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檢查操作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操作規程
文件編號
總
頁
數
共
3
頁
制訂部門
實施日期
起
草
人
審
核
人
批
准
人
起草日期
審核日期
批准日期
1.
目的
本規程旨在為微生物限度檢查提供一個標准化方法。
2.
適用范圍
微生物限度實驗室
3.
責任者
QC
主管生測員
4.
安全注意事項
嚴格無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5.
規程
5.1
取樣
a
.在車間、實驗室所有用水點按序取樣,標明日期和取樣點位置,一個監測
點取水
3
次,一次
250mL
,送檢驗室按中國葯典
2010
年版二部標准進行全檢。
b
.
取樣前將直接接觸樣品的容器用
75%
酒精棉球進行擦拭,
採用滅菌後瓶收
集樣品。
c
.取樣時,取樣人洗手並消毒,取樣前用純化水淋洗檢驗用取樣瓶和瓶塞
3
次。滅菌瓶至少取
200mL
用於微生物檢驗用水,微生物檢驗應在取樣後的
1
小
時內進行,或將樣品冷藏並在
4
小時內進行檢驗。
5.2
微生物限度檢查
純化水檢驗標准微生物限度檢查採用平皿法和薄膜過濾法。
5.3
微生物培養
(
1
)
除另有規定,
本檢查法中細菌培養溫度為
30-35
℃,黴菌、酵母菌培養溫
度為
『貳』 緊急洗眼器裝置需要進行哪些點檢
1、建議洗眼器和沖淋設備最少每周啟動一次,查看是否能夠正常運行。需專要安排專人每天檢查儲備的屬水源是否充足。
2、同時建議儲備的水源每天更換一次,以保證水質。
3、每年需要對洗眼器和沖淋設備進行一次年檢,查看設備是否處於完好狀態。
4、對於洗眼器和沖淋設備的維護,檢修,生產商應該提供相應的技術培訓。對於長期暴露在危險作業環境下的使用者,應該提供更多的技術指導和正確使用洗眼器和沖淋設備的方法。
『叄』 清潔驗證的取樣方法
發表個人見解的時間到了:1。
淋洗樣品的取樣方法需要驗證嗎?個人覺得不必要。但是你的分析檢驗方法是需要驗證的。你的取樣方法只要有取樣規程就可以了,描述在哪裡取樣才有代表性,何時取樣,取樣量等。我覺得已經足夠。驗證什麼?2。擦拭取樣里,這個:「一定量」定義很模糊的,關鍵是你把這「一定量」抹到板上後,你能擦回來多少。當然你這個一定量可以基於標准限度的50%,100%,150%這樣的量來塗抹。比如你的清潔限度是100ug/100cm2,則可以考慮塗抹量為50ug,100ug,150ug(假設板的面積為100cm2),不嫌麻煩的話每個做它三個樣品,然後選擇個回收率最低的值,作為你的結果。3.
淋洗樣品做回收率做得很少哦,不過你又要問這個「一定量」的話,可以自己計算一下。計算依據為:淋洗樣品的限度的50%,100%,150%(mg/l)*該設備最後一次淋洗液的體積(l),攪勻後,取樣,檢測。4。殘留物在下個產品中的殘留量有兩種計算方式,一是根據殘留物的毒性數據ld50值,二是根據mtdd的千分之一(maximum
therapeutical
daily
dose最低治療劑量
,主觀認為,一個活性物質的千分之一「最低治療劑量」已經不能顯示治療作用了,也就是就算有這么點兒殘留在下個產品里,姐也可以不理會它了!),兩種演算法我比較傾向於,哪個算出來限度低就選哪個。5
據我所知,沒什麼其他演算法。你說的那書我沒看過,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都一樣。無非就是四個因子:上個產品的毒性(ld50值)或者活性數據(mtdd)以及下個產品的批量以及每日最大口服劑量。
