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製冷技術與裝置課程設計

製冷技術與裝置課程設計

發布時間:2022-09-26 18:53:54

1. 製冷技術及其應用知識點

1基本製冷系統概述

為了學習基本製冷系統,我們可以將其簡化為一個簡單的系統,如下:

現在,我們將上述簡單系統中的部件換成實際部件:一台壓縮機、一個冷凝器、一個毛細管和一個蒸發器。如下圖,這就接近於真實的製冷系統了。

2製冷系統—膨脹閥

熱力膨脹閥能控制液態製冷劑從冷凝器注入蒸發器。

膨脹閥能讓蒸發器出口處的過熱度保持在一定水平, 防止液態製冷劑離開蒸發器進入壓縮機。一旦液態製冷劑進入壓縮機,便會發生液擊。必須防止這種狀況 發生,以免壓縮機損壞。

Pb-感溫包壓力

Pe-蒸發壓力

Ps-彈簧壓力

Pb = Ps+Pe, 膜片不移動。

當感溫包壓力上升,導致 Pb > Ps+Pe 時,膜片向下移動,閥門打開,更多製冷劑流入蒸發器。

當感溫包壓力下降,導致 Pb < Ps+Pe 時,膜片向上移動,閥門關閉,流入蒸發器的製冷劑減少。

3製冷系統—儲液器

在高壓條件下,壓縮後的製冷劑蒸氣在冷凝器中凝結為液體製冷劑。離開冷凝器後,液體流經儲液器。

儲液器主要有兩個功能。

1、儲液器對負荷變化造成的冷凝器液位變化進行補償。

當膨脹閥打開/關閉時,冷凝器的液位會發生改變,若儲液器中沒有「額外」的製冷劑,膨脹閥前端的液體量就可能不足,致使膨脹閥無法正常工作,造成整個系統變得不穩定。

2、儲液器還作為一個額外的容器,幫助液態製冷劑與製冷劑蒸氣分離,確保離開儲液器的是純液態製冷劑。

4製冷系統—電磁閥

電磁閥是一種利用電磁力的閥門。

它是一種開/關閥,根據通斷電情況控制製冷劑的流動。

電磁閥大致可分為兩類。

直動式電磁閥 – 閥線圈通電時,電磁閥直接打開/關閉閥口。

伺服式電磁閥 – 通電或斷電時,閥門打開引導閥口,讓主閥口根據膜片/活塞的壓差逐漸開(取決於閥門是 NC 還是 NO),

這兩種電磁閥又各自分為:

NC(常閉型)——不通電時限制製冷劑流動(平常關閉),

閥線圈通電時允許製冷劑流動。

NO(常開型)——不通電時允許製冷劑流動(平常打開),

閥線圈通電時限制製冷劑流動。

工作原理

冷藏室溫度上升時,感溫包壓力上升到設定值,電源端子1 和4 接通,從而打開電磁閥,允許製冷劑流入蒸發器。溫度下降時,感溫包內的壓力下降到設定值。端子1 和4 斷開,子1 和2 接通。電磁閥斷電並關閉,因而限制製冷劑流向蒸發器,使冷藏室溫度上升。

5製冷系統—壓力控制器

若電磁閥阻止製冷劑流向蒸發器,而壓縮機仍在運轉,這時會發生什麼情況?進氣壓力下降。為此我們需要停止壓縮機,以便控 制系統壓力,防止進氣壓力降到標定壓力之下。

此外,若由於冷凝器太臟或風扇故障導致冷凝壓力升得過高,也必須停止壓縮機, 以防壓縮機超出工作范圍。

原理以及功能

壓力控制器能防止進氣壓力(蒸發器壓力)過低或排氣壓力(冷 凝器壓力)過高,以此控制和保護系統。

壓力控制器主要有兩個功能:

1、保護(或安全)功能:限制壓力,系統壓力過低或過高時切斷電源。

2、控制功能:壓縮機循環、風扇循環和排空。

常見的壓力控制器有兩種:

單壓控制器:分為低壓控制器和高壓控制器。

2、雙壓控制器: 一個控制器兼具低壓控制和高壓控制。

壓縮機高低壓保護

壓縮機常常需要保護,以防止冷凝壓力過高或者進氣壓力過低。

實現的方法是使用兩個單壓開關或者一個雙壓開關。開關有多種 電氣接觸類型。這里看到的是一個簡單的類型。高壓和低壓開關組合在一個殼體內。

兩個球體作用於兩者之間的裝置。若壓力達 到「高」設定值,開關將打開觸點A 和C。若壓力落到「低」設定值以下,開關也會打開觸點A 和C。

2. 製冷與低溫技術主要學哪些課程內容

很多。大致可以分為基礎課和專業課。
基礎課更關注於英語、計算機、物理、高數等;而專業課涉及到通風、空調、製冷等等。
包括泵與風機、空氣調節、製冷原理、低溫、流體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等等。

