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畢業設計開題報告 基於單片機AT89S52的自動壓力檢測系統設計 [email protected] 謝謝
資助方法相信自己擁有可以應付那些使你惶恐的事情及其起因的力量、l做出更好的生活方式選擇、向自己再一次重申惶恐症並沒有那麼聳人聽聞和要命(指是感覺起來那樣罷了)、意識到你的想法對你的情感和行為有巨大的影響力、看看你的生活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你是否覺得被困住或者陷入困境?你是否覺得表達自己的感情有困難?向心理咨詢醫師尋求幫助、如果你患上了惶恐症,那麼用你的手或者用一個紙袋捂住你的口鼻,然後在裡面呼吸十分鍾。這將體靠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水平並緩解症狀、去你的醫生那裡尋求幫助,讓他給你一些關於可以治療惶恐症的葯物的建議。 現在有很多種不同類型的葯物可以達到防止惶恐和減輕焦慮的效果。 睡眠模式能告訴你。貼示:如果你患上了惶恐症,那麼用你的手或者用一個紙袋捂住你的口鼻,然後在裡面呼吸十分鍾。這將體靠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水平並緩解症狀。不能很好的睡眠很可能就是由壓力引起的,但是不僅僅是內心的壓力或者是擔心的那種,而是也有外部壓力的因素,比如喝酒喝得太多或者是太過分的派對狂歡。如果不注意你是如何給自己增壓的,那麼它就有可能會降低你處理生活事情的能力、降低你的智力和注意力水平,毀掉你的人際關系和使你在星期五的下午哭泣。這是因為我們的身體需要睡眠來促進更有效率和富有建設性的工作的。每天夜間我們的身體都遵循一個睡眠模式。最初的九十至一百分鍾之內是非快速眼動睡眠—對於保持醒著十六至十七小時後提高體能十分重要。快速眼動睡眠,在夜裡較晚發生,是一種十分豐富的腦活動,在提高你的性功能、學習能力和總體行為能力方面扮演主要角色。如果你兩種都沒有,那麼你就有麻煩了。 增加失眠的因素:古怪的睡眠模式、豐盛的大餐、高酒精攝入量、咖啡、擔心、白天里缺乏放鬆、高壓力的生活方式 專家認同要想避免以上任何一種狀況,睡覺並且高興的醒來,就應該對你的生活方式付起責任。減輕壓
壓力有時可以激勵人進步。但是那些對未來的憂慮憂慮、對不同的情境下產生的心理壓力等等,常常有著潛在的深刻後果。比方說:對生力、適當的飲食、測算出你需要多少睡眠來使你感覺精力充沛並且確保你每晚都可以這么做。試著一周的每天晚上都給自己充足的八小時睡眠。如果你醒來的時候感覺休息的很好並且十分清醒,那就是你需要的。如果不是,減少半小時和增加半小時看看區別在哪裡。理和心理上的反作用,使人容易疲倦、暴躁、焦慮。更重要的是,它會把我們的身體擊垮,使我們易於患病。
因此,學會如何解壓是當我們面對壓力時必須具備的一項能力——排除壓力需要具體的方法,下面的一些有效的建議你不妨試試:
學會丟包袱…生活中繁雜的事務會將我們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支解,使我們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執行最重要的事情。這時,你會感覺到很大的壓力。有效的辦法是先分析一下什麼對你是最重要的,哪些事情是次要的,重要的事情先做,次要的少做或不做,這樣就可以為自己贏得寶貴的時間。參考閱讀《為什麼要區分緊急與重要任務》
善待自己,放低標准…..不要對自己太苛刻了,至善至美只是一個遙遠的夢,擺脫完美主義的束縛吧!不要妄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幹得完美無缺。適當放低一下標准,放鬆一下自己的心情,或許在客觀上也減輕了別人的壓力。
遠離虛榮….在生活中,許多壓力是完全由於自己的虛榮心導致的。為了穿名牌時裝、用高檔化妝品,住漂亮豪華的房子……不得不拚命地嫌錢,無端地增加了自己的壓力。金錢、名譽、地位這些如同過眼雲煙,卻常常被人視為是最重要的東西,為之所累。學會真正地享受生活,
擺脫虛榮….。….壓力的產生也可能是因為對事情本身的理解造成的。過分誇大了事情的重要性和後果,導致心理負擔加重。不少人往往因為急於求成,而忘記了對事情本身的思考。留一點兒時間思考能讓你更清楚地看到事情本來的面目,同時也給了自己一下解剖情緒、分解壓力的機會。
不要忘了休息…過重的勞動會導致人生理疲勞,效率低下,從而導致過分的焦急與緊張。適當的休息不但會緩解大腦疲勞,而且可以放鬆一下緊張的心情,減輕心中的壓力。特別是上班族,周末應好好休息一下,畢竟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
中學生學習壓力有哪些及應該採取何種對策
中國家庭教育 | 時間: 2009-03-31 | 文章來源: 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學校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的加劇,人所面臨的精神壓力也越來越大。那麼對於中學生來說面臨的壓力源有哪些呢?
主要來自於學習、父母、老師和同伴、環境、自我發展和時間六方面,其中學習壓力是中學生的主要壓力源。
、 導致學習壓力的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1) 考試成績不夠理想,不能達到父母的要求2) 學習落後於其他同學3) 能否考上大學
(4) 考試要爭取好名次(5) 有學習天賦,成績卻不能名列前茅6) 學習成績忽上忽下
(7) 試卷面前腦子一片空8) 努力了,但還是學不好(9) 一到考試出現軀體症狀 ??????
