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某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若干組,室溫25℃下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對實驗過程中裝置條件及結果
A、若抄X溶液為CO2緩沖液並給予光照,光合作用將吸收CO2釋放O2導致液滴向右移動,液滴移動的距離是釋放O2的原因,可表示凈光合作用強度大小,A正確;
B、若要測真光合強度,即光合作用的總量,就要明白真正的光合強度=凈光合作用強度(釋放的O2量)+呼吸消耗強度(吸收的O2量),X溶液為CO2緩沖液並給予光照,可表示凈光合作用強度大小,那X溶液為NaOH溶液並遮光處理,在有氧呼吸中吸收的O2量等於產生的CO2量並被NaOH吸收,導緻密閉小室中氣體體積減小,液滴向左移動,可表示的是呼吸消耗強度,B正確;
C、清水既不吸收和釋放O2,也不吸收和釋放CO2.X溶液為清水並給予光照,光合作用大於細胞呼吸時,呼吸作用產生的CO2全部被光合作用所用,光合作用產生的O2除滿足呼吸作用所用外,又釋放到細胞外,同時從細胞外吸收CO2,但是密閉小室中的CO2量有限,限制釋放的O2量和吸收的CO2量相等,液滴不移動,C錯誤;
D、若X溶液為清水並遮光處理,消耗的底物為脂肪時,由於脂肪中[H]含量比糖中高,有氧呼吸時消耗的O2量多,產生的CO2量相對減少,導緻密閉小室中氣體體積減小,液滴左移,D正確.
故選:C.
❷ 某興趣小組設計了一種實驗裝置,用來研究碰撞問題,其模型如右圖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輕繩將 N 個大小相同
(1) v n+1 ′=  -1≈0.414
❸ 某興趣小組設計如圖微型實驗裝置.實驗時,先斷開K2,閉合K1,兩極均有氣泡產生;一段時間後,斷開K1,閉
(1)實驗時,斷開K2,閉合K1,裝置是電解池,石墨作陽極,銅是陰極,陽極上氯離子放電生成氯氣,陰極上氫離子放電生成氫氣,所以兩極均有氣泡產生 ;石墨為陽極,則與石墨相連的為原電池的正極,即A為正極;溶液為飽和食鹽水,則電解的離子方程式為:2Cl-+2H2O 電解 | .
❹ 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裝置.(1)打開分液漏斗,發現其中的液體不能流下,可能的原因是_____
(1)使用復分液漏斗時應製取下塞子,使分液漏斗內的壓強等於大氣壓強,保證液體順利流出,打開分液漏斗,發現其中的液體不能流下,可能的原因是分液漏斗瓶塞未打開; (2)①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固體混合能生成氧氣,使氣球脹大,該反應屬於分解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 MnO2 | .
❺ 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下三個實驗裝置(天平略)來驗證質量守恆定律.(1)上述的A~C三個實驗裝
(1)①B裝置內發生抄的變化屬於物理變化,不能用質量守恆定律解釋; C裝置內產生的氧氣會逸散到空氣中,因此不能用來驗證質量守恆定律. 故填:B裝置內發生的變化屬於物理變化;C裝置內產生的氣體會逸散到空氣中. ②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4P+5O2 點燃 | .
❻ 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裝置,進行了以下實驗.(1)先打開K1,關閉K2和K3,從長頸漏斗向A 中
(抄1)先打開K1,關閉K2和K3,從長襲頸漏斗向A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稀鹽酸與A中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沿導管進入B裝置,此時裝置B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2NaOH═Na2CO3+H2O,B中氣壓一定,A中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排不過去的.當二氧化碳越來越多時,A中壓強變大,所以會將碳酸鈉溶液擠進長頸漏斗中.打開K1是為了讓稀鹽酸進入反應裝置中,進行反應. (2)關閉K1和K3,打開K2,將膠頭滴管中的濃氫氧化鈉溶液擠入錐形瓶中.錐形瓶中的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壓強變小,當打開K3時,左側裝置中的壓強大,就會將B中液體壓入C中,C中液體壓入D中;在D中形成噴泉.裝置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Ca(OH)2═CaCO3↓+2NaOH. 故答案為:(1)2NaOH+CO2═Na2CO3+H2O,有利於A瓶中產生的氣體進入B瓶. (2)A中長頸漏斗下端有氣泡冒出;B中的液體流入C中,C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C中的液體流入D中形成噴泉,D中溶液變渾濁;Ca(OH)2+Na2CO3═CaCO3↓+2NaOH.
