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機械通風中送排風口的尺寸如何確定如按風速選,那風速取多少
當然是按照風速選了,不過不同的場合允許風速差別很大啊,主要為了控制雜訊。建議有人員活動的區域送風風速不要大於3.5m/s;回風風速一般是送風風速的1/2。這樣噪音控制比較容易。
2. 機械送風系統室外進風口的布置
1.應設在室外空氣較潔凈的地點;
註:進風口處室外空氣的有害物含量,不應大於室內作業地帶最高容許深度的30%。
2.盡量設在排風口的上風側且應低於排風口;
3.進風口的底部距室外地坪,不宜低於2m,當布置在綠化地帶時,不宜低於1m;
4.降溫用的進風口,宜設在建築物的背陰處。
——法布瑞克技術
3. 通風系統劃分的一般原則是什麼哪些情況下應當單獨設置排風系統
1 一般排風系統:生產輔助用室、生活用室等排出的一般廢氣,一般不需要處理直接排入大氣。 2 有機氣體排風系統:在生產中使用各類有機物質作為原輔材料時,將會在相關場所或設備處散發有機物質的氣體,對於這類場所或設備均應設置排風裝置。排風系統中的有機氣體要進行相應的處理,再排入大氣。 3 酸性氣體排風系統:在產品生產中時有酸性氣體排出,在這類排風系統通常設置濕式洗氣吸收塔,處理後排入大氣。 4 鹼性氣體排風系統:在產品生產中時有酸性氣體排出,在這類排風系統通常設置濕式洗氣吸收塔,處理後排入大氣。 5 熱氣體排風系統:對生產過程中的各種爐子、高溫滅菌設備等均有熱氣排出,由於排氣溫度較高,有時可採用熱回收等方式進行處理,若排氣量較小或不便進行處理時,在採取必要的隔熱措施後直接排入大氣。 6 含粉塵的排風系統:不同的生產工藝過程中,排氣中的粉塵性質、濃度均不同。對於某些含塵濃度很高時,則要使用除塵設備對排氣進行過濾,滿足要求後排入大氣。 7 特殊氣體排氣系統:對於產生特殊氣體(屬於易燃易爆或有毒甚至劇毒或有腐蝕性的氣體)要防止排氣系統中產生化學反應,要劃分排氣系統,選用專用的廢氣處理裝置,達到排放標准後排入大氣。 8 葯品生產中有害、有毒的排風系統:在一些特殊葯品(如強致敏性葯物、某些甾體葯物以及高活性、有毒葯物)房間的排風口,應安裝高效過濾器,降低污染後排入大氣。 排風系統的構成: 一個機械排風系統,由風機、風口、風管、閥門、排風口等組成。風機提供空氣流動的動力,風機壓力應克服從空氣入口到房間排風口的阻力及房間內的壓力值;風管及閥門用於空氣的輸送與分配,風管通常用鋼板製造,風口是收集室內空氣的地方,為提高全面通風的稀釋效果,風口宜設在污染物濃度較大的地方;污染物密度比空氣小時,風口宜設在上訪,而密度較大時,宜設在下方;在房間不大時,也可以只設一個風口。排風口是排風的室外出口,它應能防止雨、雪等進入系統,並使出口動壓降低,以減少出口阻力;在屋頂上方用風帽,牆或窗上用百葉窗。風管(風道)——空氣的輸送信道,當排風是潮濕空氣時宜用玻璃鋼或聚氯乙烯板製作,一般的排風系統可用鋼板製作。閥門用於調節風量,或用於關閉系統。在採暖地區為防止風機停止時倒風,或潔凈車間防止風機停止時含塵空氣進入房間,常在風機出口管上裝電動密閉閥,與風機聯動。 機械排風系統 1-風機;2-風管;3-排風口;4-風口;5-閥門;6-通風房間 排風系統的設計: 全面排風和局部排風: 全面通風也稱稀釋通風,它一方面用清潔空氣稀釋室內空氣中的有害物濃度,同時不斷把污染空氣排至是外,使室內空氣中有害物濃度不超過衛生標准規定的最高允許濃度。 防止工業有害物污染室內空氣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有害物產生的地方直接把他們捕集起來,經過凈化處理,排至室外,這種通風方法稱為局部排風。 如果由於生產條件的限制、有害物源不固定的原因,不能採用局部排風,或者採用局部排風後,室內有害物濃度仍超過衛生標准,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採用全面通風。全面通風是對整個車間進行通風換氣,即用新鮮空氣把整個車間的有害物濃度稀釋到最高容許濃度以下。 局部排風罩是用來捕集有害物的。它的性能對局部排風系統的技術經濟指針有直接影響。