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10KV變電站組成需要哪些設備
1、110kV變壓器;
2、110kV GIS設備;
3、10kV 開關櫃(進線櫃、互感器櫃、電容控制櫃、饋線櫃、所變櫃、消弧線圈控制櫃、母聯櫃等)
4、所用變壓器
5、電容器組
6、接地變壓器及消弧線圈
7、主控制室設備(交流屏、直流屏、蓄電池屏、計量屏、通信屏、保護屏、後台等)
8、微機「五防」系統
㈡ 110kv變電站需要的設備有哪些
這個是需要設備的,因為這個變電站本身就是需要一些常用的設備,這樣才能夠保證他的正常使用,所以這些也是需要完善的完善的過程中,可以把他們裡面的設備調整一下,調整到最好的一個狀態。
㈢ 110kV變電站保護測控單元的配置有哪些
1.母線的保護:單母線用完全電流母線差動保護,高阻抗母線差動保護,中阻抗母線差動保護(我國常見)。雙母線可以用元件固定連接的雙母線電流差動保護,母聯電流比相式母線差動保護。3/2接線的要考慮內部短路時電流流出的影響。
2.斷路器失靈保護。
3.變壓器兩套主保護:差動保護,瓦斯保護。
後備保護:相間短路保護(一般用過流保護,也有阻抗保護),接地短路保護(零序電流保護,多台變壓器並聯運行時的接地後備保護)
㈣ 110kV、220kV、500kV變電站保護、測控單元的配置
變壓器一般配有差動保護、瓦斯保護、過流保護、零序電流保護、過負荷保護、過勵磁保護,容量在800kVA以上的變壓器才裝設瓦斯保護。
母線則一般配置母差保護,110kV只有一套保護,220kV、500kV測配有兩套
㈤ 110KV變電站里包括哪些設備
主變壓器——變換電壓作用,升高電壓以利於高壓傳輸降低損耗,降低電壓以供給各級電壓所需用戶;母線——匯聚、分配電能作用;斷路器——接通和分斷正常線路負荷電流,在線路發生故障時與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配合迅速切除故障,防止故障擴大等;隔離開關——在檢修時造成明顯斷開點,隔離開關的分合可靈活改變結線運行方式;電壓互器、電流互器——取其二次值用計量、保護等;均壓環、避雷器——防止過電壓及雷電進行波而損壞設備用;站用變壓器——供站用電;測控裝置、保護裝置、遠動裝置、後台機、直流系統、通訊設備等等
還有旁路刀閘——在某線路斷路器停電檢修時通過其旁路刀閘將負荷倒至旁路母線避免了線路停電、接地刀閘——在設備或線路檢修時防止送電至工作地點造成工作人員觸電而使用的、電容器組——補償無功提升電壓;電抗器——壓制無功降低電壓;……
主變→母線→母線側隔離開關→斷路器→電流互器→負荷側隔離開關………
㈥ 110kV變電站電氣一次部分設計
本工程以750kV電壓接入系統,本期建設2×660MW機組,750kV出線兩回;電廠最終裝機規模為2×660+2×1000MW,750kV最終為出線兩回。主接線採用3/2接線方式,電廠750kV側短路電流水平按50kA選擇。
水洞溝電廠的起動/備用電源引自附近徐家莊330kV變電所110kV母線,採用裝設設發電機出口斷路器及一台小容量備用停機變方案,機組正常起動、停機電源由廠內750kV母線倒送,停機備用電源由停機變提供.
