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氣體實驗裝置的設計

氣體實驗裝置的設計

發布時間:2022-09-13 20:32:19

⑴ 高中化學實驗大全,要有步驟,實驗器材,要一個個實驗弄好,還要有圖,注意事項。兄弟姐妹們,幫幫忙啊。

直接搜索高中化學實驗大全,點視頻 ,就專有屬了唄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25&word=%B8%DF%D6%D0%BB%AF%D1%A7%CA%B5%D1%E9%B4%F3%C8%AB

⑵ 三個化學問題:1氣體凈化裝置選擇的依據是2設計製取氣體實驗的原則是3檢查裝置氣密性的原則是

實驗方案的設計和氣體的制備
[要點精析]
一、氣體的制備
1.氣體發生裝置的類型
(1)設計原則:根據反應原理、反應物狀態和反應所需條件等因素來選擇反應裝置。
(2)裝置基本類型:
裝置類型固體反應物(加熱)固液反應物(不加熱)固液反應物(加熱) 裝置
示意圖
典型氣體 O2、NH3、CH4 H2、CO2、H2S H2、CO2、H2S、SO2、NO、NO2、C2H2、O2、NH3、 Cl2、HCl、CO CH2=CH2 2.幾種氣體制備的反應原理
(1)O2 2KClO3 2KCl+3O2↑
2KMnO4K2MnO4+MnO2+O2↑
2H2O22H2O+O2↑
(2)NH3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NH3·H2ONH3↑+H2O
(3)CH4 CH3COONa+NaOHNa2CO3+CH4↑
(4)H2 Zn+H2SO4(稀)=ZnSO4+H2↑
(5)CO2 CaCO3+2HCl=CaCl2+CO2↑+H2O
(6)SO2 Na2SO4+H2SO4(濃)=Na2SO4+SO2↑+H2O
(7)NO2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8)N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9)C2H2 CaC2+2H2O→Ca(OH)2+CH≡CH↑
(10)Cl2 MnO2+4HCl(濃)MnCl2+Cl2↑+2H2O
(11)C2H4 C2H5OHCH2=CH2↑+H2O
(12)H2 S FeS+H+=H2S↑+Fe2+
3.收集裝置
(1)設計原則:根據氧化的溶解性或密度
裝置類型排水(液)集氣法向上排空氣集氣法向下排空氣集氣法裝 置
示意圖 適用范圍不溶於水(液)的氣體密度大於空氣的氣體密度小於空氣的氣體典型氣體 H2、O2、NO、CO、CH4、
CH2=CH2、CH≡CH Cl2、HCl、CO2、SO2、H2S H2、NH3、CH4 註:以上三種方法所得氣體均不純凈:排氣法所得氣體中含有空氣、排水法所得氣體中含有水蒸氣,故要得到純凈的氣體可以用球膽或塑料袋或注射器收集。
(2)裝置基本類型:
4.凈化與乾燥裝置
(1)設計原則:根據凈化葯品的狀態及條件
(2)裝置基本類型:
裝置類型液體除雜劑(不加熱)
(也可以裝固體吸收劑)固體除雜劑(不加熱)固體除雜劑(加熱)裝 置
示意圖 (3)氣體的凈化劑的選擇
選擇氣體吸收劑應根據氣體的性質和雜質的性質而確定,所選用的吸收劑只能吸收氣體中的雜質,而不能與被提純的氣體反應。一般情況下:①易溶於水的氣體雜質可用水來吸收;②酸性雜質可用鹼性物質吸收;③鹼性雜質可用酸性物質吸收;④水分可用乾燥劑來吸收;⑤能與雜質反應生成沉澱(或可溶物)的物質也可作為吸收劑。
(4)氣體乾燥劑的類型及選擇
常用的氣體乾燥劑按酸鹼性可分為三類:
①酸性乾燥劑,如濃硫酸、五氧化二磷、硅膠。酸性乾燥劑能夠乾燥顯酸性或中性的氣體,如CO2、SO2、NO2、HCI、H2、Cl2 、O2、CH4等氣體。
②鹼性乾燥劑,如生石灰、鹼石灰、固體NaOH。鹼性乾燥劑可以用來乾燥顯鹼性或中性的氣體,如NH3、H2、O2、CH4等氣體。
③中性乾燥劑,如無水氯化鈣等,可以乾燥中性、酸性、鹼性氣體,如O2、H2、CH4等。
在選用乾燥劑時,顯鹼性的氣體不能選用酸性乾燥劑,顯酸性的氣體不能選用鹼性乾燥劑。有還原性的氣體不能選用有氧化性的乾燥劑。能與氣體反應的物質不能選作乾燥劑,如不能用CaCI2來乾燥NH3(因生成 CaCl2·8NH3),不能用濃 H2SO4乾燥 NH3、H2S、HBr、HI等。
(5)氣體凈化與乾燥注意事項
①一般情況下,若採用溶液作除雜試劑,則是先除雜後乾燥;若採用加熱除去雜質,則是先乾燥後加熱。
②對於有毒、有害的氣體尾氣必須用適當的溶液加以吸收(或點燃),使它們變為無毒、無害、無污染的物質。如尾氣Cl2、SO2、Br2(蒸氣)等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氣H2S可用CuSO4或NaOH溶液吸收;尾氣CO可用點燃法,將它轉化為CO2氣體。
③對於易爆的氣體應點燃尾氣,不能排放在實驗室中。
5.氣體實驗裝置的設計
(1)裝置順序:制氣裝置→凈化裝置→反應或收集裝置→除尾氣裝置
(2)安裝順序:由下向上,由左向右
(3)操作順序:裝配儀器→檢驗氣密性→加入葯品
二、實驗方案的設計
1.性質實驗方案設計
(1)在進行性質實驗方案的設計時,要充分了解物質的結構,性質,用途與製法之間的相互聯系。
(2)性質實驗的設計一般包括反應原理,實驗儀器與操作、反應現象和實驗結論幾個方面。
(3)化學性質實驗方案的設計,首先要求抓住物質本質特徵進行整理和思考,然後進行分析、比較、綜合和概括。需要在元素周期律等化學理論知識的指導下,將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進行整理,使之系統化、網路化、在提取知識時能夠准確、全面,並能注重知識間的內在聯系。
2.制備實驗方案設計
(1)物質制備方案的設計,首先要弄清物質制備的原理,從原理為切入點設計方案,方案一般已包括實驗名稱、目的、原理、用品、步驟、現象記錄及結果處理。
(2)針對一個實驗,可以設計出多種方案,要會得對每個方案進行科學的評價,評價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①理論上要科學。②操作上要簡單可行。③原料用量要節約。④要環保,符合綠色化學原則。
[例題3]下圖表示某種鹽的制備步驟:

