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控液力式自動變速器由哪些部分組成
電控液力式自動變速器主要由液力變矩器、齒輪變速機構、液壓控制系統、電子控制系統和冷卻濾油裝置等組成
1.液力變矩器;液力變矩器位於自動變速器的最前端,安裝在發動機的飛輪上,其作用與採用手動變速器的汽車中的離合器相似。它利用油液循環流動過程中動能的變化將發動機的動力傳遞給自動變速器的輸入軸,並能根據汽車行駛阻力的變化,在一定范圍內自動地、無級地改變傳動比和扭矩比,具有一定的減速增扭功能。
2.齒輪變速機構;自動變速器中的齒輪變速機構所採用的形式有普通齒輪式和行星齒輪式兩種。採用普通齒輪式的變速器,由於尺寸較大,最大傳動比較小,只有少數車型採用。目前,絕大多數轎車自動變速器中的齒輪變速器採用的是行星齒輪式。
齒輪變速機構主要包括行星齒輪機構和換擋執行機構兩部分。行星齒輪機構是自動變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主要由太陽輪(也稱中心輪)、內齒圈、行星架和行星齒輪等元件組成。行星齒輪機構是實現變速的機構,傳動比的改變是通過以不同的元件作主動件和限制不同元件的運動來實現的。在傳動比改變的過程中,整個行星齒輪組還存在運動,動力傳遞沒有中斷,因而實現了動力換擋。換擋執行機構的作用是改變行星齒輪中的主動元件或限制某個元件的運動及動力傳遞的方向和傳動比,主要由多片式離合器、制動器和單向超越離合器等構成。離合器的作用是把動力傳給行星齒輪機構的某個元件,使之成為主動件。制動器的作用是將行星齒輪機構中的某個元件抱住,使之不動。單向超越離合器也是行星齒輪變速器的換擋執行元件之一,其作用和多片式離合器及制動器基本相同,也是用於固定或連接幾個行星排中的某些太陽輪、行星架和齒圈等基本元件,使行星齒輪變速器組成不同傳動比的擋位。
3.液壓控制系統;自動變速器的液壓控制系統主要由油泵、各種控制閥及與之相連通的液壓換擋執行元件(如離合器、制動器等)構成的液壓控制迴路組成。它是自動變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根據駕駛員和汽車行駛工況的要求,利用油液的壓力使離合器和制動器在一定的條件下控制行星齒輪變速器的某一部件,從而達到行星齒輪機構自動換擋的目的。油泵是自動變速器最重要的總成之一,它通常安裝在變矩器的後方,由變矩器殼後端的軸套驅動。在發動機運轉時,無論汽車是否行駛,油泵都在運轉,為自動變速器中的變矩器、換擋執行機構、自動換擋控制系統部分提供一定油壓的液壓油。油壓的調節由調壓閥來實現。
4.電子控制系統;電子控制系統由電子控制單元、信號輸入裝置(感測器)和各種執行器(電磁閥)組成。它將自動變速器的各種控制信號輸入ECU,經ECU處理後發出控制指令控制液壓系統中的各種電磁閥,實現自動換擋,並改善換擋性能。信號輸入裝置包括節氣門電位計、變速器轉速感測器、車速感測器、發動機轉速感測器、多功能開關、制動燈開關、強制低速擋開關和變速器機油溫度感測器等。
5.冷卻濾油裝置;自動變速器油(ATF)在自動變速器工作過程中會因沖擊、摩擦產生熱量,並吸收齒輪傳動過程中所產生的熱量,油溫會升高。油溫升高將導致ATF黏度下降,傳動效率降低,因此必須對ATF進行冷卻,保持油溫在80℃~90℃。ATF是通過油冷卻器與冷卻水或空氣進行熱量交換的。自動變速器工作中各部件磨損產生的機械雜質,由濾油器從油中過濾分離出去,以減小機械的磨損、避免堵塞液壓油路及控制閥卡滯。
