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圖所示為某實驗小組做「電解水實驗」的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①試管a中的氣體能______,證明是_____
①由正氧負氫,氫二氧一,可推出a試管產生的是氫氣,氫氣能夠燃燒;
②b試管內氣體是氧氣,氧氣能夠支持燃燒;
③試管a和試管b分別是氫氣和氧氣,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
④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水
通電 |
『貳』 某生物實驗小組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請據圖回答:(1)利用甲、乙試管來探究酵
(1)乙試管中接空氣泵,酵母菌可以進行有氧呼吸,甲試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可以檢測二氧化碳的有無,因此可以利用甲、乙試管來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為減少實驗誤差,空氣泵泵入的氣體中應先去除CO2,以防止空氣的CO2對實驗結果的干擾. (2)在利用丙、丁試管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時,用石蠟油密封,防止試管上部空氣中O2進入反應混合液.但是葡萄糖溶液中也有可能混油少量氧氣,因此應對葡萄糖培養液進行煮沸處理,在冷卻之後再加入酵母菌. (3)乳酸菌屬於厭氧生物,只能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因此該裝置不能用於探究乳酸菌的呼吸方式. (4)酵母菌既能進行有氧呼吸,又能進行無氧呼吸.在有氧存在時,葡萄糖被徹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釋放出大量能量;沒有氧的情況下,葡萄糖的分解不徹底,產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同時釋放出少量能量. 二氧化碳有遇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特性,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變渾濁,說明這氣體是二氧化碳.如果觀察發現:試管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了.由此可以證明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產生了二氧化碳. 因此實驗可能有三種情況:①甲、丁試管中溶液均變渾濁,酵母菌既可進行有氧呼吸,又可以進行無氧呼吸; ②甲試管中溶液變渾濁,乙試管不變渾濁,酵母菌可進行有氧呼吸,不進行無氧呼吸; ③甲試管中溶液不變渾濁,乙試管變渾濁,酵母菌可進行無氧呼吸,不進行有氧呼吸. 故答案為: (1)有氧C6H12O6+6O2+6H2O 酶 |
『叄』 某生物實驗小組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實驗中,先向氣球中加入10mL酵母菌培
A、在氣球設置的過程中是在室溫下進行的,然後放在裝有20℃溫水的燒杯中,這個過程中溫內度也可能導致氣體體積容的變化,因此最好設置一個氣球中加入等量煮沸過的酵母菌培養液的相同裝置作為對照,A正確; B、由於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氣的釋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因此有氧呼吸不會引起燒杯液面變化,而無氧呼吸會釋放二氧化碳,因此若燒杯液面沒有變化,說明酵母菌只進行了有氧呼吸,B正確; C、若酵母菌進行了無氧呼吸,由於無氧呼吸不吸收氧氣,但是放出二氧化碳,使氣球體積增大,因此液面應該上升,C錯誤; D、可設置多個該實驗裝置,自變數為不同梯度的溫度,觀察因變數為燒杯頁面上升的高度,用來「探究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的最適溫度」,故D正確. 故選:C.
『肆』 (14分)某實驗小組同學為了探究銅與濃硫酸的反應,進行了如下系列實驗。[實驗1]銅與濃硫酸反應,實驗裝
(共16分) (1)2H 2 SO 4 (濃)+Cu  2CuO+2SO 2 (條件也可為「煅燒」) (3分) (6)BCD (3分)
『伍』 某生物實驗小組為「」設計了下圖實驗裝置.實驗中,先向氣球中加入10mL酵母菌的培養液(含酵母菌),再向
A、生物實驗的原則之一是對照原則,所以本實驗還應設置一個氣球中加入等量煮沸過專的酵母菌培養液的相屬同裝置作為對照,A正確; B、若酵母菌同時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則理論上同樣會使液面上升,B錯誤; C、該裝置是置於20℃的恆溫水浴中進行實驗,如果設置不同溫度,通過觀察單位時間內液面變化,也可以用來「探究母菌進行無氧呼吸的最適溫度」,C正確; D、在實驗中要遵循單一變數原則,控制無關變數,所以恆溫水浴可以避免環境溫度變化對液面變化的影響,D正確. 故選B.
『陸』 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實驗目的:測定一定量的高錳酸鉀加熱產生氧氣的體積實驗步驟:第
第一步: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錳酸鉀和二氧化錳和氧氣,根據質量守恆定版律配平即可,權還要注意不要漏掉反應條件.故答案為:2KMnO4 △ | .
