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風帆傳動裝置

風帆傳動裝置

發布時間:2022-09-18 13:47:52

❶ 如何讓風能造福人類

風能是太陽能的一種形式。由於太陽能輻射造成地球各部分受熱不均勻,引起大氣層中壓力不平衡,使空氣在水平方向運動形成風,空氣運動產生的動能就叫風能。太陽能每年給全球的輻射能約有2%轉變為風能,相當於1.14×1016度電力的能量,大約為全世界每年燃燒發電量的3000倍。雖然風能具有儲量大、分布廣、可再生和無污染等優點,但是風能亦有密度低、能量不穩定和受地形影響等缺點。因此地球上的風能資源不可能全部利用。我國有可利用的風能資源約為2.53×1011瓦,相當於1992年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的1.5倍,平均風能密度為100瓦/平方米。

人類利用風能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埃及、巴比倫和中國等文明古國都是世界上利用風能最早的國家。風帆助航是風能利用最早的形式,直到19世紀,風帆船一直是海上交通運輸的主要工具。風力提水是早期風能利用的主要形式,公元前3600年前後古埃及就使用風車提水、灌溉。12世紀初風車才傳入歐洲,在蒸汽機發明前,風車一直是那裡的一種重要的動力源。有「低窪之國」之稱的荷蘭早就利用風車排水造田、磨面、榨油和鋸木等,至今還有數以千計的大風車作為文物保存下來,已成為荷蘭的象徵。19世紀,當歐洲風車逐漸被蒸汽機取代後,美國卻在開發西部地區時使用了數百萬台金屬制的多葉片現代風車進行提水作業。中國利用風車提水亦有1700多年歷史,直到20世紀中葉,僅江蘇省就還有20餘萬台風車用於灌溉、排澇和制鹽等。

風力發電是近代風能利用的主要形式。19世紀末丹麥開始研製風力發電機(簡稱風力機)但是一直到20世紀60年代,雖然工業化國家陸續製造出一些樣機,但除充電用的小型風力發電機外,都沒有達到商品化的程度。1973年石油危機發生以後,人們認識到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資源有限,終究會消耗始盡,而且燃料燃燒所引起的空氣污染和溫室效應等環境問題日趨嚴重。為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大力開發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如風能、太陽能、海洋能等勢在必行。風能利用又重新受到重視,並取得了長足的進步,500千瓦的風力發電機已進入市場,到1993年底全世界風力發電機裝機容量約300萬千瓦,年發電量50億千瓦時。風力發電已具有與常規能源發電競爭的能力。

將風的動能轉化為可利用的其他形式能量(如電能、機械能、熱能等)的機械統稱為風能轉換裝置。風力機是最通用的風能轉換裝置。現代風力機一般由風輪系統、傳動系統、能量轉換系統、保護系統、控制系統和塔架等組成。

風輪系統是風力機的核心部件,包括葉片和輪轂。風輪葉片類似於飛行器——直升機的旋翼,具有空氣動力外形,葉片剖面有如飛機機翼的翼型。從葉根到葉尖,其扭角和弦長有一定的分布規律。當氣流(風)流經葉片時,將產生升力和阻力。它們的合力在風輪旋轉軸的垂直方向上的分量可以使風輪旋轉,並帶動傳動軸轉動,將風的動能轉換成傳動軸的機械能。

風力機的保護系統和調節系統是保證安全和提高功能的重要部件。風力機調節系統是自動調節風輪運動參數的機構,主要由調向裝置和調速裝置組成。調向裝置的作用是調節風輪旋轉平面與氣流方向相垂直,使風力機的功率輸出最大。小型風力機常用尾舵調向,當風輪旋轉軸與氣流方向不一致時,作用在尾舵上的空氣動力可使風輪旋轉平面與氣流方向保持一致。中大型風力機常用伺服電機,在風向標和測速電機的控制下,它可以正反轉動,調整方向。

調速裝置是調節風輪轉速的,在風力機工作風速范圍內起功率調節作用,在高風速時起保護作用。

塔架用於支撐風力機風輪、機艙等部件,將風輪置於一定高度,利用風的剪切效應,使風輪增加輸出功率。例如,在鄉間田野上,如果10米高度處的風速為5米/秒,那麼在20米和30米高度處的風速就可分別達到5.6米/秒和6米/秒。風輪的輸出功率與風速的立方成正比,當一個風輪在5米/秒風速時輸出的功率是100千瓦,而在6米/秒風速時就可達到173千瓦。現代風力機在塔架底部安裝有專門的電子監控系統,使各部件協調運行,並對故障情況進行監測。