㈡ 自動變速器主要由哪幾大部分組成
汽車變速器可以分為自動變速器和手動變速器。現在很多車都是自動擋的,所以變速器用的是自動變速器,因為自動變速器的結構比較復雜,所以很多人對自動變速器是不了解的,今天靠譜修車養車網小編帶您看一下常見的自動變速器的基本組成。
汽車常見的自動擋變速器主要有四種:AT(液力自動變速器)、CVT(機械無級自動變速器)、AMT(電控機械自動變速器)、DCT/DSG(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
1.AT(液力自動變速器)
基本組成:液力自動變速器主要由液力變阻器、行星輪和液壓操縱系統等組成,通過液力傳遞和齒輪組合的方式來達到變速變矩;通過感測器受汽車和發動機的運行狀態,並將所獲得的信息轉換成電信號輸入到電子液壓控制裝置的換擋閥,使其打開或關閉通往換擋離合器和制動器的油路,從而控制換擋時刻和檔位的變換,以實現自動變速,並通過換擋執行機構(換擋離合器、換擋制動器和單向離合器)進行換擋。
2.CVT(機械無級自動變速器)
基本組成:傳統汽車理想的傳動系統是無極自動變速系統,即一種能連續換擋的機械式無極變速傳動,簡稱CTV。CTV具有結構緊湊、工作可靠、壽命長、效率高及雜訊小等特點,但其轉矩輸出比較小,很難實現大傳動比,因此,通常只在3.0L以下排量車輛使用。無極變速器的前進擋和到位檔各有一個濕式摩擦片式離合器,兩者均為起動離合器。倒擋旋轉方向通過行星輪系改變。發動機轉矩通過傳動鋼帶傳遞轉矩,再通過輔助減速齒輪傳遞到變速器,並由此傳到主減速器。其電子液壓控制單元和變速器控制單元集成為一體,位於變速器殼體內。
㈢ 液力自動變速器電子控制系統信號有哪5個
液力變矩器、齒輪變速機構、液壓控制系統、電子控制系統和冷卻濾油裝置等組成。
液力自動變速器電子控制系統信號是由液力變矩器、齒輪變速機構、液壓控制系統、電子控制系統和冷卻濾油裝置等組成的。
液力自動變速器的作用是能改變所傳遞扭矩的液力傳動裝置。
㈣ 自動擋變速箱原理
液力自動變速器(AT)是自動變速器汽車中最常見的一種。以它為例來說說具體的工作原理。
AT變速器以液力變矩器為核心,通過液力變矩器和齒輪傳動系統的配合實現自動換擋。
AT變速器的技術是比較完善的,使用時間比較長,優點也比較明確,比如扭矩傳遞范圍廣,駕駛舒適性好,操作簡單等。其缺點是傳動效率低,結構復雜,控製成本高,技術要求高。
AT變速器的結構包括液力變矩器、行星齒輪傳動機構、換檔執行器、液壓調節器、電子調節器、殼體等。
如前所述,其核心部分是液力變矩器,以液壓油為工作介質,起著傳遞扭矩、變矩、變速和離合的作用。自然,變速器油的更換就顯得尤為重要。
行星齒輪傳動機構由兩個或三個行星排組成,分別由太陽輪、齒圈、行星架和支撐星輪架組成。
換檔執行器有三種主要類型:離合器、制動器和單向離合器。
液壓調節裝置將油門開度、車速、換擋調節手柄的位置等信號轉換成液壓信號。
電子調節裝置可以將液壓信號轉化為電信號,可以說是變速箱的中樞神經。
朋友們,今天有很多關於邊肖汽車的介紹。聽了邊肖汽車的介紹,朋友們對自動變速器的原理有所了解嗎?希望汽車邊肖的簡單介紹可以幫助廣大汽車朋友解決後顧之憂。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汽車的知識,關注這個網站,你就不會迷路了!
