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實驗室氟化鉀脫水裝置

實驗室氟化鉀脫水裝置

發布時間:2022-09-19 03:08:07

㈠ 制氟化氫為什麼不用氟化鉀

用氟化鈣最好,氟化鉀的反應太快。
氟化氫是一種無機酸,化學式為HF,在常態下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具有非常強的吸濕性,接觸空氣即產生白色煙霧,易溶於水,可與水無限互溶形成氫氟酸。氟化氫分子間具有氫鍵,可表現出一些反常的性質,如沸點要比其他鹵化氫高得多。氟化氫的化學反應性很強,能夠與許多化合物發生反應,氟化氫作為溶質是一種弱酸。
氟化氫(HF)常態下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易溶於水、與水無限互溶形成氫氟酸,氟化氫有吸濕性,在空氣中吸濕後「發煙」;熔點-83.37℃、沸點19.51℃,氣體密度0.922 kg/m3(標態下),相對分子量20。
氟化氫由於分子間氫鍵而具有締合性質,以締合分子(HF)形式存在,常溫常壓下,氟化氫分子為(HF)2和(HF)3的混合物,在82℃以上時,氣態HF基本上成為單分子狀態。由於分子間的締合作用,氟化氫的沸點較其他鹵化氫高得多,並表現出一些反常的性質。
氟化氫的化學反應性強,與許多化合物發生反應。其作為溶質(水溶液中)是弱酸,作為溶劑則是強酸,與無水硫酸相當,能與氧化物和氫氧化物反應生成水,與氯、溴、碘的金屬化合物能發生取代反應。能與大多數金屬反應,與有些金屬(Fe、Al、Ni、Mg等)反應會形成不溶於HF的氟化物保護膜;在有氧存在時,銅很快被HF腐蝕,但無氧化劑時,則不會反應;某些合金如蒙乃爾合金對HF有很好的抗腐蝕性,但不銹鋼的抗腐蝕性很差,在溫度不太高時,碳鋼也具有足夠的耐蝕能力。
氟化氫與水相似,介電常數大(0℃時83.6),是一種較理想的溶劑,與溶質發生溶劑分解反應。另外,無水氟化氫的質子給予能力強而具有很強的脫水能力,木材和纖維一旦與其接觸立即碳化,而與醇、醛和酮等有機化合物接觸脫水後會形成聚合物,其脫水能力較硫酸、磷酸弱。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㈡ 氟化鉀能否與濃硫酸反應生成氫氟酸

可以。

濃硫酸和螢石(CaF2)在鉛皿中反應,也可以用氟化鈉和濃硫酸在鉛皿中加熱得到(不加熱也可得到,就是難出來)NaF+H2SO4(濃)======HF+NaHSO4。

製取氟化氫氣體不能在塑料瓶中進行,實驗室製取的話,用氟化鈉或者氟化鉀與濃硫酸反應太麻煩了,費那麼多功夫還不如去搞一點氟化鈣,氟化鈣+濃硫酸——-氟化氫+硫酸鈣。

基本性質

氟化鉀為無色立方晶體。具潮解性, 易溶於水,能溶於氫氟酸和液氨,微溶於醇及丙酮。水溶液呈鹼性,能腐蝕玻璃及瓷器。

加熱至升華溫度時才少許分解,但熔融氟化鉀的活性較大,能腐蝕耐火物質。與過氧化氫可形成加成物KF·H2O2。水合物有兩種:KF·2H2O和KF·4H2O。低於40.2℃時,水溶液中可結晶得到二水物(KF·2H2O),系單斜晶體,41℃時可自溶於結晶水中。屬於有毒物質。

㈢ 實驗室怎麼製取氫氟酸求具體器材和操作

生產氫氟酸最經典的方法是用濃硫酸與氟化鈉或氟化鈣反應生成,但是反應容器需是聚四氟乙烯儀器或是鉛制容器。

除此之外,還要加熱到200多度才能反應完全,這都是快到聚四氟乙烯儀器或是鉛制容器能容忍的溫度上限了,而反應物剛加入時也會劇烈放出氣體,反應不好控制,還可能會傷到人,所以必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用這種方法嘗試。

(3)實驗室氟化鉀脫水裝置擴展閱讀:

因為氫原子和氟原子間結合的能力相對較強,且水溶液中氟化氫分子間存在氫鍵,使得氫氟酸在水中不能完全電離,所以理論上低濃度的氫氟酸是一種弱酸。具有極強的腐蝕性,能強烈地腐蝕金屬、玻璃和含硅的物體。

如吸入蒸氣或接觸皮膚會造成難以治癒的灼傷。實驗室一般用螢石(主要成分為氟化鈣)和濃硫酸來製取,需要密封在塑料瓶中,並保存於陰涼處。

硫酸法將乾燥後的螢石粉和硫酸按配比1:(1.2~1.3)混合,送入回轉式反應爐內進行反應,爐內氣相溫度控制在280℃±10℃。反應後的氣體進入粗餾塔,除去大部分硫酸、水分和螢石粉,塔釜溫度控制在100~110℃,塔頂溫度為35~40℃。

粗氟化氫氣體再經脫氣塔冷凝為液態,塔釜溫度控制在20~23℃,塔頂溫度為-8℃±1℃,然後進入精餾塔精餾,塔釜溫度控制在30~40℃,塔頂溫度為19.6℃±0.5℃。精製後的氟化氫用水吸收,即得氫氟酸產品。