值得注意的是計算出來的都是一個量值,單位為g,或者kg,而我們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應更直觀的體現,就要用這個量去除以設備的最終淋洗液的量,得到一個淋洗液的濃度值。比如:計算出來的結果是50g,而最終淋洗液的總體積為2000l,那麼你這個限度就是50g/2000l,即為0.025g/l:當然我只是瞎舉了個例子而已。
『肆』 洗眼器多長時間檢查一次
醫院一般是一周檢查一次,每次放水5分鍾,,確保其功能狀態。
最好是裝置水處理系統,洗眼器連接凈化水。
『伍』 有機氯農葯(OrganochlorinePestides)
85.2.2.1 六六六、滴滴涕等16種(9種)有機氯農葯的氣相色譜法測定
方法提要
有機氯農葯易溶於正己烷、丙酮等有機溶劑。方法採用正己烷與丙酮(1+1)混合溶劑索氏提取或加速溶劑萃取提取土壤試樣中殘留有機氯農葯,根據檢測目標物不同,提取液經氟羅里硅土柱或濃硫酸凈化後,氣相色譜-電子捕獲檢測器檢測。
方法適用於土壤樣品中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δ-六六六,p,p'-DDE,p,p'-DDD,o,p'-DDT,p,p'-DDT,六氯苯,七氯,艾氏劑,七氯環氧,狄氏劑,異狄氏劑,α-氯丹,γ-氯丹等有機氯農葯殘留分析。方法檢出限隨儀器靈敏度和樣品基質而定,當取樣為10.0g時檢出限在0.50~0.70ng/g之間。該方法也可用於沉積物等固體試樣中上述有機污染物檢測。
試樣中共存色素、酯類化合物和其他性質相似污染物會干擾測定,試樣提取液需凈化後測定。
儀器與裝置
氣相色譜儀,帶電子捕獲檢測器。
旋轉蒸發器。
恆溫水浴氮吹儀。
索氏抽提器。
快速溶劑萃取儀美國戴安公司,ASE-200。
毛細管色譜柱DB-5,30m×0.25mm,0.25μm膜厚;或Rtx-CLⅡ,30m×0.32mm,0.25μm膜厚。
氟羅里硅土固相萃取柱(1g,6.0mL)或30m×1.0cm氟羅里硅土層析柱,填經活化處理後的6.0g氟羅里硅土。
樣品瓶250mL棕色廣口瓶。
試劑與材料
無水硫酸鈉優級純,在650℃馬弗爐中灼燒4h,冷卻後放置在乾燥器中備用。
正己烷、丙酮等均為農殘級。
硫酸優級純。
載氣高純氮。
銅粉或銅片使用前活化除去表面氧化物。活化方法:將銅粉或銅片放入150mL燒杯中,加入適量(1+1)鹽酸至完全浸泡銅粉或銅片為止,用玻璃棒攪拌使銅粉或銅片充分接觸鹽酸後放置1min,加入50mL去離子水,攪勻後棄去鹽酸,繼續用去離子水洗滌銅粉或銅片3次,然後依次用丙酮、正己烷再各洗3次,最後保存在正己烷中備用。
氟羅里硅土農殘級。使用前將氟羅里硅土放在一個淺盤的瓷舟中,用鋁箔輕輕蓋上,然後在130℃的烘箱中加熱過夜,冷卻保存在乾燥器中備用。
標准儲備溶液α-六六六,β-六六六等16種有機氯農葯標准。-18℃下保存備用。
替代物標准2,4,5,6-四氯-間二甲苯、二丁基氯菌酸酯混合溶液,濃度100μg/mL。濃度100μg/mL。二級替代物標准儲備液:2,4,5,6-四氯-間二甲苯與二丁基氯菌酸酯替代物混合標准溶液或2,4,5,6-四氯-間二甲苯與PCB209混合標准溶液,以正己烷逐級稀釋至1.0μg/mL。上述標准均在-18℃下保存備用。替代物標准應在試樣提取前添加到每一個試樣、空白和標准中。用於監測試樣前處理、測定過程帶來的污染、損失和基體干擾等。
樣品採集與保存
