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制動系統如何分類 4、液壓制動系統由哪幾部分組成
)按制動系統的作用不同
制動系統可分為行車制動系統、駐車制動系統、應急制動系統及輔助制動系統等。用以使行駛中的車輛降低速度甚至停車的制動系統稱為行車制動系統;用以使已停駛的車輛駐留原地不動的制動系統則稱為駐車制動系統;在行車制動系統失效的情況下,保證車輛仍能實現減速或停車的制動系統稱為應急制動系統;在行車過程中,能夠降低車速或保持車速穩定,但不能將車輛緊急制停的制動系統稱為輔助制動系統。上述各制動系統中,行車制動系統和駐車制動系統是每個車輛都必須具備的。
2)按制動操縱能源不同
制動系統可分為人力制動系統、動力制動系統和伺服制動系統等。以駕駛員的肌體作為唯一制動能源的制動系統稱為人力制動系統;完全靠由發動機的動力轉化而成的氣壓或液壓形式的勢能進行制動的系統稱為動力制動系統;兼用人力和發動機動力進行制動的制動系統稱為伺服制動系統或助力制動系統。
點擊進入看圖評論
3)按制動能量的傳輸方式不同
制動系統可分為機械式、液壓式、氣壓式、電磁式等。同時採用兩種以上傳輸方式的制動系統稱為組合式制動系統。
2.制動系統的一般工作原理
制動系統的一般工作原理是,利用與車身(或車架)相連的非旋轉元件和與車輪(或傳動軸)相連的旋轉元件之間的相互摩擦來阻止車輪的轉動或轉動的趨勢。
圖3-20所示的是一種簡單的液壓制動系統工作原理示意圖。
點擊進入看圖評論
圖3-20制動系統工作原理示意圖
1—制動踏板;2—主缸推桿;3—主缸活塞;4—制動主缸;5—油管;6—制動輪缸;7—輪缸活塞;8—制動鼓;9—摩擦片;10—制動蹄;11—制動底板;12—支承銷;13—制動蹄復位彈簧
一個以內圓面為工作表面的金屬制動鼓固定在車輪輪轂上,隨車輪一起旋轉。在固定不動的制動底板上,有兩個支撐銷,支撐著兩個弧形制動蹄的下端。制動蹄的外圓面上裝有摩擦片。制動底板上還裝有液壓制動輪缸,用油管與裝在車架上的液壓制動主缸相連通。主缸中的活塞可由駕駛員通過制動踏板機構來操縱。
當駕駛員踏下制動踏板,使活塞壓縮制動液時,輪缸活塞在液壓的作用下將制動蹄片壓向制動鼓,使制動鼓減小轉動速度,或保持不動。
汽車上設置有彼此獨立的制動系統,它們起作用的時刻不一樣,但它們的組成卻是相似的。它們一般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1)供能裝置:包括供給、調節制動所需能量及改喜傳能介質狀態的各種部件,如氣壓制動系統中的空氣壓縮機、液壓制動系統中的液壓油泵、人的肌體等
。(2)控制裝置:包括產生制動動作和控制制動效果的各種部件,如制動踏板等。
(3)傳動裝置:包括將制動能量傳輸到制動器的各個部件,如制動總錄、制動分栗及連接管路等。
(4)制動器:產生阻礙車輛的運動或運動趨勢的力(制動力)的部件。
較為完善的制動系統還具有制動力調節裝置、報警裝置、壓力保護裝置等附加裝置。
❷ 氣壓增壓式液力制動傳動裝置有那些主要部件組成
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油氣復合式) 一、目的 氣壓制動的長處是小的踏板力和小的踏板行程,能產生大的促動力。液壓制動之長是滯後時間短,摩擦件少,性能穩定,非懸架支承件少,行駛平順性好,適用多種高性能制動器,可用雙輪缸,更合理的布置雙管路系統。 為了兼取氣壓制動和液壓制動兩者的優點,不少重型汽車採用了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它和真空加力裝置的原理一樣,只是以壓縮空氣作為動力源。由於壓縮空氣的工作壓力較大,多為(0.45~0.6)mpa,而真空式所具有的最大壓力差,只能略等於大氣壓力。