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農村怎麼自製過濾水裝置
1、第一步將塑料水瓶切開,如下圖所示。
② 自製過濾黃泥水裝置圖
(1)圖中抄a是鐵架台,b是燒杯,c是漏斗.
(2)如不使用玻璃棒引流,會造成過濾時液體濺出,甚至會損壞濾紙;漏斗下端管口未緊靠燒杯內壁,會使液體濺出;
(3)濾紙破損,則混合物就會不經過濾直接進入濾液;待濾液體液面高於濾紙邊緣,液態混合物也會從過濾器外側流下;接濾液的燒杯不幹凈,濾液也會渾濁;
(4)若改正圖中兩處錯誤後,經過濾的液體,仍然渾濁,就要更換一張濾紙,換用干凈的燒杯接收濾液.
故答案為:
(1)鐵架台;燒杯;漏斗;
(2)無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管口未緊靠燒杯內壁;
(3)濾紙破損;接濾液的燒杯不幹凈.
(4)更換一張新的濾紙,換用干凈的燒杯接收濾液.
③ 初三化學實驗報告 器材:鐵架台,燒杯,漏斗,玻璃棒,濁水,圓形濾紙 請設計實驗操作方案
1、實驗儀器
漏斗、燒杯、玻璃棒、鐵架台(含鐵圈)、濾紙。
2、原理
利用物質的溶解性差異,將液體和不溶於液體的固體分離開來的一種方法。如用過濾法除去粗食鹽中少量的泥沙
3、要做到「一貼、二低、三靠」。(見圖) 過濾布袋
一貼 即使濾紙潤濕,緊貼漏斗內壁,不殘留氣泡。 (防止氣泡減慢過濾速度。)二低 1.濾紙邊緣略低於漏斗邊緣。 2.液面低於濾紙邊緣。 (防止液體過濾不凈。)三靠 1.傾倒時盛過濾液的燒杯杯口緊靠玻璃棒。 過濾海綿
2.玻璃棒下端抵靠在三層濾紙處。 3.漏斗下端長的那側管口緊靠燒杯內壁。
④ 高中化學中具體有哪些除雜方法啊拜託各位了 3Q
1. 氣體除雜的原則: (1) 不引入新的雜質 (2) 不減少被凈化氣體的量 2. 氣體的除雜方法: 試劑 除去的氣體雜質 有關方程式 水 易溶於水的氣體,如:HCl、NH3 / 強鹼溶液(NaOH) 酸性氣體,如:CO2、SO2 CO2+2NaOH=Na2CO3+H2O SO2+2NaOH=Na2SO3+H2O 灼熱的銅網 O2 2Cu+O2====2CuO 灼熱的氧化銅 H2、CO CuO+H2===Cu+H2O CuO+CO====Cu+CO2 注意的問題: (1)需凈化的氣體中含有多種雜質時,除雜順序:一般先除去酸性氣體,如:氯化氫氣體,CO2、SO2等,水蒸氣要在最後除去。 (2)除雜選用方法時要保證雜質完全除掉,如:除CO2最好用NaOH不用Ca(OH)2溶液,因為Ca(OH)2是微溶物,石灰水中Ca(OH)2濃度小,吸收CO2不易完全。 (3)除雜裝置與氣體乾燥相同。 典型例題 1. 填寫實驗報告 實驗內容 選用試劑或方法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或結論 鑒別H2和CO2 除去稀鹽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 考點:物質的鑒別,物質的除雜問題。 (1)H2、CO2的化學性質。 (2)SO42-的特性。 評析:①利用H2、CO2的性質不同,加以鑒別。 如H2有還原性而CO2沒有,將氣體分別通入灼熱的CuO加以鑒別。 CuO+H2 Cu+H2O 或利用H2有可燃性而CO2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將氣體分別點燃加以鑒別。 或利用CO2的水溶液顯酸性而H2難溶於水,將氣體分別通入紫色石蕊試液加以鑒別。CO2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而H2不能。 ②屬於除雜質問題,加入試劑或選用方法要符合三個原則:(1)試劑與雜質反應,且使雜質轉化為難溶物質或氣體而分離掉;(2)在除雜質過程中原物質的質量不減少;(3)不能引入新雜質。 在混合物中加入BaCl2,與H2SO4生成白色沉澱,過濾後將其除去,同時生成物是HCl,沒有引入新的離子。 答案: 澄清石灰水 Ca(OH)2+CO2=CaCO3↓+H2O 氯化鋇溶液 H2SO4+BaCl2=BaSO4↓+2HCl 2.