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無機械手盤式自動換刀裝置設計

無機械手盤式自動換刀裝置設計

發布時間:2022-09-01 01:20:12

A. 圓盤式刀庫換刀原理 有什麼方式

1、選刀即刀庫按照選刀命令(或信息)自動將要用的刀具移動到換刀位置,完成選刀過程,為下面換刀做好准備,換刀即是機械手把主軸上用過的刀具取下,將選好的刀具安裝在主軸之上。

2、自動和手動換刀兩種方式。當操作者在自動方式下執行換刀指令時,此時系統將會取消刀具補償、關閉冷卻液、取消高速高精度加工等命令,主軸定向,檢測機械手的0度到位信號、剎車信號、扣刀信號、刀套水平信號,主軸卡刀信號、計數器信號均為正常時,系統會執行換刀動作,否則會出現報警信息,提示操作者,換刀條件不滿足,不能執行換刀動作。

B. 換刀裝置中常用的雙臂機械手有哪幾種手爪結構他們在換刀過程中要完成那些基本動作

雙臂單爪換刀機械手和鏈式刀庫自動換刀裝置設計(自動換刀機械手設計) 加工中心是現代機械加工中用得最多的設備之一,
而自動換刀裝置作為加工中心的核心部件,一直處在不斷改進之中。
設計一台小型加工中心的刀庫及自動換刀裝置。
首先,主要針對目前機床上常用的幾種類型的刀庫(鼓盤式刀庫、鏈式刀庫、格子盒式刀庫等)進行了比較分析,
最終選用鏈式刀庫結構,
選擇伺服電機驅動,
採用蝸桿蝸輪裝置減速,
並完成了鏈條的選擇和鏈輪的設計計算。
另外,選擇雙臂單爪機械手結構,
對其運動作了詳細的分析,
最終將換刀運動分解為手臂的伸縮,
手架的伸縮和回轉三個動作。
全部採用液壓系統進行控制。
在合理選用液壓缸之後,
繪制出了液壓系統控制圖、
機械手動作原理圖,
基本完成了自動換刀裝置的設計工作。

C. 誰有關於自動換刀裝置的畢業論文呀

XKA5032A/C數控立式升降台銑床自動換刀裝置 論文編號:JX391 論文字數:19362.頁數:37 摘要 本論文介紹的是XKA5032A/C數控立式升降台銑床自動換刀裝置(刀庫式)的設計.刀庫式的自動換刀裝置是由刀庫和刀具交換裝置(換刀機械手)組成。它是多工序數控機床上應用最廣泛的換刀裝置,其整過換刀過程比較復雜。首先把加工過程中需要使用的全部刀具安裝在標準的刀柄上,在機床外進行尺寸預調後,按一定的方式裝入刀庫。換刀時,先在刀庫中進行選刀,由機械手從刀庫和主軸上取出刀具,然後交換位置,把新刀插入主軸,舊刀放回刀庫。存放刀具的刀庫具有較大的容量,其容量為六把刀具,採用盤形結構,安裝在機床的左側立柱上。因為XKA5032A/C數控立式升降台銑床外形及其他性能參數等均與THK6363型自動換刀數控鏜銑床相似,所以本機床的自動換刀裝置的設計將仿效THK6363型自動換刀數控鏜銑床換刀裝置,設計成採用軸向放置的鼓盤式刀庫形式和回轉式雙臂機械手組成。 刀具按預定工序的先後順序插入刀庫的刀座中,使用時按順序轉到取刀位置。用過的刀具放回原來的刀座內,也可以按加工順序放入下一個刀座內。該法不需要刀具識別裝置,驅動控制也比較簡單,工作可靠。但刀庫中每一把刀具在不同工序中不能重復使用,為了滿足加工需要只有增加刀具的數量和刀庫的容量,這就降低了刀具和刀庫的利用率。此外,裝刀時必須十分謹慎,如果刀具不按順序裝在刀庫中,將會產生嚴重的後果。順序選刀是在加工之前,將加工零件所需刀具按照工藝要求依次插入刀庫的刀套中,順序不能有差錯。加工時按順序調刀。適合加工批量較大、工件品種數量較少的中、小型自動換刀裝置。可知數控銑床用4把刀就可完成大多數的銑削加工。所以這個容量為6把刀的刀庫,幾乎不存在加工過程中需要重復利用刀具的情況,所以刀具的選擇方式確定為順序選擇刀具。 兩手互相垂直的回轉式單臂雙手機械手的優點是換刀動作可靠,換好時間短,缺點是刀柄精度要求高,結構復雜,聯機調整的相關精度要求高,機械手離加工區較近。一般來說,這種機械手用於刀庫刀座軸線與機床主軸軸線垂直,刀庫為徑向存取刀具形式的自動換刀裝置,因此,在XKA5032A/C數控立式升降銑床的自動換刀裝置中可採用這種機械手形式。 關鍵詞:數控銑床;自動換刀裝置;刀庫;換刀機械手 Abstract This thesis introction is the design that the XKA5032 A/C number controls the sign type working panel lifter miller to change the knife device(the knife database type) automatically.The knife database type automatically change the knife device is have by the knife database and the knife to exchange device(change the knife the machine hand) to constitute.It is many work ordinal numbers to control the top of the tool machine to apply to change the knife device most extensively, it is whole to lead to change the knife process more complicated.First process process in need to be use of all knifes have to install on the haft of the standard, pressing certain way to pack into the knife database after the tool machine carry on size to prepare to adjust outside.Be in the knife database carry on choosing knife first while change the knife, is taken out knife to have from the knife database and the principal axis by the machine hand, then exchange position, insert the new knife into the principal axis, the old knife puts back a knife database.The knife database that deposits knife to have has bigger capacity, its capacity has for six knifes, adopting the dish form structure, the left side that installs in the tool machine signs pillar up.The XKA5032 A/C number controls the sign type working panel lifter miller shape and other function parameter etc.s to all change the knife with THK6363 typeses automatically number to control the boring miller likeness, so this tool machine changes the knife the design of the device to change the knife in the wake of THK6363 typeses automatically automatically the number control the boring miller to change the knife device, the design becomeses the adoption stalk toward the drum dish type knife database form and the turn-over type double the arm machine hand for place to constitute. The knife has to press to schele to the work preface insert the knife of the knife database order of sequence, usage turn to take knife position in order.The knife for using puts back the original knife inside, can also press to process sequence to put into the next knife.That method doesn't need the knife to identify device, driving a control also more simple, work credibility.But the knife database in each knife have in the different work preface and can't repeat an usage, for satisfying to process to need to only increase the capacity of the quantity and the knife database that the knife have, this utilization that lowers knife to have with the knife database.Have to be very careful while packing knife in addition, if the knife doesn't in order have to pack in the knife database, will proce serious result.Sequence's choosing knife is before process, will process the knife that spare parts need to have to request to be one by one in order in the knife set of insert the knife database according to the craft, the sequence can't have mistake.Process adjust knife in order.Suit to process a batch quantity to compare greatly,the work piece the species quantity less of medium,small scaled the auto change the knife device.Can know the number controls miller to use 4 make the knife complete most milling and can pare to process.So this capacity is 6 knife databases of knifes, almost the nonentity process to need to make use of the circumstance that the knife have again in the process, so the knife have of the choice method assurance for in proper order choice the knife have. Two hands are mutual perpendicular of the advantage of the turn-over type single arm hands machine hand change the knife action credibility, changing good time short, the weakness is the haft accuracy to have high request, structure complications, the linking machine adjust of the related accuracy have high request, the machine hand leaves to process area nearer.Generally speaking, this kind of machine hand useds for the knife database knife the stalk line and the tool machine principal axis stalk line perpendicular, the knife database has a form to change the knife device automatically toward the access knife for the path, therefore can adopt this kind of machine hand form in the XKA5032 A/C number control the sign type rise and fall miller the auto change the knife the device. Keywords: numerical control milling machines ;Automatic tool changer ;Tool storage ;tool changing-manipulator 目錄 摘要I Abstract II 1 緒論 1 1.1 數控機床知識 1 1.2 數控銑床的分類 1 1.2.1 數控立式銑床 1 1.2.2 卧式數控銑床 2 1.2.3 立、卧式兩用數控銑床 2 1.3 數控銑床的結構特徵 2 1.3.1 數控銑床的主軸特徵 2 1.3.2 控制機床運動的坐標特徵 3 1.4 數控銑床的主要功能及加工對象 3 1.4.1 數控銑床的功能 3 1.4.2 自動換刀裝置(ATC)及其形式 3 1.4.3 自動換刀裝置應當滿足的基本要求 5 2 總體方案的確定 5 2.1 XKA5032A/C數控立式升降台銑床及其主要參數 5 2.1.1 其主要結構特點 6 2.1.2 其主要規格及技術參數 6 2.2 初定其自動換刀裝置的設計參數 7 2.3 確定其自動換刀裝置的形式 7 3 刀庫的設計 8 3.1 確定刀庫容量 8 3.2 確定刀庫形式 9 3.3 刀庫結構設計 9 3.4 初估刀庫驅動轉矩及選定電機 11 3.4.1 初選電動機與降速傳動裝置 11 3.4.2 初估刀庫驅動轉矩 11 3.5 刀庫轉位機構的普通圓柱蝸桿傳動的設計 11 3.6 刀庫驅動轉矩的校核 15 3.7 花鍵聯接的強度計算 15 3.8 夾緊機構插銷剪切強度的校核 16 3.9 確定刀具的選擇方式 16 3.10 刀庫的定位與刀具的松夾 17 4 刀具交換裝置的設計 18 4.1 確定換刀機械手形式 18 4.2 換刀機械手的工作原理 19 4.3 機械手的自動換刀過程的動作順序 20 4.4 機械手回轉軸4上的齒輪齒條設計 21 4.5 自動換刀裝置的相關技術要求 21 4.5.1 主軸准停裝置 21 4.5.2 換刀機械手的安裝與調試 22 4.6 自動換刀程序的編制 22 5 自動換刀裝置的控制原理 23 5.1 自動換刀裝置的液壓系統原理圖 23 5.2 自動換刀裝置換刀動作的順序控制過程 24 6 典型零件的設計 24 6.1 聯軸器 24 6.1.1 聯軸器的選用 25 6.1.2 聯軸器的校核 25 6.2 選擇離合器的類型 25 6.3 蝸桿蝸輪傳動設計的一些相關技術要求 25 6.4 托架的設計 25 鳴謝26 參考文獻 28 以上回答來自: http://www.lwtxw.com/html/44-5/5084.htm

