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鏈條傳動和齒輪傳動有何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都是傳動裝置。(相同)鏈條傳動速度加快,會讓鏈條傳動脫軌。而齒輪傳動不會。(不同)
B. 鏈傳動的基本結構
鏈傳動是嚙合傳動,平均傳動比是准確的。它是利用鏈與鏈輪輪齒的嚙合來傳遞動力和運動的機械傳動。 鏈條長度以鏈節數來表示。鏈節數最好取為偶數,以便鏈條聯成環形時正好是外鏈板與內鏈板相接,接頭處可用彈簧夾或開口銷鎖緊。若鏈節數為奇數時,則需採用過渡鏈節。在鏈條受拉時,過渡鏈節還要承受附加的彎曲載荷,通常應避免採用。
齒形鏈由許多沖壓而成的齒形鏈板用鉸鏈聯接而成,為避免嚙合時掉鏈,鏈條應有導向板(分為內導式和外導式)。齒形鏈板的兩側是直邊,工作時鏈板側邊與鏈輪齒廓相嚙合。鉸鏈可做成滑動副或滾動副,滾柱式可減少摩擦和磨損,效果較軸瓦式好。與滾子鏈相比,齒形鏈運轉平穩、雜訊小、承受沖擊載荷的能力高;但結構復雜、價格較貴、也較重,所以它的應用沒有滾子鏈那樣廣泛。齒形鏈多用於高速(鏈速可達40m/s)或運動精度要求較高的傳動。
國家標准僅規定了滾子鏈鏈輪齒槽的齒面圓弧半徑 、齒溝圓弧半徑 和齒溝角 的最大和最小值(詳見GB1244-85)。各種鏈輪的實際端面齒形均應在最大和最小齒槽形狀之間。這樣處理使鏈輪齒廓曲線設計有很大的靈活性。但齒形應保證鏈節能平穩自如地進入和退出嚙合,並便於加工。符合上述要求的端面齒形曲線有多種。最常用的齒形是「三圓弧一直線」,即端面齒形由三段圓弧( )和一段直線( )組成。 鏈輪軸面齒形兩側呈圓弧狀,以便於鏈節進入和退出嚙合。
齒形用標准刀具加工時,在鏈輪工作圖上不必繪制端面齒形,但須繪出鏈輪軸面齒形,以便車削鏈輪毛壞。軸面齒形的具體尺寸見有關設計手冊。
鏈輪齒應有足夠的接觸強度和耐磨性,故齒面多經熱處理。小鏈輪的嚙合次數比大鏈輪多,所受沖擊力也大,故所用材料一般應優於大鏈輪。常用的鏈輪材料有碳素鋼(如Q235、Q275、45、ZG310-570等)、灰鑄鐵(如HT200)等。重要的鏈輪可採用合金鋼。
小直徑鏈輪可製成實心式;中等直徑的鏈輪可製成孔板式;直徑較大的鏈輪可設計成組合式,若輪齒因磨損而失效,可更換齒圈。鏈輪輪轂部分的尺寸可參考帶輪。
C. 自行車的傳動裝置是什麼啊
是鏈條傳動裝置。
自行車的車架、輪胎、腳踏、剎車、鏈條等25個部件中,其基本部件缺一不可。其中,車架是自行車的骨架,它所承受的人和貨物的重量最大。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點,大致可將其分為導向系統、驅動系統、制動系統:
1、導向系統:由車把、前叉、前軸、前輪等部件組成。乘騎者可以通過操縱車把來改變行駛方向並保持車身平衡。
2、驅動(傳動或行走)系統:由腳蹬、中軸、鏈輪、曲柄、鏈條、飛輪、後軸、後輪等部件組成。人的腳的蹬力是靠腳蹬通過曲柄,鏈輪、鏈條、飛輪、後軸等部件傳動的,從而使自行車不斷前進。
