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蘋果筆記本移動儲存套裝什麼意思
移動存儲套裝是指攜帶型的數據存儲裝置。
指帶有存儲介質且(一般)自身具有讀寫介質的功能,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其他裝置(例如計算機)等的協助。
現代的移動存儲主要有移動硬碟、USB盤和各種記憶卡。不屬於移動存儲的存儲設備有硬碟、軟盤、光碟等介質,內置/外置磁碟驅動器等。
移動存儲設備具有高度集成、快速存取、方便靈活、性價優良、容易保存等性能。從存儲介質上來區分,的移動存儲設備大致分為磁介質存儲(如ZIP、LS-120、USB移動硬碟等)、光介質存儲(如CD-RW、dvd、MO)和快閃記憶體介質存儲(如USB快閃記憶體檔、各種快閃記憶體卡)三種。
B. macbook移動存儲套裝是啥
macbook移動存儲套裝是一種攜帶型的數據存儲裝置,指帶有存儲介質且(一般)自身具有讀寫介質的功能,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其他裝置(例如計算機)等的協助。
現代的移動存儲主要有移動硬碟、USB盤和各種記憶卡。不屬於移動存儲的存儲設備有硬碟、軟盤、光碟等介質,內置/外置磁碟驅動器等。
移動存儲設備具有高度集成、快速存取、方便靈活、性價優良、容易保存等性能。從存儲介質上來區分,的移動存儲設備大致分為磁介質存儲(如ZIP、LS-120、USB移動硬碟等)、光介質存儲(如CD-RW、dvd、MO)和快閃記憶體介質存儲(如USB快閃記憶體檔、各種快閃記憶體卡)三種。
C. 也是請教一下高手,在BIOS裡面設置光碟機啟動的問題
哎呀,越高級的東西就是越讓人不懂用,華碩的板就是高級啊,我幫別人處理問題有兩次就暈死給華碩的板。那個BIOS裡面就是專業啊!除了華碩的工程師誰都看不懂。
因為樓上說了,啟動是分順序的。比如你在第一項中設為First,就是讓你的電腦在開機的時候首先嘗試從「可攜式儲存裝置」中尋找啟動項來啟動電腦。其實說明書上說得很清楚了,這些1234條意思是說你可以讓電腦從這些地方尋找啟動項來啟動電腦,如果第一個地方啟動失敗的話,就嘗試從第二個地方尋找可以啟動的項。所以我估計這幾個項裡面可以選擇的也是1234,要不就是英文第一、第二、第三、的縮寫:Fir(First)、Sec(Second)……懂了這個就好辦了,你只要在第3項「設定淤包含在開機程序中的API光碟機」中設為第一就可以從光碟啟動了。
接著就到了樓上所說的第5)步了。
D. 記憶體有什麼規格
手機記憶卡簡介 : MMC / RS-MMC / SD / Mini-SD / TransFlash
MMC卡 = 多媒體卡 MultiMediaCard
RS-MMC卡 = 減低尺寸多媒體卡 Reced Size MultiMediaCard由 "MMCA"
上述同類而不同尺寸的儲存卡是由 SD 卡發展出來,而 RS-MMC 卡的最初標準是多媒體卡拹會在 2002 年 11 月正式對外發表, 這個縮小版的多媒體記憶卡,她的功能 / 性能方面完全繼承和延續了標準的 MMC 卡的優點和特色,是現時的 MMC 卡身體積的 50%,尺寸為 24mm x 18mm x 1.4mm,重量也只有 0.8g 左右。
RS-MMC 卡,就是縮短了 14mm 的 MMC 卡,它的優點是針腳與 MMC 卡是完全兼容。因此 RS-MMC 卡只要加上一個 dongle 便能變成一張標準的 MMC 卡,而 RS-MMC 卡有分高壓和低壓兩種。
SD 卡 = 安全數字卡 Secure Digital Card 的簡稱
其標準是由日本松下 (Panasonic) ,東芝 (Toshiba) 與及美國 SanDisk 公司共同確立的產品,她不但速度快,而且體積細只有一般郵票的大小,重量只有約 2g 左右,並內置有版權保護的功能。
Mini SD卡 = 小型安全數字卡 Mini Secure Digital Card 的簡稱
是應手機多媒體功能需要而產生,它的尺寸更細小,只有 21.5mm x 20mm x 1.4mm,重量只有 1g ,與標準的 SD 卡相比,它減少了 40% 印刷線路板和 60% 的體積,Mini SD 卡有 11 個針位腳,同樣利用轉接器 Mini SD 卡也可以與那些普通 SD 卡儲存設備相容,它的耗電量較低,Mini-SD 卡的體積縮細了,以便應付手機日漸縮小的體積的需要,有部份 Mini SD 卡製造商是採用更新的生產方式 (DSLC) 雙信道傳輸技術,提高穩定性。
