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微機保護裝置基本組成是什麼
微機保護裝置的基本系統包括四部分,數據採集單元、數據處理單元、開關量輸入/輸出系統以及通信介面。 1、數據採集單元:即模擬量輸入系統,它將模擬輸入量轉換為所需的數字量。包括輔助變換器(即電壓形成器)、低通濾波器(ALF)、采樣/保持器(S/H)、多路開關(MPX)以及模/數(A/D)變換器等功能器件。包括變換器、壓頻變換器(VFC)、計數器等器件。 2、數據處理單元:即微機主系統(CPU主系統)它將數據採集單元輸出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完成各種繼電保護功能。它包括微處理器(MPU)、只讀存儲器(EPROM和E2PROM)、隨機存取存儲(RAM)、時鍾等器件。 3、開關量輸入/輸出系統:完成各種保護的出口跳閘、信號顯示、列印、報警、外部觸點輸入及人機對話等功能。它由多種輸入/輸出介面晶元(PIO或PIA)、光電隔離器、有觸點中間繼電器等組成。 4、通信介面:在縱聯保護中,與線路對端保護交換各種信息。或在與中調聯絡中,將保護各種信息傳送到中調,或接受中調的查詢及遠方修改定值。它由輸入輸出串列介面晶元構成。 微機保護較之常規保護的進步,主要採用了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即將常規保護連續的模擬量處理方法量化為一種離散的數字式的處理方法。微機保護的基本結構也是圍繞著信號處理流程展開的。
⑵ 微機系統由哪些部分組成
微機計算機系統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構成。
硬體系統主要由中央處理器、存儲器、輸入輸出控制系統和各種外部設備組成。中央處理器是對信息進行高速運算處理的主要部件,其處理速度可達每秒幾億次以上操作。存儲器用於存儲程序、數據和文件,常由快速的主存儲器(容量可達數百兆位元組,甚至數G位元組)和慢速海量輔助存儲器(容量可達數十G或數百G以上)組成。
各種輸入輸出外部設備是人機間的信息轉換器,由輸入-輸出控制系統管理外部設備與主存儲器(中央處理器)之間的信息交換。
軟體分為系統軟體、支撐軟體和應用軟體。系統軟體由操作系統、實用程序、編譯程序等組成。操作系統實施對各種軟硬體資源的管理控制。實用程序是為方便用戶所設,如文本編輯等。編譯程序的功能是把用戶用匯編語言或某種高級語言所編寫的程序,翻譯成機器可執行的機器語言程序。
支撐軟體有介面軟體、工具軟體、環境資料庫等,它能支持用機的環境,提供軟體研製工具。支援軟體也可認為是系統軟體的一部分。應用軟體是用戶按其需要自行編寫的專用程序,它藉助系統軟體和支援軟體來運行,是軟體系統的最外層。
拓展資料:
微機系統是一種能自動、高速、 精確地處理信息的現代化電子設備,計算機具有算術運算和邏輯判斷能力,並能通過預先編好的程序來自動完成數據的加工處理,因此,也可以說計算機是一種幫助人類從事腦力勞動 ( 包括記憶、計算、分析、判斷、設計、 咨詢、診斷、決策、學習和創造等思維活動) 的工具。
現在,計算機的應用已深入到社會的各個角落,極大地改變著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成為信息時代的主要標志,但是它還有很多漏洞。
微機保護裝置採用了國際先進的DSP和表面貼裝技術及靈活的現場匯流排(CAN)技術,滿足變電站不同電壓等級的要求,實現了變電站的協調化、數字式及智能化。此系列產品可完成變電站的保護、測量、控制、調節、信號、故障錄波、電度採集、小電流接地選線、低周減載等功能,使產品的技術要求、功能、內部接線更加規范化。
產品採用分布式保護測控裝置,可集中組屏或分散安裝,也可根據用戶需要任意改變配置,以滿足不同方案要求。 微機保護裝置適用於110KV及以下電壓等級的保護、監控及測量,可用於線路、變壓器、電容器、電動機、母線PT檢測、備用電源自投迴路及主設備的保護、控制與監視。單元化的設計使其不但能方便地配備於一次設備,也可以集中組屏、集中控制。
