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恆溫浴實驗裝置圖

恆溫浴實驗裝置圖

發布時間:2022-09-17 09:04:30

① 物理化學實驗 張敬來實驗2 恆溫水浴的裝置及其性能測試excel表格怎麼做的

物理實驗 實驗名稱
實驗日期
一、實驗目的
二、實驗儀器和器材(內要求標明各儀器的規格型號容)
三、實驗原理:簡明扼要地闡述實驗的理論依據、計算公式、畫出電路圖或光路圖
四、實驗步驟或內容:要求步驟或內容簡單明了
五、數據記錄:實驗中測得的原始數據和一些簡單的結果盡可能用表格形式列出,並要求正確表示有效數字和單位
六、數據處理:根據實驗目的對測量結果進行計算或作圖表示,並對測量結果進行評定,計算誤差或不確定度.
七、實驗結果:扼要地寫出實驗結論
八、誤差分析:當實驗數據的誤差達到一定程度後,要求對誤差進行分析,找出產生誤差的原因.
九、問題討論:討論實驗中觀察到的異常現象及可能的解釋,分析實驗誤差的主要來源,對實驗儀器的選擇和實驗方法的改進提出建議,簡述自己做實驗的心得體會,回答實驗思考題.
十、(附件)經老師確認後,在預習中設計好的,用於記錄實驗原始數據的表格.
(一般情況下:第八點和第九

② 實驗方法

8.2.1.1 材料

用5mm厚的大理岩或灰岩岩片製成3cm直徑的圓盤,該圓盤嵌於旋轉盤內旋轉,並用防水硅碳紙打磨,以獲得光滑平整的表面。旋轉盤的表面積約7cm2。大理岩為白色,具微晶結構,鎂含量小於5%;灰岩取自桂林岩溶試驗場融縣組,方解石含量達99%。

為了了解CO2慢速轉換對方解石溶解速率的影響,購置了Sigma廠生產的粉末狀生物高分子催化劑-牛碳酸酐酶(分子量3萬),該酶能顯著催化CO2慢速轉換反應CO2+H2O⇌H++

(Dreybrodt等,1996)。

此外,不同配比的CO2-N2混合氣體被充入蒸餾水,從而得到系統的CO2分壓分別為100Pa、500Pa、1000Pa、5000Pa、104Pa和105Pa的反應溶液。

8.2.1.2 實驗裝置

圖8.10為實驗裝置簡圖。反應容器(16)體積1200mL,內裝1180mL實驗預溶液(11)(分蒸餾水-CO2平衡溶液和3×10-4mmol·cm-3Ca2+-CO2平衡溶液兩種)。該容器置於一恆溫水浴(10)內,控溫精度為±0.5℃。容器配有普列克斯玻璃蓋,上有旋轉軸(3)、電導電極(7)、溫度電極(9)和CO2通氣管(12)4個插孔。具有固定CO2分壓的CO2-N2混合氣體(13)通過通氣管足量充入反應溶液,以保證開放系統的條件。旋轉盤樣品(4)架於旋轉軸末端,並定位於容器中部。旋轉軸由微型馬達(2)驅動,其轉速可由齒輪調節器(1,2)控制,最高可達4000r·min-1

方解石溶解過程通過電導儀(6)測定溶液電導並由計算機(5)記錄其變化來了解。

圖8.10 揭示流動CO2-H2O系統中方解石溶解機理的旋轉盤實驗裝置簡圖

1,2,3—旋速控制裝置,可用於計算擴散邊界層厚度;4—大理岩或灰岩旋轉盤;5,6,7—電導記錄裝置,用於了解方解石的溶解過程;8,9,10—溫度控制裝置;11—水溶液;12,13,14—CO2供應裝置;15—恆溫水流通道;16—反應容器

本次實驗中,電導率(σ)與溶液鈣離子濃度[Ca2+]存在如下線性關系:

[Ca2+](mmol·L-1)=6.18×10-3σ(μS·cm-1)1.38×10-2相關系數γ=0.999

因此,由溶液電導的自動記錄,可獲得溶解過程中溶液[Ca2+]的變化,這樣,方解石溶解速率為

F=(V/A)(d[Ca2+]/dt)

