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己內醯胺的制備實驗報告裝置圖

己內醯胺的制備實驗報告裝置圖

發布時間:2022-09-13 06:42:10

⑴ 己內醯胺的制備思考題怎麼答

思考題要回答的是:
將高純度的環己酮與硫酸羥胺在80-110℃下進行縮合反應生成環己酮肟版。分離出來權的環己酮肟以發煙硫酸為催化劑,在80-110℃經貝克曼重排轉位為粗己內醯胺,粗己內醯胺通過萃取、蒸餾、結晶這些工序,製得高純度己內醯胺:

⑵ 100分求一個化學實驗!!

1.D 2.B 3.D 4.C 5.A 6.D 7.BC
1.(2007北京卷)如圖所示,集氣瓶內充滿某混合氣體,置於光亮處,將滴管內的
水擠入集氣瓶後,燒杯中的水會進入集氣瓶,集氣瓶氣體是
① CO、O2 ② Cl2、CH4 ③ NO2、O2 ④ N2、H2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2.(2007北京卷)用4種溶液進行實驗,下表中「操作及現象」與「溶液」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選項 操作及現象 溶液
A 通入CO2,溶液變渾濁。再升高至65℃以上,
溶液變澄清。 C6H5ONa溶液
B 通入CO2,溶液變渾濁。繼續通CO2至過量,渾濁消失。 Na2SiO3溶液
C 通入CO2,溶液變渾濁。再加入品紅溶液,紅色褪去。 Ca(ClO)2溶液
D 通入CO2,溶液變渾濁。繼續通CO2至過量,渾濁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變渾濁。 Ca(OH)2溶液
3.(2007四川卷)下列家庭實驗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用熟蘋果催熟青香蕉 B.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壺中的水垢
C.用糯米、酒麴和水制甜酒釀 D.用雞蛋殼膜和蒸餾水除去澱粉膠體中的食鹽
4.(2007天津卷)為達到預期的實驗目的,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欲配製質量分數為10%的ZnSO4溶液,將l0 g ZnSO4•7H2O溶解在90 g水中
B.欲制備F(OH)3膠體,向盛有沸水的燒杯中滴加FeCl3飽和溶液並長時間煮沸
C.為鑒別KCl、AICl3和MgCl2溶液,分別向三種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過量
D.為減小中和滴定誤差,錐形瓶必須洗凈並烘乾後才能使用
5.(2007年江蘇)下列有關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除去鐵粉中混有的少量鋁粉.可加人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完全反應後過濾
B.為測定熔融氫氧化鈉的導電性,可在瓷坩堝中熔化氫氧化鈉固體後進行測量
C.制備Fe(OH)3膠體,通常是將Fe(OH)3固體溶於熱水中
D.某溶液中加入鹽酸能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則該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6.(2007年江蘇)用下列實驗裝置完成對應的實驗(部分儀器巳省略),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7.(2007年江蘇)某同學按右圖所示的裝置進行電解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解過程中,銅電極上有H2產生
B.電解初期,主反應方程式為:Cu+H2SO4 CuSO4+H2↑
C.電解一定時間後,石墨電極上有銅析出
D.整個電解過程中,H+的濃度不斷增大
8.(2007年江蘇10分)實驗室常利用甲醛法測定(NH4)2SO4樣品中氮的質量分數,其反應原理為:
4NH4++6HCHO=3H++6H2O+(CH2)6N4H+ [滴定時,1 mol(CH2)6N4H+與 l mol H+相當],
然後用NaOH標准溶液滴定反應生成的酸,某興趣小組用甲醛法進行了如下實驗:
步驟I 稱取樣品1.500g。
步驟II 將樣品溶解後,完全轉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搖勻。
步驟Ⅲ 移取25.00mL樣品溶液於250mL錐形瓶中,加入10mL20%的中性甲醛溶液,搖勻、靜置
5 min後,加入1~2滴酚酞試液,用NaOH標准溶液滴定至終點。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復2次。
(1)根據步驟Ⅲ填空:
①鹼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滌後,直接加入NaOH標准溶液進行滴定,則測得樣品中氮的質量分數
(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②錐形瓶用蒸餾水洗滌後,水未倒盡,則滴定時用去NaOH標准溶液的體積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③滴定時邊滴邊搖動錐形瓶,眼睛應觀察
A.滴定管內液面的變化 B.錐形瓶內溶液顏色的變化
④滴定達到終點時,酚酞指示劑由 色變成 色。
(2)滴定結果如下表所示:

若NaOH標准溶液的濃度為0.1010mol•L-1則該樣品中氮的質量分數為
9. (2007年江蘇(12分)酯是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廣泛應用於溶劑、增塑劑、香料、粘合劑及印刷、紡織等工業。乙酸乙酯的實驗室和工業製法常採用如下反應: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請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欲提高乙酸的轉化率,可採取的措施有 、
等。
(2) 若用右圖所示裝置來制備少量的乙酸乙酯,產率往往偏低,
其原因可能為 、
等。
(3)此反應以濃硫酸為催化劑,可能會造成 、 等問題。
(4)目前對該反應的催化劑進行了新的探索,初步表明質子酸離子液體可用作此反應的催化劑,
且能重復使用。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乙酸和乙醇以等物質的量混合)

①根據表中數據,下列 (填字母)為該反應的最佳條件。
A.120℃,4h B.80℃,2h C.60℃,4h D.40℃,3h
② 當反應溫度達到120℃時,反應選擇性降低的原因可能為
10.(15分)(2007山東卷) 鐵及鐵的化合物應用廣泛,如FeCl3可用作催化劑、印刷電路銅板腐蝕劑和外傷止血劑等。
(1)寫出FeCl3溶液腐蝕印刷電路銅板的離子方程式 。
(2)若將(1)中的反應設計成原電池,請畫出原電池的裝置圖,標出正、負極,並寫出電極反應式。

正極反應 ,負極反應 。
(3)腐蝕銅板後的混合溶液中,若Cu2+、Fe3+和Fe2+的濃度均為0.10 mol•L-1,請參照下表給出的數據和葯品,簡述除去CuCl2溶液中Fe3+和Fe2+的實驗步驟:


氫氧化物開始沉澱時的pH 氫氧化物沉澱完全時的pH
Fe3+
Fe2+
Cu2+ 1.9
7.0
4.7 3.2
9.0
6.7
提供的葯品:Cl2 濃H2SO4 NaOH溶液 CuO Cu
(4)某科研人員發現劣質不銹鋼在酸中腐蝕緩慢,但在某些鹽溶液中腐蝕現象明顯。請從上表提供的葯品中選擇兩種(水可任選),設計最佳實驗,驗證劣質不銹鋼易被腐蝕。
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劣質不銹鋼腐蝕的實驗現象: 。
11.(16分) (2007山東卷)下圖所示為常見氣體制備、分離、乾燥和性質驗證的部分儀器裝置(加熱設備及夾持固定裝置均略去),請根據要求完成下列各題(儀器裝置可任意選用,必要時可重復選擇,a、b為活塞)。

