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植物無土栽培實踐報告。急
無土栽培的研究實踐活動 xx無土栽培研究小組 指導老師:xxx 一、研究小組的成員無土栽培研究實踐小組成員及分工組長:xx 負責整個研究活動的計劃、組織、協調副組長:xx 參與實踐研究,負責研究報告的撰寫組員:xx xx xx xx xx 負責網路技術、研究報告幻燈片製作的指導xx xx 參與實踐研究,負責聯絡,攝像二、研究實踐活動的日程安排 經過我們研究小組成員的共同討論,制定了如下的「研究實踐活動計劃」: 三、研究活動的過程查找資料1月11、12日,我們研究實踐小組的成員通過上網和到圖書室查閱資料,整理出了一本「無土栽培」的指導手冊,也使我們了解了無土栽培的發展歷史、優點、類型、方式、技術要點等內容,為以後開展活動打下了扎實的理論基礎。(四)開展實驗通過我們查找資料,聆聽講座,實地參觀後,研究小組的成員人人躍躍欲試,都想大幹一場。於是,我們全體成員通過討論分成5個組,分別是「青菜組」、「蠶豆組」、「大蒜組」、「雪菜組」、「小麥組」,每個組由2位同學組成,要求每組種植1-2種植物。 每位研究成員積極性高漲,每兩天認真觀察、測量並記載一次植物的根、葉的生長情況,以及植株長度,每周更換營養液的情況。無土栽培實驗記錄表小組名稱 組員 栽培植物名稱 栽培時間 時間高度葉片數根系情況栽培情況備注 通過栽培、觀察,我們研究發現在種植的8種植物中,存活了5種,分別是「青菜、大蒜、蠶豆、野菜和雪菜」,不適宜水培的有「小麥」、「甘蔗」、「菠菜」。 五、研究活動的收獲 這是個樣本,希望對你有幫助
㈡ 無土栽培的實驗報告
麓山的啊?幾班的、哥也求這!
㈢ 無土栽培報告
過程
根據無土栽培的設備要求和有關的技術要求,我們把研究的過程分為四個階段:一是無土栽培室的整理消毒,二是種子的篩選和育苗,三是上槽,四是配製營養液,五是搭建支架,六是病蟲害防治。
(一)無土栽培房的整理消毒
無土栽培,一個挺新鮮的名詞。無土栽培是什麼?需要什麼設備呢。我們第一次跟著Ms鄧來到 生物園的時候,看到了我們學校早就建好的無土栽培室。它就像一個透明的半圓形的塑料小房子,屋頂是用水管搭成的一個拱形的支架,支架上面蒙了一層透明的塑料布。門上有一塊窗紗。走那個小房子,我們發覺地面鋪了一層細沙,上面有三個用泡沫板連起來的並排的水槽,但是它們已經很不整齊了,水槽之間的地面用塑膠地板鋪了兩個過道。一直往裡走,到了水槽的盡頭,有三個水池。Ms鄧說,這三個水池裡裝的是營養液,它跟那三個水槽是相通的,水池裡各有一馬達,Ms鄧說,開動馬達,水池裡的營養液就會自動的流到相對的水池裡,然後又流回到水池,循環往復。Ms鄧跟我們介紹說,這三個水槽就是我們用來栽培植物的地方。 我們就在Ms鄧的指導下開始整理無土栽培室。拔雜草,撿落葉,掃垃圾……然後把那三個水槽里的泡沫板和塑料薄膜都換上新的,給池子灌上新鮮的水,把屋頂上透明薄膜上的破洞補好,把鎖修好…………一切准備就緒,就等種子了。(二)育苗 經過商量,我們決定先種一些我們熟悉的蔬菜來試試。於是我們請Ms鄧幫我們向學校申請買一些蔬菜種子。等啊盼啊,我們種子終於買來啦,我們很高興。那些種子有黃瓜、白瓜、西紅柿。黃瓜的種子是長長的,白瓜的種子比黃瓜的要小一點西紅柿的呢?西紅柿的種子是圓圓的扁扁的。我們都要種。我們來到陰棚里,陰棚的沙地上有很多雜草,還有一些野花。我們進去之後先拔草,拔呀拔呀,終於拔好了前面一塊,後面還有一些沒拔完。我們就拔後面的,Ms鄧就在沙地上澆水,然後把一些木屑放在沙地上和沙子攪混。我們很奇怪,為什麼要放木屑呢?哦,原來是為了讓種子更好地發芽。於是我們就開始種三種植物的種子。首先我們先在攪混好的沙地上用鏟子的尖頭劃一條條的小溝,然後Ms鄧就一人給一點黃瓜的種子,我們就把黃瓜的種子均勻地撒在溝溝里,然後又放白瓜的種子和西紅柿的種子,再拿水管澆水在沙地上的種子上面。最後用鏟子挖些沙子蓋上種子,再澆水。我們就高高興興地回來了。 後來的幾天,我們天天都來給這些種子澆水,並且仔細觀察的變化:發芽了,破土了,長葉了,長高了……第12天,黃瓜的葉子已經長有三片了,可以移植上槽了。(三)移植 移植是無土栽培的重要的操作階段,怎麼做好這個階段的工作?我們是這樣做的:先把已經長到大約5厘米高的秧苗連根拔起,注意拔的時候用小鏟子幫忙,不要傷了根須,然後把它們帶到無土栽培室,先把秧苗放在一個黑色的中間和底部都有很多小洞洞的框框里,讓根須從下面的洞洞里垂下來,然後把套好的秧苗小心地放進泡沫板上的圓洞里,隔一個放一棵。開動水池的馬達,讓水循環流到槽里來,這樣,移栽就做好了。(四)配製營養液 秧苗移栽好三天之後,我們拿出一些秧苗來看,發現根須都長的很好,說明移栽很成功,那麼,下一步應該就是給秧苗加強營養,讓它們快快長了。