3. 製冷與空調技術專業大學課程有哪些

專業基礎課:
《傳熱學》陶文銓、楊世銘,高等教育出版社,下載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2059024.html
《流體力學》
林建忠、清華大學出版社,電子版暫無
《工程熱力學》沈維道或者曾丹苓兩個版本都可以、高等教育出版社。
下載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4728441.html?from=like
專業課:
《製冷與低溫原理》陳光明、陳國邦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下載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0425380.html?from=like
《空氣調節用製冷技術》彥啟森等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下載地址暫無
《暖通空調》
陸亞俊,馬最良,鄒平華
著,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下載地址: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9797429.html?from=like
主要就這些,再給你推薦一般權威的暖通空調設計手冊,陸耀慶老先生編著的《實用供熱空調設計手冊》,這本手冊分上下冊,幾乎涵蓋了空調製冷,供熱通風所有內容,故推薦之。

4. 熱能與動力工程(製冷)考研都考哪些課 謝謝

製冷專業考研時考試科目有:傳熱學、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等。你可以選擇一門或兩門。

5. 東南大學建環專業的考研科目有哪些說得詳細點謝謝。是不是看現在大學的課本就行了

你好。請選擇為最復佳答案哦。最好制是能看看往年的考題,以及他們的筆記。
建環專業如下:
081404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01 空氣調節與製冷新技術
02 天然氣熱電冷三聯供技術
03 曖通空調系統的數值模擬
04 人工環境及樓宇智能化
05 曖通空調系統設計與優化
06 室內空氣品質監測與控制技術

初試: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一③301 數學一④916 流體力學 或 918 傳熱學 或 919 工程熱力學
復試:5b9 計算機控制技術與系統 或 5c2 製冷原理 或 5c3 熱工測量及儀表
參考書目:
916 流體力學 《工程流體力學》孔瓏,水利電力出版社;《工程流體力學》歸柯庭等,科學出版社
918 傳熱學 《傳熱學》(第三版)楊世銘,高教出版社
919 工程熱力學 《工程熱力學》嚴家騄,電力出版社
5b9 計算機控制技術與系統 《計算機控制技術與系統》呂震中等編,中國電力出版社
5c2 製冷原理 《製冷技術與裝置設計》張小松,重慶大學出版社
5c3 熱工測量及儀表 《熱工測量及儀表》吳永生、方可人編,中國電力出版社