下列各選項中的雜質,欲用括弧內物質除去,其中能達到目的的是( ) A CO中混有少量CO2 (澄清石灰水) B CO2中混有少量氯化氫氣體 (NaOH溶液) C O2中混有少量H2 (灼熱氧化銅) D N2中混有少量O2 (白磷) 分析: A 澄清石灰水能吸收CO2,不能吸收CO ,可到達目的. B CO2與HCl都和NaOH反應,故不能達到目的. C O2和H2 混合二者體積比不知道,通過灼熱氧化銅可能爆炸,不能達到目的. D 白磷自燃且生成物為固體,除去O2,能達到目的. 回答除雜問題,一定要全面分析,既要除去雜質,又要使主要成分(被凈化的氣體)不變質。 答案: A D 3.實驗室配製氯化鈉溶液,但氯化鈉晶體里混入了少量硫酸鈉和碳酸氫銨,設計一組實驗,配製不含雜質的氯化鈉溶液。 提示:本題為除雜問題的實驗設計,這樣的問題一般要遵循「甲中有乙,加丙去乙,可產生甲,但不能產生丁」的原則。 答案:將不純的氯化鈉晶體溶於適量的蒸餾水中,滴加稍過量的Ba(OH)2溶液,使SO42-及CO32-(原HCO3-與OH-反應後生成)完全沉澱。再續加稍過量的Na2CO3溶液,以除去過量的Ba2+。過濾,保留濾液在濾液中,滴加稀鹽酸至溶液呈中性(用PH試紙控制),得不含雜質的氯化鈉溶液。 分析:為了除去雜質NH4HCO3和Na2SO4,一般可提出兩個實驗方案:第一方案是利用NH4HCO3受熱(35℃以上)易分解成氣態物質的特性,先加熱氯化鈉晶體除掉NH4HCO3,再加Ba2+除掉SO42-;第二方案是用Ba(OH)2同時除掉兩種雜質,這種方法簡便,「一舉兩得」,故優先選用。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①將不純的氯化鈉晶體溶於適量的蒸餾水中,滴加稍過量的Ba(OH)2溶液,使 SO42-及CO32-(原HCO3-與OH-反應後生成)完全沉澱。 檢驗Ba(OH)2是否過量的方法:取少量濾液,滴幾滴Na2SO4或稀H2SO4,如產生白色渾濁或沉澱,則表示Ba(OH)2已過量。 ②再續加稍過量的Na2CO3溶液,以除去過量的Ba2+離子。過濾,保留濾液。 檢驗Na2CO3是否過量的方法,取少量濾液,滴加幾滴HCl,如產生氣泡則表示Na2CO3已過量。 ③在②之濾液中,滴加稀HCl至溶液呈中性(用PH試紙控制),就可得純氯化鈉溶液。 4、工業上制備純凈的氯化鋅時,將含雜質的氧化鋅溶於過量的鹽酸,為了除去氯化鐵雜質需調節溶液的PH值到4,應加入試劑是 A.氫氧化鈉 B.氨水 C.氧化鋅 D.氯化鋅 E.碳酸鋅 正確答案:CE 解釋:本題為除雜題,原理是降低溶液中的[H+],將Fe3+轉化為Fe[OH]3以除去,所以應加入鹼性物質,A、B、C、E均可滿足條件,但除雜的原則是不能引進新雜質,所以A、B排除,選出正確答案。 5、海水是取之不盡的化工原料資源,從海水中可提取各種化工原料。下圖是工業上對海水的幾項綜合利用的示意圖: 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粗鹽中含有Ca2+、Mg2+、SO42-等雜質,精製時所用試劑為:A 鹽酸;B BaCl2溶液;C NaOH溶液;D Na2CO3溶液。加入試劑的順序是 ②電解飽和食鹽水時,與電源正極相連的電極上發生的反應為 與電源負極線連的電極附近溶液pH (變大、不變、變小)。若1mol電子的電量為96500C,則用電流強度為100A的穩恆電流持續電解3分13秒,則在兩極上共可收集到氣體 mL(S.T.P)。若保證電解後飽和食鹽水的濃度不變,則可採取的方法是 ③由MgCl2·6H2O晶體脫水制無水MgCl2時,MgCl2·6H2O晶體在 氣氛中加熱脫水,該氣體的作用是 ④電解無水MgCl2所得的鎂蒸氣可以在下列 氣體中冷卻。 A H2 B N2 C CO2 D O2 【參考答案】 ①B C D A或C B D A 該小題屬離子除雜題。除雜原則是在除去Ca2+、Mg2+、SO42-時,不能帶入雜質離子。所以,解此題的關鍵是把握好加入離子的順序:①Ba2+必須在CO32-之前加入;②CO32-、OH-必須在H+之前加入,所以B、C不分先後,而D、A本身既分前後,又必須放在B、C之後才能滿足條件。 ②2Cl--2e→Cl2 變大 4480 措施是向電解液中通入一定量的HCl氣體 電解飽和食鹽水時,與正極相連的陽極發生的反應是2Cl--2e→Cl2,與負極相連的陰極發生的反應是:2H++2e→H2。H+不斷消耗,使得溶液中[OH-]增大,pH變大。電解中外溢的是Cl2、H2,所以要確保原溶液濃度不變,只能向體系中通入一定量的HCl氣體以補足損失的H、Cl原子。易錯處是加入鹽酸,使溶液濃度變小。 ③HCl 抑制水解平衡MgCl2+H2O Mg(OH)Cl+HCl正向進行 ④A 6、實驗室用純凈、乾燥的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裝置有下列A、B、C、D四部分組成,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上述實驗要求,將各實驗裝置按從左到右的順序用序號連接起來:( )→()→()→() (2) 指出A、B裝置在實驗中的作用: A B (3)實驗完畢後,加熱和通入氫氣同時停止,等試管冷卻後得到固體的質量與理論上所得銅的質量相比較,將會----------(偏大、偏小或不變) 分析:裝置的排列從左到右順序一般是:(1)氣體的發生裝置(2)氣體的除雜裝置氣體的乾燥裝置(4)主要實驗裝置(5)尾氣的處理(氣體無毒可直接放出) 答案:(1)D→A→B→C (2)A:吸收可能存在的HCl氣體 B:吸收水得到乾燥的氫氣 (3)偏大參考資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f9d3a0100096x.html 分享給你的朋友吧: 人人網 新浪微博 開心網 MSN QQ空間 對我有幫助 10
⑤ 初三化學——關於水的簡易過濾器
紗布和石英砂是用來過濾不溶性物質,活性炭是用來吸附水中的有毒微生物和有害的物質,這只能過濾不能得到純凈水
⑥ 初三化學自製簡易凈水器的凈水效果——填寫實驗報告
①對混有泥沙的臟水的凈化效果——靜置、過濾,得到澄清液體
②對混有墨水內的臟水容的凈化效果——用活性炭吸附後,得到澄清液體
③對混有泥沙和墨水的臟水的凈化效果——靜置、過濾,再用活性炭吸附後,得到澄清液體
④對混有食鹽並溶解的鹽水的凈化效果——蒸發掉進水分後,得到白色的氯化鈉固體
⑦ 怎麼自製簡易過濾水裝置
工具與材料
鑽子,剪刀。塑料可樂瓶,紗繩,水龍頭套,橡皮管,紗布,橡皮塞,活性炭,ABS膠水,麥飯石,玻璃導管,膠帶紙。
做法
1.取一隻塑料可樂瓶,去掉底部硬座,在瓶底用燒紅的鑽子鑽十幾個小孔,瓶口塞上帶玻璃導管的橡皮塞,做成過濾器!
2.另取一隻塑料可樂瓶,剪去帶硬座的部分,在瓶蓋上鑽一小孔,作為出水口,做成盛器。
3.在甲瓶離瓶底15~18cm處塗上3厘米寬的ABS膠水。在乙瓶底部內壁上塗上寬為4cm的ABS膠水。待膠水稍干後,將底部蒙有一層紗布的甲瓶套入乙瓶內,用透明膠帶紙粘住兩瓶銜接處,並用紗繩加固。
4.在甲瓶玻璃導管的一端連接橡皮管,橡皮管的另一端與水龍頭套相連。
5.在甲瓶內裝入500g活性炭,乙瓶內裝入10g麥飯石,並在出水口處蒙一層紗布,簡易凈水器就做成了。
⑧ 怎樣自製凈水過濾裝置
用一個大的塑料瓶,最下方為膨鬆棉,也就是棉花,上面鋪一層紗布,再放一些活性炭,上面再鋪一層紗布,上放沙子,再鋪一層紗布,上放小卵石,再鋪上紗布就可以了。瓶口朝下,瓶底剪掉。優點:簡單製作,可脫色凈水,不浪費資源,但只是凈化,不能使硬水變軟水,有些病毒細菌不能濾掉。
⑨ 用去底的礦泉水瓶、小石子、砂子、棉花、木炭製作簡易凈水裝置原理是什麼,效果怎麼樣,反思有哪些
原理
簡易自製凈水器一般分為3層
第1層:石子沙等,以除去較大的雜質
第2層:活性炭版,利用其吸附作用,正如樓權上所說,可以吸附一些有色物質或無色物質
第3層:明礬[氫氧化鋁膠體],有吸附作用,除去細小雜質! ..
利用小石塊、細沙、紗布、棉花的過濾作用和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將污水凈化干凈得到凈水。
效果
前置凈水裝置只能很粗略的起到一定的凈化作用,至於水中的重金屬啊等有害物質就不能過濾掉了
反思
為了將科學發現的過程以簡捷的實驗再現於課堂,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實驗便成了學生獲取知識的「助推器」。從這一意義上來說,設計製作一種實用而價廉的實驗室實驗用水,並提供一套簡單易行而又科學合理的用水裝置,就顯得尤為重要。一、改進實驗用水生產裝置的構想本著實用、可靠、價廉的原則,筆者參照大中型實驗室用水配置的原理,利用小型反滲透膜凈水機的本機,組合一套離子交換樹脂和後置過濾芯,自製實驗室實驗用水。經試驗,所生產的水完全可以達到實驗室一、二級用水的標准。
這是我寫的答案參考一下把 悅,張 我們都是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