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低壓配電室未做變壓器中性點接地裝置,利用建築物防雷接地裝置是否符合規
摘要 國家標准《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GB/T50065-2011第7.2.6條及其條文解釋規定:「向低壓電氣裝置供電的配電變壓器的高壓側工作與低電阻接地系統,變壓器的保護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符合本規范4.2.1條的要求,建築物內低壓採用TN系統且低壓電氣裝置採用(含建築物鋼筋的)保護總等電位聯結系統時,低壓系統電源中性點可與該變壓器保護接地共用接地裝置。當建築物內低壓電氣裝置雖然採用TN系統,但未採用(含建築物鋼筋的)保護總等電位聯結系統,以及建築物內低壓電氣裝置採用TT或IT系統時,低壓系統中性點嚴禁與該變壓器保護裝置共用接地裝置,低壓電源系統的接地應按工程條件研究決定。」;該條文解釋特別說了低壓系統電源接地點應在距該配電變壓器適當地點設置專用接地裝置,其接地電阻不宜超過4歐姆。
㈡ 接地線規范標准有哪些
有關接地施工的標准規范主要有:《GB∕T 50065-2011 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GB 50057-2010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GB 50217-2018 電力工程電纜設計標准》等。
㈢ 路燈接地規范要求
公路路燈設計的接地要求如下:
1、接地極用SC50 L=2500mm;接地線用40X4鍍鋅扁鋼。直接跟基礎螺栓焊接在一起。
2、接地阻值小於4歐姆,接地線與燈桿要可靠連接(焊接、壓接均可)。
3、可以參照《民用建築電氣設計與施工》-照明控制與燈具安裝圖集,第65頁。
4、角鋼的話跟扁鋼的厚度一樣。接地端子M8X40。
根據道路斷面形式、寬度、車輛和行人的情況,道路燈可採用在道路兩側對稱布置、兩側交錯布置、一側布置和路中央懸掛布置等形式。一般說來,寬度超過20米的道路、迎賓道路,可考慮兩側對稱布置;道路寬度超過15米的,可考慮兩側交錯布置;較窄的道路可用一側布置。
道路燈要合理使用光能,防止眩光。其所發出的光線要沿要求的角度照射,落到路面上呈指定的圖形,光線分布均勻,路面亮度大,且眩光小。為減少眩光,可在最大光強上方予以配光控制。
在道路交叉口、彎道、坡道、鐵路道口、人行橫道等特殊地點,一般都要設置道路燈,以利於駕駛員和行人識別道路情況。
在隧道內外路段和從城區街道到郊區公路的過渡路段的照明,則要考慮駕駛員的眼睛對光線變化的適應性。道路燈的功率、安裝高度、縱向間距是配光設計的重要參數。組合好這三個因素,可得到滿意的照明效果。
接地(earthing)接地指電力系統和電氣裝置的中性點、電氣設備的外露導電部分和裝置外導電部分經由導體與大地相連。可以分為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和保護接地。保護接地是為了防止設備因絕緣損壞帶電而危及人身安全所設的接地,如電力設備的金屬外殼、鋼筋混凝土桿和金屬桿塔。
㈣ 請問一下工廠設備接地的問題。
凡供用電設備的金屬外殼均需要另外的接地,否則不符合要求。
GB50065-2011 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
㈤ 接地線規范標准有哪些
有關接地施工的標准規范主要有:《GB∕T
50065-2011
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GB
50057-2010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GB
50217-2018
電力工程電纜設計標准》等。
㈥ 接地網要求埋地多深
按照規定接地線要求埋地2米以下(一般而言,3米以下就是最安全的地線。),用4*40的鍍鋅角鋼或者直徑40的鍍鋅鋼管,接地電阻不大於4歐姆。
室外接地裝置主要是由接地極和接地母線組成。接地母線的埋設深度一般在0.8m~1.5m之間,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我國地區氣候環境差異變化,設計時會根據各地氣候變化,要求埋入土壤深度在凍土層以下(在防雷接地系統的設計說明中,一般都會有『室外接地母線敷設深度不小於***』的文字)。南方電氣不能低於0.8m深度。