已知:水合鹽B含有45.3%的水;無水鹽C焙燒分解,放出兩種無色刺激性氣體E和F,並生成紅棕色固體D。
請寫出物質的化學式或名稱:
A ,B ,C ,D ,
E ,F 。
[分析]紅棕色固體是一個特徵信息,可聯想到氧化鐵等顯紅棕色的物質。逆向推測無水鹽可能含鐵的硫酸鹽。再根據反應條件可推斷出C是硫酸亞鐵,根據B中含水的質量分數可得出B是FeSO4·7H2O。
[答案]A.Fe;B.FeSO4·7H2O;C.FeSO4;D.Fe2O3;E.SO2;F.SO3(E.SO3,F.SO2)。

3.檢驗實驗方案設計
(1)熟練掌握各類物質的物理性質(顏色,氣味,熔、沸點,水溶性),化學性質及相互反應的現象,尤其是一些選擇性反應與特徵反應。
(2)物質鑒定的關鍵在於通過分析,推理設計出合理的鑒定過程。
(3)鑒定的基本原則:
①被鑒定的物質是固體,則一般需要用蒸餾水溶解;②待鑒定物質在實驗時應取少量;③要檢驗多種成份,應進行平行實驗,防止一隻試管進行到底,造成前後干擾;④由現象定結論,由特定條件下的特定現象,證明其含有特定的微粒。
FeCl3溶液滴入苯、CCl4中,可根據分層現象區分。FeCl3溶液滴入NaCl溶液中,不會產生明顯現象。FeCl3溶液NaI溶液中會生成I2。FeCl3溶液滴入Na2SO3溶液中會發生如下反應:2Fe3++SO32-+H2O=2Fe2++SO42-+2H+,能產生褪色、氣泡等多種現象。所以氯化鐵溶液能用於檢別五種溶液。
酸性KMnO4滴入苯和CCl4中,也可根據分層現象區分。酸性KMnO4滴入氯化鈉溶液中無明顯現象。酸性KMnO4滴入碘化鈉溶液中會生成I2,滴入亞硫酸鈉溶液中會生成硫酸鈉,都會產生明顯的實驗現象差異。所以酸性KMnO4能用於檢別五種溶液。
[注意點]從思維角度看,解答指定試劑檢驗題主要用到的是定向思維,只要分析給定試劑跟待檢物質能發生什麼反應,反應中有什麼現象,各種待檢物質跟試劑反應時的現象是否有明顯差異等等。有些反應的原理雖然相近,但實驗現象有明顯差異,也可以用於檢別。有些反應的原理有很大不同,但不能產生明顯差異的實驗現象,也不能用於檢別。
4.綜合實驗方案設計
(1)化學實驗方案設計的基本要求
①科學性,實驗原理,准確,實驗流程合理。
②安全性,保護人身、保護環境、保護儀器。
③可行性,條件允許,效果明顯,操作正確。
④簡約性,做到步驟少,時間短、效果好等基本要求。
(2)化學實驗方案設計的基本思路
①明確目的原理
首先必須認真審題,明確實驗的目的要求,弄清題目有哪些新的信息,綜合已學過的知識,通過類比、遷移、分析,從而明確實驗原理。
②選擇儀器葯品
根據實驗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性質、反應條件,如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狀態,能否腐蝕儀器和橡皮、反應是否加熱及溫度是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等,從而選擇合理的化學儀器和葯品。
③設計裝置步驟
根據上述實驗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選用的儀器和葯品,設計出合理的實驗裝置和實驗操作步驟。學生應具備識別和繪制典型的實驗儀器裝置圖的能力,實驗步驟應完整而又簡明。
④記錄現象數據
根據觀察,全面而准確地記錄實驗過程中的現象和數據。
⑤分析得出結論
根據實驗觀察的現象和記錄的數據,通過分析、計算、圖表、推理等處理,得出正確的結論。
以上只是解答綜合實驗設計題的一般思考方法。在解答過程中,應根據實驗設計題的具體情況和要求,作出正確的回答。
(3)化學實驗方案設計的注意事項
①凈化、吸收氣體及熄滅酒精燈時要防液體倒吸;②進行某些易燃易爆實驗時要防爆炸 (如H2還原CuO應先通H2,氣體點燃先驗純等);③防氧化(如H2還原CuO後要"先滅燈再停氫",白磷切割宜在水中等);④防吸水(如實驗、取用、製取易吸水、潮解、水解宜採取必要措施,以保證達到實驗目的);⑤冷凝迴流(有些反應中,為減少易揮發液體反應物的損耗和充分利用原料,需在反應裝置上加裝冷凝迴流裝置 (如長玻璃管、豎裝的乾燥管及冷凝管等);⑥易揮發液體產物(導出時可為蒸氣)的及時冷卻;⑦儀器拆卸的科學性與安全性(也從防污染、防氧化、防倒吸、防爆炸、防泄漏等角度考慮);⑧其他(如實驗操作順序、試劑加人順序、實驗方法使用順序等)。

