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平面設計專業留學作品集一般要求有哪些
1、展現出自己的專業技能
在自己的平面設計作品集中,通過自己做的一些作品,展現自己創意的質量,產品造型能力,軟體能力等基本功。
2、作品集要精美
作為一個喜歡平面設計的同學,作品的完美是一部分,整個作品集的排版、布局、字體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出咱們是否具備一個平面設計師的基本素養。
3、作品集篩選要精細
在篩選作品集的時候你可能會很糾結,經常會面對數量與質量的權衡,尤其是當你的作品數量足夠多的時候,有時候很想讓人家知道自己很有數量的經驗,但是要注意的是,你的作品水平肯定是參差不齊的,早期的,或者不是很得意的作品也許換來的不是你數量優勢的加分而是你水平不穩定的減分。
4、作品集的過程展示
對一個產品的深入探索的程度的展示的作用通常超過僅僅的數量堆砌,這種展示能體現出設計師的多方面能力,做好了對作品集是有加分的。具體來說,就是一個產品做幾頁,把設計的過程,思路等等背後工作做出來,是成熟的作品集必備的。
5、要關注院校的風格和當下的設計趨勢
各個學校的風格不一樣,老師對於作品的喜好也不一樣,不要拿同一個作品投不同的學校,一定要針對學校做修改。對當下的設計趨勢的了解可以讓大家更好地解讀自己的作品。
⑵ 世界裝置藝術國外裝置藝術作品欣賞
以「宇宙宣言」及空間藝術及繁復、精巧的裝置藝術作品而聞名於世的他,經常在全世界舉辦展覽。戴帆以藝術不斷地觸及我們文化的邊界,正是這些邊界和界限,標示出一種文化的性質。
⑶ 國外著名的平面設計師有哪些作品有哪些
1、馬克·紐森
馬克·紐森,著名工業設計師,澳大利亞人,祖先移民自希臘及愛琴海一帶,即是希臘人。它的作品有新秀麗11-3583-2006拉桿箱;獲獎的設計Talby手機;Zvezdochka運動鞋;Strelka餐具;Ideal Standard浴室設計;Ideal Standard龍頭等。
2、岡特·蘭堡
岡特·蘭堡是德國著名設計師,出生地麥克蘭堡地區,它的主要作品是土豆系列招貼畫。土豆系列招貼,每個畫面都是以土豆為表現主題,不同的是對土豆的處理方式。
他將土豆削皮、纏繞、切塊、上色,再堆砌……不同的組成形式之間存在著某些共同點,那就是蘭堡在構圖時把土豆形的輪廓線和塊的色彩結合在一起。輪廓線和色彩是繪畫中最能表現區域的元素,蘭堡將這個原理嫁接到招貼上同樣取得了非同凡響的效果。
3、路易吉·克拉尼
路易吉·克拉尼出生於德國柏林,早在50年代,他就為多家公司設計跑車和汽艇,他的作品包括世界上第一輛單體構造的跑車BMW700。
克拉尼用他極富想像力的創作手法設計了大量的運輸工具、日常用品和家用電器,被國際設計界公認為「21世紀的達·芬奇」。他設計了大量造型極為誇張的作品,希望通過更自由的設計實現想像中的形態,故被稱為「設計怪傑」。
4、西摩·切瓦斯特
國際著名設計大師,畢業於美國Cooper州立藝術學院,1954年創立著名的波什平集團公司,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AIGA會員,領導了20世紀新美國視覺設計運動,他與福田繁雄、岡特蘭堡並稱「世界三大平面設計師" 。
他的作品有《消除口臭》、《三分錢的歌劇》等,《三分錢的歌劇》是切瓦斯特的一幅畫冊封面作品,他利用平面設計中不同的風格,如德國表現主義的木刻、超現實主義的空間布局以及大膽的色彩表現與畫冊的宣傳功能、歌劇的音樂調性相呼應。
5、杉浦康平
杉浦康平,平面設計大師、書籍設計家、教育家、神戶藝術工科大學教授。 亞洲圖像研究學者第一人,並多次策劃構成有關亞洲文化的展覽會、音樂會和書籍設計,以其獨特的方法論將意識領域世界形象化,對新一代創作者影響甚大。