TransFlash = 中文名稱未有最終確定 (簡稱為T-Flash卡)
同是由 SanDisk 公司所開發的最新儲存卡,它的尺寸為 11mm x 15mm x 1mm,要比 RS-MMC 卡和 Mini-SD 卡還要細,和我們的指甲差不多大, 它的 (TransFlash) 卡體積之所以有如此驚人的突破,是歸功於 SanDisk 採用了最先進的封裝技術,其並配合最新的 "NAND MLC" 技術和控制器技術,雖然小巧是 TransFlask 卡是它的最大特色,但容量也受到限制,目前最大為 256MB。
TransFlash(microSD)-256MB手機記憶卡
SanDisk TransFlash(microSD)是目前體積最小、專為手機設計的可拆式記憶模組。SanDisk TransFlash(microSD)擁有傳統SD記憶卡的一切優點,並附有SD轉接卡,相容於任何SD讀卡機,使小型電子產品有了無限的設計和發展空間。目前已有多家手機廠商如MOTO、Samsung及Amoi採用TransFlash (microSD),發展空間無限。
– 尺寸:11mm x 15mm x1mm
– 特性:目前最小的擴充記憶卡;包裝內附有SD轉接卡,可當標准SD卡使用
– 相容機型:
MOTO E398,A780, A840, A1000, A1010, V1000, V980, E815, V360, V365, V975, E1060, E1120 / Samsung SCH-M339, SGH-E300, SGH-E500, SGH-Z500 / Amoi DV6
SanDisk推512MB microSD記憶卡(圖)
SanDisk日前宣布microSD規格已經被SDA協會正式接受並成為SDA正式規格之一,新規格microSD卡與TransFlash Card設計完全相同,且是針對行動裝置所設計的快閃記憶卡。SanDisk同時推出SanDisk microSD 512MB,這是目前microSD卡中的最大容量,預計在今年底推出更大容量1.0 GB,而2.0 GB容量型號也即將在2006年上市。
SanDisk TransFlash卡目前已獲10家手機大廠支持,並且廣泛在市場上銷售,另外有超過40家手機大廠也將TransFlash卡設計加入手機規格當中。SanDisk TransFlash卡今後將改名為microSD卡,而這些手機大廠也會繼續支持並採用TransFlash卡/microSD卡的記憶卡規格。
SanDisk表示,我們從1993年的PC卡及1994年的CF卡開始,一直都是快閃記憶卡產品規格的領導成員,從歷史角度來看,SanDisk所制定的標準的確對眾多製造廠及消費者是有利益的及增加市場需求。基於體積更迷你及容量更大的情況,TransFlash卡成功地扮演了行動裝置中的可移動式儲存裝置的重要角色。
根據IDC資料,未來消費者更能夠接受插卡式手機所帶來的好處,因此預估2006年插卡式手機的需求會超過2億5800萬支,同樣地手機記憶卡需求量也會同步高速成長
四大「迷你型」記憶卡效能大考驗
■快閃記憶卡四大規格 各領風騷
自數位相機、PDA、MP3隨身聽...等3C消費性產品開始流行,也帶動了快閃記憶卡的蓬勃發展,衍生出各種不同規格的記憶卡,讓消費者眼花撩亂。以目前最常見的記憶卡規格,總共有SmartMedia(簡稱SM,現已退流行,逐漸改由xD-Picture Card取代,簡稱xD,xD源自eXtreme Digital縮寫)、CompactFlash(CF,另有以此規格設計出來的MicroDrive,簡稱MD)、Memory Stick(MS,另還延伸出體積較小的Memory Stick Duo-MS Duo,以及速度較快的Memory Stick PRO-MS PRO,與Memory Stick Pro Duo-MS PRO Duo,再加上還分成藍色資料用與白色音樂用,總共有8種規格)以及Secure Digital(SD,另有相容大小的MultiMedia Card,簡稱MMC),許多7合1、8合1的讀卡機也遵循這4大記憶卡規格來設計!
有鑒於3C數位商品體積越來越小,記憶卡廠商也紛紛推出體積更小的記憶卡。包含由Memory Stick延伸出來的Duo系列、由SD、MMC規格所延伸出來的新規格-miniSD、RS-MMC,以及最新的TransFlash,這些被俗稱為「手機記憶卡」的「迷你型記憶卡」,皆以更小、更迷你的體積,在市場上曝光!