性能良好的局部排風罩,如密閉罩,只有較小的風量就可以獲得良好的工作效果。由於生產設備和操作的不同,排風罩是多種多樣的。 局部排風罩可分為以下幾種基本型式。 1 密閉罩 2 櫃式排風罩 3 外部吸氣罩 4 接受式排風罩 5 吹吸式排風罩 設計局部排風罩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 局部排風罩應盡可能包圍或靠近有害物發生源,使有害物限於較小的空間,盡可能減小其吸氣范圍,便於捕集和控制。 2 排風罩的吸氣氣流應盡可能與污染氣流運動方向一致。 3 已被污染的吸入氣流不允許通過人的呼吸區。設計時要充分考慮操作人員的位置和活動范圍。 4 排風罩應力求結構簡單、造價低,便於製作安裝和拆卸維修。 5 和工藝密切配合,使局部排風罩的配置與生產工藝協調一致,力求不影響工藝操作。 6 要盡可能避免或減弱干擾氣流如穿堂風、送風氣流等對吸氣氣流的影響。 由於各種因素的相互制約,要同時滿足上述要求並非易事。設計人員應充分了解生產工藝、操作特點及現場實際。 排風系統的設計原則: 對於控制要求。要能控制部分房間而不影響其它房間的使用,又或部分房間不要求同時使用的是不是要設置成不同的排風系統。對於有污染的房間,要求將排風系統做成單獨的系統。 對於如下情況的排風系統應單獨設置。 1 排風介質混合後能產生或加劇腐蝕性、毒性、燃燒爆炸危險性和發生交叉污染; 2 排風介質中有毒與無毒,毒性相差很大; 3 易燃、易爆與一般排風。 通風機的種類: 根據風機的傳動方式分為: 1 軸流通風機 2 離心通風機 這兩種風機在使用中有很多具體的類型,如:管道式離心風機、管道式斜流風機、房間式通風器(一般用於衛生間或排風量較小的房間)、壁式風機(常見用於大空間倉庫類房間)、屋頂通風機(安裝於廠房建築的屋面)等等。 一般在制葯類凈化廠房中使用風機類型管道式風機或屋頂通風機。離心或軸流風機都常見到。將使用功能和時間相同的房間的排風合流排出,方便控制。對於特殊房間的排風的風機要加過濾器,以防污染大氣。 風機、風管的設計選擇依據: 在設計時根據換氣次數求出單位時間內整個房間的通風量 (L:換氣量,n:換氣次數,:房間體積)。換氣次數,根據房間的使用功能來確定,房間一般5~10次/h。通風機的風量除應滿足計算風量外,還應增加一定的管道漏風量,排風系統的漏風附加率不大於10%。 再根據房間的通風量,和所需要的風壓來選擇確定風機的大小。風壓的大小要具體計算每段的局部壓力損失。對於一般的通風系統,風管壓力損失值(Pa)可按下式估算 式中Pm----單位長度風管的摩擦壓力損失,Pa/m; l----風管的總長度,m; k----局部壓力損失與摩擦壓力損失的比值。 彎頭三通少時,取k=1.0~2.0; 彎頭三通多的場合,可取k=3.0~5.0。 風管的管徑由通風量和風速確定。根據公式 (F:風管的斷面的積;v0:風管中流速。) 求出風管的面積,再根據風管的一般規格尺寸選擇合適的風管尺寸。 排風口的類型和位置: 排風系統中常見的採用單層或雙層百葉風口做排風口。風口的大小根據風速來確定,詳見下表。 全面通風效果不僅取決於通風量的大小,還與通風氣流的組織有關。設計時要根據有害物源位置、工人操作位置、有害物性質及濃度分布等具體情況,按下述原則確定。 1 排風口應盡量靠近有害物源或有害物濃度高的區域,把有害物迅速從室內排出。 2 送風口應盡量接近操作地點。送入通風房間的清潔空氣,要先經過操作地點,再經污染區域排至室外。 3 在整個房間內,盡量使送風氣流均勻分布,減少渦流,避免有害物在局部地區的積聚。 風速的控制: 風管和設備內的風速 位 置 推薦值(m/s) 最大值(m/s) 住宅 公共建築 工廠 住宅 公共建築 工廠 風機吸入口 3.5 4.0 5.0 4.5 5.0 7.0 風機出口 5~8 6.5~10 8~12 8.5 7.5~11 8.5~14 干管 3.5~4.5 5~6.5 6~9 4~6 5.5~8 6.5~11 支管 3 3~4.5 4~5 3.5~5 4~6.5 5~9 從支管上接出的風管 2.5 3~3.5 4 3.25~4 4~6 5~8 凈化廠房的排風系統: 潔凈室的排風系統設計,應採取下列措施: 1 室內氣流倒灌。