㈤ 自動變速器工作原理
自動變速器根據汽車速度、發動機轉速、動力負荷等因素自動進行升降檔位,不需由駕駛者操作離合器換檔,使用很方便。特別在交通比較擁擠的城區馬路行駛,自動變速器體現出很好的便利性。自動變速器比手動變速器復雜得多,有很多方面不相同,但最大的區別在於控制方面。手動變速器由駕駛員操縱檔位,加檔或減檔由人工操作,而自動變速器是由機器自動控制檔位,變換檔位是由液壓控制裝置進行的。
以一個典型的自動變速器為例,液壓控制裝置根據節氣門(油門)開度和變速器輸出軸上輸送來的信號控制升降檔。根據節氣門開度變化,液壓控制裝置中的調節閥產生與加速踏板踏下量成正比的液壓,該液壓作為節氣門開度「信號」加到液壓控制裝置;另外有裝配在輸出軸上的速控液壓閥可產生與轉速(車速)成正比的液壓,作為車速「信號」加到液壓控制裝置。因此,就有節氣門開度「信號」和車速「信號」,液壓控制裝置根據這兩個「信號」自動調節變速器油量,從而控制換檔時機。
也就是說在汽車駕駛中,駕駛員踏下加速踏板(油門踏板),控制節氣門開度和汽車的行駛速度(變速器輸出軸轉速),就能自動控制變速器內的液壓控制裝置,液壓控制裝置會利用液力去控制行星齒輪系統的離合器和制動器,以改變行星齒輪的傳動狀態。
自動變速器的核心控制裝置是液壓控制裝置,液壓控制裝置由油泵、閥體、離合器、制動器以及連接所有這些部件的液體通路所組成。關鍵部件是閥體,因此它是自動變速器的控制中心。閥體的作用是根據發動機和底盤傳動系的負載狀況(節氣門開度和輸出軸轉速),對油泵輸出到各執行機構的油壓加以控制,以控制液力變矩器,控制各離合器和制動器的結合與分離實現自動換檔。
以上是自動變速器的基本控制形式,如果是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就要在上述基礎上增加電磁閥,ecu(電控單元)藉助電磁閥控制自動變速器工作過程。ecu輸入電路接受感測器和其它裝置輸入的信號,對信號進行過濾處理和放大,然後轉換成電信號驅動被控的電磁閥工作。因此,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就要增加節氣門位置感測器、車速感測器、水溫感測器、液壓溫度感測器、發動機轉速感測器、檔位開關、剎車燈開關等數字信號匯入ecu,從而使得ecu精確控制電磁閥,使換檔和鎖止時間准確,令汽車運行更加平穩和節省燃油。
㈥ 自動變速器的控制形式
自動變速器根據汽車速度、發動機轉速、動力負荷等因素自動進行升降檔位,不需由駕駛者操作離合器換檔,使用很方便。特別在交通比較擁擠的城區馬路行駛,自動變速器體現出很好的便利性。自動變速器比手動變速器復雜得多,有很多方面不相同,但最大的區別在於控制方面。手動變速器由駕駛員操縱檔位,加檔或減檔由人工操作,而自動變速器是由機器自動控制檔位,變換檔位是由液壓控制裝置進行的。
以一個典型的自動變速器為例,液壓控制裝置根據節氣門(油門)開度和變速器輸出軸上輸送來的信號控制升降檔。根據節氣門開度變化,液壓控制裝置中的調節閥產生與加速踏板踏下量成正比的液壓,該液壓作為節氣門開度「信號」加到液壓控制裝置;另外有裝配在輸出軸上的速控液壓閥可產生與轉速(車速)成正比的液壓,作為車速「信號」加到液壓控制裝置。因此,就有節氣門開度「信號」和車速「信號」,液壓控制裝置根據這兩個「信號」自動調節變速器油量,從而控制換檔時機。
也就是說在汽車駕駛中,駕駛員踏下加速踏板(油門踏板),控制節氣門開度和汽車的行駛速度(變速器輸出軸轉速),就能自動控制變速器內的液壓控制裝置,液壓控制裝置會利用液力去控制行星齒輪系統的離合器和制動器,以改變行星齒輪的傳動狀態。
自動變速器的核心控制裝置是液壓控制裝置,液壓控制裝置由油泵、閥體、離合器、制動器以及連接所有這些部件的液體通路所組成。關鍵部件是閥體,因此它是自動變速器的控制中心。閥體的作用是根據發動機和底盤傳動系的負載狀況(節氣門開度和輸出軸轉速),對油泵輸出到各執行機構的油壓加以控制,以控制液力變矩器,控制各離合器和制動器的結合與分離實現自動換檔。