6. 哈爾濱商業大學土木與製冷工程學院的專業介紹

熱能與動力工程(製冷空調方向)專業
一、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熱能工程、傳熱學、流體力學、動力工程等方面基礎知識,能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製冷及低溫工程、空調工程的設計、製造、運行、管理、實驗研究和安裝、開發、營銷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創業精神、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二、專業基本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的基礎理論,學習各種能量轉換及有效利用的理論和技術,受到現代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製冷工藝、製冷設備和空調系統設計、運行、實驗研究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初步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2、較系統的掌握本專業領域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工程力學、機械學、工程熱物理、流體力學、電工與電子學、控制理論、市場經濟及企業管理等基礎知識;
3、獲得本專業領域的工程實踐訓練,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應用能力;掌握製冷、空調、機電一體化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設計、營銷、管理、安裝、施工、調試製冷空調系統的能力;
4、具有對製冷、空調專業方向所必要的專業知識,了解本專業學科前沿及發展趨勢;
5、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了創新意識和較高的綜合素質。
三、學制與學分
本科基本學制為四年,並實行彈性學制,即修業年限一般為3~6年。本輪教學計劃按四年編制。
全程總學分為178學分;其中課堂教學141學分;實踐環節39學分。
四、主幹學科和主要課程及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主幹學科:工程熱物理與動力工程、機械工程
主要課程: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工程熱力學、傳熱學、流體力學、製冷原理與設備、熱公測試技術、製冷壓縮機、製冷裝置設計、空氣調節、製冷裝置自動控制。
專業方向:A組(製冷工程):冷庫建築、食品冷凍工藝學、冷庫電氣、小型製冷裝置;B組(空調工程):熱泵,空調蓄冷技術,溴化鋰吸收式製冷技術、空調用機器與設備;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軍訓、金工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社會實踐、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製冷裝置課程設計、空氣調節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
土木工程專業
一、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和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能從事土木工程項目規劃、設計、施工、管理與科研開發等技術及管理工作,具有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服務面向: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基建管理職能部門;建築工程勘察設計院、土木工程科研院所;建築、岩土公司等施工企業;工程質量監督站,工程建設監理部門;房地產開發公司,工程造價咨詢機構、銀行及投資咨詢機構等技術與管理工作的部門。
二、專業基本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和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受到試驗儀器操作和現場實習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土木工程項目規劃、設計、施工、管理與研究開發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能力和素質:
1. 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了解當代科學技術的主要方面和應用前景;
2. 掌握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岩土力學的基本理論,掌握工程規劃和選型、工程材料、結構分析與設計、地基處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識,掌握有關工程測量、土工測試、施工技術與組織等方面的基本技術;
3. 具有工程制圖、計算機應用、主要測試和試驗儀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查詢資料、獲取信息的初步能力,從而具有進行工程設計、試驗、施工、管理與研究開發的初步能力;
4.具有商業供銷類建築如大型商場、冷庫、食品工廠的建設和監理等方面的綜合業務能力;了解土木工程的主要法規;
5.初步掌握一門外語,具有一定的外語交流和閱讀能力。
三、學制與學分
本科基本學制為四年,並實行彈性學制,即修業年限一般為3~6年。本輪教學計劃按四年編制。
全程總學分:174學分。其中課堂教學137學分,實踐環節37學分。
四、主幹學科與主要課程
主幹學科:力學、土木工程。
主要課程: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房屋建築學、流體力學、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測量、鋼筋混凝土及砌體結構、地基及基礎、鋼結構、土木工程施工組織。
專業方向:建築結構抗震設計、高層建築結構設計、土木工程施工技術。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課程實習、課程設計、認識實習、社會實踐、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等。
工程管理(房地產經營管理方向)專業
一、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學、經濟學和土木工程技術的基本知識,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能在工程建設領域從事項目全過程管理工作,具有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級管理人才。
本專業服務面向:房地產開發企業;施工企業;建設監理企業;;物業管理企業;工程管理的教學部門;政府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房地產產品的銷售、策劃、評估等中介部門。
二、專業基本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方法和土木工程技術知識;受到工程項目管理方面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工程項目管理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能力和素質。
1、掌握工程管理基本理論和方法;
2、掌握投資經濟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3、熟悉土木工程技術知識;熟悉工程項目建設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4、了解國內外工程管理的最新發展動態;
5、具有運用計算機輔助解決管理問題的能力;
6、初步掌握一門外語,具有一定外語交流和閱讀能力;
7、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了解本學科當代科學技術的主要方面和應用前景。
三、學制與學分
本科基本學制為四年,並實行彈性學制,即修業年限一般為3~6年。本輪教學計劃按四年編制。
全程總學分:180學分。其中課堂教學147學分,實踐環節33學分。
四、主幹學科和主要課程
主幹學科:管理學、土木工程
主要課程:房地產經濟學、工程結構、房地產投資分析、建築施工與修繕、工程項目管理、工程估價、工程經濟學、房地產市場營銷房地產制度與政策等。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
一、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室內環境設備系統及建築公共設施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運行管理及國民經濟各部門所需的特殊環境的研究開發的基礎理論知識及能力,能在設計研究院、建築工程公司、物業管理公司及相關的科研、生產、教學等單位從事工作的,具有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服務面向:環境管理職能部門,設計研究院,建築工程公司,物業管理公司及相關的科研、生產、教學等單位。
二、專業基本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建築物理和環境控制系統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建築設備系統之設計、調試和運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訓練,並初步具備這方面的工作能力。
1、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必需的技術基礎理論知識,並了解本專業學科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2、具有一定的室內環境及設備系統測試、調試及運行管理的能力;
3、初步掌握室內環境及設備系統的設計方法;
4、具有較好的自然科學基礎及人文社會科學基礎;
5、具有較強的工作適應能力及協作精神和自學能力;
6、初步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一定的外語交流和閱讀能力。
三、學制與學分
本科基本學制為四年,並實行彈性學制,即修業年限一般為3~6年。本輪培養計劃按四年編制。
全程總學分:178 學分.其中課堂教學146學分,實踐環節32學分。
四、主幹學科和主要課程
主幹學科:土木工程、水利工程。
主要課程:工程熱力學、傳熱學、工程流體力學泵與風機、機械設計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空調製冷技術、建築環境工程、測試技術。
專業方向課:空調工程、供熱工程、通風工程、鍋爐與鍋爐設備、建築給排水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金工實習、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設計實習內容及空調工程、建築電氣等課程的實驗課。
油氣儲運工程專業
一、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及人才市場需求,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全面的專業知識,能在交通運輸規劃與設 計、油氣儲運管理等部門從事油氣儲運工程規劃、勘察設計、施工項目管理、生產運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並具有一定科學研究及技術開發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 才。畢業生可在石油、石化、民航、城市燃氣、給排水等各個行業從事科研、教學和管理工作。
二、專業基本要求
油氣儲運工程專業本科學制四年,人才培養以技術型為主、應用研究型為輔。培養的學生應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計算機綜合應用能 力;掌握流體力學、工程熱力學、傳熱學、物理化學、工程力學、電工電子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綜合利用這些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工程和科研問題的 能力;具有油氣儲運系統的規劃、設計、施工和生產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了解油氣儲運工程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 語,具有良好的聽、讀能力和一定的口語、寫作能力,能熟練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創新意識和較高的綜合素質。
三、課程設置
油氣儲運工程專業共開出本科生課程20門,其中必修課7門,分別為油罐及管道強度設計(儲運專業)、腐蝕與防腐、專業外語、油氣集輸、輸油管道設計與 管理、油庫設計與管理、輸氣管道設計與管理、腐蝕與防腐、輸氣管道設計與管理、天然氣集輸、城市液化氣供應等。 低溫製冷工程 專業方向
一、專業培養目標
具有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技術,能開展本學科的科研與應用開發工作,了解學科的進展、動向和發展前景。具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工作作風,具有從事製冷空調領域的科研能力。熟練運用計算機,掌握先進的測試技術。熟練掌握一門外語。能勝任本學科和相關學科的教學、科研、工程技術工作和相應的科技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1.製冷空調中的熱過程與質傳遞
2.製冷系統的自控、優化及CAD技術
3.熱泵技術的研究及應用
三、培養年限
我校碩士生培養年限為2.5年(5個學期)。研究生應用2—2.5個學期完成課程學習,其餘時間完成碩士學位論文。
管理科學與工程(工程管理方向)
一、專業培養目標
二、研究方向
三、培養年限