這就需要給它們配製營養液了。配製營養液有很嚴格的要求,而且不同的植物要不同的肥料,不同的分量。於是Ms鄧親自來配了。我們看見Ms鄧用一把天平秤來稱,先稱了750克白色的肥料,然後稱了1250克的黃色的復合肥料,把它們一起放在一個臉盆里,加上一些水,剛好蓋過肥料。然後Ms鄧戴上塑料手套,就把手伸進盆子里攪拌,一直把肥料都攪到溶解。然後把它倒在水池裡。營養液就這樣配製好了。(五)搭建支架 營養液配製好放到水池裡之後,我們發現秧苗長的很快,一天一個樣,轉眼間,黃瓜秧苗都伸出一條條觸須,要往上爬了。Ms鄧說,應該給它們搭架子了。根據Ms鄧的建議,我們想就近取材,把生物園里枯死了的竹子鋸下來用來搭架子就行了,於是我們就鋸起來,鋸了幾根,我們發現我們根本鋸不動,Ms鄧也是非常吃力。後來我們建議打報告請學校幫我們買一些竹子。竹子買回來了,我們先把它們截成1米2長的100根,然後用錘子把它們斜斜地交叉釘在水槽旁邊的沙地上,再用鐵絲捆綁牢,架子上面再用整條的竹子連接起來。架子搭好啦,我們的秧苗就可以快快的往上長了。
三 研究結果
通過著兩個多月的研究實驗,我們成功地進行了黃瓜、白瓜、西紅柿無土栽培的試驗,現在,黃瓜長勢喜人,預計一個月後可以掛果,到時候就可以品嘗到我們的勞動果實了。白瓜、西紅柿也生長正常。 從這個研究我們得出一些結論:蔬菜適合進行無土栽培。我們的實驗操作已經達到一般無土栽培的技術要求。
㈣ 如何寫植物無土栽培的實驗報告
觀察計劃
栽培對象:大蒜(七枚)
准備材料:玻璃皿一個,一坨大蒜(七枚),少許清水。
栽培辦法:將大蒜放入盛有少許清水的玻璃皿中,置於陽光下。
觀察記錄
10-01-31第一天:無明顯變化。
10-02-01第二天:同上。
10-02-02第三天:同上。
10-02-03第四天:大蒜底部根須伸長,約為0.5CM。
10-02-04第五天:根須略有長長。
10-02-05第六天:大蒜中有兩瓣生芽,均約為2Cm『01、02號』。
10-02-06第七天:『01幼芽』2.4CM,『02幼芽』2.2CM,新生的『03幼芽』1CM。
10-02-07第八天:『01幼芽』2.7CM,『02幼芽』2.4CM,『03幼芽』1.5CM,新生的『04幼芽』 0.8CM。大蒜根須長長,約為1.5CM。此時大蒜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三枚,一部分四枚。
10-02-08第九天:其餘三枚大蒜皆已長出幼芽,但還未完全長出,沖破外皮。其餘各部無明顯變化。
10-02-09第十天:『01幼芽』3CM,『02幼芽』2.5CM,『03幼芽』1.7CM『04幼芽』1CM,新生的『05幼芽』0.6CM。
10-02-10第十一天:『01幼芽』5CM,『02幼芽』4.6CM,『03幼芽』4CM,『04幼芽』3.2CM,『05幼芽』2.3CM,新生的『06幼芽』2.5CM。『05幼芽』芽尖分裂。
10-02-11第十二天:『01幼芽』5.2CM,『02幼芽』5CM,『03幼芽』4CM,『04幼芽』3.8CM,『05幼芽』3CM,『06幼芽』2.8CM。新生『07幼芽』2.6CM。根須長到2.4CM。
10-02-12第十三天:『01幼芽』5.2CM,『02幼芽』5CM,『03幼芽』4.2CM,『04幼芽』4CM,『05幼芽』3CM,『06幼芽』3CM,『07幼芽』3.3CM。
附:10-02-26第二十七天大蒜長勢圖像
㈤ 無土栽培實驗報告
實驗報告找個範文格式,內容自己往裡面填寫就是,記得中學高中的物理化學就有實驗報告吧
㈥ 種植芽苗放了營養液
無土栽培方法,(1)青葙種子在20~35℃下浸泡4~12小時後,取出,在溫度25~35℃且黑暗下萌發;(2)萌發的青葙種子置於基質育苗,待青葙幼苗長出2片真葉後,移植至基質或水培容器中無土栽培;(3)在無土栽培的基質或水培容器中加入營養液,培養溫度25~35℃、光照強度1000~7500lux,光照時間6~12小時/天,培養20~25天,長出10片葉以上的青葙。本發明提供一種不受季節限制和水體、空氣污染及病蟲、雜草等危害,能人工周年無土栽培生產優質青葙,為有效開發利用青葙提供了一條見效快、成本低、無公害、品質好的新途徑。
[200820103925]--一種無土栽培裝置
本技術為一種無土栽培裝置。屬於植物無土栽培領域。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讓植物以動態方式與水接觸達到生長所需,不致根部無水或多水發生。本方案是由容器,電機,鏈條或帶,輸水裝置及細繩或透明網孔的長袋組成。電機和與其軸聯動的垂吊鏈條在容器水面上方,通過細繩或透明網孔的長袋將植物掛在鏈條或帶上.讓植物呈垂直狀依附於繩上或網袋中並懸吊於鏈條或帶上。由電機驅動使植苗垂向作上下循環運動,在其路線軌跡最底處與固定的容器內水面接觸。主要用於室內各類已出根植苗,進行立體工廠化栽培生產、維護、控制。