D. 數控機床的自動換刀裝置有哪些形式

各類數控機床的自動換刀裝置的結構取決於機床的形式、工藝范圍以及刀具的種類和數量等,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形式
①回轉刀架換刀
數控機床上使用的回轉刀架是一種最簡單的自動換刀裝置,根據加工對象的不同,可以設計成四方刀架和六角刀架等多種形式,分別安裝著四把、六把或更多的刀具,並按數控裝置的指令換刀。回轉刀架的結構上必須具有良好的強度和剛性,以承受粗加工時的切削抗力,由於車削加工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刀尖位置,而加工工程中對刀尖位置一般不進行人工調整,因此更有必要選擇可靠地定位方案和合理的定位結構,以保證回轉刀架在每次轉位之後,具有盡可能高的重復定位精度
回轉刀架的全部動作由液壓系統通過電磁換向閥和順序閥進行控制,他的動作分為四個步驟:刀架抬起。刀架轉位。刀架壓緊。轉位油缸復位
回轉刀架除了採用液壓缸驅動轉位和定位銷定位以外,還可以採用電機/馬氏機構轉位和鼠齒定位,以及其他轉位和定位機構。
②更換主軸頭換刀
在帶有旋轉刀具的數控機床中,更換主軸頭是一種比較簡單的換刀方式,主軸頭通常有卧式和立式兩種,而且常用磚塔的轉位來更換主軸頭,以實現自動換刀,在磚塔的各個主軸頭上,預先安裝有各工序所需要的旋轉刀具,當發出換刀指令時,各主軸頭依次的轉到加工位置,並接通主運動,使相應的主軸帶動刀具旋轉,而其他處於不加工位置上的主軸都與主運動脫開。
由於空間位置的限制,主軸部件的結構不可能設計的十分堅實,因為影響了主軸系統的剛度,為了保證主軸的剛度,主軸的數目必須加以限制,否則將會使結構尺寸大為增加。磚塔主軸頭換刀方式的主要優點在於省去了自動松夾、卸刀、裝刀、夾緊以及刀具搬運等一系列復雜的操作,從而提高了換刀的可能性,並顯著的縮短了換刀時間,但由於結構上的原因,磚塔主軸頭通常只適用於工序較少,精度要求不太敢的數控機床,如數控鑽床等。
③帶刀庫的自動換刀系統
帶刀庫的自動換刀系統由刀庫和刀具交換裝置如機械手等組成,目前他是多工序數控機床上應用最為廣泛的換刀方法
整個換刀過程較為復雜,首先把加工過程中需要使用的全部刀具分別安裝在標準的刀柄上,在機外進行尺寸育調整之後,按一定的方式放入刀庫,換刀時先在到庫中進行選刀,並由刀具交換裝置分別動刀庫和主軸上取出刀具,在進行刀具交換之後,將新道具裝入主軸,把就刀具放回刀庫。存放刀具的刀庫具有較大的容量,它既可安裝在主軸箱的側面或上方,也可作為單獨部件安裝的機床以外,並有搬運裝置運動刀具。
帶刀庫的自動換到數控機床主軸箱與磚塔主軸頭相比較,由於主軸箱內只有一個主軸,設計主軸部件時就有可能充分增強它的剛度,因而能夠滿足精密加工的要求,另外刀庫可以存放數量很大的刀具,因為能夠進行復雜零件的多工序加工,這樣就明顯的提高了機床的適應性和加工效率。所以帶刀庫的自動換刀裝置特別適用於數控鑽、銑、鏜床。但這種換刀方式的整個過程動作較多,換刀時間長,系統較為復雜,降低了工作可靠性。

E. 龍門銑加工中心.自動換刀是怎麼個過程,

1.輕型龍門加工中心機床概述

輕型定梁龍門機床為工作台移動、橫梁固定式龍門機床,可帶刀庫,也可不帶刀庫。機床由床身、立柱和固定橫梁構成高剛度封閉框架。工作台在床身導軌上做縱向運動,該向為X坐標;溜板在橫梁導軌上做橫向運動,該向為Y坐標;滑枕鏜銑頭在溜板導軌上做垂向運動,該向為Z坐標。機床採用SIEMENS840DE控制系統,機床的X、Y、Z三軸都是CNC控制軸,主軸採用西門子公司交流主軸電動機驅動,X、Y、Z三向進給採用西門子公司伺服電動機驅動。可以實現三維直線插補、二維圓弧插補和任意三軸聯動。

