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化學選修四實驗裝置圖

化學選修四實驗裝置圖

發布時間:2022-09-17 09:04:34

㈠ 高中化學選修4知識點總結

第1章、化學反應與能量轉化
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反應物化學鍵的斷裂和生成物化學鍵的形成,化學反應過程中伴隨著能量的釋放或吸收。一、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1、化學反應的反應熱
(1)反應熱的概念:
當化學反應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時,反應所釋放或吸收的熱量稱為該反應在此溫度下的熱效應,簡稱反應熱。用符號Q表示。
(2)反應熱與吸熱反應、放熱反應的關系。
Q>0時,反應為吸熱反應;Q<0時,反應為放熱反應。
(3)反應熱的測定
測定反應熱的儀器為量熱計,可測出反應前後溶液溫度的變化,根據體系的熱容可計算出反應熱,計算公式如下:
Q=-C(T2-T1)
式中C表示體系的熱容,T1、T2分別表示反應前和反應後體系的溫度。實驗室經常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 2、化學反應的焓變
(1)反應焓變
物質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質固有的性質,可以用稱為「焓」的物理量來描述,符號為H,單位為kJ·mol-1。
反應產物的總焓與反應物的總焓之差稱為反應焓變,用ΔH表示。
(2)反應焓變ΔH與反應熱Q的關系。
對於等壓條件下進行的化學反應,若反應中物質的能量變化全部轉化為熱能,則該反應的反應熱等於反應焓變,其數學表達式為:Qp=ΔH=H(反應產物)-H(反應物)。
(3)反應焓變與吸熱反應,放熱反應的關系:
ΔH>0,反應吸收能量,為吸熱反應。
ΔH<0,反應釋放能量,為放熱反應。
(4)反應焓變與熱化學方程式:
把一個化學反應中物質的變化和反應焓變同時表示出來的化學方程式稱為熱化學方程式,如:H2(g)+O2(g)=H2O(l);ΔH(298K)=-285.8kJ·mol-1
書寫熱化學方程式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化學式後面要註明物質的聚集狀態:固態(s)、液態(l)、氣態(g)、溶液(aq)。
②化學方程式後面寫上反應焓變ΔH,ΔH的單位是J·mol-1或 kJ·mol-1,且ΔH後註明反應溫度。
③熱化學方程式中物質的系數加倍,ΔH的數值也相應加倍。 3、反應焓變的計算
(1)蓋斯定律
對於一個化學反應,無論是一步完成,還是分幾步完成,其反應焓變一樣,這一規律稱為蓋斯定律。
(2)利用蓋斯定律進行反應焓變的計算。
常見題型是給出幾個熱化學方程式,合並出題目所求的熱化學方程式,根據蓋斯定律可知,該方程式的ΔH為上述各熱化學方程式的ΔH的代數和。
(3)根據標准摩爾生成焓,ΔfHmθ計算反應焓變ΔH。
對任意反應:aA+bB=cC+dD
ΔH=[cΔfHmθ(C)+dΔfHmθ(D)]-[aΔfHmθ(A)+bΔfHmθ(B)] 二、電能轉化為化學能——電解 1、電解的原理
(1)電解的概念:
在直流電作用下,電解質在兩上電極上分別發生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的過程叫做電解。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裝置叫做電解池。
(2)電極反應:以電解熔融的NaCl為例:
陽極:與電源正極相連的電極稱為陽極,陽極發生氧化反應:2Cl-→Cl2↑+2e-。
陰極:與電源負極相連的電極稱為陰極,陰極發生還原反應:Na++e-→Na。
總方程式:2NaCl(熔)2Na+Cl2↑

2、電解原理的應用
(1)電解食鹽水制備燒鹼、氯氣和氫氣。
陽極:2Cl-→Cl2+2e-
陰極:2H++e-→H2↑
總反應:2NaCl+2H2O2NaOH+H2↑+Cl2↑
(2)銅的電解精煉。
粗銅(含Zn、Ni、Fe、Ag、Au、Pt)為陽極,精銅為陰極,CuSO4溶液為電解質溶液。
陽極反應:Cu→Cu2++2e-,還發生幾個副反應
Zn→Zn2++2e-;Ni→Ni2++2e-
Fe→Fe2++2e-
Au、Ag、Pt等不反應,沉積在電解池底部形成陽極泥。
陰極反應:Cu2++2e-→Cu
(3)電鍍:以鐵表面鍍銅為例
待鍍金屬Fe為陰極,鍍層金屬Cu為陽極,CuSO4溶液為電解質溶液。
陽極反應:Cu→Cu2++2e-
陰極反應: Cu2++2e-→Cu 三、化學能轉化為電能——電池 1、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1)原電池的概念:
把化學能轉變為電能的裝置稱為原電池。
(2)Cu-Zn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如圖為Cu-Zn原電池,其中Zn為負極,Cu為正極,構成閉合迴路後的現象是:Zn片逐漸溶解,Cu片上有氣泡產生,電流計指針發生偏轉。該原電池反應原理為:Zn失電子,負極反應為:Zn→Zn2++2e-;Cu得電子,正極反應為:2H++2e-→H2。電子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總反應為:Zn+CuSO4=ZnSO4+Cu。
(3)原電池的電能
若兩種金屬做電極,活潑金屬為負極,不活潑金屬為正極;若一種金屬和一種非金屬做電極,金屬為負極,非金屬為正極。 2、化學電源
(1)鋅錳干電池
負極反應:Zn→Zn2++2e-;
正極反應:2NH4++2e-→2NH3+H2;
(2)鉛蓄電池
負極反應:Pb+SO42-PbSO4+2e-
正極反應:PbO2+4H++SO42-+2e-PbSO4+2H2O
放電時總反應:Pb+PbO2+2H2SO4=2PbSO4+2H2O。
充電時總反應:2PbSO4+2H2O=Pb+PbO2+2H2SO4。
(3)氫氧燃料電池
負極反應:2H2+4OH-→4H2O+4e-
正極反應:O2+2H2O+4e-→4OH-
電池總反應:2H2+O2=2H2O 3、金屬的腐蝕與防護
(1)金屬腐蝕
金屬表面與周圍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或因電化學作用而遭到破壞的過程稱為金屬腐蝕。
(2)金屬腐蝕的電化學原理。
生鐵中含有碳,遇有雨水可形成原電池,鐵為負極,電極反應為:Fe→Fe2++2e-。水膜中溶解的氧氣被還原,正極反應為:O2+2H2O+4e-→4OH-,該腐蝕為「吸氧腐蝕」,總反應為:2Fe+O2+2H2O=2Fe(OH)2,Fe(OH)2又立即被氧化:4Fe(OH)2+2H2O+O2=4Fe(OH)3,Fe(OH)3分解轉化為鐵銹。若水膜在酸度較高的環境下,正極反應為:2H++2e-→H2↑,該腐蝕稱為「析氫腐蝕」。
(3)金屬的防護
金屬處於乾燥的環境下,或在金屬表面刷油漆、陶瓷、瀝青、塑料及電鍍一層耐腐蝕性強的金屬防護層,破壞原電池形成的條件。從而達到對金屬的防護;也可以利用原電池原理,採用犧牲陽極保護法。也可以利用電解原理,採用外加電流陰極保護法。 第2章、化學反應的方向、限度與速率(1、2節)
原電池的反應都是自發進行的反應,電解池的反應很多不是自發進行的,如何判定反應是否自發進行呢? 一、化學反應的方向 1、反應焓變與反應方向
放熱反應多數能自發進行,即ΔH<0的反應大多能自發進行。有些吸熱反應也能自發進行。如NH4HCO3與CH3COOH的反應。有些吸熱反應室溫下不能進行,但在較高溫度下能自發進行,如CaCO3高溫下分解生成CaO、CO2。 2、反應熵變與反應方向
熵是描述體系混亂度的概念,熵值越大,體系混亂度越大。反應的熵變ΔS為反應產物總熵與反應物總熵之差。產生氣體的反應為熵增加反應,熵增加有利於反應的自發進行。 3、焓變與熵變對反應方向的共同影響
ΔH-TΔS<0反應能自發進行。
ΔH-TΔS=0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ΔH-TΔS>0反應不能自發進行。
在溫度、壓強一定的條件下,自發反應總是向ΔH-TΔS<0的方向進行,直至平衡狀態。 二、化學反應的限度 1、化學平衡常數
(1)對達到平衡的可逆反應,生成物濃度的系數次方的乘積與反應物濃度的系數次方的乘積之比為一常數,該常數稱為化學平衡常數,用符號K表示 。
(2)平衡常數K的大小反映了化學反應可能進行的程度(即反應限度),平衡常數越大,說明反應可以進行得越完全。
(3)平衡常數表達式與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式有關。對於給定的可逆反應,正逆反應的平衡常數互為倒數。
(4)藉助平衡常數,可以判斷反應是否到平衡狀態:當反應的濃度商Qc與平衡常數Kc相等時,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2、反應的平衡轉化率
(1)平衡轉化率是用轉化的反應物的濃度與該反應物初始濃度的比值來表示。如反應物A的平衡轉化率的表達式為:
α(A)=
(2)平衡正向移動不一定使反應物的平衡轉化率提高。提高一種反應物的濃度,可使另一反應物的平衡轉化率提高。
(3)平衡常數與反應物的平衡轉化率之間可以相互計算。 3、反應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1)溫度的影響
升高溫度使化學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降低溫度使化學平衡向放熱方向移動。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是通過改變平衡常數實現的。
(2)濃度的影響
增大生成物濃度或減小反應物濃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增大反應物濃度或減小生成物濃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溫度一定時,改變濃度能引起平衡移動,但平衡常數不變。化工生產中,常通過增加某一價廉易得的反應物濃度,來提高另一昂貴的反應物的轉化率。
(3)壓強的影響
ΔVg=0的反應,改變壓強,化學平衡狀態不變。
ΔVg≠0的反應,增大壓強,化學平衡向氣態物質體積減小的方向移動。
(4)勒夏特列原理
由溫度、濃度、壓強對平衡移動的影響可得出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一個條件(濃度、壓強、溫度等)平衡向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 【例題分析】