㈣ 實驗室怎麼製取氫氟酸求具體器材和操作

方法一:
生產氫氟酸最經典的方法是用濃硫酸與氟化鈉或氟化鈣反應生成,但是反應容器需是聚四氟乙烯儀器或是鉛制容器,除此之外,還要加熱到200多度才能反應完全,這都是快到聚四氟乙烯儀器或是鉛制容器能容忍的溫度上限了,而反應物剛加入時也會劇烈放出氣體,反應不好控制,還可能會傷到人,所以必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用這種方法嘗試。
方法二:
不久前想到用電解水的方法,不過後來想了想,覺得這個方法也還是有不足之處。雖然這種方法最省試劑使用,只要氫氟酸溶液就可以了,就是靠電解水濃縮氫氟酸的方法去製得無水氫氟酸,但氫氟酸沸點只有19攝氏度,說明它很易揮發,不保持低溫的話,很快就汽化了,電解法又有個弱點,電解時間長,而且電解過程還放熱,這就是問題了,在寒冬還好,要是夏天就得要邊電解邊冰水冷浴降溫,為了弄一點點那東西,還要耗那麼大功夫,耗那麼多電,耗那麼多時間。好不劃算。
方法三:
想想現在又有新方法了,就是用亞硫醯氯給氫氟酸溶液脫水,這種方法可就快了,一放亞硫醯氯進去水就立刻沒了,但也有弱點:首先放亞硫醯氯的量不要多了,一多就又多了亞硫醯氟雜質了;還有亞硫醯氯與水反應還會放出大量氯化氫和二氧化硫氣體,所以還要有尾氣處理裝置,用碳酸鈉或氫氧化鈉可以解決吧;制備亞硫醯氯也有點麻煩,首先要有硫磺、氯氣和二氧化硫,氯氣和二氧化硫需要自己另外製備,雖然都不難制出,二氧化硫還可以用上次反應出來的氣體循環利用,但也因此就需要另外再多加幾項化學實驗過程,操作又復雜化了;亞硫醯氯與水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硫和氯化氫同樣是極性化合物,很可能會有較大量地溶解於無水氫氟酸中,這樣制出的無水氫氟酸就是又有新雜質的氫氟酸了。
方法四:
氫氟酸的工業製法:工業上用螢石(氟化鈣
CaF2)和濃硫酸來製造氫氟酸。加熱到250攝氏度時,這兩種物質便反應生成氟化氫

㈤ 氟氫化鉀硫酸根怎麼做

氟氫化鉀硫酸根做法如下:
1、中和法在中和池內用等量水溶解固體氫氧化鉀,然後通入無水氫氟酸(或40%氫氟酸)進行反應,至Ph=7~8時,停止通人無水氫氟酸,靜止沉降24h,所得澄清液(含氟化鉀40%左右)送至真空蒸發器進行真空濃縮(壓力為79993 Pa)、待溶液中含有大部分結晶時,再經過濾(壓力為0.2~0.3 Mpa)、真空乾燥(壓力為79993 Pa)6h,製得氟化鉀成品。
2、氫氟酸與碳酸鉀反應以製取氟化鉀和二水氟化鉀。取50g 46%的氫氟酸,置於聚乙烯的燒杯中,加入26g水,使稀釋至約30%,在攪拌下緩緩加入約79g碳酸鉀(不含氯離子),使溶液呈弱酸性。將溶液通過活性炭過濾。濾液在鉑皿或銀制蒸發皿中蒸發除去部分水分,冷卻後,KF·2H2O成糊狀結晶析出。用鉑漏斗吸濾,結晶放在濾紙夾層中,真空烘箱脫水(40℃)。不能使其熔融(熔點46℃)。由二水合物脫水可得無水氟化鉀。
3、由氟化氫鉀熱分解可得最純的氟化鉀。將氟化氫鉀KHF2置於鉑皿中,上面蓋一個鉑漏斗,在通風櫥里加熱使之分解,通過漏斗管急速吹入乾燥的氮氣,以帶走產生的HF,純的氟化鉀則留在鉑皿中。
4、商品試劑氟化鉀一般為「無水」的,但實際上含有一些水。將這種氟化鉀磨成細粉,在180一210℃的烘箱中保持48小時。.將其存放於於燥器中。用前將粉狀的鹽再在180℃於燥3小時,在熱的(50℃)玻璃研缽中再次磨細。
氟氫化鉀儲存注意事項: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包裝密封。應與酸類、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㈥ 乙酸異戊酯的合成裝置有何特點

乙酸異戊酯的合成裝置有何特點
【測定步驟】
同碘量法,僅將試劑鹼性碘化鉀改為鹼性碘化鉀-疊氮化鈉溶液。如水樣中含有Fe2+干擾測定,則在水樣採集後,用吸管插入液面下加入1mL40%氟化鉀溶液,1mL硫酸錳溶液和2mL鹼性碘化鉀-疊氮化鈉溶液,蓋好瓶蓋,混勻。以下步驟同碘量法。
【計算】
同碘量法。
【精密度和准確度】
經不同海拔高度4個實驗室分析於20℃含飽和溶解氧6.85~9.09mg/L的蒸餾水,單個實驗室相對標准偏差不超過0.4%,分析含溶解氧地面水,單個實驗室相對標准偏差不超過1%。