7. 製冷與空調技術專業學什麼

製冷與空調技術專業主要學習的內容包括:製冷空調產品設計、製冷空調裝置製造技術、冰箱空調檢測與試驗技術、中央空調工程設計與施工、中央空調運行管理、樓宇設備管理、車間管理、工業企業質量管理、冷庫工程設計與運行管理、現代機械制圖、AutoCAD高級繪圖技術、電工電子技術、製冷設備電氣與控制技術等。

8. 製冷與空調技術專業大學課程有哪些

主要有以下幾本:
1、製冷原理與裝置
2、空氣調節技術
3、工程熱力學
4、製冷壓縮機
5、中央空調技術
6、傳熱學
7、冷庫設計
把這幾本看下,在製冷行業已經NB了。

9. 製冷專業主要學些么事詳細點哈!

專業課程一般都是這些:空氣調節技術、中央空調、熱工流體力學基礎、製冷原理、製冷流體機械、製冷技術與裝置設計、製冷空調裝置安裝操作與維修、製冷空調裝置自動控制技術、製冷空調安裝工程預算等。
還有些基礎課程:高數、大學英語、專業英語、機械制圖、機械設計、機械製造、AUTO CAD、電工電子技術等
希望對你有幫助,也希望被採納

10. 我想知道華中科技大學的製冷與冷藏技術的本科課程有哪些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2005—2006學年第一學期課表
周 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教學進程 軍 訓 上 課 考試
課程名稱學時及學分 毛澤東思想概論 24 /1.5課內+12 /0.5課外 思想道德修養24/1.5課內+27/1.5課外 大學英語 56/3.5微積分(一) 88/5.5 體育 32/2 軍事理論 16/1 工程制圖40/2.5 大學計算機基礎 16+16上機/2

課 班 程 級星 節 期 次 熱 能 與 動 力 工 程
0501(30) 0502(30) 0503(30) 0504(30) 0505(30) 0506(30) 0507(30) 0508(30) 0509(30) 0510(30) 0511(30) 0512(30) 0513(30) 0514(30)
一 1-2 大學英語 4,6—18
3-4 微積分(一) 6—18 西十二 S204(考試—20周) 王漢蓉副教授 微積分(一) 4,6—18 西十二 N212(考試—20周) 謝鵬副教授 微積分(一) 4,6—18 西十二 S201(考試—20周) 俞小清副教授
5-6 大學計算機基礎 5-19單 西十二S204計算機基礎上機8-18 雙 計算中心(考試—20周) 李站春講師 大學計算機基礎 5-19單 西十二 N212計算機基礎上機8-18 雙 計算中心(考試—20周) 張小兵講師 思想道德修養4,6—16 西十二N 210梁紅副教授
7-8 大學計算機基礎 19 西十二 S204計算機基礎上機8-18 雙 計算中心 大學計算機基礎 19 西十二 N212計算機基礎上機8-18 雙 計算中心
9-10
二 1-2 思想道德修養 4,6—16 西十二 S204 王卉講師 思想道德修養 4,6—16 西十二 S209譚亞莉講師 大學計算機基礎5-19單西十二N202計算機基礎上機8—18 雙計算中心(考試—20周) 齊敏講師
3-4 大學計算機基礎 19 西十二 N202計算機基礎上機8—18 雙計算中心
5-6 毛澤東思想概論 4,6—16 西十二 S204(考試—18周六下午) 張德鵬副教授 毛澤東思想概論 4,6—16 西十二 N202(考試—18周六下午) 相秀麗講師 毛澤東思想概論4,6-16西十二N203(考試—18周六下午)鄭治副教授
7-8 軍事理論 4,6—12 西十二 N209 軍事理論 4,6—12西十二 N210
9-10
三 1-2 軍事理論 4,6—12 西十二 S204
3-4
5-6 微積分(一) 4,6—18 西十二 S204 微積分(一) 4,6—18 西十二 N212 微積分(一) 4,6—18 西十二 S201
7-8 大學英語 4,6—18
9-12 工程制圖上機:9-12班: 15
四 1-2
3-4 體育(西操場) 4—19
5-8
9-12 工程制圖上機:1-2班,5-6班9,12,15 3-4班:11,13,15 7-8班:10,13,16 9-12班: 11,13 13-14班: 9,14,17
五 1-2 微積分(一) 4,6—18 西十二 S204 微積分(一) 4,6—18 西十二 N212 微積分(一) 4,6—18 西十二 S201
3-4
5-67-8 工程制圖(三) (考試—19周日下午)
1-2班:4,6-8,10-11,13-14,16-17西十二 S305 黃正東教授 9-10班:4,6-10,12,14,16-17西十二 N305 何建英副教授 3-4班:4,6-10,12,14,16-17 西十二 S306 李喜秋講師 11-12班:4,6-10,12,14,16-17西十二 N306 羅年猛講師5-6班:4,6-8,10-11,13-14,16-17西十二 S307 魏迎軍副教授 13-14班:4,6-8,10-13,15-16 西十二 N307 劉世平講師7-8班:4,6-9,11-12,14-15,17 西十二 S308 常明教授
9-10

