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常見的三種中央空調補水裝置是怎樣的
你說的定壓補水裝置,根據壓力大小自動上水,是壓力保持一定。軟水器是處理水質的,因為中央空調使用的水要經過軟化達到要求,減少水對系統管壁的侵蝕。
② 定壓補水裝置有沒有國標或行業標準定壓裝置是否一定要膨脹罐
CBWQAT 0001-2013 自動定壓補水真空脫氣機組
③ 中央空調的水系統為什麼要定壓補水定壓補水裝置的原理是什麼這套裝置一般都包含哪幾部分
1、定壓是為了使系統壓力穩定,還可以防止泵發生氣蝕等 補水是因為系統水可能有滲回漏什麼的答
2.定壓補水裝置分好幾個類型 膨脹水箱 和膨脹罐(落地式) 補水裝置等
3,、原理(網路)
工作原理
定壓補水裝置設備採用系統靜壓作為膨脹水箱內的設計初始壓力水頭,採用保證系統內熱水不汽化的壓力作為膨脹水箱內動行終端壓力水頭。初始運行時首先啟動補水泵向系統及氣壓罐內的水室中充水,系統充滿後多餘的水被擠進膠囊內。因為水的不可壓縮性,隨著水量的不斷增加,水室的體積也不斷的擴大而壓縮氣室,罐內的壓力也不斷的升高。當壓力達到設計壓力時,通過壓力控制器使補水泵關閉。當系統內的水受熱膨脹使系統壓力升高超過設計壓力時,多餘的水通過安全閥排至補水箱循環使用,當系統中的水由於泄露或溫度下降而體積縮小,系統壓力降低時,膠囊中的水被不斷壓入管網補充系統的壓降損失,當系統壓力至設計允許的最低壓力時,通過壓力控制器使補水泵重新啟動向管網及氣壓罐內補水,如此周而復始。
④ 關於規范中描述空調水系統的補水量的問題
每種補水量是不同的,有不同的採用情況。
補水系統一般由軟水裝置、軟水箱、補水泵組成,其中軟水裝置的參數,根據系統補水量選取,依據GB50019-2015,也就是系統水容量的1%,補水泵主要吸取軟水箱的水,其小時流量按照補水量的5~10倍選取。
⑤ 中央空調系統中定壓補水裝置設計選型
補水泵的揚程選擇是關鍵,基本上是按樓高加百分之十的富裕系數選擇水泵的揚程,流量關系部大,哪個系統也不是經常補水,經常不水的系統肯定漏水,另外補水泵的出口一定要接到循環水泵的入口上
⑥ 中央空調設計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系統設計問題
1、水泵在系統的設計位置:
一般而言,冷凍水泵應設在冷水機組前端,從末端回來的冷凍水經過冷凍水泵打回冷水機組;冷卻水泵設在冷卻水進機組的水路上,從冷卻塔出來的冷卻水經冷卻水泵打回機組;熱水循環泵設在回水干管上,從末端回來的熱水經過熱水循環泵打回板式換熱器。
2、冷卻塔上的閥門設計:
2、1冷卻塔進水管上加電磁閥(不提倡使用手動閥)
2、2管泄水閥應該設置於室內,(若放置在室外,由於管內有部分存水,冬天易凍)
3、電子水處理儀的安裝位置 放置於水泵後面,主機前面。
4、過濾器前後的閥門 過濾器前後放壓力表。
5、水泵前後的閥門
5、1水泵進水管依次接:蝶閥-壓力表-軟接
5、2水泵出水管依次接:軟接-壓力表-止回閥-蝶閥
6、分集水器
6、1分集水器之間加電動壓差旁通閥和旁通管(管徑一般取DN50)
6、2集水器的回水管上應設溫度計。
7、各種儀表的位置:布置溫度表,壓力表及其他測量儀表應設於便於觀察的地方,閥門高度一般離地1.2-1.5m,高於此高度時,應設置工作平台。
8、機組的位置:兩台壓縮機突出部分之間的距離小於1.0m,製冷機與牆壁之間的距離和非主要通道的距離不小於0.8m, 大中型製冷機組(離心,螺桿,吸收式製冷機)其間距為1.5-2.0m。製冷機組的製冷機房的上部最好預留起吊最大部件的吊鉤或設置電動起吊設備。
(二)、水路設計問題點匯總
問題點一:水管的坡度要合理
1、 水平支、干管,沿水流方向應保持不小於0.002的坡度;
2、 機組水盤的泄水支管坡度不宜小於0.01。
3、 因條件限制時,可無坡度敷設,但管內流速不得小於0.25m/s。
問題點二:冷凝水干管的設計
1、 冷凝水應就近排放,一般排於衛生間地漏
2、 凝水干管的長度設計要考慮因坡降引起的高度,管兩端高低落差距離不能大於吊頂高度
問題點三:選擇合適的管路閥件
1、立管與水平管連接處裝調節閥
3、 水管路的每個最高點設排氣裝置(當無坡度敷設時,在水平管 水流的終點)
3、立管最低處連接關斷閥,便於維修立管4、 水管的熱力補償可以利用彎頭自然補償,不足時也可加設膨脹補償器。