■手機記憶卡紛紛上市:MS縮更多、SD更迷你、MMC更縮小
除了目前智慧型手機、PDA手機使用的SD/MMC記憶卡,許多新一代百萬像素/具備影音功能的特色手機、智慧型手機紛紛出爐,也開始設計出可安裝記憶卡的方式來擴充記憶體,然而SD/MMC卡的體積對這些手機來說還是太大,因此記憶卡廠商也因應這些「插卡手機」的各式需求,推出體積縮小的迷你版本。
◎Memory Stick Duo:Sony的Memory Stick,是屬於口香糖那類的狹長體積,在新一代更小的數位周邊商品使用上,有亟待縮小的必要性。因此Sony推出的MS Duo,就是針對MS所開發的縮小版本,體積約為MS的三分之一,重量為MS的一半,且MS Duo的接點與硬體規格跟MS一樣,可適用於Sony自家新一代DV/PDA/MP3/手機等產品。MS Duo目前最高容量為128MB,MS PRO Duo則為512MB。目前已知支援MS Duo的手機有Sony Ericsson的P800、P900、P910i(Symbian PDA手機)...等等。
◎RS-MMC:另一個迷你RS-MMC(Reced Size MMC),則由MMCA(MultiMedia Card Association)協會於2002年11月11日率先公布的,RS-MMC的設計是接點與MMC相同,但體積為18mm×24mm×1.4mm,只有MMC的一半。也可接轉接器使RS-MMC變成全長度的MMC,目前最高容量為256MB。讀取速度約1.7MB/s;寫入速度約1.0MB/s。目前已獲得許多日本大廠,應用在其可攜式產品、手機產品。目前已知支援RS-MMC的手機,包括Siemens S65(百萬像素手機)、Nokia 7610(百萬像素手機)、Samsung SGH-D710(Symbian作業系統、百萬像素)、SGH-P730(UMTS+GSM雙模手機,主打歐洲)、SCH-V500(CDMA 2000-1x EVDO 3G手機)、SCH-V4400(CDMA 2000-1x EVDO、200萬像素)...等等。
◎miniSD:至於目前最普遍的SD記憶卡部份,其縮小版稱為miniSD,採用全新的設計,體積比傳統SD更小(約SD的40%),重量為1g,由SanDisk聯合其他業者於2003年3月15日發表。這款miniSD規格的記憶卡目前最高容量已到256MB,已獲許多手機大廠採用!包括Dopod 565(Smartphone 2003 SE手機)、Motorola MPx100(Smartphone 2003手機)、Panasonic X700(Symbian智慧型手機)、BenQ S700(百萬像素照相手機)...等等。
■新一代TransFlash誕生
這些MS→DUO、SD→miniSD、MMC→RS-MMC將原先規格延伸出來的迷你型記憶卡,對新一代高階手機等3C數位商品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然除了以既有規格延伸出來的產品外,還有新設計出來的,如Fuji和Olympus共同開發出來的xD卡就是一例,而最近SanDisk也與Motorola合作,開發出全新的記憶卡規格-TransFlash(先前叫做T-Flash),在2004年3月首度發表,且於第三季正式上市。
這款TransFlash屬於NAND型記憶體,但其面積只有手機SIM卡的一半而已,比RS-MMC、miniSD還要小,可說是目前市面上最小的記憶卡!若拿來與1.44吋的磁片相比,TransFlash面積只有約1/51,但容量卻是它的88.9倍(以128MB版本來計算)!跟SD/MMC相比則是約1/4.65!若跟其他迷你記憶卡相比,TransFlash為miniSD的1/2.6,為RS-MMC的1/2.62,為MS DUO的1/3.76。由此可見它輕巧性兼大容量的特性!
TransFlash搭配SD轉接器,可適用於既有的SD/MMC卡插槽,目前推出的容量有32MB到128MB本,已知Motorola的新一代玩樂型、3G、PDA等手機率先採用TransFlash記憶卡。例如Motorola A780(新一代Linux PDA手機)、E398(立體聲音MP3玩樂型手機)、A1000與E1000(3G手機)...等等。
至於保全部份,未來TransFlash將會具有加密功能,可以保護個人資料而不受竊取,因此當手機不慎遺失時,別人無法從記憶卡中讀取到你私密的資料。
■CF、SD超速版本紛紛出現
除了迷你版本的記憶卡出現,以滿足新一代手機產品的記憶體擴充需求外,既有的小型記憶卡產品,也推出超速的版本,以符合新一代高畫素數位相機/DV的需求。拜Flash技術的進步,廠商紛紛推出高速版本的CF、SD記憶卡,例如號稱40x、45x、50x、60x、70x、甚至100x...等等,各記憶卡廠賞開始玩起效能飆速的競賽,以求在新一代可攜式裝置儲存市場取得優勢的地位。
這些號稱45x、60x的記憶卡,是以光碟機讀取速度150KB/s等於1x為准,所以45x相當於6.75MB/sec,60x相當於9MB/sec。目前的國內記憶卡廠商,包含Apacer(宇瞻)、勝創(Kingmax)、PQI(勁永)、Transcend(創見)、TwinMOS(勤茂)...等等,而代理國外廠商SanDisk(新帝)的正達,也引進超速版本的自有品牌記憶卡。
這些超速記憶卡產品中,例如Apacer的Photo Steno ProⅡ CF記憶卡,就具有讀與寫分別為15MB/sec與13MB/sec的能力,號稱能比讀取速度為100倍。而Kingmax Digital也推出Platinum SD記憶卡,就號稱有60x的傳輸速度。PQI的F1系列CF記憶卡,則號稱有40x的效能。而Transcend也推出60x、45x的SD卡,及45x的CF卡。TwinMOS也推出Ultra-X系列的CF、SD記憶卡,其中CF號稱有50x、70x(11MB/sec讀;7.5MB/sec寫)的讀寫速度。
而記憶卡領導廠商SanDisk也不甘示弱,其Ultra-Ⅱ(極速)、Extreme(高階)系列的CF、SD、MS PRO記憶卡,皆號稱比既有產品(讀10MB/sec,寫3MB/sec)的寫入速度還快3倍(9MB/sec),相當於讀66x、寫60x的速度,以主打專業領域與需要較高速度的使用者市場。