(9—1)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2005—2006學年第一學期課表
周 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教學進程 上 課 考 上 課 考
課程學時及學分 英 語 56/3.5 大學物理 56/3.5 物理實驗 24/1.5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 32+6(課外)/2 體 育 16/1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 40/2.5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40/2.5 理論力學 60/4 電路理論 40/2.5網際網路與應用(二選一) 28+12(上機)/2.5 網路技術基礎(二選一) 30+10(上機)/2.5 電工實習 2/2周

課 專業星 程 班 節 期 次 熱 能 與 動 力 工 程
040125人 040230人 040329人 040430人 040529人 040630人 040729人 040829人 040930人 041030人 041130人 041230人 041329人 041427人 041528人
一 1—2 復變函數1—8 (考試—10周六晚) 概率論9—12 14—19(考試—20周)
周 磊講師; 吳娟講師 西十二樓N302 劉金山副教授; 胡吉卉講師 西十二樓N303 段志文副教授; 胡曉山副教授 西十二樓N304
3—4 電路理論1—6張鄂亮副教授西十二S1027-10實驗(3-4、5班[16-29號]) 理論力學1-12,14-16鄭慧明講師 西五206 理力1-12,14-19楊洪武講師西五209 理力1-12,14-19劉軍華副教授西五405 電路理論1—6林紅副教授西十二S202
5—6 體育3-12,14-19 西操場
7—8 電路實驗9—12 (0410—0411班)
9—10 電路實驗5
11—12 電路實驗5
二 1—2 英語4—12,14—18 (考試—20周)L1:(1—4班:西五樓305袁國旗); (5—8班:西五樓314 熊敦禮); (9—12班:西五樓310 湯小川); (13—15班:西五樓313張欣)L2:(1—5班:西五樓413諸 光); (6-10班: 西五樓 506張再紅); (11—15班:西五樓 510 徐 敏)
3—4 網際網路與應用 11—12,14—18 (1—15班選修86人西十二樓N306 丁國忠講師)
網路技術與應用10—12,14—18 ( 1—4,10班:選修113人, 西十二樓N203 王 海副教授); (5-9班:選修119人,西十二樓N211龍 妍講師): (11—15班:選修117人, 西十二樓S103李 嘉講師)
5—6 理力7-12,14-19朱鴻茂教授西十二樓S205 理力7-12,14-19楊漢文講師西十二樓S206 電路理論1—10張鄂亮副教授西十二樓S207 電路理論1—8 駱建副教授西十二樓N211; 9-12實驗(8-9班) 理力6-12,14-19匡健副教授西十二樓S208 理力6-12,14-19張朝新副教授西五樓209
7—8 大學物理2—12,14—16 (考試—17周六晚)
西五樓119 李瑞霞副教授 西五樓319 楊克升講師 西五樓320 劉書龍講師
9—10
三 1—2 電路理論1-4,6 西十二N3035實驗(14-15班)
電工實習1-9 1-8班 西二樓電工基地 電工實習10-12,14-19 9-15班 西二樓電工基地
3—4 電路理論1-4,6 西十二N3035實驗(14-15班)
電工實習1-9 1-8班 西二樓電工基地 電工實習10-12,14-19 9-15班 西二樓電工基地
5—8 物理實驗11—12,14—-17 (1-8班) 科技樓物理實驗室 (考試—20周) 物理實驗3—8 (9-15班) 科技樓物理實驗室 (考試—11周六晚)
9—10
四 1—2 理力1-12,14-19西十二樓S208 理力1-12,14-19西十二樓S206 電路理論1—6西十二樓S2077-10實驗(6-7班) 理力7-12,14-19 西五樓410 理力7-12,14-19西五樓413 理力1-12,14-19西五樓414 理力1-12,14-19西五樓509
3—4 復變函數1-8; 概率論9-12 14-19
西十二樓N302 西十二樓N303 西十二樓N304
5—6 政治經濟學原理1-12,14-17 (考試—18周六晚)
西十二樓N311 西十二樓N310 西十二樓S302
7—8 電路理論1—10西十二樓N202 理力7-12、14-19西十二樓S205 電路理論1—10駱 建 西十二樓N203
五 1—2 大學物理2—12,14—16
西五樓219 西五樓319 西五樓320
3—4 網際網路與應用11—12, 14—18 (1—15班:選修86人,西五樓405 )
網路技術與應用11—12, 14—18 ( 1—4,10班:選修113人, 西十二樓N211 王 海副教授); (5-9班:選修119人,西十二樓N210 龍 妍講師):(11—15班:選修117人,西十二樓N110 李 嘉講師)
5—6 復變函數1—3西十二樓N210 復變函數1—3西十二樓N202 復變函數1—3西十二樓N303
7—8 英語4—12,14—18L1:(1—4班;科技樓510 袁國旗); (5—8班:科技樓502熊敦禮); (9—12班:科技樓506 湯小川); (13—15班:科技樓606張欣)L2:(1—5班:科技樓614 諸 光); (6—10班:科技樓610張再紅); (11—15班:科技樓602徐敏)
9—10 電路理論7-10實驗(1-2、5班[1-15號])
註:網路技術與應用、網際網路與應用上機由任課教師安排。
(9-2)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2005—2006學年第一學期課表
周 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教學進程 上 課 考試 零 件 設 計 上 課 考試
課程學時及學分 機械設計28+4實驗/2 工程式控制制基礎40/2.5工程測試技術40/2.5 流體力學(一)32+4實驗/2傳熱學(一)30+2實驗/2流體力學(二)30+2實驗/2傳熱學(二)24+2/1.5 微機原理40+8實驗/2.5 數字電路24/1.5 CAD技術28+4(上機)/2 工程熱力學(一)24/1.5 零件設計3周/3