土壤樣品採集時需要去掉表層風化層,再用采樣鏟將土壤樣品裝於樣品瓶中,立刻貼上標簽,盡快送實驗室檢測。
潮濕的土壤樣品需要進行冷凍乾燥。沒有冷凍乾燥儀的實驗室,可在避光的條件下,自然陰干,一般2~3d即可。分析前,除去樹枝、石塊等將樣品粉碎至40目左右。對直接分析的潮濕樣品需同時進行含水量分析,檢測結果以干基報出。土壤樣品保存在陰涼處,提取液40d內完成檢測。
分析步驟
1)土壤試樣的提取。
a.索氏抽提法。稱取10.00g土壤試樣及5g無水Na2SO4,加入已活化的銅粉或銅片1.00g,混勻後置於濾紙筒,加入1.0μg/mL2,4,5,6-四氯-間二甲苯與二丁基氯菌酸酯替代物混合標准溶液(或PCB209)40μL,轉入索式提取器,平底燒瓶中加入70mL正己烷-丙酮(1+1)混合提取液,其中20mL用於浸泡試樣。試樣浸泡12h後於75℃恆溫水浴提取10h。提取液經KD濃縮至5~10mL,待凈化。如檢測16種有機氯農葯應採用氟羅里硅土凈化,如檢測六六六、滴滴涕、六氯苯等農葯,可採用氟羅里硅土凈化,也可採用硫酸凈化。氟羅里硅土凈化需將提取液氮吹至1mL左右。硫酸凈化則提取液無需濃縮直接凈化。
b.快速溶劑提取法。稱取5.00g土壤樣品、1.00g硅藻土及1.00g已活化的銅粉或銅片,加40μL濃度為1.0μg/mL替代物混合標准,充分混勻,再轉移至底部放有一層纖維濾紙和5.0g弗羅里硅土的22mL不銹鋼萃取池中萃取。萃取條件:正己烷、丙酮混合萃取溶劑(1∶1,V∶V),萃取溫度100℃,壓強1500×6895Pa,加熱5min,靜態時間5min,淋洗體積為60%池體積,氮氣吹掃時間為90s,靜態萃取次數3次,用高純氮氣吹掃,收集全部提取液。如採用濃硫酸凈化,提取液不需濃縮直接凈化。如採用氟羅里硅土小柱凈化,提取液氮吹至1mL左右,再接凈化。
2)提取溶液的凈化。
a.氟羅里硅土凈化(適用於各種有機氯農葯的測定)。氟羅里硅土小柱預先用5mL乙醚-正己烷(15+85)混合溶液淋洗、10.0mL正己烷順序活化後,將提取液加入柱液面上層,用25mL乙醚-正己烷(15+85)混合溶液淋洗,淋洗速度為4mL/min,KD濃縮瓶承接淋洗液,氮氣濃縮、定容至1.00mL,氣相色譜測定。
b.濃硫酸凈化(適用於六六六、滴滴涕、六氯苯等有機氯農葯的測定,替代物標准為2,4,5,6-四氯-間二甲苯與PCB209)。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正己烷提取液體積的十分之一的濃硫酸,振搖1min,靜置分層後,棄去硫酸層(注意:凈化過程中,要防止發熱爆炸,加硫酸後,開始慢慢振搖,不斷放氣,然後再劇烈振搖),按上述步驟重復數次直至正己烷相呈無色透明時止。然後向正己烷相加入約為其體積一半的20g/L硫酸鈉溶液。振搖十餘次。待其靜置分層後棄去水層。重復直至正己烷相呈中性時為止(一般2~4次),正己烷相再經裝有少量無水硫酸鈉的筒型漏斗脫水,濾入平底燒瓶,旋轉蒸發至5~10mL後轉入到KD濃縮瓶中,氮氣濃縮定容至1.00mL,氣相色譜測定。
3)基體加標。在空白或試樣中加入適當濃度有機氯標准和1μg/mL的替代物標准溶液40μL,其後操作同試樣處理。
4)校準曲線。校準系列標准溶液配製,用正己烷逐級稀釋1μg/mL有機氯農葯標准溶液,配製成0ng/mL、1ng/mL、5ng/mL、10ng/mL、20ng/mL、40ng/mL、150ng/mL等不同濃度水平的混合標准系列。每個標准系列點均加入40μL的1.0μg/mL二級替代物標准。通過濃度與對應峰面積建立校準曲線線性方程。