『柒』 某實驗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1)甲同學認為打開K 1 、關閉K 2 時,利用I、Ⅱ裝置,可進行的實
(1)根據裝置I、Ⅱ的導管進出口順序可知,裝置Ⅱ只能用來收集難溶於水的氣體,因此利用裝置I、Ⅱ可收集氧氣、H 2 等難溶於水的氣體. 故答案為:製取氧氣(或製取不溶於水的氣體) (2)白磷燃燒會產生大量白煙,並放出熱量;白磷燃燒要消耗掉瓶中占空氣體積 的氧氣,所以待冷卻後打開K 2 ,Ⅲ中的水倒流入Ⅰ中約占瓶內氣體體積的 . 故答案為: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放熱,待冷卻後打開K 2 ,Ⅲ中的水倒流入Ⅰ中約占瓶內氣體體積的 . (3)①二氧化碳的特性是: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其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所以要驗證二氧化碳能與水發生反應,應向燒杯的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試液. 故答案為:紫色石蕊試液. ②要驗證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發生反應,我們可進行如下操作:關閉K 1 、K 2 ,打開K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廣口瓶中,關閉K,充分反應後打開K 2 ,Ⅲ中稀鹽酸倒流入Ⅰ,說明廣口瓶中的氣體減少了;另外I中還會有氣泡產生,因為從Ⅲ中流入的稀鹽酸與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產物反應,產生了氣體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關閉K 1 、K 2 ,打開K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廣口瓶中,關閉K,充分反應後打開K 2 ,Ⅲ中稀鹽酸倒流入Ⅰ中有氣泡產生. |
『捌』 某校實驗小組進行實驗研究(實驗裝置示意圖如下).(1)製取氧氣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填字母序號
(1)a裝置屬於固液混合不加熱型裝置,所以可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製取氧氣;b裝置屬於固體加熱裝置,所以可用加熱高錳酸鉀固體或硫酸鉀和二氧化錳固體製取氧氣;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有毒氣體,不能直接排空,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和鹼反應,所以可用鹼液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大氣. 故答案為:a、b;充分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減少污染空氣. (2)①該裝置適用於加熱固體製取氣體,所以可以用加熱氯化銨和氫氧化鈣製取氨氣, 反應方程式為2NH4Cl+Ca(OH)2 △ | .
『玖』 某實驗小組同學為了探究銅與濃硫酸的反應,進行了如下系列實驗。【實驗1】銅與濃硫酸反應,實驗裝置如圖
(1)2H 2 SO 4 (濃)+Cu 2CuO+2SO 2 (條件也可為「煅燒」) (6)BCD |
『拾』 某實驗小組同學為了探究銅與濃硫酸的反應,進行了如下實驗,實驗裝置如下所示.實驗步驟及現象如下:①先
(1)銅與濃硫酸共熱生成硫酸銅、二氧化硫和水,反應方程式為:Cu+2H 2 SO 4 (濃) CuSO 4 +SO 2 ↑+2H 2 O, 故答案為:Cu+2H 2 SO 4 (濃) CuSO 4 +SO 2 ↑+2H 2 O; (2)氯氣能夠與二氧化硫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根離子,硫酸根離子與鋇離子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澱,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SO 2 +H 2 O+Cl 2 ═2Cl - +4H + +SO 4 2- 、SO 4 2- +Ba 2+ =BaSO 4 ↓,所以向試管中滴加氯水,溶液會變渾濁, 故答案為:溶液變渾濁;SO 2 +H 2 O+Cl 2 ═2Cl - +4H + +SO 4 2- ;SO 4 2- +Ba 2+ =BaSO 4 ↓; (3)二氧化硫有毒,為了防止造成污染,需要使用尾氣吸收裝置,可以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多餘的二氧化硫, 故答案為:吸收SO 2 防止污染; (4)因二氧化硫的漂白為暫時性,結合生成的無色物質不穩定,則實驗方案為將褪色後的溶液加熱,若重新恢復紅色,則通入的氣體是SO 2 ;若仍為無色,則通入的氣體是Cl 2 , 故答案為:將褪色後的溶液加熱,若重新恢復紅色,則通入的氣體是SO 2 ;若仍為無色,則通入的氣體是Cl 2 . |
與實驗小組為進行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管道蝶形閥門
發布:2025-09-18 01:44:47
瀏覽:703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