課 班 程 級星 節 期 次 熱 能 與 動 力 工 程
0301(29) 0302(27) 0303(26) 0304(27) 0305(24) 0306(27) 0307(25)
一 1—2 機械設計 1—7 西五214 李成剛教授CAD技術9—12,17—19 西五214 蔣炎坤副教授 工程測試技術1—10 西五213 吳鋼副教授
工程熱力學 11,12,17—19 西五213 黃曉明講師 工程熱力學 11,12,17—19 西五410 杜一慶副教授
3-4 傳熱學(一) 1—8 西五213 許國良教授傳熱學(二) 9—11,17—19 傳熱學(一) 1-8 (二) 9-11,17-19 西五301明廷臻講師 范愛武講師 流體力學(一)1-8 西五302 (二)9-12,17-19 趙漢中教授
5-6 數字電路 1—6 西十二 N302 周永萱副教授 機械設計1-7西五302 凌玲講師
微機原理7-12,17-19 西十二N208孫開放副教授 微機原理10—12,17—19西十二S102 徐安靜副教授
7-8 1班:機設現場教學及實驗:1,3,4 微機原理7—9西十二N302
9-12 CAD技術上機17,18
二 1-2 工程式控制制基礎 1—10 西五106 黃勇理副教授 工程熱力學 11,12,17—19西五106黃曉明講師 流體力學(一) 1—8 西五301 (二) 9—12,17—19李萬平副教授 傳熱學(一)1-8(二)9-11,17-19 西五302 劉偉教授 楊昆講師
3-4 流體力學(一) 1—8西十二S207 李萬平副教授流體力學(二) 9—12,17—19 機械設計1-7西五301 萬立副教授
CAD技術9—12,17—19西十二N302 蔣炎坤副教授
5-6 2班:機設現場教學及實驗:1,3,4 6-7班:數字電路 1—6 西十二N302(與8-9班合)周永萱副教授
7-8 3班:機設現場教學及實驗:1,3,4
9-10 全英語教學(30人):傳熱學(一) 1—8 (二) 9—11,17—19 西五301 鄔田華教授
三 1-2 數字電路 1—6 西十二N302 周永萱副教授 7班:機設實驗:1,3,4
微機原理7—12,17—19西五306
3-4 傳熱學(一) 1—8 西五413傳熱學(二) 9—11,17—19 工程式控制制基礎1—10 西五414 高偉教授
工程熱力學 11,12,17-19西五301
5-6 工程測試技術 1—10 西五213 鄭正泉副教授 丁國忠講師 工程熱力學 11,12,17—19 西五301 機械設計 1-6 西五403
7-8 流體力學(二) 19 西十二N310 4班:機設現場教學及實驗:1,3
9-10 微機原理7—12,17—19西十二S305
四 1-2 工程式控制制基礎 1—10 西五405工程熱力學 11,12,17—19 西五405 傳熱學(一) 1—8 西五301 (二) 9—11,17—19 傳熱學(一)1-8 西五302(二)9-11,17-19
3-4 機械設計 1—6 西五405CAD技術9—12,17—19 西五405 流體力學(一) 1-8 西五301 (二) 9-12,17-19 流體力學(一)1-8 西五302 (二)9-12,17-19
5-6 工程測試技術1—10 西五405
7-8 5班:機設現場教學及實驗:1,3
9-10 全英語教學(30人):傳熱學(一) 1—8 (二) 9—11,17—19西五301
五 1-2 流體力學(一) 1—8 西五213流體力學(二) 9—12,17—19 機械設計 1—7 西五301
CAD技術9—12,17—18 西五214
3-4 工程測試技術 1—10 微機原理11,12 西五213工程熱力學 17,18 流體力學(二)19 西五213 工程式控制制基礎1—10西五214 微機原理11,12西五214 6-7班:流體力學(二) 19西五214
5-6 工程熱力學 17,18西五302流體力學(二) 19西五302 數字電路 1-6西五119(與8-9合) 工程熱力學 17,18西五302
7-8
9-10
註:零件設計安排在14—16周,14周周一至周三上課教室另行通知,其他時間上機,指導教師:李成剛 王學林 吳昌林 胡於進
吳丕蘭 馮丹鳳 吳義忠。流體力學、傳熱學、微機原理實驗課由教研室安排