2.自動換刀控制要求

2.1刀庫控制

刀庫可以為盤式刀庫,刀庫容量為20位,主軸與刀庫換刀採用無機械手,就近找刀,原位直接換刀的方式;也可以用鏈式刀庫,刀庫容量為40把刀,採用機械手,任意找刀,任意換刀方式。刀庫盤由電動機通過齒輪降速驅動,有正、反轉和停止控制。為使刀庫盤快速停止,在電動機輸出軸上加有一失電摩擦制動器。當停止信號發出時,即令該制動器的電磁鐵失電,從而使刀庫停止轉動。刀庫盤轉動的分度和定位由馬氏機構、零位開關和計數開關實現。刀庫每轉到一個刀位,計數開關即動作一次。當刀庫轉到零位時,零位開關也動作。當刀庫轉到指定刀位時,計數開關或零位開關動作,這時立即使電動機停轉,制動器失電制動,從而刀庫盤停止並依靠馬氏機構精確定位在換刀位置。刀庫停止後,計數開關或零位開關斷開,這時應提示報警。

2.2氣動控制

刀庫防護門開關和主軸錐孔吹氣由氣動控制,氣源氣體經處理後供給汽缸。刀庫防護門開關由一氣缸來驅動,控制由二位四通雙電控換向閥來完成。該換向閥的特點是:換向閥的兩個位置,分別由兩個電磁鐵控制,而且換向閥時只需要給電磁鐵一個短暫的電信號(電信號待續時間為2s)即可完成換向。只有給另一個電磁鐵一個短暫電信號後,換向閥才會換到另一個位置。主軸錐孔吹氣用來清潔主軸錐孔,吹氣接通用一個二位三通電控截止閥來實現。當松刀開始時,給該電磁鐵通電,開始錐孔吹氣,直至松刀狀態結束時,電磁鐵失電,吹氣停止。

2.3主軸拉刀控制

主軸內部裝有刀具自動拉緊機構,該機構由碟簧拉緊、液壓松開刀具。刀具的拉緊和松開由一個兩位四通電磁閥控制。拉刀機構分為有刀、無刀、松刀,由三個無觸頭感應開關監測這三個狀態。

刀具的拉緊及松開可以由指令控制,也可以由操作面板上的按鈕控制。刀具的松開和拉緊狀態應在面板上有所顯示。主軸的轉動和刀具的拉緊和松開動作為互鎖關系。

3.馬氏機構

刀庫動作過程本加工中心的刀庫由馬氏機構刀庫盤、零位開關、計數開關、刀庫門開關閥和行程開關、主軸吹氣閥等組成。馬氏機構刀庫自動換刀是主軸移動到刀庫,利用主軸的松拉刀動作直接在刀庫盤上抓刀、還刀。在接近刀庫盤和離開刀庫盤時都需要慢速移動,以免與刀庫盤或者刀具發生碰撞造成事故,在其他位置就需要用快速移動來節約時間。刀庫的運動包括三個過程即主軸抓刀,主軸還刀和主軸換刀。主軸將運動到的幾個點,S1~S14表示滑枕和溜板運動的過程。主軸抓刀、主軸還刀和主軸換刀三個過程都可以用圖解分析出來。

3.1主軸抓刀過程

主軸抓刀是要求現在無刀的主軸去抓刀庫盤上的刀。動作是Y軸橫向移動到達刀庫頂端,Z軸向下移動到達刀具刀位並抓刀後,Y軸橫向移動離開刀庫(括弧號里內容是對Y和Z軸動作的描述):S1(Z軸到P0,快速)→S2(Y軸到P1,快速)→主軸定向,第一軟限位生效,刀庫門開→S8(Y軸到P2,快速)→主軸松刀→S7(Z軸到P3,快速)→S6(Z軸到P4,慢速)→主軸緊刀→S12(Y軸到P5,慢速)→S13(Y軸到P6,快速)→S14(Z軸到P1,快速)→第二軟限位生效,主軸定向取消,刀庫門關。

3.2主軸還刀過程

主軸還刀是把主軸上的刀還回刀庫盤上原刀位。動作是Y軸橫向移動到達刀具刀位並松刀後,Z向上離開刀具到刀庫頂端,Y軸橫向離開刀庫:S1(Z軸到P0,快速)→S2(Y軸到P1,快速)→主軸定向,第一軟限位生效→S3(Z軸到P6,快速)→刀庫門開→S4(Y軸到P5,快速)→S5(Y軸到P4,慢速)→主軸松刀→S11(Z軸到P3,慢速)→S10(Z軸到P2,快速)→S9(Y軸到P1,快速)→第二軟限位生效,主軸定向取消,主軸緊刀,刀庫門關。

3.3主軸換刀過程

主軸換刀是要求把主軸上的刀還回刀庫盤上原刀位,並且再抓另外一把刀庫盤上的刀。動作是Y軸橫向移動到達刀具刀位並松刀後,Z向上離開刀具到刀庫頂端,刀庫盤轉動找刀,Z軸向下移動到達刀具刀位並抓刀後,Y軸橫向移動離開刀庫:S1(Z軸到P0,快速)→S2(Y軸到P1,快速)→主軸定向,第一軟限位生效→S3(Z軸到P6,快速)→刀庫門開→S4(Y軸到P5,快速)→S5(Y軸到P4,慢速)→主軸松刀→S11(Z軸到P3,慢速)→S10(Z軸到P2,快速)→刀庫盤旋轉,刀庫找刀→S7(Z軸到P3,快速)→S6(Z軸到P4,慢速)→主軸緊刀→S12(Y軸到P5,慢速)→S13(Y軸到P6,快速)→S14(Z軸到P1,快速)→第二軟限位生效,主軸定向取消,刀庫門關。

二、馬氏機構刀庫自動控製程序說明

根據自動換刀控制要求和動作過程編制PLC進行調試,使ATC正常工作。

1.加工中心I/O點安排

1.1輸入點安排I33.2:主軸緊刀到位開關(上位),I33.3:主軸緊刀到位開關(中位),I33.4:主軸松刀到位開關(下位),I36.3:主軸松刀按鈕開關按下,I36.4:主軸緊刀按鈕開關按下,I62.0:刀庫ATC生效,I62.1:刀庫ATC失效,I62.2:刀庫點動,I62.3:刀庫回零,I62.4:刀庫盤正轉,I62.5:刀庫盤反轉,I62.7:刀庫計數,I63.0:刀庫零位,I63.1:刀庫門開,I63.2:刀庫門關,I63.3:刀庫電動機監控,I63.4:刀庫鎖。

1.2輸出點安排Q49.0:主軸松刀閥,Q49.3:主軸松刀,Q56.0:刀庫ATC生效燈,Q56.1:刀庫點動,Q56.2:刀庫電動機正轉,Q56.3:刀庫電動機反轉,Q56.4:刀庫制動器,Q56.5:刀庫門開閥,Q56.6:刀庫門閉閥,Q56.7:主軸吹氣閥。

2.程序功能塊安排說明

FC51:主軸松拉刀,FC66:馬氏機構刀庫T碼處理,FC67:馬氏機構刀庫M碼處理,FC68:馬氏機構刀庫綜合處理。

3.PLC程序調試說明

刀庫調試時需要對各個電氣元器件進行單步調試,保證每一件電氣元器件都能正常工作;然後根據刀庫的抓刀,換刀,還刀等動作進行全部動作的手動強制執行,檢驗程序的執行情況;最後才能使用T和M指令在自動方式下進行程序的連續自動執行,使刀庫能正常運行。