故加力氣室小巧緊湊,安裝位置不受限制,系統布局合理。 二、控制型式 這種制動傳動裝置,由於控制閥的安裝和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兩種控制型式: (1)直接控制式--利用氣壓控制閥同時直接控制兩個單腔的增壓器或一個雙腔的增壓器(又稱氣頂油式)。 (2)間接控制式--利用一個單腔液壓主缸,同時控制兩個帶有氣壓控制閥的增壓器(又稱油控氣、氣頂油式)。 三、間接控制式的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 (一)組成和構造特點 圖20-67所示為雙管路油控氣、氣頂油制動系統的組成。它由空氣壓縮機1、調壓器2、貯氣筒3、4組成加力氣源。各管路分別裝有2各自的空氣增壓器,用一個單腔液壓主缸34控制。 圖20-67 間接控制式的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 1-空氣壓縮機;2-調壓器;3、4-貯氣筒,5、7-輪缸;6、9-空氣增壓器;8-制動主缸;10-氣壓表(二)空氣增壓器 1、空氣增壓器的組成 從圖20-68看出:空氣增壓器是由加力氣室17、輔助缸12和控制閥三部分組成。是氣壓和液壓制動結構的變型體,故省略結構內容。 圖20-68 間接控制的空氣增壓器簡圖 1-加力氣室活塞;2-回位彈簧;3-控制閥活塞;4-放氣螺釘;5-膜片芯管;6-空氣濾清器;7-膜片;
8-排氣閥;9-進氣閥;10-放氣螺釘;11-復合式單向閥;12-輔助缸;13-球閥;14-輔助缸活塞;
❸ 制動系統組成部分有哪些
制動系統一般由制動操縱機構和制動器兩個主要部分組成。制動操縱機構產生制動動作、控制制動效果並將制動能量傳輸到制動器制動系統的各個部件,制動器產生阻礙車輛的運動或運動趨勢的力的部件。
汽車上常用的制動器都是利用固定 元 件與旋轉元件工作表面的摩擦而產生制動力矩,稱為摩擦制動器。它有鼓式制動器和盤式制動器兩種結構型式。1.供能裝置:包括供給、調節制動所需能量以及改善傳動介質狀態的各種部件2.控制裝置:產生制動動作和控制制動效果各種部件,如制動踏板3.傳動裝置:包括將制動能量傳輸到制動器的各個部件如制動主缸、輪缸4.制動器:產生阻礙車輛運動或運動趨勢的部件
制動系統一般由制動操縱機構和制動器兩個主要部分組成。車輪制動器主要由旋轉部分、固定部分和調整機構組成,旋轉部分是制動鼓;固定部分包括制動蹄和制動底板;調整機構由偏心支承銷和調整凸輪組成用於調整蹄鼓間隙。液壓制動傳動機構主要由制動踏板、推桿、制動主缸、制動輪缸和管路組成。氣壓制動傳動機構主要由制動踏板、推桿、制動總閥、空氣乾燥器、四迴路保護閥、制動氣室和管路等組成。
(圖/文/攝: 古璠) @2019
❹ 氣壓制動裝置由哪些部件組成是怎樣工作的
氣壓式制動傳動裝置是利用壓縮空氣作力源的動力式制動裝置。駕駛員只須按不同的制動強度要求,控制制動踏板的行程,便可控制制動氣壓的大小來獲得所需要的制動力。
氣壓制動傳動裝置的基本組成和工作原理
1.組成
氣壓制動傳動裝置由兩大部分組成:一是氣源部分——它包括空氣壓縮機1、調壓機構(卸荷閥2和調壓閥3)、貯氣筒5、氣壓表8和安全閥6等部件。二是控制部分——它包括制動踏板9、制動控制閥10、控制管路、制動氣室11、12、制動燈開關13等部件。
1-空氣壓縮機;2-卸荷閥;3-調壓器;4-單向閥;5-貯氣筒;6-安全閥;7-油水放出閥;8-氣壓表;
9-制動踏板;10-制動控制閥;11-前制動氣室,12-後制動氣室;13-制動燈開關。
❺ 氣壓增壓式液力制動傳動裝置的組成