(1)若氣體入口通入CO和CO2的混合氣體,E內放置CuO,選擇裝置獲得純凈乾燥的CO,並驗證其還原性及氧化產物,所選裝置的連接順序為 (填代號)。能驗證CO氧化產物的現象是 。
(2)停止CO和CO2混合氣體的通入,E內放置Na2O2,按A→E→D→B→H裝置順序製取純凈乾燥的O2,並用O2氧化乙醇。此時,活塞a應 ,活塞b應 ,需要加熱的儀器裝置有 (填代號),m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若氣體入口改通空氣,分液漏斗內改加濃氨水,圓底燒瓶內改加NaOH固體,E內放置鉑銠合金網,按A→G→E→D裝置順序製取乾燥的氨氣,並驗證氨的某些性質。
①裝置A中能產生氨氣的原因有 。
②實驗中觀察到E內有紅棕色氣體出現,證明氨氣具有 性。
12.(8分)(2007山東卷)工業上對海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部分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1)電解飽和食鹽水常用離子膜電解槽和隔膜電解槽。離子膜和隔膜均允許通過的分子或離子是 。電解槽中的陽極材料為 。
(2)本工藝流程中先後製得Br2、CaSO4和Mg(OH)2,能否按Br2、
Mg(OH)2、CaSO4的順序制備? ,原因是 。
(3)溴單質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四氯化碳與水不互溶,故可用於萃取溴,但在上述工藝中卻不用四氯化碳,原因是 。
13.(2007天津卷)(19分)二氯化二硫(S2C12)在工業上用於橡膠的硫化。為在實驗室合成S2C12,某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查閱了有關資料,得到如下信息:
① 將乾燥的氯氣在110℃ ~ 140℃與硫反應,即可得S2C12粗品。
② 有關物質的部分性質如下表:
物質 熔點/℃ 沸點/℃ 化學性質
S 112.8 444.6 略
S2C12 -77 137 遇水生成HCl、SO2、S;
300℃以上完全分解;
S2C12 + C12 2SCl2

設計實驗裝置圖如下:

⑴.上圖中氣體發生和尾氣處理裝置不夠完善,請你提出改進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改進後的正確裝置進行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⑵.B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C、D中的試劑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儀器A、B的名稱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⑸.如果在加熱E時溫度過高,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F中可能出現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S2C12粗品中可能混有的雜質是(填寫兩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了提高S2C12的純度,關鍵的操作是控制好溫度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07四川卷)在實驗室墮可用下圖所示裝置製取氯酸鉀、次氯酸鈉和探究氯水的性質。

圖中: ① 為氯氣發生裝置;②的試管里盛有15mL30%KOH 溶液.並置於水浴中; ③ 的試管里盛有15mL 8 % NaOH 溶液.並置於冰水浴中; ④ 的試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試液; ⑤ 為尾氣吸收裝置。
請填寫下列空白:
( l )製取氯氣時,在燒瓶里加人一定量的二氧化錳.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坡寫儀器名稱)向燒瓶中加人適量的濃鹽酸。實驗時為了除去氯氣中的氯化氫氣體,可在① 與② 之間安裝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寫下列編號字母)的凈化裝置。
A.鹼石灰 B.飽和食鹽水 C.濃硫酸 D.飽和碳酸氫鈉溶液
( 2 )比較製取氯酸鉀和次氯酸鈉的條件.二者的差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完畢經冷卻後,② 的試管中有大量晶體析出。右圖中符合該
晶體溶解度曲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寫編號字母);從②的試管中分離出該晶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寫實驗操作名稱)
(3)本實驗中製取次氯酸鈉的離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中可觀察到④的試管里溶液的顏色發生了如下變化,請填寫下表中的空白:
實驗現象 原因
溶液最初從紫色逐漸變為____色 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H+使石蕊變色
隨後溶液逐漸變為無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後溶液從無色逐漸變為____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5分)在室溫和大氣壓強下,用圖示的裝置進行實驗,
測得a g含CaC290%的樣品與水完全反應產生的
氣體體積為 b L。現欲在相同條件下,測定某
電石試樣中CaC2的質量分數,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CaC2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① 。
⑵若反應剛結束時,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如圖所示,
這時不能立即取出導氣管,理由是② 。
⑶本實驗中測量氣體體積時應注意到的事項有 ③ 。
⑷如果電石試樣質量為 c g。測得氣體體積為d L,則電石試樣中CaC2的質量分數計算式
W(CaC2)= ④ 。(雜質所生成的氣體體積忽略不計)。
16.(2007福建卷)(15分)水蒸氣通過灼熱的焦炭後,流出氣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還有CO2和水蒸氣等。請用下圖中提供的儀器,選擇必要的試劑,設計一個實驗,證明上述混合氣體中有CO和H2。(加熱裝置和導管等在圖中略去)