[200820235975]--無土栽培裝置
一種無土栽培裝置,包括補光機構、固定所述補光機構的支撐機構和底座,用來栽培物的栽培器主體設置在底座上;所述支撐機構包括下固定柱和上固定柱,所述下固定柱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補光機構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柱的上端;所述上固定柱的下端活動設置在所述下固定柱的上端;在外力作用下,所述下固定柱可在所述下固定柱上移動或旋轉,並停留在合適的位置。根據不同栽培物在不同時間段的生長特性,本實用新型無土栽培裝置可以調節補光機構與栽培器主體之間的距離,使補光機構照射在栽培器主體上不同栽培物在不同時間段的光線強度不同,讓栽培物充分吸收光線,使栽培物迅速地健康生長;並且適宜種植不同高度的栽培物。
[200910305502]--一種無土栽培的基質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土栽培的基質,該基質由毯子和無織布組成,無織布夾在兩層毯子之間;其中無織布是10-200g/m2,毯子是500-5000g/m2。本發明材料來源廣泛廉價,結構科學合理,具有輕便易移,伸長率高、耐拉力強等性能,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其它材料基質的缺點。它的最大優點抗拉力強、環保無污染,在種植和搬運過程當中不再有斷裂現象,可以直接做垂直綠化。
[200910162976]--一種無土栽培方法及其使用的無土栽培盆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土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浸泡後產生粘液的種子浸泡在15-45℃水中20分鍾以上使其產生粘液;將浸泡後的產生粘液的種子塗抹在紅陶土製成的無土栽培盆的紅陶土裸露表面上設有的凹槽或凹坑內,產生的粘液將種子粘在所述凹槽或凹坑內;在所述無土栽培盆內部加滿水或營養液或者至少加入無土栽培盆容積的2/3的水或營養液。本發明的無土栽培方法能夠方便、快捷且能直接使用充滿水或營養液的無土栽培盆栽培種子。
[200920101307]--無土栽培箱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無土栽培箱,包括箱體和至少一個托盤,所述托盤的底部均設有儲水棉。所述箱體的兩側均等間距設有至少兩根立柱,所述托盤為塑料托盤。本實用新型採用具有如上結構的無土栽培箱,能夠防止固體基質的營養成分流失,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200820235974]--無土栽培器
一種無土栽培器包括儲液盆、儲液盆外蓋與內蓋、安裝有水泵的支撐架和多個網狀物件;儲液盆外蓋與內蓋都設有與網狀物件同等數量的通孔;儲液盆內蓋設有營養液流入的入液口,儲液盆內蓋下底面各通孔邊緣分別設有營養液流出到栽培物上的澆灌口;儲液盆內蓋與儲液盆外蓋固定後之間形成一個容腔,入液口和澆灌口分別與該容腔相通,儲液盆外蓋與內蓋上各自對應的兩通孔同心共同構成容納各網狀物件的栽培穴孔,支撐架固定在儲液盆內蓋下底面上;水泵的出水口藉助支撐架內帶通孔的柱體與儲液盆內蓋的入液口相通。本實用新型具有體積小、美觀大方、清潔衛生和管理省事省時等優點,特別適合家庭、商場、酒店、辦公室等場合使用,而且還可當作裝飾品。
[200820235973]--無土栽培設備
一種無土栽培設備,包括栽培器主體、補光機構、固定補光機構的支撐機構和底部設有容腔的底座,以及驅動栽培器主體之水泵和補光機構工作的控制電路組件;支撐機構下端固定在底座後面,補光機構固定在支撐機構的上端;栽培器主體設置在底座上;控制電路組件包括按鈕操作面板,控制電路組件設置在底座容腔中,按鈕操作面板設置在底座的前側面,按鈕操作面板上各按鈕對應的各按鍵穿越底座前側面後與控制電路組件電連接。本實用新型無土栽培設備具有體積小、移動與操作方便、美觀大方、清潔衛生和管理省事省時等優點,特別適合家庭、商場、酒店、辦公室等場合使用,而且還可當作裝飾品和適宜種植不同高度的栽培物。
[200820203965]--植物無土栽培構件
一種植物無土栽培構件,包括由椰子外殼經破碎後壓制而成的栽培基質[3]和包裹栽培基質的外層[1],外層[1]為塑料袋,塑料袋錶面有防止紫外線滲透的色素,且外層[1]與栽培基質[3]之間留有膨脹間隙[2]。本實用新型適用於無土栽培蔬菜、水果和花卉,其價格低廉、使用效果比較好。