二、 產生學習壓力的原因
(1) 來自於社會的壓力 、升學的、擇業的等等;2) 來自於教育體制 中國的應試化教育,老師只看重成績,忽視對於學生的教育等等;(3) 來自於環境壓力 學校、家庭、同學間互相對比和競爭等;(4) 來自於自身壓力 考試成績不好,缺乏自信,苦悶自卑,對自我的否定,甘願做墮落等;
三、 如何培養積極的學習心態
(1) 自信心培養: 進入青年期後,由於自我意識的高漲,出現了自我的分裂,自我分裂意味著自我矛盾的產生,即主體我與客體我的不能統一。這樣就導致自我形象不能確立,自我概念混亂,自我表現明顯沖突,內心動盪不安甚至痛苦。不能有效解決學生的自我同一性問題,將最終導致自信心的逐漸喪失。為此,要善於正確認識自我和評價自我,正確認識自卑感的利與弊,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能力,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勵,相信事在人為,善於正確對待自我並運用適當的方法將自我完善經常化。 情緒調控和挫折應付能力輔導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珍妮特?沃斯指出:「沒有一種內心的安全感,有效學習不可能發生。」經常保持一種愉快、和諧、寧靜和相對穩定的積極情緒,是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和有效學習的保障。
(2) 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輔導a. 讓學生了解心理平衡、社會適應以及二者之間的聯系。b. 、介紹六種積極的心理調整,包括:對波動狀態、傾斜狀態、對抗狀態、閉鎖狀態、空虛狀態和混亂狀態的合理調整。c. 指導學生尋求最佳對策。包括:迅速適應刺眼和昏暗,理解挫折和不幸;鼓勵學生打破現狀重新選擇;提倡和自己攀比,和昨天賽跑;改變不良性格,積極地進行情緒自控,正確認識心理壓力,調適心態。 (3)進一步進行學習能力培養 世界各地具有創意的教育家已逐漸認識到,人類智慧的延伸及學習的能力,將成為這個時代以及未來生活工作的主流,學習被稱為「通向21 世紀的個人護照。因此,進一步發展學生終身學習能力,對於學生迅速適應高校學習,全面發展自己至關重要。 人際適應能力輔導 社會交往是中學生的合理需要,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利於他們身心健康。我國著名醫學心理學家丁瓚教授曾指出:「人類的心理適應,主要的是人際關系的適應。」學會尊重 ,學會合作,學會負責(4)出現問題怎麼辦試著自己解決:學校心理咨詢;心理咨詢或治療專業機構。你改變不了環境,但你可以改變自己; 你改變不了事實,但你可以改變態度。 你改變不了過去,但你可以改變現在;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 你不能樣樣順利,但你可以事事盡心; 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 你不能選擇容貌,但你可以展現笑容; 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換一副「眼鏡」看世界,我們就會少些憂愁與煩惱,多些開心和快樂!
你好!
醫學專家提醒,適度運動可以有效幫助緩解壓力,增強考試效果。據內科專家解釋:經常運動的人可以增強心臟功能,改善心肌營養狀況,提高呼吸系統的功能,改善血液循環,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等等。因此,學生可以保持日常的運動習慣,但選擇什麼樣的運動方式很重要。
一、是選擇慢跑或散步。有的學生由於長時間集中精力學習後,大腦一直處於非常疲憊的狀態,甚至出現了神經衰弱的症狀。此時,應選擇到戶外適當慢跑或散步,在不影響體力的情況下,適當舒活筋骨,調整一下緊張的精神狀態,既能有效避免神經衰弱,又鍛煉了身體。對此,醫生提醒人們,開展這種運動時要注意選擇安靜且較為安全的小路或小區內,盡量避免不安全因素對學生形成的心理影響。 二、是選擇做廣播體操。廣大學生進入考試的臨陣磨槍階段,越要學會放鬆心情,做到勞逸結合,在學習一段時間之後,就應該休息一會兒,此時可以選擇做廣播操的運動。因為這種運動的幅度較小,不會因為消耗體力太大影響考試,同時也起到了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身心的目的。 三、是選擇爬山。有條件的學生可以選擇爬山運動,這既是一項身體的運動,又是對學生心理的鍛煉。爬山的過程與高考的過程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都是一種對目標的征服。你在爬山的過程中,要學會以哲人心態去考慮人生問題。同時,山上的空氣比較清新,含氧量高,對大腦具有較好的調節作用。 4、是選擇簡單運動。廣大學生可針對各自的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運動方法。1.用勁伸伸懶腰,做做深呼吸運動,反復多次,可以有效地放鬆心情。2.緊張後放鬆法,先使上肢緊張用力持續8秒鍾後再行放鬆,反復3次,然後,再同法依次將頭面部、頸部、腹部、下肢肌肉進行緊張後放鬆。3.意念放鬆,即舒適端坐或平卧,輕合雙眼,進行深呼吸.
㈡ 壓力感測器的種類有哪些