(9—3)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2005—2006學年第一學期課表
周 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教學進程 上 課 考試 零 件 設 計 上 課 考試
課程學時及學分 機械設計28+4實驗/2 工程式控制制基礎40/2.5工程測試技術40/2.5 流體力學(一)32+4實驗/2傳熱學(一)30+2實驗/2流體力學(二)30+2實驗/2傳熱學(二)24+2/1.5 微機原理40+8實驗/2.5 數字電路24/1.5 CAD技術28+4(上機)/2 工程熱力學24/1.5 零件設計3周/3

課 班 程 級星 節 期 次 熱 能 與 動 力 工 程
0308(27) 0309(26) 0310(28) 0311(24) 0312(29) 0313 (28)
一 1—2 傳熱學(一) 1—8 (二) 9—11,17—19 黃素逸教授西五405 王曉墨副教授 傳熱學(一) 1-8 (二)9-11,17-19西五406 鄔田華教授
3-4 數字電路 1—6 西五414 周永萱副教授
微機原理7—12,17—19 西五414 徐安靜副教授 微機原理7—12,17—19 西十二N308 黃勁講師
5-6 工程式控制制基礎1—10 西五213 陳良才副教授工程熱力學 11,12,17—19西五213 黃文迪教授 11班:機設現場教學及實驗:2,4工程熱力學 11,12,17—19西十二N308 彭仕文教授
7-8 1 12班:機設現場教學及實驗:2,4
9-10
二 1-2 工程測試技術1—10 西五210 張秀芳講師 機械設計 1—7 西五214 王彥偉講師 吳義忠講師CAD技術9—12,17—19西五214 戴勇峰講師
3-4 流體力學(一)1-8(二)9-12,17-19 西五206 李光正教授 流體力學(一)1-8(二)9-12,17-19西五209 李國棟副教授
5-6 8-9班:數字電路 1-6 西十二N302周永萱副教授(與6-7班合) 13班:機設現場教學及實驗:2,4
7-8 8班:機設現場教學及實驗:1,3,4
9-10 全英語教學(30人):傳熱學(一) 1—8 (二) 9—11,17—19西五301 鄔田華教授
三 1-2 工程式控制制基礎1—10 西五210工程熱力學 11,12,17—19 西五210 工程式控制制基礎1—10 西五213 李嘉講師工程熱力學 11,12,17—19西五213
3-4 機械設計 1—7 西五210 胡於進教授CAD技術9—12,17—19 西五210 戴勇峰講師 工程測試技術1—10西五213 張師帥副教授流體力學(二) 19西五214
5-6 9班:機設現場教學及實驗:1,3,4微機原理10—12,17—19 西十二N305 微機原理7—12,17—19 西十二N306
7-8 微機原理7—9西十二N305 10班:機設現場教學及實驗:1,3,4
9-12 CAD技術上機17,18
四 1-2 工程測試技術1—10 西五406流體力學(二) 19 西五406 機械設計1—7 西五409 CAD技術9—12,17—19 西五409
3-4 傳熱學(一) 1-8 (二)9-11,17-19西五406 流體力學(一)1-8(二)9-12,17-19西五409
5-6 數字電路 1—6 西五406
7-8
9-10 全英語教學(30人):傳熱學(一) 1—8 (二) 9—11,17—19 西五301
五 1-2 流體力學(一)1-8(二)9-12,17-19 西五509 傳熱學(一) 1-8(二)9-11,17-19 西五510
3-4 機械設計 1—6 西五509 CAD技術9—12,17—19 西五509 工程測試基礎1—10 微機原理11,12 西五510
5-6 8-9班:數字電路 1—6 西五119 (與6-7班合) 工程式控制制技術1—10 工程熱力學 17,18西五510
微機原理11,12西五510 工程熱力學 17,18西五214
7-8
9-10
註:零件設計安排在14—16周,14周周一至周三上課教室另行通知,其他時間上機,指導教師:張衛國 戴同 姜柳林 饒芳 凌玲
武士興。流體力學、傳熱學、微機原理實驗課由教研室安排,

