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汽輪機運行正常後是否停止頂軸油泵
頂軸裝置通過調整節流閥可控制進入各軸承的油量及油壓,使軸頸的頂起高度在合理的范圍內,在汽輪發電機組盤車、啟動、停機過程中起頂起轉子的作用。可以避免低轉速過程中軸頸和軸瓦之間的干摩擦,減少盤車力矩,在停機轉速下降過程中,防止低速碾瓦。運行時頂軸油囊的壓力代表該點軸承的油膜壓力,是監視軸系標高變化、軸承載荷分配的重要手段。
在潤滑油膜正常形成後必須停止頂軸油泵,否則干擾正常油膜的形成,引起振動。一般在800~2000rpm之間,停機啟動頂軸油泵的轉速比啟機停止頂軸油泵的轉速略大,具體數值參考各汽輪機製造廠家的規定。
Ⅱ 頂軸油系統的作用是什麼
汽輪機的頂軸油泵的作用是防止汽輪機損壞,減小汽輪機的盤車功率。
頂軸油泵油源來自冷油器後的潤滑油,壓力約為0.176MPa,可以有效防止油泵吸空氣蝕。吸油經過一台32μm自動反沖洗過濾裝置進行粗濾。
然後再經過25μm的雙筒過濾器進入頂軸油泵的吸油口,經油泵升壓後,油泵出口的油壓力為16.0MPa,壓力油經過單筒高壓過濾器進入分流器,經單向閥、節流閥,最後進入各軸承。
通過調整節流閥可控制進入各軸承的油量及油壓,使軸頸的頂起高度在合理的范圍內(理論計算,軸頸頂起油壓12~16MPa,頂起高度大於0.02mm)。泵出口油壓由溢流閥調定。
為控制兩台泵的運行、切換和防止泵吸空損壞,在油泵的進出口管路上裝有壓力開關,當油泵入口油壓≤0.03MPa時,油泵入口處壓力開關接通(ON),表示吸入濾網堵塞;當泵的出口管路油壓≤8.0MPa時,出口管路上壓力開關接通(ON),應啟動備用頂軸油泵。
Ⅲ 頂軸油泵和交流油泵的區別
頂軸油泵和交流油泵,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它們最大的區別就是所涉及到的技術層面,以及使用的范圍會有所不同,因此是平時使用的時候一定要准確地區分要求,合理使用才會更好。
Ⅳ 汽輪機的頂軸油泵的作用
汽輪機的頂軸油泵的作用是防止汽輪機損壞,減小汽輪機的盤車功率。
頂軸油泵油源來自冷油器後的潤滑油,壓力約為0.176MPa,可以有效防止油泵吸空氣蝕。吸油經過一台32μm自動反沖洗過濾裝置進行粗濾。
然後再經過25μm的雙筒過濾器進入頂軸油泵的吸油口,經油泵升壓後,油泵出口的油壓力為16.0MPa,壓力油經過單筒高壓過濾器進入分流器,經單向閥、節流閥,最後進入各軸承。
通過調整節流閥可控制進入各軸承的油量及油壓,使軸頸的頂起高度在合理的范圍內(理論計算,軸頸頂起油壓12~16MPa,頂起高度大於0.02mm)。泵出口油壓由溢流閥調定。
為控制兩台泵的運行、切換和防止泵吸空損壞,在油泵的進出口管路上裝有壓力開關,當油泵入口油壓≤0.03MPa時,油泵入口處壓力開關接通(ON),表示吸入濾網堵塞;當泵的出口管路油壓≤8.0MPa時,出口管路上壓力開關接通(ON),應啟動備用頂軸油泵。
(4)頂軸裝置的作用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當頂起泵已啟動,而軸尚未被頂起瞬間,頂起油的壓力瞬時會升高。但軸被頂起,排油暢通之後,油壓即下降而保持在某一穩定值,這時的壓力是正常頂起壓力。
新型頂起裝置的特點這種新型頂起裝置的特點:高壓頂起油泵的安裝標高應略低於汽機潤滑系統的軸承進油總管(冷油器後接近運轉層的水平總管),使停機期間潤滑油總管放空時頂起油泵之進油管道及濾油器仍能充滿油,以保證油泵再次啟動工作時不需放氣。
頂起油泵及其油管路系統新安裝或經拆卸檢修後首次啟動時必須充分放凈濾油器及油泵內空氣,否則打不出油或油內含氣泡,頂起效果不佳。
電廠安裝完後,應進行主軸頂起試驗,按頂起高度的要求調整單向節流閥的開度,並記錄母管壓力及各軸承的頂起高度、頂起油壓。運行、維護、啟動:頂起油泵裝置工作主要依據是頂起油壓力,啟動後壓力應在一定范圍內。
油壓偏高說明轉子未充分頂起,高壓油排油不暢;偏低時表示高壓管道系統有漏油現象。高壓油頂起裝置需檢查管道系統的密封性,以保證可隨時投入工作。