壓力感測器(Pressure Transcer)是能感抄受壓力信號,並能按照一定的規律將壓力信號轉換成可用的輸出的電信號的器件或裝置。
壓力感測器通常由壓力敏感元件和信號處理單元組成。按不同的測試壓力類型,壓力感測器可分為表壓感測器、差壓感測器和絕壓感測器。
-摘自JJG860-2015
壓力感測器是工業實踐中最為常用的一種感測器,其廣泛應用於各種工業自控環境,涉及水利水電、鐵路交通、智能建築、生產自控、航空航天、軍工、石化、油井、電力、船舶、機床、管道等眾多行業,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些常用感測器原理及其應用。另有醫用壓力感測器。
㈢ 什麼是壓力感測器啊
壓力感測器(Pressure Transcer)是能感受壓力信號,並能按照一定的規律將壓力信號轉換成可用的輸出的電信號的器件或裝置。
壓力感測器通常由壓力敏感元件和信號處理單元組成。按不同的測試壓力類型,壓力感測器可分為表壓感測器、差壓感測器和絕壓感測器。 -摘自JJG860-2015
壓力感測器是工業實踐中最為常用的一種感測器,其廣泛應用於各種工業自控環境,涉及水利水電、鐵路交通、智能建築、生產自控、航空航天、軍工、石化、油井、電力、船舶、機床、管道等眾多行業,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些常用感測器原理及其應用。另有醫用壓力感測器。
壓力感測器的分類:
壓力感測器的螺紋有很多種,常見的有NPT、PT、G、M,都是管螺紋。
NPT 是 National (American) Pipe Thread 的縮寫,屬於美國壓力感測器標準的 60 度錐管螺紋,用於北美地區.國家標准可查閱 GB/T12716-1991
PT 是 Pipe Thread 的縮寫,是 55 度密封圓錐管螺紋,屬惠氏壓力感測器螺紋家族,多用於歐洲及英聯邦國家.常用於水及煤氣管行業,錐度規定為 1:16。國家標准可查閱 GB/T7306-2000
G 是 55 度非螺紋密封管螺紋,屬惠氏壓力感測器螺紋家族.標記為 G 代表圓柱螺紋。國家標准可查閱 GB/T7307-2001
M 是公制普通螺紋,如M20*1.5表示直徑為20mm,螺距為1.5,如客戶無特殊要求,壓力感測器一般為M20*1.5螺紋。
另外螺紋中的1/4、1/2、1/8 標記是指螺紋尺寸的直徑,單位是英寸。行內人通常用分來稱呼螺紋尺寸,一寸等於8分,1/4 寸就是2分,如此類推。G 好像就是管螺紋的統稱(Guan),55、60度的劃分屬於功能性的,俗稱管圓。螺紋由一圓柱面加工而成。
ZG俗稱管錐,即螺紋由一圓錐面加工而成,一般的水管壓力接頭都是這樣的,老國標標注為Rc 公制螺紋用螺距來表示,美英制螺紋用每英寸內的螺紋牙數來表示,這是壓力感測器螺紋最大的區別,公制螺紋是60度等邊牙型,英制螺紋是等腰55度牙型,美製螺紋60度。公制螺紋用公制單位,美英制螺紋用英制單位。
管螺紋主要用來進行壓力管道的連接,其內外螺紋的配合緊密,壓力感測器管螺紋有直管與錐管兩種。公稱直徑是指所連接的壓力管道直徑,顯然螺紋大徑比公稱直徑大。 1/4,1/2,1/8是英制螺紋的公稱直徑,單位是英寸。
主要參數:
壓力感測器的種類繁多,其性能也有較大的差異,如何選擇較為適用的感測器,做到經濟、合理的使用。
額定壓力范圍 額定壓力范圍是滿足標准規定值的壓力范圍。也就是在最高和最低溫度之間,感測器輸出符合規定工作特性的壓力范圍。在實際應用時感測器所測壓力在該范圍之內。
最大壓力范圍 最大壓力范圍是指感測器能長時間承受的最大壓力,且不引起輸出特性永久性改變。特別是半導體壓力感測器,為提高線性和溫度特性,一般都大幅度減小額定壓力范圍。因此,即使在額定壓力以上連續使用也不會被損壞。一般最大壓力是額定壓力最高值的2-3倍。
損壞壓力 損壞壓力是指能夠加在感測器上且不使感測器元件或感測器外殼損壞的最大壓力。
線性度 線性度是指在工作壓力范圍內,感測器輸出與壓力之間直線關系的最大偏離。
壓力遲滯 為在室溫下及工作壓力范圍內,從最小工作壓力和最大工作壓力趨近某一壓力時,感測器輸出之差。
溫度范圍 壓力感測器的溫度范圍分為補償溫度范圍和工作溫度范圍。補償溫度范圍是由於施加了溫度補償,精度進入額定范圍內的溫度范圍。工作溫度范圍是保證壓力感測器能正常工作的溫度范圍。
技術參數 (量程15MPa-200MPa)參數 單位 技術指標 參數 單位 技術指標靈敏度 mV/V 1.00.05 靈敏度溫度系數 ≤%FS/10℃ 0.03
非線性 ≤%FS 0.02~0.03 工作溫度范圍 ℃ -20℃~+80℃
滯後 ≤%FS 0.02~0.03 輸入電阻 Ω 40010Ω
重復性 ≤%FS 0.02~0.03 輸出電阻 Ω 3505Ω
蠕變 ≤%FS/30min 0.02 安全過載 ≤%FS 150% FS
零點輸出 ≤%FS 2 絕緣電阻 MΩ ≥5000MΩ(50VDC)
零點溫度系數 ≤%FS/10℃ 0.03 推薦激勵電壓 V 10V-15V 需要多方面考慮,比如: 適用范圍、結構規格、安裝程序。
就適用范圍來說: 用於對人體有創血壓如動脈壓、中心靜脈壓、肺動脈壓、左冠狀動脈壓多種壓力進行監測,直接獲得血壓這一生理參數,為臨床對疾病的診斷、治療和愈後估計提供客觀依據。
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可以咨詢麥克感測器股份有限公司,謝謝!
㈣ 壓力感測器工作原理是什麼
壓力感測器工作原理
1 、應變片壓力感測器原理
力學感測器的種類繁多,如電阻應變片壓力感測器、半導體應變片壓力感測器、壓阻式壓力感測器、電感式壓力感測器、電容式壓力感測器、諧振式壓力感測器及電容式加速度感測器等。