風力機的形式很多,且各有特點。按風力機額定功率大小,可劃分為微型(小於1千瓦)、小型(1~10千瓦)、中型(10~100千瓦)和大型(大於100千瓦)風力機。按照風輪旋轉軸形式分,又有水平軸風力機和垂直軸風力機之別。最常見的是水平軸風力機,技術上比較成熟。垂直軸風力機與水平軸風力機相比,它可以在任意風向情況下運動,不需要調向裝置;其次,發電機的位置接近地面,維修方便。垂直軸風力機的風輪有兩種,一種是阻力型,常見的有薩馮尼斯風輪、還有平板式和渦輪式風輪等;另一種是升力型,常見的有中形達里厄風輪和直葉片風輪等。垂直軸風力機的缺點是起動和制動性能差。

水平軸風力機按風輪葉片數目又有單葉片、雙葉片、三葉片和多葉片幾種。水平軸風力機按風輪與風向和塔架的相對位置劃分,有上風式和下風式風力機。風先流過風輪再通過塔架的為上風式風力機;風先流過塔架再通過風輪的為下風式風力機,它具有自動對風能力,但氣流在塔架後面會形成渦流,使風輪的輸出功率下降,稱為塔影效應。

人類利用風能按用途分有風帆助航、風力提水、風力發電和風力致熱等多種形式,其中風力發電是近代發展的最主要的形式。

尤其是近十年來,風力發電在世界許多國家得到了重視,發展應用很快。應用的方式主要有這么幾種:①風力獨立供電,即風力發電機輸出的電能經過蓄電池向負荷供電的運行方式,一般微小型風力發電機多採用這種方式,適用於偏遠地區的農村、牧區、海島等地方使用。當然也有少數風能轉換裝置是不經過蓄電池直接向負荷供電的。②風力並網供電,即風力發電機與電網聯接,向電網輸送電能的運行方式。這種方式通常為中大型風力發電機所採用,穩妥易行,不需要考慮蓄能問題。③風力/柴油供電系統,即一種能量互補的供電方式,將風力發電機和柴油發電機組合在一個系統內向負荷供電。在電網覆蓋不到的偏遠地區,這種系統可以提供穩定可靠和持續的電能,以達到充分利用風能,節約燃料的目的。④風/光系統,即將風力發電機與太陽能電池組成一個聯合的供電系統,也是一種能量互補的供電方式。在我國的季風氣候區,如果採用這一系統可全年提供比較穩定的電能輸出,補充當地的用電不足。

風力提水是早期風能利用的主要形式,至今許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仍在使用。風帆助航是風能利用的最早形式,現在除了仍在使用傳統的風帆船外,還發展了主要用於海上運輸的現代大型風帆助航船。1980年,日本建成了世界上第一艘現代風帆助航船——「新愛德」號,它有兩個面積為12.15米×8米的矩形硬帆,其剖面為層流翼型,採用現代的空氣動力學新技術。據統計,風帆作為船舶的輔助動力,可以減少燃料消耗10%~15%。

風力致熱是近年來開始發展的風能利用形式。它是將風輪旋轉軸輸出的機械能通過致熱器直接轉換成熱能,用於溫室供熱、水產養殖和農產品乾燥等。致熱器有2類:①採用直接致熱方式,如固體與固體摩擦致熱器、攪拌液體致熱器、油壓阻尼致熱器和壓縮氣體致熱器等。②採用間接致熱方式,如電阻致熱、電渦致熱和電解水制氫致熱等。目前風力致熱技術尚處在示範試驗階段,試驗證明直接致熱裝置的效率要比間接致熱裝置的效率高,而且系統簡單。

❷ 老款雅馬哈風帆90兩沖踏板負重跑不動是怎麼回事,新換的傳送一套。進氣閥片。請大師們指點!