[200910062210]--一種用於無土栽培裝置的毛狀基質
一種用於無土栽培裝置的毛狀基質,它包括基質體,基質體縱向上設有多個異形溝槽。所述的基質體的材質為聚酯纖維、玻纖、塑料或橡膠等親水材料。所述的異形溝槽為直通形或環繞形。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用於無土栽培裝置的毛狀基質,基質體通過溝槽的芯吸效應把無土栽培裝置的浮盤下的營養液吸到基質體上,若干個豎立的毛狀基質體交錯形成基質群體,且交錯狀之間又形成若干個不規則的毛細管,使種子浸潤在營養液中從而使之發芽生長,在保證原有基質吸水保水力效果的情況下,省去了傳統基質的製作、運輸、銷售的環節和費用,能重復使用、節能環保、操作簡單。
[200910142777]--一種垂直面植物無土栽培裝置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垂直面植物無土栽培裝置,由栽培牆【1】和蓄液池【3】組成,其中在栽培牆【1】上設有放置孔,放置孔內可裝拆設置定植缽【2】,在栽培牆內設置滴灌管【6】,滴灌管上安裝滴箭【7】與定植缽【2】連接,在蓄液池【3】內設有水泵【4】及與滴灌管連接的循環管路。本發明結構簡單,製作成本低,採用一體化設計,操作簡單,實用性強,能夠長期使用,適合在蔬菜、花卉和小盆景觀賞植物中大面積推廣應用,這對拓展無土栽培新領域和豐富園庭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200910062211]--一種用於無土栽培裝置的基質
一種用於無土栽培裝置的基質,它包括基質棒,基質棒外表麵包裹有親水層;所述的基質棒的材質為聚酯纖維、玻纖、塑料或橡膠等親水材料;所述的親水層的材質為棉布或棉紗。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用於無土栽培裝置的基質,具有較好的導水性能,基質棒上包裹的親水層具有毛細管的作用,能把無土栽培裝置的浮盤下的營養液吸到基質棒上,若干個豎立的基質棒交錯形成基質群體,使種子被浸潤在營養液中從而使之發芽生長,在保證基質吸水保水力效果的情況下,省去了傳統基質的製作、運輸、銷售的環節和費用,能重復使用、節能環保、操作簡單。
[200810089402]--一種全新溫室無土栽培——噴霧栽培技術
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全新溫室無土栽培——噴霧栽培技術,主要是利用噴霧裝置將營養液霧化為霧滴狀,直接噴到作物根系以提供作物生長所需的水分和養分的一種無土栽培技術。作物懸掛在一個密閉的栽培裝置(槽、箱、桶、管道、床或三角塔)中,而根系裸露在栽培裝置內部,營養液通過噴霧裝置霧化後噴射直接噴到根系表面。它是目前最為有效得解決了所有無土栽培技術中根系水氣矛盾的一種方案(它能使作物根系、莖和葉毛細孔極易吸收生長所需的水分和養分,避免了土培及水培中根系呼吸困難,最大程度的滿足了作物生長所需要的水、肥、氣、溫、光,能使作物快速生長,產量提高幾倍至幾十倍;生產過程中也不存在營養液pH值得變化和腐敗變質問題;易於自動化控制和進行立體栽培,提高溫室空間的利用率;噴霧栽培隔絕了土壤,將病蟲害幾率降至最低,較易做到免農葯栽培,實現真正的無公害作物生產)。
[200820146354]--無土栽培植株固定支架
無土栽培植株固定支架,由4根支柱、2根梁和2根橫桿構成;2根梁和2根橫桿相互固定成四邊形的框架,4根支柱固定在框架的四個角上;滑桿的兩端各有1個通孔,若干根滑桿通過通孔安裝在2根橫桿上,滑桿可沿著橫桿滑動;梁的內側和滑桿的側面上具有潛槽,潛槽中安裝若干個夾子,夾子可以在潛槽中平移。梁、橫桿和橫桿上都有毫米刻度,夾子用於固定植株,並根據所標示的毫米刻度確定植株的行間距。無土栽培植株固定支架易於操作、可重復使用、且有利於無土栽培作物的生長。
[200820109754]--無土栽培養蟲籠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無土栽培養蟲籠,包括鋁合金框架與腔室,該腔室由養蟲室與營養液室兩部分組成,養蟲室設置於營養液室的上側,在養蟲室與營養液室之間設有泡沫板,泡沫板外側的鋁合金框架表面還設有磁扣。養蟲室的正面設有玻璃門,頂部、背面與兩側分別為玻璃及尼龍紗網構成;營養液室的兩側、背面與底部為玻璃製成,內部還設有用於放置營養液的水槽。泡沫板的表面設有若干個種苗孔,在種苗孔及泡沫板邊緣均設有密封件。本實用新型整體設計結構簡單合理,便於工作人員操作,採用無土式的飼養方法,不但節約了飼養空間,在確保飼養籠內空氣的流通的同時,還保證了昆蟲生長所需要的濕度,有效地控制昆蟲飼養過程中的用水量。