⑶ 你知道怎麼做嗎一根據題目的設計多種方案二操作評價與改進三確定製作裝置的目

氣體實驗裝置,通常由氣體發生、氣體凈化、氣體收集、尾氣處理等裝置組成,對一些常見裝置進行改進和重新組合,往往能夠實現一些特殊的實驗目的。典型的氣體實驗裝置改進設計有:依據啟普發生器原理設計的反應器,尾氣吸收、防倒吸裝置的設計,液封裝置的設計,恆壓裝置的設計等。
解題策略
1.實驗設計的創新往往要體現七個「一」,即:一個實驗的多種現象,一種實驗現象的多種原因,一種裝置的多種用途,一種用途的多種裝置,一個儀器的多種用法,一種物質的多種製法,一組物質的多種鑒別方法。
2.選擇反應原理的原則是:反應條件溫和、轉化率高、實驗操作簡便安全、產物便於分離與收集。中學化學實驗中,常見的氣體制備實驗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應掌握的氣體制備實驗有:三種單質(H2、O2、Cl2)的制備;三種氫化物(HCl、H2S、NH3)的制備;五種氧化物(CO2、SO2、NO2、NO、CO)的制備;兩種有機物(C2H4、C2H2)的制備。復習時,除了掌握好教材中經典的制備方法外,還應對葯品選擇、反應原理進行拓展和創新。
典例導悟1 (2010·上海,26)CaCO3廣泛存在於自然界,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大理石主要成分為CaCO3,另外有少量的含硫化合物。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備CO2氣體。下列裝置可用於CO2氣體的提純和乾燥。

⑷ 氣體和液體反應生成固體粉末(粉末要收集),怎樣設計實驗裝置

1是反應容器2是尾氣收集裝置3是過濾取固體裝置這個反應可以製取單質硫圖自己畫的難看將就吧。。

⑸ 選擇製取氣體的發生裝置應該考慮的因素

製取氣體的話,一般不考慮氣體的因素,而是考慮反應物的因素,而收集氣體的話
排空氣法要靠慮氣體的密度,從而選擇向上或向下排,排水法的話要考慮氣體的水溶性,按容不容易溶於水要考慮是否將導管插到液面以下,還可以用排某物質的飽和溶液,這樣效果是一樣的

⑹ 製取溴苯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製取溴苯的裝置需注意
1.導管要長,即導氣又冷凝氣體;
2.導管口不能插入錐形瓶液面以下,防止倒吸;

四、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備
1、氣體發生裝置的類型
(2)裝置基本類型:
裝置類型 固體反應物(加熱) 固液反應物(不加熱) 固液反應物(加熱)
裝置示意圖
主要儀器
典型氣體 O2、NH3、CH4等 H2、CO2、H2S等。 Cl2、HCl、CH2=CH2等
操作要點 (l)試管口應稍向下傾斜,以防止產生的水蒸氣在管口冷凝後倒流而引起試管破裂。(2)鐵夾應夾在距試管口 l/3處。(3)膠塞上的導管伸入試管裡面不能太長,否則會妨礙氣體的導出。 (1)在用簡易裝置時,如用長頸漏斗,漏斗頸的下口應伸入液面以下,否則起不到液封的作用;(2)加入的液體反應物(如酸)要適當。(3)塊狀固體與液體的混合物在常溫下反應制備氣體可用啟普發生器制備。 (1)先把固體葯品加入燒瓶,然後加入液體葯品。(2)要正確使用分液漏斗。

幾種氣體制備的反應原理
1、O2 2KClO3 2KCl+3O2↑
2KMnO4 K2MnO4+MnO2+O2↑
2H2O2 2H2O+O2↑
2、NH3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NH3·H2O NH3↑+H2O
3、CH4 CH3COONa+NaOH Na2CO3+CH4↑
4、H2 Zn+H2SO4(稀)=ZnSO4+H2↑
5、CO2 CaCO3+2HCl=CaCl2+CO2↑+H2O
6、H2S FeS+H2SO4(稀)=FeSO4+H2S↑
7、SO2 Na2SO4+H2SO4(濃)=Na2SO4+SO2↑+H2O
8、NO2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9、N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10、C2H2 CaC2+2H2O→Ca(OH)2+CH≡CH↑
11、Cl2 MnO2+4HCl(濃) MnCl2+Cl2↑+2H2O
12、HCl NaCl(固)+H2SO4(濃) NaHSO4+HCl↑
NaCl(固)+NaHSO4 Na2SO4+HCl↑
2NaCl(固)+H2SO4(濃) Na2SO4+2HCl↑
13、C2H4 C2H5OH CH2=CH2↑+H2O
14、N2 NaNO2+NH4Cl NaCl+N2↑+2H2O

2、收集裝置
(1)設計原則:根據氧化的溶解性或密度
(2)裝置基本類型:
裝置類型 排水(液)集氣法 向上排空氣集氣法 向下排空氣集氣法
裝 置示意圖
適用范圍 不溶於水(液)的氣體 密度大於空氣的氣體 密度小於空氣的氣體
典型氣體 H2、O2、NO、CO、CH4、CH2=CH2、CH≡CH Cl2、HCl、CO2、SO2、H2S H2、NH3、CH4