配製10.0ng/mL的標准溶液,作為確證標准。至少每10個試樣或試樣分析結束時,應用確證標准驗證儀器穩定性及校準曲線可靠性。當確證標准與初始標准偏差超過20%時,應重新配製校準曲線,重新測定偏差區間內所分析的試樣。
氣相色譜分析條件。進樣口溫度265℃,不分流進樣,進樣量1μL。柱前壓9×6895Pa,總流量12.9mL/min,柱流量1.66mL/min,吹掃流量3.0mL/min。升溫程序,起始溫度70℃,保持1min;以10℃/min升溫到230℃,繼續以5℃/min升溫至265℃;再以8℃/min升溫至320℃,保持3min。檢測器(ECD)溫度320℃,尾吹流量30mL/min。
儀器的調試。預熱運轉至獲得穩定基線,調整氣相色譜儀,觀察色譜峰峰形是否對稱,並使各色譜峰達到預期分離效果和分析靈敏度。
用DDT、異狄氏劑檢查色譜進樣口是否存在污染。如果DDT、異狄氏劑分解率超過15%,需要清洗或更換內襯管,如必要還需清洗進樣口。
5)定性及定量分析。
a.定性分析。採用與標准目標物保留時間相比較的方式對樣品目標物進行定性。對樣品目標物含量達到方法檢出限5倍以上的樣品,需進行氣相色譜-質譜確證或性質不同的第根色譜柱確認。
b.定量分析。定量方法一般為外標法,也可以採用內標法。以標准溶液中目標化合物峰面積對目標化合物濃度作圖,得到該目標化合物定量校準曲線。根據樣品溶液中目標物峰面積,由定量校準曲線得到樣品溶液中該化合物濃度。目標化合物峰面積和定量校準曲線可以由氣相色譜儀工作軟體自動完成,定量校準曲線也可由EXCEL工作軟體完成。對自動積分的峰面積應逐個檢查各峰基線,對不合理基線進行手動修正。校準曲線線性相關系數必須滿足R2≥0.995。
根據試樣溶液測定濃度、定容體積和取樣量再計算出試樣中濃度。對含水量大的試樣需同時測定含水量,檢測結果以干基報出。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對含量接近檢出限水平的試樣,應採用與其濃度相近的標准單點校準。對於含量超過校準曲線上限的試樣應稀釋後測定或減小取樣量重新測定,使其峰面積保持在校準曲線的線性范圍內。
6)方法性能指標。
a.儀器檢出限及精密度。
配製20.0ng/mL六氯苯等有機氯標准溶液,加入2,4,5,6-四氯-間二甲苯、二丁基氯菌酸酯40.0ng等溶液6個,按樣品分析過程進行分析,獲得精密度RSD(n=6)在3.62%~8.35%之間,空白樣品加標回收率在79.1%~104.0%之間。配製2.00ng/mL的標准溶液進行GC-ECD測定,按3倍信噪比計算儀器檢出限,結果見表85.18。
表85.18 方法的性能指標
b.校準曲線及相關系數。按0.00ng/mL、5.00ng/mL、10.0ng/mL、50.0ng/mL、100ng/mL、200ng/mL、500ng/mL系列濃度水平配製16種有機氯農葯標准,添加替代物標准,GC-ECD分析,建立各組分標准校正曲線。各組分校正曲線的線性相關系數在0.995~0.999之間。
c.方法檢出限。方法檢出限是將質量分別為20ng的16種有機氯標准加入到10.00g空白土壤樣品中,按樣品前處理分析方法操作,氣相色譜測定。根據濃度與儀器的響應(峰高)計算檢出限。方法檢出限定義為3倍於雜訊時信號對應的濃度。經多次測定計算後,方法檢出限在0.50~1.20ng/g之間。
d.色譜圖的考察。
圖85.4 9種有機氯農葯標准氣相色譜圖
圖85.5 16種有機氯農葯標准氣相色譜圖
7)質量控制。參見前面章節水質樣品中有機氯農葯、苯並[a]芘測定質量控制部分。
85.2.2.2 有機氯農葯的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測定