回答下列問題:
⑴ 盛濃硫酸的裝置的用途是 ;
盛NaOH溶液的裝置的用途是 。
⑵ 儀器B中需加入試劑的名稱(或化學式)是: ,
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⑶ 儀器C中加試劑的名稱(或化學式)是 ,
其目的是 。
⑷ 按氣流方向連接各儀器,用字母表示介面的連接順序:
g-ab 。
⑸ 能證明混合氣中含有CO的實驗依據是 。
能證明混合氣中含H2的實驗依據是 。
17.(2007北京卷)(13分)短周期元素的單質X、Y、Z在通常狀況下均為氣態,並有下列轉化關系(反應條件略去):

已知: a.常見雙原子單質分子中,X分子含共價鍵最多。
b.甲分子中含10個電子,乙分子含有18個電子。
(1)X的電子式是 。
(2)實驗室可用下圖所示裝置(缺少收集裝置,夾持固定裝置略去)制備並收集甲。

①在圖中方框內繪出用燒瓶收集甲的儀器裝置簡圖。
②試管中的試劑是(填寫化學式) 。
③燒杯中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其原因是(用電離方程式表示)

(3)磷在Z中燃燒可生成兩種產物,其中一種產物丁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層不全是8電子結構,丁的化學式是 。
(4)n mol丁與n mol丙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4n mol乙和另一化合物,該化合物蒸氣的密度是相同狀況下氫氣的174倍,其化學式是 。
18.(2007北京卷)(17分)
某課外小組對一些金屬單質和化合物的性質進行研究。
(1)下表為「鋁與氯化銅溶液反應」實驗報告的一部分: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將打磨過的鋁片(過量)放入一定濃度的CuCl2溶液中。 產生氣泡,析出疏鬆的紅色固體,溶液逐漸變為無色。
反應結束後分離出溶液備用

紅色固體用蒸餾水洗滌後,置於潮濕空氣中。 一段時間後固體由紅色變為綠色[視其主要成分為Cu2(OH)2CO3]
按反應類型寫出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各一個(是離子反應的只寫離子方程式)
置換反應 ;
化合反應 。
(2)用石墨作電極,電解上述實驗分離出的溶液,兩極產生氣泡。持續電解,在陰極附近的溶液中還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 。
解釋此現象的離子方程式是 。
(3)工業上可用鋁與軟錳礦(主要成分為MnO2)反應來。
① 用鋁與軟錳礦冶煉錳的原理是(用化學方程式來表示)

② MnO2在H2O2分解反應中作催化劑。若將適量MnO2加入酸化的H2O2的溶液中,MnO2溶解產生Mn2+,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8.(10分)(1)①偏高②無影響③B④無 粉紅(或淺紅)(2)18.85%
9.(12分)(1)增大乙醇的濃度 移去生成物
(2)原料來不及反應就被蒸出 溫度過高,發生了副反應 冷凝效果不好,部分產物揮發了(任填兩種)
(3)產生大量的酸性廢液(或造成環境污染) 部分原料炭化 催化劑重復使用困難 催化效果不理想(任填兩種)
(4) C 乙醇脫水生成了乙醚
10.(1)2Fe3++Cu=2Fe2++Cu2+
(2)裝置圖