E. 手機記憶卡
參考http://gaohana.bokee.com/tb.b?diaryId=14764369
手機記憶卡分類:關注社會
手機記憶卡簡介 : MMC / RS-MMC / SD / Mini-SD / TransFlash
MMC卡 = 多媒體卡 MultiMediaCard
RS-MMC卡 = 減低尺寸多媒體卡 Reced Size MultiMediaCard由 "MMCA"
上述同類而不同尺寸的儲存卡是由 SD 卡發展出來,而 RS-MMC 卡的最初標準是多媒體卡拹會在 2002 年 11 月正式對外發表, 這個縮小版的多媒體記憶卡,她的功能 / 性能方面完全繼承和延續了標準的 MMC 卡的優點和特色,是現時的 MMC 卡身體積的 50%,尺寸為 24mm x 18mm x 1.4mm,重量也只有 0.8g 左右。
RS-MMC 卡,就是縮短了 14mm 的 MMC 卡,它的優點是針腳與 MMC 卡是完全兼容。因此 RS-MMC 卡只要加上一個 dongle 便能變成一張標準的 MMC 卡,而 RS-MMC 卡有分高壓和低壓兩種。
SD 卡 = 安全數字卡 Secure Digital Card 的簡稱
其標準是由日本松下 (Panasonic) ,東芝 (Toshiba) 與及美國 SanDisk 公司共同確立的產品,她不但速度快,而且體積細只有一般郵票的大小,重量只有約 2g 左右,並內置有版權保護的功能。
Mini SD卡 = 小型安全數字卡 Mini Secure Digital Card 的簡稱
是應手機多媒體功能需要而產生,它的尺寸更細小,只有 21.5mm x 20mm x 1.4mm,重量只有 1g ,與標準的 SD 卡相比,它減少了 40% 印刷線路板和 60% 的體積,Mini SD 卡有 11 個針位腳,同樣利用轉接器 Mini SD 卡也可以與那些普通 SD 卡儲存設備相容,它的耗電量較低,Mini-SD 卡的體積縮細了,以便應付手機日漸縮小的體積的需要,有部份 Mini SD 卡製造商是採用更新的生產方式 (DSLC) 雙信道傳輸技術,提高穩定性。
TransFlash = 中文名稱未有最終確定 (簡稱為T-Flash卡)
同是由 SanDisk 公司所開發的最新儲存卡,它的尺寸為 11mm x 15mm x 1mm,要比 RS-MMC 卡和 Mini-SD 卡還要細,和我們的指甲差不多大, 它的 (TransFlash) 卡體積之所以有如此驚人的突破,是歸功於 SanDisk 採用了最先進的封裝技術,其並配合最新的 "NAND MLC" 技術和控制器技術,雖然小巧是 TransFlask 卡是它的最大特色,但容量也受到限制,目前最大為 256MB。
TransFlash(microSD)-256MB手機記憶卡
SanDisk TransFlash(microSD)是目前體積最小、專為手機設計的可拆式記憶模組。SanDisk TransFlash(microSD)擁有傳統SD記憶卡的一切優點,並附有SD轉接卡,相容於任何SD讀卡機,使小型電子產品有了無限的設計和發展空間。目前已有多家手機廠商如MOTO、Samsung及Amoi採用TransFlash (microSD),發展空間無限。
– 尺寸:11mm x 15mm x1mm
– 特性:目前最小的擴充記憶卡;包裝內附有SD轉接卡,可當標准SD卡使用
– 相容機型:
MOTO E398,A780, A840, A1000, A1010, V1000, V980, E815, V360, V365, V975, E1060, E1120 / Samsung SCH-M339, SGH-E300, SGH-E500, SGH-Z500 / Amoi DV6
SanDisk推512MB microSD記憶卡(圖)
SanDisk日前宣布microSD規格已經被SDA協會正式接受並成為SDA正式規格之一,新規格microSD卡與TransFlash Card設計完全相同,且是針對行動裝置所設計的快閃記憶卡。SanDisk同時推出SanDisk microSD 512MB,這是目前microSD卡中的最大容量,預計在今年底推出更大容量1.0 GB,而2.0 GB容量型號也即將在2006年上市。
SanDisk TransFlash卡目前已獲10家手機大廠支持,並且廣泛在市場上銷售,另外有超過40家手機大廠也將TransFlash卡設計加入手機規格當中。SanDisk TransFlash卡今後將改名為microSD卡,而這些手機大廠也會繼續支持並採用TransFlash卡/microSD卡的記憶卡規格。
SanDisk表示,我們從1993年的PC卡及1994年的CF卡開始,一直都是快閃記憶卡產品規格的領導成員,從歷史角度來看,SanDisk所制定的標準的確對眾多製造廠及消費者是有利益的及增加市場需求。基於體積更迷你及容量更大的情況,TransFlash卡成功地扮演了行動裝置中的可移動式儲存裝置的重要角色。
根據IDC資料,未來消費者更能夠接受插卡式手機所帶來的好處,因此預估2006年插卡式手機的需求會超過2億5800萬支,同樣地手機記憶卡需求量也會同步高速成長
四大「迷你型」記憶卡效能大考驗
■快閃記憶卡四大規格 各領風騷
自數位相機、PDA、MP3隨身聽...等3C消費性產品開始流行,也帶動了快閃記憶卡的蓬勃發展,衍生出各種不同規格的記憶卡,讓消費者眼花撩亂。以目前最常見的記憶卡規格,總共有SmartMedia(簡稱SM,現已退流行,逐漸改由xD-Picture Card取代,簡稱xD,xD源自eXtreme Digital縮寫)、CompactFlash(CF,另有以此規格設計出來的MicroDrive,簡稱MD)、Memory Stick(MS,另還延伸出體積較小的Memory Stick Duo-MS Duo,以及速度較快的Memory Stick PRO-MS PRO,與Memory Stick Pro Duo-MS PRO Duo,再加上還分成藍色資料用與白色音樂用,總共有8種規格)以及Secure Digital(SD,另有相容大小的MultiMedia Card,簡稱MMC),許多7合1、8合1的讀卡機也遵循這4大記憶卡規格來設計!
