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數控銑床的誕生和發展離不開哪些技術
數控銑床涉及的基本技術 數控銑床的誕生和發展都依賴於相關技術的問世和不斷進步。因此,數控銑床是綜合了當今世界上許多領域最新的技術成果。主要包括精密機械、計算機及信息處理、自動控制及伺服驅動、精密檢測及感測和網路通訊等技術。這些技術的核心是由微電子技術向精密機械技術滲透所形成的機電一體化技術。 1.精密機械技術 精密機械技術是數控機床的基礎,它包括精密機械設計和精密機械加工兩大方而。精密機械技術在眾多相關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面臨著重大的挑戰。機械繫統自身在結構及傳動的精度、剛度、體積、質量和壽命等方面對數控機床仍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在製造過程所使用的機電一體化系統中,雖然傳統的機械理論與加工工藝藉助於計算機輔助技術(如CAD,CAM, CAPP等)、人工智慧和專家系統,形成新一代的機械製造技術。但傳統的以知識和技能形式存在的機械技術是任何其他技術所無法取代的。對一台數控機床而言,機械結構和傳動佔了很大比例,因此不斷發展各種新的設計計算方法和新型結構,採用新型材料和新工藝,以使新一代數控機床的主機具有高精度、高速度、高可靠性、體積小、質量小、維修方便和價格低廉的機械結構。 2.計算機及信息處理技術 計算機技術在數控機床誕生半個世紀中發生了最具革命性的進步。通常計算機技術包括計算機軟體和計算機硬體技術、資料庫技術,以及網路通信技術。而信息處理技術包括信息的存取、運算、判斷、決策和交換,計算機作為信息處理的工具,兩者之間就自然地具有極為密切的關系。數控系統中計算機指揮和管理整個系統的有序運行,信息處理的高速、及時和正確將直接影響系統的工作質量和效率。因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已成為數控機床發展 3.自動控制理論和伺服驅動技術 自動控制理論和伺服驅動技術對數控銑床的功能、動態特性和控製品質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在對一個具體的控制裝置或系統的設計、模擬和現場調試中,自動控制理論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作用。在伺服速度環控制中採用前饋控制,使傳統的位置環偏差控制的跟蹤滯後現象得到很大改善,而且增加了系統的穩定性和伺服精度。為了適應不同類型數控機床復雜的控制演算法.伺服系統的位置環和速度環都採用軟體控制。伺服驅動技術已經歷了好幾代的發展,目前交流伺服電動機驅動已逐步取代其他的伺服驅動,而且向智能化的數字伺服技術發展。與交流伺服電動機驅動技術相配套的是電力電子技術,它提供了瞬時輸出很大的峰值電流和完善的保護功能。 4.精密檢側和感測技米 精密檢測和感測技術一直是閉環和半閉環控制系統中的關鍵技術,檢測和感測裝置則是實現自動控制的關鍵環節之一。精密檢測和感測的精度與功能直接影響自動控制的品質,在精度補償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精密檢測的關鍵器件是感測器,數控系統要求感測器能快速、精確地獲取信息,並能在各種各樣的工作環境下可靠運行。智能化的感測技術伴隨著計算機應用和人工智慧的發展而被人們所重視,帶智能的感測裝置本身就具有部分「決策」功能。總體上說,與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相比感測與檢測技術的發展相對滯後,難以滿足相關技術的需要,因此必須給予更多的關注。 5.