正極反應:Fe3++e-=Fe2+(或2Fe3++2e-=2Fe2+)
負極反應:Cu=Cu2++2e-(或Cu-2e-=Cu2+)
(3)①通入足量氯氣將Fe2+氧化成Fe3+;②加入CuO調節溶液的pH至3.2~4.7;
③過濾[除去Fe(OH)3]
(4)CuO+H2SO4=CuSO4+H2O
CuSO4+Fe=FeSO4+Cu,不銹鋼表面有紫紅色物質生成。
11.(1)ACBECF;AB之間的C裝置中溶液保持澄清,EF之間的C裝置中溶液變混濁。
(2)關閉;打開;k;m;2CH3CH2OH+O2 2CH3CHO+2H2O
(3)氫氧化鈉溶於水放出大量熱,溫度升高,使氨的溶解度減小而放出;氫氧化鈉吸水,促使氨放出;氫氧化鈉電離出的OH-增大了氨水中OH-濃度,促使氨水電離平衡左移,導致氨氣放出。 還原。
12.(1)陽離子(或Na+);鈦(或石墨)
(2)否。如果先沉澱Mg(OH)2,則沉澱中會夾雜有CaSO4沉澱,產品不純。
(3)四氯化碳萃取法工藝復雜、設備投資大;經濟效益低、環境污染嚴重。
13.(19分)⑴.用導管將A的上口和B相連(或將A換成恆壓滴液漏斗)(1分)
在G和H之間增加乾燥裝置 (2分)
⑵.MnO2 + 4 H+ +2 C1- == Mn2+ + C12 ↑+ 2H2O
2 S + C12 S2C12 ⑶.飽和食鹽水(或水) 濃硫酸
⑷.分液漏斗 蒸餾燒瓶 導氣、冷凝 ⑸.產率降低 有固體產生(或其他正確描述)
⑹.SCl2、C12、S(任寫其中兩種即可) 控制濃鹽酸的滴速不要過快
14.( 18 分)( l )分液漏斗 B
( 2 )鹼溶液(或反應物)的濃度不同,反應溫度不同 M 過濾
( 3 ) Cl2 + 2OH-=ClO- + Cl一+H2O
( 4 )

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HClO將石蕊氧化為無色物質
黃綠 繼續通入的氯氣溶於水使溶液呈黃綠色
15.(15分) ⑴CaC2+2H2O=Ca(OH)2+C2H2↑
⑵因為裝置內氣體的溫度沒有恢復到室溫,氣體壓強還不等於大氣壓強。
⑶ 待裝置內氣體的溫度恢復到室溫後,調節量筒使其內外液面持平。
⑷ a×d b×c ×90%
16.(15分)(1)除去水蒸氣 除去CO2
(2)氧化銅CuO CuO+H2 Cu+ H2O CuO+CO Cu+CO2
(3)無水硫酸銅(CuSO4) 檢驗CO2
(4)(g-ab)―kj―hi―cd (或dc)―fe―lm
(5)原混合氣體中的CO2已被除去,其中CO與CuO 反應生成的CO2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6)原混合氣體中的H2O已被除去,其中H2與CuO 反應生成的H2O使無水硫酸銅由白色變為藍色
17.(13分)
(1)

(2) ①

②NH4Cl、Ca(OH)2 (合理答案均給分)
③NH3•H2O NH4++OH-(3)PCl5(4)P3N3Cl6
18.(17分) (1) 2Al+6H+===2Al3++3H2↑或2Al+3Cu2+===2Al3++3Cu
2Cu+O2+H2O+CO2===Cu2(OH)2CO3
(2)白色沉澱生成,後沉澱逐漸溶解至消失
Al3++3OH-=== Al(OH)3↓ Al(OH)3+OH-=== AlO2-+2H2O
(3) ①3MnO2+4Al=== 3Mn+2Al2O3
②MnO2+H2O2+2H+=== Mn2++O2↑+2H2O
易考網路:www.ekaonet.com (供稿)