有鑒於3C數位商品體積越來越小,記憶卡廠商也紛紛推出體積更小的記憶卡。包含由Memory Stick延伸出來的Duo系列、由SD、MMC規格所延伸出來的新規格-miniSD、RS-MMC,以及最新的TransFlash,這些被俗稱為「手機記憶卡」的「迷你型記憶卡」,皆以更小、更迷你的體積,在市場上曝光!
■手機記憶卡紛紛上市:MS縮更多、SD更迷你、MMC更縮小
除了目前智慧型手機、PDA手機使用的SD/MMC記憶卡,許多新一代百萬像素/具備影音功能的特色手機、智慧型手機紛紛出爐,也開始設計出可安裝記憶卡的方式來擴充記憶體,然而SD/MMC卡的體積對這些手機來說還是太大,因此記憶卡廠商也因應這些「插卡手機」的各式需求,推出體積縮小的迷你版本。
◎Memory Stick Duo:Sony的Memory Stick,是屬於口香糖那類的狹長體積,在新一代更小的數位周邊商品使用上,有亟待縮小的必要性。因此Sony推出的MS Duo,就是針對MS所開發的縮小版本,體積約為MS的三分之一,重量為MS的一半,且MS Duo的接點與硬體規格跟MS一樣,可適用於Sony自家新一代DV/PDA/MP3/手機等產品。MS Duo目前最高容量為128MB,MS PRO Duo則為512MB。目前已知支援MS Duo的手機有Sony Ericsson的P800、P900、P910i(Symbian PDA手機)...等等。
◎RS-MMC:另一個迷你RS-MMC(Reced Size MMC),則由MMCA(MultiMedia Card Association)協會於2002年11月11日率先公布的,RS-MMC的設計是接點與MMC相同,但體積為18mm×24mm×1.4mm,只有MMC的一半。也可接轉接器使RS-MMC變成全長度的MMC,目前最高容量為256MB。讀取速度約1.7MB/s;寫入速度約1.0MB/s。目前已獲得許多日本大廠,應用在其可攜式產品、手機產品。目前已知支援RS-MMC的手機,包括Siemens S65(百萬像素手機)、Nokia 7610(百萬像素手機)、Samsung SGH-D710(Symbian作業系統、百萬像素)、SGH-P730(UMTS+GSM雙模手機,主打歐洲)、SCH-V500(CDMA 2000-1x EVDO 3G手機)、SCH-V4400(CDMA 2000-1x EVDO、200萬像素)...等等。
◎miniSD:至於目前最普遍的SD記憶卡部份,其縮小版稱為miniSD,採用全新的設計,體積比傳統SD更小(約SD的40%),重量為1g,由SanDisk聯合其他業者於2003年3月15日發表。這款miniSD規格的記憶卡目前最高容量已到256MB,已獲許多手機大廠採用!包括Dopod 565(Smartphone 2003 SE手機)、Motorola MPx100(Smartphone 2003手機)、Panasonic X700(Symbian智慧型手機)、BenQ S700(百萬像素照相手機)...等等。
■新一代TransFlash誕生
這些MS→DUO、SD→miniSD、MMC→RS-MMC將原先規格延伸出來的迷你型記憶卡,對新一代高階手機等3C數位商品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然除了以既有規格延伸出來的產品外,還有新設計出來的,如Fuji和Olympus共同開發出來的xD卡就是一例,而最近SanDisk也與Motorola合作,開發出全新的記憶卡規格-TransFlash(先前叫做T-Flash),在2004年3月首度發表,且於第三季正式上市。
這款TransFlash屬於NAND型記憶體,但其面積只有手機SIM卡的一半而已,比RS-MMC、miniSD還要小,可說是目前市面上最小的記憶卡!若拿來與1.44吋的磁片相比,TransFlash面積只有約1/51,但容量卻是它的88.9倍(以128MB版本來計算)!跟SD/MMC相比則是約1/4.65!若跟其他迷你記憶卡相比,TransFlash為miniSD的1/2.6,為RS-MMC的1/2.62,為MS DUO的1/3.76。由此可見它輕巧性兼大容量的特性!
