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利用身邊的材料設計並製作一個能觀察液體受熱體積變大現象的實驗裝置
液體溫度計、水杯、熱水。
先記下液體溫度計示數,再將液體溫度計插入熱水中,溫度計內液體受熱時,溫度計內的液柱變長,說明溫度計內液體體積增大了。
2. 電解水裝置怎麼做
1、製作電解液
在器皿中加入水和適當的氫氧化鈉或者稀硫酸,提高電解速率,一般濃度氫氧化鈉在6-15%之間,稀硫酸在10-20%之間,演示效果較佳。
5、試管內有氣泡,與電源正極(氧氣),負極(氫氣)相連的試管產生的氣體比值:1:2(熟記口訣:氫二氧一,陽氧陰氫),以上就是電解水裝置的製作方法。
3. 家裡怎麼自製電解水實驗裝置
這個容易。我小時候做過。用一個小杯子完全在液體裡面。在需要收集的那個極上面,氣體上去。會自動排出液體。直到夠了。在用玻璃片蓋住翻過來拿出來
4. 自製實驗裝置的優點
自製實驗裝置的最大的優點可能就是節省成本吧,同時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來製作合適的器具。
5. 自製實驗裝置製取二氧化碳
第一種
工作原理:把酵母菌裝在盛有暖糖水的密閉瓶子里,瓶蓋上鑽一孔連吸氣管,酵母菌在瓶內自身繁殖,以糖為動力,產生酒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輕微壓力使氣體通過吸氣管到水裡,可接不同的擴散器材,酵母菌持續製造二氧化碳直到糖被用盡或酒精濃度太高則死亡。
調制:1/4湯匙酵母菌配兩杯糖水,加一點小蘇打(為使酵母菌耐受酒精,可不加)裝在2L的瓶子里,搖勻,為加快反應速度,可用暖糖水(不要超過40度)。此配製適合10-30加侖的水量,超過30加侖,可配製兩瓶或更多。
注意事項:不需再加其它營養物質或在中途擰開瓶蓋加糖,因為利用的是發酵原理,如中途擰開瓶蓋,酵母菌就得消耗掉氧氣才進行無氧呼吸,減慢反應速度,這樣的配置已可反應幾個星期。
我的配置:此裝置不適合冬天最高氣溫低於十幾度又沒暖氣的地區,溫度對酵母菌的繁殖速度影響很大。
費用:酒餅:五個(二塊五)
2L可樂瓶:零
2米吸氣管:2元
我是用2L可樂瓶裝大半瓶的糖水,糖的濃度我大概是每200ml加兩湯匙,願意的話你可弄到飽和,不必拘泥於兩杯,水在集氣管下方就行,因為是冬天,加了五個酒餅,其實酵母菌可自身繁殖,可只加少量,只是等的時間要長點。
注意密封一定要好,鑽孔處用膠粘好,不要用膠布或生料帶。
我加了一個小瓶,可看到氣泡情況,也可過濾一些雜質(網上有的說會有雜質,有的說不會,可不用),從大瓶出來的集氣管放到小瓶的水中,另一條管則在小瓶的水面上穿過瓶蓋接到過濾泵的氧氣口,一米二的缸只用一瓶是不夠的,得加一瓶(等我有空瓶子再說)。
出氣量與溫度有很大關系,所以夏天的反應速度會比冬天大很多。
第二種
說起來很簡單,找個可樂瓶子,在蓋子上鑽個小孔,再找個潛水泵進氣管另一端控制進氣大小的小黑嘴兒,把它取下來,從瓶蓋的裡面把小嘴兒穿過去,再把瓶蓋裡面和小嘴兒接觸部分用電烙鐵焊牢焊嚴密,然後把蓋子擰在瓶子上,用手指堵住小嘴兒捏瓶子,在水中檢驗小嘴兒焊接部分是否漏氣,一定要絕對嚴密。好了,接下來就是往瓶子裡面裝洗干凈的碎雞蛋殼,多裝一些最好,如果一次沒那麼多不要緊,等以後吃完雞蛋把殼留好再往裡裝,哈哈,記住!可別為了要雞蛋殼,猛吃雞蛋,吃多了會打鳴兒的!:)雞蛋殼裝好後就往瓶子裡面倒醋精(一定要是醋精,而不是白醋,農貿市場有賣的3元一瓶,酸度最好在30g/100ml的),然後把瓶蓋擰緊,用軟管接在瓶蓋的小嘴兒上,另一端接個細砂氣頭放入草缸水中就行了。記住!千萬別搖瓶子,否則反應會太劇烈,就讓它慢慢地反應吧。如果氣太足可在軟管上加個小夾子,控制氣流量。就這么簡單,這是化學老師給學生做化學實驗CO2生成的事例。絕對成功的:)
6. 製作氧氣的實驗裝置,實驗步驟和注意事項
氧氣的實驗室製法:
(1)葯品:氯酸鉀(白色晶體)或高錳酸鉀(紫黑色晶體)
(3)實驗裝置:
a.注意事項:①用酒精燈外焰決定試管的高度。
②鐵夾夾在試管的中上部,便於加熱。
③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以防止濕存水在反應過程中倒流到管底,使試管破裂。