⑶ 聚己內醯胺的合成方法

1.單體己內醯胺的制備
苯酚法:由苯酚加氫生成環己醇,氧版化脫氫生成環權己酮,肟化生成環己肟,再經轉位生成己內醯胺。
環氧己烷法:環己烷氧化生成環己醇和環己酮的混合物,環己醇分離後脫氫生成環己酮,再肟化生成環己酮肟,再經轉位生成己內醯胺。光亞硝化法:環己烷在光照下用氯化亞硝醯進行亞硝醯化反應生成環己酮肟鹽酸鹽,在硫酸中進行貝克曼重排生成己內醯胺。甲苯法:由甲苯氧化製得苯甲酸,氫化生成環己甲酸,再用亞硝基硫酸和發煙硫酸進行亞硝基化反應即生成己內醯胺。己內酯法:環己酮在醋酸或過氧化氫作用下生成己內酯,再於高溫高壓下氨化即得己內醯胺。
2.尼龍6樹脂的制備:以己內醯胺為原料,在高溫(220~260℃)及引發劑(水)存在下,首先製得氨基己酸,然後縮聚和加成反應同時進行而製得尼龍6樹脂。
原料制備:單體己內醯胺的合成最早採用苯酚法,所得環己酮進行肟化,生成環己酮肟,再通過貝克曼重排反應,轉位成己內醯胺。目前的工業生產主要採用環己烷氧化法和環己烷光亞硝化法合成環己酮肟。還有一種甲苯法,所得六氫苯甲酸在亞硝醯硫酸作用下重排,製得己內醯胺(見圖)。 聚己內醯胺

⑷ 己內醯胺減壓蒸餾

看己內醯胺的熔點,沸點,你的加熱方式合適嗎
瓶內可適當加入磁力攪拌子,外部攪拌,加熱方式很多,油浴,水浴,沙浴,電加熱套等等,水浴主要看能否達到減壓條件下的沸點溫度,如果能,是可以選擇水浴加熱的

改用油浴加熱或沙浴加熱,溫度適當則可以避免碳化,因此,不會出現你說的攪拌子被固定的現象

⑸ 環己醇溶解橡膠嗎,環己酮能溶解橡膠嗎

環己醇氧化得到的是酮,酮只要選用合適的氧化劑和條件就不會再氧化下去。你可以用一個燒瓶,裡面投入環己酮和重鉻酸鉀或者鹼性高錳酸鉀,然後上面加上一個分餾柱,反應過程中不斷將沸點滴的環己酮蒸出來,可以防止繼續被氧化。 當然也可以採用一些特殊試劑,比如用鉻酐和吡啶絡合而成的沙瑞特試劑或者鉻酐溶於稀硫酸生成的瓊斯試劑中氧化環己酮。這些氧化劑氧化性控製得好,不會發生進一步的開環反應。環己酮,有機化合物,為羰基碳原子包括在六元環內的飽和環酮。無色透明液體,帶有泥土氣息,含有痕跡量的酚時,則帶有薄荷味。不純物為淺黃色,隨著存放時間生成雜質而顯色,呈水白色到灰黃色,具有強烈的刺鼻臭味。與空氣混合爆炸極與開鏈飽和酮相同。 用途: 環己酮是重要化工原料,是製造尼龍、己內醯胺和己二酸的主要中間體。也是重要的工業溶劑,如用於油漆,特別是用於那些含有硝化纖維、氯乙烯聚合物及其共聚物或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油漆等。用於有機磷殺蟲劑及許多類似物等農葯的優良溶劑,用作染料的溶劑,作為活塞型航空潤滑油的粘滯溶劑,脂、蠟及橡膠的溶劑。環己酮包裝注意事項: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紋口玻璃瓶、鐵蓋。

⑹ 乙醯水楊酸的制備實驗裝置圖

乙醯水楊酸的制備實驗裝置圖如下:

(6)己內醯胺的制備實驗報告裝置圖擴展閱讀

使用禁忌

12歲以下兒童可能引起瑞夷綜合症(Reye's syndrome)高尿酸血症,長期使用可引起肝損害。妊娠期婦女避免使用。飲酒者服用治療量阿司匹林,會引起自發性前房出血,所以創傷性前房出血患者不宜用阿司匹林。