㈦ 亨利·莫瓦桑的生平

亨利·莫瓦桑於1852年9月28日出生在巴黎,曾在市立中學上學,後因家境清寒,中途輟學。由於喜愛化學,二十歲時到巴黎一家葯房學徒,在實際工作中獲得了許多化學知識,並且曾經利用自學的知識救活過一位企圖服砷自盡的人。1872年他在法國自然博物館館長和工藝學院教授雷米法的實驗室學習化學;1874年到巴黎葯學院台赫倫教授的實驗室工作,1877年才獲得理學士學位,後來又取得了高級葯劑師的資格。
莫瓦桑一開始是研究生理化學的,這很符合當時的潮流,即幾乎所有的化學家都在研究有機化學。1876年法國化學家杜馬法為此發表了感想:「我國的化學研究領域大部分為有機化學佔領,太缺少無機化學的研究了。」就在這時,莫瓦桑卻轉而研究起無機化學來。 莫瓦桑一生中所獲得的最大成就是利用電解法製得單質氟,解決了一個非常難的問題。早在十六世紀,人們就開始利用氟化物了,1529年阿格里柯拉就描述過利用螢石(氟化鈣)作為熔礦的熔劑, 它能使礦石在熔融時變得更加容易流動。1670年,著名的玻璃加工工業施萬哈德家族發現,利用螢石與硫酸的反應所產生的氣體能腐蝕玻璃,從而創造了一種不用金剛石或其他磨料來刻蝕玻璃的方法,能在玻璃上刻蝕出人物、動物、花卉等圖案。1768年馬格拉夫德對螢石進行了研究,發現它與石膏和重晶石不同,指出了螢石並不是一種硫酸鹽。
1771年舍勒在玻璃曲頸甑內加熱螢石和硫酸的混合物時,發現玻璃的內壁被腐蝕了。1810年安培法根據氫氟酸的性質,指出其中可能含有一種與氯相似的元素,戴維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
德國化學家許村貝格認為氫氟酸中所含的這種元素是一切元素中最活潑的,所以要將這種元素從它的化合物中離析出來將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1813年戴維曾經嘗試利用電解氟化物的方法製取單質氟。一開始,他用金和鉑做容器,但它們都被腐蝕了。後來他改用螢石製成的容器進行電解,腐蝕的問題雖然解決了,但是也得不到氟,後因身患嚴重疾病而停止了實驗。
接著,喬治·諾克斯和托馬斯·諾克斯弟兄二人利用乾燥的氯氣處理乾燥的氟化汞,他們將一片金箔放在玻璃接受器的頂部。實驗結果證明金變成了氟化金,於是他們推斷反應中產生了氟,但是他們始終收集不到單質氟,也就無法確證他們已經製得了氟,而且兩人都嚴重中毒。
繼諾克斯兄弟之後, 魯耶特也對制備氟進行了長期的研究,最後竟因中毒太深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不久,法國化學家尼克雷也遭到了同樣的命運。
莫瓦桑的老師弗雷米也是一位研究制備氟的化學家。弗雷米曾經電解熔融的無水氟化鈣、氟化鉀和氟化銀,雖然在陰極上能析出這些金屬,陽極上也產生了少量氣體,但是即使他想盡了一切辦法,始終未能收集到氟。看來,在如此高的溫度下進行電解,產生的氟會立即與電解的容器和電極發生反應而消失。他又試驗電解無水氟化氫,但發現它並不導電,只有電解吸潮的氟化氫液體時,才會有電流通過,但是電解的結果卻只能收集到氫、氧和臭氧,並未收集到氟。看來,即使產生了氟,也已經與水蒸氣發生反應了。
與此同時,英國化學家哥爾英也用電解法分解氟化氫,但是在實驗時發生了爆炸,顯然是產生的少量氟與氫氣發生了化學反應。他還試驗過各種電極材料,如碳、金、鈀、鉑,但是碳電極在電解時立即被粉碎,鉑、金、鈀也遭受不同程度的腐蝕。這么多的化學家的努力雖然都失敗了,但是他們的心血並沒有白費,而是從失敗中獲得了許多教訓和經驗,為後來製取出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年輕的莫瓦桑看到制備單質氟這個研究課題難倒了這么多的化學家,不但沒有氣餒,反而下了很大的決心要攻克這一難關。戴維曾經預言過:磷與氧之間有極大的親和力, 如果在螢石製成的容器中將氧與氟化磷發生反應,將會獲得單質氟。但是戴維本人並未完成這一實驗,因為當時他還不知道氟化磷的製法。莫瓦桑用氟化鉛與磷化銅在一起加熱的方法製得了氟化磷PF3,它是一種氣體。然後讓氧氣和氟化磷的混合物通過電火花,雖然也發生了爆炸反應,但是並沒有獲得預期的結果,得到的不是單質氟,而是氟氧化磷POF3。
弗雷米曾經指出電解可能是製取單質氟的最有效的方法,莫瓦桑認為電解金屬氟化物如果在高溫下進行,不僅存在著許多技術上的困難,而且即使在高溫下生成了氟,它也會全部與電解容器、電極材料發生反應。因此他深信只能採用低溫電解的方法,而且要用非金屬氟化物代替金屬氟化物。
莫瓦桑開始用三氟化砷進行電解,三氟化砷在室溫下是一種液體,為了使它導電,他往三氟化砷中加入氟化鉀。但是電解了一段時間以後,就發現電流停止了。經過檢查,發現在陰極上沉積了一層單質砷,使導電能力顯著減弱。後來,莫瓦桑雖然使用了很強的電源,也沒有制出氟,而他本人卻因為砷中毒,嚴重地影響了健康,不得已把實驗暫時停頓下來。
過了不久,莫瓦桑的健康狀況有了好轉,他又開始致力於製取單質氟了。現在,唯一的方案只有電解氟化氫。莫瓦桑按照弗雷米的方法,在鉑制的曲頸甑中蒸餾氟氫酸鉀KHF2以製取無水氟化氫。他用鉑制的U形管做電解容器;用鉑銥合金做電極,並用氯仿做冷卻劑將無水氟化氫冷卻到-23℃進行電解。在陰極上產生了許多氫氣,但是在陽極並未產生氟。經過檢查,發現裝電極的塞子被腐蝕了。莫瓦桑推測,電解時一定產生了氟,但是它立即與塞子發生了反應,以致未能收集到氟。於是,他改用螢石做成的塞子。最後,許多年以來化學家夢寐以求的理想終於達到了,1886年6月26日莫瓦桑在電解氟化氫時,在陽極部分產生了一種氣體,它遇到單質硅能立即著火,收集到的氟與水發生反應產生臭氧;與氯化鉀發生反應產生氯氣。通過各種化學反應,發現氟具有驚人的活潑性。