[200820191656]--新型多功能花木、蔬菜無土栽培器
一種新型多功能花木、蔬菜無土栽培器,包括容器蓋、容器體和栽培芯,其特徵是:容器體(1)的內壁設有透氣層(2),在透氣層(2)和外壁(4)之間設有納米結構層(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簡化了栽培流程,改善容器自身的透氣性和抗營養液波動的性質,自行吸收多餘的營養物質,使花木、蔬菜的營養平衡,更好的生長。
[200810050263]--山野菜無土栽培方法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植物無土栽培方法,更具體地說,它是一種無污染的山野菜無土栽培方法,其主要技術在於所採用的容器是以聚酯材料製成,在其容器內盛有pH為中性或弱酸性水,其栽培方法是,選擇根莖:山野菜的根莖,將採集到的山野菜的根莖用清水洗去泥土,然後把根的底部剪掉,只保留8-10公分,根莖的上部保留1-3個芽眼,栽植:把上述選擇處理好的根莖,置入以聚酯容器內,加水的數量不超過根長的三分之二;培植:將栽植好的山野菜在夜間溫度控制在6℃-4℃,白天溫度控制在15℃-25℃天之間,經過30-40天培育,進行採摘。本發明的方法培植的山野菜,是純「綠色食品」,一般情況下,一個根莖可收獲三茬,具有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
[200810131726]--一種葡萄埋土防寒區不下架埋土栽培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葡萄埋土防寒區不下架埋土栽培方法。屬果樹栽培技術領域,其目的是解決葡萄冬季埋土防寒下架所帶來的費工費時、成本增加、枝蔓損傷等問題。包括以下兩個方面:(1)定植方法:按照行距3.0~3.5m挖寬60~80cm,深70~100cm的定植溝。按每畝施5~8m3有機肥與表土混合填入定植溝中,然後再填入部分心土,使定植溝深度保留在20~25cm。然後按50~100cm的株距定植葡萄苗木培養管理。(2)整形修剪及埋土防寒:採用主幹高40~50cm的單古約特L形整形(摘要附圖)或雙古約特L形(或T形)整形。或採用主幹高40~45cm的杯狀整形。短枝修剪,冬季採用不下架機械或人工埋土,覆土高出枝蔓15~20cm,防止枝蔓受凍和抽干。
[200810208041]--彩色可調的無土栽培基質和它的製作工藝
一種彩色可調的無土栽培基質和它的製作工藝,屬家庭園藝,盆栽用的栽培基質技術領域,確切的說,是涉及一種色彩可任意變化的無土栽培基質的製造技術。其特點是:基質呈球粒狀,內部遍布細微孔道,基質顏色可配製,且里外一致。並通過十一個操作步驟,完成基質的製作。實施本發明後的積極效果是:該基質有豐富的顏色,且透氣性好,不會使根系腐爛,不會散發異味,質地輕,有一定強度支撐、凝膠膜不會破損,吸水保水能力強,化學性質穩定,酸鹼度適中,適用家庭盆栽,作無土栽培基質,且製作工藝簡單,成本低廉。
[200910073650]--生態有機型無土栽培基質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生態有機型無土栽培基質,包括豬糞、腐殖土和珍珠岩,所述豬糞、腐殖土和珍珠岩以2∶6∶2的比例混合,本發明還包括抗旱保水劑和生物菌肥,所述豬糞通過好氧型發酵進行消毒。本發明通過採用具有上述成分的生態有機型無土栽培基質,能夠減少農產品化肥的施用量,提高農產品的無公害程度。
[200810001776]--一種陽台、小庭院有機蔬菜高產、高效無土栽培技術
一種陽台、小庭院有機蔬菜高產、高效無土栽培技術,它涉及蔬菜、食用菌、水果栽培技術領域。解決了在陽台、小庭院等場所因面積小、採光性差不能大量種植有機蔬菜的難題。它是由使用轉動式多層蔬菜立體栽培架;攀滕類蔬菜、水果,環形盤繞在栽培架上;每盆種植多棵蔬菜。轉動多層蔬菜立體栽培架使蔬菜採光均勻;使用遮陽網防止強光照射,開窗通風或安裝風扇降低陽台溫度,根據蔬菜不同時期對水份的需求調控供水量等多項技術和配套措施組成。本發明的一種陽台、小庭院有機蔬菜高產、高效無土栽培技術,具有空間利用率高,蔬菜種植面積大,生產的全是有機蔬菜,溫濕度適宜,通風良好,光照均勻,蔬菜產量高,種植成本低,操作簡單,管理方便的特點。