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油氣復合式) 一、目的 氣壓制動的長處是小的踏板力和小的踏板行程,能產生大的促動力。液壓制動之長是滯後時間短,摩擦件少,性能穩定,非懸架支承件少,行駛平順性好,適用多種高性能制動器,可用雙輪缸,更合理的布置雙管路系統。 為了兼取氣壓制動和液壓制動兩者的優點,不少重型汽車採用了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它和真空加力裝置的原理一樣,只是以壓縮空氣作為動力源。由於壓縮空氣的工作壓力較大,多為(0.45~0.6)mpa,而真空式所具有的最大壓力差,只能略等於大氣壓力。故加力氣室小巧緊湊,安裝位置不受限制,系統布局合理。 二、控制型式 這種制動傳動裝置,由於控制閥的安裝和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兩種控制型式: (1)直接控制式--利用氣壓控制閥同時直接控制兩個單腔的增壓器或一個雙腔的增壓器(又稱氣頂油式)。 (2)間接控制式--利用一個單腔液壓主缸,同時控制兩個帶有氣壓控制閥的增壓器(又稱油控氣、氣頂油式)。 三、間接控制式的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 (一)組成和構造特點 圖20-67所示為雙管路油控氣、氣頂油制動系統的組成。它由空氣壓縮機1、調壓器2、貯氣筒3、4組成加力氣源。各管路分別裝有2各自的空氣增壓器,用一個單腔液壓主缸34控制。 圖20-67 間接控制式的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 1-空氣壓縮機;2-調壓器;3、4-貯氣筒,5、7-輪缸;6、9-空氣增壓器;8-制動主缸;10-氣壓表(二)空氣增壓器 1、空氣增壓器的組成 從圖20-68看出:空氣增壓器是由加力氣室17、輔助缸12和控制閥三部分組成。是氣壓和液壓制動結構的變型體,故省略結構內容。 圖20-68 間接控制的空氣增壓器簡圖 1-加力氣室活塞;2-回位彈簧;3-控制閥活塞;4-放氣螺釘;5-膜片芯管;6-空氣濾清器;7-膜片;
8-排氣閥;9-進氣閥;10-放氣螺釘;11-復合式單向閥;12-輔助缸;13-球閥;14-輔助缸活塞;
15-片狀推叉;16-加力氣室推桿;17-加力氣室;18-保養孔 2.空氣增壓器的工作情況 (1)不制動時–––控制閥活塞3左側c室無控制油壓,控制閥的膜片7和活塞3在其回位彈簧的作用下被推到左側極端位6置,進氣閥9關閉,壓縮空氣不能進入d室。排氣閥8開啟,使d和e室與大氣相通。加力氣室的a室、b室也與大氣相通, 活塞1被推到左側極端位置。輔助缸活塞14與推桿16用銷連接,也處在左側極端位置。此時,片狀推叉15球端將球閥13推開,使輔助缸左右兩腔連通,增壓器處於不工作狀態,制動主缸和輔助缸油壓與大氣壓力相等。 (2)制動時–––制動主缸的控制油液進入輔助缸活塞14的左側,通過活塞14的中心孔,球閥13、出油閥11進入各自輪缸而制動。另一部分油液經節流小孔進入c室,推動活塞3和膜片7及芯管5右移。先消除排氣閥間隙使排氣閥8關閉,切斷d室和e室的通道,再將進氣閥9推開。貯氣筒的壓縮空氣進入d室,並經空氣管進入a室,推動活塞1、推桿16和活塞14右移。b室中的空氣經e室排出,並產生較小的噓聲。此時,由於輔助缸活塞14離開了左側的極端位置,片狀推叉15對球閥13的推力消失,球閥立即關閉,活塞14右腔的油壓升高。此時,作用在活塞14上的壓力,等於增壓推力和控制油壓推力之和。但前者比後者更大,因而減輕了操縱力。 (3)維持制動時–––若踏板停止不動時,隨著輔助缸活塞的右移,控制閥活塞左側的油壓趨於下降,膜片總成左移,進氣閥9關閉,控制閥即處於「雙閥關閉」的平衡狀態。