以上是自動變速器的基本控制形式,如果是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就要在上述基礎上增加電磁閥,ECU(電控單元)藉助電磁閥控制自動變速器工作過程。ECU輸入電路接受感測器和其它裝置輸入的信號,對信號進行過濾處理和放大,然後轉換成電信號驅動被控的電磁閥工作。因此,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就要增加節氣門位置感測器、車速感測器、水溫感測器、液壓溫度感測器、發動機轉速感測器、檔位開關、剎車燈開關等數字信號匯入ECU,從而使得ECU精確控制電磁閥,使換檔和鎖止時間准確,令汽車運行更加平穩和節省燃油
故障維修
自動變速器結構復雜,故障形式也較多。在沒有專用診斷設備時,可通過觀察和必要的試驗等手段進行簡易診斷。
1、汽車不能前進或倒退。
首先進行基本檢查,包括外表是否漏油、線路連接是否可靠、各操縱機購是否正常等,尤其要注意手動選檔機構有無脫落,工作是否可靠等。
無異常時,應進行時間滯後試驗,應有檔位結合感覺。若以上正常,則應檢查油量、油質顏色等。油質檢查,較准確的方法是卸下油店殼,若池底殼及濾網上粘有金屬屑、離合器碎片時,則應對變速器進行解體檢修。
2、自動變速器打滑。
即前進或倒車時有滑轉、起步或換檔時,發動機出現空轉現象。首先檢查油量、油質和顏色及節氣門等操縱機構有無異常。若正常,可進行時間滯後試驗,時間滯後過長,說明變速器內部磨損嚴重,應解體修理。解體前若能通過路試確定何種條件下有打滑現象,將使維修更具針對性。苦時間滯後試驗正常,可進行失速試驗確診。失速試驗前應仔細檢查發動機的工作狀況,如節氣門能否全開、點火時刻等,防止將發動機無力誤診為變速器打滑。
3、自動變速器換檔規律不正確。
此故障原因很多,且故障率大,因此診斷和修理也較困難。首先進行基本檢查,特別應注意節氣門閥操縱機構是否正常,再進行路試,確定不能換入的檔位、換檔時的車速等是否符合規定。若四檔自動變速器不上四檔時,還應檢查超速檔控制是否符合規定。若四擋自動變速器換不上四檔時,還應檢查超速檔控制開關和水溫感測器的工作狀況是否正常。
根據路試結果,再做油壓試驗。先檢測調速器油壓,油壓結果正常時,應通過失速試驗檢查液力變矩器。當油壓低於標准值時,說明故障不在變速器,只需拆下離心調速器修復。對於利用車速感測器產生車速信號的(沒有離心調速器),應檢查感測器和有關電路是否正常。若上述正常時,換檔規律仍不正常,一般是因為主油路壓力不正常引起的,可調整調壓閥或節氣門閥操縱機構。若調整後仍不正常時,應檢修或更換控制閥體。
五項檢查
自動變速器檢查
1.應檢查自動變速器油麵
先行駛幾分鍾,達到變速器正常的50-80度的溫度,將車輛停放在平坦路面,保持怠速運轉,將變換檔桿依次掛入各個檔位(要踩住剎車),最後掛入P檔,然後觀察自動變速器的油尺標志,在正常工作溫度下油麵應該在HOT范圍內,如果比較低,說明需要添加同型號變速器油。如果在冷車狀態下,油麵應該在COOL范圍內,過高說明應該放出一些油。
2.要檢查自動變速器油的質量
油液應該清潔無異味。如果油液為深暗或褐色,說明需要更換了;或者是長期重負荷運轉;如果油液中有燒焦味道,可能是離合器或制動器片燒焦造成的。
3.檢查供油系統
在試車時,自動變速器也應該在沒有沖擊、粘合、延遲的情況下平穩換檔。如果在完全踏下加速踏板時,節氣門不能全開,說明節氣門開度不符合要求,應檢查油門拉索,或是整個供油系統(油路)進行檢查。
4.檢查車輛怠速情況