三、結束語

我們的ATC通過在企業的多個產品上實際運行測試,運行情況良好,達到了控制要求。由於ATC原理及經驗大同小異,對不同類型數控系統機床也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F. 加工中心無機械手換刀和機械手換刀有什麼區別,那和加工中心自動換刀又有什麼區別

現在立式加工中心常用的就是斗笠刀庫或鏈式刀庫,有機械手在換刀時,刀回庫選裝選取換取答的刀具,然後機械手同時抓住刀庫中的新刀和主軸上被換刀具,然手機械手旋轉180度對調兩把刀具完成換刀、裝刀過程。無機械手在換刀時,刀庫需要先旋轉至空刀套將主軸上的刀具放回刀庫,然後在旋轉刀庫至要換的刀具位置後裝刀到主軸上。所以有機械手的換刀方式明顯效率要高很多,刀庫只旋轉一次就可以了(當然也可以調雙次),而且機械手換刀要安全些,撞到的話也許就只是機械手損壞,而另一種可能就整個刀庫廢了。 說的比較簡單,希望對你有幫助。

G. 數控機床的自動換刀裝置都有哪些方式

1、刀具交換方式
數控機床的自動換刀裝置中,實現刀庫與機床主軸之間傳遞和裝卸刀具的裝置稱為刀具交換裝置。刀具的交換方式和它們的具體結構對機床的生產率和工作可靠性有著直接的影響。
刀具的交換方式很多,一般可分為以下兩大類。
(一)無機械手換刀
無機械手換刀,是由刀庫和機床主軸的相對運動實現的刀具交換。換刀時,必須首先將用過的刀具送回刀庫,然後再從刀庫中取出新刀具,這兩個動作不可能同時進行,因此,換刀時間長。所示的數控立式鏜銑床就是採用這種換刀方式的實例。它的選刀和換刀由三個坐標軸的數控定位系統來完成,因此每交換一次刀具,工作台和主軸箱就必須沿著三個坐標軸作兩次來回運動,因而增加了換刀時間。另外,由於刀庫置於工作台上,減少了工作台的有效使用面積。
(二)機械手換刀
由於刀庫及刀具交換方式的不同,換刀機械手也有多種形式。因為機械手換刀有很大的靈活性,而且還可以減少換刀時間,應用最為廣泛。
在各種類型的機械手中,雙臂機械手全面地體現了以上優點,為了防止刀具掉落,各機械手的活動爪都必須帶有自鎖結構。雙臂回轉機械手的動作比較簡單,而且能夠同時抓取和裝卸機床主軸和刀庫中的刀具,因此換刀時間可以進一步縮短。雙臂回轉機械手,雖不是同時抓取主軸和刀庫中的刀具,但是換刀准備時間及將刀具送回刀庫的時間(圖中實線所示位置)與機械加工時間重合,因而換刀(圖中雙點劃線所示位置)時間較短。
2、機械手形式
在自動換刀數控機床中,機械手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形式。
1、單臂單爪回轉式機械手
這種機械手的手臂可以回轉不同的角度來進行自動換刀,其手臂上只有一個卡爪,不論在刀庫上或是在主軸上,均靠這個卡爪來裝刀及卸刀,因此換刀時間較長。
2、單臂雙爪回轉式機械手
這種機械手的手臂上有兩個卡爪,兩個卡爪有所分工。一個卡爪只執行從主軸上取下「舊刀」送回刀庫的任務,另一個卡爪則執行由刀庫取出「新刀」送到主軸的任務。其換刀時間較上述單爪回轉式機械手要少。
3、雙臂回轉式機械手
這種機械手的兩臂上各有一個卡爪,兩個卡爪可同時抓取刀庫及主軸上的刀具,回轉180°後又同時將刀具放回刀庫及裝入主軸。這種機械手換刀時間較以上兩種單臂機械手均短,是最常用的一種形式。
4、雙機械手
這種機械手相當於兩個單臂單爪機械手,它們互相配合進行自動換刀。其中一個機械手從主軸上取下「舊刀」送回刀庫,另一個由刀庫中取出「新刀」裝入機床主軸。
5、雙臂往復交叉式機械手
這種機械手的兩手臂可以往復運動,並交叉成一定的角度。一個手臂從主軸上取下「舊刀」送回刀庫,另一個手臂由刀庫中取出「新刀」裝入主軸。整個機械手可沿某導軌直線移動或繞某個轉軸回轉,以實現由刀庫與主軸間的運刀工作。
6、雙臂端面夾緊式機械手
這種機械手只是在夾緊部位上與前幾種不同。前幾種機械手均靠夾緊刀柄的外圓表面來抓取刀具,這種機械手則是靠夾緊刀柄的兩個端面來抓取的。
3、機械手夾持結構
在換刀過程中,由於機械手抓住刀柄要作快速回轉,要作拔、插刀具的動作,還要保證刀柄鍵槽的角度位置對准主軸上的驅動鍵。因此,機械手的夾持部分要十分可靠,並保證有適當的夾緊力,其活動爪要有鎖緊裝置,以防止刀具在換刀過程中轉動脫落。機械手夾持刀具的方法有以下兩種。
(一)柄式夾持
柄式夾持,也稱軸向夾持或V形槽夾持。其刀柄前端有V形槽,供機械手夾持用,目前我國數控機床較多採用這種夾持方式。機械手手掌結構示意圖。它由固定爪及活動爪組成,活動爪可繞軸回轉,其一端在彈簧柱塞的作用下,支靠在擋銷上,調整螺釘以保持手掌適當的夾緊力,鎖緊銷使活動爪牢固地夾持刀柄,防止刀具在交換過程中松脫。鎖緊銷還可軸向移動,使活動爪放鬆,以便杈刀從刀柄V形槽中退出。
(二)法蘭盤式夾持
法蘭盤式夾持,也稱徑向夾持或碟式夾持。刀柄的前端有供機械手夾持的法蘭盤。採用法蘭盤式夾持的優點是:當採用中間搬運裝置時,可以很方便從一個機械手過渡到另一個輔助機械手上去。對於法蘭盤式夾持方式,其換刀動作較多,不如柄式夾持方式應用廣泛。
4、自動換刀動作順序
由於自動換刀裝置的布局結構多種多樣,其換刀過程動作順序會不盡相同。下面分別以常見的雙臂往復交叉式機械手和鉤刀機械手為例用動作分圖加以說明。
(一)雙臂往復交叉式機械手的換刀過程
(1)開始換刀前狀態。主軸正用T05號刀具進行加工,裝刀機械手已抓住下一工步需用的T09號刀具,機械手架處於最高位置,為換刀做好了准備;
(2)上一工步結束,機床立柱後退,主軸箱上升,使主軸處於換刀位置。接著下一工步開始,其第一個指令是換刀,機械手架回轉180o轉向主軸。
(3)卸刀機械手前伸,抓住主軸上已用過的T05號刀具。
(4)機械手架由滑座帶動,沿刀具軸線前移,將T05號刀具從主軸上拔出。
(5)卸刀機械手縮回原位。
(6)裝刀機械手前伸,使T09號刀具對准主軸。
(7)機械手架後移,將T09號刀具插入主軸。
(8)裝刀機械手縮回原位。
(9)機械手架回轉180o,使裝刀、卸刀機械手轉向刀庫。
(10)機械手架由橫梁帶動下降,找第二排刀套鏈,卸刀機械手將T05號刀具插回P05號刀套中。
(11)刀套鏈轉動把在下一個工步需用的T46號刀具送到換刀位置,機械手一降,找第三排刀鏈,由裝刀機械手將T46號刀具取出。
(12)刀套鏈反轉,把P09號刀套送到換刀位置,同時機械手架上升至最高位置,為再下一工步的換刀做好准備。
(二)鉤刀機械手的換刀過程
作為最常用的一種換刀形式,換刀一次所需的基本動作如下。
1)抓刀。手臂旋轉90?,同時抓住刀庫和主軸上的刀具。
(2)拔刀。主軸夾頭松開刀具,機械手同時將刀庫和主軸上的刀具拔出。
(3)換刀。手臂旋轉180?,新舊刀具更換。
(4)插刀。機械手同時將新舊刀具分別插入主軸和刀庫,然後主軸夾頭夾緊刀具;
(5)復位。轉動手臂,回到原始位置。

