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機動車中什麼叫制動,制動的作用又是什麼 啊
制動器就是剎車。是使機械中的運動件停止或減速的機械零件。俗稱剎車、閘。制內動器主要由制動容架、制動件和操縱裝置等組成。有些制動器還裝有制動件間隙的自動調整裝置。為了減小制動力矩和結構尺寸,制動器通常裝在設備的高速軸上,但對安全性要求較高的大型設備(如礦井提升機、電梯等)則應裝在靠近設備工作部分的低速軸上。有些制動器已標准化和系列化,並由專業工廠製造以供選用。 制動器分為行車制動器(腳剎),駐車制動器(手剎)。 在行車過程中,一般都採用行車制動(腳剎),便於在先進的過程中減速停車,不單是使汽車保持不動。若行車制動失靈時才採用駐車制動。當車停穩後,就要使用駐車制動(手剎),防止車輛前滑和後溜。停車後一般除使用駐車制動外,上坡要將檔位掛在一檔(防止後溜),下坡要將檔位掛在倒檔(防止前滑)。 使機械運轉部件停止或減速所必須施加的阻力矩稱為制動力矩。制動力矩是設計、選用制動器的依據,其大小由機械的型式和工作要求決定。制動器上所用摩擦材料(制動件)的性能直接影響制動過程,而影響其性能的主要因素為工作溫度和溫升速度。摩擦材料應具備高而穩定的摩擦系數和良好的耐磨性。摩擦材料分金屬和非金屬兩類。前者
『貳』 什麼是制動裝置,工作原理是什麼
制動裝置(制動裝備)是汽車裝設的全部制動和減速系統的總稱,其功能是使行駛中的汽車減低速度或停止行駛,或使已停駛的汽車保持不動,由於制動裝置的結構和性能直接關繫到車輛、人員的安全,因而被認為是汽車的重要安全件,受到普遍的重視。
汽車以一定的車速行駛時具有一定的動能。隨著汽車行駛速度的不斷提高,要使行駛中的汽車減速或停車,就必須強制地對汽車施加一個與汽車行駛方向相反的力,這個力叫做制動力。制動裝置(汽車制動系統)就是產生制動力的裝置。
駕駛員能夠根據道路和交通等情況對制動力進行控制,以實現一定程度的強制制動,使汽車減速或停車,這一功能是制動系統的主要功能。下坡行駛時,為了使汽車維持穩定的車速,也需要制動系統起作用,這是制動系統的又一功能。另外,當汽車停下來後,需要可靠的停車(包括在坡道上停車)。使汽車原地可靠停車也是制動系統的功能之一。
由此可見制動裝置包括下列制動和減速系統:
1、行車制動系(常用制動系),即用以使行駛中的車輛減速或停駛的零部件總稱;
2、應急制動系,即在行車制動系失效的情況下,仍能使行駛中的車輛減速或停駛的零部件總稱;
3、駐車制動系,即使停駛的車輛(包括坡道停車)以機械作用保持其不動的零部件總稱;
4、輔助制動系,即為輔助行車制動系而設,能使行駛中的車輛(特別是下長坡時)持續地減低或穩定車輛速度的零部件總稱;
5、自動制動系,即當掛車與牽引車連接的制動管路滲漏或斷裂時,能使掛車自動制動的零部件總稱。
制動裝置工作原理:
汽車制動系統一般採用摩擦制動,車輪制動器利用摩擦制動車輪,輪胎與路面間的摩擦力使汽車停車。因此,制動的實質就是將汽車的動能強制地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通常是熱能),擴散到大氣環境中。
各種類型的制動系統,其工作原理類似,故可用一種簡單的液壓制動系統來說明一般制動系統的工作原理。
該制動系統由鼓式制動器和液壓傳動機構組成。車輪制動器主要由旋轉部分、固定部分和張開機構組成。旋轉部分是一個以內圓面為工作表面的金屬制動鼓8它固定在車輪輪轂上,隨車輪一同旋轉。固定部分包括制動蹄10和制動底板11等。制動底板用螺栓與轉向節凸緣(前輪)或橋殼凸緣(後輪)固定在一起。在固定不動的制動底板上,有兩個支承銷12,支撐著兩個弧形制動蹄的下端。制動蹄的外圓面上鉚有摩擦片9。制動蹄上端用回位彈簧13拉緊壓靠在輪缸活塞7上,下端松套在支承銷上。