此時,控制活塞左側的控制油壓推力與右側膜片上的氣壓推力平衡。輔助缸活塞左側的推力也與右側的總阻抗力平衡。 可見,制動主缸輸出的控制油壓,決定了控制閥隨動輸入的氣壓。當加力氣室的氣壓達到一定值時(0.6mpa),輔助缸輸出的油壓達13mpa。制動踏板再繼續踩下時,增壓器即進入定值加力段。 (4)放鬆制動時–––制動主缸的輸出油壓撤消,作用在控制閥活塞3和輔助缸活塞14左側的油壓即撤消回位。排氣閥8開啟,a室的壓縮空氣經空氣管返回d室,並經排氣間隙、芯管和e室帶著較大的噓聲排入大氣。活塞1、活塞3、活塞14都返回左側的極端位置。片狀推叉15又頂開球閥13,各輪缸油管的油液推開復合式單向閥11返回輔助缸和主缸,制動即解除。當閥門11外側油壓達到殘余壓力值時即關閉,使輔助缸輸出管路和各輪缸間保持一定的殘壓,制動主缸內無復合式單向閥,它和輔助缸間無殘壓存在。 (5)增壓器失效時和無壓縮空氣時 由於輔助缸活塞有中心孔和球閥13,在增壓器失效時和無壓縮空氣時,能進行應急制動。但制動力顯著降低,且踏板沉重。因此項應急功能必須存在,輔助缸只能是單活塞式,雙管路系統只能是並裝兩個空氣增壓器。 另外,從工作過程得知:在踩下制動踏板和放鬆制動踏板時,空氣濾清器6處會有一小、一大的排氣噓聲,這是人工檢驗空氣增壓器好壞的表徵。
❻ 汽車制動傳動裝置的分類及組成
制動器可以分為摩擦式和非摩擦式兩大類。
①摩擦式制動器。靠制動件與運動件之間的摩擦力制動。
②非摩擦式制動器。制動器的結構形式主要有磁粉制動器(利用磁粉磁化所產生的剪力來制動)、磁渦流制動器(通過調節勵磁電流來調節制動力矩的大小)以及水渦流制動器等。
按制動件的結構形式又可分為外抱塊式制動器、內張蹄式制動器、帶式制動器、盤式制動器等;按制動件所處工作狀態還可分為常閉式制動器(常處於緊閘狀態,需施加外力方可解除制動)和常開式制動器(常處於松閘狀態,需施加外力方可制動);按操縱方式也可分為人力、液壓、氣壓和電磁力操縱的制動器。
按制動系統的作用 制動系統可分為行車制動系統、駐車制動系統、應急制動系統及輔助制動系統等。上述各制動系統中,行車制動系統和駐車制動系統是每一輛汽車都必須具備的。
制動操縱能源 制動系統可分為人力制動系統、動力制動系統和伺服制動系統等。以駕駛員的肌體作為唯一制動能源的制動系統稱為人力制動系統;完全靠由發動機的動力轉化而成的氣壓或液壓形式的勢能進行制動的系統稱為動力制動系統;兼用人力和發動機動力進行制動的制動系統稱為伺服制動系統或助力制動系統。
按制動能量的傳輸方式 制動系統可分為機械式、液壓式、氣壓式、電磁式等。同時採用兩種以上傳能方式的制動系稱為組合式制動系統。
❼ 氣壓式傳動裝置由哪些部分組成
氣壓式制動傳動裝置是利用壓縮空氣作力源的動力式制動裝置。駕駛員只須按不同的制動強度要求,控制制動踏板的行程,便可控制制動氣壓的大小來獲得所需要的制動力。
氣壓制動傳動裝置的基本組成和工作原理
1.組成
氣壓制動傳動裝置由兩大部分組成:一是氣源部分——它包括空氣壓縮機1、調壓機構(卸荷閥2和調壓閥3)、貯氣筒5、氣壓表8和安全閥6等部件。二是控制部分——它包括制動踏板9、制動控制閥10、控制管路、制動氣室11、12、制動燈開關13等部件。
1-空氣壓縮機;2-卸荷閥;3-調壓器;4-單向閥;5-貯氣筒;6-安全閥;7-油水放出閥;8-氣壓表;
9-制動踏板;10-制動控制閥;11-前制動氣室,12-後制動氣室;13-制動燈開關。
❽ 氣壓制動裝置由什麼組成的
氣壓制動系統供能裝置由以下四個部分組成:
一是產生壓縮空,的空氣壓縮機和儲存壓縮空氣的儲氣筒;
二是將氣體壓力限制在一個安全范圍的調壓閥和安全閥;
三是改善壓縮空氣質量的各種空氣濾清器、油水分離器、空氣乾燥器和防凍器等;四是在一個迴路損壞時用以保護其他迴路,使其中氣壓能不受損失的多迴路保護閥等。