H. 快速自動換刀技術都有哪些結構裝置

除了在傳統換刀裝置的基礎上提高動作速度外,還出現了一些新方法和新結構換刀裝置。
(1)多主軸換刀
這種機床沒有傳統的刀庫和換刀裝置,而是採用多個主軸並排固定在主軸架上,一般為3~18個。每個主軸由各自的電動機直接驅動,並且每個主軸上安裝了不同的刀具。換刀時不是主軸上的刀具交換,而是安裝在夾具上的工件快速從一個主軸的加工位置移動到另一個裝有不同刀具的主軸,實現換刀並立即加工。這個移動時間就是換刀時間,而且非常短。由夾具快速移動完成換刀,省去了復雜的換刀機構。這種結構的機床和通常的加工中心結構已大不相同。不僅可以用於需要快速換刀的加工,而且可以多軸同時加工,適合在高效率生產線上使用。
(2)雙主軸換刀
加工中心有兩個工作主軸,但不是同時用於切削加工。一個主軸用於加工,另一個主軸在此期間更換刀具。但需要換刀時,加工的主軸迅速退出,換好刀具的主軸立即進入加工。由於兩個過程可以同時進行,換刀時間實際就是已經裝好刀具的兩個主軸的換位時間,使輔助時間減到最少,即機床切屑到切屑換刀時間達到最短。由於有兩個主軸,這種機床的刀庫和換刀機械手可以是一套,也可以是兩套。兩個主軸可以用1.0~1.5s的時間移動到加工位置並啟動加速到加工的最大速度。具體的交換時間取決於機床的尺寸。
(3)刀庫布置在主軸周圍的轉塔方式
這種方式,刀庫本身就相當於機械手,即通過刀庫拔插刀並採用順序換刀,使機床切屑到切屑換刀時間較短。這種方式如果要實現任意換刀,則就隨所選刀在刀庫的位置不同而存在時間長短不等,最遠的刀可能切屑到切屑換刀時間較長。因此,這種方式作為高速自動換刀裝置只能採用順序選刀的方式。
(4)多機械手方式
同樣,刀庫布置在主軸的周圍,但採用每把刀有一個機械手的方式使換刀幾乎沒有時間的損失,並可以採用任意選刀的方式。
根據高速機床新的結構特點設計刀庫和換刀裝置的形式和位置。例如,傳統的立式加工中心的刀庫和換刀裝置多裝在立柱一側:而高速加工中心則多為立柱移動的進給方式,為減輕運動件質量,刀庫和換刀裝置不宜再裝在立柱上。
採用新方法進行刀具快速交換。不用刀庫和機械手方式,而改用其它方式換刀。例如不用換刀,用換主軸的方法。
利用新開發的加工中心的主軸部件可作6自由度高速運動這一特點,讓主軸直接參與換刀過程,不僅可使刀庫配置位置靈活,而且可減少刀庫運動的自由度,顯著簡化刀庫和換刀裝置的結構。
適合於高速加工中心的刀柄。HSK刀柄質量輕,拔插刀行程短,可以使自動換刀裝置的速度提高。快速自動換刀裝置採用HSK空心短錐柄刀是發展的趨勢。

I. 機械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機械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精選6篇)

在生活中,報告與我們愈發關系密切,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那麼什麼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機械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機械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篇1

論文題目:

MC無機械手換刀刀庫畢業設計開題報告

本課題的研究內容

本論文是開發設計出一種體積小、結構緊湊、價格較低、生產周期短的小型立式加工中心無機械手換刀刀庫。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調研一個加工中心,了解其無機械手換刀刀裝置和結構。

2、參照調研的加工中心,進行刀庫布局總體設計。畫出機床總體布置圖和刀庫總裝配圖,要有方案分析,不能照抄現有機床。

3、設計該刀庫的一個重要部分,如刀庫的轉位機構(包括定位裝置,刀具的夾緊裝置等),畫出該部件的裝配圖和主要零件(如殼體、蝸輪、蝸桿等3張以上工作圖。

4、撰寫設計說明書。

本課題研究的實施方案、進度安排

本課題採取的研究方法為:

(1)理論分析,參照調研的加工中心,進行刀庫布局總體設計。

進度安排:

2009.3.16-3.20 收集相關的畢業課題資料。

2009.3.23-3.27 完成開題報告。

2009.3.30-4.17 完成畢業設計方案的制定、設計及計算。

2009.4.20-5.15 完成刀庫的設計

2009.5.18-5.29 完成畢業設計說明書。

2009.6.01-6.08 畢業設計答辯。

主要參考文獻

[1] 廉元國,張永洪. 加工中心設計與應用 [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5.3

[2] 惠延波,沙傑.加工中心的數控編程與操作技術 [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12

[3] 勵德瑛.加工中心的發展趨勢 [J]. 機車車輛工藝,1994,6

[4] 徐正平.CIMT2001 加工中心評述[J]. 製造技術與機床,2001,6

[5] 劉利. FPC-20VT 型立式加工中心[J]. 機械製造,1994,7

[6] 李洪. 實用機床設計手冊 [M]. 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1

[7] 劉躍南.機械繫統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8.8

[8] Panasonic 交流伺服電機驅動器 MINASA 系列使用說明書

[9] 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第四版第 2 卷[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11

[10] 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第四版第 3 卷[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11

機械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篇2

1 課題提出的背景與研究意義

1.1 課題研究背景

在數控機床移動式加工中移動部件和靜止導軌之間存在著摩擦,這種摩擦的存在增加了驅動部件的功率損耗,降低了運動精度和使用壽命,增加了運動雜訊和發熱,甚至可能使精密部件變形,限制了機床控制精度的提高。由於摩擦與運動速度間存在非線性關系,特別是在低速微進給情況下,這種非線性關系難以把握,可能產生所謂的尺蠖運動方式或混沌不清的極限環現象,嚴重破壞了對微進給、高精度、高響應能力的進給性能要求。為此,把消除或減少摩擦的不良影響,作為提高機床技術水平的努力方向之一。該課題提出的將磁懸浮技術應用到數控機床加工中,即可以做到消除移動部件與靜止導軌之間存在的摩擦及其不良影響。對提高我國機床工業水平及趕上或超過國際先進水平具有重大意義,且社會應用前景廣闊。