電阻應變片是一種將被測件上的應變變化轉換成為一種電信號的敏感器件。電阻應變片應用最多的是金屬電阻應變片和半導體應變片兩種。通常是將應變片通過特殊的粘和劑緊密的粘合在產生力學應變基體上,當基體受力發生應力變化時,電阻應變片也一起產生形變,使應變片的阻值發生改變,從而使加在電阻上的電壓發生變化。一般這種應變片都組成應變電橋,並通過後續的儀表放大器進行放大,再傳輸給處理電路(通常是A/D 轉換和CPU )顯示或執行機構。
2 、陶瓷壓力感測器原理
陶瓷壓力感測器 壓力直接作用在陶瓷膜片的前表面,使膜片產生微小的形變,厚膜電阻印刷在陶瓷膜片的背面,連接成一個惠斯通電橋(閉橋),由於壓敏電阻的壓阻效應,使電橋產生一個與壓力成正比的電壓信號。
3 、擴散硅壓力感測器原理
工作原理:被測介質的壓力直接作用於感測器的膜片上(不銹鋼或陶瓷),使膜片產生與介質壓力成正比的微位移,使感測器的電阻值發生變化, 用電子線路檢測這一變化,並轉換輸出一個對應於這一壓力的標准測量信號。
4 、藍寶石壓力感測器
利用應變電阻式工作原理,採用硅- 藍寶石作為半導體敏感元件,具有良好的計量特性。
5 、壓電壓力感測器原理
壓電感測器中主要使用的壓電材料包括有石英、酒石酸鉀鈉和磷酸二氫胺。其中石英(二氧化硅)是一種天然晶體,壓電效應就是在這種晶體中發現的,在一定的溫度范圍之內,壓電性質一直存在,但溫度超過這個范圍之後,壓電性質完全消失(這個高溫就是所謂的 「居里點」)。由於隨著應力的變化電場變化微小(也就說壓電系數比較低),所以石英逐漸被其他的壓電晶體所替代。
㈤ 靜力觸探測試法的基本原理
一、靜力觸探機理
靜力觸探自問世以來,儀器幾經更新換代,觸探機理研究也很活躍。如:1974年和1978年召開了二屆歐洲觸探會議(ESOFT);1988年又召開了第一屆國際觸探會議(ISOPT)。同時,歷屆國際土力學與基礎工程會議、國際工程地質大會,以及近年來的國際地質大會的論文集中,都有原位測試及觸探機理的研究文章;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也有不少單位進行了這方面的工作,如:同濟大學、鐵道部科學研究院、第四勘測設計院、長沙鐵道學院、原長春地質學院[2]、中國地質大學[3]及武漢水利水電大學等,都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發表了論文,出版了專著或教材。
靜力觸探機理的試驗和理論研究,對其測試方法和成果應用,都有直接的關系。因此觸探機理研究是很有意義的。但由於土的性質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以及觸探時產生的土層大變形等,都對機理研究帶來很大困難。因此,到目前為止,觸探機理的理論研究成果遠不盡人意,仍然處於探索階段中。目前,大部分已知的理論都是在飽和粘土中、且於不排水貫入條件下或在純砂中排水貫入條件下得到的。這些理論可歸並成以下幾類:①承載力理論;⑦孔穴擴張法;③應變路徑法;④其他方法。下面將簡單分析和評價這些方法。
1.承載力理論
由於CPT類似於樁的作用過程,很早就有人嘗試借用深基礎極限承載力的理論,來求解CPT的端阻qc,這就是所謂的承載力理論(bearing capacitytheory),簡稱BCT。該法把土體作為剛塑性材料,根據邊界受力條件給出滑移線場,或根據試驗或經驗假定滑動面,用應力特徵線法或按極限平衡法求出極限承載力。BCT得到的qc一般可以表達為:
土體原位測試與工程勘察
式中:Cu為土的不排水抗剪強度;
BCT承載力理論(Bearing capacitytheories)思路的發展是從平面應變、修正平面應變到軸對稱承載力理論。
對該方法可做如下的評價:
(1)BCT和穩定貫入有差別,前者是用於極限破壞狀態的理論;後者是破壞已發生的過程。
(2)滑移線法、極限平衡法都是應力靜定的。求qc時沒有直接考慮塑性區內的變形,也就不能考慮壓縮性、剪脹和壓碎效應。兩者考慮的都是靜態載入,並且沒有涉及貫入所產生的高的垂直和水平應力。
(3)只有在整體剪切破壞的土體中,才能出現完整的破壞面,才能用滑移線法或極限平衡法求解。對於大多數深貫入,土體破壞都包含局部剪切和壓縮,難以觀察到明顯的滑動面。研究者往往採用β等參數來描述這種非完整滑動面,以進行修正。
(4)據剛塑性滑移線法,在塑性破壞之前,土作為剛體無變形,當受力加到極限時,滑移線場內整體塑性流動。顯然,這與實際不符,土本構關系的剛塑性簡化會帶來誤差,但若要考慮彈性變形和應變硬化、軟化效應的關系,將引起數學上的極大困難,就失去了滑移線法的簡捷性了。
(5)可以根據流動法則求出塑性區內土的速率場,並能考慮體積變化的情況復雜。也無人做過,原因是興趣在於qc,而問題是應力靜定的。
(6)BCT不能求解出孔壓。
2.孔穴擴張法
孔穴擴張法(cavities expansionmethods,簡稱CEM)是源於彈性理論中無限均質各向同性彈性體中圓柱形(或球形孔穴)受均布壓力作用問題而形成的觀點。該理論最初用於金屬壓力加工分析,隨後引入土力學中,用柱狀孔穴擴張來解釋夯壓試驗機理和沉樁;用球形孔穴擴張來估算樁基礎的承載力和沉樁對周圍土體的影響。CEM在土力學中已有較深入的應用。
圖3-2 圓孔的擴張