④導管不可伸入試管太長,以利於氧氣排出,防止葯品堵塞導管。
⑤使用高錳酸鉀反應時,需在試管口放一小團棉花,以防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
管。
b.適用范圍:此裝置適用於固體加熱製取氣體的反應。
(4)收集方法:
a.排水法----因為氧氣難溶於水。
b.向上排空氣法----因為氧氣密度比空氣略大。(導氣管應伸入瓶底,盡量排凈空氣)
(5)驗滿方法: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瓶口,如復燃,則已收滿。
(6)檢驗方法: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中,如復燃,證明是氧氣。
(7)集滿放置:充滿氧氣的集氣瓶應蓋上玻片口向上正放。
(8)操作步驟(主要有七步):
①檢----檢查裝置氣密性。
②裝----裝入葯品,用帶導管的橡皮塞塞緊
③夾----用鐵夾把試管固定在鐵架台上,並使管口略向下傾斜,葯品平鋪在試管底部。
④點----點酒精燈,給試管加熱,排出管內空氣。
⑤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
⑥取----將導管從水槽內取出。
⑦滅----熄滅酒精燈。
注意:最後兩步不可顛倒,否則水槽中的水會沿著導管流入試管,使試管破裂。
7. 急,小學生科技小發明製作過程誰知道啊!
企鵝寶貝准備材料: 鵝蛋、橡皮泥、卡紙、膠水、黑色水彩筆、剪刀。 製作過程: 1. 在鵝蛋的小頭一端打一個小洞,將蛋清、蛋黃倒出來(不要扔掉哦,可以做菜科技小製作』小製作方案 製作萬花筒
·製作萬花筒 每個人都觀看過萬花筒。但有多少人知道它們是如何製作的,或者它們是如何魔術般地變化的?萬花筒是由物理學家大衛•布魯斯特爵士於1816年發明的。現......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364 推薦程度:
『科技小製作』科技小製作 簡易指南針
·簡易指南針 取一根縫衣針,用磁鐵把它磁化,然後用棉線拴在針的中間部位,掛在一個支架上,就成為一個指南針了。再做一個浮式指南針: 拿一根磁化了的鋼針,橫向穿過一塊小軟木塞......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277 推薦程度:
『科技小製作』科技小製作 簡單溫度計
·製作簡單溫度計 在一個小玻璃瓶里,裝上多半瓶帶顏色的水,再配一個合適的軟木塞。軟木塞上插進一根一端密閉的細玻璃管。先把細玻璃管密閉的一端加熱(加熱時離火遠點,防止破裂),然後......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62 推薦程度:
『科技小製作』科技小製作 開水報警器
·做個「開水報警器」 取一個已經用壞的日光燈啟輝器,把外殼拿掉,裡面的U形動觸片和單根靜觸片就露出來了。把U形動觸片放在火上加熱,不大一會兒,U形動觸片就向外側張開,並且和......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47 推薦程度:
『科技小製作』科技小製作 閃光聖誕樹
· 小小閃光聖誕樹的電路如圖1所示。新型閃爍發光二極體VD3、VD6、VD9、VD12和其餘的普通發光二極體構成了四路閃光發生電路。 閉合電源開關SA,電池G即向閃......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52 推薦程度:
『科技小製作』小製作 不倒翁的幾種實驗方法
·製作不倒翁方法一 [材料]:乒乓球、膠皮球、白乳膠、碎布或碎彩紙,橡皮泥 [製作過程] (1)將膠皮球的頂端開一個直徑為3厘米的孔,從孔口向球底部裝進相當於球體三分之一左......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56 推薦程度:
『科技小製作』木工小製作教案:木板貼畫
·木工小製作:木板貼畫一、教學目標: 1、通過作品欣賞,了解木貼畫中小動物製作的一些特點,產生自己的需要,形成自己基本的設計思路。 2、通過對小動物木工作品的設計,知道設計過......