二沖和四沖,在處理上是不太一樣的,先確認有沒有怠速,沒有怠速無從談起,有穩定的低怠速,發動機可以實現非常迅速的爆力加油門狀態,可以拆下消音器測試,滿足以上條件,再次解決傳動箱里的問題,如果不能滿足上述條件,解決發動機的問題,兩個位置分別確認,就容易處理了,參考吧,其它的不講了,本人不擅長灌水,

❸ 16世紀到19世紀,風帆戰艦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從單桅帆船到三桅帆船,甲板炮移到船艙之內,前者提高抗風浪能力,後者提高了火力。

❹ 風帆蓄電池怎麼充電

風帆蓄電池怎麼充電
風帆蓄電池的恰當充電方法能增加蓄電池的使用壽命,以下:

1、充電前查驗,蓄電池是不是完好無缺,布線是不是完好無損,並開啟氣蓋。

2、當單格電壓降低至1.7V,電壓表電壓41V(行車載入),電解法比重降低至1.18時要立即開展充電。

3、充電全過程中電解液溫度不能超出55℃,不然應採用減少充電電流量,人力降低溫度或中止充電等對策。

4、蓄電池充電至飽合時,電壓和電解液比重在2-3鍾頭內幾乎不升高,並出現很多汽泡,電解液比重達1.26,單格電壓達2.4V。

5、如果是新蓄電池,將比重配為1.26的電解液製冷至30℃後引入蓄電池,引入量以高過鋰電池保護板10-20mm為妥,靜候6鍾頭,液溫降到35℃下列才能逐漸充電。

6、蓄電池充電終期時,用純凈水或比重為1.4的稀鹽酸,調節電解液比重為1.26,並保持良好的高寬比。蓄電池充電前因後果應作電壓電解液比重紀錄。紀錄將有利於蓄電池的維護保養和確保剖析。
風光580 PLUS年內上市
6月15日,中國工信部公布了第三45批新汽車申請名冊,《車主指南》在這其中發覺車風風光580PLUS的申報信息,依據相關信息內容,這新款車或將會在2021年內發售。

外型層面,風光580PLUS選用了類似凌志雷克薩斯的大規模紡錘形進氣格柵,而且完成了變壞解決,再相互配合 車燈 處的深藍色裝飾設計及其保險桿兩邊的鮮紅色引流口裝飾設計,全部前臉極具健身運動氣場。尾端使用了圍繞式後尾燈設計方案,多邊大口徑排氣管裝飾設計炫酷滿滿的。

申報信息表明,車體的總長度為4720mm,總寬為1865mm,高度為1710mm,輪距為2785mm,比風光580的規格稍大一些,但精準定位或是中小型SUV。
車系長短(mm)總寬(mm)高度(mm)輪距(mm)風光5804715184517152780風光580PLUS4720186517102785
配備層面,風光580PLUS也有鹵素燈的版本號,代表著精準定位僅僅比風光580高一點罷了,標價很有可能是在8-十二萬的范圍內。

驅動力層面,風光580PLUS配用的是一台1.5T汽車發動機,最大能夠輸出135kW,比風光580的1.5TGDI汽車發動機驅動力稍高,配對的傳動裝置預估依然是CVT變速器。 風帆蓄電池怎麼充電 風光580 PLUS年內上市 @2019

❺ 立式風車的原理

風帆的構造原理與中國式船帆無異。每面帆以滕圈套在桅扦上,上端系游繩(升帆索)吊掛在輻桿的滑車上。帆的靠近立鈾的一邊用纜繩(帆腳索)拉系在臨近的一個桅桿下部。通過收放游繩來調節帆的高低及帆的受風面積。風吹帆,推動桅桿,使立軸和平齒輪轉動,驅動翻車。風壓與帆的面積、升掛高度及安裝角度有關。風大時,一個平齒輪可驅動兩台甚至三台翻車。
在風車啟動之前,調節轉速的主要措施是選擇風帆的升掛高度,另一辦法是增減纜繩的長度,改變風帆與纜繩及風輪半徑方向的夾角。根據劉仙洲所記,天津塘沽地區風車的風帆在拉緊時與風輪半徑重合。蘇北阜寧風車的風帆在拉緊時與風輪半徑成一初始角。
立式風車最為巧妙之處在於風車運轉過程中風帆的方向自動調節(如圖)。風帆為船帆式。帆並非安裝於輪軸徑向位置,而是安裝在軸架周圍的八根柱桿上。帆又是偏裝,即帆布在桿的一邊較窄,在另一邊較寬,並用繩索拉緊。如圖,當風作用於A時,帆為順風,帆與風向垂直 (受力最大)並被繩拉緊;轉到位置C時,帆被吹向外,帆面與風向平行;至E處再恢復迎風位置。利用繩索的松緊和帆的偏裝,它可以利用戧風或逆風,如同在船帆中一樣。這種裝置方式使帆可以自由隨風擺動,而不產生特別的阻力,帆在外周轉動的有效風力作用范圍,超出180度。如在位置G,開始轉入順風,帆還可以利用部分風力少量作業。這種船帆式風車的特色,為中國所獨有。