柱(球)穴在均布內壓P作用下的擴張情況,如圖3-2所示。當P增加時,孔周區域將由彈性狀態進入塑性狀態。塑性區隨P值的增加而不斷擴大。設孔穴初始半徑為Rf,擴張後的半徑為Ru及塑性區最大半徑為Rp,相應的孔內壓力最終值為Pu,在半徑Rp以外的土體仍保持彈性狀態。CEM類似於彈塑性力學問題的一般提法,即:列出三組基本方程(平衡微分方程、幾何方程及土本構關系),配以破壞准則及邊界條件求解。各研究者獲得的解之間的差別主要在於問題所涉及的變形程度和本構關系的選擇上。本構關系(含塑性階段流動法則)的選擇是CEM的關鍵,隨土力學理論及計算方法的發展,從簡單到考慮土的許多復雜性質,主要有多個模型。
CEM的主要優點在於:採用柱穴擴張或球穴擴張,把探頭貫入的三維問題簡化模擬成平面應變和球對稱問題;應力、應變和位移僅是徑向坐標變數r的函數,邊界條件極簡單,採用數值方法可以納入各種土本構模型,並可以考慮土的許多復雜性質。它在得到孔壓和考慮在高壓縮性土中貫入時,明顯比BCT具有優勢。可以看出,CEM的思路源於把探頭貫入看作是錐面的連續擴張,並近似用柱面或球面擴張來替代,大大簡化了邊界條件。
CEM的主要缺點在於:①很明顯,在固定位置的孔穴擴張不能模擬垂直向貫入的以下兩個重要特徵:a.土體變形與垂向坐標有關。特別是柱擴不能模擬此點,它得到的位移都在水平面內,而球擴也不能說明位移反向的情況。b.穩定貫入的連續性。因為CEM描述的總是在一個固定位置的擴孔。因此,甚至在最簡單的均質各向同性土中,CEM也不能正確模擬貫入時土中各單元的變形過程(應變路徑)。②目前的CEM方法,沒有考慮到貫入速率的影響,盡管它對Δu(超孔壓)和qc的影響是存在的。
3.應變路徑法
應變路徑法(strain pathmethods,簡稱SPM)是由Baligh領導的小組經過10多年的研究,於1985年正式提出的。SPM旨在為合理解釋和預估樁的貫入、靜力觸探、取土器取土等深層岩土工程問題(相對淺基而言)提供一套集成化、系統化的分析方法。
(1)SPM的基本思想
通過觀察探頭在飽和軟粘土中的不排水貫入,Baligh(1975年)假設,由於深貫入過程中存在嚴格的運動限制(上覆壓力大,探頭周圍土體在高應力水平下深度重塑、強制性流動及不排水條件下土體不可壓縮等),探頭周圍土體的應變受土的抗剪性質影響很小,於是,Baligh稱該類問題是由應變控制的(strain controlled)。後來的理論和試驗也證實了這一假設。
因此,用相對簡單的土性(如各向同性)來估算貫入引起的變形和應變差,在預期合理的范圍內。再利用估算的應變,採用符合實際情形的本構模型條件,就可以計算出近似的應力和孔壓。
對於軸對稱探頭在飽和粘性土中的准靜力貫入,忽略粘性、慣性效應,可將這類由不排水剪切造成的塑性破壞,看作是定向流動問題,即視探頭為靜止不動,土顆粒沿探頭周圍分布的流線向探頭貫入的反方向流動,不同流線上每個單元的變形、應變、應力和孔壓可用一些步驟求出。
(2)SPM對貫入問題的模擬
SPM對穩定貫入問題的模擬的關鍵在於正確預估應變場。目前,都是將土體視為無粘性不可壓縮流體,通過求解土顆粒繞流探頭來估計應變場。這可分兩種情況,即:探頭以速度為u(一般2cm/s)在靜止流體中運動;或速度為u的無窮遠均勻束流零攻角繞流靜止探頭。
解決流體對軸對稱體的繞流,有兩種方法,即:Bankine法和保角映射法。該方法的評價如下:
其優點為:SPM法的優點主要在於首次比較真實地考慮並模擬到了垂向貫入的特徵,克服了CEM的兩個主要缺點。根據基本假設,用錐體繞流的方法獲得應變場,避開了復雜的邊界條件,和在復雜應力路徑下結合本構關系計算的困難。而SPM法的主要缺點在於其基本假設的適用性上。Clark和Meverhof(1972年)及steenfellt(1981年)現場觀測到沉樁對周圍土的徑向位移場影響范圍分別是4倍和8倍樁徑。一些研究者得到的Δu影響范圍為4~25倍樁徑。因此,貫入產生的應變依賴於土性。而目前SPM法實際把其基本假設更推進一步,將貫入時土中的流場,同無粘性不可壓縮流體繞流錐體的流場等同起來。眾所周知,無粘性流不能抵抗任何剪力(無論多麼小),而且土的粘性一般比水大8~16個數量級。所以,用無粘性不可壓縮無旋流體繞流錐體來模擬深貫入產生的流場,只有對於完全飽和的軟粘土才可能有效(指一級近似)。對於OCR(超固結化)>4的硬粘土,貫入時容易產生不連續滑動面,仍用連續的流體運動來模擬就不適合了。若要考慮到粘性和可壓縮性及樁-土界面的摩擦,流動方程的解就很困難。
雖有上述困難,SPM法在構思上還是很巧妙的,它把應變場和應力場分開計算,為解決深貫入問題開辟了一條新途徑,故很有發展前景。運用它已得到了不少有用成果,如在估算qc的承載力系數和估算Δu,這方面可參考Baligh的文章。
二、靜力觸探探頭的工作原理
1.探頭——地層阻力感測器
靜力觸探探頭亦稱地層阻力感測器,它是量測地基土貫入阻力的關鍵部件。是貫入過程中直接感受土的阻力,將其轉變成電信號,然後再由儀表顯示出來的元件。為實現這一過程,可採用不同型號的感測器,其中電阻應變式感測器最為常用。電阻應變式感測器應用了虎克定律、電阻定律和電橋原理製成。
2.靜力觸探測試地的機電原理
(1)P→e轉換 探頭(圖3-3)被壓入土中,受地層阻力作用要引起裝在探頭內部的空心柱(變形柱4)的變形;如將空心樁視為一個桿件,則其阻力與變形的關系,可用虎克定律表達為:
土體原位測試與工程勘察
或
σ=Eε (3-3)
式中:E是材料的彈性模量;F是空心柱的截面積;P為探頭所受的壓入阻力;ε為在壓力P下空心柱產生的應變;L為空心柱有效變形長度。對於給定探頭,兩者均已給定。因此,只要測得應變ε就可以求得應力σ的大小,進而也就知道受力P的大小了。
(2)ε→ΔR 轉換為了測得 ε,在空心樁的外周貼上一個阻值為 R 的電阻應變片(圖3-4)。空心樁受拉力而產生變形,電阻絲也隨之變長。根據電阻定律的公式知:
土體原位測試與工程勘察