由於莫瓦桑不是法國科學院院士,所以他的論文只能請德布雷代為申請,1886年6月28日德布雷給法國科學院寫了一份簡短的報告,介紹了莫瓦桑的發現,並指出:嚴格的裁判決不會使莫瓦桑的光輝成就稍有遜色。法國科學院為了確認這一發現的真實性,指定了一個審查委員會,委員會的成員包括貝特羅法、德布雷20000060_0280_1法、弗雷米。當然,莫瓦桑以最細心的准備工作來迎接這一次審查。但是在委員會開會時,他的那套電解裝置竟然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故障,電解裝置中既沒有電流通過,也不曾製得一點氟氣。貝特羅安慰了這位年輕的科學家以後,這三位化學界的前輩就匆匆地離開了會場。
莫瓦桑並不因此而灰心,因為他已經親手制出過氟,他對自己的發現是深信不疑的。經過幾天的努力,他終於找到了這一次實驗失敗的原因,失誤發生在純制氟化氫的過程。在此以前的實驗中,他蒸餾過的氟化氫中含有氟化鉀,殘留的氟化鉀使氟化氫能夠導電。在這一次實驗中,莫瓦桑仔細將無水氟化氫提純到很高的純度,其中不含氟化鉀,所以不能導電。在弄清了原因之後,莫瓦桑再一次試驗成功,委員會終於確認了莫瓦桑的發現。 在莫瓦桑離析出單質氟四個月以後,被任命為巴黎葯學院的毒物學教授,同時還建造了一座不大的私人實驗室進行科學研究。1888年他被選為法國醫學科學院院士,1891年被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在這一段時間內,他繼續改進氟的製法,用銅的電解容器代替價格昂貴的鉑制的儀器進行了規模較大的試驗,每小時能產生5升氟。使他有了研究氟和氟化物的條件。他研究氟的提純,將氟通過氟化鈉以除去其中的氟化氫,後來又改用液態空氣冷凝後進行分級蒸發的方法來除去氟中的雜質氟化氫。對於氟的性質作了進一步研究,莫瓦桑指出:如果小心地將其中的水蒸氣除盡,甚至玻璃也不會與氟發生反應,因此可以在短時間內將氟貯存在玻璃瓶內。
莫瓦桑是第一位制備出許多新的氟化物的化學家,他制備了氣態的氟代甲烷、氟代乙烷、異丁基氟。1890年通過碳與氟的反應制備了許多氟碳化合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四氟代甲烷CF4,它是利用氟與甲烷或氯仿或四氯化碳的作用製得的,沸點只有-15℃。莫瓦桑的這項工作,可以說使莫瓦桑成為二十世紀合成一系列作為高效的致冷劑的氟碳化合物(氟里昂)的先驅。1900年制備了氣態的六氟化硫SF6,它的化學性質與氮氣極為相似,將它加熱到比較高的溫度也不會分解,也不與熔融的鹼發生反應。由於六氟化硫的惰性和化學穩定性,已經成為一種優良的氣體絕緣材料。他還先後合成了鉑、鹼土金屬、銥、鎂的氟化物以及五氟化碘IF5和硝醯氟NO2F。他將研究氟的成果編成了《氟及其化合物》一書,是一本研究氟及其化合物的制備和性質的重要資料。 1891—1892年莫瓦桑研究純硼的制備。在他之前,還不曾有人製得過純度很高的單質硼,戴維利用電解熔融的三氧化二硼製得的棕色的硼,以及蓋-呂薩克、泰納、德維爾法、維勒用金屬鉀還原三氧化二硼製得的硼的純度都不高,唯獨莫瓦桑在氫氣氛下用金屬鎂還原三氧化二硼製得了純度為99%的單質硼。
在制備純硼的同時,莫瓦桑開始研究一個科學界普遍感興趣的問題——人造金剛石。1830年貝采里烏斯曾經對這一研究課題作出過這樣的評價:認為這是具有和煉金學家一樣的熱情,但是可能是一種幻想的研究。1773年拉瓦錫曾經做過這樣的試驗:將金剛石放在氧氣中燃燒,反應的生成物中只有二氧化碳,由此證明這種寶石是由純碳組成的。在拉瓦錫做出這個結論之後的一百多年的時間內,並沒有一位科學家解決人造金剛石的問題。莫瓦桑一開始想利用氟代烴的分解反應以製取金剛石,結果得到的都是無定形碳。1890年多布里通過對含金剛石的隕石和地殼形成過程的研究,指出金剛石必須在高溫和高壓下形成,而且從金剛石晶體的性質考慮,它們可能是在液體中形成的,或者至少是在柔韌的環境下形成的。1892年,在弗里德爾向法國科學院提出的報告中,指出了他從美國亞利桑那州發現的隕石中找到了許多微細的金剛石。 莫瓦桑也研究了弗里德爾所提到的隕石和隕鐵,發現其中除了含有金剛石以外,還含有石墨和無定形碳。他還研究了巴西和南非的含有金剛石的岩石,也發現了石墨,同時還發現金剛石礦物中含有鐵。通過這些研究,莫瓦桑形成了這樣的想法:石墨和無定形碳可以作為人造金剛石的原料;金剛石是在含鐵的環境下形成的,它能夠從含碳的鐵中結晶出來。他採用了下述方法:在電爐中,將石墨坩堝中的金屬鐵加熱,使它熔融,而且使熔融的鐵為碳所飽和。然後將石墨坩堝中的熔融鐵傾入冷水中,含碳的鐵在固化時會像水變成冰時一樣,發生膨脹。而且在迅速冷卻的過程中,總是外層的金屬首先固化,等到內部的金屬開始變成固體時,就會在金屬內部產生很高的壓力,在這種條件下,一部分碳就會結晶生成黑色的金剛石。利用不同的酸處理固化的金屬塊,除了金剛石以外,其他物質都被溶解,最後只留下黑色的金剛石。
1893年2月6日在法國科學院召開了討論這個發現的會議,報紙上登載了這一消息,這種貴重的寶石居然能夠用比較簡單的方法制備出來的事實很快成為一件新聞,莫瓦桑的名字也開始變成家喻戶曉了。然而,莫瓦桑本人在1894,1896和1905年所做的重復實驗,以及1894—1901年克魯克斯等人對莫瓦桑的實驗進行反復驗證的過程中,毫無例外地只獲得了很低產量的金剛石,他們提出的唯一能夠證明這種物質是金剛石的證據乃是它在氧氣中燃燒時產生二氧化碳。另外,這種人造金剛石都是黑色的,而且比天然的金剛石要小得多,莫瓦桑製得的最大的金剛石的直徑只有0.7毫米,所以,盡管他對人造金剛石的研究一直持續到逝世前,具有寶石特性的便宜的金剛石也並未制出。 莫瓦桑在巴黎葯學院任毒物學教授達十三年之久,1900年任巴黎大學科學學院教授。他一生主要從事實驗工作,因此他的實驗室在當時是設備很齊全的。誰要進入他的實驗室工作,都必須嚴格遵守他的規定。他的實驗室具有非常良好的、清潔的環境,徹底地改變了人們認為化學實驗室是比較臟的這種傳統的偏見。他的實驗室的地板在每星期六都要打蠟,他每次走進實驗室,首先要環視室內,看看是否符合他的要求。有一次,他的學生斯托克德不小心將幾滴水滴在實驗室的地板上,莫瓦桑發現後,立即提出質問:「是誰乾的?」他還非常重視演示實驗,在講授無機化學課程時,討論到每一個元素的性質,總要讓他的助手做幾個演示實驗。