規范的現場匯流排介面支持多個節點協調工作,實現系統級管理和綜合信息共適用范圍 隨著科學技術手段的進步,和對適用環境更高要求,微機保護功能性也越趨完善。通用型微機綜合保護裝置可作為35KV及以下電壓等級的不接地系統、小電阻接地系統、消弧線圈接地系統、直 接接地系統的各類各類電器設備和線路的保護及測控,也可作為部分66KV、110KV電壓等級中系統的電壓電流 的保護及測控。
⑶ 微機保護系統硬體組成幾個部分作用
微機保護的硬體電路一般由六個功能單元組成,即數據採集系統、微機主系統、開關輸入輸出電路、工作電源、通信介面和人機對話系統。
傳統的繼電保護裝置使輸入電流和電壓信號模擬量之間的直接比較和計算,使得模擬量比較和計算給定的機械數量(如彈簧扭矩)或電量(如閾值電壓)的設備決定是否旅行。
計算機系統只能進行數字運算或邏輯運算,所以微機保護的工作過程大致如下:電力系統故障時,故障電力轉換為數字量通過模擬輸入系統,然後進入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CPU),保護故障信息根據相應的演算法和程序操作,和操作的結果相比,在任何時間設置為給定值,判斷是否發生故障。
一旦在該區域確認故障,根據斷路器的電流狀態和開關量輸入跳閘繼電器,跳閘信號由開關量輸出系統發出,故障信息顯示並列印出來。
(3)微機保護裝置系統主程序設計擴展閱讀:
微機保護裝置使用最新的硬體晶元提高技術成熟,使用80c196kbCPU、測量14A/D轉換、模擬輸入電路多達24路,使用信號處理晶元DSP處理收集數據,使用快速傅里葉變換,得到基波諧波8次,特殊的軟體自動校正,確保測量精度高。
採用雙埠RAM和CPU進行數據轉換,形成多CPU系統,採用CAN匯流排進行通信。它具有通信速率高(高達100MHZ,運行在80或60MHZ)和抗干擾能力強的特點。通過鍵盤和液晶顯示單元可以方便地進行現場觀察和各種保護方法及保護參數。
復制(或數據採集系統)CPU主系統開/關(或數字)輸入/輸出系統模擬輸入系統,主要是將模擬量正確地轉換成所需的數字量。CPU主系統主要對模擬輸入系統的原始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完成各種繼電保護功能。
開關數量(或數字數量)輸入/輸出系統,完成各種保護出口跳閘。信號報警。外部接觸輸入和人機對話等功能。
⑷ 微機保護運行中應特別注意哪些事項
年來,隨著微機保護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 微機保護裝置在新建變電站和舊站的保護改造上,被普遍採用。但因運行人員運行維護經驗不足和產品設計、製造質量上存在某些缺陷,往往導致微機保護裝置工作不正常。結合黃埔供電局微機保護裝置的運行維護經驗,提出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1 變電站微機保護的抗干擾問題 由於微機保護裝置是由各種電子元器件和CPU晶元組成的弱電工作迴路,很容易受到外界諧波、強雷電波及無線電波的干擾,導致裝置程序運行出錯、死機、拒動或誤動等不正常情況。因此,微機保護裝置的抗干擾措施非常重要。除了全面執行原電力部1994年頒發的《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反事故措施要點》及1996年原電力部頒發的《微機繼電保護裝置運行管理規程》的有關規定,嚴格按照有關規程、反措進行設計、施工和驗收外,廣州電力局還要求生產廠家對端子排的正電源與跳閘迴路必須隔開3個端子排的距離,防止人為誤碰或端子排老化、絕緣降低,導致控制迴路誤發跳閘信號事故。嚴格執行「不允許用電纜芯兩端同時接地的方法作為抗干擾措施」。繼保運行人員在進行維護工作時必須嚴格檢查這些措施的落實情況,確保接地點接地可靠,裝置的抗干擾盒工作正常。 隨著現代社會通訊工具的普及,繼保運行人員隨身攜帶的手機、無線電對講機等通訊工具對微機保護裝置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必須在保護安裝處以及有可能使用這些通訊工具的場所,用它們發出的無線電信號對有關保護裝置進行干擾試驗。如果保護屏使用鐵門封閉的,應分別在鐵門關閉及打開的情況下進行干擾試驗。試驗時保護裝置不允許出現任何異常現象,否則要求廠家立即處理,並全面檢查執行規程、反措要求情況,絕不能馬虎了事走過場。 