創新小發明製作方法1、自製羽毛球
准備材料:空飲料瓶一隻,泡沫水果網套兩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彈子一隻。
製作過程:
1.取250毫升空飲料瓶一隻,將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將剪下的部分均分為8份,用剪刀剪至瓶頸處,然後,將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狀;
3.將泡沫水果網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處;
4.將另一隻泡沫水果網套裹住一粒玻璃彈子,塞進瓶口,塞緊並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隻乒乓球,將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邊剪成須狀,蓋住瓶口後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飾後,一隻自製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麼樣?
2、自製香皂紙
製作材料和工具:
吸濕性較好的白紙,小塊香皂,一支毛筆和一次性飲料罐。
製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後放在罐里,盛上適量的水後把杯子放在爐上加熱,等香皂融化,將白紙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張張塗透皂液,再取出陰干就成了香皂紙。
3、自製熱氣球
1.首先我們用軟紙裁出6~8個葉狀的紙片。
2.將它們對折並用膠水將它們的邊粘在一起作成一個氣球。
3.用膠帶將四根連線粘到氣球底部。用橡皮泥將線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盡量將電吹風的速度調的很慢。將吹風口向上對准底部的開口並且打開開關。氣球會慢慢變大拉緊細線並且離開桌面。
4、自製手電筒
具體製作方法是:將一隻廢易拉罐(如露露飲料罐)起掉一頭蓋子,另一頭用圓頭榔頭敲凹。用厚瓦楞紙板捲起兩節一號電池,電池正極朝上、負極朝下裝入罐中。找一個合適的塑料蓋(如神奇大大卷的盒蓋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飲料罐上),在盒蓋中央挖一個圓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燈泡插緊為宜。將燈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尋線兩端剝去線皮,一端繞在燈座上,另一端從塑料蓋側面扎一個小孔穿出。將塑料蓋蓋在易拉罐上。檢查一下,燈泡、電池是不是緊密接觸。到這里一次性手電筒就做好了。使用時,用大拇指把從側壁穿出的導線按在從拉罐無油漆的焊縫上,手電筒就會發光,大拇指離開導線跳起,手電筒就滅了,使用非常方便。
5、自製太陽灶
找一個大號手電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質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長約4厘米的圓柱體,直徑以正好能緊緊塞進反光碗的圓孔為宜。在圓柱的一端橫向鑽一個細孔,穿入一根直徑相當於孔徑的鐵絲,然後將露在圓柱外的鐵絲兩頭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把圓柱塞入反光碗的圓孔內,再將鐵絲兩端插在一塊泡沫塑料或木質底板上。將一根細竹簽的兩頭削尖,一頭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圓柱上,另一頭插上一小塊土豆。把該裝置放在太陽下,讓反光碗朝著太陽方向,然後,耐心調節竹簽長度,讓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於發光焦點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會被太陽光烤熟,發出香味。
6、自製 彩色蠟燭