問題點四:水管布置
1、 立管在管道井內不宜亂放,宜靠牆靠角安放
2、 管道在水平面內禁止穿越樓梯、剪力牆、配電室等
問題點五:水管保溫
1 保溫結構一般由保溫層和保護層組成
2 保溫層厚度要根據熱力計算確定,經驗值可參考《民用建築空調設計》P279
3 保溫材料可因地制宜,就近取材,應採用非燃或難燃材料,必須符合《建築設計防火規范》。
問題點六:水力計算
1 空調水系統各並聯環路壓力損失差額,不應大於15%;
2 水管路比摩阻宜控制在100-300Pa/m,
問題點七:水系統補水
1 空調水系統補水應經軟化水處理,僅夏天供冷的系統可採用電子水處理儀;
2 系統補水量取系統水容量的2%
3 補水點宜設在循環水泵的吸入段
(三)、末端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點:
1.接風管的風盤的風口設計。
1)第一個送風口與風盤的出風口的距離要適當;
2)帶有兩個出風口的風盤送風管要變徑;
3)風盤的送風口與回風口距離要適當。(≤5米)
2.風機盤管的進出水管路設計。
1)進出水管路為"上進下出";
2)風盤與供回水干管的相對標高不小於200mm;
3)進水管上依次接過濾器、閘閥、和軟接;
4)出水管上接軟接、閘閥。
3.同型號風盤的出風口數量的確定
同型號風盤的出風口數量可視空調區域的不同而定。
4.兩個小包間共用一個風盤的氣流組織
兩個小包間共用一個風盤,每個包間可設一個出風口,兩個包間的回風口可以通過串聯接到風盤的回風口上。
5.靠近窗口的風盤布置:
為抵擋室外冷負荷滲透,風機盤管應該盡量靠近外牆、外窗布置。
6.大空間的風機盤管的布置:
在大空間布置風機盤管時,宜以「中間回風,兩邊送風」的氣流組織 方式布置風盤,見附圖1-6。
7.嵌入機的布置
嵌入機布置時離邊牆的距離不得大於3米;
諸如會議室、多功能廳等布置嵌入機時應該選用小冷量的多台機器,均勻布置。
8.內機選型:
大空間可選用嵌入機,長方形辦公室最好選用卡式機
9.風口選型
高空間不宜選用散流器送風(風不宜送達工作區),最好使用可調雙層百葉送風口.
10.回風箱的做法:
空氣處理機的回風設計:在回風處做比較大的回風箱,在回風箱一側開回風口,該做法可調節氣流,降低噪音),見附圖1-7
11. 根據房間功用和冷負荷設計合適的風盤。
風盤選型要以設計負荷為依據,風盤布置要考慮空調房間的特點盡量布置美觀。(見附圖1-8)
(四)、風系統設計問題注意點:
1. 送、排風口的距離要適當。
排風口與送風口至少保持3米的距離以防氣流短路
2. 選用合適的風閥。
從原則上講,系統風壓平衡的誤差在10%-15%以內,可以不設調節閥,但實際上僅靠調風管尺寸來調風壓是很困難的,所以,要設風量調節閥進行調節。
① 風管分支處應設風量調節閥。在三通分支處可設三通調節閥,或在分支處設調節閥。
② 明顯不利的環路可以不設調節閥,以減少阻力損失。
③ 在需防火閥處可用防火調節閥替代調節閥④ 送風口處的百葉風口宜用帶調節閥的送風口,要求不高的可採用雙層百葉風口,用調節風口角度調節風量。
⑤ 新風進口處宜裝設可嚴密開關的風閥,嚴寒地區應裝設保溫風閥,有自動控制時,應採用電動風閥。
3.風管的布置。
① 要盡量減少局部阻力,即減少彎管、三通、變徑的數量
② 彎管的中心曲率半徑不要小於其風管直徑或邊長,一般可用
1.25倍直徑或邊長
③ 為便於風管系統的調節,在干管分支點前後,應預留測壓孔。測壓孔距前面的局部管件的距離應大於5b(b為矩形風管的長邊或圓形風管的直徑),距後面的局部管件的距離應不小於2b。通風機出口處氣流較穩定的管段上宜應預留測壓孔。
4.新風進口位置
① 進風口宜設在室外空氣比較潔凈的地方,保證空氣質量
② 宜設在北牆上,避免設在屋頂和西牆上,並宜設在建築物的背 陰處這樣可以使夏季吸入的室外空氣溫度低一些
③ 進風口底部距室外地面不宜小於兩米,當進風口布置在綠化地帶時,則不宜小於一米
④ 應盡量布置在排風口的上風側,且低於排風口,並盡量保持不小於10米的間距
5. 新風口的要求
① 宜採用固定百葉窗
② 多雨地區宜採用防水百葉窗以防雨水進入。
③ 為防止鳥類進入,百葉窗內宜設金屬網
6.排風管的新做法
類似酒店客房的排風系統設計可如下考慮:利用排氣扇將室內風排到走廊的吊頂內,在走廊設排風管排風,為有效利用余熱,排風機可設置於衛生間.