方法提要
六六六、DDT、六氯苯等有機氯農葯易溶於正己烷、丙酮等有機溶劑。方法採用正己烷-丙酮(1+1)混合溶劑並藉助索氏提取、加速溶劑萃取等裝置提取土壤試樣中殘留有機氯農葯。根據檢測目標物不同,提取液經氟羅里硅土或濃硫酸凈化後,氣相色譜-質譜檢測。
方法適用土壤、沉積物等試樣中六氯苯,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δ-六六六,p,p'-DDE,p,p'-DDD,o,p'-DDT,p,p'-DDT,六氯苯,七氯,艾氏劑,七氯環氧,狄氏劑,異狄氏劑,α-氯丹,γ-氯丹,滅蟻靈等有機氯農葯殘留分析。
方法檢出限隨儀器靈敏度和樣品基質而定,本方法檢出限1.00~2.50ng/g之間。
試樣中共存色素、類酯化合物和其他性質相似污染物會干擾測定,需凈化後測定。
儀器與裝置
氣相色譜-質譜儀EI源。
旋轉蒸發器。
恆溫水浴氮吹儀。
索氏抽提器。
快速溶劑萃取系統。
1L分液漏斗,帶聚四氟乙烯活塞。
固相萃取用氟羅里硅土小柱(1g,6.0mL)或氟羅里硅土層析柱(30m×1.0cm)。填6.0g經活化處理過的氟羅里硅土。
250mL潔凈棕色廣口樣品瓶用於土壤樣品採集。
試劑與材料
無水硫酸鈉在600℃高溫爐中灼燒4h,稍冷後放置在乾燥器中備用。
氯化鈉在600℃高溫爐中灼燒4h,稍冷後放置在乾燥器中備用。
硫酸。
弗羅里硅土(美國Suplco公司,60~100目)使用前,130℃烘13h後放入乾燥器備用。
正己烷、丙酮等均為農殘級,正己烷、丙酮濃縮100倍後上機測試沒有干擾。
載氣,高純氦,99.999%。
銅粉和銅片使用前活化,活化方法參見85.2.2.1試劑與材料部分。
替代物標准2,4,5,6-四氯-間二甲苯、PCB209混合溶液,低溫冷藏。
二級替代物標准將2,4,5,6-四氯-間二甲苯、PCB209混合溶液以正己烷逐級稀釋至1.0μg/mL,-18℃下保存備用。
標准儲備溶液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δ-六六六,p,p'-DDE,p,p'-DDD,O,p'-DDT,p,p'-DDT,六氯苯,七氯,艾氏劑,七氯環氧,狄氏劑,異狄氏劑,α-氯丹,γ-氯丹,滅蟻靈等17種有機氯農葯標准。-18℃下保存備用。美國supelco提供。
內標標准液氘代苊、氘代菲、氘代混合標准。50μg/mL。正己烷稀釋至10μg/mL,備用。
樣品採集與保存
見85.2.2.1六六六、滴滴涕等16種(9種)有機氯農葯的測定中樣品採集與保存部分。
分析步驟
1)試樣前處理。索氏抽提、加速溶劑萃取及凈化等試樣前處理操作參見85.2.2.1的分析步驟。分析前試樣加入10.0μg/mL氘代內標混合溶液10.0μL。
2)校準曲線。用正己烷逐級稀釋有機氯農葯標准溶液,配製成0.00ng/mL、5.00ng/mL、10.0ng/mL、20.0ng/mL、40.0ng/mL、80.0ng/mL,5個濃度水平的混和標准系列。分析前各標准均加入1.00μg/mL二級替代物標准40μL和10.0μg/mL氘代內標混合溶液10.0μL。通過標准系列中各目標化合物與內標化合物儀器響應值(峰面積)的比與對應濃度建立校準曲線線性方程。
3)測定條件。氣相色譜條件。色譜柱DB-5MS60m×0.32mmi.d.,0.25μm。進樣口溫度280℃;不分流進樣,進樣量1μL;柱前壓13×6895Pa;升溫程序,初溫100℃,保持1min,以30℃/min升至200℃,再以5℃/min升至310℃,保持3min。