TransFlash搭配SD轉接器,可適用於既有的SD/MMC卡插槽,目前推出的容量有32MB到128MB本,已知Motorola的新一代玩樂型、3G、PDA等手機率先採用TransFlash記憶卡。例如Motorola A780(新一代Linux PDA手機)、E398(立體聲音MP3玩樂型手機)、A1000與E1000(3G手機)...等等。
至於保全部份,未來TransFlash將會具有加密功能,可以保護個人資料而不受竊取,因此當手機不慎遺失時,別人無法從記憶卡中讀取到你私密的資料。
■CF、SD超速版本紛紛出現
除了迷你版本的記憶卡出現,以滿足新一代手機產品的記憶體擴充需求外,既有的小型記憶卡產品,也推出超速的版本,以符合新一代高畫素數位相機/DV的需求。拜Flash技術的進步,廠商紛紛推出高速版本的CF、SD記憶卡,例如號稱40x、45x、50x、60x、70x、甚至100x...等等,各記憶卡廠賞開始玩起效能飆速的競賽,以求在新一代可攜式裝置儲存市場取得優勢的地位。
這些號稱45x、60x的記憶卡,是以光碟機讀取速度150KB/s等於1x為准,所以45x相當於6.75MB/sec,60x相當於9MB/sec。目前的國內記憶卡廠商,包含Apacer(宇瞻)、勝創(Kingmax)、PQI(勁永)、Transcend(創見)、TwinMOS(勤茂)...等等,而代理國外廠商SanDisk(新帝)的正達,也引進超速版本的自有品牌記憶卡。
這些超速記憶卡產品中,例如Apacer的Photo Steno ProⅡ CF記憶卡,就具有讀與寫分別為15MB/sec與13MB/sec的能力,號稱能比讀取速度為100倍。而Kingmax Digital也推出Platinum SD記憶卡,就號稱有60x的傳輸速度。PQI的F1系列CF記憶卡,則號稱有40x的效能。而Transcend也推出60x、45x的SD卡,及45x的CF卡。TwinMOS也推出Ultra-X系列的CF、SD記憶卡,其中CF號稱有50x、70x(11MB/sec讀;7.5MB/sec寫)的讀寫速度。
而記憶卡領導廠商SanDisk也不甘示弱,其Ultra-Ⅱ(極速)、Extreme(高階)系列的CF、SD、MS PRO記憶卡,皆號稱比既有產品(讀10MB/sec,寫3MB/sec)的寫入速度還快3倍(9MB/sec),相當於讀66x、寫60x的速度,以主打專業領域與需要較高速度的使用者市場。
■手機記憶卡效能測試
有關這些記憶卡的產品介紹與測試,請參考明後天的專輯報導。這里的測試將以迷你型記憶卡(miniSD、RS-MMC、、MS Duo系列、TransFlash)為主,其餘(如SD、MMC、MS/MS PRO、xD等)的數據僅供比較之用,測試配備如表。
■效能簡評
筆者以HDTach 3.0.1.0這套以測試硬碟為主的測試軟體,來發現各記憶卡的Random Access Time(隨機存取時間、Average Read(平均讀取速度)、Burst Speed(尖峰讀取速度)。而為了得知真實的檔案讀寫時間,筆者製作一個60MB超長的檔案,來測試寫入記憶卡與讀出記憶卡的時間。在圖表中,miniSD為紅色、RS-MMC為綠色、MS Duo系列為藍色、TransFlash為黃色,其餘如SD、MMC、MS/MS PRO、xD等,皆為灰色。
◎HDTach 3.0.1.0效能測試
在HDTach中,首先看隨機存取速度部份,小型記憶卡中以東芝SD的1msec為最快,xD最慢。至於迷你型的部份,TransFlash體積小、速度快,而勁永的RS-MMC其次,接著是miniSD,最後是MS PRO Duo/MS Duo系列。
在平均讀取速度部份,TransFlash速度超快,贏過其他迷你型記憶卡,其次是miniSD,再來是MS PRO Duo,然後是RS-MMC,最慢的是MS Duo。
至於Burst Speed部份,TransFlash 64MB跟miniSD 256MB一樣,皆有最高的爆發速度。再來是MS PRO Duo;隨著是miniSD 128MB,然後是RS-MMC,最後是MS Duo。
◎實際復制檔案效能測試
以上是透過程式來發現各記憶卡的理論讀取速度,接下來看看真正檔案寫入/讀取的速度是如何。筆者以一個60MB的檔案來寫入每張已經以FAT32格式化的記憶卡,然後抽取記憶卡(以清除系統記憶體快取),再插入並測試讀取速度。測試結果如表。
在小型記憶卡部份,那些號稱60x、45x的SD,以及PRO的Memory Stick,都有較快的寫入速度,而早期的一般SD、MMC就慢很多。至於迷你型記憶卡中,miniSD 256MB寫入速度較快,接著是MS PRO Duo,然後才是TransFlash,以及miniSD 128MB,RS-MMC只有跟著上述這些卡的份了!至於MS Duo因為沒有PRO的加持,因此寫入速度慢到只能殿後!
在讀取速度部份,很明顯的TransFlash速度超快,而miniSD 256MB也不差,有超速版SD 60x的水準。中間經過了一段「灰色地帶」後,然後是MS PRO Duo,跳一個間隔後才是miniSD 128MB,接著才是RS-MMC,而MS Duo還是殿後!
