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鍋爐減溫器的作用
減溫器,顧名思義就是減低溫度的。一般用於過熱蒸汽溫度調節,當過熱蒸汽超過規定溫度時,就要通過向過熱蒸汽噴水來調節降低溫度。減溫器就是這個裝置。
2. 減溫減壓閥的工作原理
減溫減壓閥是採用控制閥體內的啟閉件的開度來調節介質的流量,將介質的內壓力降低,容同時藉助閥後壓力的作用調節啟閉件的開度,使閥後壓力保持在一定范圍內,並在閥體內或閥後噴入冷卻水,將介質的溫度降低,這種閥門稱為減壓減溫閥。
減溫裝置:利用航空動力學技術專門設計的減溫水霧化裝置,採用流體自身動力降低設備功耗,減溫水即被粉碎成霧狀水珠與蒸汽混和迅速完全蒸發,從而達到降低蒸汽溫度的作用。
當減壓閥出口無人用水或減壓閥下游被關閉時,出口壓強持續增大,F2持續變大,膜片下的壓力推動膜片不斷往上運動直到減壓閥關閉,此時減壓閥出口壓強是大於的設定值,但由於慣性作用,向上運動的膜片不會一下子就停下來,會繼續向上運動一點,相當於出口處閥腔變大,體積變大,內部液體的壓力下降,直到正好等於減壓閥出口的設定壓力值。
3. 請問減溫減壓器是對過熱高壓蒸汽先減壓再降溫還是先降溫再減壓
都是先降壓再降溫。對減溫減壓裝置來說,蒸汽減壓閥後直接通過溫控裝置噴入一定溫度的鍋爐給水進行降溫
4. 鍋爐 減溫器有什麼作用
鍋爐減溫器一般用在供汽管道上,當用戶需要的蒸汽溫度低於鍋爐出口溫度的時候,使用減溫器,降低蒸汽溫度,達到用戶的要求。用水作冷卻介質調節過熱式再熱汽溫的裝置,其作用是控制和保持過熱汽溫或再熱汽溫為規定值,並防止過熱器、再熱器管壁受熱。
減溫器分表面式和噴水式兩類。表面式減溫器是一種在圓柱形的筒體內裝有U形管或盤香管的間壁式熱交換器,以省煤器前的給水作為冷卻水在管內流動,對冷卻水的水質無特殊要求,但體積大,易產生熱疲勞,調節延遲大且調節范圍較小,適用於低、中壓鍋爐。
(4)減溫裝置的作用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在機組的壓力法滑參數啟動過程中,汽輪機沖轉之前,鍋爐側一般不採用噴水減溫來調節汽溫,但在之後的過程需要投用減溫水時,應根據減溫器的布置特點和不同狀態下的參數特點,合理使用一、二級減溫器,做到既保證過熱器的安全,又保證平穩上升的主蒸汽溫度。
2、如在鍋爐熱負荷較低的情況下,雖然蒸汽通流量較小,但汽輪機相應要求的蒸汽溫度也較低,一般不致於造成屏式過熱器的過高壁溫,此時若採用一級減溫器控制調節汽溫時,由於減溫水噴入後的蒸汽流程長,流速又很低,鍋爐出口汽溫反應非常遲純,易造成低汽溫。
3、當鍋爐熱負荷逐漸升高時(如30%額定負荷以上),屏式過熱器蒸汽通流量的增加將不足以冷卻其管壁,往往使管壁溫度較高,甚至超溫。
5. 減溫減壓裝置的概念
(二)減溫減壓裝置工作原理裝置簡介目前我國減溫減壓裝置有多種結構形式,但不管其形式如何,一般由減溫系統、減壓系統(或減溫減壓一體系統)、主蒸汽管體、安全保護系統、熱力控制系統等組成。具體形式結構如下圖。 減溫減壓裝置的結構組件由減壓閥、節流孔板、蒸汽混合管道(帶噴嘴)、安全閥、給水調節閥、節流閥、截止閥、止回閥、減溫水管、法蘭、標准件等組成
1、減溫系統:通過高壓差調節閥(或變頻水泵等),將冷卻水從不同形式的噴嘴處以霧狀噴入文氏管或蒸汽管道的蒸汽中,使蒸汽溫度降低。
2、減壓系統:由減壓閥和節流孔板組成,減壓閥通過改變流通面積達到調節壓力的目的。
3、減溫減壓系統:把減溫系統和減壓系統合二為一,使裝置的外形尺寸減小而技術復雜性增加。(見圖二同顏色部分)
4、主汽管體:由混合管和蒸汽管等組成。根據用戶提供的參數決定,是減溫減壓裝置的主體設備,目的是將減溫減壓後的蒸汽送入用戶需要的管道上。
5、減溫減壓裝置安全系統:為防止二次蒸汽壓力超過規定值,自動打開安全閥使多餘蒸汽排放,達到減壓和安全保護作用,由於參數不同,有以下幾種結構形式,由本廠設計時選定:
①配彈簧安全閥
②配沖量及主安全閥(一套或多套)
③配杠桿安全閥
6、減溫減壓裝置熱力控制系統:是調節蒸汽出口參數的重要設備,通過接收出口溫度、壓力信號,經過信息處理,指揮執行機構使出口的參數(溫度、壓力)穩定在用戶要求范圍內,實現自動調節。本控制系統也可以手控調節。
6. 噴水式減溫器的結構及工作原理是什麼