質譜條件。色譜-質譜介面溫度,280℃;離子源溫度,220℃;離子源,EI;電離電壓70eV。定性分析以全掃描方式(scan),掃描范圍為35~500m/z;定量分析選擇離子掃描檢測(SIM),各化合物特徵離子見表85.19。
表85.19 目標化合物特徵離子
測定。質譜聯用儀經全氟三丁胺(FC-43)自動調諧,靈敏度和解析度達到最佳匹配。每天分析運行開始時,都必須以十氟三苯基膦(DFTPP)檢查GC-MS系統是否達到性能指標要求。得到背景校正的DFTPP質譜圖中關鍵質量數應達到表85.20的要求。
表85.20 DFTPP關鍵離子和離子豐度指標
每個工作日分析前,選用5μg/mLp,p'-DDT和異狄氏劑標准溶液,進樣1μL,以全掃描方式測定,檢查GC進樣口是否污染導致DDT降解。只有DDT分解為DDD和DDE或異狄氏劑分解為異狄氏劑醛和異狄氏劑酮的程度小於15%才可以進行分析。
4)標准溶液總離子流圖。
圖85.6 16種有機氯農葯標准特徵離子的總離子流色譜圖
5)定性及定量分析。參見85.2.1.1定性與定量分析部分。定量方法一般為內標法。
6)方法性能指標。替代物標准2,4,5,6-四氯-間二甲苯、PCB209回收率在65%~130%。
標准系列0.00ng/mL、5.00ng/mL、10.0ng/mL、20.0ng/mL、40.0ng/mL、150ng/mL的回歸方程的線性相關系數>0.995。
將質量分別為5.00ng、30.00ng的9種有機氯標准分別加入到空白土壤試樣中,按試樣前處理分析方法操作,經濃縮定容後按選定的儀器工作條件分析。根據濃度與儀器的響應(峰高)計算檢出限。方法檢出限定義為3倍於雜訊時信號對應濃度,為1.0~2.5ng/g。
7)質量控制。參見前面有關章節水樣中有機氯農葯、苯並[a]芘測定質量控制部分。
『陸』 衛生監督局對水廠化驗室的要求
喜格在幫業主建設水廠化驗室中,考慮對化驗室的環境保護措施,防止對實驗人員和周圍環境產生污染,這一點在現代水廠化驗室建設中越來越受到重視。SICOLAB環保和防污染設施主要包括空調通風設施、給水排水設施和安全設施等,有的實驗室還包括氣路系統。化驗室對環保和防污染方面的基本要求包括:
①化驗室部位宜設獨立的給水排水系統,避免受到環境污染或排放物污染環境;
②通風系統包括通風櫃(毒氣櫃)、排風罩(固定式)、活動式排風罩、排氣扇等,為避免或減少對周圍環境的污染,確保不影響人體健康和實驗結果,化驗室通風排氣應集中進行後向、高空排放;
③化驗室排氣、排水應設必要的貯存或處理裝置,經處理達標後排放,通風排氣系統管道應預埋人牆(建築設計時預留位置);
④化驗室應配備相關的安全設施,包括消防噴水滅火系統、惰性氣體滅火系統、安全櫃、緊急事故淋洗器、洗眼器等;
⑤隨著實驗室檢測條件的提高和水質檢測的需要,需要有一個集中供氣的供氣站以將所需氣體分配到務實驗室、各儀器的管路系統;
⑥化驗室在設計供氣設施如供氣瓶、供氣板、用氣板及其管路系統等應考慮對實驗室檢測和安全的影響;
⑦內表面經過惰化處理的不銹鋼管,除了價格較高外,可以克服上述管材的各種缺點,而且美觀耐用,是供氣管道的較好選擇。
『柒』 常規玻璃儀器的洗滌方法
實驗室中常用的燒杯,錐形瓶量筒和離心管等用毛刷蘸洗滌劑刷洗再用自來水沖洗干凈,然後用純水涮洗內壁。滴定管移液管吸量管和容量瓶等具有精密刻度的玻璃量器,不宜用刷子刷洗,用洗滌液涮洗。或者是浸泡一段時間,如果洗不了就用鉻酸或者其他洗液洗滌
『捌』 潤滑油項目需要設置洗眼淋洗么
當然需要了!首先實驗室是需要的。現場如果涉及到腐蝕、酸鹼類的原材料也必須有洗眼和噴淋裝置!