液壓傳動機構主要由制動踏板1、推桿2、制動主缸4、制動輪缸6和油管5等組成。制動踏板通常安裝在駕駛室內,踩下踏板可使推桿的一端移動,推桿的另一端支承在制動主缸活塞3上。制動主缸活塞安裝在制動主缸里,可由駕駛員通過制動踏板機構來操縱。液壓制動輪缸裝在制動底板上,用油管與裝在車架上的液壓制動主缸相連。制動主缸、油管和制動輪缸里充滿了制動液。
『叄』 高鐵和動車的驅動原理和制動原理分別是什麼
軌道車輛制動在本質上來說,分為黏著制動和非黏著制動。但是如果看錶現形式,按照制動的實現方式就有踏面制動、盤形制動、電制動、渦流制動、磁軌制動、翼板制動等制動方式。而在這么多種制動方式中,目前國內動車組主流使用的是摩擦制動(包括踏面制動和盤形制動)和電制動。
1. 摩擦制動
首先我們來看最基礎最原始的制動方式——摩擦制動。摩擦制動的核心是依靠車輪踏面或制動盤與閘瓦之間的摩擦力而產生制動作用,目前主要有踏面制動和盤形制動兩種形式。
施加踏面制動時,是將制動閘瓦緊貼車輪踏面,通過機械摩擦將車輛的動能轉換為熱能。其本質上是通過一定的方式阻礙車輪轉動,產生制動。
踏面制動的優點很明顯,首先是結構簡單,這樣可以節省轉向架的下部空間,同時制動還起到了清潔車輪踏面的作用。但是踏面制動的缺點也很明顯,由於踏面制動是直接摩擦車輪踏面,因此踏面磨損較快;另外,在車輪高速運行時制動會使踏面溫度升高,對車輪的結構造成影響,從而影響車輪支撐車體的主要作用,而這對於車輪來說是致命的。除此以外,由於車輪材質基本是固定的,因此要想擁有較好的摩擦面以及穩定的摩擦系數,必須不斷的調整閘瓦的材料來適應車輪的材質特性,相對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
總體來說,踏面制動的核心問題是制動「借」了轉向架的核心設備——車輪,因此車輪不會隨著制動的需求而改變,只能不斷的調整制動閘瓦來適應它,同時由於車輪的熱應力問題,溫升不能太高。而這些限制條件也都是制動性能提升的限制條件。
目前踏面制動在鐵道客車以及地鐵車輛上運用較多。現在時速高於100km/h的地鐵車輛都很少使用踏面制動。
為了解決踏面制動存在的這些問題,出現了盤形制動,盤形制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踏面制動存在的限制。首先閘瓦不再需要去摩擦車輪踏面,而是專門設置有制動盤用於摩擦,這樣就可以根據制動的需求對制動盤進行選型,選擇與閘瓦匹配的材質,實現更好的摩擦效果,穩定的摩擦系數以及較低的雜訊。同時由於不再摩擦車輪,也不再會有溫升問題,而制動盤溫度升高對車輛運行影響不大。
當然盤形制動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相比於踏面制動,盤形制動需要獨立設置制動盤,會佔用較多的轉向架空間,同時新增加設備,成本上也會增加。
盤形制動分為軸盤和輪盤,都是通過閘瓦緊貼制動盤,將車輛的動能以機械摩擦的方式轉換為熱能。目前盤形制動在高速車輛上運用較多,國內動車組上運用的都是盤形制動方式。
2. 電制動
踏面制動和盤形制動都屬於摩擦制動,本質上來說是將車輛的動能轉換為摩擦的熱能,損耗掉了。隨著國內電機控制技術的發展,提出了一種新型的制動方式——電制動。它是在原有制動技術上的一種創新。