(9—4)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2005—2006學年第一學期課表
周 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教學進程 上 課 設 計 : 設 計
課程學時及學分 A組:製冷原理與裝置40/2.5 低溫原理與設備40/2.5 製冷壓縮機40/2.5 流體機械現代設計40/2.5B組:汽輪機原理40/2.5 電站鍋爐 40/2.5 熱力發電廠 32/2 水電站及生產過程 24/1.5 水力機械現代設計方法 40/2.5C組:發動機原理56/3.5 發動機現代設計方法48/3 發動機先進製造技術24/1.5 動力機械電子控制技術32/2課程設計(4周/4學分);7—10周半天 11—12周全天 工程設計(7周7學分):14—20周全天

課 專業星 程 班 節 期 次 熱能與動力工程0201—0213班
A組 (97人) B組(92人)1-6班 B組(87人)7-13班 C組(83人)
一 1—2 流體機械現代設計1—10西五樓409 王嘉冰講師 王軍副教授 水機現代設計方法 1—10孫建平副教授 西五樓410 水機現代設計方法 1—10 張雙全講師 西五樓413 發動機現代設計方法1—10 劉會猛副教授 西五樓414
3—4 製冷原理與裝置 1—10西五樓409何國庚副教授 電站鍋爐 1—10 西五樓410 張秀芳講師 電站鍋爐 1—10西五樓413 張小平講師 發動機原理 1—8,10 西五樓406黃榮華教授
5—6 課程設計 7—10 課程設計 7—10 課程設計 7—10
7—8 課程設計 7—10 課程設計 7—10 課程設計 7—10
9—10
二 1—2 低溫原理與設備 1—10西五樓205舒水明教授 汽輪機原理 1—10西五樓109王坤講師 黃樹紅教授 汽輪機原理1—10 李愛軍講師 西十二樓S206 動力機械電子控制3—10 張宗傑教授 西十二樓S205
3—4 製冷壓縮機 1—10西五樓205張曉青副教授 熱力發電廠1—10西五樓109張燕萍講師 熱力發電廠1—10 李建蘭講師 西十二樓S206 發動機先進製造技術4—10郎 靜副教授 西十二樓S205
5—6 課程設計 7—10 課程設計 7—10 課程設計 7—10
7—8 課程設計 7—10 課程設計 7—10 課程設計 7—10
9—10
三 1—2 製冷原理與裝置 1—10 西五樓109 電站鍋爐 1—10西五樓205 水電站及生產過程1—6吳鋼副教授 西五樓206 發動機原理 1—10 西五樓209
3—4 流體機械現代設計1—10西五樓109 水電站及生產過程1—6 吳鋼副教授 西五樓206 電站鍋爐 1—10西五樓205 發動機現代設計方法 1—10西五樓209
5—6 課程設計 7—10 課程設計 7—10 課程設計 7—10
7—8 課程設計 7—10 課程設計 7—10 課程設計 7—10
9—10
四 1—2 製冷壓縮機 1—10 西五樓206 水機現代設計方法 1—10西五樓109 水機現代設計方法 1—10 張雙全 西五樓205 發動機先進製造技術4—6、8-9西五樓209
3—4 熱力發電廠1—10西五樓109 熱力發電廠1—10西五樓205 動力機械電子控制3—10西五樓209
5—6 課程設計 7—10 課程設計 7—10 課程設計 7—10
7—8 課程設計 7—10 課程設計 7—10 課程設計 7—10
五 1—2 汽輪機原理1—10 西五樓109 水電站及生產過程1—6西五樓205 發動機現代設計方法2—5西五樓214
3—4 低溫原理與設備1—10 西五樓209 水電站及生產過程1—6 西五樓205 汽輪機原理 1—10西五樓109 發動機原理 1—7,9-10 西五樓206
5—6 課程設計 7—10 課程設計 7—10 課程設計 7—10
7—8 課程設計 7—10 課程設計 7—10 課程設計 7—10
註:1、第11、12周全天課程設計教室另行通知。
2、13周為考試周,其他時間不安排考試。

(9-5)

閱讀全文

與製冷技術與裝置課程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燃氣灶離燃氣閥門距離圖 瀏覽:211
五菱宏光儀表盤上的表怎麼調 瀏覽:202
網課批註設備哪個好 瀏覽:938
鋒馭儀表台怎麼設置中文 瀏覽:3
氣動計數迴路應用於哪些設備 瀏覽:500
一種可測量磁感應強度的實驗裝置 瀏覽:884
多液力元件傳動裝置 瀏覽:37
夾具中分度裝置的作用 瀏覽:518
閥門cl4500是什麼意思 瀏覽:495
機械鍵盤軸有多少種軸 瀏覽:640
軸承厚度英文怎麼寫 瀏覽:427
什麼自來水閥門最耐用 瀏覽:212
2018印刷機械展什麼時間 瀏覽:62
動漫機械奧特曼叫什麼 瀏覽:529
福特福克斯儀表台充電器座怎麼拆 瀏覽:12
肉桂酸熔點實驗的裝置圖 瀏覽:249
上汽大通G10儀表裡程怎麼調 瀏覽:455
掛車發電機軸承怎麼換 瀏覽:187
凈水器接燃氣閥門 瀏覽:714
1t機械硬碟供電多少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