例1、已知下列熱化學方程式:
(1)Fe2O3(s)+3CO(g)=2Fe(s)+3CO2(g) ΔH=-25kJ/mol
(2)3Fe2O3(s)+CO(g)=2Fe3O4(s)+CO2(g) ΔH=-47kJ/mol
(3)Fe3O4(s)+CO(g)=3FeO(s)+CO2(g) ΔH=+19kJ/mol
寫出FeO(s)被CO還原成Fe和CO2的熱化學方程式 。
解析:依據蓋斯定律:化學反應不管是一步完成還是分幾步完成,其反應熱是相同的。我們可從題目中所給的有關方程式進行分析:從方程式(3)與方程式(1)可以看出有我們需要的有關物質,但方程式(3)必須通過方程式(2)有關物質才能和方程式(1)結合在一起。
將方程式(3)×2+方程式(2);可表示為(3)×2+(2)
得:2Fe3O4(s)+2CO(g)+3Fe2O3(s)+CO(g)=6FeO(s)+2CO2(g)+2Fe3O4(s)+CO2(g);ΔH=+19kJ/mol×2+(-47kJ/mol)
整理得方程式(4):Fe2O3(s)+CO(g)=2FeO(s)+CO2(g);ΔH=-3kJ/mol
將(1)-(4)得2CO(g)=2Fe(s)+3CO2(g)-2FeO(s)-CO2(g);ΔH=-25kJ/mol-(-3kJ/mol)
整理得:FeO(s)+CO(s)=Fe(s)+CO2(g);ΔH=-11kJ/mol
答案:FeO(s)+CO(s)=Fe(s)+CO2(g);ΔH=-11kJ/mol 例2、熔融鹽燃料電池具有高的發電效率,因而得到重視,可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鹽混合物作用電解質,CO為陽極燃氣,空氣與CO2的混合氣體為陰極助燃氣,製得在650℃下工作的燃料電池,完成有關的電池反應式:
陽極反應式:2CO+2CO32-→4CO2+4e-
陰極反應式:;
總電池反應式:。
解析: 作為燃料電池,總的效果就是把燃料進行燃燒。本題中CO為還原劑,空氣中O2為氧化劑,電池總反應式為:2CO+O2=2CO2。用總反應式減去電池負極(即題目指的陽極)反應式,就可得到電池正極(即題目指的陰極)反應式:O2+2CO2+4e-=2CO32- 。
答案:O2+2CO2+4e-=2CO32-;2CO+O2=2CO2例3、下列有關反應的方向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放熱的自發過程都是熵值減小的過程。
B、吸熱的自發過程常常是熵值增加的過程。
C、水自發地從高處流向低處,是趨向能量最低狀態的傾向。
D、只根據焓變來判斷化學反應的方向是可以的。
解析:放熱的自發過程可能使熵值減小、增加或無明顯變化,故A錯誤。只根據焓變來判斷反應進行的方向是片面的,要用能量判據、熵判據組成的復合判據來判斷,D錯誤。水自發地從高處流向低處,是趨向能量最低狀態的傾向是正確的。有些吸熱反應也可以自發進行。如在25℃和1.01×105Pa時,2N2O5(g)=4NO2(g)+O2(g);ΔH=56.7kJ/mol,(NH4)2CO3(s)=NH4HCO3(s)+NH3(g);ΔH=74.9kJ/mol,上述兩個反應都是吸熱反應,又都是熵增的反應,所以B也正確。
答案:BC。 化學反應原理復習(二)

【知識講解】 第2章、第3、4節

一、化學反應的速率 1、化學反應是怎樣進行的
(1)基元反應:能夠一步完成的反應稱為基元反應,大多數化學反應都是分幾步完成的。
(2)反應歷程:平時寫的化學方程式是由幾個基元反應組成的總反應。總反應中用基元反應構成的反應序列稱為反應歷程,又稱反應機理。
(3)不同反應的反應歷程不同。同一反應在不同條件下的反應歷程也可能不同,反應歷程的差別又造成了反應速率的不同。 2、化學反應速率
(1)概念:
單位時間內反應物的減小量或生成物的增加量可以表示反應的快慢,即反應的速率,用符號v表示。
(2)表達式:

(3)特點
對某一具體反應,用不同物質表示化學反應速率時所得的數值可能不同,但各物質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於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系數之比。 3、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1)反應速率常數(K)
反應速率常數(K)表示單位濃度下的化學反應速率,通常,反應速率常數越大,反應進行得越快。反應速率常數與濃度無關,受溫度、催化劑、固體表面性質等因素的影響。
(2)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增大反應物濃度,正反應速率增大,減小反應物濃度,正反應速率減小。
增大生成物濃度,逆反應速率增大,減小生成物濃度,逆反應速率減小。
(3)壓強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壓強隻影響氣體,對只涉及固體、液體的反應,壓強的改變對反應速率幾乎無影響。
壓強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際上是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為壓強的改變是通過改變容器容積引起的。壓縮容器容積,氣體壓強增大,氣體物質的濃度都增大,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加;增大容器容積,氣體壓強減小;氣體物質的濃度都減小,正、逆反應速率都減小。 4、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1)經驗公式
阿倫尼烏斯總結出了反應速率常數與溫度之間關系的經驗公式:

式中A為比例系數,e為自然對數的底,R為摩爾氣體常數量,Ea為活化能。
由公式知,當Ea>0時,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常數增大,化學反應速率也隨之增大。可知,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與活化能有關。
(2)活化能Ea。
活化能Ea是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與反應物分子平均能量之差。不同反應的活化能不同,有的相差很大。活化能 Ea值越大,改變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越大。 5、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1)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規律:
催化劑大多能加快反應速率,原因是催化劑能通過參加反應,改變反應歷程,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來有效提高反應速率。
(2)催化劑的特點:
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而在反應前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
催化劑具有選擇性。
催化劑不能改變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不引起化學平衡的移動,不能改變平衡轉化率。 二、化學反應條件的優化——工業合成氨 1、合成氨反應的限度
合成氨反應是一個放熱反應,同時也是氣體物質的量減小的熵減反應,故降低溫度、增大壓強將有利於化學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動。 2、合成氨反應的速率
(1)高壓既有利於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動,又使反應速率加快,但高壓對設備的要求也高,故壓強不能特別大。
(2)反應過程中將氨從混合氣中分離出去,能保持較高的反應速率。
(3)溫度越高,反應速率進行得越快,但溫度過高,平衡向氨分解的方向移動,不利於氨的合成。
(4)加入催化劑能大幅度加快反應速率。 3、合成氨的適宜條件
在合成氨生產中,達到高轉化率與高反應速率所需要的條件有時是矛盾的,故應該尋找以較高反應速率並獲得適當平衡轉化率的反應條件:一般用鐵做催化劑 ,控制反應溫度在700K左右,壓強范圍大致在1×107Pa~1×108Pa 之間,並採用N2與H2分壓為1∶2.8的投料比。 第3章、物質在水溶液中的行為 一、水溶液 1、水的電離
H2OH++OH-
水的離子積常數KW=[H+][OH-],25℃時,KW=1.0×10-14mol2·L-2。溫度升高,有利於水的電離, KW增大。2、溶液的酸鹼度
室溫下,中性溶液:[H+]=[OH-]=1.0×10-7mol·L-1,pH=7
酸性溶液:[H+]>[OH-],[ H+]>1.0×10-7mol·L-1,pH<7
鹼性溶液:[H+]<[OH-],[OH-]>1.0×10-7mol·L-1,pH>7 3、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態
(1)強電解質
強電解質是在稀的水溶液中完全電離的電解質,強電解質在溶液中以離子形式存在,主要包括強酸、強鹼和絕大多數鹽,書寫電離方程式時用「=」表示。
(2)弱電解質
在水溶液中部分電離的電解質,在水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態存在,少部分以離子形態存在,存在電離平衡,主要包括弱酸、弱鹼、水及極少數鹽,書寫電離方程式時用「 」表示。 二、弱電解質的電離及鹽類水解 1、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1)電離平衡常數
在一定條件下達到電離平衡時,弱電解質電離形成的各種離子濃度的乘積與溶液中未電離的分子濃度之比為一常數,叫電離平衡常數。
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越大,達到電離平衡時,電離出的H+越多。多元弱酸分步電離,且每步電離都有各自的電離平衡常數,以第一步電離為主。
(2)影響電離平衡的因素,以CH3COOHCH3COO-+H+為例。
加水、加冰醋酸,加鹼、升溫,使CH3COOH的電離平衡正向移動,加入CH3COONa固體,加入濃鹽酸,降溫使CH3COOH電離平衡逆向移動。 2、鹽類水解
(1)水解實質
鹽溶於水後電離出的離子與水電離的H+或OH-結合生成弱酸或弱鹼,從而打破水的電離平衡,使水繼續電離,稱為鹽類水解。
(2)水解類型及規律
①強酸弱鹼鹽水解顯酸性。
NH4Cl+H2ONH3·H2O+HCl
②強鹼弱酸鹽水解顯鹼性。
CH3COONa+H2OCH3COOH+NaOH
③強酸強鹼鹽不水解。
④弱酸弱鹼鹽雙水解。
Al2S3+6H2O=2Al(OH)3↓+3H2S↑
(3)水解平衡的移動
加熱、加水可以促進鹽的水解,加入酸或鹼能抑止鹽的水解,另外,弱酸根陰離子與弱鹼陽離子相混合時相互促進水解。 三、沉澱溶解平衡 1、沉澱溶解平衡與溶度積
(1)概念
當固體溶於水時,固體溶於水的速率和離子結合為固體的速率相等時,固體的溶解與沉澱的生成達到平衡狀態,稱為沉澱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數叫做溶度積常數,簡稱溶度積,用Ksp表示。
PbI2(s)Pb2+(aq)+2I-(aq)
Ksp=[Pb2+][I-]2=7.1×10-9mol3·L-3
(2)溶度積Ksp的特點
Ksp只與難溶電解質的性質和溫度有關,與沉澱的量無關,且溶液中離子濃度的變化能引起平衡移動,但並不改變溶度積。
Ksp反映了難溶電解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沉澱溶解平衡的應用
(1)沉澱的溶解與生成
根據濃度商Qc與溶度積Ksp的大小比較,規則如下:
Qc=Ksp時,處於沉澱溶解平衡狀態。
Qc>Ksp時,溶液中的離子結合為沉澱至平衡。
Qc<Ksp時,體系中若有足量固體,固體溶解至平衡。
(2)沉澱的轉化
根據溶度積的大小,可以將溶度積大的沉澱可轉化為溶度積更小的沉澱,這叫做沉澱的轉化。沉澱轉化實質為沉澱溶解平衡的移動。 四、離子反應 1、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
(1)生成沉澱
既有溶液中的離子直接結合為沉澱,又有沉澱的轉化。
(2)生成弱電解質
主要是H+與弱酸根生成弱酸,或OH-與弱鹼陽離子生成弱鹼,或H+與OH-生成H2O。
(3)生成氣體
生成弱酸時,很多弱酸能分解生成氣體。
(4)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強氧化性的離子與強還原性離子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且大多在酸性條件下發生。 2、離子反應能否進行的理論判據
(1)根據焓變與熵變判據
對ΔH-TΔS<0的離子反應,室溫下都能自發進行。
(2)根據平衡常數判據
離子反應的平衡常數很大時,表明反應的趨勢很大。 3、離子反應的應用
(1)判斷溶液中離子能否大量共存
相互間能發生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注意題目中的隱含條件。
(2)用於物質的定性檢驗
根據離子的特性反應,主要是沉澱的顏色或氣體的生成,定性檢驗特徵性離子。
(3)用於離子的定量計算
常見的有酸鹼中和滴定法、氧化還原滴定法。
(4)生活中常見的離子反應。
硬水的形成及軟化涉及到的離子反應較多,主要有:
Ca2+、Mg2+的形成。
CaCO3+CO2+H2O=Ca2++2HCO3-
MgCO3+CO2+H2O=Mg2++2HCO3-
加熱煮沸法降低水的硬度:
Ca2++2HCO3-CaCO3↓+CO2↑+H2O
Mg2++2HCO3-MgCO3↓+CO2↑+H2O
或加入Na2CO3軟化硬水:
Ca2++CO32-=CaCO3↓,Mg2++CO32-=MgCO3↓

我有word文檔,方便的話我可以發給你

㈡ 怎樣畫化學實驗裝置

像化學實驗裝置圖是比較嚴謹的,講究一定的標准,手繪肯定是不行的,那就需專要藉助相關的專業屬軟體來繪制,比如ChemDraw,下面就介紹用它畫裝置圖的方法。

步驟一 打開ChemDraw的界面。

ChemDraw刻章分類下的Clipware,part 2組件

步驟五 通過選中組件進行大小和位置的調整組成裝置圖。


通過學習在ChemDraw中繪制裝置圖的入門教程,新用戶可以很快上手,如您還需ChemDraw的入門教程或者使用技巧請訪問ChemDraw中文官網。

㈢ 高中化學選修4,第一,二,三,四章思維導圖

高中化學選修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意思為試圖的方法就是以下這幾個。

㈣ 化學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所有重點知識點與方程式(特別是電化學部分)