國內現行動車組驅動採用的是三相非同步電機,根據驅動的信號不同,該電機既可以是電動機也可以是發電機。對於正常列車牽引時,該電機是處於電動機的工作狀態,列車將接觸網獲得的電能轉換為電機的動能,驅動列車運行。假如我們改變電機的電流方向,那麼電機就會從電動機狀態變為發電機狀態,將列車的動能轉換為電能,此時對於列車來說,就相當於制動。此時產生的電能,如果控制合理,可以反饋回電網,供其他車來使用,實現了能量的再利用。同時由於這種制動方式是依靠改變電機的工作狀態來實現,無任何摩擦,因此也就不會產生任何的雜屑,很環保。這種制動方式稱為再生制動。
但是在電機產生電能以後又出現了一些問題。由於接觸網的特性,不能儲存電能,因此電制動產生的電能不是可以無限制的反饋回接觸網,必須同時在同一個分相區內剛好有其他車正在用電的時候才能反饋回電網。否則的話,會造成電網電壓上升。而電壓過高,會造成各種風險,因此在電制動設計過程中,當檢測到接觸網電壓過高的時候,就不會將產生的電能反饋回電網。
電能不反饋回電網,那麼我們把這個電能送哪兒去呢?此時出現了一個新的思路——自己消費掉,用電阻進行「消費」。此處用的是制動電阻,通過制動電阻將電能消耗掉,這種制動方式就屬於電阻制動,是再生制動無法使用時的一種補償方式。電阻制動在本質上是通過一定方式阻礙車輪轉動,產生制動。
以上幾種制動方式都是目前動車組上運用最為廣泛的制動方式。
『肆』 制動器的作用是什麼
制動器是具有使運動部件(或運動機械)減速、停止或保持停止狀態等功能的裝置。是使機械中的運動件停止或減速的機械零件。俗稱剎車、閘。制動器主要由制架、制動件和操縱裝置等組成。有些制動器還裝有制動件間隙的自動調整裝置。為了減小制動力矩和結構尺寸,制動器通常裝在設備的高速軸上,但對安全性要求較高的大型設備(如礦井提升機、電梯等)則應裝在靠近設備工作部分的低速軸上。
制動器(brake staff)可以分兩大類,工業制動器和汽車制動器。汽車制動器又分為行車制動器(腳剎),駐車制動器(手剎)和平衡增力制動器。在行車過程中,一般都採用新型的平衡增力制動器,因為平衡增力制動器在行駛過程中配合螺旋凹槽剎車鼓會使汽車在整個行駛過程中保持平衡狀態,並且剎車的穩定性也是國內汽車制動器最好的一種,對重載汽車的駕駛員有著很好的保駕護航的作用。
歷史發展
制動器
工業制動器行業的下遊行業主要為起重運輸機械、冶金設備、礦山設備、建築工程機械、風電及核電設備、船舶及海上重工等裝備製造業,受益於這些產業的振興與發展,工業制動器行業將迎來又一輪持續、健康的發展機遇。根據《2013-2017年中國工業制動器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的預計,中國工業制動器行業在未來幾年內仍將保持10%-20%的年增長率。
根據中國「十二五」發展規范綱要中關於推動重點領域跨越發展的相關部署,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依然將是中國大力發展的重點領域。國家對裝備製造業的規范,將有利推動中國制動器行業的發展。另外,由於2011年經濟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前瞻網預計2011年中國的GDP將為9.5%,汽車產銷情況有望繼續獲得較大增幅;2011年全國汽車市場總需求有望達到2000萬輛。綜合判斷,2011年中國汽車銷量增速為10%-15%,這將帶動制動器行業需求市場的發展。據預計,中國制動器行業市場規模在未來5年內,仍將保持15%-25%的年增長率。