圖示:
7.風口與邊牆的距離
風口距牆不應小於1米
8. 風口的選用.
① 新風口,送風口用雙層百葉風口
② 回風口用格柵風口
③ 排風口用雙層百葉
④ 氟系統由於風量一般比較小,如要求冬季採暖需要,宜採用用雙層百葉,不能用散流器。
⑤ 風機盤管帶兩個風口時宜選用帶調節閥的雙層百葉
9. 風口的凝露
風口凝露是由於風口小,溫度低。可加大風口尺寸防止凝露
圖示:
10.靜壓箱的計算
① 靜壓箱控制風速宜不大於1.5m/s
② 出風截面積A=G/V(G為送風量),各方向截面積應一樣
③ 一般的系統可以用風口變徑加消音器代替靜壓箱。
11.防排煙換氣次數的確定。
① 消防水泵間不小於4次
② 變電室5-8次
③ 變電室5-8次
12.排煙口的布置。
④ 走廊超過60米,做排煙口
⑤ 電梯前室用常開型多葉送風口,每層設一個
⑥ 樓梯間用自垂百葉風口,2-3層設一個
13.房間的空氣壓力狀態。
①建築物內的空氣調節房間應維持正壓。
②建築物內的廁所、盥洗間、各種設備用房應維持負壓負壓
③旅館客房內應維持正壓,盥洗間應維持負壓
④餐廳的前廳應維持正壓,廚房應維持負壓。餐廳內的空氣壓力應處於前廳和廚房之間。
14.吊頂內的風管布置原則
從上到下依次為:排煙風管,排風管,送風管,水管
15.送、排風口的相對位置
空調房間並行送排風管時,送排風口盡量不要並列布置,最好交錯布置
16.送風管的設計:
盡量使風在送風管內不倒走,確保良好的管內氣流流動和出風效果
17.三通與風管的搭接:
和三通相接的管徑要於三通的口徑保持一致,不要變徑,避免局部損失過大。
⑦ 常見的中央空調補水系統是怎麼進行補水的
裡面是自來水。 暖通空調系統補水裝置的作用,是保證採暖或中央空調水系統冷熱介質(水),在系統內不倒空、不汽化、不超壓,並保持有有一定供系統循環的壓力,保證系統冷熱交換穩定正常。 目前暖通空調系統常用有以下幾種定壓補水裝: 膨脹水箱定壓補水裝置;2.定壓罐定壓補水裝置;3.變頻泵定壓補水裝置。 膨脹水箱定壓原理: 膨脹水箱定壓原理是通過水箱容積的緩沖調節作用,通過水箱高低水位的控制,實補水(溢流)的作用,以調節由於系統水溫變化或泄漏引起的系統介質(水)的容積變化,保持其系統冷熱媒介(水)壓力的相對恆定。它是中小型系統和空調水系統常用的定壓裝置之一。 膨脹水箱位置:膨脹水箱位置應該根據系統型式、作用半徑、建築物的高度、供水溫度等具體因素來選擇。其安裝位置及高度不同,給系統產生的工況也不同。可靠的系統,其工況必須滿足不汽化、不超壓、不倒空,並有足夠循環動力的要求。 開式膨脹水箱將水箱設在系統的最高點,通常接在循環水泵吸水口的回水干管上。對最高點有空間位置要求;系統有氧化腐蝕缺陷;不適應大面積以及高層、超高層建築物需要。 定壓罐: 定壓罐工作原理:定壓罐定壓,是在膨脹水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類定壓補水裝置,其原理同閉式膨脹水箱。當系統水溫變化或泄漏引起水的容積變化時,由於氣壓罐內氣體高壓縮性的緩沖作用,使系統壓力穩定在預設的壓力范圍內。如果系統壓力下降至預設壓力的下限時,由電接點繼電器動作啟動補水泵,使之向系統供水,直至壓力達到預定的的壓力上限值時止。若系統壓力超過設定的最高壓力值時,安全閥自行向軟水箱或排水系統泄水降壓。以維持系統的壓力平衡。 該裝置由氣壓罐、補水泵、安全閥、電接點壓力表、控制箱等組合而成。 特點:(1)優點:布置靈活,不受高度的限制;實現設備集中控制管理,維修使用較方便;系統的氧化腐蝕減輕;較好地防止系統出現汽化及水擊現象;適應大面積高建築物的需要。(2)缺點:補水泵啟動頻繁,泵的壽命低;系統壓力波動大,不能有效防止非正常情況系統超壓的問題;不能斷電能源浪費較大,運行費用高;體積較大占空間大。