第一節 原電池 1、概念: 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叫做原電池_______ 2、組成條件:①兩個活潑性不同的電極② 電解質溶液③ 電極用導線相連並插入電解液構成閉合迴路3、電子流向:外電路: 負 極——導線—— 正 極 內電路:鹽橋中 陰 離子移向負極的電解質溶液,鹽橋中 陽 離子移向正極的電解質溶液。 4、電極反應:以鋅銅原電池為例:負極: 氧化 反應: Zn-2e=Zn2+ (較活潑金屬)正極: 還原 反應: 2H++2e=H2↑ (較不活潑金屬)總反應式: Zn+2H+=Zn2++H2↑ 5、正、負極的判斷: (1)從電極材料:一般較活潑金屬為負極;或金屬為負極,非金屬為正極。(2)從電子的流動方向 負極流入正極 (3)從電流方向 正極流入負極 (4)根據電解質溶液內離子的移動方向 陽離子流向正極,陰離子流向負極 (5)根據實驗現象①__溶解的一極為負極__② 增重或有氣泡一極為正極 第二節 化學電池1、電池的分類:化學電池、太陽能電池、原子能電池2、化學電池:藉助於化學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裝置3、化學電池的分類: 一次電池 、 二次電池 、 燃料電池 一、一次電池: 常見一次電池:鹼性鋅錳電池、鋅銀電池、鋰電池等二、二次電池 1、二次電池:放電後可以再充電使活性物質獲得再生,可以多次重復使用,又叫充電電池或蓄電池。2、電極反應:鉛蓄電池 放電: 負極(鉛):Pb+ -2e =PbSO4↓正極(氧化鉛):PbO2+4H++ +2e =PbSO4↓+2H2O充電: 陰極:PbSO4+2H2O-2e =PbO2+4H++ 陽極:PbSO4+2e =Pb+ 兩式可以寫成一個可逆反應:PbO2+Pb+2H2SO4 2PbSO4↓+2H2O 3、目前已開發出新型蓄電池:銀鋅電池、鎘鎳電池、氫鎳電池、鋰離子電池、聚合物鋰離子電池三、燃料電池 1、燃料電池: 是使燃料與氧化劑反應直接產生電流的一種原電池 2、電極反應:一般燃料電池發生的電化學反應的最終產物與燃燒產物相同,可根據燃燒反應寫出總的電池反應,但不註明反應的條件。,負極發生氧化反應,正極發生還原反應,不過要注意一般電解質溶液要參與電極反應。以氫氧燃料電池為例,鉑為正、負極,介質分為酸性、鹼性和中性。當電解質溶液呈酸性時: 負極:2H2-4e =4H+ 正極:O2+4 e 4H+ =2H2O當電解質溶液呈鹼性時: 負極:2H2+4OH-4e=4H2O 負極:O2+2H2O+4 e=4OH另一種燃料電池是用金屬鉑片插入KOH溶液作電極,又在兩極上分別通甲烷燃料和氧氣氧化劑。電極反應式為:負極:CH4+10OH--8e = 7H2O;正極:4H2O+2O2+8e=8 OH-。電池總反應式為:CH4+2O2+2KOH=K2CO3+3H2O3、燃料電池的優點:能量轉換率高、廢棄物少、運行噪音低四、廢棄電池的處理:回收利用第三節 電解池一、電解原理1、電解池: 把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裝置 也叫電解槽 2、電解:電流(外加直流電)通過電解質溶液而在陰陽兩極引起氧化還原反應(被動的不是自發的)的過程 3、放電:當離子到達電極時,失去或獲得電子,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過程 4、電子流向:(電源)負極—(電解池)陰極—(離子定向運動)電解質溶液—(電解池)陽極—(電源)正極 5、電極名稱及反應: 陽極:與直流電源的 正極 相連的電極,發生 氧化 反應 陰極:與直流電源的 負極 相連的電極,發生 還原 反應 6、電解CuCl2溶液的電極反應: 陽極:2Cl- -2e=Cl2 (氧化) 陰極:Cu2++2e=Cu(還原)總反應式:CuCl2 =Cu+Cl2 ↑ 7、電解本質:電解質溶液的導電過程,就是電解質溶液的電解過程☆規律總結:電解反應離子方程式書寫:陽離子放電順序:Ag+>Hg2+>Fe3+>Cu2+>H+(指酸電離的)>Pb2+>Sn2+>Fe2+>Zn2+>Al3+>Mg2+>Na+>Ca2+>K+ 陰離子放電順序:是惰性電極時:S2->I->Br->Cl->OH->NO3->SO42-(等含氧酸根離子)>F-(SO32-/MnO4->OH-)是活性電極時:電極本身溶解放電注意先要看電極材料,是惰性電極還是活性電極,若陽極材料為活性電極(Fe、Cu)等金屬,則陽極反應為電極材料失去電子,變成離子進入溶液;若為惰性材料,則根據陰陽離子的放電順序,依據陽氧陰還的規律來書寫電極反應式。 電解質水溶液點解產物的規律類型 電極反應特點 實例 電解對象 電解質濃度 pH 電解質溶液復原分解電解質型 電解質電離出的陰陽離子分別在兩極放電 HCl 電解質 減小 增大 HCl CuCl2 --- CuCl2放H2生成鹼型 陰極:水放H2生鹼陽極:電解質陰離子放電 NaCl 電解質和水 生成新電解質 增大 HCl放氧生酸型 陰極:電解質陽離子放電陽極:水放O2生酸 CuSO4 電解質和水 生成新電解質 減小 氧化銅電解水型 陰極:4H+ + 4e- == 2H2 ↑陽極:4OH- - 4e-= O2↑+ 2H2O NaOH 水 增大 增大 水 H2SO4 減小 Na2SO4 不變 上述四種類型電解質分類:(1)電解水型:含氧酸,強鹼,活潑金屬含氧酸鹽(2)電解電解質型:無氧酸,不活潑金屬的無氧酸鹽(氟化物除外)(3)放氫生鹼型:活潑金屬的無氧酸鹽(4)放氧生酸型:不活潑金屬的含氧酸鹽 二、電解原理的應用 1、電解飽和食鹽水以製造燒鹼、氯氣和氫氣(1)電鍍應用電解原理在某些金屬表面鍍上一薄層其他金屬或合金的方法(2)電極、電解質溶液的選擇:陽極:鍍層金屬,失去電子,成為離子進入溶液 ; M— ne — == M n+陰極:待鍍金屬(鍍件):溶液中的金屬離子得到電子,成為金屬原子,附著在金屬表面M n+ + ne — == M電解質溶液:含有鍍層金屬離子的溶液做電鍍液鍍銅反應原理: 陽極(純銅):Cu-2e-=Cu2+,陰極(鍍件):Cu2++2e-=Cu, 電解液:可溶性銅鹽溶液,如CuSO4溶液 (3)電鍍應用之一:銅的精煉: 陽極:粗銅;陰極: 純銅電解質溶液: 硫酸銅 2、電冶金(1)電冶金:使礦石中的 金屬陽離子 獲得電子,從它們的化合物中還原出來用於冶煉活潑金屬,如鈉、鎂、鈣、鋁(2)電解氯化鈉:通電前,氯化鈉高溫下熔融:NaCl == Na + + Cl—通直流電後:陽極:2Na+ + 2e— == 2Na 陰極:2Cl— — 2e— == Cl2↑☆規律總結:原電池、電解池、電鍍池的判斷規律 (1)若無外接電源,又具備組成原電池的三個條件。①有活潑性不同的兩個電極;②兩極用導線互相連接成直接插入連通的電解質溶液里;③較活潑金屬與電解質溶液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有時是與水電離產生的H+作用),只要同時具備這三個條件即為原電池。(2)若有外接電源,兩極插入電解質溶液中,則可能是電解池或電鍍池;當陰極為金屬,陽極亦為金屬且與電解質溶液中的金屬離子屬同種元素時,則為電鍍池。(3)若多個單池相互串聯,又有外接電源時,則與電源相連接的裝置為電解池成電鍍池。若無外接電源時,先選較活潑金屬電極為原電池的負極(電子輸出極),有關裝置為原電池,其餘為電鍍池或電解池。 原電池,電解池,電鍍池的比較性質 類別 原電池 電解池 電鍍池定義(裝置特點) 將化學能轉變成電能的裝置 將電能轉變成化學能的裝置 應用電解原理在某些金屬表面鍍上一側層其他金屬反應特徵 自發反應 非自發反應 非自發反應 裝置特徵 無電源,兩級材料不同 有電源,兩級材料可同可不同 有電源 形成條件 活動性不同的兩極電解質溶液形成閉合迴路 兩電極連接直流電源兩電極插入電解質溶液形成閉合迴路 1鍍層金屬接電源正極,待鍍金屬接負極;2電鍍液必須含有鍍層金屬的離子 電極名稱 負極:較活潑金屬正極:較不活潑金屬(能導電非金屬) 陽極:與電源正極相連陰極:與電源負極相連 名稱同電解,但有限制條件陽極:必須是鍍層金屬陰極:鍍件 電極反應 負極:氧化反應,金屬失去電子正極:還原反應,溶液中的陽離子的電子或者氧氣得電子(吸氧腐蝕) 陽極:氧化反應,溶液中的陰離子失去電子,或電極金屬失電子陰極:還原反應,溶液中的陽離子得到電子 陽極:金屬電極失去電子陰極:電鍍液中陽離子得到電子電子流向 負極→正極 電源負極→陰極電源正極→陽極 同電解池溶液中帶電粒子的移動 陽離子向正極移動陰離子向負極移動 陽離子向陰極移動陰離子向陽極移動 同電解池聯系 在兩極上都發生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原電池與電解池的極的得失電子聯系圖:陽極(失) e- 正極(得) e- 負極(失) e- 陰極(得)第四節 金屬的電化學腐蝕和防護一、金屬的電化學腐蝕(1)金屬腐蝕內容: (2)金屬腐蝕的本質:都是金屬原子 失去 電子而被氧化的過程(3)金屬腐蝕的分類:化學腐蝕— 金屬和接觸到的物質直接發生化學反應而引起的腐蝕 電化學腐蝕—不純的金屬跟電解質溶液接觸時,會發生原電池反應。比較活潑的金屬失去電子而被氧化,這種腐蝕叫做電化學腐蝕。化學腐蝕與電化腐蝕的比較 電化腐蝕 化學腐蝕條件 不純金屬或合金與電解質溶液接觸 金屬與非電解質直接接觸現象 有微弱的電流產生 無電流產生 本質 較活潑的金屬被氧化的過程 金屬被氧化的過程 關系 化學腐蝕與電化腐蝕往往同時發生,但電化腐蝕更加普遍,危害更嚴重(4)電化學腐蝕的分類: 析氫腐蝕——腐蝕過程中不斷有氫氣放出①條件:潮濕空氣中形成的水膜,酸性較強(水膜中溶解有CO2、SO2、H2S等氣體)②電極反應:負極: Fe – 2e- = Fe2+ 正極: 2H+ + 2e- = H2 ↑ 總式:Fe + 2H+ = Fe2+ + H2 ↑吸氧腐蝕——反應過程吸收氧氣①條件:中性或弱酸性溶液②電極反應:負極: 2Fe – 4e- = 2Fe2+ 正極: O2+4e- +2H2O = 4OH- 總式:2Fe + O2 +2H2O =2 Fe(OH)2 離子方程式:Fe2+ + 2OH- = Fe(OH)2 生成的 Fe(OH)2被空氣中的O2氧化,生成 Fe(OH)3 , Fe(OH)2 + O2 + 2H2O == 4Fe(OH)3Fe(OH)3脫去一部分水就生成Fe2O3•x H2O(鐵銹主要成分)規律總結:金屬腐蝕快慢的規律:在同一電解質溶液中,金屬腐蝕的快慢規律如下:電解原理引起的腐蝕>原電池原理引起的腐蝕>化學腐蝕>有防腐措施的腐蝕 防腐措施由好到壞的順序如下:外接電源的陰極保護法>犧牲負極的正極保護法>有一般防腐條件的腐蝕>無防腐條件的腐蝕二、金屬的電化學防護 1、利用原電池原理進行金屬的電化學防護 (1)犧牲陽極的陰極保護法 原理:原電池反應中,負極被腐蝕,正極不變化 應用:在被保護的鋼鐵設備上裝上若干鋅塊,腐蝕鋅塊保護鋼鐵設備 負極:鋅塊被腐蝕;正極:鋼鐵設備被保護 (2)外加電流的陰極保護法原理:通電,使鋼鐵設備上積累大量電子,使金屬原電池反應產生的電流不能輸送,從而防止金屬被腐蝕應用:把被保護的鋼鐵設備作為陰極,惰性電極作為輔助陽極,均存在於電解質溶液中,接上外加直流電源。通電後電子大量在鋼鐵設備上積累,抑制了鋼鐵失去電子的反應。 2、改變金屬結構:把金屬製成防腐的合金 3、把金屬與腐蝕性試劑隔開:電鍍、油漆、塗油脂、表面鈍化等