繼保運行人員 在平時的維護工作中,要根據規程及反措要求,對實際運行中出現的情況進行檢查,看看有關規定是否全部落實並及時處理裝置運行故障,以避免保護裝置工作不正常。 2 整定通知單填寫內容的問題 微機保護裝置的功能比較齊全,基本上能滿足各種動作邏輯的要求,因此它的整定項目格式表較多。但是,針對不同的電壓等級及設計要求,並不是每一個整定項目都必須用到。一般的整定通知單只給出所需保護的名稱、整定項目和具體數據,對用不到的整定項目沒有特別註明投退要求。所以運行人員必須根據保護裝置的設計要求和實際運行需要,查清有關圖紙,詢問有關的整定部門,對用不到的整定項目予以退出,對必須用的整定項目予以完善投退,否則可能造成「誤整定」,導致運行事故。 規范填寫微機保護裝置整定通知單和正確執行整定值的輸入、投退與核對,必須成為繼保人員日常運行維護工作的重點。把好整定通知單的規范填寫、管理和執行關,才能保證不發生繼保「三誤」中的「誤整定」事故,確保保護裝置動作的完全正確。 3 保護屏壓板標簽准確命名的問題 如對LSA-200型主變保護裝置中的「主變110 kV過流保護動作Ⅱ段出口跳變低開關」壓板,圖紙標示及施工單位命名為「主變變高後備保護動作Ⅱ段出口跳變低開關」。通過查設計圖紙和現場接線發現,「主變變高後備保護」包括「主變110 kV過流保護」及「主變110 kV零序過壓保護」。如果不按實際需要進行命名,造成壓板的誤投退,將影響以後繼保運行人員的安全試驗工作,威脅電網安全運行,也會對事故時分析保護動作情況產生誤導。其他保護的壓板命名與此相同。所以,繼保運行人員不但要在投產驗收時嚴格把關,要求安裝、調試單位規范、准確地對保護硬壓板進行命名,而且在平時的維護試驗中,必須對每一塊壓板的標簽名稱進行重復核對、檢查,防止因設備改造、運行方式改變時,沒能及時隨壓板功能修改而改正壓板名稱,導致保護不正確投退。 4 微機保護裝置內部連接線及晶元保護問題 ISA-1H型保護裝置的CPU主插件與電源過渡插件之間,通過電腦連接線進行活動的連接,CPU主插件本身也有部分外露過長的連接線。在測試裝置電源及迴路絕緣的過程中,要拔出插件或插入插件,難免會拉動 或碰及這些連接線,導致CPU主插件與電源過渡插件之間連接線接觸不良,甚至損壞元件,使保護裝置不能正常工作。 在定期試驗中,出現因插件的拉動而導致連接線松動和人手接觸插件晶元的現象不可避免,由此造成連接線接觸不良的安全隱患。該隱患一般不會立即顯現,而是在裝置充電發熱並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後,才會暴露。因此,繼保工作人員必須以嚴格、細致、認真的工作態度,按照要求進行微機保護裝置的調試。並且注意以下4點問題:(1)不得在現場試驗過程中進行插件維修;(2)在現場試驗過程中不許拔出插件測試,只許用廠家提供的測試孔或測試板進行測試工作;(3)不許用手直接取出插件或晶元,必須採用專用工具或採取專門措施,防止因人身靜電損壞集成電路或晶元;(4)除裝置運行死機外,一般不要按CPU插件面板上的「硬復歸」按鈕。 5 低周減載項目試驗時防止誤跳其他設備的問題 110 kV變電站同一個10 kV饋線微機保護屏,設計有6套以上的保護裝置。每一套保護裝置中,低周減載電壓引入線均通過保護屏電壓小母線上的端子排並聯接入。因此,對不同設備的低周減載項目進行試驗時,不要在保護屏端子排取出的電壓線上加入試驗電壓,以防止加錯電壓迴路,誤跳其他運行中的設備。最好在裝置本身的背板接線上加入試驗電壓,並解開到端子排的電壓引線,防止向電壓小母線反送試驗電壓引起誤跳閘事故。在每一設備的低周減載電壓迴路上,掛上具有明顯區別的標示牌,以區分同一保護屏之間不同設備保護裝置的低周減載電壓迴路,確保試驗的安全。 6 整組試驗時整定值誤差問題 在定期試驗工作中, 裝置的整定值都必須用整組試驗的方法進行校驗。由於裝置的零飄、平衡度、線性度調試是在主控制室保護屏的端子排上加入采樣量進行的,而整組試驗是在高壓室開關櫃CT的二次迴路上加入故障采樣量的,這就難免會因迴路的阻抗影響而導致故障采樣量動作值與裝置整定值有誤差。如果誤差符合要求(在5%之內),可不必懷疑裝置的准確性及迴路問題;如果誤差超過5%,就必須對裝置的零飄、平衡度、線性度重新進行調整。所有微機保護變電站中,在設計時就應要求各電流、電壓采樣量用的銅芯屏蔽電纜截面足夠大,而且端子排的過渡壓板必須採用接觸面大、接觸可靠的過渡壓板,盡可能減少迴路阻抗,保證裝置采樣量的准確性。