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實驗時除了圖所示器材外,還需要:鉛筆、直
(1)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需要點燃蠟燭;因此實驗時除了圖所內示器材外,還需要:容鉛筆、直尺和火柴.
(2)實驗時玻璃板要豎直放置,即垂直於桌面,如果不豎直,不論怎樣移動後面的蠟燭都不可能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就無法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3)因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還可以透過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後面B蠟燭,便於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而平面鏡無法解決這些問題.
(4)實驗時選用刻度尺的作用是探究像與物到平面鏡的 距離關系.
(5)兩只蠟燭大小相同,後面的蠟燭又和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樣就證明了像與物大小相同,所以兩只蠟燭等長是為了比較像與物大小關系用的.
平面鏡成的像與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鏡的距離無關,人們感覺到的近大遠小是一種視覺效果,不影響真實的大小.所以將蠟燭A逐漸遠離玻璃板,它的像不變.
故答案為:(1)火柴;(2)垂直;(3)便於觀察像的位置;(4)距離;(5)大小;不變.
B. 小樂和小霞分別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和「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裝置圖分別如圖甲和乙所示:(1)如圖
(1)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觀察到玻璃板的另一側.故實驗中,M是玻璃板,不是平面內鏡.
(2)②物容距大於一倍焦距而小於2倍焦距,凸透鏡成倒立的實像,
當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從15cm向12cm移動時,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變大.
③由圖乙可知,蠟燭在二倍焦距以外,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像距2f>u>f.
而此時光屏距透鏡的距離大於二倍焦距,所以要使光屏靠近透鏡.
④凸透鏡的焦距為f=10cm,當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為5cm時,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像在凸透鏡的同側,眼睛在右側透過凸透鏡觀察.
故答案為:(1)玻璃板;(2)②大;③靠近;④右.
C. 如圖,圖甲是小明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裝置.(1)實驗裝置中,玻璃板應與水平桌面______.
(1)平面鏡所復成的像和制物體關於平面鏡對稱,如果玻璃板沒有與桌面垂直,蠟燭的像與蠟燭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蠟燭成的像不與蠟燭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
(2)未點燃的蠟燭與點燃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蠟燭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物體和像關於平面鏡對稱,同時還可以確定像的位置.
(3)本實驗是探究、驗證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所成的像是虛像;像和物體各對應點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像和物體各對應點到平面鏡間距離相等.他們下一步應該連接像與物的對應點,可以藉助於直角三角板判斷連線與鏡面是否垂直,得到物和像的連線與鏡面垂直;然後利用刻度尺量出點A、B、C、A′、B′、C′到鏡面的距離,會發現點A與A′,點B與B′,點C與C′到鏡面的距離相等.最終得出結論:物和像的連線與鏡面垂直,物體和像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故答案為:(1)垂直;(2)像和物大小相等;(3)物和像的連線與鏡面垂直,物體和像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D. 如圖甲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圖.小明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並保持玻璃板與刻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確定像與物的位置關系.
(2)兩只蠟燭專大小相同,後屬面的蠟燭又和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樣就證明了像與物大小相同,所以兩只蠟燭等長是為了比較像與物大小關系用的.
(3)明想探究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把點燃的蠟燭A置於如圖乙中所示的位置上,則光屏應安放在玻璃板右側;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蠟燭的.
(4)由於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與物體等大的虛像,且像距等於物距,所以若蠟燭A以0.2m/s的速度遠離玻璃板,則它的像遠離玻璃板的速度也是0.2m/s.且像的大小不變.
故答案為:(1)位置;(2)大小;(3)右;不能;(4)0.2;不變.
E.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圖.(1)實驗器材有:帶底座的玻璃板、白紙、筆、光屏各一,兩支外
(1)刻度尺可以測量物體的距離,刻度尺的作用是便於測量: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回
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觀察答到玻璃板的另一側.即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蠟燭B,確定像的位置;
(2)在豎立的玻璃板前點燃蠟燭A,拿未點燃的蠟燭B豎直在玻璃板後面移動,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側(A側)觀察,直至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種確定像與物大小關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3)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虛像不會出現在光屏上.
(4)平面鏡成像大小跟物體大小有關,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無關,蠟燭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會變化.
故答案為:(1)刻度尺;位置;(2)未點燃;A;等效替代法;(3)虛;(4)不變.
F. 如圖甲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用圖所示裝置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1)甲圖中的B表示研
(1)實驗之所以採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作為平面鏡,是因為玻璃板是透明的,回不僅可以答反射光,還可以觀察到另一側的像,便於找到像的位置;
(2)選用兩個一模一樣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當蠟燭距離平面鏡的距離改變後,由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像的大小不變;
(3)實驗時平面鏡必須要豎直放置,如果不豎直,不論怎樣移動後面的蠟燭都不可能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
所以實驗中如果把平面鏡向左傾斜,如圖乙,實驗不能成功.
(4)根據表中的實驗數據和現象可知,像與物大小對比是相等的,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等於像到平面鏡的距離;
需要填寫的空白分別是①等大;②6;③3:
(5)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成的,不是實際光線會聚的,是虛像;所以如果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不能承接到像.
故答案為:(1)平板玻璃;便於找到像的位置;(2)比較像與物的大小;不變;(3)不能;(4)①等大;②6;③3;(5)不能;平面鏡成虛像.