車輛的怠速也會影響自動變速器。如果怠速過底,從N到P,或到D、R、2、3時,會導致車輛發生振動。如果從N到P時,出現發動機熄火或在行駛過程中踩制動停車發動機熄火時,也是怠速轉速過低的緣故;或者是變速器閥體、擋位開關、轉速感測器故障等;如果怠速過高,從N到P會產生換檔沖擊,明顯的表現就是自動換檔時感覺到向前闖動。
5.其它故障檢查
在行駛中,如果出現升檔的車速明顯高於規定值,可能是節氣門拉索或位置感測器的調整不當或損壞等故障。如果踩油門較深但車提速緩慢,說明自動變速器打滑,很可能是變速器油麵過低造成的。如果出現不能升檔、無倒檔、無超速檔等現象,都說明該自動變速器有嚴重故障。
六大誤區
誤區1自動變速器車輛長時間停車時,換擋桿仍掛在D擋
裝備自動變速器的車輛在等待通過信號或堵車時,一些駕駛員常將換擋桿保持在D擋,同時踩下制動踏板,若時間很短,這樣做是允許的。但若停車時間長最好換入N擋(空擋),並拉緊駐車制動。因為換擋桿在D擋時,自動變速器汽車一般有微弱的前移,若長時間踩住制動踏板,等於強行制止這種前移,使得變速器油溫升高,油液容易變質,尤其在空調系統工作時,發動機怠速較高的情況下更為不利。
誤區2自動變速器車輛高速行駛或下坡時,把換擋桿撥在N擋位滑行
有些駕駛員為了節油,在高速行駛或下坡時,將換擋桿撥到N擋滑行,這很可能燒壞變速器。因為此時變速器輸出軸轉速很高,而發動機怠速運轉,變速器油泵供油不足,潤滑狀況惡化,而且對變速器內部的多片離合器來說,雖然動力已經切斷,但其被動片在車輪帶動下高速運轉,發動機驅動的主動片轉速很低,兩者間隙又很小,容易引起共振和打滑現象,產生不良後果。當下長坡確需滑行時,可將換擋桿保持在D擋滑行,但不可使發動機熄火。
誤區3在自動變速器P或N以外擋位起動發動機
有些駕駛員在P或N以外擋位起動發動機,雖然發動機不能運轉(因為連鎖機構保護,只能在P和N擋才能起動),但有可能燒壞變速器的空擋起動開關。因為自動變速器上裝有空擋啟動開關。使得變速器只能在P或N擋才能起動發動機,避免在其他擋位誤起動時使汽車立刻起步往前竄。因此,起動發動機前一定要確認換擋桿是否在P或N擋。
誤區4裝備自動變速器或三元催化轉換器的汽車用推動車輛法來起動發動機
裝備自動變速器和三元催化轉換器的汽車因蓄電池缺電不能起動,而採用人推或其他車輛拖動的方法起動,這是非常錯誤的。因為,採用上述方法是不能把動力傳遞到發動機上,反而會損壞三元催化轉換器。
誤區5自動變速器車輛坡道停車時不使用駐車制動
裝有自動變速器的汽車在坡上停車時,有些駕駛員只是使用P擋,而不使用駐車制動,這樣做極容易引發事故。因為雖然裝有自動變速器的汽車在P擋位設有的停車鎖止機構一般是很少失效的,但一旦失效就會造成意外事故。因此,在坡道停車時,還是應該使用駐車制動器。
誤區6自動變速器汽車只要D擋起步,一直加大油門就可以換到高速擋
有些駕駛員認為只要D擋起步,一直加大油門就可以換到高速擋,殊不知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因為換擋操作應是「收油門提前升擋,踩油門提前降擋」。也就是在D擋起步後,保持節氣門開度5%,加速到40km/h,快松油門,能提高到一個擋位,再加速到75km/h,松油門又能提高一個擋位。降低時按行車車速,稍踩油門,即回到低擋。但必須注意,油門不能踩到底。否則,會強行掛入低速擋,可能造成變速器損壞。
總之,自動變速器汽車相對於手動變速器汽車而言,省去了離合器踏板,不必頻繁地踩踏板,使汽車駕駛變得簡單、輕松。但若操作不當,會人為地增加自動變速器的故障發生率,降低其使用壽命。正確使用自動變速器,不僅可以避免或減少故障的發生,還會降低油耗,減少污染。
㈦ 自動變速器的工作原理
自動變速箱的原理是:通過液力傳遞和齒輪組合的方式來達到變速變矩。自動變速箱是由液力變扭器、行星齒輪、液壓變距系統和液壓操縱系統組成。自動變速箱根據汽車速度、發動機轉速、動力負荷等因素自動進行升降擋位,不需由駕駛者操作離合器換擋,使用很方便。自動變速箱比手動變速箱的結構復雜,有很多方面不相同,手動變速器由駕駛員操縱擋位,加擋或減擋由人工操作;自動變速器是由機器自動控制擋位,變換擋位是由液壓控制裝置進行。