式中:V為溶液體積;A為旋轉盤表面積。

③ 水浴加熱裝置圖解

答案: 解析: A:③⑥ B.⑦ C.⑤ 解析: 測KNO3溶解度需測量溶液的溫度,故溫度計應插入溶液中;制硝基苯需測量水浴的溫度,溫度計只插入水浴中。

④ 某生物實驗小組為「」設計了下圖實驗裝置.實驗中,先向氣球中加入10mL酵母菌的培養液(含酵母菌),再向

A、生物實驗的原則之一是對照原則,所以本實驗還應設置一個氣球中加入等量煮沸過專的酵母菌培養液的相屬同裝置作為對照,A正確;
B、若酵母菌同時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則理論上同樣會使液面上升,B錯誤;
C、該裝置是置於20℃的恆溫水浴中進行實驗,如果設置不同溫度,通過觀察單位時間內液面變化,也可以用來「探究母菌進行無氧呼吸的最適溫度」,C正確;
D、在實驗中要遵循單一變數原則,控制無關變數,所以恆溫水浴可以避免環境溫度變化對液面變化的影響,D正確.
故選B.

⑤ 大學化學實驗報告範文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上的許多理論和定律都是從實驗中發現歸納出來的。那麼你們知道大學的化學實驗 報告 要怎麼寫嗎?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大學化學實驗 報告 範文 _大學化學實驗 總結 怎麼寫,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更多關於化學實驗報告內容推薦(點擊進入↓↓↓)

化學實驗報告格式範文

初中化學實驗報告範文

化學實驗報告格式範文

化學實驗報告論文

大學化學實驗報告範文3篇

大學化學實驗報告範文1:

一、實驗目的

1. 了解復鹽的制備 方法 。2. 練習簡單過濾、減壓過濾操作方法。3. 練習蒸發、濃縮、結晶等基本操作。

二、實驗原理

三、實驗步驟

四、實驗數據與處理 1. 實際產量:

2. 理論產量:

3. 產率:

實驗二 化學反應速率、活化能的測定

姓名: 班級:學號: 指導老師: 實驗成績: 一、實驗目的

1. 通過實驗了解濃度、溫度和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2. 加深對活化能的理解,並練習根據實驗數據作圖的方法。

二、實驗原理

三、實驗數據記錄及處理

1. 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求反應級數 確定反應級數:m= n=

2. 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求活化能

表2 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利用表2中各次實驗的k和T,作lg 求出直線的斜率,進而求出反應活化能Ea。 ?k?-圖,

3. 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實驗三 鹽酸標准溶液的配製、標定及混合鹼的測定

1.了解間接法配製標准溶液的方法。2.學慣用雙指示劑法測定混合鹼中不同組分的含量。

二、實驗原理

三、實驗數據記錄及處理

1. HCl標准溶液的標定結果

2. 混合鹼的測量結果

大學化學實驗報告範文2:

實驗日期: 20_ 年 11 月 18 日 開始時間: 9 時 30 分; 結束時間:11 時 30 分; 實驗題目:金屬的腐蝕 同 組 者:___

編號 NO: 1

一、實驗目的和要求

1) 2) 3) 掌握動電位掃描法測定陽極鈍化曲線的方法; 測量金屬在 0.5mol/L H2SO4 中的陽極極化曲線,確定有關特徵電位和電流密度; 測量金屬在 0.5mol/L H2SO4+0.5mol/LNaCl 中的陽極極化曲線並考察氯離子對金屬 鈍化行為的影響。

二、 實驗原理與方法

陽極極化曲線一般可分為四個區: 1)活性溶解區:從腐蝕電位( ? c )開始,金屬溶解按活性溶解的規律進行; 2)過渡區:金屬表面開始發生突變,由活態向鈍態轉化。此時,電流隨電位的正移而 急劇下降; 3)鈍化區:金屬處於穩定的鈍態,表面生成一層鈍化膜,此時陽極溶解電流密度( i p , 稱為維鈍電流密度)很小,並且基本與電位無關; 4)過鈍化區:電流密度又開始隨電位的正移而增大; 當介質中存在氯離子時, 不銹鋼等耐蝕金屬材料表面的鈍化膜容易被破壞, 存在點蝕電 位,此時,當 ? ? ?b 時,材料表面開始發生點蝕,電流迅速增大;當電流密度增大到一定 值時(如 1mA/cm2) ,改變掃描方向,開始向陰極方向掃描,可能形成一個滯後環。當 ? < ? s14rp 時,鈍化膜重新癒合,金屬恢復完全鈍化狀態;而當 ? s14rp < ?< ?b, 時已形成的點蝕繼續進行,但不會產生新的點蝕。