高溫蒸汽從減溫器進口端被引入文丘里管,而水經文丘里管喉部噴嘴噴入,形成霧狀水珠與高速蒸汽流充分混合,並經一定長度的套管,由另一端引出減溫器。這樣噴入的水吸收了過熱蒸汽的熱量而變為蒸汽,使汽溫降低。由於對減溫水的品質要求很高,有些鍋爐利用自製冷凝水作為減溫水水源。但現代高參數鍋爐的給水品質很高,所以廣泛採用鍋爐給水作為減溫水源,這樣就大大減化了設備系統。用水作冷卻介質調節過熱式再熱汽溫的裝置,其作用是控制和保持過熱汽溫或再熱汽溫為規定值,並防止過熱器、再熱器管壁受熱。減溫器分表面式和噴水式兩類。表面式減溫器是一種在圓柱形的筒體內裝有U形管或盤香管的間壁式熱交換器,以省煤器前的給水作為冷卻水在管內流動,對冷卻水的水質無特殊要求,但體積大,易產生熱疲勞,調節延遲大且調節范圍較小,適用於低、中壓鍋爐。噴水減溫器是向調溫水蒸氣直接噴入霧化冷卻水,使之蒸發為水蒸氣並與調溫水蒸氣良好混合以降低調溫水蒸氣溫度的裝置。向調溫水蒸氣直接噴入霧化冷卻水,使之蒸發為水蒸氣並與調溫水蒸氣良好混合以降低調溫水蒸氣溫度的裝置,稱為噴水減溫器。噴水減溫器按冷卻水噴入調溫水蒸氣的結構不同,可分為文丘里式、旋渦式和多孔噴管式等型式。
7. 低壓軸封供汽減溫裝置的作用是什麼
一、軸封汽壓力、流量的確定原則: 1、保證軸封汽不外泄。軸封汽發生外泄的主要原因是軸封供汽壓力太高、軸封回汽不暢(如軸加真空偏低、有軸封回汽閥的機組其回汽閥未調整好),軸封汽外泄的危害主要有: 1)軸承箱進汽、水,從而使潤滑油受到污染; 2)污染空氣(熱污染和化學污染)。 2、保證空氣不內吸。發生空氣內吸的主要原因是軸封供汽壓力太低或軸封母管卸荷閥誤動,空氣內吸的危害有如下幾方面: 1)對負壓(真空)系統來說,使真空不能正常建立或得以維持; 2)在熱態、極熱態開機的低負荷階段,低溫的空氣經高溫軸封段而吸入汽缸,使高溫軸封段急劇冷卻、高溫汽缸也以較高溫降速率進行冷卻。這種冷卻的後果有兩方面。一是在轉子高溫軸封段產生巨大的熱應力,嚴重時將導致大軸彎曲;二是有可能造成汽缸內外壁負溫差及上下缸溫差超限,使汽缸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形。總之,在熱態、極熱態開機的低負荷階段空氣內吸將使高溫金屬產生不同程度的熱應力,使汽機壽命遭到額外消耗; 3)在停機的低負荷階段,空氣內吸同樣將使高溫金屬產生不同程度的熱應力,使汽機壽命遭到額外消耗。 4)無論在何種工況下,空氣內吸均將導致高壓、中壓脹差的縮小。這在缸溫較高的情況下尤應引起注意; 5)空氣內吸還有可能將外部的雜物(如保溫材料)吸入軸封腔室,嚴重時吸入的雜物會嵌在動靜軸封梳齒片間引起機組的振動; 因此,軸封汽壓力的選擇或確定應保證軸封汽不發生外泄和內吸。 二、軸封汽溫度的確定原則: 對高、中壓缸軸封而言,國內的一般要求是:根據汽機調節級內缸內上壁金屬溫度選擇軸封汽溫度,軸封汽溫度與調節級內缸內上壁金屬溫度基本相一致為宜。 但是,由於系統設計的原因,這在熱態、極熱態啟動時難以做到。盡管本公司各機組設計有軸封電加熱器,東芝機組的系統還設計有主蒸汽供軸封汽子系統,可用主蒸汽與輔汽混溫供軸封汽。事實上,要在熱態、極熱態啟動時達到軸封汽溫度與調節級內缸內上壁金屬溫度相一致是難以做到或者說根本無法做到。 軸封汽溫過高,對高、中壓軸封而言(尤其是機組冷態啟動),不僅僅是產生額外的熱應力,而且可能使機組脹差控制發生困難。
8. 汽輪機排汽減溫裝置的作用
防止空轉時由於蒸汽流量不足無法帶走轉子鼓風產生的熱量,造成末級葉片過熱損壞。
9. 減溫減壓器工作原理
蒸汽的減壓過程是由減壓閥和節流孔板的節流來實現的,其減壓級數內由新蒸汽減壓後容蒸汽壓力之差來決定。減壓閥的壓力調節是通過大執行器電動執行機構來完成,運行平穩,壽命長,根據二次蒸汽設定值要求,無論一次蒸汽壓力如何波動,均能保持二次蒸氣壓力穩定。
減溫裝置:利用航空動力學技術專門設計的減溫水霧化裝置,採用流體自身動力降低設備功耗,減溫水即被粉碎成霧狀水珠與蒸汽混和迅速完全蒸發,從而達到降低蒸汽溫度的作用。
(9)減溫裝置的作用擴展閱讀
為了解決滑動支吊架懸空和管道中間隆起的問題,西安熱工研究所對該系統管道重新進行設計計算及支吊架選型,使6#和8#支架承載,5#、7#、9#滑動支架懸空。這樣解決了支吊架懸空間題,改善減溫減壓器的結構應力。
簡體增加疏水管線,改善疏水條件。即在6#支架後增加一個620疏水管,在減溫減壓器暖管及熱備用時開啟該疏水管,從而減小簡體上下溫差,使得各個工況下管道截面的上下溫差得到控制,從而減小管道彎曲,消除焊縫裂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