㈤ 下圖為實驗室製取、檢驗和收集純凈乾燥的氯氣的實驗裝置圖:(1)裝置A的化學方程式為:4HCl(濃)+MnO2

該反應中氯離子失電子生成氯氣,錳元素得電子生成氯化錳,發生的反應方程式為

.

㈥ 高二化學選修4試題

化學選修4測試題(1)
本試卷分為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考試用時120分鍾。滿分為150分。
注意事項:1.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Cu-64
2.第I、II卷答案務必寫在答題卷上。
第Ⅰ卷(共70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已知反應X+Y= M+N為放熱反應,,對該反應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 ( )
A、X的能量一定高於M
B、Y的能量一定高於N
C、X和Y的總能量一定高於M和N的總能量
D、因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故不必加熱就可發生
2、在pH=1的無色溶液中,下列離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NH4+、Ba2+、NO3—、CO32— B.Fe2+、OH—、SO42—、MnO4—
C.K+、Mg2+、NO3-、SO42— D.Na+、Fe3+、Cl—、AlO2—
3、在密閉容器里,A與B反應生成C,其反應速率分別用 、 、 表示,已知2 =3 、3 =2 ,則此反應可表示為 ( )
A、2A+3B=2C B、A+3B=2C C、3A+B=2C D、A+B=C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可逆反應的特徵是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
B、在其他條件不變時,使用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速率,而不能改變化學平衡狀態
C、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可以使平衡向放熱反應方向移動
D、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壓強一定會破壞氣體反應的平衡狀態
5、相同溫度下等物質的量濃度的下列溶液中,pH值最小的是 ( )
A. B. C. D.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物質的溶解性為難溶,則該物質不溶於水
B、不溶於水的物質溶解度為0
C、絕對不溶解的物質是不存在的
D、某離子被沉澱完全是指該離子在溶液中的濃度為0
7、化學電池可以直接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化學電池的本質是 ( )
A.化合價的升降 B.電子的轉移 C.氧化還原反應 D.電能的儲存