3、凈化與乾燥裝置
(1)設計原則:根據凈化葯品的狀態及條件

(2)裝置基本類型:
裝置類型 液體除雜劑(不加熱) 固體除雜劑(不加熱) 固體除雜劑(加熱)
適用范圍
裝 置示意圖

(3)氣體的凈化劑的選擇
選擇氣體吸收劑應根據氣體的性質和雜質的性質而確定,所選用的吸收劑只能吸收氣體中的雜質,而不能與被提純的氣體反應。一般情況下:①易溶於水的氣體雜質可用水來吸收;②酸性雜質可用鹼性物質吸收;③鹼性雜質可用酸性物質吸收;④水分可用乾燥劑來吸收;⑤能與雜質反應生成沉澱(或可溶物)的物質也可作為吸收劑。
(4)氣體乾燥劑的類型及選擇
常用的氣體乾燥劑按酸鹼性可分為三類:
①酸性乾燥劑,如濃硫酸、五氧化二磷、硅膠。酸性乾燥劑能夠乾燥顯酸性或中性的氣體,如CO2、SO2、NO2、HCI、H2、Cl2 、O2、CH4等氣體。
②鹼性乾燥劑,如生石灰、鹼石灰、固體NaOH。鹼性乾燥劑可以用來乾燥顯鹼性或中性的氣體,如NH3、H2、O2、CH4等氣體。
③中性乾燥劑,如無水氯化鈣等,可以乾燥中性、酸性、鹼性氣體,如O2、H2、CH4等。
在選用乾燥劑時,顯鹼性的氣體不能選用酸性乾燥劑,顯酸性的氣體不能選用鹼性乾燥劑。有還原性的氣體不能選用有氧化性的乾燥劑。能與氣體反應的物質不能選作乾燥劑,如不能用CaCI2來乾燥NH3(因生成 CaCl2·8NH3),不能用濃 H2SO4乾燥 NH3、H2S、HBr、HI等。
氣體凈化與乾燥注意事項
一般情況下,若採用溶液作除雜試劑,則是先除雜後乾燥;若採用加熱除去雜質,則是先乾燥後加熱。
對於有毒、有害的氣體尾氣必須用適當的溶液加以吸收(或點燃),使它們變為無毒、無害、無污染的物質。如尾氣Cl2、SO2、Br2(蒸氣)等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氣H2S可用CuSO4或NaOH溶液吸收;尾氣CO可用點燃法,將它轉化為CO2氣體。
4、氣體實驗裝置的設計
(1)裝置順序:制氣裝置→凈化裝置→反應或收集裝置→除尾氣裝置
(2)安裝順序:由下向上,由左向右
(3)操作順序:裝配儀器→檢驗氣密性→加入葯品

五、常見物質的分離、提純和鑒別
化學方法分離和提純物質
對物質的分離可一般先用化學方法對物質進行處理,然後再根據混合物的特點用恰當的分離方法(見化學基本操作)進行分離。
用化學方法分離和提純物質時要注意:
①最好不引入新的雜質;
②不能損耗或減少被提純物質的質量
③實驗操作要簡便,不能繁雜。用化學方法除去溶液中的雜質時,要使被分離的物質或離子盡可能除凈,需要加入過量的分離試劑,在多步分離過程中,後加的試劑應能夠把前面所加入的無關物質或離子除去。
對於無機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進行分離和提純:
(1)生成沉澱法 例如NaCl溶液里混有少量的MgCl2雜質,可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使Mg2+離子轉化為Mg(OH)2沉澱(但引入新的雜質OH-),過濾除去Mg(OH)2,然後加入適量鹽酸,調節pH為中性。
(2)生成氣體法 例如Na2SO4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為了不引入新的雜質並增加SO42-,可加入適量的稀H2SO4,將CO32-轉化為CO2氣體而除去。
(3)氧化還原法 例如在 FeCl3溶液里含有少量 FeCl2雜質,可通入適量的Cl2氣將FeCl2氧化為FeCl3。若在 FeCl2溶液里含有少量 FeCl3,可加入適量的鐵粉而將其除去。
(4)正鹽和與酸式鹽相互轉化法 例如在Na2CO3固體中含有少量NaHCO3雜質,可將固體加熱,使NaHCO3分解生成Na2CO3,而除去雜質。若在NaH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雜質,可向溶液里通入足量CO2,使Na2CO3轉化為NaHCO3。
(5)利用物質的兩性除去雜質 例如在Fe2O3里混有少量的Al2O3雜質,可利用Al2O3是兩性氧化物,能與強鹼溶液反應,往試樣里加入足量的 NaOH溶液,使其中 Al2O3轉化為可溶性 NaAlO2,然後過濾,洗滌難溶物,即為純凈的Fe2O3。
(6)離子交換法 例如用磺化煤(NaR)做陽離子交換劑,與硬水裡的Ca2+、Mg2+進行交換,而使硬水軟化。
2、物質的鑒別
物質的檢驗通常有鑒定、鑒別和推斷三類,它們的共同點是:依據物質的特殊性質和特徵反應,選擇適當的試劑和方法,准確觀察反應中的明顯現象,如顏色的變化、沉澱的生成和溶解、氣體的產生和氣味、火焰的顏色等,進行判斷、推理。
鑒定通常是指對於某一種物質的定性檢驗,根據物質的化學特性,分別檢出陽離子、陰離子,鑒別通常是指對分別存放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進行定性辨認,可根據一種物質的特性區別於另一種,也可根據幾種物質的顏色、氣味、溶解性、溶解時的熱效應等一般性質的不同加以區別。推斷是通過已知實驗事實,根據性質分析推求出被檢驗物質的組成和名稱。我們要綜合運用化學知識對常見物質進行鑒別和推斷。