[200820118997]--一種無土栽培裝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動化程度高、適宜統一管理的無土栽培裝置,包括補水槽、水泵、空氣泵及復數個培育箱,所述各培育箱分別設有進水口與出水口,補水槽亦設有進水口與出水口,所述各培育箱的進水口和出水口分別通過水管並聯或串聯連接設置再與補水槽的出水口和進水口串聯連接,所述水泵設於培育箱的出水口與補水槽的進水口之間,所述空氣泵設於補水槽上用於向補水槽內的液體增加溶解氧,所述各培育箱內設有用於固定植株的固定架。本栽培裝置可以保證營養液含有充足的溶解氧,適合大規模培育時的統一管理,勞動強度低。
[200820009089]--電動、手壓氣動家用花卉、蔬菜無土栽培器
一種能夠電動、手壓氣動的家用花卉、蔬菜無土栽培器。它是用塑膠材料的桶形構件及電器元件組合構成。由儲液箱,密閉水氣室,承重主管,養殖盆自下而上層級順序連接,由電動,水泵,氣泵或手動氣壓為動力,為養殖盆內的花卉、蔬菜提供生長所需的水、肥、空氣、光、熱。
[200820210513]--無土栽培花的花架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無土栽培花的花架,它由中空管、中空管內所設盛裝液體的容器及中空管管壁上所設的洞孔構成。它的效果在於:1.形式新穎、造型別致,有較高的欣賞價值。2.干凈衛生、無異味,利於人們生存環境的改善。3.安全性好,不會有花盆從花架上落下砸傷人或砸壞物的情況出現。4.負重小。
[200820026668]--無土栽培裝置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無土栽培裝置,包括淺池狀的種植床,所述種植床的前端設有送液管,所述種植床的尾端設有回液管,所述種植床包括床體,所述床體的內側底部設有保溫層,所述保溫層的上表面及所述床體的周邊內表面設有防水層,所述防水層水平部分的上表面鋪設有紗網層,所述紗網層的上面安裝有栽植板,所述栽植板上設有多個栽植孔,所述種植床邊框上設有棚架,所述棚架上覆蓋有防蟲網,本實用新型的無土栽培裝置適應根系生長,可以防蟲、防塵且易大規模推廣應用。
[200710187268]--簡易高效無土栽培技術
無土栽培都必須在控溫、控濕、控光的智能大棚內進行,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全部營養都必須靠人工用葯品配製,單位面積投資巨大,生產所消耗的營養液及能量較大,產品成本高昂,用化學葯劑配製營養液為植物供養,生產的產品品質下降。尋求一種利用可再生的鋸末、秸稈、糖渣、菇渣等廢棄物,來製作營養齊全、豐富、協調合理,且通透性好、持水高的「富養基質」,來取代人工配製化學營養液為植物提供營養,進行無土栽培,減少無土栽培的設備、設施投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品質是本發明的關鍵和目的所在。
㈦ 怎麼進行家庭無土栽培
無土栽培的定義:
無土栽培:是指一切不用土壤,而又能完成植物整個生命生長周期(包括開花、結果、成熟)的栽培方法統稱為無土栽培。
常見的無土栽培基本方法:
主要方法是:根據植物生長所需的N、P、K、G、M、X等十六種必要元素(缺一不可,否則植物就不能活、也不能長),利用化學試劑配製營養液供植物生長。
營養液配製 說明:要配齊16種必要元素,就需用多種原料,而化工原料、化肥的雜質多,容易產生化學反應,影響養分吸收利用(用兩天就不行了、植物就不長了),是不能用來配製營養液的。因此,必須要用高純度的化學試劑來配製營養液,還要先分塊配製成A、B、C液,使用的時候再同時注入營養液存放池(罐),防止結抗。大家購買的營養液的效果往往不佳,皆多因如此。
培養槽:有了營養液,就要有容器來裝。往往是選擇能夠抗腐蝕的用PC管、擠塑板、不銹鋼、泡沫板等來建立牢固的培養槽,裝營養液。
要建營養液的分配系統,循環系統(瓜菜植物容易被水淹死,要將營養液循環起來,帶進空氣),監控系統(監控營養裡面的鹽分濃度,高了植物會死,低了長不好)。
植物在營養液(水)裡面是站不住的,所以還要固定好植株;用岩棉、泡沫板、定植杯、陶粒固定植株的稱為:水培。用草碳、珍珠岩、蛭石等來固定植株的稱基質培,將根系固定好,用液壓方式噴營養液的稱氣霧培。
無土栽培 投資:建培養槽,營養液的分配系統、循環系統等等。大棚除外,一畝需要投資好幾萬元。
無土栽培的用途:主要用於花卉等景觀造型,如作龍作鳳,任意造型十分方便,又好打理,持久性強,非常好。現在我國菜價比國外低多了,不建議用種菜;投入大不說,種的菜成本高,質量差——化學污染重,味淡口感不好。國外菜價高,對瓜菜風味要求不嚴,利於發展。
無土栽培的新方法:
現在,有利用秸稈糞便、樹葉雜草等農廢物(過去的農家有機肥)為原料,製作培養料來無土栽培蔬菜瓜果,這種方法投入比較小,產的瓜菜成本比較低,更重要是解決化肥污染、土壤病蟲危害,不僅能為瓜菜提供充足的有機態有機養分、還能按照瓜菜要求精量精準供水,產瓜菜質量好、風味濃。實用性強、有較多的可取之處!