1.2課題研究的意義

機床正向高速度、高精度及高度自動化方向發展。但在高速切削和高速磨削加工場合,受摩擦磨損的影響,傳統的滾動軸承的壽命一般比較短,而磁懸浮軸承可以克服這方面的不足,磁懸浮軸承具有的高速、高精度、長壽命等突出優點,將逐漸帶領機電行業走向一個沒有摩擦、沒有損耗、沒有限速的嶄新境界。超高速切削是一種用比普通切削速度高得多的速度對零件進行加工的先進製造技術,它以高加工速度、高加工精度為主要特徵,有非常高的生產效率,磁懸浮軸承由於具有轉速高、無磨損、無潤滑、可靠性好和動態特性可調等突出優點,而被應用於超高速主軸系統中。要實現高速切削,必須要解決許多關鍵技術,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高速切削主軸系統,而選擇合理的軸承型式對實現其高轉速至關重要。其中,磁懸浮軸承是高速切削主軸最理想的支承型式之一。磁懸浮軸承可以滿足超高速切削技術對超高速主軸提出的性能要求。但它與普通滑動或滾動軸承的本質區別在於,系統開環不穩定,需要實施主動控制,而這恰恰使得磁懸浮軸承具有動特性可控的優點磁懸浮軸承是一個復雜的機電磁一體化產品,對其精確的分析研究是一項相當困難的工作,如果用實驗驗證則會碰到諸如經費大、周期長等困難,在目前國內情況下不能採取國外以試驗為主的研究方法,主要從理論上進行研究,利用計算機軟體對磁懸浮控制系統進行模擬是一種獲得磁懸浮系統有關特徵簡便而有效的方法。這就是本課題的研究目的和意義。

2 本課題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磁懸浮軸承的應用與發展可以說是傳統支承技術的革命。由於具有無機械接觸和可實現主動控制兩個顯著的優點,主動磁懸浮軸承技術從一開始就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磁懸浮軸承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37年,Holmes和Beams利用交流諧振電路實現了對鋼球的懸浮。自1988年起,國際上每兩年舉行一屆磁懸浮軸承國際會議,交流和研討該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1990年瑞士聯邦理工學院提出了柔性轉子的研究問題,同年G.Schweitzer教授提出了數字控制問題;1998年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R.Vuillemin和B.Aeschlimann等人提出了無感測器磁懸浮軸承。近十年,瑞士、美國、日本等國家研製的電磁懸浮軸承性能指標已經很高,並且已成功應用於透平機械、離心機、真空泵、機床主軸等旋轉機械中,電磁懸浮軸承技術在航空航天、計算機製造、醫療衛生及電子束平版印刷等領域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縱觀2006年在洛桑和托里諾召開的第10界國際磁軸承研討會,磁軸承主要應用研究為磁軸承在高速發動機、核高溫反應堆(HTR-10GT)、人造心臟和回轉儀等方面。國內在磁懸浮軸承技術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對磁懸浮軸承的研究起步於80年代初。

1983年上海微電機研究所採用徑向被動、軸向主動的混合型磁懸浮研製了我國第一台全懸浮磁力軸承樣機;1988年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陳易新等提出了磁力軸承結構優化設計的理論和方法,建立了主動磁力軸承機床主軸控制系統數學模型,這是首次對主動磁力軸承全懸浮機床主軸從結構到控制進行的系統研究;1998年,上海大學開發了磁力軸承控制器(600W)用於150m制氧透平膨脹機的控制;2000年清華大學與無錫開源機床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實現了內圓磨床磁力軸承電主軸的'工廠應用實驗。目前,國內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等都在開展磁懸浮軸承方面的研究。2002年清華大學朱潤生等對主動磁懸浮軸承主軸進行磨削試驗,當轉速60000r/min、法向磨削力100N左右時,精度達到小於8m的水平,精磨磨削效率基本達到工業應用水平。2003年6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磁懸浮應用技術研究所研製的磁懸浮乾燥機的性能指標已通過江蘇省技術鑒定,向工業應用邁出了可喜的一步。2005年「濟南磁懸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製的磁懸浮軸承主軸設備,在濟南第四機床廠做磨削試驗,成功磨製出一個內圓孔工件,這是我國第一個用磁懸浮軸承主軸加工的工件。此項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近幾年來,由於微電子技術、信號處理技術和現代控制理論的發展,磁懸浮軸承的研究也取得了巨大進展。

從總體上看,磁懸浮軸承技術正向以下幾個方向發展:

(1)理論分析更注重系統的轉子動力學分析,更多地運用非線性理論對主動

磁懸浮轉子系統的平衡點和穩定性進行分析;更注重建立系統的非線性耦合模型以求得更好的性能。

(2)注重系統的整體優化設計,不斷提高其可靠性和經濟性,以期獲得磁懸浮軸承更加廣泛的應用前景。

(3)控制器的實現越來越多的採用數字控制。為達到更高的性能要求,控制器的數字化、智能化、集成化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由於數字控制器的靈活性,各種現代控制理論的控制演算法均在磁懸浮軸承上得到嘗試。

(4)發展了多種新型磁懸浮軸承如:無感測器磁懸浮軸承、無軸承電機超導磁懸浮軸承、高溫磁懸浮軸承。此外,磁懸浮機床主軸在各方面也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如:高潔凈鋼材Z鋼和EP鋼的引入;陶瓷滾動體,重量比鋼球輕40%;潤滑技術的開發,對於高速切削液的主軸,油液和油霧潤滑能有效防止切削液進入主軸;保持架的開發,聚合物保持架具有重量,自潤滑及低摩擦系數的特點從應用的角度看,磁懸浮軸承的潛力尚未得到的發掘,而它本身也未達到替代其它軸承的水平,設計理論,控制方法等都有待研究和解決。

3 課題的研究目標與研究內容

3.1 研究目標

控制器是主動控制磁懸浮軸承研究的核心,因此正確選擇控制方案和控制器參數,是磁懸浮軸承能夠正常工作和發揮其優良性能的前提。該課題主要研究單自由度磁懸浮系統,其結構簡單,性能評判相對容易、研究周期短,並且可以擴展到多自由度磁懸浮系統的研究。針對磁懸浮主軸系統的非線性以及在控制方面的特點,該課題探索出提高系統總體性能和動態穩定性的有效控制策略。

3.2 主要研究內容

(1)闡述課題的研究背景與意義,對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研究狀況進行綜述。

(2)對磁懸浮機床主軸的動力學模型進行分析,並將其數值化、離散、解耦和降階等,為後續研究

機械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篇3

1、 目的及意義(含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分析)

本人畢業設計的課題是」鋼坯噴號機行走部件及總體設計」,並和我的一個同學(他課題是「鋼坯噴號機噴號部件設計」)一起努力共同完成鋼坯噴號機的設計。我們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價格相對便宜,工作性能可靠的鋼坯噴號機來取代用人工方法在鋼坯上寫編號。

對鋼坯噴號是鋼鐵製造業必然需要存在的一個環節,這是為了實現質量管理和質量追蹤。我們把生產鋼坯對應的連鑄機號、爐座號、爐號、流序號以及表示鋼坯生產時間的時間編號共同組成每塊鋼坯的唯一編號,適當的寫在鋼坯的表面。這樣就在鋼鐵廠的後續檢驗或在客戶使用過程中,如果發現鋼坯的質量有問題,就可以根據這個編號來追蹤到生產這個鋼坯的連鑄機、爐座、爐號、流序及時間等重要信息,及早的發現並解決生產設備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國外像日本、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已經實現了對鋼坯的自動編號,雖然其輔助設備較多,價格較貴,但大大提高生產的自動化進程和效率。並且鋼坯噴號機具有設備利用率高、位置精度高、可控制性能好等優點。而在國內,除了少數的幾家大型鋼鐵企業(寶鋼、鞍鋼等)引進了自動鋼坯噴號機,大部分的鋼鐵企業仍然處在人工編號的階段。

實現鋼坯噴號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是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的重要途徑之一,鋼坯噴號機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會有很大的市場。一方面因為人工的工藝流程不但浪費了大量的能量,而且打斷了生產的自動化進程,從而致使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由於生產鋼坯的車間溫度很高,有強烈的熱輻射,同時還有大量的水蒸氣和粉塵,因此對其中進行人工編號的工人的勞動強度非常大,並且對身體是一種摧殘,容易得職業病。所以無論從那個方面看都急需一種價格相對便宜,工作性能可靠的鋼坯噴號機來代替人工編號。