❻ 求,水風車的構造圖

立式風車 背景簡介 立式風車是一種由風力驅動使輪軸旋轉的機械,旋轉的輪軸帶動磨或水車,從而達到磨麥或取水灌溉的目的,它發明於宋代。南宋劉一止(1078~1161)《苫溪集》卷三:「老龍下飲骨節瘦,引水上訴聲呷呀。初疑蹙踏動地軸,風輪共轉相鉤加。……殘年我亦冀一飽,謂此鼓吹勝聞蛙。」這里,「風輪」當指風車的風輪,「鉤加」應指風車與翻車之間的傳動。從「殘年」二字推斷,這當是1140~1150年前後的事。明代,徐光啟《農政全書》卷十六記,「近河南及真定諸府(在今河南、河北兩省內),大作井以灌田」,「高山曠野或用風輪也」。《天工開物》卷一又記,揚郡(今江蘇省揚州、泰州、江都等地)「以風帆數扇」驅動翻車,「去澤水以便栽種」。 立式風車動畫模擬 立式風車的復原模型圖 風車的早期記載過於簡略,沒有指出裝置的結構形式和葉片(風帆)數。明代童冀的《水車行》對零陵(今湖南水州及廣西全州一帶)使用風力翻車的情景作了如下描述:「零陵水車風作輪.緣江夜響盤空雲。輪盤團團徑三丈,水聲卻在風輪上。……輪盤引水入溝去,分送高田種禾黍,盤盤自轉不用人,年年只用修車輪。」對照清代的記載,可以斷定,這種直徑達三丈的風車為立軸式(或稱立帆式)「大風車」。 原理和結構簡介 清中葉,周慶雲在《鹽法通志》卷三十六中描述了立軸式風車的構造原理:「風車者,借風力回轉以為用也。車梵谷二丈余,直徑二丈六尺許:上安布帆八葉,以受八風。中貫木軸,附設平行齒輪。帆動批轉,激動平齒輪,與水車之豎齒輪相搏,則水車腹頁周旋,引水而上。此制始於安鳳官灘,用之以起水也。長蘆所用風車,以堅木為干,干之端平插輪木者八。如車輪形。下亦如之。四周掛布帆八扇。下輪距地尺余,輪下密排小齒;再橫設一軸,軸之兩端亦排密齒與輪齒相錯合,如犬牙形,其一端接於水桶,水桶亦以木製,形式方長二三丈不等,寬一尺余。下入於水,上接於輪。桶內密排逼水板,合乎相之寬狹,使使無余隙,逼水上流入池。有風即轉,晝夜不息。……」又按:「一風車能使動兩水車。譬如風車平齒輪居中,馭駛兩水車豎齒往來相承,一車吸引外溝水。一車吸引由汪子流於各溝內未成鹵之水。 晚清林昌彝《硯桂緒錄》則介紹了立軸風車的裝用方法:「山陰汪禹九《雨韭鑫筆記》載造風車車水之法,極為巧便,嘗謂船使風篷,隨河路之灣曲尚可宛轉用之,若於平地作風車以轉水車,可代桔槔之多費人力,亦不必如舟帆之隨時轉側也。風車之篷用布蒲、竹篾者。皆可架車於平地四面有風處,風車圈各有筍。互相接續於水車,如鍾表內銅圈然。其水車一如田問常用之式,置於水中亦有筍以接風車,隨之而轉。又風車上下另加篷兩扇,斜側向里,留篷以逼風入車更得力。惟水車置於河道內,殊礙行船,可於堤外開一水竇,通堤內開溝三五丈,引水入大池中,池中置水車,岸上置風車,隨風所向轉水灌田。……昔余過浙江處州,舟中曾見鄉村中用此法以車水。」其中,「風車圈」系指卧置大齒輪,「筍」即齒輪的齒。另加的兩扇「篷」起著導風於風輪的作用,擴大了風能利用面積。 據陳立調查,20世紀50年代初,僅渤海之濱的漢沽塞上區和塘大區就有立軸式風車約600部。民間有詩雲:「大將軍八面威風,小桅子隨風轉動,上戴帽子下立針,水旱兩頭任意動。」 