㈧ 如何能當科學家

其實所謂的科學家,應該是在某個領域有專長且不斷研究深入的人群。沒錯,當個科學家是個不錯的理想,愛迪生的發明、創意不止一次失敗或被人否定,可這並不妨礙他成為偉大的人物。
我給你的建議是:找到自己發明和創意的興趣點,是和哪個學科有關呢?物理?數學?還是其他的什麼科目?找准了,就走下去吧。你的准備工作就是——要詳細的了解你要鑽研的學科歷史,一些已存在的理論觀點,打好學習基礎。
希望對你的人生路有幫助:)
鮑爾·海斯德是美國一位研究蛇毒的科學家。他小時候看到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萬人被毒蛇咬死,就決心研究出一種抗毒葯。他想到,人患了天花,會產生免疫力,而讓毒蛇咬後能不能也產生免疫力呢?體內產生的抗毒物質能不能用來抵抗蛇毒呢?他設想到這也是有可能的。因此,從15歲起,他就在自己身上注射微量的毒蛇腺體,並逐漸加大劑量與毒性。

這種試驗是極其危險和痛苦的。每注射一次,他都要大病一場。各種蛇的蛇毒成分不同,作用方式也不同,每注射一種新的蛇毒,原來的抗毒物質不能勝任,又要經受一種新的抗毒物質折磨。他身上先後注射過28種蛇毒。經過危險與痛苦的試驗,終於有了收獲。由於自身產生了抗毒性,眼鏡王蛇、印度藍蛇、澳洲虎蛇都咬過他,但每次他都從死神身邊逃了回來,藍蛇的毒性極大,海斯德是世界上惟一被藍蛇咬過而活著的人。他一共被毒蛇咬過130次,每次都安然無恙。海斯德對自己血液中的抗毒物質進行分析,試制出一些抗蛇毒的葯物,已救治了很多被毒蛇咬傷的人。

吳建南

為科學獻身的化學家莫瓦桑Henri Mojssan 1852一1907

莫瓦桑是法國著名化學家,他在1886年製取了單質氟(F2),因此榮獲了諾貝爾化學獎。

1906年,瑞典諾貝爾基金會宣布:把相當10萬法郎的獎金授給莫瓦桑,"為了表彰他在制備元素氟方面所做的傑出貢獻,表彰他發明了莫氏電爐。"同年12月,一大批莫瓦桑的學生和朋友,在巴黎大學的會議廳里,隆重舉行慶祝大會,慶祝莫瓦桑製取單質氟20周年。會上, 54歲的莫瓦桑即席講演,他在演講的最後說:"我們不能停留在已經取得的成績上面,在達到一個目標之後,我們應該不停頓地向另一個目標前進。一個人,應當永遠為自己樹立一個奮斗目標,只有這樣做,才會感到自己是一個真正的人,只有這樣,他才能不斷前進。"在科學的事業上,莫瓦桑曾取得過重大的戌就,是一代科學巨人。然而,他成才的道路卻十分坎坷,親歷許多困難和危險。