■結論
縱使從上述的測試結果看來,大致可歸類出:TransFlash看似的到最佳表現、miniSD其次、MS PRO Duo次之、RS-MMC一般、MS Duo堪用。不過以目前市場實際產品來看,支援miniSD與RS-MMC目前仍屬於大宗,因為他們的技術已經成熟,而可以轉接成SD或MMC來讓讀卡機讀寫,算是頗具彈性的設計!
再看Memory Stick部份,看來只有PRO的等級才能因應數位相機高速連拍的需求,目前僅有Sony自家的數位商品幾乎都支援MS,只是MS的售價偏高,效能中等,因此廠商產品想要大量支援MS,可能有些疑慮,再加上MS Duo體積比其他迷你型記憶卡稍大,廠商須獲得Sony授權才能使用...等因素,MS Duo想在新一代數位商品取得優勢,似乎有點距離,就連許多日系大廠都不考慮使用MS,改使用SD/MMC以及衍生規格(即miniSD/RS-MMC)。
至於新的TransFlash,因為是由SanDisk與Motorola合作推出的,目前只有Motorola的手機率先支援TransFlash,因此TransFlash的後續發展值得密切注意。要是TrasnFlash能夠大量授權,那麼對3C產品製造商在規劃產品記憶擴充卡時,就可以用更小的體積來設計。因此TransFlash小體積、效能快的特性,的確是一種值得讓業界廣泛採用的技術!(更多完整測試內容請參考網站:lab.digitimes.com)
▲圖:四大類型小型快閃記憶卡家族。
▲圖:小型記憶卡大小比較,MMC/SD延伸出miniSD/RS-MMC,而xD算是新的規格,但手機尚未採用。
▲圖:三款迷你記憶卡大小,與搭配的轉接器(Adapter)之比較。
▲圖:TransFlash記憶卡的定位。它擁有SD/MMC的可抽取性,又有接近內嵌記憶體的小體積!
▲圖:TransFlash本尊(體積相當於SIM卡的一半)。
▲圖:TransFlash與1.44吋磁片大小比較!
▲圖:四款迷你型記憶卡:miniSD、RS-MMC、MS PRO Duo、TransFlash(正面、背面)。
▲圖:四款迷你記憶卡配轉接器(Adapter),與原記憶卡的比較(正面、背面)。
▲圖:四款迷你型記憶卡搭配轉接卡「金剛組合」後的樣子(正面、背面),可插在SD、MMC、MS PRO、SD的讀卡機上來使用。
▲圖:創見的60x與45x SD記憶卡。
▲圖:SanDisk的Ultra-Ⅱ(極速)CF記憶卡。
F. 移動存儲套裝是什麼意思
移動存儲套裝是指攜帶型的數據存儲裝置,指帶有存儲介質且(一般)自身具有讀寫介質的功能,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其他裝置(例如計算機)等的協助。
現代的移動存儲主要有移動硬碟、USB盤和各種記憶卡。不屬於移動存儲的存儲設備有硬碟、軟盤、光碟等介質,內置/外置磁碟驅動器等。
移動存儲設備具有高度集成、快速存取、方便靈活、性價優良、容易保存等性能。從存儲介質上來區分,的移動存儲設備大致分為磁介質存儲(如ZIP、LS-120、USB移動硬碟等)、光介質存儲(如CD-RW、dvd、MO)和快閃記憶體介質存儲(如USB快閃記憶體檔、各種快閃記憶體卡)三種。
發展前景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數據存儲的需求不斷增加,用戶對於可靠的低成本存儲解決方案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特別是在靈活性、性能、數據備份和信息共享方面。這就使移動數據存儲設備在數據備份、存檔和交換等各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強。
隨著網路時代的高速發展,在網上搜尋大量的信息、數據以服務於學習和工作,已成為人們上網的基本需求。對數據存儲設備的需求將以每年85% 的速度增長。大部分的行業用戶、電腦DIY用戶都會把移動存儲產品作為一種電腦標配。
隨著IT產業的迅速發展、網路的蓬勃興起、存儲交換的日益頻繁及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將會出現移動存儲產品蓬勃發展的局面。未來個人財產、個人信息與電子資料的安全將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帶有全息照片並附帶全部個人資料、能隨時存儲信息的「一卡通」將成為未來發展趨勢。
移動存儲市場蘊涵著巨大的商機和潛力,容量更大、功能更全、速度更快、體積更小、應用更廣、無需驅動、價格低廉、功耗更低、使用更方便、保密安全性高、穩定性強、時尚化、外觀新穎別致的移動存儲產品將倍受青睞,為網路信息時代增添無限的光彩。
G. 電腦硬體的可攜儲存裝置
CD 、CD-ROM、CD-RW、 CD-R 、DVD 、DVD/CD-RW、 Combo 、DVD-ROM、DVD-RW、DVD-R、DVD-RAMDVD+RW、DVD+R、 軟碟、磁帶機、 外置式硬碟、快閃記憶體、拇指碟 、記憶卡 、SD、CF、 MMC SM 、SSD 如:列印機、掃描儀、投影儀、復印機等可稱之為計算機擴展硬體
H. 外置儲存是什麼意思