式中:L為電阻絲的長度;ρ為電阻絲的電阻率。由於空心樁受力產生ΔL的變化,那麼相應電阻R值也將引起ΔR的變化,其關系可表達成:
土體原位測試與工程勘察
式中:K為電阻應變片的靈敏系數。
圖3-3 單橋探頭結構示意圖
圖3-4 應變與電阻變化的轉換
(3)ΔR→ΔU轉換 公式(3-5)表明:已實現了由非電量ε 到電量ΔR 的轉換。但是鋼材在彈性范圍內的變形很小,因而引起的電阻變化ΔR值也是很小的。利用微小的電阻變化去精確計量力的變化很困難,故轉而需要利用電橋原理,在空心樁上貼上一組應變片,再經放大器放大,來實現微電壓的測量。
下面分析一下電橋原理:電橋線路如圖3-5所示。電橋電壓為U,R2上的電壓降為UBC。在ABC或ADC迴路中,電阻R1、R2串聯,電流為I1,由歐姆定律可知:
土體原位測試與工程勘察
因此,BC電位差為:
土體原位測試與工程勘察
同理,在ADC迴路上,DC的電位差UDC:
土體原位測試與工程勘察
電橋的輸出電壓ΔU為UBC與UDC之差,即:
土體原位測試與工程勘察
圖3-5 電橋原理
顯然,為了使電橋平衡,即輸出電壓為零(檢流計無電流),應有:
R2·R4-R1·R3=0; 或 R1·R3=R2·R4 (3-7)
式(3-7)即為電橋平衡條件。
下面進一步分析輸出電壓ΔU與電阻變化ΔR,進而與變形ε之間的關系。
分析的對象是等橋臂全橋測量電路,每臂一片,即R1=R2=R3=R4。顯然,不受力時,滿足電橋平衡條件。四片的貼法如圖3-6所示,即:R2和R4順著空心柱軸線方向貼,使之有正的變化;R1和R3橫著空心柱貼,使之有負的變化,四片互為補償。這樣組成的電橋,經推導得知,其輸出ΔU的表達式為:
土體原位測試與工程勘察
很顯然,式中Kε(1-μ)是非線性項,就是說上式中ΔU並不與ε成正比。對於阻值不大的常規應變片,由於K值較小(2左右),即使應變較大,Kε(1-μ)項也是很小的,故可將其略去,這樣式(3-8)就變成為:
土體原位測試與工程勘察
對於兩片受拉、兩片不受力的全橋測量電路,不難證明其輸出電壓ΔU與應變ε的關系為:
土體原位測試與工程勘察
分析以上兩式,可看出:在K、ε和U都相同的條件下,僅由於應變片貼法不同,前者輸出電壓是後者的(1-μ)倍。為獲得較大的輸出,目前靜探頭里的應變片都採用前一種貼法。
由式(3-9)或式(3-10)可知,電橋輸出電壓ΔU與應變片靈敏系數K,應變數ε及供橋電壓U成正比。對一定的感測器,組橋方式已經確定,K、ε都是常數,在選定工作電壓U的情況下,ΔU只隨空心柱應變ε的大小而變化。再聯繫到式(3-2),容易看出,由於E、F也已確定,輸出電壓ΔU就只隨空心柱受力P的大小而變化了。
綜上所述,靜力觸探通過地層阻力→空心柱變形→電阻變化→電壓變化→施入電子記錄儀表等一系列轉換,可實現測定土的強度等目的。
3.探頭的結構類型
探頭是靜力觸探儀測量貫入阻力的關鍵部件,有嚴格的規格與質量要求。一般分圓錐形的端部和其後的圓柱形摩擦筒兩部分。目前國內、外使用的探頭可分為三種形式:
(1)單用(橋)探頭: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探頭型式,只能測量一個參數,即比貫入阻力ps,解析度(精度)較低,見圖3-3和圖3-8。
(2)雙用(橋)探頭:它是一種將錐頭與摩擦筒分開,可以同時測量錐頭阻力qc和側壁摩阻力fs兩個參數的探頭,解析度較高,見圖3-7和見圖3-8。
圖3-6 四壁工作的全橋電路
圖3-7 雙橋探頭示意圖
圖3-8 靜力觸探探頭類型
(3)多用(孔壓)探頭:它一般是將雙用探頭再安裝:一種可測觸探時所產生的超孔隙水壓力裝置——透水濾器和一種測量孔隙水壓力的感測器。解析度最高,在地下水位較淺地區應優先採用。
探頭的錐頭頂角一般為60°,底面積為10cm2,也有15cm2或者20cm2。錐頭底面積越大,錐頭所能承受的抗壓強度越高;探頭不易受損;且有更多的空間安裝其他感測器,如:測孔斜、溫度和密度的感測器。在同一測試工程中,宜使用統一規格的探頭,以便比較。建標(CECS 04:88)《靜力觸探技術標准》中的有關規定,見表3-1和表3-2所列。
圖3-9展示的是一組實物探頭,有10cm2單雙橋探頭、15cm2單雙橋探頭和50×100mm2電測十字板頭感測器(Probe andVane Sensor)。
表3-1 單橋和雙橋探頭的規格
表3-2 常用探頭規格
4.有關探頭設計的問題
對此問題扼要說明幾點:
(1)探頭空心柱與其頂柱應有良好接觸,採用頂柱接觸最好,可使感測器受力均勻,也容易加工。
(2)加工空心柱(彈性元件)的鋼材應具有強度高、彈性好、性能穩定、熱膨脹系數小及耐腐蝕等特徵。國內一般選用60 Si2Mn(彈簧鋼)和40 CrMn鋼製作空心柱。其他部件可採用40 Cr或45號鋼,需作好熱處理。
(3)由式(3-2)可知,空心柱應變數的大小和地層阻力及空心柱環形截面積有關。在相同地層阻力的情況下,應變數越大(也就是越靈敏),它能承受的最大荷載也就會愈小。要兼顧這兩者,如前所述,可以選擇好的鋼材。但這還不夠,為適應不同地區、不同軟硬土層貫入的需要,目前廠家一般均生產幾種不同額定荷載(當空心柱材料一定時,就相當於不同截面積)的探頭選用。一般在軟土地區可選用額定荷載小一些的比較靈敏的探頭;反之,則選用額定荷載大一些的探頭。
圖3-9 實物探頭照片
(4)鐵道部《靜力觸探技術規則(TBJ37-93》規定:探頭規格、各部加工公差和更新標准應符合該規則的要求。
(5)探頭的絕緣性能,應符合下列規定;探頭出廠時的絕緣電阻應大於500MΩ,並且在500kPa水壓下恆壓2h後,其絕緣電阻仍不小於500MΩ。用於現場測試的探頭,其絕緣電阻不得小於20MΩ。