三、 主要儀器設備、材料和試劑

1)主要儀器設備 CorrTest 腐蝕電化學測試系統;電解池;玻璃活栓鹽橋;洗耳球、金相砂紙、 鑷子、丙酮棉球(處理電極表面) ;量筒;濾紙(保護電極表面不被腐蝕) 。 2)三電極種類、材料和有效工作面積 工作電極(電極材料為鎳、鈦或耐蝕合金) 、飽和甘汞電極(SCE) 、大面積鉑輔 助電極(有效截面積為 1cm2) ; 3)測試溫度及其控制方法 測試在室溫下進行

四、 實驗操作步驟

1)啟動CorrTest腐蝕測試系統軟體,打開恆電位儀的電源開關,開始預熱; 2)將玻璃活栓鹽橋洗凈、烘乾後,把玻璃活塞插入鹽橋,並使活塞孔對准鹽橋 的測試溶液端;將活栓插緊後,向鹽橋的參比電極室注入適量的過飽和 KCl 溶液。洗凈電 解池,安裝輔助電極、鹽橋和參比電極; 3)處理電極,將處理好的工作電極置於電解池中使鹽橋毛細管尖端對准工作電極 的中心,並且它到電極表面的距離為毛細管尖端外徑的

1倍。然後將三個電極連接到恆電位 儀; 4)打開「自腐蝕電位測量」窗口(快捷鍵F2 ) ,輸入數據文件名和注釋,設置測 量時間: 15分鍾, 采樣速率: 1Hz, 其他參數保持默認值。 然後, 向電解池內注入0.5mol/LH2SO4 溶液約200ml後,立即開始計時,並接通鹽橋,點擊窗口中的「開始」按鈕,開始開路電位 的測量; 5)當開路電位測量到所設置的測量時間後將自動停止。此時,打開「動電位掃描」 窗口(快捷鍵 F4 ) ,輸入數據文件名和注釋,設置初始電位:? 0.05V(相對於開 路電位) ,終止電位:1.5V(相對於開路電位) ,掃描速率:1mV/s,采樣速率:1Hz,其他 參數保持默認值。然後,立即點擊窗口中的「確定」按鈕,開始極化曲線的測量;

6)測量結束後,取下電極接線夾頭,取出工作電極和參比電極,清洗電解池和鹽橋 (測試溶液端內、外側) ,將工作電極按上述方法進行處理,更換 0.5mol/L+H2SO40.5mol/L NaCl 溶液而上述步驟進行下一次實驗。注意:此時,在設置「動電位掃描」控制參數時, 應設置回掃電流密度:1mA/cm2。在測量中,當回掃曲線與正掃曲線; 7)待實驗結束後,取下電極接線夾頭,取出工作電極和參比電極,觀察工作電極表 面腐蝕形態。然後,清洗電解池和鹽橋(測試溶液端內、外側) ,將工作電極按上述方法進 行處理,放入乾燥器備用。