外置儲存也就是移動存儲指攜帶型的數據存儲裝置,指帶有存儲介質且(一般)自身具有讀寫介質的功能,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其他裝置(例如計算機)等的協助。現代的移動存儲主要有移動硬碟、USB盤和各種記憶卡。不屬於移動存儲的存儲設備有硬碟、軟盤、光碟等介質,內置/外置磁碟驅動器等等。
I. 移動存儲介質的簡介
通常意義上,人們把移動硬碟的概念等同理解為「移動存儲介質」。移動硬碟,顧名思義是以硬碟為存儲介質,強調便攜性的存儲產品。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的移動硬碟都是以標准硬碟為基礎的,而只有很少部分的是以微型硬碟(1.8英寸硬碟等)為基礎,但價格因素決定著主流移動硬碟還是以標准筆記本硬碟為基礎。因為採用硬碟為存儲介制,因此移動硬碟在數據的讀寫模式與標准IDE硬碟是相同的。移動硬碟多採用USB、IEEE1394、eSATA等傳輸速度較快的介面,可以較快的速度與系統進行數據傳輸。
移動硬碟從使用人群上可以分為個人型移動硬碟和專業型移動硬碟。個人型移動硬碟,便攜易用、價位低,適合大眾使用;而專業型移動硬碟主要強調商用,比如可以堆疊使用,可以加密,有IEEE1394、eSATA介面,傳輸速率快,同時這一類產品存儲容量也比較大,價位也比較高。 U盤,全稱「USB快閃記憶體檔」,英文名「Universal Serial BUS flash disk」。它是一個USB介面的無需物理驅動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動存儲產品,可以通過USB介面與電腦以及帶有U盤讀取功能的音響、視頻播放設備連接,實現即插即用。
相較於其他可攜式存儲設備(尤其是軟碟片),快閃記憶體檔有許多優點:占空間小,通常操作速度較快(USB1.1、2.0、3.0標准),能存儲較多數據,並且可能較可靠(由於沒有機械設備),在讀寫時斷開而不會損壞硬體(軟盤在讀寫時斷開馬上損壞),只會丟失數據。這類的磁碟使用USB大量存儲設備標准,在近代的操作系統如Linux、Mac OS X、Unix與Windows Me、Windows2000、windows XP、Windows vista、Windows7、windows 8中皆有內置支持。
U盤的最大優點是:小巧便於攜帶、存儲容量大、價格便宜、性能可靠。U盤體積很小,僅手指般大小,重量極輕,一般在15克左右,特別適合隨身攜帶,我們可以把它掛在胸前、吊在鑰匙串上、甚至放進錢包里。一般的U盤容量有1G、2G、4G、8G、16G、32G、64G、128G等,價格上以最常見的8GB為例,40-50元左右就能買到,16G也大部分不到百元(價格取樣時間:2015年8月)。U盤不像移動硬碟,沒有任何機械運轉裝置,抗震性能極強。另外,質量合格的U盤還具有防潮防磁、耐高低溫、耐水洗等特性,安全可靠性很好。缺點是:由於flash晶元擦寫次數是有限制的,會導致超過次數的U盤可靠性大幅度下降。
各種類型的flash晶元擦寫次數差異很大,詳細請查閱專業資料。目前比較常見的有三種:SLC, MLC, TLC(或8LC)。
SLC =Single-Level Cell,即1bit/cell,速度快壽命長,價格貴(約MLC 3倍以上的價格),約10萬次擦寫壽命;
MLC = Multi-Level Cell, 即2bit/cell,速度一般壽命一般,價格一般,約3000---10000次擦寫壽命;
TLC = Triple-Level Cell, 即3bit/cell,行業內也有叫8LC,速度慢壽命短,價格便宜,約500次擦寫壽命,目前還沒有廠家能做到1000次。 即高密度光碟(Compact Disc)是近代發展起來不同於磁性載體的光學存儲介質,用聚焦的氫離子激光束處理記錄介質的方法存儲和再生信息,又稱激光光碟。由於軟盤的容量太小,光碟憑借大容量得以廣泛使用。我們聽的CD是一種光碟,看的VCD、DVD也是一種光碟。現在一般的硬碟容量在3GB到3TB之間,軟盤已經基本被淘汰,CD光碟的最大容量大約是700MB,DVD碟片單面4.7GB,最多能刻錄約4.59G的數據(因為DVD的1GB=1000MB,而硬碟的1GB=1024MB)(雙面8.5GB,最多約能刻8.3GB的數據),藍光(BD)的存儲容量則更大,其中HD DVD單面單層15GB、雙層30GB;BD單面單層25GB、雙面50GB。
最具成本價格優勢,700MB/80Min,激光調制方式記錄信息(凸區/凹坑/螺旋形光軌道)。
光碟分類:
按大小:12 8』』 5.25』』 4.75』』 3.5』』 ,
按性能:只讀光碟(cd-rom),一次寫多次讀光碟(worm),俗稱刻錄盤。
可擦重寫光碟:磁光型MO盤(Magnetic Optical MO),相變型盤(Phase Change PC),CD-RW(CD-ReWritable) 儲存卡因能使用於手機上而走紅,現因手機內置容量較大,逐漸退出手機市場,儲存卡種類很多,以SD、MMC卡較多,MMC卡相對而言好於SD卡,但SD(microSD)卡可用於手機(目前最常見的最大容量大小為32GB,最快的傳輸速度卡為C5),其他卡多用於數碼相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