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了提高種苗成活率賈拴成摸索出了一種什麼育苗法
小拱棚育苗方法:
育苗方法是在專門設置的苗床中培育秧苗以供生產田移植的栽培方法。水稻、地瓜以及蔬菜、果樹和花卉等作物多採用育苗法。依場地、設施不同,可分為保護地育苗法、露地育苗法、工廠化育苗法、無土育苗法、切塊育苗法、營養缽育苗法等。該法與直播法相比,其優點在於它根據作物苗期生長發育的特性創造所需要的環境條件,採用先進的育苗技術,進行集中管理,以培育質量好、數量充足的秧苗。育苗的作用是在不適宜生長的季節中提前播種,延長作物生長期,使作物提早成熟;便於精細管理,促使幼苗生長健壯、生活力強,為豐產優質打下良好基礎;經濟利用土地,提高復種指數,增加單位面積產量和產值。https://right.bdstatic.com/vcg/creative/.jpg
育苗需要一定的設施及較多的投資和勞力,技術性較強。苗期環境條件受育苗設備條件及栽培技術(如播種期、密度、苗齡等)的綜合影響,因此必須根據生產要求,因地因時採用各種有效的育苗設施及技術,控制溫度、光照、水分及營養條件,適時進行苗床管理,然後適時定植,方可獲得良好的生產效益。隨著農業生產技術和育苗技術的不斷發展,採用該法的作物種類及面積會日益增加。
Ⅱ 請問哪裡有自動裝苗裝土的營養杯機械
人工裝杯一天也能裝八九千個營養杯
Ⅲ 什麼是營養缽育苗
營養缽育苗是通過控制營養缽內植株的氮素營養狀況誘導花芽。一般9月中旬花芽分化,11月下旬開始收獲,收獲比苗床育苗早10天左右。近年來,各產地發明、推廣高架營養缽育苗法和立體棚架五層取苗法等省力措施,以及無假植育苗、網室隔離防病蟲育苗、空中采苗等一系列育苗方法及配套技術。
Ⅳ 如何搞營養缽育苗移栽
營養缽育苗移栽是利用營養土製缽,建苗床進行集中育苗,適宜苗齡移栽到大田的一種實用技術。育苗時間一般在3月底到4月上旬,移栽時間為4月底到5月上旬,苗齡2~3片真葉。操作步驟如下:
①建床。苗床一般選在背風向陽、地勢高的地方;苗床長方形,寬1.2~1.3米,面積一般為移栽棉田的8%~10%。②制缽。利用堆肥、廄肥、化肥和大田表層土充分混合配製營養土,噴水量以手緊握土成團、齊胸丟地即散為適宜;用制缽器壓製成缽,將營養缽整齊碼放於苗床。③苗床管理。採用地膜覆蓋和拱棚增溫促進出苗,出苗後及時補充水分;及時通風降溫,將溫度保持在25℃左右,不要超過35℃,防止高溫燒苗;栽前日夜揭膜煉苗。④移栽。開溝、打穴(洞)移栽,邊移栽邊澆「安家水」,提高移栽成活率和縮短緩苗期。
Ⅳ 營養杯育苗的方法
對於喜歡自己種植植物的朋友,應該會掌握不少的種植辦法,現在有一種叫營養缽的育苗辦法,小編來和大家講講。
1【營養缽苗】
什麼是營養缽苗,顧名思義,就是用營養缽來育苗種植植物的一種說法,營養缽是當前比較常用的一種育苗辦法。
2【缽壁】
首先,要准備做缽壁的材料,一般做缽壁的材料選擇用干稻草或者說薄一點的塑料來做會比較合適,圍成一個小小的圓筒。
3【大小】
一個育苗的營養缽不需要太大,一般二十厘米左右的高度以及五厘米的半徑圓柱體就比較合適了。
4【營養土】