首先,氣壓制動裝置是利用壓縮空氣作為制動裝置的動力源。
特點:制動操縱省力,制動強度大,踏板行程小;但需要消耗發動機的動力;制動較粗暴且結構相對復雜。應用車型:一般載重汽車和部分中型汽車上採用此類氣壓制動裝置。其次,構造主要由空氣壓縮機、制動氣室、儲氣筒、調壓閥、制動控制閥等組成。
①空氣壓縮機:由發動機通過傳動帶、齒輪、或採用凸輪軸直接驅動。按缸數分單缸、雙缸(如東風EQ1090E型汽車用的是單缸、解放CA1092汽車用的是雙缸)。
②制動氣室:把儲氣筒的壓力,轉變為轉動凸輪的機械力。
③儲氣筒:
④調壓閥:調節儲氣筒中壓縮空氣壓力,使其保持在規定壓力范圍。
⑤制動控制閥:控制制動氣室中的工作壓力,並可以使其變化,也可隨動作用(即保證制動氣室氣壓與踏板行程有一定的比例關系)。工作:
駕駛員踩下制動踏板時,拉桿帶動制動控制閥拉臂擺動,使制動控制閥工作,儲氣筒前腔的壓縮空氣經過制動控制閥的上腔進入後制動氣室,使後輪制動。
同時,儲氣筒後腔的壓縮空氣通過制動控制閥下腔進入前制動室。
當放鬆制動踏板時,制動控制閥使各制動氣室通大氣(通常我們聽到的大卡車「哧~~」的聲音,就是氣壓泄壓的聲音)以解除制動。結語:
氣動制動裝置的特點,也確定其應用的車型範圍。在其車型工作原理中,也涉及到其他零部件,但根本作用依舊是保障氣路氣壓等作用,如放氣閥、氣壓表等。
❾ 液壓傳動有哪兩種形式它們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液壓傳動分為開式和閉式兩種,開式系統中,液壓泵從油箱吸油,供入執行裝置後,再排回郵箱。閉式系統中,液壓泵進油管直接與執行裝置的排油管相通,形成一個閉合循環
❿ 液壓式制動傳動裝置
液壓制動傳動裝置類似於離合器液壓控制裝置。它以專用油為介質,將駕駛員施加在制動踏板上的踏板力放大後傳遞給車輪制動器,再將液壓轉化為制動蹄片開口的機械推力,使車輪制動器產生制動效果。它具有結構簡單、制動滯後時間短、無摩擦部件、制動穩定性好、對各種車輪制動器適應性強等優點,因此被廣泛應用於中小型汽車。
液壓傳動裝置的主要部件如下
1.制動主缸
主缸可以將制動踏板輸入的機械力轉化為液壓。大部分制動缸由鑄鐵或合金製成,其中一些與儲油室成一體,形成一個整體的主缸,另一些相互分離,然後通過油管連接,這是一個分離的主缸。分體式總泵的儲油室多採用透明塑料成型,部分配有防濺浮子或低液位報警燈開關。根據工作室的數量,主缸可以分為單室和雙腔。單線液壓制動傳動裝置採用單室主缸,現已淘汰。雙腔制動總泵應用廣泛。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雙腔制動總泵。
1)結構組成
雙腔制動總泵一般是串聯的,如圖17.5所示。主要由主缸、前活塞及回位彈簧、前活塞彈簧座、前活塞杯、限位螺栓、後活塞及杯等組成。主缸體中的工作面精度高、光滑。缸體上有進油孔和補償孔,有兩個活塞。後活塞9為主活塞,右端凹槽與推桿之間有一定間隙。前活塞6位於氣缸中部,將主缸內腔分為前腔B和後腔A兩個工作腔,兩個工作腔分別與前後液壓管路連接,前腔B產生的液壓通過出油口11和管路與後輪制動器連接,後腔A產生的液壓通過出油口10和管路與前輪制動器連接。
2)工作條件
當踩下制動踏板時,推桿推動主活塞9向左移動,直到杯8蓋住補償孔,後腔A內的液壓上升,建立起一定的液壓。一方面,機油通過後機油出口流入前制動管路,另一方面,機油推動前活塞6向左移動。在後腔A中的液壓和彈簧的作用下,前活塞向左移動,前腔B中的壓力也隨之增加。油通過空腔內的出油口進入後制動管路,這樣兩條制動管路制動汽車車輪制動器。
當持續踩下制動踏板時,前腔B和後腔A中的液壓會繼續增大,從而加強前後輪制動器的制動。