網路和通信技術 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在通信領域的廣泛應用,正在對數控機床和以數控機床為基礎的柔性製造單元(Flexible Manufacturing ell,簡稱FMC)、柔性製造系統(FMS)乃至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omputer Intergmied Manufacturing System,簡稱CMS)產生重大面深遠的影響。通過網路模擬使零件從概念到在數控機床上完成加工的全部過程已在工業化國家成功實現。並在充分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方面為數控機床的加工帶來越來越明顯的效益。通過電子郵件E-mail等方式進行無紙化的遠程管理和監控,可以方便地進行產品的異地加工、裝配和調試。 上述這些主要專業技術領域的最新成果將為數控銑床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也將為最新型數控銑床的問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㈡ 數控銑床由哪些部分組成數控裝置的作用是什麼
數控銑床由:床身來部分自,銑頭部分,工作台部分,橫進給部分,升降台部分,冷卻、潤滑部分。
數控裝置:(習慣稱為數控系統)是數控機床的中樞,在普通數控機床中一般由輸入裝置、存儲器、控制器、運算器和輸出裝置組成。 數控裝置接收輸入介質的信息,並將其代碼加以識別、儲存、運算,輸出相應的指令脈沖以驅動伺服系統,進而控制機床動作。
數控銑床是在一般銑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自動加工設備,兩者的加工工藝基本相同,結構也有些相似。數控銑床有分為不帶刀庫和帶刀庫兩大類。其中帶刀庫的數控銑床又稱為加工中心。
㈢ 普通立式銑床改自動或半自動用銑六方
可以改成全自動的,不過成本比較大,銑床可以鑽孔,沒法攻絲,攻下去退不出來
㈣ 數控銑床設備的結構組成是什麼樣的
數控銑床就是用電子計數字化信號控制的銑床,它是在一般銑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自動設備,兩者的工藝基本相同,結構也有些相似。目前迅速發展起來的數控中心、柔性加工單元等都是在數控銑床、數控鏜床的基礎上的,兩者都離不開銑削方式。由於數控銑削工藝最復雜,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也最多,下面簡單介紹下數控銑床設備的組成結構:
一、數控銑床一般由數控系統、主傳動系統、進給伺服系統、冷卻潤滑系統等幾大部分組成。
(1)控制系統數控銑床運動控制的中心,執行數控程序控制機床進行。
(2)輔助裝置如液壓、氣動、潤滑、冷卻系統和排屑、防護等裝置。
(3)主軸箱包括主軸箱體和主軸傳動系統,用於裝夾刀具並帶動刀具旋轉,主軸轉速范圍和輸出扭矩對有直接的影響。
(4)進給伺服系統由進給電機和進給執行機構組成,按照程序設定的進給速度實現刀具和工件之間的相對運動,包括直線進給運動和旋轉運動。
(5)機床基礎件通常是指底座、立柱、橫梁等,它是整個機床的基礎和框架。
典型數控銑床的機械結構主要由基礎件、主傳動系統、進給傳動系統、回轉工作台及其他機械功能附件等幾部分組成。
二、數控銑床的機械結構
(1)數字控制由於效控機床採用了伺服電機,應用數字技術實現了對機床執行部件工作順序和運動位移的直接控制。
(2)傳動系統傳統機床的變速箱結構被取消或部分取消了,因而機械結構也就大大簡化了。數字控制系統還要求機械繫統有較高的傳動剛度和無傳動間隙,以確保控制指令的執行和控製品質的實現。
(3)輔助系統由於計算機水平和控制能力的不斷提高,同一台機床上允許更多功能部件的同時執行所需要的各種輔助功能已成為可能,因而數控銑床的機械結構比傳統機床具有更高的集成化功能要求。