(6)對於各種探頭,自錐底起算,在1000mm長度范圍內,任何與其連接的桿件直徑不得大於探頭直徑;為降低探桿與土的摩擦阻力而需加設減摩阻器時,亦只能在此規定范圍以上的位置設置。
(7)探頭貯存應配備防潮、防震的專用探頭箱(盒),並存放於乾燥、陰涼的處所。
5.電阻應變片及粘合劑
圖3-10 箔式電阻應變片
目前普遍用箔式電阻應變片(圖3-10)製作感測器,這種片子具有放熱性好、允許通過電流較大(因而可使用較大的輸入電壓。從而得到較大的輸出電壓)、疲勞壽命長、柔性好、蠕變性小等優點。絲式膠基電阻應變片也可採用,但半導體應變片用的很少,因它存在非線性大、溫度穩定性差等嚴重缺點,不能滿足對感測路的有關質量要求。
用電阻應變儀量測時,可選用120Ω的片子。利用自動記錄儀時,可選用240Ω或360Ω的片子。四片阻值盡量相等,差值最大不要越過0.1Ω,否則對電橋初始平衡不利。可使用直流單電橋等儀器來測量應變片阻值大小。
適合粘貼應變片的粘合劑的種類繁多。目前使用酚醛類粘合劑1720膠較普遍;聚醯亞胺粘合劑也在使用。選用粘合劑應注意使其與應變片膠基相一致。
有關具體貼片工藝這里就不介紹了,因為目的國內已有多種規格型號的商品化感測器由工廠生產出來,供廣大工程技術人員選用,其質量一般較好,價格也不貴,除特殊情況外,已不必由使用者去製作它了。
6.溫度(t)對感測器的影響及補償方法
感測器在不受力的情況下,當溫度變化時,應變片中電阻絲(亦稱線柵)的限值也會發生變化。與此同時,由於線柵材料與空心柱材料的線膨脹系數不一樣,使線柵受到附加拉伸或壓縮,也會使應變片的阻值發生變化。綜合起來,一個貼在空心柱上的應變片因溫度(t)變化而引起阻值變化的關系可表達成:
土體原位測試與工程勘察
式中:αt為貼在空心柱上的應變片的電阻溫度系數。聯繫到式(3-5),應變片由於溫度變化而產生的熱輸出εt為:
土體原位測試與工程勘察
這種熱輸出是和地層阻力無關的,因此必須設法消除才會使測試成果有意義。在靜探技術中,通過採用以下兩種辦法,基本上可以把溫度對感測器的影響,控制在測試精度允許之內。除此之外,溫度自補償應變片在有條件時也可積極使用。
(1)橋路補償法 就是在製作感測器時精選四片為一批次、規格、阻值、靈敏系數的應變片,以相同的粘接劑和貼片工藝,貼在空心柱上,組成全橋四臂測量電路(四個工作片互為補償,或兩個工作片,兩個補償片),使溫度變化時,補償片和工作片的(ΔR/R)相等,這就起到了溫度補償作用。
(2)溫度校正方法 就是在野外操作時測初讀數的變化,內業資料整理時,將其消除。
㈥ 消防管道壓力測試步驟
1.測試點設在系統管網最低點,對管網注水,將管網內空氣排凈,並緩慢升壓,版達到試權驗壓力後,穩壓30min後,管網無泄漏、變形且壓力降≤0.05MPa;
2.系統設計壓力≤1.0MPa時,水壓強度試驗壓力=1.5*設計工作壓力且≥1.4MPa;
3.系統設計壓力>1.0MPa時,水壓強度試驗壓力=設計工作壓力 0.4 MPa。
水壓嚴密性試驗
4.環境溫度不宜<5℃,當<5℃,水壓試驗應採取防凍措施;
5.試驗壓力=設計壓力,穩壓24h,應無泄漏。
6.氣壓嚴密性試驗
介質宜用空氣或氮氣,試驗壓力=0.28 MPa,且穩壓24h,壓力降≤0.01 MPa。
(6)設計一種測量骨間隙壓力的裝置擴展閱讀:
水壓試驗條件
自動噴水系統水壓強度和水壓嚴密性試驗除對系統管網進行實驗外,也可將回填的水源干管、進戶管和室內埋地管道等一並納入試驗范圍,所有管網全數測試;
① 環境溫度≥5℃,當<5℃,採取防凍措施,確保水壓試驗正常進行;
② 系統設計壓力≤1.0MPa時,水壓強度試驗壓力=1.5*設計工作壓力且≥1.4MPa;
③ 系統設計壓力>1.0MPa時,水壓強度試驗壓力=設計工作壓力 0.4 MPa。
㈦ 人體外骨骼這種高科技,它的原理是什麼
通過感測器和復信息處理器制的共同處理,最後能傳輸出能量。
人體外骨骼或稱動力外骨骼是一種由鋼鐵的框架構成並且可讓人穿上的機器裝置,這個裝備可以提供額外能量來供四肢運動。別稱:強化服、動力服(Power Suit)、動力裝甲(Power armor或Powered armor)等。憑借這套「服裝」,人類就可以成為所謂的「鐵人」。
動力外骨骼更傾向於軍用,除了能夠增強人體能力的這一基本功能外,還要具有良好的防護性、對復雜環境的適應性以及輔助火力、通信、偵查支持等軍用功能。
(7)設計一種測量骨間隙壓力的裝置擴展閱讀
動力服——
動力服是設計成用來保護穿戴者的,例如為了保護士兵或建築工而設計,或設計用來進行救援身處險境的人員上。廣泛一些的用途則是用來做為義肢與幫助老弱者行動。
其它的用途則是用來進行救援行動,就像在一棟要倒塌的建築物里,這個裝置可以提供給工人很大的力量來舉起重物,同時保護它不被落下的碎石砸傷。在日本,有銀行為需常搬運沉重鈔票及硬幣的員工配備外骨骼,以降低身體負擔。
㈧ 壓力感測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壓力感測器(Pressure Transcer)是能感受壓力信號,並能按照一定的規律將壓力信號轉換成可用的輸出的電信號的器件或裝置。 壓力感測器通常由壓力敏感元件和信號處理單元組成。按不同的測試壓力類型,壓力感測器可分為表壓感測器、差壓感測器和絕壓感測器。 -摘自JJG860-2015 壓力感測器是工業實踐中最為常用的一種感測器,其廣泛應用於各種工業自控環境,涉及水利水電、鐵路交通、智能建築、生產自控、航空航天、軍工、石化、油井、電力、船舶、機床、管道等眾多行業,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些常用感測器原理及其應用。另有醫用壓力感測器。