材料:彩色蠟筆、蠟
製作方法:
1.找一個廢棄的罐裝飲料桶(如1.25升的可樂瓶子),整齊地剪去蓋子的部分,把蠟削入桶中。
2.把桶放人熱水中,並攪拌裡面的蠟,使之全部熔化。最好用開水。不過要請父母幫忙,或在父母的監護下進行這個步驟。
3.把熔化的液體倒人一個形狀好看的容器(比如放小塊兒巧克乃的心形框)中。不要倒得太多喲。至於原因嘛,往下看。當然了,你要先在容器中放入作蠟燭芯的線。
4.原來的蠟冷卻悟,阿依照卜面的方法把熔化的彩色蠟筆液倒入其中(彩色蠟筆這個時候派上用場了)。這樣把不同顏色的蠟一層層加上去,好看的蠟燭就做成了。
7、自製壁掛花籃
材料與工具:雪碧飲料瓶兩個、膠水、刻刀、剪刀。
製作方法:
1. 將一隻雪碧飲料瓶的綠色底套取下,剪成蓮花狀,翻轉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
2. 在綠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寬的綠色環,仍套在瓶身上。
3. 去掉瓶頸,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長8厘寬的寬頻一條,和3厘米寬的窄帶若干條。
4. 用刻刀在3厘米窄條上刻出花紋�如圖 3,然後將這些窄條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綠色環中。
5. 取另一隻飲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長的蒴葉。
6. 將花籃釘在牆上,插入葉子、鮮花,壁掛式花籃就做成了。
8、自製蟑螂捕捉盒
取一張220×150(mm)的硬紙板。
捕捉盒最重要的部分為捕捉面。取一張塑料膜,剪成與盒底相同大小,塗上粘合劑鋪在盒底上。蟑螂能否被捉,關鍵在於粘合劑。粘合劑有兩個作用:一是將蟑螂引入盒內,二是將其粘牢在捕捉面上。引誘劑的調制:將40%的肉粉、50%的麵粉、10%的豆餅混合,總量在20克左右,拌好待用。粘合劑是20克松香與10克菜油混合,加熱至膠狀後,把引誘劑與粘合劑混合攪拌均勻,即製成了粘合劑。
把調好的上述糊狀物均勻地塗在已襯上塑料膜的捕捉面上,再按原先畫好的虛線向內折,最後把舌片b插在凹口a內。
由於松香與菜油混合物的不幹性,可使誘餌的粘性長達一個星期。將捕捉盒置於蟑螂出沒的地方,因為盒內較暗,兼有蟑螂喜歡的誘餌,所以蟑螂會爬進盒內爭食誘餌,被粘其上。粘滿後,既可將紙盒壓扁棄之,又可揭去塑料膜,調換塗有誘餌的塑料膜,使盒子得以再次利用。
若將捕捉盒的尺寸擴大,並將粘合劑的成分稍作調整,加厚塗層便能製成紙制捕鼠器。
8. 怎樣自己製作電解水器
實驗電解水器是一種簡易電解水器,適於學生實驗使用,實驗裝置製作簡內單,使用容方便。活動准備1、准備製作實驗電解水器的材料和工具,包括:三合板條、薄木板條、5分鐵釘、刻度尺、做電板用的銅絲、鎳絲或保險絲、導線、鋸子、鑽子、圓規、小刀等。2、了解電解水器的原理。3、了解學校實驗室電解水器的種類。活動過程1、自願結合組成研討小組,討論規劃活動內容和分工。2、小組研討,明確電解水的原理。3、根據材料、工具的情況,分小組製作好簡易電解水器,並作現場演示電解水的過程。4、討論通過實驗得到的氣體,為什麼氫氣是2份,氧氣是1份?5、請化學教師講解相關的化學知識,完成實驗報告。6、了解我國目前電解水的新工藝和新技術。活動小結通過簡易電解水器的製作和實驗,可開發學生的智力,擴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能力,使學生的學習范圍得到延伸,獲取更多的知識。成果匯報1、展示每個實驗小組自製的簡易電解水器。2、向教育主管部門提出,在西部貧困山區的一些學校推廣使用。
9. 如何製作科學課教具
一、中小學科學課自製教具的思路:
中小學科學課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之一,課改為實驗教學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為自製教具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課題。
有人提出:「經濟條件較好的地方要不要自製教具」。我認為,不但要自製教具,而且要大力提倡自製教具,這是為什麼呢?自製教具出自以下兩個原因,一是教育教學的原因;二是經濟原因。