"起死回生"的葯店學徒

1870年,在巴黎的一個交叉路口,有一家十分著名的老葯店,名叫班特利葯店。一天店鋪里十分寧靜,只有研杵和研缽發出的輕微均勻的響聲,那是幾個學徒在研磨葯物,帶著老花鏡的老葯劑師,在翻看一本很厚的書,尋找葯物的化學配方。當時的巴黎,醫葯化學十分發達,化學家和醫生都堅信,化學方法是治病救命、戰勝死神的法寶。但是肉於科學發展水平的限制,當時的化學葯品,只對少數極簡單的疾病有效。在葯店的學徒中,有一位機智聰明的青年,他就是莫瓦桑,正當他細心研磨葯品時,突然,葯店的門被撞開了,一個中年男子跌跌撞撞地沖了進來,他臉色焦黃,汗流滿面,呼吸困難,眼神十分嚇人,"救--救命吧--"他上氣不接下氣地低聲說。葯店的人都放下手裡的工作,圍在他身邊。"您怎麼啦?"老葯劑師問:"我--中了砒霜毒,我把它當葯吃了,現在--,葯性已發作了--。我--肚子痛得厲害。"老葯劑師慢慢地摘下眼鏡,搖搖頭,低聲說:"已經沒有辦法了,在這個時候。最好的醫生也無能為力了。您,還有什麼話要囑咐的嗎?請快說吧,我們一定把您的遺囑告訴您的家人。"氣氛十分緊張,大家都默不作聲。"請等一下!"莫瓦桑高聲說。他撥開眾人,擠到跟前,看了看病人,回身從葯架上取來一些酒石酸銻鉀、三氯化鐵給病人吃"民然後又讓病人服了一些其他葯,結果病人病情很快就緩解了。又經兩天治療,病人完全康復了。事後,巴黎的一家小報以《"起死回生"的葯店學徒》為題,報道了這件事,許多巴黎人部知道了莫瓦桑的名字。

十年寒窗

莫瓦桑1852年9月28日,出生在巴黎的一間舊房子里。在他10歲時,因生活所迫,全家遷到塞納省的一個小村鎮居住,後來,人們為了紀念莫瓦桑把這個小村鎮改名為莫鎮。

莫瓦桑的父親是一位鐵路職工,微薄的收入,勉強維持一家人的最低生活,再無錢供子女讀書。莫瓦桑一直到12歲,方勉強進了小學,放學以後還要幫助家裡做些家務。全家人經常吃最廉價的食品,沒有錢給莫瓦桑買書和文具。但是,這一切都沒有影響莫瓦桑的學習成績,在學校里,每次考試他都名列第一。很快。老師們都喜歡上了這個貧窮而聰明的孩子。少年時代的莫瓦桑,最喜歡學習化學,他從老師那裡借來了各種化學書,如飢似渴地攻讀,同時,還自己動手做各種化學實驗。但是由於家庭生活十分困難,他被迫離家,到巴黎當了葯店學徒。

莫瓦桑當了學徒之後,仍然堅持刻苦學習。1874年,他通過考試,獲得了中學畢業證書:1877年,他又通過考試,獲得了大學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他十年如一日長期自學,後來考上了法國著名化學家弗羅密的實習生,這相當於現在的研究生。他還經德勃雷教授的指導,通過了《論自然鐵》的論文答辯,榮獲巴黎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在學習過程中,莫瓦桑從來不滿足於已有的成績,他也不懼怕任何困難,有時連續十幾個小時查閱資料。有一次他在實驗室連續工作30多個小時,不吃不喝。他的同學走進實驗室時,看到他臉色蒼自,眼窩深陷,眼睛周圍出現了一圈黑圈,身子無力地歪在椅子上。"快,把他送回房間吧1"他的同學和實驗員七手八腳地把他送回房間,但不到半個小時,他又回來了。"你不要命了嗎?"同學責怪他。"您知道,實驗數據馬上就拿到手了!"莫瓦桑堅定地回答。同學無可奈何,只好任他去做。

莫瓦桑就是這樣頑強地學習和工作,這一點成了他後來在科學上做出重大貢獻的基礎。

和死神搏鬥

1878年,莫瓦桑在弗羅密實驗室當實習生時,他的同學阿方曼,拿著一瓶葯品對他說:"這就是氟化鉀,世界上還沒有一個人能制出單質氟來!"