隨著裝備製造業的振興和發展,國產制動器的產量也有明顯增加,制動器行業的銷售收入同步增長;由於受制於起步晚、技術基礎薄弱以及資本投資有限,中國制動器產品以低端產品為主,業內少數領先企業堅持自主創新,加大研發投入,正在向科技含量較高的中、高端產品方向發展,制動器中、高端產品的市場份額逐漸增加,中、高端制動器企業的利潤率呈上升趨勢;而低端產品生產企業則因廠商眾多,競爭激烈,價格呈下降趨勢,同時鋼材等主要原材料價格有所波動,其利潤增長速度趨緩。
結構型式
制動器因現代工業機械的發展而出現多種新的結構型式,其中鉗盤式制動器、磁粉制動器以及電磁製動器的應用最為廣泛。具體分類如下:
1、摩擦式制動器,它可分為盤式制動器、外抱塊式制動器、內脹蹄式制動器、帶式制動器、綜合帶式制動器、雙蹄式制動器、多蹄式制動器、簡單帶式制動器、單盤式制動器、多盤式制動器、固定鉗式制動器、浮動式制動器等。
2、 非摩擦式制動器,它可分為磁粉制動器、磁渦流制動器、水渦流制動器等。
『伍』 動車在緊急制動時abs系統會起到什麼作用
ABS 「防抱死剎車系統」看名字就大概知道了。它是一種具有防滑、防鎖死等優點的安全剎車控制系統。沒有安裝ABS系統的車,在遇到緊急情況時,來不及分步緩剎,只能一腳踩死。這時車輪容易抱死,加之車輛沖刺慣性,便可能發生側滑、跑偏、方向不受控制等危險狀況。而裝有ABS的車,當車輪即將到達下一個鎖死點時,剎車在一秒內可作用60至120次,相當於不停地剎車、放鬆,即相似於機械的「點剎」。因此,可以避免在緊急剎車時方向失控及車輪側滑,使車輪在剎車時不被鎖死,輪胎不在一個點上與地面摩擦,加大了摩擦力,使剎車效率達到90%以上。
『陸』 動車在緊急制動時abs系統會起到什麼作用
機動車在緊急制動時ABS系統會起到防止車輪抱死的作用。
ABS防抱死系統:車輪不卡死、硬化路面制動時間短平穩、可以用力踩制動、系統自動張合8次/每秒。
abs系統簡介:
1、定義
制動防抱死系統(antilock brake system)簡稱ABS。作用就是在汽車制動時,自動控制制動器制動力的大小,使車輪不被抱死,處於邊滾邊滑(滑移率在20%左右)的狀態,以保證車輪與地面的附著力在最大值。
2、主要作用
防抱死剎車系統可以提高行車時,車輛緊急制動的安全系數。換句話說,沒有ABS的車,汽車在遇緊急情況採取緊急剎車時,容易出現輪胎抱死,也就是方向盤不能轉動,這樣危險系數就會隨之增加,很容易造成嚴重後果。
當車輪即將到達下一個鎖死點時,剎車油的壓力使得氣囊重復作用,如此在一秒鍾內可作用60~120次,相當於不停地剎車、放鬆,即相似於機械的「點剎」。因此,ABS防抱死系統,能避免在緊急剎車時方向失控及車輪側滑,使車輪在剎車時不被鎖死,不讓輪胎在一個點上與地面摩擦,從而加大摩擦力,使剎車效率達到90%以上,同時還能減少剎車消耗,延長剎車輪鼓、碟片和輪胎兩倍的使用壽命。裝有ABS的車輛在干柏油路、雨天、雪天等路面防滑性能分別達到80%—90%、10%—30%、15%—20%。
『柒』 列車制動裝置的正文
用以實現列車減速或停止運行,保證行車安全的設備。
組成部件及其作用 列車制動裝置由裝在機車上的供風系統和自動制動閥、分裝在機車和車輛上的制動機和基礎制動裝置,以及貫通全列車的制動管(又稱剎車管)組成。整個制動系統中充以壓縮空氣。供風系統包括空氣壓縮機和總風缸,其作用是供給整個系統所需的壓縮空氣。柴油機車和電力機車的空氣壓縮機是電動的,而在蒸汽機車上則以蒸汽機帶動,稱為風泵。自動制動閥是機車司機用以操縱列車制動系統的裝置。司機扳動自動制動閥手柄,控制制動管的排風或充風,使裝在機車和車輛上的制動機動作。