教育教學原因是新的課程改革,需要大量的自製教具,自製教具活動是課改的一個突破口。教師參與自製教具活動有利於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創新素質和創新能力。如:製作根系標本時,常規的做法是干制,但做帶根瘤的標本時,干制無法保存側根上的根瘤,通過反復實驗,採用了另外一種思路,「浸制」。浸制的方法是把大豆根洗凈,裝入輸液瓶中,根的頂端插入已打孔的4號膠塞孔內,並向瓶內注入保存液,待注滿液體後,蓋上膠塞,奇跡出現了,大豆直根上的側根,在保存液中自然伸展,裝滿保存液的輸液瓶起到了一個放大作用。這件根系標本的製作就是一種創新,這件教具我們就稱它為創新教具。如果教師不參與自製教具活動,就不可能出現新的製作方法。
經濟原因是目前全國普遍存在教育經費緊張的問題,學校沒有錢購買工業產品。尤其我縣山區和經濟比較落後的地區,他們很少見到教具。隨著市場經濟,工業產品都在考慮經濟效益,所以他們在設計製造時,削弱了教具的直觀性。如:學具中的小磁鐵實驗,製作只有兩厘米長,架在微小的旋轉架上,學生很難看到排斥和吸引現象,因此購買這些小產品還不如自己設計自製的好。同樣做這個實驗只用兩根小廢鋼鋸條,磁化後就是兩塊自製的磁鐵,再做一個旋轉架,實驗就可以完成了,這件教具可見度大,可以做排斥與吸引實驗,還可以做磁力線實驗等,這件教具不但教師會做,學生也會做,這樣的製作省時、省力又省錢,實驗效果明顯。
自製教具不但中小學科學課儀器室中有,縱觀國際上一些大校、名校,在他們的實驗室中有80%的教具也都是自製的,國內外一些著名的實驗室中,也有相當數量的自製教具,為什麼有這么大數量的自製教具,原因是自製的教具用者得心應手。
教育部十分重視自製教具工作,在教學儀器配備目錄中也注出了可自製的教具內容。據統計中小學科學課能自製的教具就有430多種,按品種計算可自製的不少於1/3。按件數計算,可自製的教具不少於1/2。大量的自製教具研製與開發急待我們去完成。
教師參與自製教具有利於教學方法的改革,中小學科學課教師,開展自製教具活動,有力於促進教師深入研究教材。在教具研製過程中,是學習課標,吃透教材,拓寬知識領域,促進形象思維,開發教師潛能的過程。
目前撫寧縣在新課改中,開展了全縣性的標本採集製作活動,在傳統的「植物」根、莖、葉、花、果實的教學活動中,老師只傳授教材所規定的內容,在科學課講植物一課時,新課程標准要求學生學習的方式變了,觀察實驗要讓學生經歷科學的探究過程。如講「植物的根」一課時,教材中只涉及到了一兩種植物的直根、須根,老師拿出根的標本讓學生看,並引導「大自然中植物的根都是什麼樣的,想了解嗎?」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回答說:「想!」老師隨即說:「好,那我們就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去尋根」。科學考察回來後,同學的歸納出了農作物、蔬菜、野生植物的根,當地就有60多種。同學們不但了解了各種植物,同時還做出了標本。同學們寫出的調查報告,製做出的標本,就是很好的校本教程,探究活動使學生拓寬了知識視野,學會了探究的方法,掌握了標本製作技術,了解了各種植物的形態、種類,又為學校標本室提供了標本,自製教具真是一舉多得。
中小學科學課自製教具工作,要抓住課改的機遇,發揮優勢,抓住季節,就地取材,採集標本,收集自製教具材料,自製教具。撫寧縣是河北省自製教具示範縣,在這次課改中又根據教育部下發的中小學科學課課程標准,開展了大規模的自製標本,教具、學具活動,他們抓住了課改的機遇,根據教學所需,從實際出發,拓寬了自製教具活動的領域。撫寧縣境內有全國著名的柳江地質公園;有幾百里長的海岸線;有著名的天馬山、背牛頂;有兩條著名的大河(洋河和戴河);有著名的南代河休療聖地;還有著名的荷花園。我們根據教材內容,除了常規的教具、學具的製作,各地還開展了地方特色、標本製作活動。如柳江盆地的一些學校,根據科學課內容,採集製作了大量的礦石、岩石、古生物化石、卵石等標本;南戴河沿海地區製作了海洋動植物、貝類標本;丘陵地區製作了沙土、粘土、壤土、風化土、腐質土等土壤標本;平原區製作了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昆蟲標本,還有鳥、魚、蟲、各種動物標本等。