為防止室外氣流倒灌,防止在潔凈室的凈化空調系統停止運行時,室外空氣倒灌流入室內,引起污染和沉積。工程中常用的防倒灌措施是: ①採用設置中效過濾器,這種方式結構簡單、維護方便; ②採用止回閥,使用方便,但密閉性較差; ③採用密閉閥,密閉性好,但結構復雜,管理不便; ④採用自控裝置。 2 含有易燃、易爆局部排風系統的防火防爆。 3 排風介質中有害物濃度及排放量超過國家或地區有害物排放濃度及排放量規定時,應進行無害化處理。 4 對含有水蒸氣和凝結性物質的排風系統,應設坡度及排放口。 潔凈廠房內的換鞋、存外衣、盥洗、廁所和淋浴等生產輔助房間,應採取通風措施,其室內的靜壓值,應低於潔凈區。
4. 機械排煙的設置規范在建規高規中分別的規定是什麼
1、無直接自然通風、長度超過20平方米的內走道或雖有直接自然通風,但長度超過60m的內走道;
2、面積超過100平方米,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地上無窗房間或設固定窗的房間;
3、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或凈高超過12m的中庭。
4、除利用窗井等開窗進行自然排煙的房間外,各房間總面積超過200平方米或一個房間面積超過50平方米,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地下室。
5、帶裙房的高層建築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電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當裙房以上部分利用可開啟外窗進行自然排煙,而裙房部分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時,其前室或合用前室應設置局部正壓送風系統,正壓值應保證25~30Pa。
6、對於商場、餐廳、公共娛樂場所等人員集中,且可燃物較多的活動場所,也應設置機械排煙系統。汽車庫也應設置機械排煙系統。
(4)機械排風裝置排風口設置擴展閱讀
利用機械(風機)作用力的排煙稱為機械排煙,著火區排煙的目的是將火災發生的煙氣(包括空氣受熱膨脹的體積)排到室外,降低著火區的壓力,不使煙氣流向非著火區,同時也排走燃燒產生的熱量,以利於著火區的的人員疏散及救火人員的撲救。
機械排煙不受外界條件(如內外溫差、風力、風向、建築特點、著火區位置等)的影響,而能保證有穩定的排煙量。當然機械排煙的設施費用高,需要經常保養維修,否則有可能在使用時因故障而無法啟動。
5. 新風系統排風口一般設置在哪裡
這要按照新風系統主機,管道的安裝方式了。施邁博新風系統的建議是若是吊頂安裝就在每個房間里送風口和排風口對角線設置,當然廚房、衛生間不建議設排風口(對於雙向流的新風系統),以免細菌、油煙進入新風主機。
6. 氣體滅火系統有哪些安全方面的要求
1)消防防護區應有保證人員在30s內疏散完畢的通道和出口。
2)消防防護區內的疏散通道及出口,應設應急照明與疏散指示標志。防護區內應設火災聲報警器,必要時,可增設閃光報警器。防護區的入口處應設火災聲、光報警器和滅火劑噴放指示燈,以及防護區採用的相應氣體滅火系統的永久性標志牌。滅火劑噴放指示燈信號,應保持到防護區通風換氣後,以手動方式解除。
3) 消防防護區的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並能自行關閉;用於疏散的門必須能從防護區內打開。
4) 消防滅火後的防護區應通風換氣,地下防護區和無窗或設固定窗扇的地上防護區,應設置機械排風裝置,排風口宜設在防護區的下部並應直通室外。通信機房、電子計算機房等場所的通風換氣次數應不小於每小時5次。