主要著作有:《來自維加阿爾的報道》、《亞洲的宇宙觀》、《曼陀羅的世界》、《眼球中的曼陀羅》、《用立體看星星》、《日本形、亞洲形》、《文字的宇宙》、《文字的節日》、《圓相的藝術工學》。
1996年NHK電視台教育節目播放的《形狀誕生》是綜合了杉浦先生的創作原理而編成的,1997年出版發行。
⑷ 國外的十位著名設計師及其設計風格
學設計不如學【視頻剪輯】。理由很簡單,容易學(不像其它行業學習成本高,難度大),適合短期3-4個月短期學習,而且行業缺口非常大,無論是找工作還是自己在家裡接私單,月收入輕松過萬,兩三萬也是稀鬆平常。【點擊進入】免費「短視頻剪輯後期」學習網址: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13&zdhhr-11y17r-70208034
因為現在【短視頻】的崛起,任何企業,任何工作室或者個人都需要製作剪輯大量的短視頻來包裝品牌,發抖音,發朋友圈,發淘寶等自媒體渠道做展示。因為每天都要更新並發布新內容,所以剪輯師根本招不夠,,供需失衡就造成了剪輯師高薪水。
而且剪輯這個技術並不需要高超的電腦技術,也不需要美術音樂造詣,基本都是固定套路,要什麼風格的片要什麼節奏,經過三四個月的培訓都可以輕松掌握。但凡有點電腦基礎會用滑鼠拖拽,會點擊圖標,會保存除非自己不想學,沒有學不會的。但是要學好學精,就一定要找專業負責的培訓機構了,推薦這個領域的老大——【王氏教育】
在「短視頻剪輯/短視頻運營/視頻特效」處理這塊,【王氏教育】是國內的老大,每個城市都是總部直營校區。跟很多其它同類型大機構不一樣的是:王氏教育每個校區都是實體面授,老師是手把手教,而且有專門的班主任從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學習模式,提升會很快,特別適合0基礎的學生。王氏教育全國直營校區面授課程試聽【復制後面鏈接在瀏覽器也可打開】: www.huixueba.com.cn/school/yingshi?type=2&zdhhr-11y17r-70208034
大家可以先把【繪學霸】APP下載到自己手機,方便碎片時間學習——繪學霸APP下載: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⑸ 室內設計留學作品集培訓哪家好
培訓平面設計的中心各大設計培訓機構基本上都有開設,在選擇時首先要看培訓學校是否正內規和專業,正規會容讓學生和家長放心,而專業的設計培訓學校會給學生安全感,學生的最終目的是學到專業的平面設計技術,所以是否專業,實用,這也是任何一家平面設計培訓班辦學的宗旨。再者就是看學生的就業情況了,學習技術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就業,所以學校的就業率才是考察的根本。⑹ 誰有徐冰,慶慶的裝置藝術作品,要附加解釋的
在長約8米的《紫氣東來》作品,徐冰用有機玻璃製作了與「雲」、「水」、「霧」、「霓」等象形文字 貝聿銘設計的中國駐美大使館 新建的中國駐美大使館前不久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國際使館區正式開館。與原先古樸風格的紅磚大使館不同,此館由中國花崗岩和法國石灰石構成。這是第一個由國際建築設計師設計的中國大使館,總設計師是貝聿銘。早報記者昨天獲悉,在這一建築內,貝聿銘專門邀請藝術家徐冰創作了一件裝置作品——《紫氣東來》。 天窗呈現《紫氣東來》 由於外牆的花崗岩材質,整個使館外觀風格顯得硬朗結實,貝聿銘希望能在內部顯現一種柔軟和虛幻的氣息,以調和整個使館格調。如果按照傳統的設計理念,免不了出現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龍」、「籠」等工藝美術作品。