⑧ 中央空調設計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一)系統設計問題
1、水泵在系統的設計位置:
一般而言,冷凍水泵應設在冷水機組前端,從末端回來的冷凍水經過冷凍水泵打回冷水機組;冷卻水泵設在冷卻水進機組的水路上,從冷卻塔出來的冷卻水經冷卻水泵打回機組;熱水循環泵設在回水干管上,從末端回來的熱水經過熱水循環泵打回板式換熱器。
2、冷卻塔上的閥門設計:
2、1冷卻塔進水管上加電磁閥(不提倡使用手動閥)
2、2管泄水閥應該設置於室內,(若放置在室外,由於管內有部分存水,冬天易凍)
3、電子水處理儀的安裝位置 放置於水泵後面,主機前面。
4、過濾器前後的閥門 過濾器前後放壓力表。
5、水泵前後的閥門
5、1水泵進水管依次接:蝶閥-壓力表-軟接
5、2水泵出水管依次接:軟接-壓力表-止回閥-蝶閥
6、分集水器
6、1分集水器之間加電動壓差旁通閥和旁通管(管徑一般取DN50)
6、2集水器的回水管上應設溫度計。
7、各種儀表的位置:布置溫度表,壓力表及其他測量儀表應設於便於觀察的地方,閥門高度一般離地1.2-1.5m,高於此高度時,應設置工作平台。
8、機組的位置:兩台壓縮機突出部分之間的距離小於1.0m,製冷機與牆壁之間的距離和非主要通道的距離不小於0.8m, 大中型製冷機組(離心,螺桿,吸收式製冷機)其間距為1.5-2.0m。製冷機組的製冷機房的上部最好預留起吊最大部件的吊鉤或設置電動起吊設備。
(二)、水路設計問題點匯總
問題點一:水管的坡度要合理
1、 水平支、干管,沿水流方向應保持不小於0.002的坡度;
2、 機組水盤的泄水支管坡度不宜小於0.01。
3、 因條件限制時,可無坡度敷設,但管內流速不得小於0.25m/s。
問題點二:冷凝水干管的設計
1、 冷凝水應就近排放,一般排於衛生間地漏
2、 凝水干管的長度設計要考慮因坡降引起的高度,管兩端高低落差距離不能大於吊頂高度
問題點三:選擇合適的管路閥件
1、立管與水平管連接處裝調節閥
3、 水管路的每個最高點設排氣裝置(當無坡度敷設時,在水平管 水流的終點)
3、立管最低處連接關斷閥,便於維修立管4、 水管的熱力補償可以利用彎頭自然補償,不足時也可加設膨脹補償器。
問題點四:水管布置
1、 立管在管道井內不宜亂放,宜靠牆靠角安放
2、 管道在水平面內禁止穿越樓梯、剪力牆、配電室等
問題點五:水管保溫
1 保溫結構一般由保溫層和保護層組成
2 保溫層厚度要根據熱力計算確定,經驗值可參考《民用建築空調設計》P279
3 保溫材料可因地制宜,就近取材,應採用非燃或難燃材料,必須符合《建築設計防火規范》。
問題點六:水力計算
1 空調水系統各並聯環路壓力損失差額,不應大於15%;
2 水管路比摩阻宜控制在100-300Pa/m,
問題點七:水系統補水
1 空調水系統補水應經軟化水處理,僅夏天供冷的系統可採用電子水處理儀;
2 系統補水量取系統水容量的2%
3 補水點宜設在循環水泵的吸入段
(三)、末端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點:
1.接風管的風盤的風口設計。
1)第一個送風口與風盤的出風口的距離要適當;
2)帶有兩個出風口的風盤送風管要變徑;
3)風盤的送風口與回風口距離要適當。(≤5米)
2.風機盤管的進出水管路設計。
1)進出水管路為"上進下出";
2)風盤與供回水干管的相對標高不小於200mm;
