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操作順序原理
1、 在鐵架台的復立柱上,把粗銅絲制繞成螺旋形,置於酒精燈外焰上,高溫加熱呈紅熱狀態,使銅絲的螺旋部位有足夠量的黑色氧化銅生成。
原理:CuO+H₂=Cu+H₂O (加熱/△)
現象:①黑色固體表面有紅色物質生成;②有小水珠生成
㈡ 製取氫氣及用氫氣還原氧化銅的裝置圖
如圖,左邊的是製取氫氣圖,右邊的是用氫氣還原氧化銅的.
㈢ 用鋅和稀硫酸製取氫氣還原氧化銅裝置圖
(1)稀硫酸抄是由長頸漏斗加入,鋅粒是從試管口加入.加入的順序是先固後液,故先加鋅粒後加酸,加入鋅粒的具體操作是:試管傾斜,用鑷子夾取鋅粒放在試管口,使試管慢慢豎起,將鋅粒滑落試管底部,故填:長頸漏斗,試管口,鋅粒,試管傾斜,用鑷子夾取鋅粒放在試管口,使試管慢慢豎起,將鋅粒滑落試管底部;
(2)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故填:Zn+H 2 SO 4 ═ZnSO 4 +H 2 ↑;
(3)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將氫氣中混有的水分除去從而使氫氣易於燃燒,故填:濃硫酸.
㈣ 實驗室制氫氣並使氫氣跟灼熱的氧化銅反應有以下主要實驗步驟.請按正確順序排列序號______.A、向氫氣發
製取氣體時要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加入葯品時要先固後液,氫氣屬於易燃性氣體,不純加熱時易爆炸,需要先檢驗其純度才能用於實驗;用氫氣還原氧化銅時,為了防止氫氣和空氣的混合氣體加熱時引起爆炸,要先通入氫氣以排出空氣,然後加熱;為防止生成的銅重新被氧化,實驗結束要先停止加熱,還要繼續通入氫氣,直到試管冷卻再停止通入氫氣.所以上步驟的排列順序是:C、A、G、D、B、F、E.
故答為:C、A、G、D、B、F、E.
㈤ 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方法步驟和圖示
H2+CuO=Cu+H2O裝置:
方法:
玻璃管中放入CuO,先制備氫氣,通入一段時間,然後點燃酒精燈熱,當粉末由黑變亮紅後,停止加熱,繼續通氫氣一段時間即可
㈥ 如圖所示是實驗室製取氫氣並用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圖,據圖回答:(1)寫出圖中有標號的各儀器名稱
(1)據圖可以知道,①是試管,②是鐵架台,③是長頸漏斗,④是酒精燈,故填:試管,鐵架台,長頸漏斗,酒精燈;
(2)據圖可以看出,長頸漏斗末端沒有浸沒在液面以下,應該伸到液面以下;導管伸進盛有氧化銅的試管太短,應該伸到試管底部;導管伸進盛有氧化銅的試管太短,應該伸到試管底部;盛氧化銅的試管口有橡皮塞,不能有橡皮塞;故填:長頸漏斗末端沒有浸沒在液面以下,應該伸到液面以下;導管伸進盛有氧化銅的試管太短,應該伸到試管底部;盛氧化銅的試管口有橡皮塞,不能有橡皮塞;
(3)實驗時往大試管A中加入鋅粒,應該試管平放,用鑷子夾取鋅粒放在試管口,將試管慢慢豎起,使鋅粒滑入試管底部,故填:應該試管平放,用鑷子夾取鋅粒放在試管口,將試管慢慢豎起,使鋅粒滑入試管底部;
(4)實驗結束後,要先熄滅酒精燈,繼續通入氫氣直到試管冷卻,防止生成的銅重新被氧化,故填:熄滅酒精燈,繼續通入氫氣直到試管冷卻,防止生成的銅重新被氧化;
(5)若試管A發生爆炸,可能原因是沒有排盡試管內的空氣就開始加熱,導致氫氣的混合氣體發生了爆炸,故填:沒有排盡試管內的空氣就開始加熱;
(6)甲同學實驗時沒有觀察到右邊氧化銅變紅,可能是裝置漏氣,沒有發生置換反應;而乙同學雖先觀察到氧化銅變紅,可後來又變成黑色,是因為實驗結束後先停止通入氫氣,故填:不相同.
㈦ 還原氧化銅的器具順序
順序是:製取氫氣的裝置→濃硫酸(除水蒸氣)→裝有氧化銅試管的裝置→無水硫酸銅
㈧ 實驗室中製取氫氣,並使氫氣跟灼熱的氧化銅反應有以下主要實驗步驟.請按正確順序排列序號______.A.檢
製取氣體時要使裝置氣密性良好,加入葯品時要先固後液,氫氣屬於易燃性氣體,不純加熱易爆炸,需要先檢驗其純度才能用於實驗,用氫氣還原氧化銅時要先通入氫氣以排出空氣,然後加熱,為防止生成的銅被氧化,實驗結束要先停止加熱,所以本題答案為:A B G E C D F.
㈨ 在進行氫氣還原氧化銅試驗時應先後實驗結束後,應先後
先通氫氣,再點燃酒精燈,因為裝置中是空氣,若不通氫氣排空氣,那麼在加熱條件下氫氣和空氣混合容易爆炸。因此要先同氫氣,再點燃酒精燈。
結束的時候先熄滅酒精燈,再停止通氫氣,原理一樣,不通氫氣,外部的空氣就會混進來,也容易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