制動機包括空氣分配閥、副風缸和制動缸等。當制動管減壓時,空氣分配閥使副風缸中的壓縮空氣進入制動缸,推動韝鞴,通過基礎制動裝置中杠桿的作用,使閘瓦(或閘片)緊壓車輪踏面(或制動盤),阻滯車輪的轉動,在輪軌間粘著力的作用下使列車減速或停止運行;制動管充風升壓時,空氣分配閥截斷副風缸管路而使制動缸內的壓縮空氣排入大氣,此時制動缸內的復原彈簧使韝鞴恢復原位,閘瓦離開車輪,從而實現緩解(見圖)。基礎制動裝置由一系列傳動杠桿、制動梁和閘瓦(或閘瓦和制動盤)組成。傳動杠桿起傳遞制動缸韝鞴動作和分配韝鞴推力的作用。
自動制動閥 機車司機用以操縱列車制動機的裝置。自動制動閥最早是簡單的排風塞門,以後發展成為由給氣閥控制規定壓力,由均衡風缸間接控制制動管減壓的較為完善的結構。20世紀初,北美和歐洲鐵路所使用的自動制動閥均採用回轉式滑閥結構。50年代以後,改用柱塞閥、橡膠平面閥或彈簧調壓均衡結構。當自動制動閥手柄處於制動區的某一位置時,自動制動閥在得到相應的減壓量後能自動保壓,在制動時能自動補充制動管漏泄的壓縮空氣,以保持所需要的減壓量。歐洲型制動閥為了實現列車加快緩解功能,另設有能夠在高壓過充位和在轉向運轉位時能自動消除過充的裝置,以避免產生自然再制動。70年代法國和聯邦德國鐵路還採用了按鈕式自動制動閥,用電磁閥控制制動管的壓力來實現制動和緩解。
制動機 機車和車輛上實現制動和緩解作用的裝置。在早期的蒸汽機車牽引的列車上,機車和車輛的制動是分別進行的。機車使用蒸汽制動機;車輛則用手制動機,由人力操縱手輪或用杠桿撥動,使閘瓦緊壓車輪踏面。機力制動機出現後,手制動機經過改進,仍作為輔助制動設備保留在車輛上,主要是在車輛單獨停放時作為防止溜逸之用,在調車作業中也有使用。
隨著鐵路運輸的發展,先後出現了多種機力制動機,如真空制動機、直通空氣制動機、自動空氣制動機、電空制動機等。
真空制動機 真空制動機系統在機車上設有真空泵、制動閥和真空制動缸,在車輛上則僅有真空制動缸。全列車制動部件用公稱直徑 50毫米(2英寸)以上的制動管連通。司機操縱制動閥,改變制動管中的真空度,真空制動缸中便產生壓力差,從而起階段的制動或緩解作用。這種制動機是英國鐵路在1844年首先應用的。它的優點是構造簡單,但制動力不大,而且海拔越高制動力越小。它的制動作用由列車頭部車輛向後傳播的速度(制動波速)低,制動空走時間和緩解時間都較長,列車前後沖動較大。英國鐵路企業自1964年起逐步改用自動空氣制動機。使用真空制動機的國家日益減少。
直通空氣制動機 它的制動作用是:用空氣壓縮機產生壓縮空氣貯存在總風缸中,司機操縱制動閥,將總風缸中的壓縮空氣通過制動管送入機車和車輛上的制動缸實現制動,或將制動缸中的壓縮空氣排出,實現緩解。這種制動機是美國發明家G.威斯汀豪斯在1869年發明的。由於壓縮空氣由前向後逐車輸送,列車前後車輛制動機動作時間差較大,這種制動機對較長的列車不適用。當列車分離時,制動能力全部喪失,列車運行安全不能保證,因此這種制動機應用不廣。
自動空氣制動機 在直通空氣制動機基礎上發展出來的空氣制動機,有北美鐵路應用的二壓力機構(直接一次緩解)自動空氣制動機和歐洲鐵路應用的三壓力機構(階段緩解)自動空氣制動機兩個系統。二壓力機構自動空氣制動機為G.威斯汀豪斯於1872年所發明。這種制動機在車輛上設有副風缸,由制動管充風至規定壓力,司機藉助自動制動閥降低或恢復制動管壓力,在制動管和副風缸間產生壓力差(二壓力機構因此得名),以控制制動機起制動或緩解作用。這種制動機可以根據制動管減壓量的大小實現分階段制動;但當制動管壓力高於副風缸時,即可直接實現一次緩解。由於不能實現分階段緩解,在坡道地區列車不易操縱,這是它的不足之處。這種制動機由於只用一根公稱直徑為25毫米(貨物列車後來改用32毫米,按舊制分別為1和1.25英寸)的制動管,可以使用壓縮空氣(壓力0.5~0.6兆帕),副風缸和制動缸的尺寸較小,重量較輕,因此於1889年被定為北美鐵路聯運貨車的標准制動機,後來應用到客車上。隨著列車長度的增加,這種制動機增加了快動功能、局部減壓功能、常用和緊急制動後的加速緩解功能、常用制動的加速功能等。在結構上也有改進,使檢修周期大為延長。新型的二壓力機構自動空氣制動機適用於100~150輛的長大貨物列車,為重載列車的開行創造了條件。