作為一個大學生,畢業設計對我來說是展示我大學四年學習成果的一個機會,也是對我的綜合能力的一個考驗。我本人對「鋼坯噴號機行走部件及總體設計」的課題也非常感興趣,我一定會努力完成這次畢業設計的。總的來說,鋼坯噴號機對於鋼鐵廠和這次畢業設計對於我都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2、基本內容和技術方案

本課題是基於機械設計與電子控制結合的技術來設計鋼坯噴號機。經連連軋的鋼坯規格為160mmx200mm的方形鋼坯,用切割機割成定長,由300mm寬的輸出通道送出。

1.基本內容

先擬定鋼坯噴號機的總體方案,然後確定鋼坯噴號機行走部件的傳動方案及結構參數,最後畫出鋼坯噴號機行走部件的裝配圖以及零件圖。

2.系統技術方案

(1)工作過程:啟動機器PLC控制步進電機帶動鋼坯噴號機到相應的位置,按下啟動鍵發送控制信號傳到控制部件(PLC),控制部件發出控制命令給執行部件(主要是行走部件及噴號部件,行走部件帶動噴頭靠近鋼坯表面,然後噴頭進行噴號),噴號完成後噴頭上升並清洗號碼牌。再次移動噴號到下一個鋼坯處。

(2)要求實現的功能:行走部件功能(噴號機整體左右的移動,噴號部件的上下前後移動,噴頭的左右移動)、噴號部件功能(噴頭噴號,清洗號碼牌,號碼牌的更換)。其中號碼為(0—9)十個數字,號碼可以變化更換。每個號碼大小為35mmx15mm,號碼間距為5mm。

(3)實現方案:

行走功能的實現:由於在鋼坯上噴號並不需要很精確的定位,所以採用人工控制步進電機的方式移動整體噴號機來粗調。採用液壓缸提供動力來推動噴號部件,並採用行程開關控制電機來實現噴號部件上下移動,下行程開關可以控制噴號部件與鋼坯表面之間的間距和發出信號使噴頭開始噴塗料並向右移動。採用液壓缸推動,滾輪在導架上滾動的方式實現噴好機構的前後移動,並採用行程開關控制電機來實現噴頭的左右移動,右行程開關可以控制噴頭停止噴塗料並回到初始位置和噴號部件向上移動。

噴號功能的具體實現方案由和我一組的同學確定。

3、進度安排

3-4周 認真閱讀和學習有關資料和知識,並翻譯英文文獻

5-7周 鋼坯噴號機行走部件的傳動方案及總體設計

8-9周 確定鋼坯噴號機行走部件結果參數

10-13周 完成鋼坯噴號機行走部件裝配圖及零件工作圖

14-15周 准備並進行畢業答辯

機械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篇4

1. 設計(或研究)的依據與意義

十字軸是汽車萬向節上的重要零件,規格品種多,需求量大。目前,國內大多採用開式模鍛和胎模鍛工藝生產,其工藝過程為:制坯→模鍛→切邊。生產的鍛件飛邊大,鍛件加工餘量和尺寸公差大,因而材料利用率低;而且工藝環節多,鍛件質量差,生產效率低。

相比之下,十字軸冷擠壓成形的具有以下優點:

1、提高勞動生產率。用冷擠壓成形工藝代替切削加工製造機械零件,能使生產率大大提高。

2、製件可獲得理想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冷擠壓十字軸類零件的精度可達ITg---IT8級,表面粗糙度可達Ra O.2~1.6。因此,用冷擠壓成形的十字軸類零件一般很少再切削加工,只需在要求特別高之處進行精磨。

3、提高零件的力學性能。冷擠壓後金屬的冷加工硬化,以及在零件內部形成合理的纖維流線分布,使零件的強度高於原材料的強度。

4、降低零件成本。冷擠壓成形是利用金屬的塑性變形製成所需形狀的零件,因而能大量減少切削加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從而使零件成本大大降低。

2. 國內外同類設計(或同類研究)的概況綜述

利用切削加工方法加工十字軸類零件,生產工序多,效率低,材料浪費嚴重,並且切削加工會破壞零件的金屬流線結構。目前國內大多採用熱模鍛方式成形十字軸類零件,加熱時產生氧化、脫碳等缺陷,必然會造成能源的浪費,並且後續的機加工不但浪費大量材料,產品的內在和外觀質量並不理想。

採用閉式無飛邊擠壓工藝生產十字軸,鍛件無飛邊,可顯著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1)不僅能節省飛邊的金屬消耗,還能大大減小或消除敷料,可以節約材料30﹪;由於鍛件精化減少了切削加工量,電力消耗可降低30﹪;

(2)鍛件質量顯著提高,十字軸正交性好、組織緻密、流線分布合理、纖維不被切斷,扭轉疲勞壽命指標平均提高2~3倍;

(3)由於一次性擠壓成型,生產率提高25%.

數值模擬技術是CAE的關鍵技術。通過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可以在昂貴費時的模具或附具製造之前,在計算機中對工藝的全過程進行分析,不僅可以通過圖形、數據等方法直觀地得到諸如溫度、應力、載荷等各種信息,而且可預測存在的缺陷;通過工藝參數對不同方案的對比中總結出規律,進而實現工藝的優化。數值模擬技術在保證工件質量、減少材料消耗、提高生產效率、縮短試制周期等方面顯示出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目前,用於體積成形工藝模擬的商業軟體已有「Deform」、「Autoforge」等軟體打入中國市場。其中,DEFORM軟體是一套基於有限元的工藝模擬系統,用於分析金屬成形及其相關工業的各種成形工藝和熱處理工藝。DEFORM無需試模就能預測工業實際生產中的金屬流動情況,是降低製造成本,縮短研發周期高效而實用的工具。二十多年來的工業實踐清楚地證明了基於有限元法DEFORM有著卓越的准確性和穩定性,模擬引擎在大金屬流動,行程載荷和產品缺陷預測等方面同實際生產相符保持著令人嘆為觀止的精度。

3. 課題設計(或研究)的內容

1)完成十字軸徑向擠壓工藝分析,完成模具總裝圖及零件圖設計。

2)建立十字軸徑向擠壓成形模具的三維模型。

3)十字軸徑向擠壓成形過程數值模擬。

4)相關英文資料翻譯。

4. 設計(或研究)方法

1)完成十字軸徑向擠壓成形工藝分析,繪制模具總裝圖及零件圖。

2)寫畢業論文建立十字軸徑向擠壓成形模具的三維模型。

3)完成十字軸徑向擠壓成形過程數值模擬。

4)查閱20篇以上與課題相關的文獻。

5)完成12000字的論文。

6)翻譯10000個以上英文印刷符號。

5. 實施計劃

04-06周:文獻檢索,開題報告。

07-10周:進行工藝分析、繪制模具二維圖及模具三維模型設計。

11-13周:進行數值模擬。

14-16周:撰寫畢業論文。

17周:進行答辯。

機械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篇5

一、畢業設計題目的背景

三級圓錐—圓柱齒輪減速器,第一級為錐齒輪減速,第二、三級為圓柱齒輪減速。這種減速器具有結構緊湊、多輸出、傳動效率高、運行平穩、傳動比大、體積小、加工方便、壽命長等優點。因此,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飛速發展,國內已有許多單位自行設計和製造了這種減速器,並且已日益廣泛地應用在國防、礦山、冶金、化工、紡織、起重運輸、建築工程、食品工業和儀表製造等工業部門的機械設備中,今後將會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二、主要研究內容及意義