5 實驗結果與討論

5.1 實驗結果

5.2 分析與討論 5.2.1 ?~i曲線圖分析 當工作電極在0.5mol/L H2SO4溶液中時,由圖1-2及表1-1的特徵值可知,從 腐蝕電位 ? c 開始,金屬的溶解規律呈現活性溶解規律,當電位達到-0.44283時 電流隨電位的增大而增大,基本符合tafel方程;當電極電位正移到鈍化電位?cp =-0.34824時,金屬表面開始發生突變,由活態向鈍態變化,此時電流隨電位正 移而急劇下降直至電位達到穩定鈍化電位即 ?p =0.43837,與鈍化電位?cp相對應 的陽極電流密度稱為鈍化電流密度icp =1.69644E-3;當電位正移到穩定鈍化電位 p =0.43837時,金屬處於穩定的鈍化狀態,表面生成一層鈍化膜,此時陽極溶 解電流密度ip =1.02569E-5(即維電流密度)很小且基本不隨電位變化;當電位 達到過鈍化電位?tp =0.8527時,由於金屬表面鈍化膜遭到破 壞,腐蝕再次加劇, 電流隨電位的正移而增大。 當工作電極在0.5mol/L H2SO4+0.5mol/LNaCl溶液中時,圖1-1以及表1-1中特 征值可知,活性溶解區基本不發生變化,而當電位正移到?cp之後電位先正移至穩 定鈍化電位?p =0.12504,而後迅速達到過鈍化電位?tp =0.26698,達到過鈍化電 位後由於點蝕的存在電流密度隨電位的正移而再次增大; 5.2.2 氯離子對鈍化過程的影響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 在溶液中不含氯離子時,由穩定鈍化電位正移至過鈍化電 位經歷的時間遠大於含有氯離子時的時間,可見,當溶液中存在氯離子時金屬表 面的鈍化膜溶液破壞從而過早進入過鈍化區,這是由於鈍化膜的溶解和修復(再 鈍化)處於動平衡狀態當介質中含有活性陰離子(常見的如氯離子)時,氯離子 能優先地有選擇地吸附在鈍化膜上,把氧原子排擠掉,然後和鈍化膜中的陽離子 結合成可溶性氯化物,使平衡便受到破壞,金屬表面鈍化膜發生破壞。 5.3 結論 1)金屬的陽極極化隨著電位的正移金屬表面會發生鈍化,但是隨著電位的 繼續正移金屬表面的鈍化膜會發生破壞從而使腐蝕從新加劇;

2)氯離子能時金屬表面的鈍化膜發生破壞從而加劇腐蝕;

六、 意見和建議

可以取含不同氯離子濃度的溶液進行實驗從而驗證氯離子濃度對鈍化膜破壞的影響; 可以取不同電極及鈍化劑進行實驗從而驗證鈍化介質對鈍化的影響;

大學化學實驗報告範文3:

一.實驗目的

1.觀測 CO2 臨界狀態現象,增加對臨界狀態概念的感性認識; 2.加深對純流體熱力學狀態:汽化、冷凝、飽和態和超臨流體等基本概念的理 解;測定 CO2 的 PVT 數據,在 PV 圖上繪出 CO2 等溫線 3.掌握低溫恆溫浴和活塞式壓力計的使用方法。

二.實驗原理

純物質的臨界點表示汽液二相平衡共存的最高溫度 ( T C) 和最高壓力點 (PC) 。 純物質所處的溫度高於 TC,則不存在液相;壓力高於 PC,則不存在汽相;同時 高於 TC 和 PC,則為超臨界區。本實驗測量 TTC 三種溫度條 件下等溫線。其中 T

三.實驗裝置流程和試劑

實驗裝置由試驗台本體、壓力台和恆溫浴組成(圖 2-3-1) 。試驗台本體如圖 2-3-2 所示。實驗裝置實物圖見圖 2-3-3。 實驗中由壓力台送來的壓力油進入高壓容器和玻璃杯上半部 ,迫使水銀進入 預先裝有高純度的 CO2 氣體的承壓玻璃管(毛細管),CO2 被壓縮,其壓力和容積通 過壓力台上的活塞桿的進退來調節。溫度由恆溫水套的水溫調節,水套的恆溫水 由恆溫浴供給。

CO2 的壓力由壓力台上的精密壓力表讀出(注意:絕對壓力=表壓+大氣壓) ,溫 度由水套內精密溫度計讀出。比容由 CO2 柱的高度除以質面比常數計算得到。 試劑:高純度二氧化碳。

圖 2-3-1 CO2 PVT 關系實驗裝置圖

2-3-2 試驗台本體 1.高壓容器 2-玻璃杯 3-壓力油 4-水銀 5-密封填料 6-填料壓蓋 7-恆溫水套 8-承壓玻璃管 9-CO210精密溫度計

四、實驗操作步驟

1.按圖 2-3-1 裝好試驗設備。 2.接通恆溫浴電源,調節恆溫水到所要求的實驗溫度(以恆溫水套內精密溫度 計為准) 。 3.加壓前的准備——抽油充油操作 (1)關閉壓力表下部閥門和進入本體油路的閥門,開啟壓力台上油杯的進油閥。 (2)搖退壓力台上的活塞螺桿,直至螺桿全部退出。此時壓力台上油