三壓力機構自動空氣制動機是英國人漢弗萊在1892年設計成的。這種制動機是在每一車輛上除副風缸外再設一個工作風缸,以制動管和工作風缸間的壓差來控制副風缸向制動缸的充氣和排氣,並使制動缸的壓力參加力的平衡,所以稱三壓力機構。它可以按照制動管減壓量的大小和壓力恢復的多少,分階段地實施制動和緩解,並且具有在制動系統未充滿規定壓力前制動缸壓力不衰竭性能(壓縮空氣不會全部排盡)。三壓力機構自動空氣制動機適用於在山區運行的列車和短小列車,但因緩解作用慢,不適宜於長大列車。
電空制動機 以壓縮空氣為動力,利用電磁閥控制各節車輛上空氣制動機的制動和緩解作用的制動系統。按作用原理可分為:①直通式,電磁閥直接控制壓縮空氣進入或排出制動缸;②自動式,電磁閥控制制動管壓力增減,使自動空氣制動機起作用。使用電空制動機可使列車前部和後部的車輛動作一致,能有效地減弱列車的縱向沖動,縮短制動距離。因此各國的地下鐵道車輛、動車組和高速旅客列車廣泛應用這種設備,貨物列車採用尚少。
基礎制動裝置 制動缸韝鞴桿的推力通過一系列杠桿擴大適當倍數(稱為制動倍率),並分配到各閘瓦(或閘片)上,使其緊壓車輪踏面(或制動盤)產生制動力。通常客車採用雙側閘瓦,貨車用單側閘瓦,機車上則兩者均有採用。為補償閘瓦磨耗對韝鞴行程的影響,有些車輛裝有閘瓦間隙自動調整器。為了按車輛載重調整空車或重車時的制動倍率,有些車輛裝有兩級或多級空重車自動或手動調整裝置。歐洲一些高速車輛上還有用一個閘瓦托裝兩塊閘瓦以增加閘瓦作用面積和改善制動性能的。在傳統的制動裝置結構中,一輛車只有一個制動缸,安裝在底架下面。近30年來,美國有些貨車把制動缸裝在轉向架上同制動梁連成一整體,不僅簡化了結構,而且傳動效率高。在部分客車上也採用安裝在轉向架上的制動缸以提高傳動效率。柴油機車和電力機車上由於存在牽引電動機,在車輪前後的一側或兩側,單獨使用一套由制動缸、傳動機構、間隙自動調節器和閘瓦緊湊地組合而成的制動單元。有些液力傳動機車上還採用液力制動。
閘瓦 與車輪踏面接觸產生摩擦,將列車動能轉換為熱能散入大氣,達到列車減速或停止運行的部件。閘瓦按材質可分為鑄鐵閘瓦和合成閘瓦兩類。
①鑄鐵閘瓦。已有100多年使用歷史,早期是灰鑄鐵閘瓦,含磷量約0.2%左右,摩擦系數隨速度的提高而迅速下降,耐磨性也很差。改用中磷閘瓦(含磷量0.7%~1.0%)可以改善性能,但在制動時容易產生火花引起火災。高磷閘瓦(含磷量2.5%以上)產生的火花少,比較安全,但質脆容易斷裂,澆鑄時須添裝鋼制瓦背。高磷鑄鐵閘瓦的使用,日益普遍。
②合成閘瓦。又稱非金屬閘瓦,是用石棉及其他填料以樹脂或橡膠作為粘合劑混合後熱壓而成。合成閘瓦也要用鋼背加強。如果閘瓦壓製成片狀用於盤形制動則稱閘片。合成閘瓦於1907年首先在倫敦地鐵車輛上使用。50年代以來,應用日益普遍。合成閘瓦重量輕,耐磨,制動時基本上無火花。它與鋼輪間的摩擦系數隨速度提高的變化小,與輪軌間的制動粘著系數的變化基本一致,從而可以較好地利用粘著作用,改善制動性能和縮短停車制動距離。合成閘瓦有高摩擦系數和低摩擦系數之分。高摩擦系數合成閘瓦的摩擦系數約為鑄鐵閘瓦的兩倍,可使用較小直徑的制動缸和副風缸,從而減輕基礎制動裝置的重量,又能節省壓縮空氣,優點較多。低摩擦系數合成閘瓦可以直接取代鑄鐵閘瓦,適合於改造舊車之用。合成閘瓦的缺點是導熱性能較差,摩擦所產生的熱量使車輪踏面溫度升高,甚至使踏面出現局部高溫而導致熱裂。近年來,為避免對環境的污染,無石棉、無鉛等有害物質的合成閘瓦得到越來越多的採用。