本文首先介紹了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的研究背景,通過對參考文獻進行詳細的分析,闡述了齒輪、減速器等的相關內容;在技術路線中,論述齒輪和軸的選擇及其基本參數的選擇和幾何尺寸的計算,兩個主要強度的驗算等在這次設計中所需要考慮的一些技術問題做了介紹;為畢業設計寫作建立了進度表,為以後的設計工作提供了一個指導。最後,給出了一些參考文獻,可以用來查閱相關的資料,給自己的設計帶來方便。

本次課題研究設計是大學生涯最後的學習機會,也是最專業的一次鍛煉,它將使我們更加了解實際工作中的問題困難,也使我對專業知識又一次的全面總結,而且對實際的機械工程設計流程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我相信這將對我以後的工作有實質性的幫助。

三、實施計劃

收集相關資料:20XX年4月10日——4月16日

開題准備: 4月17日——4月20日

確定設計方案:4月21日——4月28日

進行相關設計計算:4月28日——5月8日

繪制圖紙:5月9日——5月15日

整理材料:5月15日——5月16日

編寫設計說明書:5月17日——5月20日

准備答辯:

四、參考文獻

[1] 王昆等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 邱宣懷 機械設計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 濮良貴 機械設計第七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任金泉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2.

[5] 許鎮寧 機械零件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

[6] 機械工業出版社編委會 機械設計實用手冊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機械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篇6

1. 設計(或研究)的依據與意義

十字軸是汽車萬向節上的重要零件,規格品種多,需求量大。目前,國內大多採用開式模鍛和胎模鍛工藝生產,其工藝過程為:制坯→模鍛→切邊。生產的鍛件飛邊大,鍛件加工餘量和尺寸公差大,因而材料利用率低;而且工藝環節多,鍛件質量差,生產效率低。

相比之下,十字軸冷擠壓成形的具有以下優點:

1、增強勞動生產率。用冷擠壓成形工藝代替切削加工製造機械零件,能使生產率大大增強。

2、製件可獲得理想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冷擠壓十字軸類零件的精度可達ITg---IT8級,表面粗糙度可達Ra O.2~1.6。因此,用冷擠壓成形的十字軸類零件一般很少再切削加工,只需在要求特別高之處進行精磨。

3、增強零件的力學性能。冷擠壓後金屬的冷加工硬化,以及在零件內部形成合理的纖維流線分布,使零件的強度高於原材料的強度。

4、降低零件成本。冷擠壓成形是利用金屬的塑性變形製成所需形狀的零件,因而能大量減少切削加工,增強材料的利用率,從而使零件成本大大降低。

2. 國內外同類設計(或同類研究)的概況綜述

利用切削加工方法加工十字軸類零件,生產工序多,效率低,材料浪費嚴重,並且切削加工會破壞零件的金屬流線結構。目前國內大多採用熱模鍛方式成形十字軸類零件,加熱時產生氧化、脫碳等缺陷,必然會造成能源的浪費,並且後續的機加工不但浪費大量材料,產品的內在和外觀質量並不理想。

採用閉式無飛邊擠壓工藝生產十字軸,鍛件無飛邊,可顯著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1)不僅能節省飛邊的金屬消耗,還能大大減小或消除敷料,可以節約材料30%;由於鍛件精化減少了切削加工量,電力消耗可降低30%;

(2)鍛件質量顯著增強,十字軸正交性好、組織緻密、流線分布合理、纖維不被切斷,扭轉疲勞壽命指標平均增強2~3倍;

(3)由於一次性擠壓成型,生產率增強25%.

數值模擬技術是CAE的關鍵技術。通過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可以在昂貴費時的模具或附具製造之前,在計算機中對工藝的全過程進行分析,不僅可以通過圖形、數據等方法直觀地得到諸如溫度、應力、載荷等各種信息,而且可預測存在的缺陷;通過工藝參數對不同方案的對比中總結出規律,進而實現工藝的優化。數值模擬技術在保證工件質量、減少材料消耗、增強生產效率、縮短試制周期等方面顯示出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目前,用於體積成形工藝模擬的商業軟體已有「Deform」、「Autoforge」等軟體打入中國市場。其中,DEFORM軟體是一套基於有限元的工藝模擬系統,用於分析金屬成形及其相關工業的各種成形工藝和熱處理工藝。DEFORM無需試模就能預測工業實際生產中的金屬流動情況,是降低製造成本,縮短研發周期高效而實用的工具。二十多年來的工業實踐清楚地證明了基於有限元法DEFORM有著卓越的准確性和穩定性,模擬引擎在大金屬流動,行程載荷和產品缺陷預測等方面同實際生產相符保持著令人嘆為觀止的精度。

3. 課題設計(或研究)的內容

1)完成十字軸徑向擠壓工藝分析,完成模具總裝圖及零件圖設計。

2)建立十字軸徑向擠壓成形模具的三維模型。

3)十字軸徑向擠壓成形過程數值模擬。

4)相關英文資料翻譯。

4. 設計(或研究)方法

1)完成十字軸徑向擠壓成形工藝分析,繪制模具總裝圖及零件圖。

2)畢業論文建立十字軸徑向擠壓成形模具的三維模型。

3)完成十字軸徑向擠壓成形過程數值模擬。

4)查閱20篇以上與課題相關的文獻。

5)完成12000字的論文。

6)翻譯10000個以上英文印刷符號。

5. 實施計劃

04-06周:文獻檢索,開題報告。

07-10周:進行工藝分析、繪制模具二維圖及模具三維模型設計。

11-13周:進行數值模擬。

14-16周:撰寫畢業論文。

17周:進行答辯。

;

J. 無機械手盤式刀庫換刀控制

基本原理:1、刀盤由馬達傳動間歇分度機構進行選刀。並將數刀計專數信號輸出。屬
2、由氣缸或堝桿機構將刀盤移動到換刀位置(主軸下方)並將到位信號輸出。
3、由主軸將刀具送回刀盤或從刀盤上取刀。
換刀過程:1、刀盤移動到主軸換刀位置(抓取主軸上的刀具)
2、主軸上升。
3、刀盤轉動選刀。
4、主軸下移(抓取刀盤上的刀具)
5、刀盤退回待機位置

閱讀全文

與無機械手盤式自動換刀裝置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尚赫儀器包有哪些產品 瀏覽:118
車內儀表盤顯示90度是什麼意思 瀏覽:320
設備進退場費如何計算 瀏覽:645
為什麼搭實驗裝置 瀏覽:88
友嘉機床怎麼在線加工 瀏覽:16
路橋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96
紙色譜分離氨基酸實驗報告裝置圖 瀏覽:885
設備鎖怎麼解除qq中心 瀏覽:847
地暖圓形閥門怎麼開關 瀏覽:211
浙江天然氣閥門 瀏覽:227
採暖管道閥門安裝檢驗批 瀏覽:656
東莞永豐五金製品廠招聘 瀏覽:342
雞自動飲水的裝置 瀏覽:638
地熱閥門什麼價格 瀏覽:104
停車後儀表台前方閃光是什麼 瀏覽:982
制紙機械多少錢一台 瀏覽:777
雙列圓柱滾子軸承怎麼拆 瀏覽:146
微機保護裝置采樣保持插件的作用 瀏覽:356
儀表盤皮損壞如何修復 瀏覽:511
消防水池閥門在什麼位置 瀏覽: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