而徐冰作品一貫的「命運之感」,既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的虛實韻味,又能夠對空間進行恰當的調適度。因此,在入口處的形似「煙囪」的天窗成為作品合適的放置點。徐冰說:「我希望在人們仰視的天窗中能有一股雲氣從上流淌而下。」他從中國文字中尋找了六到七個與天氣相關的「雲」、「水」、「霧」、「霓」等象形文字,每組用大、中、小三種造型製作,每個長度從30到70厘米不等,共300個左右。為了使作品具有雲氣的特質,他全部採用了有機玻璃來進行製作,並採用了磨砂技術,造成霧化、沙化的視覺之感。而雲氣的流動特質則需要通過文字的適當排列獲得,而這也是技術難題之一,「每個字用兩根線懸掛,大概有800根左右,它們的排列是有很大難度的,我希望能呈現出一種群魚游動的排列方式,而不是散亂或者整齊的。」對於字體的顏色,徐冰也做了自然化的處理,「在多數白霧色的字中隱約而錯落地夾雜一些紫色,當然,那看上去是很飄逸的。」 可讀可看的「文字系列」 這串長約8米的「紫氣」在中國具有特別的含義,在漢朝文人劉向的《列仙傳》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傳說老子過函谷關前,關尹喜見有紫氣從東而來,知道將有聖人過關,果然老子騎著青牛而來。於是後來人們就用《紫氣東來》比喻吉祥的徵兆。「在一開始,外交部希望使館內全部採用吳冠中的作品,但貝聿銘認為,這個作品更合適,因為它是為這個建築專門設計的,屬於建築的一部分。」徐冰在談及作品的篩選過程時說道。
⑺ 當代著名裝置藝術家有哪些
中文版 | English 網站首頁
關於XYZ
行雲座畫廊
XYZ影像空間
學宜詩畫
展覽
信息
聯系我們
行雲座畫廊
--------------------------------------------------------------------------------
當代裝置藝術家-慶慶
--------------------------------------------------------------------------------
霧里看花
端莊
1953 出生於北京
1972-80 中國傳統醫學專業,北京
1980-86 外國語言文學(英德)專業,北京,奧地利維也納
1983 遷居奧地利,維也納
1994 開始裝置藝術創作,職業自由藝術家
1998 移居回國,北京,職業自由藝術家
個展
1995 慶慶軟雕塑作品展,北京世紀藝苑
1996 慶慶"頭"的雕塑展,維也納前衛工作室
裝置作品"家"首次展出於奧地利現代藝術博物院
1997 慶慶燈光裝置藝術展,奧地利維也納亞非學院
裝置作品 城市之光 -"欲" 北京工作室開放展
"城市之光"大型燈光裝置展,北京賽特購物中心
1998 "城市之光"慶慶裝置作品展,維也納Wort und Bild畫廊
1999 Nomadin der Seele,(流動的靈魂)個展,維也納 AAI- Galerie- Karl Strobe畫廊
慶慶綜合材料新作品展,北京紅門畫廊
2000 慶慶綜合材料新作品展,中國當代畫廊,英國倫敦
2002 「慶慶回來了!」慶慶新作品展,北京紅門畫廊
2003 慶慶裝置作品展,今日美術館
2004 《性。物。物。性——盒中物》,大山子藝術區
2005 慶慶裝置作品展,東京畫廊,日本
2006 「798的海市蜃樓---神秘的光」慶慶裝置作品展, 北京大山子藝術區大窯爐展場聯展
1996 點與線,書法與裝置雙人展,維也納Atrium ed Art畫廊
1997 直覺,體驗,觀念,三人裝置展,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畫廊
der Gross Hallamasch,維也納SUR畫廊
