類似用詞,應一一重新標注。
表序和表題置於表格上方中間位置,無表題的表序置於表格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同一篇論文位置應一致)。
(二)圖
插圖要精選。圖序可以連續編序(如 圖52),也可以逐章單獨編序(如 圖6.8),採用哪種方式應與表格、公式的編序方式統一,圖序必須連續,不得重復或跳躍。僅有一圖時,在圖題前加『附圖』字樣。畢業設計(論文)中的插圖以及圖中文字元號應列印,無法列印時一律用鋼筆繪制和標出。
由若干個分圖組成的插圖,分圖用a,b,c,……標出。
圖序和圖題置於圖下方中間位置。
(三)公式
論文中重要的或者後文中須重新提及的公式應注序號並加圓括弧,序號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序(如:(45))或逐章編序(如(6.10)),序號排在版面右側,且距右邊距離相等。公式與序號之間不加虛線。
(四)數字用法
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時間和各種計數、計量,均用阿拉伯數字。年份不能簡寫,如1999年不能寫成99年。數值的有效數字應全部寫出,如:0.50;2.00不能寫作0.5;2。
(五)軟體
軟體流程圖和原程序清單要按軟體文檔格式附在論文後面。
(六)工程圖按國標規定裝訂
圖幅小於或等於3#圖幅時應裝訂在論文內,大於3#圖幅時按國標規定單獨裝訂作為附圖。
(七)計量單位的定義和使用方法按國家計量局規定執行。
(八)附錄
1.附錄
附錄是論文主體的補充項目,為了體現整篇論文的完整性,寫入正文又可能有損於論文的條理性、邏輯性和精煉性,這些材料可以寫入附錄段,但對於每一篇論文並不是必須的。
2.附錄大致包括如下一些材料:
(1)比正文更為詳盡的理論根據、研究方法和技術要點,建議可以閱讀的參考文獻的題錄,對了解正文內容有用的補充信息等;
(2)由於篇幅過長或取材於復製品而不宜寫入正文的材料;
(3)一般讀者並非必要閱讀,但對本專業同行很有參考價值的資料;
(4)某些重要的原始數據、數學推導、計算程序、框圖、結構圖、統計表、計算機列印輸出件等。
(5)附錄段置於參考文獻表之後,附錄中的插圖、表格、公式、參考文獻等的序號與正文分開,另行編制,如編為「圖1」,「圖2」;「表1」,「表3」;「式(1)」,「式2」;「文獻[1]」,「文獻[2]」等。
四、畢業設計(論文)裝訂順序
(一)畢業設計(論文)封面
(二)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
(三)中文摘要、關鍵詞
(四)英文摘要、關鍵詞
(五)目錄
(六) 正文
(七) 附錄
(八)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