剖腹產或流產患者禁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使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缺陷的溶血性貧血患者的溶血惡化;新生兒、幼兒和老年人似對阿司匹林影響出血特別敏感。治療劑量能使2歲以下兒童發生代謝性酸中毒、發熱、過度換氣及大腦症狀。

腸胃出血或腦出血的危險可能會抵消少量服用阿司匹林所帶來的益處。

研究人員分析了居住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的2萬名年齡為70歲到74歲之間的老年男性和婦女的健康資料庫,通過電腦運行該資料庫,然後把每天服用阿司匹林的利與弊的臨床試驗結果輸入到電腦中。

通過計算機模擬研究發現,服用少量阿司匹林可預防710名老年人患心臟病,54名老年人避免了中風,但卻有1071名老年人出現腸胃出血,129名老年人出現腦出血。不過,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對他們的壽命則沒有影響。

已經有多項研究證實,阿司匹林有助於預防可導致梗死或中風的血栓的形成,但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之一則是,長期服用會導致出血,出血部位因個人情況而有所不同。

美國健康指南推薦:心血管和冠心病高危人群每天要服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75至150毫克。而該項研究則認為,迄今為止對老年人來說,「應該抵抗這種盲目服用阿司匹林的誘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乙醯水楊酸

⑺ 關於己二酸的制備實驗的問題!急!!

己二酸的制備實驗:

1.環己烷一步氧化法:以環己烷為原料,以醋酸為溶劑,以鈷和溴化物為催化劑,於2MP。和90℃下反應10~13h。產率75%。

2.環己烷分步氧化法:KA油的制備可於1.0~2.5MPa和145~180℃下用空氣直接氧化,收率達70%~75%。也可用偏硼酸作催化劑,1.0~2.0MPa和165℃下進行空氣氧化,收率可達90%,醇酮比為10:1;反應物用熱水處理,可使酯水解、分層,水層回收硼酸,經脫水成偏硼酸循環使用;有機層用苛性鈉皂化有機酯,並除去酸,蒸餾回收環己烷後得醇酮混合物。

KA油的氧化 以過量50%~60%的硝酸在兩級串聯的反應器中,於60~80℃和0.1~0.4MPa下氧化KA油。催化劑為銅-釩系(銅0.1%~0.5%,釩0.1%~0.2%),收率為理論值的92%~96%。反應物蒸出硝酸後,經兩次結晶精製可得高純度己二酸。

(7)己內醯胺的制備實驗報告裝置圖擴展閱讀:

主要使用己二酸用於生產尼龍66。先製得己內醯胺,再由縮聚反應形成尼龍6。其它用途包括單體生產聚氨酯,以及反應形成增塑劑和潤滑油的組成。基於環保原則,現有一個新的己二酸合成方法:環己烯、過氧化氫與相轉移催化劑產生反應生產己二酸。該化學反應產生的副產物只是水。

在自然界,己二酸存在於甜蘿卜中。1937年,美國杜邦公司用硝酸氧化環己醇首先實現了己二酸的工業化生產。進入60年代,工業上逐步改用環己烷氧化法,即先由環己烷制中間產物環己酮和環己醇混合物(即酮醇油,又稱KA油),然後再進行KA油的硝酸或空氣氧化。