(4)驅動系統與傳統機床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數控機床相比,數控機床的驅動系統精度要求更高,驅動功率更快,機械機構的動靜、熱態剛度更好,能實現長時間的連續運行和盡可能少的停機時間。
從製造技術的發展要求看,伴隨著各種新材料和新工藝的出現,金屬切削正朝著切削速度和精度越來越高、效率越來越高和系統越來越可靠的方向發展。
㈤ 數控銑床自動夾緊裝置設計
正如前面所說,需要設計成氣動的或液壓的,主要要看是用什麼樣工件的夾緊,如果要求切削抗力大的,需要液壓夾具,如果切削抗力不大,氣動夾具可以節約成本,也好做一些。
如果選用液壓方式,千萬不要以為有個液壓泵就可以解決液壓源的問題,准確地說要有一個液壓單元才可以,液壓單元包括泵、油箱、散熱器、空氣濾清器等,往往控制用的電磁閥也安裝在液壓單元上。
如果選用氣動方式,相對來說就簡單一些,只要接到工廠氣源(一般是0.5~0.9Mpa)上就可以了。但千萬不要忘記進氣的地方要加除水過濾器和調壓閥。
控制元件採用各種電磁閥,執行元件採用氣缸/油缸來帶動相應的卡壓機構,如果必要的話,還需要使用行程開關或接近開關來反饋動作的執行結果。注意相應夾緊力的計算(通過額定壓力,氣缸/油缸的缸徑等參數來計算)。至於電磁閥控制線路、閥的安裝位置、布管布線等都是設計中需要考慮的問題。
如果需要使用數控M代碼來控制夾具的話,還需要對原來PLC中的梯形圖進行修改,控制部分由PLC的輸出點控制中間繼電器,由中間繼電器來帶動電磁閥。這種情況下記住如果使用交流電磁閥的話,在閥的線圈上並聯滅弧器,如果使用直流電磁閥的話,在閥的線圈上並聯續流二極體。
呵呵,我做過幾年數控加工中心的電氣設計。
好好設計吧,祝你好運。
㈥ 數控銑床是怎樣實現循環加工的
數控銑床一般用軟體編程,在軟體編程普及之前是用宏編程。
㈦ 簡述數控銑床的工作原理
數控銑床的工作原理:根據零件形狀、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技術要求制定加工工藝,選擇加工參數。通過手工編程或利用CAM
軟體自動編程,將編好的加工程序輸入到控制器。控制器對加工程序處理後,向伺服裝置傳送指令。伺服裝置向伺服電機發出控制信號。主軸電機使刀具旋轉,X、Y
和Z向的伺服電機控制刀具和工件按一定的軌跡相對運動,從而實現工件的切削。
數控銑床是在一般銑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自動加工設備,兩者的加工工藝基本相同,結構也有些相似。數控銑床有分為不帶刀庫和帶刀庫兩大類。
㈧ 數控銑床主要由什麼組成啊主動件和從動件各是什麼啊
數控銑床是在一般銑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兩都的加工工藝基本相同,結構也有些相似,但數控銑床是靠程序控制的自動加工機床,所以其結構也與普通銑床有很大區別. 如圖所示,數控銑床一般由數控系統、主傳動系統、進給伺服系統、冷卻潤滑系統等幾大部分組成: 1、主軸箱 包括主軸箱體和主軸傳動系統,用於裝夾刀具並帶動刀具旋轉,主軸轉速范圍和輸出扭矩對加工有直接的影響。 2、進給伺服系統 由進給電機和進給執行機構組成,按照程序設定的進給速度實現刀具和工件之間的相對運動,包括直線進給運動和旋轉運動。 3、控制系統 數控銑床運動控制的中心,執行數控加工程序控制機床進行加工。 4、輔助裝置 如液壓、氣動、潤滑、冷卻系統和排屑、防護等裝置。 5、機床基礎件 通常是指底座、立柱、橫梁等,它是整個機床的基礎和框架
㈨ 銑床有那些控制方式和控制要求
數控銑床吸塵器控制方式的設計
摘要-本文首先對目前幾種機型的數控銑床吸塵器控制方式進行分析比較,而後根據數控銑床工作時的狀況對吸塵器控制方式進一步論述並最終實施。
關鍵詞-數控銑床、吸塵器、控制信號、控制方式