試驗時應先緩慢加入故障量,校驗迴路有無寄生迴路,再校對用於發信的整定值,然後再逐步加大故障量至整定臨界值和1.5倍整定值,並分別進行沖擊試驗,以校驗裝置動作是否正確、可靠。 在微機保護裝置的運行維護中,還必須注意以下項目的測試和檢查: (1) 迴路的絕緣及耐壓試驗(試驗前除交流采樣元件外,必須將其他插件拉出,防止損壞有關電子元件及晶元)。 (2) 驗逆變電源,包括測試裝置在80%、100%、115%額定電壓時,驗逆變電源的輸出是否穩定可靠;檢查直流電壓由0緩慢上升至80%額定電壓的過程中,逆變電源應能可靠自啟動。 (3) 裝置的輸入、輸出及接點開關量的輸入、輸出試驗。 (4) 運行中核對整定值,必須在裝置的「查看」狀態下進行。當進入裝置的「整定」狀態時,保護就會退出運行。
⑸ 【微機保護原理】微機保護裝置是如何工作的
微機保護裝置實際上是一種新興的智能斷電保護裝置,由單片微機智能控制,能夠保證器械斷電時不發生相關的危險,其內部構成由五個部分組成,分別有信號輸入電路,單片微機系統,人機介面,電源和輸出通道迴路部分,五個部分相互工作但彼此配合。
1.信號輸入電路
信號輸入電路是用來收取相關操作信息的電路系統,一般輸入的信號分為兩個種類,一種是開關量信號,另外一種是模擬量信號。輸入電路的作用就是以最完善的方式處理這兩種信號,並完成整個系統的信號輸入介面的功能,保證其他系統能夠正常工作。開關量信號通常需要進行轉換,而輸入的電壓和電流就是模擬量信號。
2.單片微機系統
單片微機系統是整個微機保護裝置的核心,通常是由單片微機和擴展晶元構成的,當然,它不僅僅是由這些硬體系統構成的,它還包括很多存儲在存儲器里的軟體系統。整個單片微機系統的主要工作是數值計算、測量、邏輯運算及對整個系統的控制和記錄,而這些工作通常對硬體的要求非常特殊,它需要CPU對整個過程進行控制,並且完美銜接。單片微機系統可以是單CPU或多CPU系統,目前,大部分復雜的系統均已採用多CPU模式對系統進行控制,較為簡單的系統則可以採用單CPU進行控制。
3.人機介面部分
如同電腦一樣,在大多數情況下,單片微機系統還需要人為地對其進行干預,為了適應工作環境和方式的轉變,需要人為地對系統進行改變,包括數值輸入、控制方式等信息。這些動作可以通過鍵盤、液晶顯示屏、列印等方式實現。
4.輸出通道
對控制的對象進行控制並輸出的出口通道即輸出通道。輸出通道需要在系統工作時將小功率信號改為大功率信號,並滿足輸出的大功率需求。在此過程中,控制人員必須要防止控制的對象對微機系統的反饋干擾,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通常會在輸出通道中進行光隔離處理。被控對象與微機系統之間的介面電路系統,這便是輸出通道。
5.電源部分
電源系統我想大部分都應該了解,沒有電源系統就無法工作。但是微機保護系統對電源的要求較高,通常會要求提供動力的電源時逆變電源,即能夠將直流電逆變為交流電,再將交流電轉變為系統所需的直流電,這樣可以加強系統的抗干擾能力。
目前,所有的微機保護裝置均是以上述五個模塊功能進行模塊化設計,只不過會根據具體需求設計不同的模塊組合和數量,這也使得微機保護裝置不論是在設計、使用還是在維護的過程中都給了人們極大的方便。微機保護系統必然是一個很受歡迎的保護系統。
⑹ 微機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是什麼
微機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是:
1、運算速度:
運算速度是衡量計算機性能的一項重要指標;
2、字長:
計算機在同一時間內處理的二進制位數;
3、內存儲器的容量:
內存儲器,也簡稱主存,是CPU可以直接訪問的存儲器,內存儲器容量的大小反映了計算機即時存儲信息的能力;
4、外存儲器的容量:
外存儲器容量通常是指硬碟容量(包括內置硬碟和移動硬碟)。外存儲器容量越大,可存儲的信息就越多;
5、外部設備的配置及擴展能力:
主要指計算機系統配接各種外部設備的可能性、靈活性和適應性。
(6)微機保護裝置系統主程序設計擴展閱讀:
微機保護裝置:
微機保護裝置採用了國際先進的DSP和表面貼裝技術及靈活的現場匯流排(CAN)技術,滿足變電站不同電壓等級的要求,實現了變電站的協調化、數字式及智能化。