G. 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圖.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並保持玻璃板與刻度
(1)在比較明亮的環境中,很多物體都在射出光線,干擾人的視線,在較黑暗的環境中,版蠟燭是最亮的,蠟燭射權向平面鏡的光線最多,反射光線最多,進入人眼的光線最多,感覺蠟燭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較黑暗的環境中進行實驗.
(2)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觀察到玻璃板的另一側蠟燭的像,因此便於確定像的位置.
(3)因為厚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會出現兩個像,影響到實驗效果,所以應選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
(4)在實驗中用到刻度尺,但尺並不是測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測像到鏡的距離、物到鏡的距離,然後比較二者關系用的.
(5)兩只蠟燭大小相同,後面的蠟燭又和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樣就證明了像與物大小相同,所以兩只蠟燭等長是為了比較像與物大小關系用的.
(6)由平面鏡成像特點之一:像與物大小相等可知,將蠟燭逐漸靠近玻璃板時,像的大小不變.
(7)在蠟燭像的位置上放一張白紙,白紙上不會接到平面鏡所成的像,因為平面鏡成虛像,虛像不能承接到光屏上;
故答案為:(1)較暗;(2)確定像的位置;(3)2;(4)到鏡面距離;(5)大小;(6)不變;(7)不能;虛.
H. 如圖甲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 1 )直尺的作用是便於比較物與像______的關系.( 2 )兩根等
(1)在實驗中用到刻度尺,但尺並不是測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測像到鏡的距離、物到鏡的距離,然後比較二者關系用的.
(2)兩只蠟燭大小相同,後面的蠟燭又和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樣就證明了像與物大小相同,所以兩只蠟燭等長是為了比較像與物大小關系用的.
(3)因為光屏只能接收實像,不能接收虛像,所以光屏不能接收到的燭焰的像,所以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
(4)為了確定像的位置,讓蠟燭A的像和蠟燭B重合,既能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B蠟燭,實驗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5)因為厚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會出現兩個像,影響到實驗效果,所以應選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
(6)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關於平面鏡對稱,如果玻璃板沒有放正,蠟燭的像與蠟燭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蠟燭成的像不與蠟燭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
(7)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物像等大,將蠟燭向靠近鏡面的方向移動,像的大小不變.
(8)不合理,因為一次實驗就得出結論,偶然性較大,不能找到普遍規律;應該多次改變蠟燭的位置,多測幾組數據(至少要測三組以上)得出的結論才具代表性.
(9)取兩只蠟燭,一隻點燃在玻璃板前,一隻不點燃,在玻璃板後,使後面的蠟燭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後面蠟燭的位置就是前面蠟燭的像的位置,這是一種等效替代的方法.
故答案為:(1)到平面鏡的距離;(2)像與物的大小;(3)虛;(4)確定像的位置;(5)2;(6)有可能找不到像;(7)不變;(8)不合理;只從一組數據不能找到普遍規律,至少要測三組以上;(9)用另一隻等大的蠟燭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等效替代.
I. 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圖1中的白紙上豎直放置的是一塊______,其目的是____
(1)圖1中的白紙上豎直放置的是一塊玻璃板,這是因為玻璃板既可回以透光也可以反答光,這樣便於確定像的位置;
(2)實驗時要點亮的是A蠟燭燈;白紙上並不呈現燭焰燈的像,這一現象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3)如圖2所示,圖中OO′是鏡面所處位置,分析圖中蠟燭A的三個位置a、b、c與蠟燭燈B的三個位置a′、b′、c′的位置關系可以看出,對應的物與像的位置連線與鏡面垂直,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4)實驗中,用方格紙放在玻璃板底下,可以不用B蠟燭燈也同樣可比較像和物分別到鏡面的距離,這是因為可利用紙上方格確定像的位置;
(5)在科學探究實驗中,應該尊重實驗測量的結果,不能隨意調整數據,發現問題應該查出出產生的原因,因此,該同學對實驗數據的處理方法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1)玻璃板;便於確定像的位置;
(2)A;虛象;
(3)①平面鏡成像時,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②平面鏡成像時,像和物體的連線垂直於鏡面;
(4)可行;可利用紙上方格確定像的位置;
(5)錯誤.
J. 下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圖及所需器材。小路同學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一張白紙上面,並保持玻
(1)測量物與像到玻璃板的距離;(2)蠟燭內B是否與像重合;
(3)較暗;(4)不變 與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閥門中體大體有什麼區別
瀏覽:658
美食攝影器材怎麼挑選
瀏覽:509
燕秀工具箱30
瀏覽:619
機械加工積銷瘤是什麼意思
瀏覽:971
化工甲類乙類裝置設計規范
瀏覽:203
線上教育設備哪個好
瀏覽:321
空氣體積分數的實驗裝置圖
瀏覽:934
狼派機械鍵盤按鍵怎麼取
瀏覽:546
海馬600氦氣閥門
瀏覽:328
公務員考農業機械管理站如何
瀏覽:713
哈弗h9後備箱工具箱
瀏覽:106
儀表盤帶D的什麼車
瀏覽:624
主設備傳送模式什麼意思
瀏覽:521
13款朗逸車儀表怎麼調
瀏覽:892
如何用電工技術實驗裝置
瀏覽:626
宇明不銹鋼閥門廠電話
瀏覽:41
電廠滑動軸承怎麼做
瀏覽:831
重力工具箱部分
瀏覽:554
深圳健身器材在哪裡
瀏覽:34
閥門用於工程什麼部位
瀏覽: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