土的話,一般建議選擇營養土,有足夠的營養供給小苗生長,選擇肥料餅也是可以的。
5【扦插土】
營養土不宜太多,一般占整個體積的六分之五即可,然後上部分以普通的用來扦插的土為宜,佔六分之一即可。
6【優勢】
營養缽因為體積小,移植的時候直接把整個苗加土一起種到別的盆里,所以這種育苗辦法是不會傷到根部的。這也是它的最大優勢之一。
Ⅵ 辣椒育苗用容器主要有哪些類型
辣椒育苗用容器主要有塑料缽、塑料筒、紙缽和育苗穴盤,見圖6。
圖6 育苗容器類型1.塑料缽 2.塑料筒 3.紙缽 4.育苗穴盤(1)塑料缽是一種形似水杯,杯底有漏水孔(塑料缽)的育苗缽。依塑料杯缽的缽壁厚薄不同,一般分為厚壁塑料杯缽和薄壁塑料杯缽兩種。厚壁塑料杯缽不易破碎,使用壽命長,一般可連續使用5年以上,但價格較貴,平均每千個50~70元。薄壁塑料杯缽容易破碎,使用壽命短,一般只能連續使用2~3次,但價格便宜,平均每千個只有20元左右。
塑料缽不易破碎,易於搬運,可連續使用,使用壽命長,護土效果好,是目前生產上應用最為普遍的育苗容器之一。塑料杯缽的主要缺點是:透氣性較差,裝土過緊時容易發生積水,根系生長不良,容易發生老化;缽壁透水性差,缽內發生乾旱時,不能夠從土壤中吸收水分補充自己。
塑料杯缽容量大,利於培育大苗,適合辣椒育苗,特別適合用來培育大辣椒苗定植,目前辣椒育苗中應用較廣泛,主要使用10×10(厘米)以上的大規格塑料缽培育大苗進行早熟栽培。(2)塑料筒是一種無底的塑料育苗缽,可以用廢舊的薄膜自製,也可從市場上購買。市場上銷售的塑料筒缽一般為成盤的塑料管帶,使用時需按所需要的長度截取,常用的長短為10~15厘米。
與塑料缽相比較,塑料筒的費用較低,平均每個只需幾厘錢。另外,塑料筒的滲水性也較好,缽內不易積水,有利於控制苗缽內的土壤濕度。但是,塑料筒容易漏土,不適合搬運,並且塑料筒的缽壁較薄容易破裂,使用的時間也較短,一般只能使用一次。
塑料筒屬於早期的塑料育苗缽,目前除了個別地方外,蔬菜生產發達地區已很少使用了。(3)紙缽是用報紙、厚紙等較硬的紙張折疊或粘貼而成的缽狀育苗容器。分為杯缽和筒缽兩種。杯缽為折疊缽,用紙量大,製作也比較麻煩,但護土效果好,也不易破碎,多用於培育大齡辣椒苗。筒缽無底,護土效果差,多用於培育小苗。
紙缽的透氣、透水性比較好,不會發生積水、厭氧等問題,有利於根系的發育。同時,當育苗缽發生乾旱時,紙缽也還能夠從土壤中吸收水分。但紙缽容易破碎,不方便搬運,並且保濕性也比較差,容易失水乾旱。另外,紙缽苗定植時去缽也比較麻煩,去缽時也容易弄破缽土,損傷根系。
國內辣椒育苗中,目前紙缽應用的還比較少,國外應用相對較多,特別是日本和西歐一些國家,為了配合機械化生產的需要,紙缽育苗比較多。所用紙缽由工廠生產,可折疊,不用時折疊成帶,易於收藏,使用時展開成一排排的小方格。育苗時,將紙缽放到帶有許多小孔眼的專用墊板上,防止根系穿入地下,並防止缽內的育苗土漏散。另外,根據育苗需要,還可在製作紙缽時向紙內加入一定量的農葯、肥料或激素等。(4)育苗穴盤是用硬質塑料壓製成的具有許多個規則排列育苗穴(形狀類似普通育苗缽)的塑料盤,育苗穴的規格從1.5×1.5×2.5(厘米)到5×5×5.5(厘米)不等。育苗穴規格中的前兩個數表示育苗穴的長和寬,後一個數表示育苗穴的深度。按育苗穴的大小和數量不同,育苗盤分為72穴盤、128穴盤、200穴盤等多種。塑料穴盤的自身承重能力差,易斷裂,加之單穴的容積比較小,用育苗土育苗時,容易乾旱且不便澆水等原因,目前主要用於無土育苗中。
