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主機與設備傳送數據時採用什麼方式,主機與設備是串列工作
採用的是程序查詢方式。
程序查詢方式是一種程序直接控制方式,這是主機與外設間進行信息交換的最簡單的方式,輸入和輸出完全是通過CPU執行程序來完成的。
一旦某一外設被選中並啟動後,主機將查詢這個外設的某些狀態位,看其是否准備就緒,若外設未准備就緒,主機將再次查詢;若外設已准備就緒,則執行一次I/O操作。
(1)主設備傳送模式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程序查詢方式的優點是這種方式控制簡單,CPU 的操作和外圍設備的操作能夠完全同步,硬體結構也比較簡單。缺點是外圍設備動作很慢,且外部設備和主機不能同時工作,各外設之間也不能同時工作,系統效率很低,因此,僅適用於外設的數目不多,對I/O處理的實時要求不那麼高,CPU的操作任務比較單一,並不很忙的情況。
在進行信息交換之前,CPU要設置傳輸參數、傳輸長度等,然後啟動外設工作,與此同時,外設則進行數據傳輸的准備工作;相對於CPU 來說,外設的速度是比較低的,因此外圍設備准備數據的時間往往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在這段時間里,CPU 除了循環檢測外設是否已准備好之外,不能處理其他任務,只能一直等待。
因此程序進入查詢循環時將白白浪費掉CPU很多時間,即使實際應用中CPU採用定期地由主程序轉向查詢設備狀態的子程序進行掃描輪詢的辦法,CPU資源的浪費也是比較嚴重的,數據傳輸效率低下。
直到外設完成數據准備工作,CPU才能開始進行信息交換。某一外部設備剛好在CPU查詢過自己之後才處於就緒狀態,那麼它就必須等CPU查詢完其他設備之後再次查詢自己的時,才能等到CPU為它服務,這對於實時性要求較高的外設來說,就可能丟失數據。
㈡ MOSI 、MISO、SCK什麼意思 如何使用
SCK為同步時鍾,MOSI為主輸出從輸入,MISO為主輸入從輸出。看到SPI通訊中的某些資料,MOSI,MISO,SCK是直聯的(經測試是可以的),但有些ISP編程器卻加上三個上拉電阻。
輸出1: MCU輸出1+(上拉) 或 MCU高阻+上拉。
輸出0: MCU輸出0+(上拉) 或 MCU輸出0+上拉。
SPI的通信原理很簡單,它以主從方式工作,這種模式通常有一個主設備和一個或多個從設備,需要至少4根線,事實上3根也可以(單向傳輸時)。也是所有基於SPI的設備共有的,它們是SDI(數據輸入)、SDO(數據輸出)、SCLK(時鍾)、CS(片選)。
(1)SDO – 主設備數據輸入,從設備數據輸出(修改時間17年1.20,如有錯大家改正);
(2)SDI – 主設備數據輸出,從設備數據輸入(修改時間17年1.20,如有錯大家改正);
(3)SCLK – 時鍾信號,由主設備產生;
(4)CS – 從設備使能信號,由主設備控制。
㈢ 什麼是藍牙主從關系
BLE藍牙的角色有以下幾種:廣播者(Advertise)、掃描者(Scanner)、從設備(Slave)、主設備(Master)、發起者(Initiator),其中主設備是由發起者、掃描者轉化而來,從設備則是由廣播者轉化而來;藍牙模塊通信是指兩個藍牙模塊或藍牙設備之間進行通信,進行數據通信的雙方一個是主機,一個是從機。
主設備模式:工作在主設備模式,可以與一個從設備進行連接。在此模式下可以對周圍設備進行搜索並選擇需要連接的從設備進行連接。理論上,一個藍牙主端設備,可同時與7個藍牙從端設備進行通訊。一個具備藍牙通訊功能的設備, 可以在兩個角色間切換,平時工作在從模式,等待其它主設備來連接,需要時,轉換為主模式,向其它設備發起呼叫。一個藍牙設備以主模式發起呼叫時,需要知道對方的藍牙地址,配對密碼等信息,配對完成後,可直接發起呼叫。
從設備模式:工作在從機模式下的藍牙模塊只能被主機搜索,不能主動搜索。從設備跟主機連接以後,也可以和主機設備進行發送和接收數據。
主模式與從模式的區別:主機是指能夠搜索別人並主動建立連接的一方,從機則不能主動建立連接,只能等別人連接自己。
以下是天工測控BLE藍牙模塊角色一覽表,希望能幫助到各位工程師的BLE藍牙模塊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