此系列產品可完成變電站的保護、測量、控制、調節、信號、故障錄波、電度採集、小電流接地選線、低周減載等功能,使產品的技術要求、功能、內部接線更加規范化。
產品採用分布式保護測控裝置,可集中組屏或分散安裝,也可根據用戶需要任意改變配置,以滿足不同方案要求。
微機保護裝置適用於110KV及以下電壓等級的保護、監控及測量,可用於線路、變壓器、電容器、電動機、母線PT檢測、備用電源自投迴路及主設備的保護、控制與監視。
單元化的設計使其不但能方便地配備於一次設備,也可以集中組屏、集中控制。規范的現場匯流排介面支持多個節點協調工作,實現系統級管理和綜合信息共適用范圍。
網路-微機系統
⑺ 微機保護裝置硬體主要包括哪幾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麼
通常微機保護的硬體電路由六個功能單元構成,即數據採集系統、微機主系統、開關量輸入輸出電路、工作電源、通信介面和人機對話系統。
傳統的繼電保護裝置是使輸入的電流、電壓信號直接在模擬量之間進行比較和運算處理,使模擬量與裝置中給定的機械量(如彈簧力矩)或電氣量(如門檻電壓)進行比較和運算處理,決定是否跳閘。
計算機系統只能作數字運算或邏輯運算,因此微機保護的工作過程大致是:當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時,故障電氣量通過模擬量輸入系統轉換成數字量,然後送入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對故障信息按相應的保護演算法和程序進行運算,且將運算的結果隨時與給定的整定值進行比較,判別是否發生故障。
一旦確認區內故障發生,根據開關量輸入的當前斷路器和跳閘繼電器的狀態,經開關量輸出系統發出跳閘信號,並顯示和列印故障信息。
(7)微機保護裝置系統主程序設計擴展閱讀
微機保護裝置硬體採用最新的晶元提高了技術上的先進性,CPU採用80C196KB,測量為14位A/D轉換,模擬量輸入迴路多達24路,採到的數據用DSP信號處理晶元進行處理,利用高速傅氏變換,得到基波到8次的諧波,特殊的軟體自動校正,確保了測量的高精度。
利用雙口RAM與CPU變換數據,就構成一個多CPU系統,通信採用CAN匯流排。具有通信速率高(可達100MHZ,運行在80或60MHZ)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通過鍵盤與液晶顯示單元可以方便的進行現場觀察與各種保護方式與保護參數的設定。
⑻ ndw50微機綜合保護裝置怎樣設置
危機的保護裝置在設置的時候可以直接點開,它裡面有一個綜合撥號按鈕,就是這樣就能夠進行打開設置了。
⑼ 微機保護的基本構成和主要部分的功能有哪些
1、微機保護由硬體和軟體兩部分組成。
微機保護的軟體由初始化模塊、數據採集管專理模塊、故障檢出屬模塊、故障計算模塊、自檢模塊等組成。通常微機保護的硬體電路由六個功能單元構成,即數據採集系統、微機主系統、開關量輸入輸出電路、工作電源、通信介面和人機對話系統。
2、保護功能
定時限/反時限保護、後加速保護、過負荷保護、負序電流保護、零序電流保護、單相接地選線保護、過電壓保護、低電壓保護、失壓保護。
負序電壓保護、風冷控制保護、零序電壓保護、低周減載保護、低壓解列保護、重合閘保護、備自投保護、過熱保護、過流保護、逆功率保護、差動保護、啟動時間過長保護、非電量保護等。
(9)微機保護裝置系統主程序設計擴展閱讀:
運行原理:
微機保護裝置的數字核心一般由CPU、存儲器、定時器/計數器、Watchdog等組成。目前數字核心的主流為嵌入式微控制器(MCU)。
即通常所說的單片機;輸入輸出通道包括模擬量輸入通道(模擬量輸入變換迴路(將CT、PT所測量的量轉換成更低的適合內部A/D轉換的電壓量,±2.5V、±5V或±10V)、低通濾波器及采樣、A/D轉換)和數字量輸入輸出通道(人機介面和各種告警信號、跳閘信號及電度脈沖等)。
⑽ 微機保護裝置中對出口繼電器有什麼特殊要求在程序設計時要考慮哪些方面
對繼電器要求是接點容量,電壓寬度。對程序要求是啟動繼電器時間脈寬。QQ:9972554,微機保護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