Ⅶ 「缽」的讀音
缽讀音:[bō]
Ⅷ 如何育苗
以蔬菜育苗為例:
1、配製土壤
蔬菜育苗的時候,首先需要配製育苗用的土壤,我們可以直接從市面上買來育苗用的營養土,也可以使用70%的泥炭土和30%的珍珠岩或者蛭石混合配製,這樣的土壤疏鬆透氣、排水性也好,育苗時有利於植株生長發育。
2、播種育苗
蔬菜一般使用的是播種的方法育苗,先將土壤裝入到育苗用的穴盤中,之後就可以把種子放入土壤裡面去了,注意如果是比較小的蔬菜種子,那麼最好一個穴盤里放入2-3顆,如果種子比較大,那麼放入1顆就可以了。
3、合理澆水
蔬菜種子播種好之後,需要合理澆水,此時需要澆透一次水,保持土壤微微濕潤最為適宜,不然水分不足的話,種子是不會發芽生長的,之後育苗的過程中,要多觀察土壤的干濕度,如果出現發乾的現象就要及時在土壤表面噴水。
4、養護管理
蔬菜種子育苗的過程中,還需要做好養護管理,此時要做好控溫措施,最好將溫度控制在20℃左右,這樣最有利於種子萌芽生長,等到種子真葉長出來後,要逐漸為其加強光照,還可以施加少量的稀薄肥水,以促進幼苗生長。
(8)自動缽苗輸送裝置擴展閱讀:
在專門設置的苗床中培育秧苗以供生產田移植的栽培方法。水稻、地瓜以及蔬菜、果樹和花卉等作物多採用育苗法。依場地、設施不同,可分為保護地育苗法、露地育苗法、工廠化育苗法、無土育苗法、切塊育苗法、營養缽育苗法等。該法與直播法相比。
其優點在於它根據作物苗期生長發育的特性創造所需要的環境條件,採用先進的育苗技術,進行集中管理,以培育質量好、數量充足的秧苗。育苗的作用是在不適宜生長的季節中提前播種,延長作物生長期,使作物提早成熟。
便於精細管理,促使幼苗生長健壯、生活力強,為豐產優質打下良好基礎;經濟利用土地,提高復種指數,增加單位面積產量和產值。
Ⅸ 缽怎麼讀
一、缽的讀音:bō
二、釋義:
1、一種用陶瓷、硬石或金屬製成的類似盆而略小的器皿。用來盛放東西或研磨葯物。
2、缽多羅(梵語音譯詞)的簡稱。和尚盛飯的器具。
三、缽的部首:釒
四、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五、造字法:形聲;從釒、本聲
六、異體字:盋缽缽
七、相關組詞:
衣缽乳缽缽頭指缽家缽缽盂缽授
龍缽齋缽缽那納缽沙缽火缽一缽
(9)自動缽苗輸送裝置擴展閱讀:
一、漢字筆順:撇、橫、橫、橫、豎提、橫、豎、撇、捺、橫、
二、片語釋義:
1、缽吒[bō zhà]
僧人用以裹身的獨幅氈。梵語的音譯。
2、缽單[bō dān]
僧人的飯單,多用綢片或厚紙摺合而成,齋食時用以放置、鋪墊缽盂。
3、四缽[sì bō]
佛成道時,四天王各獻一石缽,佛受之,重迭為一而用,故稱四缽。見《普曜經·四天王上缽品》。
4、佛缽[fó bō]
相傳為佛陀所用的食缽。
5、木缽[mù bō]
木製的缽。僧人所用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