3、制動系統:它由車閘部件組成、乘騎者可以隨時操縱車閘,使行駛的自行車減速、停使、確保行車安全。
當停止踏動腳踏板時,鏈條和外套都不旋轉,但後輪在慣性作用下仍然帶動芯子和千斤向前轉動,這時飛輪內齒產生相對滑動,由此將芯子壓縮到芯子的槽口內,千斤又壓縮了千斤簧。當千斤齒頂滑到飛輪內齒頂端時,千斤簧被壓縮得最多,再稍微向前滑一點,千斤被千斤簧彈到齒根上,發出"嗒嗒"的聲響。芯子轉動加快,千斤也很快在各個飛輪內齒上滑動,發出"嗒嗒"的聲音。當反向踏動腳踏時,外套反向轉動,會加速千斤的滑動,使"嗒嗒"聲響得更急促。多級飛輪是自行車變速裝置中的一個重要部件。
D. 鏈傳動有哪些組成部分
1.鏈傳動主要由鏈輪和鏈條組成。
2.鏈輪分主動輪、從動輪、漲緊輪。
3.還有輔助的漲緊機構。
4.鏈條有鏈板、滾子、銷軸、卡簧...等零件組成。
5.鏈傳動有單列的,雙列的,多列的。
6.用途不同,結構和組件也有不同。
7.具體詳細的作用、分類等內容介紹,可到網路了解。
E. 鏈式輸送機傳動裝置的設計
1.1 設計題目: 設計鏈式輸送機傳動裝置 1.2 已知條件:
1. 輸送鏈牽引力 F=4.5 kN ;
2. 輸送鏈速度 v=1.6 m/s(允許輸送帶速度誤差為 5%); 3. 輸送鏈輪齒數 z=15 ; 4. 輸送鏈節距 p=80 mm;
5. 工作情況:兩班制,連續單向運轉,載荷平穩,室內工作,無粉塵; 6. 使用期限:20年; 7. 生產批量:20台;
8. 生產條件:中等規模機械廠,可加工6-8級精度齒輪和7-8級精度蝸輪; 9. 動力來源:電力,三相交流,電壓380伏;
10.檢修間隔期:四年一次大修,二年一次中修,半年一次小修。
驗收方式:
1.減速器裝配圖;(使用AutoCAD繪制並列印為A1號圖紙) 2.繪制主傳動軸、齒輪圖紙各1張; 3.設計說明書1份。
F. 鏈傳動的基本結構是什麼
鏈傳動是通過鏈條將具有特殊齒形的主動鏈輪的運動和動力傳遞到具有特殊齒形的從動鏈輪的一種傳動方式。鏈傳動有許多優點,與帶傳動相比,無彈性滑動和打滑現象,平均傳動比准確,工作可靠,效率高;傳遞功率大,過載能力強,相同工況下的傳動尺寸小;所需張緊力小,作用於軸上的壓力小;能在高溫、潮濕、多塵、有污染等惡劣環境中工作。
鏈傳動的缺點主要有:僅能用於兩平行軸間的傳動;成本高,易磨損,易伸長,傳動平穩性差,運轉時會產生附加動載荷、振動、沖擊和雜訊,不宜用在急速反向的傳動中。
鏈傳動基本結構:
鏈傳動是嚙合傳動,平均傳動比是准確的。它是利用鏈與鏈輪輪齒的嚙合來傳遞動力和運動的機械傳動。
1、鏈條
鏈條長度以鏈節數來表示。鏈節數最好取為偶數,以便鏈條聯成環形時正好是外鏈板與內鏈板相接,接頭處可用彈簧夾或開口銷鎖緊。若鏈節數為奇數時,則需採用過渡鏈節。在鏈條受拉時,過渡鏈節還要承受附加的彎曲載荷,通常應避免採用。齒形鏈由許多沖壓而成的齒形鏈板用鉸鏈聯接而成,為避免嚙合時掉鏈,鏈條應有導向板(分為內導式和外導式)。齒形鏈板的兩側是直邊,工作時鏈板側邊與鏈輪齒廓相嚙合。鉸鏈可做成滑動副或滾動副,滾柱式可減少摩擦和磨損,效果較軸瓦式好。