Ⅳ 請發電廠的朋友回答,頂軸油是干什麼的
頂軸油是汽輪機本體的油管路,壓力非常的大,採用OGr18Ni9不銹鋼管,不放止發電機軸頸磨損的系統。
Ⅵ 請問,發電廠里發電機盤車電機是做什麼的頂軸油泵是做什麼用的
所謂「盤車」是指在啟動電機前,用人力將電機轉動幾圈,用以判斷由電機帶動的負荷(即機械或傳動部分)是否有卡死而阻力增大的情況,從而不會使電機的啟動負荷變大而損壞電機(即燒壞)。所以,一般在停機一個班(8小時)後,再啟動電機時,就要盤車。
頂軸油泵系統,是當汽輪機的轉速很低時,在軸頸和軸承之間沒有形成油膜,軸頸就會與軸承接觸。如果摩擦存在,軸頸和軸承就可能擦傷,另外,如沒有油膜存在,轉子轉動時可能產生抖動現象,這常會引起葉片的振動。
為了防止汽輪機損壞,減小汽輪機的盤車功率,確保盤車時平穩運轉,本汽輪機配有頂軸油系統,低壓轉子的軸承共配一套,高、中壓轉子的軸承是可傾瓦式,不配頂軸油裝置。
(6)頂軸裝置的作用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一、頂軸油泵系統工作過程
本系統在汽輪機#3、4軸承下半,開有高壓頂軸油的油槽,此巴氏合金上的油槽,會在軸頸與軸承間形成一有效的頂軸油壓分布,在盤車之前,從頂軸油泵打來的油,在油槽中產生一頂軸力,此頂軸力將超過轉子重量,將轉子頂起。
於是,高壓油從軸承間隙中泄出,油壓降低直到作用在軸頸上的力等於轉子的重量為止。此現象是自動出現的,在盤車運轉時,轉子就浮在油膜上,此時的油壓為5.5~12.5Mpa。
頂軸油裝置採用母管制,每一頂軸油管均接到,軸承附近的軸承座側面。本裝置由柱塞泵、濾網、安全閥和壓力開關等組成。頂軸油自潤滑油母管來,排入軸承座中。
二、盤車裝置原理
裝置主要由齒輪組、擺動殼、曲柄、連桿、手輪、行程開關、彈簧等組成。齒輪組通過兩次減速後帶動轉子轉動。
盤車裝置脫開時,擺動殼被杠桿系統吊起,擺動齒輪與盤車齒輪分離;行程開關斷路,電動機不轉,首輪上的縮緊銷將手輪鎖在脫開位置;連桿在壓縮彈簧的作用下推緊曲柄,整個裝置不能運動。
投入盤車時,拔出鎖緊銷,逆時針轉動手輪,與手輪同軸的曲柄隨之轉動,克服壓縮彈簧的推力,帶動連桿向右下方運動;拉桿同時下降,使擺動殼和擺動輪向下擺動,當擺動輪與盤車齒輪進入嚙合狀態時,行程開關閉合,接通電動機電源,齒輪組即開始轉動。
由於轉子尚處於靜止狀態,擺動齒輪帶著擺動殼繼續順時針擺動,直到被頂桿頂住。此時擺動殼處於中間位置,擺動輪與盤車齒輪完全嚙合並開始傳遞力矩,使轉子轉動起來。
Ⅶ 什麼是頂軸油泵其作用是什麼
在主油泵正常工作前,輔助油泵(電動油泵)啟動,建立油壓,避免主軸與軸瓦在啟動時的磨損(在機組停機時也有類似的過程)。
Ⅷ 汽輪機頂軸油分配器原理
頂軸裝置是在汽輪發電機組盤車、啟動、停機過程中起頂起轉子的作用。(橢圓軸承均設有高壓頂軸油囊)頂軸裝置所提供的高壓油在轉子和軸承油囊之間形成靜壓油膜,強行將轉子頂起,避免汽輪機低轉速過程中軸頸與軸瓦之間的干摩擦,減少盤車力矩,對轉子和軸承的保護起著重要作用;在汽輪發電機組停機轉速下降過程中,防止低速碾瓦;運行時頂軸油囊的壓力代表該點軸承的油膜壓力,是監視軸系高標變化、軸承載荷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
頂軸裝置工作原理:頂軸裝置的吸油來自冷油器後,壓力為0.2Mpa。吸油經過濾油器進入 頂軸油泵的吸油口,經油泵工作後,油泵出口的油壓力為14 Mpa,壓力油進入分流器,經單向節流閥、單向閥,最後進入各軸承,通過調整單向節流閥可控制進入各軸承的油量及油壓,使軸頸的頂起高度在合理的范圍內(理論計算,軸頸頂起油壓8-14 Mpa,頂起高度大於0.02mm),泵出口油壓由溢油閥調整。
Ⅸ 頂軸油的作用及走向是什麼
汽輪機的頂軸油泵的作用是防止汽輪機損壞,減小汽輪機的盤車功率。頂軸油泵油源來自冷油器後的潤滑油,壓力約為0.176MPa,可以有效防止油泵吸空氣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