1.2 系統簡介
1.2.1 電氣主接線
根據電廠接入系統報告,本期2台660MW機組經發電機出口斷路器、升壓變壓器接入廠內750kV升壓站,750kV本期出線2回,接入銀川東750kV變電所, 本期工程750kV配電裝置採用敞開式布置方案,兩機兩變二回750kV出線採用一倍半斷路器接線,設置兩個完整串。
本工程兩台機設一台有載調壓雙繞組停機變壓器,容量為31.5MW。發電機出口裝設斷路器,機組正常起動、停機電源由廠內750kV母線倒送,停機備用電源由停機變提供。停機變電源引自徐家莊330kV變電所110kV母線。
1.2.2 電壓互感器配置
每組750kV母線裝設一組電壓互感器;每回750kV出線裝設一組電壓互感器;每台機主變進線迴路裝設一組電壓互感器;每台發電機出口迴路裝設三組電壓互感器,其中兩組為全絕緣,一組為半絕緣。
1.2.3 電流互感器配置:
發電機出線及中性點側每相各配置套管CT 4隻。
主變壓器高壓側每相各配置套管CT 4隻。中性點配置電流互感器2隻。
每台750kV斷路器每相各配置套管CT 8隻。
高壓廠用變壓器高壓側每相配置套管CT 5隻。
高壓公用變壓器高壓側每相配置套管CT 5隻。
停機變壓器高壓側每相配置套管CT 3 只。
1.2.4 避雷器配置
750kV進出線及二條母線上各裝設避雷器一組;110kV進線電纜兩側裝設避雷器二組,出線上裝設避雷器一組。
每台發電機出口裝設避雷器一組。
每台發電機出口斷路器靠近主變側裝設避雷器一組。
1.2.5 750kV避雷器和電壓互感器均不裝設隔離開關。
1.2.6 各級電壓中性點接地方式
發電機中性點經二次側接電阻(帶中間抽頭)的單相變壓器接地。
750kV系統為直接接地系統,三台單相變壓器的中性點連接到一起死接地。110kV系統為有效接地系統,停機變壓器的高壓側中性點經隔離開關接地。
1.2.7 廠用電系統
1.2.7.1 高壓廠用電電壓採用6kV一級電壓,其中性點採用低電阻接地方式。
1.2.7.2 高壓廠用電系統採用設置公用段方案
每台機設置一台容量為50/31.5-31.5MVA的有載調壓高壓廠用工作變壓器(採用分裂繞組),和一台容量為25MVA的有載調壓高壓廠用公用變壓器(採用雙卷變壓器)。廠高變及公用變的高壓側電源由本機組發電機和主變之間的封閉母線上支接。每台機組設2段6kV工作母線及一段6kV公用母線,單元機組負荷接在高壓廠用工作變的6kV工作A、B段母線上,全廠公用負荷分接在兩台機的高壓廠用公用變的6kV公用A、B段母線上,互為備用及成對出現的高壓廠用電動機及低壓廠用變壓器分別由不同6kV工作段上引接。
本工程設置一台容量為31.5MVA停機變壓器, 停機變壓器採用有載調壓雙卷變壓器。停機變壓器6kV側通過共箱母線連接到四段6kV工作母線和兩段6kV公用母線上作為備用停機電源。
停機變壓器容量選擇是按滿足一台機正常停機所需容量進行選擇。
本工程由於輸煤系統高壓電動機數量較多,而主廠房內6kV配電裝置布置位置有限,因此在輸煤綜合樓設6kV輸煤段。本工程設兩段6kV輸煤段,兩段母線由兩台機6kV公用段引接,並採用互為備用方式。輸煤A、B段設備自投裝置。
1.2.7.3 脫硫系統電氣接線
本期工程脫硫系統採用EPC總包方式。
脫硫系統採用高、低壓兩級電壓供電,6kV脫硫負荷由主廠房6kV母線段供電,380V脫硫負荷由脫硫島內廠用二台低壓變壓器供電。脫硫島保安電源由主廠房提供,每台機組一回。脫硫島設110V直流分屏,其直流電源由主廠房直流系統提供,每台機組二回。
1.2.7.4 低壓廠用電系統電壓採用380/220V。
低壓廠用電系統採用中性點直接接地方式,低壓廠用母線為單母線接線。
每台機組在主廠房設汽機、鍋爐動力配電中心,由2台1600 kVA汽機變,2台2500 kVA鍋爐變供電,供本機組380V機爐輔機低壓負荷。
每台機組設照明動力中心,由1台800 kVA照明變壓器供電,兩台機照明變壓器互為備用。