當制動器松開時,活塞在彈簧的作用下復位,高壓油從制動管路流回制動總泵。如果活塞復位過快,工作室的容積會迅速增加,油壓會迅速下降。由於管路阻力的影響,制動管路中的油將無法充分迴流到工作腔,從而在工作腔內形成一定的真空度,這樣儲液腔內的油將通過進油口和活塞上的軸向孔將墊片和杯體推入工作腔內。當活塞完全復位時,補償孔打開,制動管路中迴流到工作室的多餘油通過I補償孔流回儲液室。
如果連接到前室B的制動管路損壞漏油,踩下制動踏板時,只有後室A能積聚一定的液壓,但前室B中沒有液壓,此時,在液壓壓差的作用下,前活塞6迅速被推向底部,直到接觸到油缸的頂部。前活塞被推到底部後,後室A的液壓可能會上升到制動所需的值。
如果連接到後室A的制動管路損壞漏油,當踩下制動踏板時,起初只有主活塞9向前移動,但前活塞6不能被推動,因此後室A中的液壓無法建立。然而,當主活塞的頂部接觸前活塞6時,推桿的力可以推動前活塞,從而可以在前室中建立液壓。
可以看出,在雙管路液壓系統中,當任何一條管路損壞漏油時,另一條仍能工作,只是增加了所需的管路。
上海 桑塔納 ( 查成交價 | 車型詳解 )使用的制動總泵也是串聯雙腔制動總泵。主缸用兩個螺母連接在真空助力器前面,主缸上有兩個橡膠頭與儲液罐連接。制動液通過進油孔供應至前後工作室。主缸前後有兩個對稱的M10 X1 出油螺孔,相互成100度角,通過制動管路與四輪制動器的輪缸交叉布置連接。
當踏板松開時,活塞和推桿分別在回位彈簧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由於回程速度快,在制動管路中很容易生成 tru e空。因此,前活塞和後活塞的頭部有三個l.4毫米的小孔,相互間隔120度,制動液可以通過小孔流回兩個工作室,從而減少負壓。
為了保證主缸活塞完全回位,推桿與制動主缸活塞之間有一定的間隙,這種間隙體現在制動踏板的行程上,稱為制動踏板自由行程。
制動踏板的自由行程對制動效果和行車安全有很大影響。如果自由行程過大,制動踏板有效行程減小,制動過晚,導致制動不良或失效。如果自由行程過小或過小,剎車不能及時完全釋放,造成剎車拖滯,加速剎車磨損,影響動力傳遞效率,增加汽車油耗。
制動踏板的自由行程可以通過推桿的長度來調節。
2.制動輪缸
制動輪缸將來自主缸的液壓轉換成機械推力,以打開制動蹄。由於車輪制動器的結構不同,輪缸的數量和結構也不同,通常分為雙活塞制動輪缸和單活塞制動輪缸。
1)雙活塞制動輪缸
雙活塞制動輪缸的結構如圖17所示。6.缸體用螺栓固定在制動底板上。氣缸里有兩個塞子。具有相對切削刃的密封杯分別被彈簧壓靠在兩個活塞上,以保持杯之間的進油孔暢通。防護罩用於防止灰塵和濕氣進入氣缸。2)單活塞制動輪缸
單活塞制動輪缸的結構如圖17所示。7.頂塊壓在單活塞制動輪缸活塞外端凸台孔內的制動蹄上端。排氣閥安裝在缸體上方,用於排出氣體。為了減小軸向尺寸,安裝在活塞導向面上的橡膠圈用於密封液腔,進油間隙由活塞端面的凸台保持。
單活塞制動輪缸多用於單向助力平衡輪制動器,目前趨於淘汰。
單活塞制動輪缸的活塞直徑大於主缸的直徑,並且與前後軸上的實際負載分布成比例。這樣,作用在前制動器和後輪軸制動器上的制動力應該是踏板力和制動踏板杠桿與活塞直徑之比。3.制動管路
制動管路用於輸送和承受一定壓力的制動液。制動管路有兩種:金屬管和橡膠管。由於主缸和輪缸的相對位置經常變化,除了金屬管外,有些制動管有相對運動的截面,用高強度橡膠管連接。
4.制動液
要求制動液具有冰點低、高溫老化低、流動性好的特點。制動液對普通金屬和橡膠有腐蝕性,制動系統中所有與制動液接觸的零件都由耐腐蝕材料製成。因此,為了保證可靠的制動性能,在修理和更換相關零件時,必須使用原裝零件或認證零件。桑塔納用的制動液是D0T4。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