筒中抽滿 了油。 (3)先關閉油杯的進油閥,然後開啟壓力表下部閥門和進入本體油路的閥門。 (4)搖進活塞桿,使本體充油。直至壓力表上有壓力讀數顯示,毛細管下部出 現水銀為止。 (5)如活塞桿已搖進到頭,壓力表上還無壓力讀數顯示,毛細管下部未出現水 銀,則重復 (1)--(4)步驟。

(6)再次檢查油杯的進油閥是否關閉,壓力表及其進入本體油路的二個閥門是 否開啟。溫 度是否達到所要求的實驗溫度。如條件均已調定,則可進行實驗測定。

4.測定低於臨界溫度下的等溫線(T= 20℃ 或 25℃ ) (1)將恆溫水套溫度調至 T= 23℃ 左右,並保持恆定。 (2)逐漸增加壓力,壓力為 4.0MPa 左右(毛細管下部出現水銀面)開始讀取 相應水銀柱上端液面刻度,記錄第一個數據點。讀取數據前,一定要有足夠的平 衡時間,保證溫度、壓力和水銀柱高度恆定。 (3)提高壓力約 0.2MPa,達到平衡時,讀取相應水銀柱上端液面刻度,記錄第 二個數據點。注意加壓時,應足夠緩慢的搖進活塞桿,以保證定溫條件,水銀柱 高度應穩定在一定數值,不發生波動時,再讀數。 (4)按壓力間隔 0.2MPa 左右,逐次提高壓力,測量第三、第四……數據點, 當出現第一小滴 CO2 液體時,則適當降低壓力,平衡一段時間,使 CO2 溫度和 壓力恆定,以准確讀出恰出現第一小液滴 CO2 時的壓力。 (5)注意此階段,壓力改變後 CO2 狀態的變化,特別是測准出現第一小滴 CO2 液體時的壓力和相應水銀柱高度及最後一個 CO2 小汽泡剛消失時的壓力和相應 水銀柱高度。此二點壓力改變應很小,要交替進行升壓和降壓操作,壓力應按出 現第一小滴 CO2 液體和最後一個 CO2 小汽泡剛消失的具體條件進行調整。 (6)當 CO2 全部液化後,繼續按壓力間隔 0.2MPa 左右升壓,直到壓力達到 8.0MPa 為止(承壓玻璃管最大壓力應小於 8.0MPa) 。 5.測定臨界等溫線和臨界參數,觀察臨界現象 (1)將恆溫水套溫度調至 T= 31.1℃ 左右,按上述 4 的方法和步驟測出臨界等溫 線,注意在曲線的拐點( P=7.376MPa)附近,應緩慢調整壓力(調壓間隔可為 0.05MPa) ,以較准確的確定臨界壓力和臨界比容,較准確的描繪出臨界等溫線上 的拐點。 (2)觀察臨界現象 a. 臨界乳光現象 保持臨界溫度不變,搖進活塞桿使壓力升至 Pc 附近處,然後突然搖退活塞桿(注意 勿使試驗台本體晃動)降壓,在此瞬間玻璃管內將出現圓錐型的乳白色的閃光現象, 這就是臨界乳光現象。這是由於 CO2 分子受重力場作用沿高度分布不均和光的 散射所造成的。可以反復幾次觀察這個現象。 b. 整體相變現象臨界點附近時,汽化熱接近

於零,飽和蒸汽線與飽和液體線接 近合於一點。 此時汽液的相互轉變不象臨界溫度以下時那樣逐漸積累,需要一定 的時間,表現為一個漸變過程;而是當壓力稍有變化時,汽液是以突變的形式相 互轉化。 c. 汽液二相模糊不清現象 處於臨界點附近的 CO2 具有共同的參數(P,V,T) ,不能區別此時 CO2 是汽 態還是液態。如果說它是氣體,那麼,這氣體是接近液態的氣體;如果說它是液 體,那麼,這液體又是接近氣態的液體。下面用實驗證明這結論。因為此時是處