『玖』 規劃設計一個小型食品或者葯品加工廠所需要的符合國家標准或行業企業標準的實驗室(化驗室)方案
SICOLAB食品檢測實驗室規劃設計方案,如下
一、SICOLAB實驗室基本設計
(1)實驗室的面積不僅應滿足檢測工作的需要,還應為工作設備和所有必要的輔助設備和儀器保留存儲空間,以及為測試人員和管理人員預留工作空間。
(2)在實際工程設計中,實驗室設計應滿足使用要求,還要考慮到通風櫃、實驗台及實驗儀器設備的布置、結構選型以及管道空間布置緊密結合。
(3)一般常規食品檢測實驗室如無大型落地儀器,建議設計一個島式或半島式中央式實驗台,並且與外窗垂直布置。
二、SICOLAB實驗室照明設計
(1)檢測室的檢測操作區域應設計有足夠照明,按照國家設計標准,照明度設計應不低於 250 lx,對於實驗室還必須關注照明的均勻度,當檢測區域燈光達不到要求時,必須設計成一般照明加局部照明,而且局部照明不應低於 50 lx。
(2)實驗室應採用分區照明、分段照明,分區設置燈控開關。實驗區和走道的燈光分開布置,照明負荷設計成單獨配電裝置或單獨迴路供電,並且是單獨開關和保護電器。
三、SICOLAB實驗室安全防護設計
(1)建立並實施安全措施。化學實驗區域、貯存危險化學品等有潛在危險的區域應施加有安全隔離措施,並給出明顯、醒目的警示標志。
(2)安裝緊急沖淋洗設備、急沖淋洗眼器、萬向抽氣罩等,應與實驗室共同設計並同時投入使用,並為工作人員配備進行相關的安全防護的培訓。
四、SICOLAB實驗室通風空調設計
(1)常規食品實驗室如需要設計排風系統,應考慮排風及送風兩個方面。需要連續使用排風系統的檢測室應設計有送風系統,送風量約為排風量的70%,並且對送風系統設計有空氣凈化處理功能。
(2)實驗室在空調系統的製冷方式和製冷裝置的選擇,應根據現場的熱源、電源、水源以及空氣調節所需製冷量、工藝需求與特點等情況,再衡量技術與經濟兩個因素後確定。
五、SICOLAB實驗室接地設計
實驗室應具備各種適當的接地措施,並予以維護,如果需要,還應提供到每個大型儀器或設備的接地。實驗室一般用電及輔助用電,採用和整個實驗大樓共用接地,接地電阻設計為 4 Ω。
六、SICOLAB實驗室防雷設計
實驗室的精密電子設備應放置在建築物內的中間位置。按JGJ91-2019 科研建築設計標准 《科學實驗室建築設計規范》,實驗室不宜貼靠有窗外牆布置邊實驗台,可以與外窗平行布置,檯面與外牆之間的凈距不應小於 1.30 m,這樣才能減少雷擊引起的損壞。
『拾』 化工廠洗眼器和淋洗器怎樣設置
化工生產中存在多種職業性有害因素,如有毒化學物質、生產性粉塵、腐蝕性化學品、有害物理因素(高溫、低溫等)或生物因素等。在一定條件下,職業性有害因素直接作用於人體,損害健康,引起職業病。如今的安全工作要求有毒、有害作業場所設置必需的緊急洗眼和淋洗設備。《職業病防治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對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用人單位應當設置報警裝置,配置現場急救用品、沖洗設備、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我國的相關設計規范也作出了規定,
《化工企業安全衛生設計規定》(HG20571—95)第4.1.4條及第4.6.5條、《石油化工企業職業安全衛生設計規范》(SH
3047—93)第1.10.5條、2.8.2及第5.7.10條、《化工粉體工程安全衛生設計規定》(HG20532—93)第5.5.1.9條及第7.2.4條均作出了明確規定,要求設置必要的洗眼器、淋洗器等安全衛生防護設施。
洗眼器和淋洗器作為事故發生時的急救設備,其設置的目的是在第一時間提供水沖洗作業者遭受化學物質噴濺的眼睛、面部或身體,降低化學物質可能造成的傷害。沖洗是否及時、徹底,直接關繫到遭受傷害的嚴峻程度和預後。然而,它們只是對眼睛、面部和身體進行初步處理,並不能取代基本防護用品如防護眼鏡、防飛濺面罩、防護手套、防飛濺長袍、防化服,也不能取代必要的安全處置程序,更不能取代醫學治療。
關於洗眼器、淋洗器的詳細設置,我國只是在《化工企業安全衛生設計規定》(HG20571—95)第4.1.4條規定了其服務半徑小於15m。美國標准ANSI
Z358.1—2004作為國際上公認的洗眼器、淋洗器標准為很多國家採用,也作為如澳大利亞標准AS4775—2007、中國台灣省CNSl4251
T2048—1998等很多國家地區此類標準的制定依據。歐洲標准EN15154—1&2:2006主要針對實驗室用垂直身體沖洗器和垂直眼內沖洗器的安裝、使用、規范、測試等作出了詳細規定,歐洲標准EN
15154—3&4:2007主要針對實驗窒用非垂直身體沖洗器和非垂直眼內沖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