"難道我們的老師弗羅密教授也制不出來嗎?"莫瓦桑問。

"制不出來。"阿爾曼十分感慨他說,"以前所有人的所有製取單質氟的實驗都失敗了,大化學家戴維就曾想製取,不但沒有成功,而且還中了毒。1836年,愛爾蘭科學院的諾克斯兄弟。在製取單質氛時,哥哥中毒死了,弟弟進了醫院。此外,還有比利時的魯那特、法國的危克雷,都在做這類實驗時被毒死了。著名的蓋·呂薩克也差點送了命。你要知道。親愛的奠瓦桑,氟是死亡元素,千萬別去碰它。"

"我不怕。阿爾曼,我將來一定要制出單質氟來!"莫瓦桑堅定地回答。

"那你可要倍加小心!"阿爾曼又關照了一句。

這次實驗室談話以後,莫瓦桑增加了一件心事,單質氟總索繞在他的腦海中。"單質氟,單質氟,死亡元素,死亡元素……"他有時在夢中也嘟嚷著。怎麼樣才能把這種"死亡元素"的秘密揭開呢?莫瓦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1885年,莫瓦桑開始制備氟。開始,他想用氟化磷和純氧氣試驗。當時化學元素周期律才發現十幾年,氟和氧的化學勢人們還根本不了解,所以他的實驗開始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事與願違,莫瓦桑不但沒有成功,還白白燒壞了兩個昂貴的白金管。他連續做了數次實驗都失敗了,"完了,又完了,又是毫無成效!"莫瓦桑嘆息著。

莫瓦桑的化學知識和化學史知識很豐富,他經多方面的研究想到:氟必然是一種最活潑的非金屬元素,那就不能在高溫下制備它,也不能用一般的化學方法,如置換反應等。"看來,只有用電解法了。"他反復思考著。莫瓦桑設想用下式獲得氟的單質:

2AsF3-->2As +3F2 2PF3-->2P +3F2

為此,必須首先獲得氟化砷(AsF3)或氟化磷(PF3),然後再創造電解的條件,用電解法製取氟。莫瓦桑首先制出合格但有毒的氟化砷和氟化磷,在其中加入少量的氟化鉀(KF ),研磨均勻,安裝好電解裝置,接通直流電。開始,反應順利,陽極上有氣泡出現,但過了一段時間,陽極上覆蓋上一層砷或磷,慢慢地反應停止了。莫瓦桑也覺得自己全身軟弱無力,心臟劇烈地跳動,呼吸急促而困難。"難道我也會象歷史上的化學家一樣,國氟中毒死掉嗎,絕對不能!氟還沒有制出來,要趕快離開實驗室!"莫瓦桑想。但是,他哪裡還走得動!不過神智還清醒,他艱難地拾起右手,關掉了電門,隨後就倒在沙發椅上……。一個小時,又一個小時,當他醒來的時候,看見妻子路更站在他的身旁,她在低聲哭泣,臉上掛滿淚珠。

"親愛的路更,我對你說過,千萬別到實驗室來,這里全是毒品,連空氣都一樣,會影響你的健康……。"莫瓦桑艱難地對妻子說著。

"親愛的莫瓦桑,如果我不來打開通鳳窗,不知你還能否醒來……,你照照鏡子吧,你現在又黃又瘦,還有些發青,我打電話叫醫生來,他會讓你休息一個月。"妻子路更不高興了。

"我現在一天也不能休息,製取氟的工作就要成功了!"

莫瓦桑又開始做實驗了,他用了4天的功夫,把一塊瑩石磨成一個U形管,管中放入氟化砷、氟化磷和氟化鉀的混和物。U形管的兩端裝上電極,接通電源。很快,在陽極上方,冒出一個接一個的氣泡。被稱做"死亡元素"的單質氟,終於彼製取出來了。莫瓦桑萬分激動,他自己大聲喊著,"氟!氟!"這是1886年6月26日:出現的奇跡。當時,莫瓦桑年僅34歲。

專家鑒定

莫瓦桑制出氟以後向法國科學院提交了書面報告。科學院派了一個三人組成的專家組,對他的實驗進行鑒定。莫瓦桑經過准備,在專家面前重做他的實驗,接通電流後,他的裝置好象不聽話了,幾十分鍾過去了,竟然一個氣泡也不產生。莫瓦桑恐慌極了,他滿頭大汗,反復操作,奇怪的是,裝置就是不產生氟的氣體,這使他十分羞愧和焦急。幸而專家們態度還好,他們鼓勵他過幾天重做。專家走後,莫瓦桑仔細檢查了他的裝置,他發現,原因很簡單,甚至有點可笑,是由於氟化鉀加得太少了,因而使U形管不導電,所以沒有氟產生三天以後,他再一次在專家面前表演他的實驗時,順利地收集了4升氟的氣體。莫瓦桑在獲得諾貝爾獎的第二年,即1907年,就去世了,年僅55歲,長期和毒品接觸,嚴重損害了他的健康。他逝世後,世界化學界對他表示沉痛的哀悼。不久,他的妻子路更也固哀傷過度去世了。他們的獨生子路易,把他父母的遺產20萬法郎,全部獻給巴黎大學作為獎學金,一種叫莫瓦桑化學獎,用以紀念他的父親;另一種叫路更葯學獎,用以紀念他的母親。有這樣的好兒子,莫瓦桑和路更在九泉之下,也就心安了。

莫瓦桑一生成果累累,他曾發明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電爐--莫氏電爐,這種電爐可以簡單而迅速地熔煉各種金屬。他自己用它制出了鈾、鎢、釩、鉻、鈦、鋁等十幾種金屬。他的妻子路更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鋁制烹調器的人,這種烹調器是莫瓦桑在實驗室中用他的電爐自己製作的。莫瓦桑還是世界上第一個製造人造金剛石的化學家。他品格高雅,愛好詩歌、音樂和繪畫,他的卧室中,掛滿了各種名畫。