地線是在電系統或電子設備中,接大地、接外殼或接參考電位為零的導線。一般電器上,地線接在外殼上,以防電器因內部絕緣破壞外殼帶電而引起的觸電事故。
地線的符號是E;可分為供電地線、電路地線兩種。
零線—淡藍色,地線是黃綠相間,如果是三孔插座,左邊是零線,中間(上面)是地線,右邊是火線。
三個腳中較長的腳是接地的,可稱做接地腳,另外兩個較短的腳是把家用電器接入電路,可稱它們為導電腳。在設計電源插頭時,為考慮到使用者的安全,有意識地將接地腳設計得比導電腳長幾個毫米。
這是因為在插入三腳插頭時,接地腳先接觸插座內的接地線,這樣可先形成接地保護,後接通電源。
如果家用電器的金屬外殼由於絕緣體損壞等原因而帶電,這時接地腳就會形成接地短路電流,使家用電器的金屬外殼接地而對地放電,從而使人不被觸電,起到安全保護的作用。
(6)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勘誤擴展閱讀:
地線分類
地線是接地裝置的簡稱。地線又分為工作接地和安全性接地。為防止人們在使用家電及辦公等電子設備時發生觸電事故而採取的保護接地, 就是一種安全性接地護線。安全性接地一般包括是防雷擊接地和防電磁輻射接地。
1、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是把金屬導體銅塊埋在土壤里, 再把它的一點用導線引出地面, 用它完成迴路使設備達到性能要求的接地線。地線要求接地電阻≤4 Ω。
2、安全性接地
用電規程規定保護接地電阻應≤4 Ω, 而人體的電阻一般大於2000Ω, 根據歐姆定律, 絕緣損壞時通過人體的電流僅為總電流的1/500,進而起到保護作用。
家用電器和辦公設備的金屬外殼都設有接地線, 如其絕緣損壞外殼帶電, 則電流沿著安裝的接地線泄入大地, 以達到安全的目的, 否則會給人身安全造成危害。
㈦ 機櫃接地的國家標准
防靜電接地;對於儀表櫃、電話交接箱、電子設備機櫃等,一般都是用直徑為6平方毫米的多股線。
防電源短路接地;對於電力配電箱、櫃、配電屏等,一般選用不小於主母線截面的一半。
防雷接地;要求箱體直接接接地極,要求接地電阻小於10歐姆。
㈧ 500kV變電站防雷接地有什麼設計規范或者行業、國家標准
500kV變電站防雷接地可參照的規范或標准有:
DL/T620-1997《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內配容合》;
DL/T621-1997《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
GB50169-200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057-2010《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
DLT 381-2010 《電子設備防雷技術導則》;
GB 50065-2011 《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
㈨ 接地網塗以黃綠相間色紋是哪個規范要求
《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GB/T 50065-2011。
明敷接地線的表面應塗以用15~ 100mm寬度相等的露色和黃色相間的條紋。在每個導體的全部長度上或只在每個區間或每個可接觸到的部位上宜作出標志。
當使用膠帶時,應使用雙色膠帶。中性線宜塗淡藍色標志。在接地線引向建築物的入口處在撿修用臨接地點處均應刷白色底漆並標黑色記號,其代為「〨」接地。
(9)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勘誤擴展閱讀:
明敷接地線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便於檢查。
(二)敷設位置不應妨礙設備的拆卸與檢修。
(三) 支持件間的距離在水平直線部分一般為1-1.5米, 垂直部分為1.5-2米,轉彎部分為0.5米。
(四)接地線應按水平或垂直敷設,但亦可與建築物傾斜結構平行,在直線段上不應有高低起伏及彎等情況。
(五) 接地線跨越建築物伸縮縫、沉降縫時,應加設補償器,補償器可用接地線本身彎成弧狀代替。
㈩ 《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DL/T621-1997 被什麼規范替代
GB 50065-2011 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