青邁國際裝置藝術節,泰國青邁
1998 偏執,中國當代藝術展,北京
維也納森林紡織品藝術節,獲二等獎,奧地利下奧州
活著,中國當代藝術展,北京雲峰畫院
1999 第二屆國際婦女藝術交流展,泰國曼谷Saranrom公園
2000 世界博覽會,德國漢諾威
2001 90年代中國前衛藝術家資料展,日本福崗美術館
"現象藝術展",北京,凡·畫廊
非亞克國際比賽藝術博覽會, 法國, 巴黎
「煲」,中國當代藝術大展,Kunstnernes Hus, 挪威
2002 東亞婦女藝術節,韓國, 漢城
芝加哥國際藝術博覽會, 美國,芝加哥
2002 中國藝術博覽會2002,北京
2003 「前景廣闊的三十年」,科學與藝術博覽,中華世紀壇
「金色收獲」,中國當代藝術大展,Zagreb,克羅埃西亞
從洛桑到北京——2002年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獲優秀獎)
2003 《聽女人講男人的故事》,四川重慶
2004 《她們——十名女藝術家聯展》,北京季節畫廊
《夢想。困惑。現代女性特質》女性藝術家作品展,中國婦女活動中心
《貓知道》陳慶慶、袁耀敏作品展,北京紫禁軒畫廊
中法藝術家作品巡迴展
<< 民主萬歲>>中國當代藝術家作品聯展, 美國,紐約
2005 << 語言的閣樓>> 女性前衛藝術節術的8個案例, 北京,四分之三畫廊
<< 透明的盒子 >>-有限空間的無限延伸
當代藝術家作品聯展,建外SOHO.
2005 << 無題>>, 平搖國際攝影節, 山西省平搖
<< 理想的書 >>,中國愛爾蘭當代攝影作品展
上海,藝術景畫廊
<<漢字世紀>>, 大型漢字裝置展, 北京世紀壇
<<情劫 >>, 北京,大山子藝術區,仁藝術中心
<<一界兩端 >>,當代試驗藝術中的設計呈現,深圳,何香凝美術館
<<女性之手>>,中.日.韓 三國女藝術家作品展
2006 << 廢墟>> 美國, 維斯康森大學.
<< 國際數碼藝術節 >>,奧大利亞
<<米蘭國際藝術博覽會 >>,義大利,米蘭
<< 游園 >>,北京孔畫廊開幕展
<< 內傷>>, 當代藝術展, 北京, 瑪芯樂畫廊
<< 冷能>>, 當代藝術展, 北京, 表畫廊
<< 超驗的中國>> 當代藝術大展, 阿拉里奧北京藝術空間
行為藝術
"掃天",1997年12月,泰國曼谷,國際行為藝術節,
"文化魚",1998年夏,奧地利維也納多瑙河畔
"生為女人",1999年春,第二屆國際婦女藝術交流展,泰國曼椹
"藝術圈",2000年11月,上海原弓美術館
"哭泣",2001年10月,北京芥子園
收藏: 英國,法國,奧地利,德國,非洲,美國,澳大利亞,巴西,挪威,冰島, 日本,義大利和中國等多件私人收藏
第 [1] [2] [3] 頁 請繼續瀏覽下一頁>>
⑻ 國外交互設計留學,交互設計作品集准備哪些
交互設計作品集應從:平面設計方向、產品設計方向、人機交互方向、裝置設計方向進行准備。具體介紹如下:
2、交互設計的項目題材不像工業設計、產品設計需要遵循比較嚴謹的行業框架,可以嘗試一些多樣化甚至另類的題材。
3、交互設計是一門]科學,整個設計的過程是有一定的邏輯和規律的,除了做用戶調研、流程圖、線框圖、原型設計、測試迭代沒有其他太過新奇的方法。
4、交互設計作品既然是需要解決一個實際問題的,那麼整個設計的作品就會有一個主題方向,主題的確定可以讓我們的思路更加清晰,也可以讓別人看得更加明確。
⑼ 國內外有哪些著名的玩具設計師,他們的作品都是怎樣的
國際著名的玩具設計師有袁文蔚,1926年生,浙江鎮海人。玩具設計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曾在永佳玩具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