3)進水管上依次接過濾器、閘閥、和軟接;
4)出水管上接軟接、閘閥。
3.同型號風盤的出風口數量的確定
同型號風盤的出風口數量可視空調區域的不同而定。
4.兩個小包間共用一個風盤的氣流組織
兩個小包間共用一個風盤,每個包間可設一個出風口,兩個包間的回風口可以通過串聯接到風盤的回風口上。
5.靠近窗口的風盤布置:
為抵擋室外冷負荷滲透,風機盤管應該盡量靠近外牆、外窗布置。
6.大空間的風機盤管的布置:
在大空間布置風機盤管時,宜以「中間回風,兩邊送風」的氣流組織 方式布置風盤,見附圖1-6。
7.嵌入機的布置
嵌入機布置時離邊牆的距離不得大於3米;
諸如會議室、多功能廳等布置嵌入機時應該選用小冷量的多台機器,均勻布置。
8.內機選型:
大空間可選用嵌入機,長方形辦公室最好選用卡式機
9.風口選型
高空間不宜選用散流器送風(風不宜送達工作區),最好使用可調雙層百葉送風口.
10.回風箱的做法:
空氣處理機的回風設計:在回風處做比較大的回風箱,在回風箱一側開回風口,該做法可調節氣流,降低噪音),見附圖1-7
⑨ 空調機房內必須設置定壓補水裝置嗎
中央空調的水系統為什麼要定壓補水?定壓補水裝置我用自己的話大概說下吧,1、定壓是為了使系統壓力穩定,還可以防止泵發生氣蝕等補水是因為系統水可能有滲漏什麼的2.定壓補水裝置分好幾個類型膨脹水箱和膨脹罐(落地式)補水裝置等3,、原理(網路)工作原理定壓補水裝置設備採用系空調系統為什麼要定壓樓主太小氣,分都不給一點。樓上說的是電,空調系統定壓應該說的是水系統吧。水系統一般用膨脹水箱,壓力通常要高於系統最高點1m主要是考慮到系統漏水,或者排水口取水等原因,系統中得水會減少,因為重力作用,那麼系統最高點就會出現空隙,中央空調系統中定壓補水裝置設計選型補水泵的揚程選擇是關鍵,基本上是按樓高加百分之十的富裕系數選擇水泵的揚程,流量關系部大,哪個系統也不是經常補水,經常不水的系統肯定漏水,另外補水泵的出口一定要接到循環水泵的入口上空調工程中『補水定壓裝置』。要求提供許可證,應該其實什麼都不要,定壓補水裝置,是整個系統中的一部分,還算不上設備。壓力罐你買的時候問對方要證書就行了,人家都是全套的。中央空調定壓補水箱的計算?定壓是為了使系統壓力穩定,還可以防止泵發生氣蝕等補水是因為系統水可能有滲漏等情況發生。定壓補水裝置分好幾個類型膨脹水箱和膨脹罐三種補水方式定壓補水裝置,初始運行時首先啟動補水泵向系統及氣壓罐內的水室中充水,系統充滿後多餘定壓補水裝置空調季開機維修主要內容主要看一下補水裝置的各控制閥門是否良好各管路有過濾器的檢查一下過濾器有電控箱的測試一下電控箱有感測器的檢測一下感測器開機前先將它試運行一下空調定壓補水裝置gzp1600是什麼意思你說的定壓補水裝置,根據壓力大小自動上水,是壓力保持一定。軟水器是處理水質的,因為中央空調使用的水要經過軟化達到要求,減少水對系統管壁的侵蝕。我們用的軟水器也是貝特空調製冷機房應考慮供水管道嗎必須考慮供水管道。1、設備補水。2、清洗設備。另外,機房內必須考慮地漏(下水或排水)10000平方米用多大的中央空調定壓補水裝置,多少錢1.5m³的容積,不到2萬吧機房標准環境,以及空調的設置?1。除濕和製冷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除濕模式使用低風檔),用製冷模式除濕效果會更加好。2,溫度顯示的是室內溫度,控制的都是室內溫度3,有人開換氣功能,沒人的話就不用了4,伺服器上有灰塵是伺服器的風扇造成的,周圍環境粉塵比較大,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