㈧ 汽車自動變速系統的控制是怎麼實現的 (AT)
自動變速能夠根據動力傳動系統內部和外部的狀態,以及行駛工況的需求,自動地選擇合適的傳動比,具有這種功能的變速箱稱為自動變速箱,分有級和無級變化傳動比兩類。在自動變速過程中,有級傳動比變速箱的變速控制,也稱為換檔控制;而傳動比可以連續無級變化的變速箱,稱為無級變速箱(CVT)。無級變速具有理想的恆功率傳動性能,變速過程連續平穩,沒有動力中斷。採用電子技術特別是微電子技術控制已成為當前汽車實現自動變速功能的主要方法。 第一台具有自動換檔的變速箱於1940年在美國出現,到60年代後期美國生產的轎車中已經普遍採用了自動變速箱。歐洲的一些國家和日本自50年代後期,也開始研製自動變速箱並在轎車上使用,其比例日益增高。 自動變速箱的優點有: 簡化操作,對駕駛技術要求降低,提高了行車安全性; 採用電子控制後,能夠按汽車行駛需要的最佳動力性或經濟性選擇最佳的換檔規律運轉,可以充分發揮動力傳動系統的性能; 採用自動換檔,換檔過程較手動換檔平穩,提高了舒適性和方便性,減少了動力傳動系統的沖擊,從而是發動機工作平穩,有利於減少污染排放。 目前自動變速箱還有一些缺點,主要是技術要求高、結構復雜、加工難度大、成本高。另外,目前轎車採用自動變速後在加速性能和燃油消耗方面都不如技術熟練的專業駕駛員操縱手動換檔優越,尚需研究解決。 按照變速控制的方式和變速箱的型式,目前自動變速的類型主要有:液壓自動變速(AT)、電液自動變速(EAT)、手動換檔變速箱自動變速(EMT)、無級變速(CVT、ECVT)。其中EAT、EMT、ECVT類型都採用了電子控制技術,而且液壓自動變速也將逐漸被電液自動變速所取代。 變速控制系統的輸入信號與執行機構 1、油門與車速信號 作為自動變速控制系統的輸入信號,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是油門信號與車速信號,分別由油門位置感測器和轉速感測器產生。 2、換檔電磁閥 換檔電磁閥(簡稱電磁閥)是將電子控制信號轉換為液壓控制信號的元件,安裝在控制變速的液壓系統集成閥塊上,實際上是一種電控液壓換向閥。它接收換檔電子控制單元(ECU)發來的電控指令信號,通過其電磁鐵的「開」(同電)與「關」(斷電),驅動液壓換向閥,實現液壓油路的「通」與「斷」,從而控制自動變速箱中換檔離合器或制動器的結合或分離,完成升檔或降檔操作。常用的汽車換檔控制電磁閥有兩種類型,二位二通電磁閥和二位三通電磁閥。 3、電液比例壓力控制閥 電液比例壓力控制閥用於換檔離合器充油壓力的控制,由比例電磁鐵控制一個雙邊節流閥所組成,其輸出的控制壓力與輸入的控制電流成比例關系。控制電磁鐵的電流大小一般與該閥所控制的壓力大小有關,作為換檔離合器壓力控制所採用的電液比例壓力控制閥,最大控制壓力通常在3MPa以下,所需的控制電流小於100mA,控制電壓為24VDC或12VDC。在進行控制時,通過改變輸入到比例電磁鐵開關電信號「占空比」來實現控制電流大小的調節。占空比越大,相應於通過電磁鐵線圈的電流越大,控制輸出的壓力也越大。占空比的調整方法是採用脈寬調制(PWM)原理實現的。為了改善響應性能,通常在控制信號中加入100--200Hz小幅值的顫振信號。 4、脈寬調制(PWM)電磁閥 脈寬調制電磁閥實質上是一個高速響應的二位二通電液換向閥 (也稱其為高速響應電磁閥),其響應時間一般在3-4ms左右,只具有開-關的功能,控制壓力小於3MPa。當通過控制閥的流量較小時,可以利用該閥直接控制離合器(或制動器);當控制的流量較大時,可以利用該閥與換檔閥組合進行控制。控制輸出的壓力,隨控制輸入電磁鐵電信號的占空比成比例變化關系。 5、離合器與制動器 自動變速箱是通過控制離合器或制動器等摩擦元件的結合與分離, 實現升檔或降檔操作的。離合器有液力變矩器的閉鎖離合器和換檔離合器兩種類型,制動器也有片式制動器和帶式制動器兩種類型。