進入八十年代,己二酸的研究空前活躍,1990年發表專利30餘篇,原料從環己烷擴大到丁二烯、環己烯,生產技術涉已足電化學范疇。

⑻ 6-氨基己酸的制備方法

己內醯胺水解而得。將己內醯胺、濃鹽酸 和3倍量蒸餾水加入反應罐內,攪拌,升專溫迴流屬1.5h,控制溫度103-106℃。反應畢,測定轉化率應達95%以上。加蒸餾水稀釋成10%濃度,得 10%6-氨基己酸水解液。將水解液以每小時5-10L的流速均勻地流入離子交換柱[裝001×7(732#)強酸性苯乙烯系陽離子交換樹脂],進行吸 附。流完後關閉出口,浸泡過夜。用蒸餾水洗滌離子交換柱,洗去鹽酸(檢查流出液至無氯離子)。然後,以每小時5-10L流速均勻流入3.5%氫氧化銨。流 完後關閉流出口,浸泡過夜。次日繼續邊完氫氧化銨後,流入蒸餾水進行洗脫,收集含有6-氨基己酸的洗脫液。加活性炭脫色,過濾,濾液於47-70℃減壓濃 縮近干。趁熱加入乙醇,攪拌析出結晶。冷卻後甩濾得粗品。將粗品溶於蒸餾水,加活性炭在60℃脫色1h。趁熱過濾。濾液減壓濃縮近干。加乙醇析出結晶,冷 卻,甩濾,結晶用乙醇洗滌,乾燥,得6-氨基己酸。對己內酸胺的總收率為75-80%。

⑼ 己內醯胺的制備

1.肟法:首先將高純度的環己酮與硫酸羥胺在80-110℃下進行縮合反應生成環己酮肟。分離出來的內環己酮肟以容發煙硫酸為催化劑,在80-110℃經貝克曼重排轉位為粗己內醯胺,粗己內醯胺通過萃取、蒸餾、結晶等工序,製得高純度己內醯胺。肟法的原料環己酮可由苯酚加氫得環己醇,再脫氫而得;或由環己烷空氣氧化生成環己醇與環己酮,分離後的環己醇催化脫氫也生成環己酮。
2.甲苯法:甲苯在鈷鹽催化劑作用下氧化生成苯甲酸,苯甲酸用活性炭載體上的鈀催化劑進行液相加氫生成六氫苯甲酸,在發煙硫酸中,六氫苯甲酸與亞硝醯硫酸反應生成己內醯胺。甲苯法由於甲苯資源豐富,生成成本低,具有一定的發展前途。
3.光亞硝化法:環己烷在汞蒸氣燈照射下與氯亞硝醯發生光化學反應,直接轉化成環己酮肟鹽酸鹽,環己酮肟鹽酸鹽在發煙硫酸存在下,通過貝克曼重排轉化為己內醯胺。
4.苯酚法苯酚在鎳催化劑存在下加氫,製得環己醇,提純後脫氫得粗環己酮。環己酮提純後與羥胺反應得到環己酮肟,再經貝克曼移位生成己內醯胺、反應產物中的硫酸用氨中和得副產物硫酸銨。粗己內醯胺經一系列化學與物理處理得到純己內醯胺。

閱讀全文

與己內醯胺的制備實驗報告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軸承上有y是什麼意思 瀏覽:900
乳房囊腫做什麼儀器 瀏覽:127
超聲波牙刷怎麼使用視頻 瀏覽:644
承攬小型機械工程活怎麼樣 瀏覽:856
閥門中體大體有什麼區別 瀏覽:658
美食攝影器材怎麼挑選 瀏覽:509
燕秀工具箱30 瀏覽:619
機械加工積銷瘤是什麼意思 瀏覽:971
化工甲類乙類裝置設計規范 瀏覽:203
線上教育設備哪個好 瀏覽:321
空氣體積分數的實驗裝置圖 瀏覽:934
狼派機械鍵盤按鍵怎麼取 瀏覽:546
海馬600氦氣閥門 瀏覽:328
公務員考農業機械管理站如何 瀏覽:713
哈弗h9後備箱工具箱 瀏覽:106
儀表盤帶D的什麼車 瀏覽:624
主設備傳送模式什麼意思 瀏覽:521
13款朗逸車儀表怎麼調 瀏覽:892
如何用電工技術實驗裝置 瀏覽:626
宇明不銹鋼閥門廠電話 瀏覽: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