立軸式風車採用形似八稜柱的框架結構,又稱「走馬燈」或大風車。立軸上部鑲接8根輻桿,下部鑲接8根座桿。桅桿與輻桿、座桿、旋風欖、篷子股相聯,掛上風帆,即構成風輪。立軸與鐵環的配合,以及針子與鐵軸托(鐵碗)的配合,構成兩副滑動軸承。平齒輪固定在立軸下部,與一個小的豎齒輪(旱頭,有17或18個齒)嚙合。豎齒輪通過其方孔,裝在直徑約7寸的大軸上,並可在軸上左右移動,以實現齒輪的嚙合與分離,起離合器的作用。大軸上裝著主動鏈輪(水頭,12個齒),驅動龍骨。 漢沽立式風車結構簡圖 天津塘沽風車掛帆法 阜寧風車掛帆法 1.揚繩(4根粗鐵絲或木桿拉在大柱1) 2.輻桿(傘盤秤) 3.鐵環(將軍帽) 4.立抽(大將軍。直徑大於8寸,高22尺)5.旋風欖6桅桿(小桅子)7.風帆(風篷,8個) 8.座桿9針子(錐形鐵軸端) 10.平齒輪(車盤,車圈,直徑10尺,88個齒) 11.篷子股(支桿) 12.大柱。註:括弧內為別名與規格。 風帆的構造原理與中國式船帆無異。每面帆以滕圈套在桅扦上,上端系游繩(升帆索)吊掛在輻桿的滑車上。帆的靠近立鈾的一邊用纜繩(帆腳索)拉系在臨近的一個桅桿下部。通過收放游繩來調節帆的高低及帆的受風面積。風吹帆,推動桅桿,使立軸和平齒輪轉動,驅動翻車。風壓與帆的面積、升掛高度及安裝角度有關。風大時,一個平齒輪可驅動兩台甚至三台翻車。 在風車啟動之前,調節轉速的主要措施是選擇風帆的升掛高度,另一辦法是增減纜繩的長度,改變風帆與纜繩及風輪半徑方向的夾角。根據劉仙洲所記,天津塘沽地區風車的風帆在拉緊時與風輪半徑重合(上中圖)。蘇北阜寧風車的風帆在拉緊時與風輪半徑成一初始角(上右圖)。 立式風車最為巧妙之處在於風車運轉過程中風帆的方向自動調節(如圖)。風帆為船帆式。帆並非安裝於輪軸徑向位置,而是安裝在軸架周圍的八根柱桿上。帆又是偏裝,即帆布在桿的一邊較窄,在另一邊較寬,並用繩索拉緊。如圖,當風作用於A時,帆為順風,帆與風向垂直 (受力最大)並被繩拉緊;轉到位置C時,帆被吹向外,帆面與風向平行;至E處再恢復迎風位置。利用繩索的松緊和帆的偏裝,它可以利用戧風或逆風,如同在船帆中一樣。這種裝置方式使帆可以自由隨風擺動,而不產生特別的阻力,帆在外周轉動的有效風力作用范圍,超出180度。如在位置G,開始轉入順風,帆還可以利用部分風力少量作業。這種船帆式風車的特色,為中國所獨有。 風帆及其受力轉動示意圖 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還有很多立式風車、出於它體積龐大,佔地面積較多、20世紀80年代中期已被電動或內燃機水泵替代。 知識點 1、立式風車是一種由風力作為原動力,來驅動輪軸旋轉的機械。 2、立式風車是採用風力作為原動力,是綠色能源,環保能源。 3、立式風車最為巧妙之處在於風車運轉過程中風帆的方向自動調節。 4、立式風車主要結構由平齒輪、立軸和風帆等組成的回轉運動。 5、以實現齒輪的嚙合與分離,起離合器的作用。 http://b2museum.cdstm.cn/ancmach/machine/ja_14.html 這個網址可以讓你了解更多1 去看看樓主你就完全明白了,謝謝採納!