㈧ 求一生物無土栽培實驗報告,初一的。謝謝
蔬菜無土栽培與種子萌發的實驗觀察
1.簡介
針對我校地處農村,學生對蔬菜種植比較熟悉的特點,擬從蔬菜的選種、發芽、栽培方式等方面著手觀察研究。把鎮園藝場作為學生實驗,基地,利用園藝場無土栽培的有利條件,結合學生蔬菜方面的知識,以學生實踐為主,採用實驗、觀察、比較等方法展開研究。讓他們通過對蔬菜生長的觀察,了解蔬菜的生長規律,培養他們的觀察、實踐、想像和人際交往能力,並培養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要培養他們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知難而進的探索精神。
2.准備階段
先參觀園藝場的蔬菜種植區,初步了解現代農業的發展情況,知道名、特、優、新、奇、稀、精的特色農業主攻方向,特別是蔬菜的無土栽培。一流的生產設施、一流的生產技術、一流的優質蔬菜,吸引了每一位同學的目光,激起他們強烈的好奇心。接著來到農貿市場,那琳琅滿目的蔬菜又引起了他們極大的興趣。參觀結束,學生們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學生在定小課題前,教師預先列出一些參考課題,讓學生選擇:
1.生菜無土栽培的觀察。
2.蠶豆發芽與溫度的關系。
3.蠶豆發芽與空氣的關系。
4.蠶豆發芽與水分的關系。
5.優劣種子在同等條件下的生長觀察。
6.洋蔥在不同水質中的生長對比試驗。
7.黃豆、綠豆、蠶豆在同等條件下的實驗觀察。
8.黃瓜生長快慢與營養液的關系。
9.番茄運用水培法的實驗觀察。
10.番茄霧培法的實驗觀察。
學生通過討論,可以在參考課題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可操作的小課題。如「洋蔥在不同水質中的生長對比試驗」這個課題,由於洋蔥選料容易,且耐活,操作過程簡單,可以一試。「生菜無土栽培的觀察」這個課題,必須在園藝場進行,不方便,只能取消。「番茄浮動水培法的實驗觀察」和 「番茄霧培法的實驗觀察」這兩個小課題,由於條件不成熟,也只能放棄。「蠶豆發芽與溫度的關系」「蠶豆發芽與空氣的關系」 「蠶豆發芽與水分的關系」這三者大家覺得可以一起研究,改成「蠶豆無土栽培的對比觀察」。當然,學生也可以自己另外選擇,如「大蒜無土栽培根須的觀察」這個小課題,學生通過討論,覺得大蒜選料容易,且大蒜又白又長的根須學生很喜歡。小課題確立後,學生自由組合成立小組,再選出組長。
3.分工 學生小課題一覽表
組 長 人 數 小 課 題
劉艷雯 5人 洋蔥在不同水質中生長的對比實驗
張婷 5人 玉米種子的萌發與溫度、水分、空氣的關系
張徐贇 5人 黃瓜根須生長快慢與營養液的關系
范立勇 5人 蠶豆無土栽培的對比觀察
王 婷 4人 大蒜無土栽培的觀察
學生在確立小課題的基礎上,制訂了課外活動方案。在兩個月里,每個小組一般進行五六次活動。下面是小課題「蠶豆無土栽培的對比觀察」這一組的活動方案和實驗過程:
次 數 活 動 內 容 地 點
第一次 參觀園藝場的蔬菜地 園藝場
第二次 採取各種途徑了解種子的結構與蔬菜的生長期 自定
第三次 購買蔬菜種子 市場
第四次 動手做小實驗 家裡
第五次 總結和交流 學校
第六次 將實驗結果製成標本,並寫好小實驗報告 學校
4.實踐階段
學生做蠶豆發芽的實驗,因為蠶豆對農村學生來說是非常熟悉的,幾乎家家都有,而發芽豆更是餐桌上的一道家常菜。蠶豆發芽需要那些條件?蠶豆的主根是怎樣生長的?這細細的豆芽是不是蠶豆的主根?帶著這些問題,學生們做了一個小實驗,並記下了觀察記錄。下面是一位學生在六天里的觀察記錄:
時 間 溫 度 操作過程及現象
第一天 9~18℃ 找來幾粒蠶豆,用水浸沒
第二天 10~17℃ 豆發胖了,水有點渾
第三天 10~18℃ 先把水倒掉,再加入少量水,豆上面蓋一塊濕布。
發現豆的皮裂開了一條縫,裡面有一點白色的東西
第四天 9~18℃ 幼根(豆芽)從珠孔參差不齊地伸出來了
第五天 8~16℃ 芽長得很快,最長的有3毫米,短的有1.8毫米
第六天 5~13℃ 芽長得更長了,有的往上翹了,有的已經捲起來了
5.總結階段
在活動課上,老師組織了討論,大家踴躍發言,談了自己的收獲和體會。實驗沒有成功的學生通過互相交流、質疑、分析,找到了其中的原因。如把浸好的豆放在通風的陽台上,是缺少了水分;而把豆一直浸在水裡,是缺少了適當的空氣。通過這次實驗,學生獲益匪淺,他們了解到這樣一個知識:水分是種子萌發的先決條件,種子只有在吸足水分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萌發。當然空氣也是必不可少的。溫度越高,發芽的速度越快,並要選擇優良種子。同時他們通過查找資料或請教家長還知道了蠶豆的芽就是它的主根。