與滾子鏈相比,齒形鏈運轉平穩、雜訊小、承受沖擊載荷的能力高;但結構復雜、價格較貴、也較重,所以它的應用沒有滾子鏈那樣廣泛。齒形鏈多用於高速(鏈速可達40m/s)或運動精度要求較高的傳動。國家標准僅規定了滾子鏈鏈輪齒槽的齒面圓弧半徑、齒溝圓弧半徑和齒溝角的最大和最小值(詳見GB1244-85)。各種鏈輪的實際端面齒形均應在最大和最小齒槽形狀之間。這樣處理使鏈輪齒廓曲線設計有很大的靈活性。但齒形應保證鏈節能平穩自如地進入和退出嚙合,並便於加工。符合上述要求的端面齒形曲線有多種。最常用的齒形是「三圓弧一直線」,即端面齒形由三段圓弧和一段直線組成。
2、鏈輪
鏈輪軸面齒形兩側呈圓弧狀,以便於鏈節進入和退出嚙合。齒形用標准刀具加工時,在鏈輪工作圖上不必繪制端面齒形,但須繪出鏈輪軸面齒形,以便車削鏈輪毛壞。軸面齒形的具體尺寸見有關設計手冊。鏈輪齒應有足夠的接觸強度和耐磨性,故齒面多經熱處理。小鏈輪的嚙合次數比大鏈輪多,所受沖擊力也大,故所用材料一般應優於大鏈輪。常用的鏈輪材料有碳素鋼(如Q235、Q275、45、ZG310-570等)、灰鑄鐵(如HT200)等。重要的鏈輪可採用合金鋼。小直徑鏈輪可製成實心式;中等直徑的鏈輪可製成孔板式;直徑較大的鏈輪可設計成組合式,若輪齒因磨損而失效,可更換齒圈。鏈輪輪轂部分的尺寸可參考帶輪。
G. 利用鏈條傳動裝置中,兩個齒輪傳動的特點是什麼
兩鏈輪的轉動方向相同,節圓上的線速度相同,角速度(轉速)的比值是齒數比的倒數。
H. 帶傳動、鏈條傳動、齒輪傳動的相同點及不同點
齒輪傳動和鏈條傳動的相同點:都可以改變運動速度,不同點:齒輪傳動,能改變用力方向,不能較長距離傳力,鏈條傳動不能改變用力方向,能較長距離傳力
I. 各種傳動裝置(帶傳動,齒輪傳動,鏈傳動等)的特點及組合應用分析
帶傳動:基本都用在電機和被驅動設備之間,線速度5-25米/秒,低速時丟版轉多最好不用,精確定比例權傳動
時不用,用齒形帶。軸間距離過短包角不夠,過長產生震動。
齒輪傳動:分開式和有機箱兩種,開式只適於低速,模數要往大了選一些。有機箱的,速度范圍很寬。和皮
帶比雜訊大。適用絕大多數場合。硬齒面比軟齒面整體積小些,加工難些。
鏈傳動:傳動距離較齒輪遠,一般用於低速長距離傳動,比齒輪齒形帶都便宜。潤滑好的時候(油池),不
大於15米/秒的場合也適用,比如拔絲機中。
J. 帶傳動 鏈傳動 齒輪傳動如何布置
帶、齒、允許運動速度較快所以在前面蝸、鏈 運動速度較慢所以放在後面。
鏈傳動應該布置在低速級,鏈傳動承載能力強,一般低速級的承載較大。摩托車就應用了,齒輪布置在高速級,減速器減速後,由鏈傳動帶動摩托車後輪運動。
帶傳動可以布置在高速級,一般帶傳動可以直接連接動力部分,生活中很常見,很多電動機柴油機直接通過帶傳動驅動下一級設備。
帶傳動布置在高速級,當實際傳動的功率超過所允許的額定功率是可過載保護,從而保護重要零件,而鏈傳動應布置在低速級,因為速度過高,會引起額外的動載荷,會使鏈震動加劇,沖擊大,雜訊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