於臨界溫度附近,如果按等溫過 程,使 CO2 壓縮或膨脹,則管內什麼也看不到。現在,按絕熱過程進行,先調 節壓力處於 7.4 MPa(臨界壓力)附近,突然降壓(由於壓力很快下降,毛細管 內的 CO2 未能與外界進行充分的熱交換,其溫度下降) , CO2 狀態點不是沿等 溫線,而是沿絕熱線降到二相區,管內 CO2 出現了明顯的液面。這就是說,如 果這時管內 CO2 是氣體的話,那麼,這種氣體離液相區很近,是接近液態的氣 體;當膨脹之後,突然壓縮 CO2 時,這液面又立即消失了。這就告訴我們,這 時 CO2 液體離汽相區也很近,是接近氣態的液體。這時 CO2 既接近氣態,又接 近液態,所以只能是處於臨界點附近。臨界狀態流體是一種汽液不分的流體。這 就是臨界點附近汽液二相模糊不清現象。 7. 測定高於臨界溫度的等溫線(T = 40℃ 左右) 將恆溫水套溫度調至 T=40.5℃ ,按上述 5 相同的方法和步驟進行。

五、實驗數據處理

表 1.1 原始數據表 23℃ 壓強 (Mpa)

將數據繪圖如下:

六、實驗結果討論

1.由於實驗器材的老化,實驗數據本身的准確度不高,所以根據實驗數據畫出來 的曲線誤差較大。 2.加壓的時候要緩慢加,不能過快,實驗操作的時候有一組加壓不夠緩慢出現了 較小的氣泡,使得實驗數據不夠准確。

七.注意事項

1.實驗壓力不能超過 10.0 MPa,實驗溫度不高於 41℃。 2.應緩慢搖進活塞螺桿,否則來不及平衡,難以保證恆溫恆壓條件。 3.一般,按壓力間隔 0.2MPa 左右升壓。但在將要出現液相,存在汽液二相和 汽相將完全消失以及接近臨界點的情況下,升壓間隔要很小,升壓速度要緩慢。 嚴格講,溫度一定時,在汽液二相同時存在的情況下,壓力應保持不變。

T2.


大學化學實驗報告範文相關 文章 :

★ 大學化學實驗報告範文

★ 政治理論學習總結_政治理論學習心得體會6篇

★ 考研英語學習總結範文

★ 個人學習總結範文3篇

★ 高中學生學習總結1000字

★ 本學期學習總結下學期學習計劃

★ 大學生有機化學實驗報告總結

★ 大學生化工實習心得體會範文5篇

★ 化工實訓報告範文3篇

★ 做化學實驗的心得體會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⑥ 求《恆溫槽調節及影響恆溫槽靈敏度》實驗報告