盤形制動 用特設的制動盤和閘片作為摩擦副取代傳統的車輪踏面和閘瓦摩擦副,將列車動能轉換成熱能以實現列車制動,多用於時速超過160公里的車輛上,可免制動時產生過高的熱負荷而使車輪踏面熱裂。自1930年德國在柏林地鐵車輛上首次採用這種制動方式以來,對制動盤和閘片的材質、結構形式和安裝方法已作了許多改進。制動盤有安裝在車軸上的,有安裝在車輪輻極上的。鑄鐵盤和高摩擦系數合成閘片這一對摩擦副有較好的摩擦特性,應用較廣。使用盤形制動後,一般仍裝有用於清掃踏面的鑄鐵閘瓦,以免因踏面油污而降低輪軌間粘著系數。在一些高速機車車輛上,踏面清掃閘瓦也承擔一部分制動力和盤形制動結合使用,可取得更好的制動效果。
『捌』 火車和動車分別是什麼剎車制動
火車靠的是壓縮空氣制動,有機車的空氣壓縮機產生。剎車的時候由司機打開氣閥,壓縮空氣進入列車的汽缸,汽缸的活塞在壓縮空氣的作用下,通過連桿使閘瓦緊緊地作用在車輪上,產生巨大的摩擦力,從而使火車制動。
動車的基礎制動裝置都是採用進行空、電變換的增壓氣缸和油壓盤式裝置。動車組採用復合制動方式,即動車使用電制動+空氣制動。
『玖』 簡述動車自動式車輛制動裝置的構件名稱和各部件的作用
摘要 CRH5型動車組制動系統主要由供風系統、制動指令及傳輸系統、制動 控制單元、防滑控制裝置、基礎制動裝置、撒砂裝置、乘客緊急制動系統、停放制動、備用制動系統及動力制動裝置等子系統或部件組成。
『拾』 高鐵的剎車系統是什麼樣的,靠什麼剎車的
高鐵的剎車制動系統是這樣的:
動車組各車輛的制動控制裝置採用微機控制,由動車的電制動(再生制動)及各車的空氣制動(盤型制動)構成,並且在制動控制裝置內具有滑行檢測功能是採用電氣指令式制動系統。
由於列車隨著速度上升,粘著系數會下降,所以設置了隨著速度的變化而改變制動力的速度一粘著模式控制的制動力。
該模式是以雨天為前提的粘著試驗為基礎設置的,所以列車制動時可以保證在規定的距離停車,不致滑行。
制動原理
動車、拖車的基礎制動裝置都是採用進行空、電變換的增壓氣缸和油壓盤式裝置。4個動車和4個拖車的編組構成下,拖車為全機械制動。
動車組採用復合制動方式,即動車使用電制動+空氣制動,拖車使用空氣制動。
關於再生制動與空氣制動的切換,通過電一空協調控制,由制動控制裝置判斷制動力大小,當制動力不足時由空氣制動補充。
為減少制動盤及閘瓦磨損採用延遲控制方式:再生制動優先,然後是拖車空氣制動,再次是動車空氣制動。
(10)動車制動裝置的作用擴展閱讀:
制動功能類別
(1)常用制動:其制動力分為1~7N,進行延遲控制。在制動初速度為75Km/h以上時,由動車的再生制動負擔拖車部分制動力,在65Km/h速度以下時,切換為單獨控制,控制單位是一個動車和一個拖車共兩個車輛進行制動。
另外,具備隨載荷變化,從空氣彈簧取得壓力信號,計算調整制動力,做到不隨車輛載重變化,進行恆定的減速控制。
(2)快速制動:具備常用制動1.5倍的制動力。
(3)緊急制動。
(4)耐雪制動。
(5)輔助制動。
(6)停車制動:採用鐵靴施行停車制動。通常運行時司機用制動控制器操作常用制動(表示為1至7級的7位制動力),和快速制動。緊急制動、輔助制動在故障時等異常情況下通過開關操作。耐雪制動是積雪時通過開關操作。
緊急制動距離(包構空走時間):
初始速度200km/h時制動距離2000米以下。
初始速度160km/h時制動距離1400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