1.常見氣體的檢驗
常見氣體 檢驗方法
氫氣 純凈的氫氣在空氣中燃燒呈淡藍色火焰,混合空氣點燃有爆鳴聲,生成物只有水。不是只有氫氣才產生爆鳴聲;可點燃的氣體不一定是氫氣
氧氣 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氯氣 黃綠色,能使濕潤的碘化鉀澱粉試紙變藍(O3、NO2也能使濕潤的碘化鉀澱粉試紙變藍)
氯化氫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在潮濕的空氣中形成白霧,能使濕潤的藍色石藍試紙變紅;用蘸有濃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時冒白煙;將氣體通入AgNO3溶液時有白色沉澱生成。
二氧化硫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加熱後又顯紅色。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硫化氫 無色有具雞蛋氣味的氣體。能使Pb(NO3)2或CuSO4溶液產生黑色沉澱,或使濕潤的醋酸鉛試紙變黑。
氨氣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用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時能生成白煙。
二氧化氮 紅棕色氣體,通入水中生成無色的溶液並產生無色氣體,水溶液顯酸性。
一氧化氮 無色氣體,在空氣中立即變成紅棕色
二氧化碳 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SO2氣體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混濁,N2等氣體也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
一氧化碳 可燃燒,火焰呈淡藍色,燃燒後只生成CO2;能使灼熱的CuO由黑色變成紅色。
甲烷 無色氣體,可燃,淡藍色火焰,生成水和CO2;不能使高錳酸鉀溶液、溴水褪色。
乙烯 無色氣體、可燃,燃燒時有明亮的火焰和黑煙,生成水和CO2。能使高錳酸鉀溶液、溴水褪色。
乙炔 無色無臭氣體,可燃,燃燒時有明亮的火焰和濃煙,生成水和 CO2,能使高錳酸鉀溶液、溴水褪色。

2.幾種重要陽離子的檢驗
(l)H+ 能使紫色石蕊試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試液變為紅色。
(2)Na+、K+ 用焰色反應來檢驗時,它們的火焰分別呈黃色、淺紫色(通過鈷玻片)。
(3)Ba2+ 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鹽溶液產生白色BaSO4沉澱,且沉澱不溶於稀硝酸。
(4)Mg2+ 能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白色Mg(OH)2沉澱,該沉澱能溶於NH4Cl溶液。
(5)Al3+ 能與適量的NaOH溶液反應生成白色Al(OH)3絮狀沉澱,該沉澱能溶於鹽酸或過量的NaOH溶液。
(6)Ag+ 能與稀鹽酸或可溶性鹽酸鹽反應,生成白色AgCl沉澱,不溶於稀 HNO3,但溶於氨水,生成〔Ag(NH3)2〕+。
(7)NH4+ 銨鹽(或濃溶液)與NaOH濃溶液反應,並加熱,放出使濕潤的紅色石藍試紙變藍的有刺激性氣味NH3氣體。
(8)Fe2+ 能與少量NaOH溶液反應,先生成白色Fe(OH)2沉澱,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後變成紅褐色Fe(OH)3沉澱。或向亞鐵鹽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顯紅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後,立即顯紅色。2Fe2++Cl2=2Fe3++2Cl-
(9)Fe3+ 能與 KSCN溶液反應,變成血紅色 Fe(SCN)3溶液,能與 NaOH溶液反應,生成紅褐色Fe(OH)3沉澱。
(10)Cu2+ 藍色水溶液(濃的CuCl2溶液顯綠色),能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藍色的Cu(OH)2沉澱,加熱後可轉變為黑色的 CuO沉澱。含Cu2+溶液能與Fe、Zn片等反應,在金屬片上有紅色的銅生成。
3.幾種重要的陰離子的檢驗
(1)OH- 能使無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劑分別變為紅色、藍色、黃色。
(2)Cl- 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白色的AgCl沉澱,沉澱不溶於稀硝酸,能溶於氨水,生成[Ag(NH3)2]+。
(3)Br- 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淡黃色AgBr沉澱,不溶於稀硝酸。
(4)I- 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黃色AgI沉澱,不溶於稀硝酸;也能與氯水反應,生成I2,使澱粉溶液變藍。
(5)SO42- 能與含Ba2+溶液反應,生成白色BaSO4沉澱,不溶於硝酸。
(6)SO32- 濃溶液能與強酸反應,產生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SO2氣體,該氣體能使品紅溶液褪色。能與BaCl2溶液反應,生成白色BaSO3沉澱,該沉澱溶於鹽酸,生成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SO2氣體。
(7)S2- 能與Pb(NO3)2溶液反應,生成黑色的PbS沉澱。
(8)CO32- 能與BaCl2溶液反應,生成白色的BaCO3沉澱,該沉澱溶於硝酸(或鹽酸),生成無色無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CO2氣體。
(9)HCO3- 取含HCO3-鹽溶液煮沸,放出無色無味CO2氣體,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或向HCO3-鹽酸溶液里加入稀MgSO4溶液,無現象,加熱煮沸,有白色沉澱 MgCO3生成,同時放出 CO2氣體。
(10)PO43- 含磷酸根的中性溶液,能與AgNO3反應,生成黃色Ag3PO4沉澱,該沉澱溶於硝酸。
(11)NO3- 濃溶液或晶體中加入銅片、濃硫酸加熱,放出紅棕色氣體。
4.幾種重要有機物的檢驗
(1)苯 能與純溴、鐵屑反應,產生HBr白霧。能與濃硫酸、濃硝酸的混合物反應,生成黃色的苦杏仁氣味的油狀(密度大於1)難溶於水的硝基苯。
(2)乙醇 能夠與灼熱的螺旋狀銅絲反應,使其表面上黑色CuO變為光亮的銅,並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乙醛。乙醇與乙酸、濃硫酸混合物加熱反應,將生成的氣體通入飽和Na2CO3溶液,有透明油狀、水果香味的乙酸乙酯液體浮在水面上。
(3)苯酚 能與濃溴水反應生成白色的三溴苯酚沉澱。能與FeCl3溶液反應,生成紫色溶液。
(4)乙醛 能發生銀鏡反應,或能與新制的藍色Cu(OH)2加熱反應,生成紅色的 Cu2O沉澱。
5.用一種試劑或不用試劑鑒別物質
用一種試劑來鑒別多種物質時,所選用的試劑必須能和被鑒別的物質大多數能發生反應,而且能產生不同的實驗現象。常用的鑒別試劑有FeCl3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H2SO4、Cu(OH)2懸濁液等。
不用其他試劑來鑒別一組物質,一般情況從兩個方面考慮:
①利用某些物質的特殊性質(如顏色、氣味、溶解性等),首先鑒別出來,然後再用該試劑去鑒別其他物質。
②採用一種試劑與其他物質相互反應的現象不同,進行綜合分析鑒別。