一、前言
1、國產-設備的軟硬
2、合資-設備的控制系統及軟硬為進口、機械部分為國內生產或組裝。
3、國外-整機為純進口
以上三種類型的數控銑床對吸塵器的控制方式可大致分為二種、即人工控制與自動控制。
國產與合資的數控銑床為人工控制方式;
而我廠目前擁有的數控銑床就是上面所說三種類型及二種控制方式(注-進口數控銑床實際是鑽/銑二用機型)。
人工控制吸塵器工作方式其弊端就是操作者在往數控銑床上放好待加工板後要開啟吸塵器再銑板,一次板銑完後再關掉吸塵器。或者一上班准備銑板時就開啟吸塵器,一直到一個批次生產完畢或下班再關掉吸塵器。這種由人為地去開啟或關掉吸塵器工作的方式,給操作者帶來諸多不便,要麼一上班就開啟吸塵器,此期內上、下加工件或更換另一型號待加工件時吸塵器一直處於工作狀態,造成電能不必要的損耗。而進口設備其對吸塵器控制方式採用了全自動工作方式,操作者完全不必操心。
本文將要論述的就是如何將人工控制吸塵器改造為自動控制的方式。
二數控銑床吸塵器控制方案的構想
1、控制信號的提取
由於國產與合資生產的這二類數控銑床其吸塵器的控制是採用人工控制,所示設備上也就沒有提供介面。如果將這二類數控銑床改造為自動控制吸塵器工作與否首要的問題就是如何提取控制信號,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在日常生產中我們發現如果要銑板必須取銑刀(對有自動更換銑刀的機型)。如果利用抓、放銑刀這一動作來作吸塵器的控制信號,應當比較理想。可實際上數控銑床與數控鑽床在具體操作中有不一樣的地方,銑床一般較少用到多種不同直徑的銑刀。而當銑完一次板後,操作者並不希望將銑刀放回刀具座內,這樣做的目的是盡量減少空行程,提高生產效率,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放棄了這一信號的提齲
我們採取另一種提取控制吸塵器信號的方式,就是利用Z軸下降的動作作為控制信號,這個信號盡管有其不太令人滿意的地主,但若採取一定措施還是可以實現的。
2、自動控制吸塵器的方式
由於控制信號的提取在實惠吸塵器的自動控制方式就有了根本的保證,其工作方式就是當放好待加工板後,抓取銑刀並即將開始銑板Z軸下降吸塵器自動開啟,加工完畢後Z軸上升關掉吸塵器,機器工作台回到原始位置,操作者取下已加工好的板子,再次放入待加工板,如此周而復始。
若基某一型號待加工板有不同直徑銑刀(盡管很少有這種情況),機器在自動更換刀具時吸塵器並不因為在更換銑刀時Z軸下降而開啟吸塵器。(這一點後面將會詳細論述)。
自動控制吸塵器方式對數控銑只加工外型尺寸是最好的控制方式。
3、半自動控制吸塵器工作方式
半自動概念就是有時人工干預。但這種人工干預只是一次性的,而不必每銑一次板就干預一次。
半自動控制吸塵器工作方式的設想是基於以下原因而設計的。
我們知道待加工板除了對外形要求加工外,有相當多的待加工板其內部也要求,如開槽、開窗口、加工直徑較大的園以及特殊要求的窗口(凡直徑大於φ6.0的園一般均由數控銑來加工)。再諸如要加工某一任務,首先要有定位,則數控銑必先鑽定位孔後才能裝上銷釘放入待加工板再進行整形。這樣由於我們採取利用Z軸的上升、下降來作為控制吸塵器的工作方式,那麼在上述各種情況下很可能幾秒鍾之內吸塵器就會處於開/關的工作方式,在這種情況下一是吸塵器開/關太頻繁,再是此時吸塵器在開啟後還未到正常工作狀態,馬上又關掉了。因此,更談不上來吸塵了,這就是利用Z軸的上升、下降作為控制吸塵器工作與否的弊端。而為了消除這種現象,在設計方案中加入了一種半自動控制方式,在這種方式控制下切斷Z軸的控制信號由人工干預來完成。而人工干預只是一次性的,不心每銑完一次板再干預一次。
㈩ 銑床自動走刀接觸器怎麼接線
銑床自動走刀接觸器主迴路接走刀電動機。
線圈迴路接控制按鈕,銑床的控制迴路有很多種,建議你最好上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