❼ 某興趣小組設計出下圖所示裝置來進行「銅與硝酸反應」實驗,以探究化學實驗的綠色化.(1)實驗前,關閉
(1)因實驗前要檢查裝置氣密性,這是檢查裝置氣密性的常見方法,故答案為:檢查裝置氣密性; (2)因銅與濃硝酸反應:Cu+4HNO 3 (濃)=Cu(NO 3 ) 2 +2NO 2 ↑+2H 2 O,由a向c中加2mL蒸餾水,硝酸進行的稀釋,反應變緩,同時因二氧化氮能與水反應:3NO 2 +2H 2 O=2HNO 3 +NO,c中氣體顏色變淺,故答案為:Cu+4HNO 3 (濃)=Cu(NO 3 ) 2 +2NO 2 ↑+2H 2 O;反應變緩,氣體顏色變淡; (3)銅與濃硝酸製取硝酸銅時的方程式是:Cu+4HNO 3 (濃)=Cu(NO 3 ) 2 +2NO 2 ↑+2H 2 O,生成的NO 2 會造成大氣污染,硝酸的利用率為 ; 銅與稀硝酸製取硝酸銅時的方程式是:3Cu+8HNO 3 (稀)=3Cu(NO 3 ) 2 +2NO↑+4H 2 O,生成的NO也會造成大氣污染,硝酸的利用率為 ; 此過程用方程式可表示為:2Cu+O 2 2CuO,CuO+2HNO 3 =Cu(NO 3 ) 2 +H 2 O,從過程可以看出該過程不會產生有毒氣體,環保且沒有多消耗原料,故答案為:丙;耗酸量最少,無污染; (4)根據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的氧化性大於氧化產物的氧化性,利用KMnO 4 與濃鹽酸反應:2KMnO4KMnO 4 +16HCl=2KCl+2MnCl 2 +5Cl 2 ↑+8H 2 O, 再利用產生的氯氣與KBr溶液反應得到溴:Cl 2 +2KBr=2KCl+Br 2 ,所以c中有黃綠色氣體產生,d中溶液變為黃棕色,同時要注意尾氣吸收, 故答案為:KMnO 4 ;KBr溶液(含Br - 的溶液);c中有黃綠色氣體產生,d中溶液變為黃棕色;沒有處理尾氣. |
❽ 某興趣小組設計了下列實驗裝置探究氯氣與石灰乳反應的條件和產物.(1)裝置甲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MnO2+
(1)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氯化錳、氯氣、水, 反應方程式為:MnO2+4HCl △ | .
❾ 某興趣小組設計出如右圖所示裝置來改進教材中「銅與硝酸反應」的實驗,以探究化學實驗的綠色化.(1)實
(1)實驗前,關閉活塞b,試管d中加水至浸沒長導管口,塞緊試管c和d的膠塞,加熱c.其內目的是檢查裝置容的氣密性, 故答案為: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濃硝酸和銅反應生成硝酸銅、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u+4HNO3(濃)=Cu(NO3)2+2NO2↑+2H2O,離子方程式為:3Cu+8H++2NO3-=3Cu2++2NO↑+4H2O, 故答案為:3Cu+8H++2NO3-=3Cu2++2NO↑+4H2O; (3)方案①是銅和濃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二氧化氮和水,有污染氣體生成,不能體現綠色化學理念;方案②是稀硝酸和銅反應生成硝酸銅,一氧化氮和水,有污染氣體生成,不能體現綠色化學理念;③是利用銅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氧化銅和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反應過程中無污染氣體生成,能體現綠色化學理念, 故答案為:③不產生有污染的氮氧化合物,消耗硝酸量最少.
與某興趣小組設計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