5) 消防儲瓶間的門應向外開啟,儲瓶間內應設應急照明;儲瓶間應有良好的通風條件,地下儲瓶間應設機械排風裝置,排風口應設在下部,可通過排風管排出室外。 氣體滅火設備是許多公共場所中必不可少的消防器材,其中主要使用的氣體介質為七氟丙烷,下面我們就來和大家講解一下關這種介質作為氣體滅火的性能。 如今的氣體滅火系統大都為感應自動式,它的形式主要是有管網、無管網、櫃式、懸掛式等,在選擇時可根據實際的需求來選擇相應的類型。而用七氟丙烷為介質的氣體滅火系統是使用最為廣泛的。它是一種高效的消防設備,採用全淹沒式的器材設計,因此通常適合於環境密閉較好的場地運行。在滅火過後,只需把對剛剛發生險情的場地進行通風即可將其散去,因此並不會對任何的場地建築、電子設備等造成二次破壞,同時也不會有介質殘留。當然作為消防設備,日常對它的維護和保養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7. 機械排風,風口風速和風管風速規范范圍在多少
不同類型建築機械通風各類風口的推薦風速如下(基於雜訊控制):
圖書館、專播音錄音室、手屬術室電視錄像室等:≤2.5m/s
居住區、公寓寢室、醫院病房、私人辦公室等:≤3.0m/s
銀行、劇場、教室、飯店、商店、一般辦公室等:≤5.0m/s
舞台、廚房、工廠、體育館、倉庫、百貨公司等:≤7.5m/s
不同建築風管的推薦風速如下(雜訊要求低或人員不經常經過和停留時可適當增大):
住宅建築:風管幹管:3.5~4.5m/s;風管支管:3.0m/s
公共建築:風管幹管:5.0~6.5m/s;風管支管:3.0~4.5m/s
工廠類: 風管幹管:6.0~9.0m/s;風管支管:4.0~5.0m/s
8. 設置氣體滅火系統的場所應有哪些安全措施
按照氣體滅火設計規范氣體滅火防護區已具備如下安全措施:
6.0.1 防護區應有保證人員在30s內疏散完畢的通道和出口。
6.0.2 防護區內的疏散通道及出口,應設應急照明與疏散指示標志。防護區內應設火災聲報警器,必要時,可增設閃光報警器。防護區的入口處應設火災聲、光報警器和滅火劑噴放指示燈,以及防護區採用的相應氣體滅火系統的永久性標志牌。滅火劑噴放指示燈信號,應保持到防護區通風換氣後,以手動方式解除。
6.0.3 防護區的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並能自行關閉;用於疏散的門必須能從防護區內打開。
6.0.4 滅火後的防護區應通風換氣,地下防護區和無窗或設固定窗扇的地上防護區,應設置機械排風裝置,排風口宜設在防護區的下部並應直通室外。
6.0.5 儲瓶間的門應向外開啟,儲瓶間內應設應急照明;儲瓶間應有良好的通風條件,地下儲瓶間應設機械排風裝置,排風口應設在下部,可通過排風管排出室外。
6.0.6 經過有爆炸危險及變電、配電室等場所的管網、殼體等金屬件應設防靜電接地。
6.0.7 有人工作防護區的滅火設計濃度或實際使用濃度,不應大於有毒性反應濃度(LOAEL濃度),該值應符合本規范附錄G的規定。
6.0.8 防護區內設置的預制滅火系統的充壓壓力不應大於2.5MPa。
6.0.9 滅火系統的手動控制與應急操作應有防止誤操作的警示顯示與措施。
6.0.10 熱氣溶膠滅火系統裝置的噴口前1.0m內,裝置的背面、側面、頂部0.2 m內不應設置或存放設備、器具等。
6.0.11 設有氣體滅火系統的場所,宜配置空氣呼吸器。
9. 如何設置廚房工程中的排風口系統
其次規范廚房空間,廚房空間必須實用、美觀、安全、易清理、省時省力;廚房的作業流程則是依據工作者習慣的工作動線取材洗滌、化凍備膳,調理烹煮盛裝上菜污物處理清洗消毒收存,順序進行。
1機房、風機及風管的布置廚房的排風機宜設在廚房的上部,廚房為公共建築中的一部分時,其排風機宜設在屋頂層,這可以使風道內處於負壓狀態,避免氣味外溢。廚房的排風機一般應選用離心風機,廚房的排風管應盡量避免過長的水平風道。廚房的排風豎井最好與排煙道靠在一起以加大抽力。
2送風系統應為直流方式,廚房的通風系統宜採用變速風機或關聯風機進行送排風
3送排風口布置廚房內送、排風口的布置應按灶具的具體位置加以考慮,不要讓送風射流擾亂灶具的排風性通。確定送風出口的出口風速時,在距地2m左右時的區域風速<0.25m/s較為理想。送風口應沿排風罩方向布置,離開罩子前方最小0.7m,而排風口距排風罩越遠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