莫瓦桑一生中獲得很多榮譽,他曾彼聘為好兒所大學的名譽教授,俄國還授予他科學院名譽院士的稱號。他著有《氟及其化合物》、《電爐》等著作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
想當科學家?
其實很容易,現在開始輟學吧,到家裡呆著去,每天亂七八糟隨便你想什麼,你就是科學家了.
其實科學家是一個泛指,並不是說有這么一個行業。
你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有個突破和創新,其實你就是一名科學家.盲目的追求創新和發展,只會讓自己一無所有.
宇宙飛船的發射就是航天一類的學者或者工作者一起創造出來的科學結晶嘛,不用灰心,加油奮斗,你會成功的.!
你先科學了,你就能當科學家了 在中國希望不大,在中國只能好好學政治才有前途,如果你能考到國外的獎學金去國外深造就有希望
不是我打擊你,在這個扼殺個人天性崇尚官本位拜金的教育制度下,很難!
我們小的時候10個小孩里有八個想當科學家的,到頭來呢?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沒有,原因就在這里
我覺得你要做的就是:堅持自己的理想。這個非常重要,因為你會不斷地被外界騷擾,同化,令你很難堅持下去。搞科研是很枯燥的,而且基本功一定要扎實,來不得半點虛假和浮躁。結合我國對待基礎科研的態度,你選的路真的很難走。君不見電視上五花八門號稱包治百病的神葯廣告,以及剽竊國外過期的專利技術生產的「我國自主研發的高科技產品」,唉~~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再認真讀書,你太早了,我才12歲呀!
「希望看見什麼不夠好的東西就把它們完善"是不可能的,難到你想干什麼就干什麼

㈨ 氟化鉀和氯化鈣反應么

摘要 反應。水溶液中氟化鉀電離出氟離子,氯化鈣電離出鈣離子,兩者會結合成氟化鈣沉澱。2KF+CaCl2→2KCl+CaF2↓

㈩ kf是什麼意思啊

KF一般指氟化鉀,學術上無其他釋義。

又叫鉀的氟化鹽,化學式為KF,分子量為58.10。為白色單斜結晶或結晶性粉末,味咸,易吸濕。溶於水,不溶於乙醇。其水溶液呈鹼性,能腐蝕玻璃和瓷器。相對密度為2.454,熔點為858℃。與酸類反應放出有腐蝕性、刺激性更強的氫氟酸,能腐蝕玻璃。

該品對粘膜、上呼吸道、眼睛、皮膚組織有很強的破壞作用。吸入後可因喉、支氣管的炎症、水腫、痙攣,化學性肺炎、肺水腫而致死。中毒表現有燒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氣短、頭痛、惡心和嘔吐。



1、中和法。

在中和池內用等量水溶解固體氫氧化鉀,然後通入無水氫氟酸(或40%氫氟酸)進行反應,至pH=7~8時,停止入無水氫氟酸,靜止沉降24h,所得澄清液(含氟化鉀40%左右)送至真空蒸發器進行真空濃縮(壓力為79993 Pa)、待溶液中含有大部分結晶時,再經過濾(壓力為0.2~0.3 Mpa)、真空乾燥(壓力為79993 Pa)6h,製得氟化鉀成品。其反應方程式如下:

KOH+HF→KF+H2O

2、氫氟酸與碳酸鉀反應以製取氟化鉀和二水氟化鉀。

取50g 46%的氫氟酸,置於聚乙烯的燒杯中,加入26g水,使稀釋至約30%,在攪拌下緩緩加入約79g碳酸鉀(不含氯離子),使溶液呈弱酸性。將溶液通過活性炭過濾。濾液在鉑皿或銀制蒸發皿中蒸發除去部分水分,冷卻後,KF·2H2O成糊狀結晶析出。用鉑漏斗吸濾,結晶放在濾紙夾層中,真空烘箱脫水(40℃)。不能使其熔融(熔點46℃)。由二水合物脫水可得無水氟化鉀。

3、由氟化氫鉀熱分解可得最純的氟化鉀。

將氟化氫鉀KHF2置於鉑皿中,上面蓋一個鉑漏斗,在通風櫥里加熱使之分解,通過漏斗管急速吹入乾燥的氮氣,以帶走產生的HF,純的氟化鉀則留在鉑皿中。

4、商品試劑氟化鉀一般為「無水」的,但實際上含有一些水。將這種氟化鉀磨成細粉,在180一210℃的烘箱中保持48小時。將其存放於於燥器中。用前將粉狀的鹽再在180℃於燥3小時,在熱的(50℃)玻璃研缽中再次磨細。

閱讀全文

與實驗室氟化鉀脫水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消防器材計入管理費用怎麼算 瀏覽:124
肋夾玻璃幕牆配套五金件 瀏覽:356
錄音有什麼攜帶型設備 瀏覽:764
機床皮帶跑偏怎麼調 瀏覽:986
上海新建高檔五金電器批發市場 瀏覽:195
戰斧機械鍵盤怎麼樣 瀏覽:863
天水商用廚房設備哪裡有 瀏覽:666
samp工具箱手機下載 瀏覽:775
熒光筆怎麼開安全閥門 瀏覽:114
數控車床後軸承怎麼緊 瀏覽:218
設備日常檢查注意哪些 瀏覽:646
煤礦井下設備三證一標志是什麼 瀏覽:111
鑄造企業土地使用稅怎麼計算 瀏覽:780
管道蝶形閥門 瀏覽:703
家用燃氣閥門怎樣安裝 瀏覽:906
閥門銘牌的壓力是什麼壓力 瀏覽:406
軸承代號LF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822
手動控制噴泉用什麼閥門 瀏覽:148
閥門閥桿閥芯怎麼製作 瀏覽:970
用圖1裝置驗證動量守恆定律實驗中 瀏覽: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