學生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分析、推斷、證明,活躍了思維,培養了他們的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他們通過自己親手實踐,去獲取知識。這樣可以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完全是個配角,是個旁觀者,學生遇到問題由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
最後,教師給每人一張「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表」,對每位學生給予恰當的評價。評價以鼓勵為主,注意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如對學生范立勇的評價是:你所用的對比觀察是一種很科學的方法,在實驗過程中你觀察得很仔細,遇到問題能自己想辦法解決。小實驗報告寫得簡潔明了。通過自己動手,你知道了很多知識,進步真大!希望你繼續努力,去揭開自然界中更多的秘密。
大概是這些框架,他寫的比較詳細
下面是一個例子的報告
蠶豆無土栽培的觀察實驗
實驗日期:12月4~10日
實 驗 者:范立勇
實驗步驟:
准備15粒蠶豆,三隻盒子。每隻盒子里放5粒蠶豆。第一隻盒子里的蠶豆用水浸兩天,再倒掉,然後加入少量水,上面再蓋上一層濕布。第二隻盒子里加入水,但一直不倒掉。第三隻盒子里不加水。
實驗結果:
第二天放學回家,我發現第一、第二兩只盒子里的蠶豆長胖了,第三隻盒子里的豆沒什麼變化。第三天後,第一隻盒裡的豆伸出了一個個小小的芽,且一天比一天長得快;第二隻盒子里的豆還是胖胖的,不長出芽;第三隻盒子里還是沒變化。我就去圖書館查找有關資料,並請教了指導老師和爸爸媽媽,我終於知道了:第一隻盒子里的蠶豆,既有水分,又有空氣,所以它正常生長。第二隻盒子里因為蠶豆一直浸在水裡,沒有足夠的空氣,所以不發芽。第三隻盒子里因為沒有水,所以也發不了芽。由此可見,蠶豆的無土栽培需要水分、空氣,還需要適宜的溫度。同時我還了解到蠶豆的芽就是它的主根。
㈨ 無土栽培技術
無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用營養液來栽培作物的方法,當前主要用於蔬菜、花卉和樹木育苗。目前生產上常用有水培、砂礫培、珍珠岩+泥炭培和鋸末培等.
無土栽培與常規栽培的區別,就是不用土壤,直接用營養液來栽培植物。為了固定植物,增加空氣含量,大多數採用礫、沙、泥炭、蛭石、珍珠岩、岩棉、鋸木屑等作為固定基質。其優點可以有效地控制花卉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對溫度、水分、光照、養分和空氣的最佳要求。由於無土栽培花卉不用土壤,可擴大種植范圍,加速花卉生長,提高花卉質量,節省肥水,節省人工操作,節省勞力和費用。缺點是,一次性投資較大,需要增添設備,如果營養源受到污染,容易蔓延,營養液配製需要技術知識。
(一)無土栽培的方法無土栽培的方法很多,目前生產上常用有水培、砂礫培、珍珠岩+泥炭培和鋸末培等。
1.水培是指花卉根系連續或不連續浸入營養液中栽培的方法。為了提高營養液中的含氧量,一般需要通氣設施。主要適用於球根花卉如風信子、朱頂紅、鬱金香、黃水仙等。
2.砂礫培是採用直徑大於3毫米和小於1厘米的小石子作固定基質的無土栽培方法。應用比較廣泛,常用於木本觀賞植物月季、山茶、杜鵑、茉莉等。
3.珍珠岩+泥炭培用珍珠岩與泥炭混合基質作盆栽花卉固定基質的較為普遍,常用於仙客來、大岩桐、非洲紫羅蘭、球根秋海棠等開花盆栽花卉。
4.鋸末培採用中等粗度的鋸末加適當谷殼混合作為固定基質的無土栽培方法,常配用滴灌系統提供水肥,這在瓜葉菊、多花報春、天竺葵、矮牽牛、蒲包花中常應用。
(二)無土栽培的裝置無土栽培所需裝置主要包括栽培容器、貯液容器、營養液輸排管道和循環系統。
1.栽培容器主要指栽培花卉的容器,常見有塑料缽、瓷缽、玻璃瓶、金屬缽和瓦缽等。主要以容器壁不滲水為好。
2.貯液容器包括營養液的配製和貯存用容器,常用塑料桶、木桶、搪瓷桶和混凝土池。容器的大小要根據栽培規模而定。
3.營養液輸排管道一般採用塑料管和鍍鋅水管。
4.循環系統主要由水泵來控制,將配製好的營養液從貯液容器抽入,經過營養液輸排管道,進入栽培容器。
其中,荷格倫特(Hoagland)營養液是一種應用比較廣泛的營養液。
荷格倫特營養液的配方如下:
1.大量元素 每升培養液中加入的毫升數
KH2PO4 1 mol 1
KNO3 1 mol 5
Ca(NO3)2 1 mol 5
MgSO4 1 mol 2
2.微量元素 每升培養液中加入的克數
H3BO3 2.86
MnCl2·4H2O 1.81
ZnSO4·7H2O 0.22
CuSO4·5H2O 0.08
H2MoO4·H2O 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