2006年高考有機化學復習資料
* 有機計算和燃燒規律
1.有機物燃燒的化學方程式通式
① CxHy + (x+y/4)O2 xCO 2 + y/2 H2O
② CxHyOz + (x+y/4-z/2) O2 xCO2 + y/2 H2O
③ CnH2n+2 + (3n+1)/2 O2 nCO2+ (n+1) H2O
④ CnH2n + 3n/2 O2 nCO2 + nH2O
⑤ CnH2n-2 + (3n-1)/2 O2 nCO2 + (n-1) H2O
2.氣態烴燃燒前後總體積變化情況:
在1個大氣壓,100 ℃ 以上(水為氣態)時:(水為液態時又怎樣?)
=4,總體積不變
烴分子中氫原子個數 <4,總體積減少
>4,總體積增大
3、等質量的烴完全燃燒,需氧氣的量最多的是:含氫量最大,例:CH4生成二氧化碳最多的是含碳量最大的,例:乙炔、 苯
4.等物質的量的烴CxHy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最多的是分子中x 值
最大的,需氧氣最多的是(x+y/4)值 最大的
5.具有相同最簡式的烴,無論以何種比例混合,只要總質量一定,完全燃燒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量 也一定
烴的衍生物中耗氧量比較:
------通常,把烴的衍生物的分子式進行變形,然後,再進行比較。
練習1:等物質的量的下列物質完全燃燒時,耗氧量相同的是___生成CO2的量相同的是___,生成水的量相同的是__。
A.乙烯、乙醇 B.乙炔、乙酸
C.乙炔、苯 D.甲酸、氫氣
E.葡萄糖、甲醛 F.甲苯、甘油
G.甲烷、甲酸甲酯
練習2.把例1中的等物質的量換成等質量,結論又如何?
* 官能團的引入:
1、引入鹵素原子
(1)加成反應: (C=C、C≡C加Cl2、HCl等)
CH2=CH2 + Cl2→CH2Cl-CH2Cl
CH≡CH+HCl→CH2=CHCl(催——HgCl2)

(2)取代反應(烷烴及「三苯)
CH4+Cl2→CH3Cl+HCl(催——光)

2、引入羥基
(1)加成反應
CH2=CH2 + H2O →CH3CH2OH(催)
CH3CHO + H2 → CH3CH2OH (Ni)
(2)水解反應
CH3CH2Cl + H2O →CH3CH2OH + HCl(NaOH水溶液)
CH3COOCH3+H2O→CH3COOH+CH3OH(酸或鹼)
(3)氧化反應
2CH3CHO+O2→2CH3COOH+2H2O(Cu)
C6H5-CH3+KMnO4→C6H5COOH
(4)分解反應
C6H12O6(葡萄糖)→2C2H5OH + 2CO2↑(催)
3、引入雙鍵
(1)加成反應

(2)消去反應

CH3CH2Cl CH2=CH2 + HCl
4、引入醛基或羰基

練習:以澱粉為原料制備乙酸乙酯。
* 有機反應中碳鏈的改變——增長、縮短、成環
一、碳鏈的增長
1、加聚反應
高聚(「三烯」為主、乙炔最新的高聚、甲醛生成人造象牙)
低聚(以乙炔為代表的炔的低聚)
2、縮(合)聚反應
酯化反應類型(如:HO-CH2-COOH自身、乙二醇與乙二酸)
氨基酸縮合類型(如:甘氨酸縮合)
其他類型的縮合(如:H2N—CH2— COOH)
甲醛與苯酚(酚醛樹脂)
二、減少碳鏈的反應
1、脫羧反應:
CH3COONa + NaOH——→Na2CO3 + CH4
用類似方法制備苯、CH3CH3、R-H
2、氧化反應: (燃燒、烯、炔的部分氧化、丁烷直接氧化乙酸、苯的同系物氧化成苯甲酸等)
RCH=CH2

3、水解反應:
(酯、蛋白質、多糖等)
4、裂化反應:
C4H10→CH4 + C3H6
三、有機成環反應規律——五元、六元環比較穩定
1、低聚反應

2、分子內(間)脫水——羧酸、醇、酯化、生成醯胺鍵

3、其他的信息類型
(一)通常由產物逆推到所給原料,採取鍵的「切割」法。
練習1 由溴乙烷合成1,2-二溴乙烷(無機試劑任選)
練習2 從乙烯合成乙醚
練習3以CH2=CH2和H—18OH為原料,並自選必要有機試劑,合成CH3CO18OC2H5,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最合理的反應步驟。
練習4 以 對—二甲苯、乙烯、食鹽、氧化劑、水為原料合成滌綸樹脂

(二)信息給予合成題。
(認真審題、使已有知識與給予知識有機結合)
練習1 以乙烯為初始原料製取正丁醇(CH3CH2CH2CH2OH)。已知:

*有機推斷方法:
一、 根據性質推斷
物理性質
1.密度比水大的液體有機物 2、密度比水小的液體有機物
3.能發生水解反應的物質 4.不溶於水的有機物
5.常溫下為氣體的有機物
化學性質
1.能發生銀鏡反應的物質 2.能使高錳酸鉀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質
3.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質 4.能被氧化的物質
5.顯酸性的有機物 6.能使蛋白質變性的物質
7.既能與酸又能與鹼反應的有機物8.能與NaOH溶液發生反應的有機物
9、有明顯顏色變化的有機反應
有特殊性質的有機物歸納:
(1)含氫量最高的有機物是:CH4
(2)一定質量的有機物燃燒,耗氧氣量最大的是:CH4
(3) 完全燃燒時生成等物質的量的 CO2和H2O的:烯烴、環烷烴、飽和一元醛、酮、酸、酯;(符合通式CnH2nOx 的物質,x= 0,1,2…
(4) 使FeCl3溶液顯特殊顏色的:酚類化合物;
(5) 能水解的:酯、鹵代烴、糖類(單糖除外)、肽類(包括蛋白質);
(6) 含有羥基的:醇、酚、羧酸、糖類 (能發生酯化反應,有些可與Na作用生成H2);
(7) 能與Na2CO3作用生成CO2的:羧酸類;
(8) 能與NaOH發生中和反應的:羧酸和酚類等。
二、根據轉化關系推斷
重要的轉化關系
(1) 雙鍵的加成和加聚:雙鍵之一斷裂,加上其它原子或原子團或斷開鍵相互連成鏈。
(2) 醇的消去反應:總是消去和羥基所在碳原子相鄰的碳原子上的氫原子,若沒有相鄰的碳原子(如 CH30H)或相鄰的碳原子上沒有氫原子[如(CH3)3CCH20H]的醇不能發生消去反應。
(3) 醇的催化氧化反應:和羥基相連的碳原子上若有二個或三個氫原子,被氧化為醛;若有一個氫原子被氧化為酮;若沒有氫原子,一般不被
氧化。
(4) 酯的生成和水解及肽鍵的生成和水解
(5) 有機物成環反應:
a.二元醇脫水, b.羥酸的分子內或分子間酯化
c.氨基酸脫水 d.二元羧酸脫
三、 根據數據推斷
這類題目同時考查考生的計算能力和推斷能力。
解此類題的依據是:①有機物的性質, ②有機物的通式。
解此類題的步驟是: (1).由題目所給的條件求各元素的原子個數比,
(2).確定有機物的實驗式(或最簡式),
(3).根據分子量或化學方程式確定分子式,
(4).根據化合物的特徵性質確定結構式。
其程序可概括為: 原子個數比----實驗式----分子式----結構式。
重要的數據關系
1.不飽和鍵數目的確定
①一分子有機物加成一分子H2(或Br2)含有一個雙鍵;
②加成兩分子H2(或Br2)含有一個叄鍵或兩個雙鍵;
③加成三分子H2含有三個雙鍵或一個苯環。
④一個雙鍵相當於一個環。
2.符合一定碳氫比(物質的量比)的有機物
C:H=1:1的有乙炔、苯、苯乙烯、苯酚等
C:H=1:2的有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果糖、單烯烴等。
C:H=1:4的有甲烷、甲醇、尿素等
M[C(n+1)H2(n+1)+2O]=M[CnH2nO2]
3.式量相同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常見物質)
①式量為28的有:C2H4、N2、CO
②式量為30的有:C2H6、NO、HCHO
③式量為44的有:C3H8、CH3CHO、C02、 N20
④式量為46的有:C2H50H、HCOOH,NO2
⑤式量為60的有:C3H70H、CH3COOH、 HCOOCH3、 SiO2
⑥式量為74的有:C4H9OH、C2H5COOH、 C2H5OC2H5、Ca(OH)2、HCOOC2H5、CH3COOCH3
⑦式量為100的有:CaCO3、KHCO3
⑧式量為120的有:C9H12(丙苯或三甲苯或甲乙苯)、MgS04、NaHS04、KHS03、CaS03、 NaH2PO4、MgHP04、FeS2。
⑨式量為128的有:C9H20(壬烷)、C10H8 (萘)

夠不夠?

⑺ 根據氧氣的物理性質應該選擇哪些收集裝置呢

實驗室製取氣體的思路:

1.知識要點詳解在初中化學中,主要應掌握O2、H2、CO2的實驗室製法。可以從制備所需儀器、葯品、反應原理、收集方法、實驗裝置、驗滿、驗純及操作要點等方面進行比較。通過比較,能夠總結和歸納實驗室製取氣體的思路。即:研究反應原理一根據所選葯品的狀態和反應條件,選擇適當的儀器組成相應的實驗裝置一根據實驗裝置的特點,設計合理的實驗操作步驟,預測可能的注意事項一根據所製取氣體的性質,選擇相應的收集、檢驗、驗滿及驗純的方法。
實驗室製取氣體及驗證其性質的實驗,屬於基本操作的簡單綜合實驗。通過對比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總結氣體的個性及幾種氣體的共性,提高記憶效果。

2.設計裝置的依據製取氣體的裝置分兩部分:氣體發生裝置和氣體收集裝置。
發生裝置的選取根據反應條件和反應物的狀態而設計,收集裝置是根據氣體的性質(主要是物理性質)而確定的。
確定收集裝置的原則——氣體的收集方法是由該氣體的性質,如密度、在水中的溶解性、是否與空氣或水反應、是否有毒等決定的。

氣體發生裝置:

①「固+固」的反應,簡稱「固體加熱型」,裝置如圖A所示,如用KMnO4或KClO3和MnO2制O2。
②「固+液」的反應,簡稱「固液常溫型」,裝置如圖B、C、D、E。如用H2O2和MnO2制O2、用鋅粒與稀H2SO4制H2或用CaCO3與稀鹽酸制CO2。同B裝置相比,D裝置具有便於添加液體葯品,製取的氣體量較多的優點;C裝置不僅添加液體葯品方便,而且可通過導管上的開關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E裝置可通過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加入葯品的量和速度。

③「固+液」的反應的發生裝置的其他改進:
為了節約葯品,方便操作,可設計如下圖所示裝置,這些裝置都可自動控制。

當打開彈簧夾時,溶液進入反應器內開始反應;當關閉彈簧夾時,氣路不通,反應產生的氣體將溶液壓出反應器外,液體與同體分離,反應停止。

⑻ 排空氣法的裝置設計

本裝置適用於一切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的實驗(向下排空氣法將圖1倒過來使用即可)。實驗開始前,必須根據氣體的性質找到合適的指示劑,可以是濕潤的試紙或者沾某種指示溶液的棉花團(棉花團必須盡量擰干),將指示劑置於圖1所示的位置,有時氣體自身的顏色也可以作為一種指示劑。實驗時,待收集的氣體通過長導管進入集氣瓶中,空氣會通過短導管進入注射器,指示劑不變色,之後從注射器上的排氣孔排出。當待收集的氣體充滿整個集氣瓶而進入注射器時,指示劑會變色,這時只要把注射器的活塞向下移到小孔以下,整個裝置便變為密封裝置,防止了氣體的泄漏。

⑼ 選擇製取氣體的發生裝置應該考慮的因素

選擇製取氣體的發生裝置應考慮的因素有:
1.反應物的狀態(固態、液態);2.反應條件(常溫、加熱)
補充:實驗室製取氣體的思路、設計實驗的原則及選擇氣體收集裝置應考慮的因素:
思路:1.選擇適當的反應、反應物、和反應條件、反應速率;2.選擇合適的實驗裝置;3.選用合理的氣體檢驗及驗滿方法
原則:經濟(即成本低)、環保、節約葯品
選擇氣體收集裝置應考慮的因素:1.所製取的氣體在水中的溶解性;2.所製取的氣體是否能與水反應;3.所製取的氣體的密度與空氣相比的差異大小
希望上述內容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⑽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進行某些氣體的制備、性質等實驗(圖中夾持裝置有省略).請按

(1)C裝置是不需要加熱制備氨氣的裝置,利用濃氨水滴入生石灰產生氨氣,製取乾燥氨氣可以用鹼石灰乾燥氨氣;為製取乾燥氨氣,可將裝置C連接D點的乾燥的氨氣,裝置C中的燒瓶內固體宜選用濃氨水和生石灰;
故答案為:D; A、D;
(2)依據制備氯氣裝置是利用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加熱反應,生成的氯氣中含有氯化氫和水蒸氣,通過飽和食鹽水除去氯化氫,通過濃硫酸除去水蒸氣;
故答案為:飽和食鹽水、濃硫酸;
(3)實驗時打開開關1、3,關閉2向燒瓶中通入氯氣,然後關閉1、3,打開2,向燒瓶中緩慢通入一定量的氨氣,實驗一段時間後燒瓶內出現濃厚的白煙並在容器內壁凝結,已知氯氣與氨氣可發生反應:3Cl2+2NH3→N2+6HCl,依據反應化學方程式判斷是生成的氯化氫和過量氨氣反應生成的氯化銨;銨根離子的檢驗方法是,取少量固體於試管中,加入適量NaOH溶液並加熱,在管口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產生的氣體,若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證明固體中有NH4+
故答案為:氯氣;取少量固體於試管中,加入適量NaOH溶液並加熱,在管口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產生的氣體,若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證明固體中有NH4+
Ⅱ、(4)利用裝置A、E,可設計實驗比較Cl-和Br-的還原性強弱,氯氣通入溴化鈉溶液中,氯氣氧化溴離子為溴單質,反應為:Cl2+2NaBr=Br2+2NaCl,溴單質溶於水溶液呈橙紅色;故答案為:裝置E中的NaBr溶液變橙紅色;
(5)將裝置B、C分別與F相連後,進行H2S與SO2反應的實驗,B是制備硫化氫氣體的發生裝置,C是二氧化硫氣體制備的裝置,通入F中二氧化硫氧化硫化氫生成硫單質,2H2S+SO2=3S↓+2H2O;F燒杯是吸收剩餘氣體二氧化硫或硫化氫有毒氣體的作用;
故答案為:2H2S+SO2=3S↓+2H2O;吸收尾氣.

閱讀全文

與氣體實驗裝置的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承攬小型機械工程活怎麼樣 瀏覽:856
閥門中體大體有什麼區別 瀏覽:658
美食攝影器材怎麼挑選 瀏覽:509
燕秀工具箱30 瀏覽:619
機械加工積銷瘤是什麼意思 瀏覽:971
化工甲類乙類裝置設計規范 瀏覽:203
線上教育設備哪個好 瀏覽:321
空氣體積分數的實驗裝置圖 瀏覽:934
狼派機械鍵盤按鍵怎麼取 瀏覽:546
海馬600氦氣閥門 瀏覽:328
公務員考農業機械管理站如何 瀏覽:713
哈弗h9後備箱工具箱 瀏覽:106
儀表盤帶D的什麼車 瀏覽:624
主設備傳送模式什麼意思 瀏覽:521
13款朗逸車儀表怎麼調 瀏覽:892
如何用電工技術實驗裝置 瀏覽:626
宇明不銹鋼閥門廠電話 瀏覽:41
電廠滑動軸承怎麼做 瀏覽:831
重力工具箱部分 瀏覽:554
深圳健身器材在哪裡 瀏覽: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