8、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廢電池必須集中處理的問題被提到議事日程,首要原因是 ( )
A、利用電池外殼的金屬材料
B、防止電池中汞、鎘和鉛等重金屬離子對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不使電池中滲泄的電解液腐蝕其他物品
D、回收其中石墨電極
9、在一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反應:2SO2(氣)+O2(氣) 2SO3(氣),已知反應過程中某一時刻SO2、O2、SO3的濃度分別為0.2mol/L、0.1mol/L、0.2mol/L,當反應達平衡時,可能存在的數據是 ( )
A.SO2為0.4mol/L、O2為0.2mol/L B.SO2為0.25mol/L
C.SO2、SO3均為0.15mol/L D.SO3為0.4mol/L
10、下列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分析中,不正確的是 ( )
①已達平衡的反應C(s)+H2O(g) CO(g)+H2(g),當增加反應物物質的量
時,平衡一定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②已達平衡的反應N2(g)+3H2(g) 2NH3(g),當增大N2的濃度時,平衡向正
反應方向移動,N2的轉化率一定升高
③有氣體參加的反應平衡時,若減小反應器容積時,平衡一定向氣體體積增大的方向
移動
④有氣體參加的反應達平衡時,在恆壓反應器中充入稀有氣體,平衡一定不移動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可以充分說明反應P(g)+Q(g) R(g)+S(g)在恆溫下已達到平衡的是 ( )
A.反應容器內的壓強不隨時間改變
B.反應容器內P、Q、R、S四者濃度之比為1:1:1:1
C.P的生成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D.反應容器內的氣體總物質的量不隨時間變化
12、設C+CO2 2CO-Q1(吸熱反應)反應速率為 u1,N2+3H2 2NH3+Q2(放熱反應)反應速率為 u2,對於上述反應,當溫度升高時,u1和u2的變化情況為 ( )
A、 同時增大 B、同時減小 C、增大,減小 D、減小,增大
13、在已經處於化學平衡狀態的體系中,如果下列量發生變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化學平衡移動的是 ( )
A.反應混合物的濃度B. 反應體系的壓強
C.正、逆反應的速率D. 反應物的轉化率
14、可以將反應Zn+Br2 = ZnBr2設計成蓄電池,下列4個電極反應
①Br2 + 2e- = 2Br- ②2Br- - 2e- = Br2 ③Zn – 2e- = Zn2+ ④Zn2+ + 2e- = Zn
其中表示充電時的陽極反應和放電時的負極反應的分別是( )
A.②和③ B.②和① C.③和① D.④和①
15、將氨水緩緩地滴入鹽酸中至中性,下列有關的說法:①鹽酸過量 ②氨水過量 ③恰好完全反應 ④c (NH4+) = c(Cl-) ⑤c (NH4+) < c(Cl-) 正確的是 ( )
A.①⑤ B.③④ C.②⑤ D.②④
二、 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每小題有一個或二個選項符合題意)
16、反應4NH3(g)+5O2(g) = 4NO(g)+6H2O(g) 在2 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1分鍾後,NH3減少了0.12 mol,則平均每秒鍾各物質濃度變化正確的是 ( )
A、 NO:0.001 mol·L-1 B、 H2O:0.002 mol·L-1
C、 NH3:0.002 mol·L-1 D、 O2:0.001 mol·L-1
17、常溫下,下列離子能使純水中的H+離子數目增加的是 ( )
A.S2- B.CO32- C.NH4+ D.Br-
18、下列水解化學方程式或水解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
A.CH3COO— + H2O CH3COOH + OH— B.NH4+ + H2O NH4OH + H+
C.CH3COOH + NaOH CH3COONa + H2O D.NaCl + H2O NaOH + HCl
19、近年來,加「碘」食鹽較多的使用了碘酸鉀(KIO3),碘酸鉀在工業上可用電解法製取。以石墨和不銹鋼為電極,以KI溶液為電解液,在一定條件下電解,反應方程式為:
電解
KI + 3H2O KIO3 + 3H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A.電解時,石墨作陰極,不銹鋼作陽極
B.電解時,陽極反應是:I – – 6e – + 3H2O = IO3 – + 6H+
C.溶液調節至強酸性,對生產有利
D.電解前後溶液的pH幾乎不變
20、把0.02mol/LCH3COOH溶液和0.01mol/LNaOH溶液以等體積混和,則混合液中微粒濃度關系正確的為 ( )
A.c (CH3COO-)>c (Na+) B.c (OH-)>c (H+)
C.c (CH3COOH)>c (CH3COO-) D.c (CH3COOH)+c (CH3COO-)=0.01mol/L
21、把Ca(OH)2固體放入一定量的蒸餾水中,一定溫度下達到平衡:
Ca(OH)2(s) Ca2+(aq)+2OH-(aq).當向懸濁液中加少量生石灰後,若溫度保持不變,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溶液中Ca2+數目減少 B.溶液中c(Ca2+)增大
C.溶液pH值不變 D.溶液pH值增大
22、據報道,最近摩托羅拉公司研發了一種由甲醇和氧氣以及強鹼做電解質溶液的新型手機電池,電量可達現在使用的鎳氫電池或鋰電池的十倍,可連續使用一個月才充一次電。其電池反應為: 2CH3OH + 3O2 + 4OH— 2CO32— + 6H2O,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構成該電池的正極和負極必須是兩種活性不同的金屬
B.充電時有CH3OH生成的電極為陽極
C.放電時電解質溶液的pH逐漸增大
D.放電時負極的電極反應為:CH3OH-6e- +8OH- = CO32— + 6H2O
E.充電時每生成1 mol CH3OH轉移12mol電子
23、一定條件下,向一帶活塞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mol H2 ,發生下列反應:N2(g)+3H2(g) 2NH3(g),反應達到平衡後,改變下述條件,NH3 氣體平衡濃度不改變的是 ( )
A.保持溫度和容器壓強不變,充入1 mol NH3(g)
B.保持溫度和容器體積不變,充入1 mol NH3(g)
C.保持溫度和容器壓強不變,充入1 mol N2(g)
D.保持溫度和容器體積不變,充入1 mol Ar(g)
E.保持溫度和容器體積不變,充入1 mol H2(g)
24、今有如下三個熱化學方程式:
H2(g)+1/2O2(g)=H2O(g);ΔH=aKJ·mol-1,
H2(g)+1/2O2(g)=H2O(l);ΔH== bkJ·mol-1,
2H2(g)+O2(g)=2H2O(l);ΔH== ckJ·mol-1,
關於它們的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它們都是吸熱反應 B.a、b和c均為正值
C.a== b D.2b== c
25、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氫鉀溶液呈酸性。在O.1mol·L-1 KHC2O4溶液中,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
A.c(K+)+c(H+) = c(HC2O4-)+c(OH-)+c(C2O42-)
B.c(HC2O4-)+c(C2O42-) = 0.1 mol·L-1
C.c(C2O42-) < c(H2C2O4)
D.c(K+) = c(H2C2O4)+c(HC2O4-)+c(C2O42-)

第Ⅱ卷(共80分)
三、 填空題(本題包括7小題,共46分)
26.(共6分)
(1)1g碳與適量水蒸氣反應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熱量,此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2)已知CH4(g)+2O2(g)== CO2(g)+2H2O(l);ΔH=-Q1kJ·mol-1 ,
=2H2O(g);△H2=-Q2 kJ· ,
=2H2O(l);△H2=-Q3 kJ· 。
常溫下,取體積比4∶1的甲烷和氫氣的混合氣體11.2L(標准狀況下),經完全燃燒後恢復至室溫,則放出的熱量為 。

27.(4分)某造紙廠排出的廢水,經取樣分析其中除了含有游離汞、纖維素以及其它的有機物外,其它成分為c(Na+)=4×10—4mol/L,c(SO42—)=2.5×10—4mol/L,c(Cl—)=1.6×10—5 mol/L,c(NO3—)=1.4×10—5 mol/L,c(Ca2+)=1.5×10—5 mol/L,則該廢水的pH為__________。

28.(4分)有四種一元酸HA、HB、HC、HD,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NaD和NaB溶液的pH,前者比後者大,NaA溶液呈中性,1mol/L的KC溶液遇酚酞試液呈紅色;同體積、同物質的量濃度的HB、HC用樣的裝置分別作導電性試驗,發現後者的燈泡比前者亮,則這四種酸的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8分)在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mA+nB pC達到平衡,若:
(1)A、B、C都是氣體,減少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m+n和p的關系是 。
(2)A、C是氣體,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動,則B為 態。
(3)A、C是氣體,而且m+n=p,增大壓強可使平衡發生移動,則平衡移動的方向是 。
(4)加熱後,可使C的質量增加,則正反應是 反應(放熱或吸熱)。