《恆溫槽調節及影響恆溫槽靈敏度》實驗報告

一、實驗目的1.了解恆溫槽的構造及恆溫原理,考察恆溫槽靈敏度的影響因素,掌握恆溫槽的使用方法。 2.學習使用熱敏電阻及自動平衡記錄儀測定溫差的方法
二、實驗原理恆溫槽裝置示意圖如圖1所示,由槽體、恆溫介質、加熱器(或冷卻器)、溫度指示器、攪拌器和溫度控制器等部分組成。繼電器必須和接觸溫度計、加熱器配套使用。接觸溫度計是一支可以導電的特殊溫度計,又稱為導電表或水銀控制器,如圖2所示。它有兩個電極,一個固定與底部的水銀球相連,另一個可調電極是金屬絲,由上部伸入毛細管內。頂端有一磁鐵,可以旋轉螺旋絲桿,用以調節金屬絲的高低位置,從而調節設定溫度。當溫度升高時,毛細管中水銀柱上升與一金屬絲接觸,兩電極導通,使繼電器線圈中電流斷開,加熱器停止加熱; 當溫度降低時,水銀柱與金屬絲斷開,繼電器線圈通過電流,使加熱器線路接通,溫度又回升。如此,不斷反復,使恆溫槽控制在一個微小的溫度區間波動,被測體系的溫度也就限制在一個相應的微小區間內,從而達到恆溫的目的。
恆溫槽的溫度控制裝置屬於「通」「斷」類型,當加熱器接通後,恆溫介質溫度上升,熱量的傳遞使水銀溫度計中的水銀柱上升。但熱量的傳遞需要時間,因此常出現溫度傳遞的滯後,往往是加熱器附近介質的溫度超過設定溫度,所以恆溫槽的溫度超過設定溫度。同理,降溫時也會出現滯後現象。由此可知,恆溫槽控制的溫度有一個波動范圍,並不是控制在某一固定不變的溫度。為了考察諸因素對恆溫槽靈敏度的影響,需要用熱敏電阻測量恆溫槽內介質溫度的漲落,一般要配用不平衡電橋和自動記錄儀。
影響恆溫槽靈敏度的因素很多,大體有:(1) 加熱器功率;(2) 攪拌器的轉速;(3) 恆溫介質的流動性;(4) 各部件的位置;(5) 環境溫度與設定溫度的差值。 圖1: 恆溫槽的裝置示意
1、 浴槽;2、加熱器;3、攪拌器;4、溫度計
5、接觸溫度計;6、繼電器; 7、熱敏電阻 圖2:接觸溫度計結構示意圖
1、磁鐵;2、固定螺釘;3、螺桿;4、標鐵;
5、鎢絲;6、水銀柱;7、水槽;8、接觸點引線
三、實驗儀器恆溫槽、不平衡電橋、記錄儀、變壓器、變阻箱、電子繼電器、熱敏電阻
四、操作步驟1、安裝恆溫槽,將加熱圈放入槽體,安裝接觸溫度計、精密溫度計,固定攪拌器,安裝攪拌桿,調節各連線布局合理。2、調節恆溫槽至30°C。順時針轉動接觸溫度計上方磁鐵,調節標鐵位置,使其上連低於指定溫度1-2°C。接通電源,打開攪拌器開關,調節轉速,打開電子繼電器開關。黃燈亮,加熱器開始加熱,黃燈滅,觀察水銀溫度計,若低於30°C,以逐步逼近的調節方法,使恆溫槽溫度恆定在30°C±0.1°C的范圍內。恆溫槽溫度達到30°C後,固定溫度計螺釘。3、將甲電池連接至電橋上,將電阻箱與電橋相連,接好熱敏電阻,將記錄儀信號線接至電橋上,將電壓器與電子繼電器相連。打開電源,調節好記錄儀,調節加熱器電壓為220伏,正常攪拌速度,打開電橋開關至通路。根據熱敏電阻阻值,調節電阻箱數值,觀察記錄儀畫出的溫度波動曲線。其它條件不變,調節電壓為80伏,觀察記錄儀畫出的溫度波動曲線,考察加熱功率對恆溫槽的影響。恢復加熱器電壓220伏,降低攪拌器轉速,觀察記錄儀畫出的溫度波動曲線,考察攪拌速度對恆溫槽的影響。
五、實驗數據處理實驗中記錄的不同條件下恆溫槽溫度波動峰如圖1所示。從記錄紙上讀出各條件下溫度波動的峰高數,計算溫度波動值,數據列於表1中。
實驗結果說明,低的加熱功率及高的攪拌速率有利於提高恆溫槽的靈敏度,實驗中採取的220V、正常攪拌(恆溫介質液面剛有小漩渦)條件下,能夠滿足一般實驗要求恆溫槽溫度波動在±0.1°C的靈敏度要求范圍。
圖1 加熱功率及攪拌速率對恆溫槽溫度波動的影響 表1 加熱功率及攪拌速率對恆溫槽靈敏度的影響
220V,正常攪拌 80V,正常攪拌 220V,慢速攪拌 峰Ⅰ格數/個 41.510.255.5峰Ⅱ格數/個42.010.556.8峰Ⅲ格數/個40.510.357.0峰平均格數/個41.310.356.4平均溫度(°C) 0.190.0470.26溫度波動(°C) ±0.095±0.024±0.13說明:記錄儀0.0046°C/格
六、分析及結論根據實驗得知,影響恆溫槽靈敏度的因素很多,大體有:
(1)恆溫介質的流動性:流動性好,傳熱性能好,則控溫靈敏度高; (2)加熱器的功率:功率適宜,熱容量小,則控溫靈敏度高;(3)攪拌器的轉速:攪拌速率要足夠大,才能保證恆溫槽內溫度均勻。

⑦ 化學水浴法是什麼.可不可以用圖片來舉一下例

就是酒精燈在下面少上面放了燒杯,燒杯里有水,然後把要水浴加熱的東西放在水裡,這就叫水浴

⑧ 恆溫水浴靈敏度計算公式

《恆溫槽調節及影響恆溫槽靈敏度》實驗報告 一、實驗目的1.了解恆溫槽的構造及恆溫原理,考察恆溫槽靈敏度的影響因素,掌握恆溫槽的使用方法。 2.學習使用熱敏電阻及自動平衡記錄儀測定溫差的方法 二、實驗原理恆溫槽裝置示意圖如圖1所示,由...