兩台機設一個公用動力中心,公用變壓器容量為2000kVA,兩台公用變壓器互為備用。
本期不設專用檢修變壓器,每台機組設通風檢修MCC。
每台機組設保安動力中心,每台機組設一台1250kW柴油發電機組。
輔助車間根據負荷分布情況設置380/220V動力中心,設置情況如下:
電除塵動力中心,每台爐設兩台電除塵變壓器,容量為2500kVA,設兩段PC母線(裝設備自投裝置);設一台同容量電除塵專用備用變壓器。
水處理動力中心,兩台2500kVA變壓器,互為備用,動力中心設兩段母線。
輸煤動力中心,設兩台1600kVA變壓器,互為備用,動力中心設兩段母線。
翻車機動力中心,設兩台1250kVA變壓器,互為備用,動力中心設兩段母線。
除灰動力中心,設兩台2000kVA變壓器,互為備用,動力中心設兩段母線。
廠區動力中心,設兩台630kVA變壓器,互為備用,動力中心設兩段母線。
主廠房電動機控制中心(MCC)根據負荷分散設置,成對的電動機分別由相應的兩段MCC供電,單套輔機的電動機由雙電源供電的MCC段供電。部分重要MCC段採用雙電源自動切換。
輔助廠房電動機控制中心(MCC)根據負荷分散設置,採用雙電源供電的MCC段供電。
容量為75kW以下的電動機及200kW及以下的靜止負荷由MCC供電,75kW及以上的低壓電動機和200kW以上的靜止負荷由動力中心供電。
間冷塔負荷供電
間冷系統380V間冷塔負荷由每台機組間冷塔內380/220V MCC段供電,循環水泵房負荷由每台機組循環水泵房380/220V MCC段供電,電源取自水處理低壓變壓器。
1.2.7.5主廠房直流系統
每台機組裝設三組蓄電池,其中一組220V動力蓄電池組,兩組110V控制蓄電池組。
110V控制蓄電池組採用單母線分段接線;220V動力蓄電池組採用單母線接線,兩台機組的220V動力蓄電池組經過電纜相互聯絡。
110V控制直流系統供控制、保護、測量及其他控制負荷。110V控制直流系統採用輻射網路供電方式,在各配電室設置直流分屏。
220V直流動力系統供事故照明,動力負荷和交流不停電電源等。
蓄電池組正常以浮充電方式運行。蓄電池型式均採用閥控免維護鉛酸蓄電池。
110V控制用蓄電池配置:二組800Ah蓄電池組及二組相應的高頻電源裝置。高頻電源模塊採用N+2冗餘配置。
220V動力用蓄電池配置:一組2000AH蓄電池組及一組相應的高頻電源裝置。高頻電源模塊採用N+2冗餘配置。
㈦ 110kv變電站電氣一次部分怎麼設計
1、 變電站負荷原始
資料中提供的數據:上一級電源的短路容量、系統阻抗、進線迴路數及長度;
各電壓等級的負荷情況,進出線迴路數等
2、主接線的設計
主接線選擇:
根據110kV進線的迴路數,結合變電站在電力系統中的重要性。
110kV沒有穿越功率,可以採用線路變壓器組、橋形接線的終端變接線;如果有穿越功率,可以選擇單母線;如果有兩個來自不同系統的電源進線,可採用單母分段;如果對可靠性要求很高,出線迴路數達到5回及以上,可選用雙母。
主變壓器的容量與台數選擇:
規程規范中對單台110kV變壓器容量的標准化,為16、20、25、31.5、40、50、63MVA;
負荷統計中,考慮同時率,線損,功率因數,算出變壓器的總容量;
變壓器的台數,盡可能選擇多台,當檢修或故障停掉其中一台時,其餘主變應能滿足70~80%的總負荷,或者滿足全部的一、二類負荷。
3、短路電流的計算
短路電流計算步驟:系統各元件阻抗標幺值計算——阻抗網路化簡——計算短路電流。
短路計算應該按最大運行方式,標幺值的基準容量一般按100MVA,網路化簡常採用的方法為串並聯、星三角變換
4、設備的選擇與校驗
設備的校驗有電壓、負載電流、短路電流、動穩定、熱穩定的校驗
110kV側的設備負載電流一般按穿越功率與負載的功率之和;
主變中、低壓側的設備按主變容量的電流,各中低壓出線按實際負載電流;
斷路器可開斷負載電流、故障電流;隔離開關不能開斷負載電流,也不能開斷故障電流;