30.(6分)現有學生做如下實驗:將盛有滴加酚酞的0.1 mol/L NaHCO3 溶液的試管微熱時,
觀察到該溶液的淺紅色加深;若冷卻至室溫時又變回原來的淺紅色,發生該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結合反應方程式說明)
31.(8分)I.炒過菜的鐵鍋未及時洗凈,不久便會因腐蝕而出現紅褐色銹斑。請回答:
(1)鐵鍋的銹蝕是 腐蝕(填「析氫」或「吸氧」)。
(2)寫出鐵鍋腐蝕正極的電極反應式:
II.①某同學用碳棒、銅棒和稀硫酸為原材
料,實現了在通常條件下不能發生的反應:
Cu+H2SO4(稀)=CuSO4+H2↑。
請在右邊畫出能夠實驗這一反應的裝置圖。
②某同學在做一定條件下銅與稀硫酸的反應實驗時,看到碳棒上有氣泡產生,但銅棒卻沒有被腐蝕。請你分析其原因:
32.(10分)在如圖用石墨作電極的電解池中,放入500mL含一種溶質的某藍色溶液進行電解,觀察到A電極表面有紅色的固態物質生成,B電極有無色氣體生成;當溶液中的原有溶質完全電解後,停止電解,取出A電極,洗滌、乾燥、稱量、電極增重1.6g。請回答下列問題:
(1)A接的是電源的 極,B是該裝置 。
(2)寫出電解時反應的總離子方程式

(3)電解後溶液的pH為 ;要使電解後溶液恢復到電解
前的狀態,則需加入 ,其質量為 。(假設電解前後溶液的體積不變)

四、 圖象分析題(共1小題,共8分)

33.(8分)可逆反應:aA(g)+ bB(g) cC(g)+ dD(g);根據圖回答:

(1)壓強 P1比P2 (填大或小); (2)(a +b)比(c +d) (填大或小);
(3)溫度t1℃比t2℃ (填高或低);(4)正反應為 反應。

五、實驗題(共2 小題;共18分)
34.(12分)甲、乙兩同學擬用實驗確定某酸HA是弱電解質。他們的方案分別是:
甲:①稱取一定質量的HA配製0.1 mol/L的溶液100 mL;
②用pH試紙測出該溶液的pH,即可證明HA是弱電解質。
乙:①用已知物質的量濃度的HA溶液、鹽酸,分別配製pH=1的兩種酸溶液各100 mL;
②分別取這兩種溶液各10 mL,加水稀釋為100 mL;
③各取相同體積的兩種稀釋液裝入兩個試管,同時加入純度相同的鋅粒,觀察現象,即可證明HA是弱電解質。
(1)在兩個方案的第①步中,都要用到的定量儀器是 。
(2)甲方案中,說明HA是弱電質的理由是測得溶液的pH___1(選填>,<,=)。簡要說明pH試紙的使用方法: 。
(3) 乙方案中,說明HA是弱電解質的現象是_________ 。
(4)請你再提出一個合理而比較容易進行的方案(葯品可任取),作簡明扼要表述。

35.(14分)維生素C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其水溶液呈酸性),它的化學式是C6H8O6,人體缺乏這樣的維生素能得壞血症,所以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在新鮮的水果、蔬菜、乳製品中都富含維生素C,例如新鮮橙汁中維生素C的含量在500mg/L左右。某校課外活動小組測定了某牌子的軟包裝橙汁中維生素C的含量,下面是測定實驗分析報告。(請填寫有關空白)
(一) 測定目的:測定××牌軟包裝橙汁中維生素C的含量。
(二) 測定原理:C6H8O6+I2 →C6H6O6+2H++2I―
(三) 實驗用品及試劑
(1) 儀器和用品(自選,略)
(2) 試劑:指示劑______________(填名稱),濃度為7.50×10-3mol·L-1的I2標准溶液、蒸餾水等。
(四) 實驗過程
(1) 洗滌儀器,檢查滴定管是否漏液,潤洗後裝好標准碘溶液待用。
(2) 用 (填儀器名稱)向錐形瓶中移入20.00mL待測橙汁,滴入2滴指示劑。
(3) 用左手控制滴定管的_________(填部位),右手搖動錐形瓶,眼睛注視__________________,直到滴定終點。滴定至終點時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數據記錄與處理(請在下面設計並畫出數據記錄和數據處理的表格,不必填數據)。

若經數據處理,滴定中消耗標准碘溶液的體積是15.00mL,則此橙汁中維生素C的含量是____________mg/L。
(六) 問題討論:
(1)滴定時能否劇烈搖動錐形瓶?為什麼?

(2)從分析數據看,此軟包裝橙汁是否是純天然橙汁?_______(填「是」或「不是」或「可能是」)。製造商最可能採取的做法是__________(填編號):
A.加水稀釋天然橙汁 B.橙汁已被濃縮 C.將維生素C作為添加劑

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A
B
C
C
C
B
B
D
C
A
D
A
D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C
A
BD
AD
C
D
AD
D
D

第Ⅱ卷(共80分)
五、 填空題(本題包括7小題,共46分)
26.(共6分)(1)C(S)+H2O(g) == CO(g) +H2(g) ΔH= +131.28 kJ·
(2)0.4Q1+0.05Q2
27.(4分) 4
28. HA、HC、 HB、HD
29.(8分)
(1)m+n>p (2)固 (3)逆反應方向 (4)吸熱
30.(6分)因NaHCO3 溶液中存在HCO3- +H2O H2CO3+OH- 的水解平衡,(1分)水解反應為吸熱反應,(1分)加熱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動,(1分)c(OH-)增大,溶液的淺紅色加深;(1分)降溫時,平衡向左移動,(1分)c(OH-)減小,溶液顏色變淺。(1分)
C
Cu
稀硫酸

31.(8分)I.

(1)吸氧
(2)2H2O+O2+4e-=4OH-II.
②兩極與電源的正負極接反了,或銅棒接電源的負極了等。
32.(10分)
(1)4OH--4e-=2H2O+O2↑ (2)2Cu2++2H2O 2Cu+O2↑+4H+ (3)1;CuO,2g
33.(8分)(1)小;(2)小;(3)高;(4)吸熱。
34.(12分)⑴ 100mL容量瓶 (2分)
⑵ >(2分) 取一小段pH試紙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點在pH試紙中央,對照比色卡,讀出溶液的pH。(2分)
⑶ 裝HA溶液的試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2分)
⑷ 難以准確配製pH=1的弱酸HA溶液(2分); 不妥之處,固體的表面積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大(2分)。
⑸ 用蒸餾水配製少量NaA溶液,再測其pH,若pH>7,說明HA是弱電解質。(2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給分。)
35.
澱粉溶液;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活塞;錐形瓶內溶液顏色變化,溶液無色變藍色,且半分鍾內不恢復原色。990;不能;防止液體濺出。不是;C。
讀數
組別
起始(mL)
終點(mL)
△V
1

2

3

化學反應原理測試(2)
考試時間:90分鍾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09年廣東文基·6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廢舊電池應集中回收,並填埋處理
B.充電電池放電時,電能轉變為化學能
C.放在冰箱中的食品保質期較長,這與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有關
D.所有燃燒反應都是放熱反應,所以不需吸收能量就可以進行
2 .(09年海南化學·9)在室溫時,下列各組中的物質分別與過量NaOH溶液反應,能生成5種鹽的是:( )
A.A12O3、SO2、CO2、SO3 B.C12、A12O3、N2O5、SO3
C.CO2、C12、CaO、SO3 D.SiO2、N2O5、CO、C12
3 .(09年海南化學·12)已知:Fe2O2(s)+C(s)= CO2(g)+2Fe(s) △H=234.1kJ·mol-1
C(s)+O2(g)=CO2(g) △H=-393.5kJ·mol-1
則2Fe(s)+O2(g)=Fe2O3(s)的△H是( )
A.-824.4kJ·mol- B.-627.6kJ·mol-1
C.-744.7kJ·mol-1 D.-169.4kJ·mol-1
4.(09年廣東化學·7)難揮發性二硫化鉭(TaS2 )可採用如下裝置提純。將不純的TaS2 粉末裝入石英管一端,抽真空後引入適量碘並封管,置於加熱爐中。反應如下:( )
TaS2 (s)+2I2 (g) 1123K