⑨ 超級恆溫水浴的工作原理

恆溫水浴的工作原理簡述如下: 浴槽包括容器和液體介質。如果要求設定的溫度與室溫相差不大,通常可用20dm3 的圓形玻璃缸作容器。若設定的溫度較高(或較低),則應對整個槽體保溫,以減少熱量傳遞速度,提高恆溫精度。
恆溫水浴以蒸餾水為工作介質。如對裝置稍加改動並選用其它合適液體作為工作介質,則上述恆溫浴可在較大的溫度范圍內使用。 在要求設定溫度比室溫高的情況下,必須不斷供給熱量以補償水浴向環境散失的熱量。電加熱器的選擇原則是熱容量小,導熱性好,功率適當。如果容量為20dm3的浴槽,要求恆溫在20~30℃之間,可選用200∽300W的電加熱器。室溫過低時,則應選用較大功率或採用兩組加熱器。
水銀接觸溫度計。水銀接觸溫度計又稱水銀導電表。
水銀球上部焊有金屬絲,溫度計上半部有另一金屬絲,兩者通過引出線接到繼電器的信號反饋端。接觸溫度計的頂部有一磁性螺旋調節帽,用來調節金屬絲觸點的高低。同時,從溫度計調節指示螺母在標尺上的位置可以估讀出大致的控溫設定溫度值。浴槽溫度升高時,水銀膨脹並上升至觸點,繼電器內線圈通電產生磁場,加熱線路彈簧片跳開,加熱器停止加熱。隨後浴槽熱量向外擴散,使溫度下降,水銀收縮並與觸點脫離,繼電器的電磁效應消失,彈簧彈回,而接通加熱器迴路,系統溫度又開始回升。這樣接觸溫度計反復工作。而且系統溫度得到控制。可以說它是恆溫浴的中樞,對恆溫起著關鍵作用。 繼電器必須與加熱器和接觸溫度計相連,才能起到控溫作用。實驗室常用的繼電器有電子管繼電器和晶體管繼電器。
衡量恆溫水浴的品質好壞,可以用恆溫水浴靈敏度來衡量。通常以實測的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值之差的一半數值來表示其靈敏度。

⑩ 恆溫水浴鍋的結構概述

箱外殼用冷軋鋼板,表面烘漆,內膽採用不銹鋼製成,中層用聚胺脂隔熱,並裝有恆溫控制器,電熱器。
主要零部件
1.熱恆溫控制器,採用因鋼和黃銅管為感熱元件,裝置於箱內室之隔板下,直接浸在水裡傳熱快、靈敏度高。
2.電熱管用U型鋼管,燒結氧化鎂和電熱絲製成,直接浸在水裡熱能損耗少。

閱讀全文

與恆溫浴實驗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水管閥門漏水是什麼原因 瀏覽:96
軸承蛻皮怎麼 瀏覽:326
x5排氣閥門 瀏覽:491
鐵桶改成工具箱 瀏覽:855
軸承運輸多少錢 瀏覽:731
超聲波玻璃管用什麼顏色 瀏覽:530
進水閥門怎麼包 瀏覽:512
混凝土試塊抗壓強度試驗自動化裝置 瀏覽:539
塑料筐生產設備哪裡買 瀏覽:85
自動扣緊裝置 瀏覽:33
捷達運動儀表怎麼刷431 瀏覽:279
台州光谷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1
加裝可變排氣閥門有影響嗎 瀏覽:288
注塑機機械手吸盤吸不住怎麼辦 瀏覽:11
電容隔直裝置作用 瀏覽:512
實驗器材包括什麼材料嗎 瀏覽:112
雙軸式秸稈收割粉碎裝置設計 瀏覽:600
為什麼突然投屏找不到設備 瀏覽:406
直線軸承座uu代表什麼 瀏覽:251
消防器材計入管理費用怎麼算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