㈨ 汽車自動變速器工作原理及組成
自動變速器的核心控制裝置是液壓控制裝置,液壓控制裝置由油泵、閥體、離合器、回制動器以及連接所答有這些部件的液體通路所組成。關鍵部件是閥體,因此它是自動變速器的控制中心。閥體的作用是根據發動機和底盤傳動系的負載狀況(節氣門開度和輸出軸轉速),對油泵輸出到各執行機構的油壓加以控制,以控制液力變矩器,控制各離合器和制動器的結合與分離實現自動換檔。
以上是自動變速器的基本控制形式,如果是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就要在上述基礎上增加電磁閥,ecu(電控單元)藉助電磁閥控制自動變速器工作過程。ecu輸入電路接受感測器和其它裝置輸入的信號,對信號進行過濾處理和放大,然後轉換成電信號驅動被控的電磁閥工作。因此,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就要增加節氣門位置感測器、車速感測器、水溫感測器、液壓溫度感測器、發動機轉速感測器、檔位開關、剎車燈開關等數字信號匯入ecu,從而使得ecu精確控制電磁閥,使換檔和鎖止時間准確,令汽車運行更加平穩和節省燃油。
㈩ 汽車的自動變速器原理是什麼
自動變速器根據汽車速度、發動機轉速、動力負荷等因素自動進行升降檔位,不需由駕駛者操作離合器換檔,使用很方便。特別在交通比較擁擠的城區馬路行駛,自動變速器體現出很好的便利性。自動變速器比手動變速器復雜得多,有很多方面不相同,但最大的區別在於控制方面。手動變速器由駕駛員操縱檔位,加檔或減檔由人工操作,而自動變速器是由機器自動控制檔位,變換檔位是由液壓控制裝置進行的。
以一個典型的自動變速器為例,液壓控制裝置根據節氣門(油門)開度和變速器輸出軸上輸送來的信號控制升降檔。根據節氣門開度變化,液壓控制裝置中的調節閥產生與加速踏板踏下量成正比的液壓,該液壓作為節氣門開度「信號」加到液壓控制裝置;另外有裝配在輸出軸上的速控液壓閥可產生與轉速(車速)成正比的液壓,作為車速「信號」加到液壓控制裝置。因此,就有節氣門開度「信號」和車速「信號」,液壓控制裝置根據這兩個「信號」自動調節變速器油量,從而控制換檔時機。
也就是說在汽車駕駛中,駕駛員踏下加速踏板(油門踏板),控制節氣門開度和汽車的行駛速度(變速器輸出軸轉速),就能自動控制變速器內的液壓控制裝置,液壓控制裝置會利用液力去控制行星齒輪系統的離合器和制動器,以改變行星齒輪的傳動狀態。
自動變速器的核心控制裝置是液壓控制裝置,液壓控制裝置由油泵、閥體、離合器、制動器以及連接所有這些部件的液體通路所組成。關鍵部件是閥體,因此它是自動變速器的控制中心。閥體的作用是根據發動機和底盤傳動系的負載狀況(節氣門開度和輸出軸轉速),對油泵輸出到各執行機構的油壓加以控制,以控制液力變矩器,控制各離合器和制動器的結合與分離實現自動換檔。
以上是自動變速器的基本控制形式,如果是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就要在上述基礎上增加電磁閥,ECU(電控單元)藉助電磁閥控制自動變速器工作過程。ECU輸入電路接受感測器和其它裝置輸入的信號,對信號進行過濾處理和放大,然後轉換成電信號驅動被控的電磁閥工作。因此,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就要增加節氣門位置感測器、車速感測器、水溫感測器、液壓溫度感測器、發動機轉速感測器、檔位開關、剎車燈開關等數字信號匯入ECU,從而使得ECU精確控制電磁閥,使換檔和鎖止時間准確,令汽車運行更加平穩和節省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