導線、母線的截面選型有兩種方法:1經濟電流密度、2極限載流量;線路長度大,損耗大,一般按經濟電流密度;母線長度短,損耗較小,可按極限載流量;
硬母線要校驗電動力
5、屋內外配電裝置設計
110kV、35kV配電裝置可採用戶外常規布置,10kV可採用戶內開關櫃形式。
設備之間布置形式、電氣安裝距離,檢修道路、主控室、配電室,可參照《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典型設計》的圖紙
6、繼電保護的配置
參照《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和《電力裝置的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設計規范》配置各種保護;
繼電保護按最大運行方式整定,按最小運行方式校驗保護范圍
7、防雷
避雷器、間隙防過電壓、線路竄入雷電波;避雷針防直擊雷
避雷針的保護物為構架、母線、配電樓,保護范圍與避雷針之間距離、與被保護物距離、被保護物高度有關
㈧ 110kv變電站電氣部分包括什麼
2 電力系統一次部分 6
2.1 項目所在地區簡況 7
2.2 電力系統現狀 8
2.2.1 電源現狀 8
2.2.2 電網現狀 9
2.2.3 用電現狀 9
2.2.4 工業區存在的主要問題 9
2.3 電力系統發展規劃 10
2.3.1 電力需求預測 11
2.3.2 電源規劃 14
2.3.3電力電量平衡 14
2.3.4 電網建設規劃 17
2.4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7
2.5 項目在電力系統中的作用和供電范圍 17
2.6 接入系統方案分析 18
2.6.1 接入系統方案 18
2.6.2 接入系統方案比較分析 20
2.7 項目建設規模 21
2.8 推薦方案電氣計算 25
2.9 系統對變電站電氣主接線及有關電氣設備參數的要求 25
2.9.1 電氣主接線及布置 25
2.9.2 主變壓器參數選擇 27
2.9.3 短路電流水平 28
2.9.4 變電站中性點接地方式 31
2.9.5 導線截面選擇及線路型式 31
2.9.6 低壓無功補償配置選擇 33
2.10 閑置物資再利用 33
2.11 項目合理的投產時機 33
2.12 系統相關建議 33
3 電力系統二次部分 34
3.1 系統概況 34
3.1.1 調度管理關系 35
3.2 系統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 35
3.2.1 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35
3.2.2 系統繼電保護配置方案 36
3.2.3 保護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系統 37
3.2.4 安全自動裝置 37
3.2.5 對通信通道的技術要求 37
3.2.6 對PT、CT等相關設備的技術要求 38
3.2.7 調度端擴充要求 39
3.3 調度自動化 39
3.3.1 自動化系統現狀 39
3.3.2 遠動系統 40
3.3.3 電能量計量系統 41
3.3.4 變電站視頻及環境監控系統 41
3.3.5 通道要求 42
3.3.6 變電站二次系統安全防護 42
3.3.7 自動化設備的配置 43
3.4 系統通信 43
3.4.1概述 43
3.4.2業務需求分析 43
3.4.3通信現狀 44
3.4.4通信方式 44
3.4.5 光纖通信方案 44
3.4.6微波通信方案 45
3.4.7載波通信方案 45
3.4.8調度數據網路方案 46
3.4.9綜合數據網路方案 46
3.4.10 各種業務通道方案 46
3.4.11 輔助設施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