❼ 請問風帆二沖程摩托車油耗高的原因

二沖程的踏板車本來油耗就很大,風帆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產品,這種車舊了以後油耗會增加更明顯。二沖程車油耗高可能涉及的原因也較多,如空濾堵塞,化油器老化或調試不當,油麵過高或混合比過濃,電控風門熱車後無法完全關閉,缸體、活塞和活塞環磨損造成缸壓不足,簧片閥或曲軸油封漏氣,排氣管堵塞,發動機積碳較多,傳動系統部件如皮帶、皮帶輪等磨損打滑損失動力,機油的混合比過大影響燃燒等,這些都會造成油耗超標。

❽ 風帆90,跟那款車配件相同,想改裝呢,但發現大部分都標有JOG90,什麼的 ,好多改裝件都搜不到風帆的

風帆90的發動機代號是4dm,機器是台灣山葉yamaha過來的
風帆的原型是日本yamaha的印王axis90,機器代號是3wf
3wf和4dm是完全一樣的,統稱jog90系列。但是據說台灣機器的模具是日本賣二手過去的,另外日本的鋼水也會比較好,體現出來就是機器的耐用性很好
綜上,所以凡是標jog90的零件均通用,部分福喜的零件也可通用(傳動等)。改裝風帆90,直接找jog90的零件即可,可以直上的。

❾ 風帆車簡單原理

風帆車是一種通過風力來驅動的三輪小車。

在三角結構車架的各個交點處安裝有小橡膠車輪,小車的中間部位安裝一個桅桿,裝上風帆後,在風力達到2級的時候,小車在一般開闊平坦的地面上可以前行。通過控制風帆的角度開閉控制小車的快慢和走停,通過控制前輪的轉向改變小車的前行方向。

風帆車種類

國外已經有風帆車,一般在草原、沙灘或者較開闊平坦的地面使用。

1、一種風帆車結構是帆的轉向控制為全自動,由電機正反轉控制帆的轉角,成本較高,不易推廣和普及;

2、還有一種風帆車的轉向機構是採用半隻把,操作者用一 只手控制轉向,另一隻手拉動繩索調控風帆與風的角度,控制車速。該結構操作不方便,一般人不易掌握。

❿ 垂直軸式風帆風力發電是一項什麼樣的技術

風能是離我們最近、運用最方便、儲能巨大的清潔能源,但長期以來,風電產業卻成了高投入、低產出、高風險、低收益的產業。裝機容量大而發電量低,風小發不出電、風大又並不了網,葉片問題、變速箱問題、軸承問題、 控制系統問題,層出不窮,使用壽命短、維護費用高昂……國內絕大部分風電場長期處於虧損運營狀態。

深圳風水輪風電科技有限公司的精英團隊歷時15年,研發出世界首創沖壓噴氣式翼型風帆風力發電機技術,創造性的提出了頭輕腳重的風力發電機的整體物理結構,突破了原先水平軸旋翼風車發電風機結構的頭重腳輕的設計瓶頸的局限,從而為風力發電機的主體結構使用混凝土材料、普通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和復合材料建造奠定了基礎,標志著零級風啟動、單機萬千瓦級以上的超大功率的風力發電機不再是夢想,為風力發電機真正實現低成本商業化、產業化開辟了一條全新的通道。本項目的產業化實施,將徹底的改變人類的能源格局,風電將真正的與水電、火電並駕齊驅成為三大常規能源。

他們研製的被人稱為「永動機」的風帆風力發電機令人震撼:直徑20米,運轉系統重達108噸的風力發電機能在零級風速下啟動,成功的實現了24小時365天不停運行!據公司設計師介紹:大家都說說我們的風機是當代的「永動機」,其實我們的設計並沒有違背能量守恆的原理,零級風不是沒有風,實際上零級風的風速是每秒0~ 0.2米。我們的風機無論多大的重量,都能在這樣的超低風速下啟動運行,關鍵是這種風機的物理結構設計的十分巧妙!

閱讀全文

與風帆傳動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突然投屏找不到設備 瀏覽:406
直線軸承座uu代表什麼 瀏覽:251
消防器材計入管理費用怎麼算 瀏覽:124
肋夾玻璃幕牆配套五金件 瀏覽:356
錄音有什麼攜帶型設備 瀏覽:764
機床皮帶跑偏怎麼調 瀏覽:986
上海新建高檔五金電器批發市場 瀏覽:195
戰斧機械鍵盤怎麼樣 瀏覽:863
天水商用廚房設備哪裡有 瀏覽:666
samp工具箱手機下載 瀏覽:775
熒光筆怎麼開安全閥門 瀏覽:114
數控車床後軸承怎麼緊 瀏覽:218
設備日常檢查注意哪些 瀏覽:646
煤礦井下設備三證一標志是什麼 瀏覽:111
鑄造企業土地使用稅怎麼計算 瀏覽:780
管道蝶形閥門 瀏覽:703
家用燃氣閥門怎樣安裝 瀏覽:906
閥門銘牌的壓力是什麼壓力 瀏覽:406
軸承代號LF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822
手動控制噴泉用什麼閥門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