1023K

TaI4 (g)+S2 (g)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不同溫度區域,TaI4 的量保持不變
B.在提純過程中,I2 的量不斷減少
C.在提純過程中,I2 的作用是將TaS2 從高溫區轉移到低溫區
D.該反應的平衡常數與TaI4 和S2 的濃度乘積成反比
5.(09年廣東理基·29)已知汽車尾氣無害化處理反應為2NO(g)+2CO(g) N2(g)+2CO2(g)。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升高溫度可使該反應的逆反應速率降低
B.使用高效催化劑可有效提高正反應速率
C.反應達到平衡後,NO的反應速率保持恆定
D.單位時間內消耗CO和CO2的物質的量相等時,反應達到平衡
6.(09年北京理綜·11)有4種混合溶液,分別由等體積0.1 mol/L的2種溶液混合而成:①CH3COONa與HCl;②CH3COONa與NaOH;③CH3COONa與NaCl;④CH3COONa與NaHCO3
下列各項排序正確的是 ( )
A.pH:②>③>④>① B.c(CH3COO一):②>④>③>①
C.溶液中c(H+):①>③>②>④ D.c(CH3COOH):①>④>③>②
7.(09年全國理綜卷I·10)用0.1mol·L—1的鹽酸滴定0.1mol·L—1的氨水,在滴定過程中不可能出現的結果是( )
A.c(NH4+)>c(Cl-),c(OH-)>c(H+) B.c(NH4+)=c(Cl-),c(OH-)=c(H+)
C.c(Cl-)>c(NH4+),c(OH-)>c(H+) D.c(Cl-)>c(NH4+),c(H+)>c(OH-)
8.(09年四川理綜·12)關於濃度均為0.1 mol/L的三種溶液:①氨水、②鹽酸、③氯化銨溶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c(NH4+):③>① B.水電離出的c(H+):②>①
C.①和②等體積混合後的溶液:c(H+)=c(OH-)+c(NH3·H2O)
D.①和③等體積混合後的溶液:c(NH4+)>c(Cl-)>c(OH-)>c(H+)
9.(09年廣東化學·12)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向鹽酸中滴加氨水:H++OH-=H2O
B.Fe(OH)3溶於氫碘酸:Fe(OH)3+3H+=Fe3++3H2O
C.銅溶於稀硝酸:3Cu+8H++2NO3-=3Cu2++2NO↑+4H2O
D.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氣:S2O32-+2Cl2+3H2O=2SO32-+4Cl-+6H+
10.(09年廣東化學·14)可用於電動汽車的鋁-空氣燃料電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為點解液,鋁合金為負極,空氣電極為正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為電解液時,正極反應都為:O2+2H2O+4e-=4OH-
B.以NaOH溶液為電解液時,負極反應為:Al+3OH--3e=Al(OH)3↓
C.以NaOH溶液為電解液時,電池在工作過程中電解液的pH保持不變
D.電池工作時,電子通過外電路從正極流向負極
11.(09年海南化學·4) 在25℃時,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的初始濃度和平衡濃度如下表:
物質
X
Y
Z
初始濃度/mol·L-1
0.1
0.2
0
平衡濃度/mol·L-1
0.05
0.05
0.1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反應達到平衡時,X的轉化率為50%
B.反應可表示為X+3Y 2Z,其平衡常數為1600
C.增大壓強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動,平衡常數增大
D.改變溫度可以改變此反應的平衡常數
12.(09年寧夏理綜·13)在一定溫度下,反應H2(g)+X2(g) HX(g)的平衡常數為10。若將1.0mol的HX(g)通入體積為1.0L的密閉容器中,在該溫度時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於( )
A.5% B.17% C.25% D.33%
13.(09年上海理綜·15)右圖是某燃煤發電廠處理廢氣的裝
置示意圖。裝置內發生的主要反應中不含( )
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氧化還原反應
14.(09年福建理綜·11)控制適合的條件,將反應2Fe3++2I- 2Fe2++I2設計成如右圖所示的原電池。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反應開始時,乙中石墨電極上發生氧化反應
B.反應開始時,甲中石墨電極上Fe3+被還原
C.電流計讀數為零時,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
D.電流計讀數為零後,在甲中溶入FeCl2固定,乙中石墨電極為負極

㈦ 怎樣畫化學實驗裝置圖

ChemDraw是全球領先來的科學繪圖工具。它自不僅使用簡便、輸出質量高,並且結合了強大的化學智能技術,集成ChemOffice 套件和許多第三方產品,受到成千上萬用戶的喜愛。用它畫化學實驗裝置圖的步驟如下:

在ChemDraw中繪制裝置圖的具體步驟:

步驟一 打開ChemDraw的界面。

步驟二 選擇工具欄中的「刻章」按鈕,出現如下圖子菜單:

ChemDraw刻章分類下的Clipware,part 2組件

步驟五 通過選中組件進行大小和位置的調整組成裝置圖。

以上就是介紹的在ChemDraw中繪制裝置圖的教程,其實很簡單,只要選對相應的裝置,然後拖到適當位置即可。

㈧ 實驗是化學研究的基礎,關於下列各實驗裝置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可用於分離苯和硝基苯的混合

A.苯和硝基苯沸點不同,可用蒸餾的方法分離,裝置符合要求,故A正確;
B.應用四專氯化碳,否則不能屬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故B錯誤;
C.氯化銨易分解生成氨氣和氯化氫,在溫度稍低時有生成氯化銨,應用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反應制備氨氣,故C錯誤;
D.應加熱170℃時制備乙烯,題中缺少溫度計,無法控制溫度,故D錯誤.
故選A.

㈨ 高一化學實驗室製取氨氣各實驗裝置圖,有選項,求解釋,謝謝

①NH4Cl固體受熱分解生成NH3和HCl,而當溫度降低時,NH3和HCl又重新化合成固體NH4Cl,氣體進入干專燥管的機會不多,故①錯誤;②氨屬氣極易溶於水按照裝置圖水會發生倒吸,故②錯誤;③向CaO中滴加濃氨水,CaO遇水生成Ca(OH)2,同時放出大量熱量,使濃氨水中的氨氣逸出,故③正確;④裝置中試管口處應塞一團棉花,氨氣易溶於水防止與空氣對流,得不到純凈的氨氣,故④錯誤;故選B.

㈩ 簡單化學實驗裝置圖,淚崩跪謝了,!!!!

正確答案是抄C。A中制硝基苯,苯是極易揮發的,課本上的裝置用的是一個燒瓶,上接一個長導管,起冷凝迴流作用;B製取氫氧化亞鐵,這個是課本上的重要實驗,膠頭滴管應該進入液面,氫氧化亞鐵極易發生氧化,這個是特殊裝置;C製取乙烯正確,是液體溫度控制在170℃;D既然是蒸餾,要根據餾分的沸點不同來做。況且應該用蒸餾燒瓶,溫度計要放在支管口稍下處。

與化學選修四實驗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水管閥門漏水是什麼原因 瀏覽:96
軸承蛻皮怎麼 瀏覽:326
x5排氣閥門 瀏覽:491
鐵桶改成工具箱 瀏覽:855
軸承運輸多少錢 瀏覽:731
超聲波玻璃管用什麼顏色 瀏覽:530
進水閥門怎麼包 瀏覽:512
混凝土試塊抗壓強度試驗自動化裝置 瀏覽:539
塑料筐生產設備哪裡買 瀏覽:85
自動扣緊裝置 瀏覽:33
捷達運動儀表怎麼刷431 瀏覽:279
台州光谷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1
加裝可變排氣閥門有影響嗎 瀏覽:288
注塑機機械手吸盤吸不住怎麼辦 瀏覽:11
電容隔直裝置作用 瀏覽:512
實驗器材包括什麼材料嗎 瀏覽:112
雙軸式秸稈收割粉碎裝置設計 瀏覽:600
為什麼突然投屏找不到設備 瀏覽:406
直線軸承座uu代表什麼 瀏覽:251
消防器材計入管理費用怎麼算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