縱觀中小學科學課,自製教具,前景廣闊,只要我們認識到位,科學課的自製教具就能促進實驗教學的發展,就會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就會培養出創新人材。
二、中小學科學課自製教具與實驗教學的聯系:
中小學科學課自製教具與實驗教學的聯系十分密切,兩者「形同手足」。課改中出現一套好教材,必須有相映的教具與之配套,才能充分發揮作用,才能完成新的課程標准規定的教學任務。
(一)中小學科學課中的自製教具在實驗教學方法改革中有獨特的作用。
新的課程標准要求教師在深入鑽研教材的基礎上,還要針對教學內容選出實驗教學新的教學方法,每一位教師又都希望自己的教學方法是成功的,這種成功,不只是把新課程中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在這些方面自製教具活動至少有以下幾點作用。
1、自製教具與實驗教學緊密結合,師生用自己研製的教具、學具做實驗,得心應手,教具的性能通過研製,師生了解,教師授課道理講的清楚,學生操作,加深了理解,記憶深刻,學生學得生動活潑。如:講氣體熱 冷縮一課時,大家採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共同研製各種驗證器材。如:輸液瓶與U型管結合的實驗器;氣球與小瓶結合的實驗器;青黴素小瓶與U型玻璃管結合製作的微型實驗器;廢注射器與輸液瓶連接自製的實驗器等各種實驗器材,研製活動培養了師生動腦能力、設計能力和動手能力。
2、自製教具過程中,大家想辦法,比比看,看誰做的成功。小製作活動激發了師生的創造精神。如:在講「機械」一課時,課上要有斜面、杠桿、齒輪、滑輪等實驗器材,斜面、杠桿、齒輪等材料好收集,滑輪很難找得到。這就要求我們課前開展小製作活動,教師引導學生出主意想辦法,要求自己去找材料去研究製作,有的同學用易拉罐製作滑輪;有的用電池蓋製作;有用青黴素葯瓶膠蓋製作;有的用一片鐵片製作;有的用木板製作等,課前教師組織了小製作評比,大家選出的只有一件用一片鐵片製做滑輪獲得了創新獎,創新獎的評出,激發了孩子們的創新思想、創新意識和創造精神。並且發揮了自製教具在實驗教學中的作用。
3、師生動手自製教具有很強的參與性和實踐性,培養了學生克服困難,與科學探索精神。如:講「固體熱脹冷縮」實驗時,傳統的教具是銅球過圈,實驗中費時費力,為了改變這個實驗,研製了一件偏轉式指針實驗器,用一根火柴就完成了實驗。學生設計的實驗裝置有偏轉軸式,滾動式、電路組合式,還有用新材料啟輝器的元器件製作的。
只這一件教具就有十幾種做法,教具的研製過程培養了學生勇於探索的精神,並與教材和實驗教學內容緊密結合。
4、自製教具活動使師生學會了使用簡單工具和工具的製作方法,提高了師生的動手能力,實驗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都能動手組裝實驗器材,維修實驗器材。也就是說師生動手能力要強,傳統實驗教學,由其是分組教學,老師要一組一組的准備實驗,調試儀器,維修器材等,有的老師不會使用簡單工具,更談不上研究與製作。新課程標準是讓學生象老師那樣會選擇實驗器材,會安裝、會調試、會維修,要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完成實驗,自製教具活動滿足了新課標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要求,如自製教具缺少工具,大家就千方百計去研究自製工具如:鎮子、錘子、小鋼鋸、沖子、及畫線工具等。
5、通過師生共同研製教具,密切了師生關系,拉近了教與學的距離。新的課程標准要求科學課程要大力推進教育方式的變革,堅持「學中做」與「做中學」共同發展,大力強化「做中學」。師生通過開展自製教具的研製活動,更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做」與「學」的關系外,還要把做出的教具更好用於實驗教學,用好自製教具,才能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更密切師生關系。
10. 自製化學實驗裝置,用生活中的物品,弄一個初中的實驗裝置,求高手教!
做個水果電池,找一個西紅柿,找一個碳棒和一鐵片,用導線連好,同時插進水果中,就能使小燈泡變亮。還有,用小蘇打和食醋,可以產生氣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