重載壓力感測器是感測器中一種,但是我們很少聽說這種壓力感測器,它通常被用於交通運輸應用中,通過監測氣動、輕載液壓、制動壓力、機油壓力、傳動裝置、以及卡車/拖車的氣閘等關鍵系統的壓力、液力、流量及液位來維持重載設備的性能。
重載壓力感測器是一種具有外殼、金屬壓力介面以及高電平信號輸出的壓力測量裝置。許多感測器配有圓形金屬或塑料外殼,外觀呈筒狀,一端是壓力介面,另一端是電纜或連接器。這類重載壓力感測器常用於極端溫度及電磁干擾環境。工業及交通運輸領域的客戶在控制系統中使用壓力感測器,可實現對冷卻液或潤滑油等流體的壓力測量和監控。同時,它還能夠及時檢測壓力尖峰反饋,發現系統阻塞等問題,從而即時找到解決方案。
重載壓力感測器一直在發展,重載壓力感測器為了能夠用於更加復雜的控制系統,設計工程師必需提高感測器精度同時需要降低成本便於實際應用等要求。
1、壓阻式壓力感測器
電阻應變片是壓阻式應變感測器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金屬電阻應變片的工作原理是吸附在基體材料上應變電阻隨機械形變而產生阻值變化的現象,俗稱為電阻應變效應。
2、陶瓷壓力感測器
陶瓷壓力感測器基於壓阻效應,壓力直接作用在陶瓷膜片的前表面,使膜片產生微小的形變,厚膜電阻印刷在陶瓷膜片的背面,連接成一個惠斯通電橋,由於壓敏電阻的壓阻效應,使電橋產生一個與壓力成正比的高度線性、與激勵電壓也成正比的電壓信號,標準的信號根據壓力量程的不同標定為2.0/3.0/3.3mV/V等,可以和應變式感測器相兼容。
3、擴散硅壓力感測器:
擴散硅壓力感測器工作原理也是基於壓阻效應,利用壓阻效應原理,被測介質的壓力直接作用於感測器的膜片上(不銹鋼或陶瓷),使膜片產生與介質壓力成正比的微位移,使感測器的電阻值發生變化,利用電子線路檢測這一變化,並轉換輸出一個對應於這一壓力的標准測量信號。
4、藍寶石壓力感測器:
利用應變電阻式工作原理,採用硅-藍寶石作為半導體敏感元件,具有無與倫比的計量特性。因此,利用硅-藍寶石製造的半導體敏感元件,對溫度變化不敏感,即使在高溫條件下,也有著很好的工作特性;藍寶石的抗輻射特性極強;另外,硅-藍寶石半導體敏感元件,無p-n漂移。
5、壓電式壓力感測器:
壓電效應是壓電感測器的主要工作原理,壓電感測器不能用於靜態測量,因為經過外力作用後的電荷,只有在迴路具有無限大的輸入阻抗時才得到保存。實際的情況不是這樣的,所以這決定了壓電感測器只能夠測量動態的應力。
㈨ 骨科學的影響骨折癒合的因素
骨科學
血液供應:骨折部位的血供和骨膜狀態直接關繫到骨折癒合的進程。因此在治療骨折時應防止任何對局部血供的進一步破壞。使用低接觸接骨板,有利於術後板下骨血供的重建。血供在骨發生過程中起兩方面的重要作用:營養供應和提供能分化為成骨細胞的幹細胞。骨折後被破壞血管的重建需要幾周時間,而骨痂形成先於新血管長入,因此早期骨痂的營養取決於殘存血管的延伸。參與骨折修復的細胞來源於骨膜等處,骨折治療時骨膜的廣泛剝離會延緩骨折癒合的進程。
未移位的骨折,新血管的來源可能是髓腔,而在移位骨折,營養骨痂的新血管大部分來源於周圍軟組織內的脈管系統。因此,骨折時周圍肌肉的失血管化是骨折延遲癒合的一個重要誘因。 髓內釘安放時對骨折部的血供有一定影響,但通過骨膜和周圍軟組織血管的長入,骨折部位血供會重新建立。對於創傷較重的開放性骨折,髓內釘應用時應不擴髓以盡量減少對皮質血供的進一步干擾。
牽張:骨折端的過分牽張可影響骨折癒合。Urist 估計骨折間隙大於0.5cm時,骨折癒合時間要延遲到12-18個月,因為此時骨痂須跨接較大的間隙。臨床上接骨板螺絲釘固定可阻礙骨端吸收後的接觸,過分牽引、軟組織嵌入都可造成骨折間隙過大。寬大的骨折間隙中將充滿緻密纖維組織,骨的發生受阻,最終形成不癒合。但在適當的力學和生物學條件下,較大的間隙內也可形成骨性癒合,即所謂的牽張癒合,或稱延長癒合。這些條件包括:骨膜相對完整、骨端血供良好、牽拉的力量必須連續穩定,其它方向的力必須控制。這時的骨折癒合方式為膜內骨化,參與骨折癒合的細胞來自骨外膜、骨內膜等處。臨床上延長癒合常見於肢體延長、畸形糾正、缺損充填,以及治療某些伴有短縮的骨不癒合治療時。除少數情況,如骨折同時伴有較大缺損外,延長癒合的治療方式不適用於新鮮骨折。 壓縮:適當的壓力可促進骨的生長,而過分的壓力則會引起小梁骨顯微骨折、局部缺血、骨吸收、甚至骨壞死。有效的壓縮可提供骨折端充分的穩定性,而取得這樣的穩定至少需要70-120kg/cm3的壓力。骨折端的穩定防止了斷端間的活動,壓縮還有利於減少骨折間隙,這些都有利於骨折癒合。
在絕對加壓固定、骨折端血供良好的情況下,骨折可獲一期癒合。但必須注意,在這樣的壓縮系統固定下,骨折端的壞死吸收可達7 -12mm,將使沒有滑動裝置的壓縮固定基本失效,反而會阻礙骨折端的接觸,延長骨折癒合時間。絕對加壓固定的另一個問題是其應力遮擋效應,在骨折癒合的後期會使板下骨喪失必要的應力刺激,從而誘發局部骨質疏鬆和力學性能下降,而有接骨板疲勞折斷和接骨板取出後再骨折的危險。因此,大約在術後1年需及時去除絕對固定裝置,或採用剛度可逐漸衰減的接骨板-螺釘系統。
感染:感染所致的組織破壞和長期充血可造成骨折端和軟組織壞死以及骨吸收,骨折癒合的正常程序被干擾和延長,嚴重時骨折癒合停止。可引起骨髓炎並可能形成死骨和竇道。 用手壓迫止血:如出血量較大,應以手將出血處的上端壓在鄰近的骨突或骨幹上。
用清潔的紗布、布片壓迫止血,再以寬的布帶纏繞固定,要適當用力但又不能過緊。不要用電線、鐵絲等直徑細的物品止血。
如有止血帶,可用止血帶止血。如無止血帶可用布帶。上肢出血時,止血帶應放在上臂的中上段,不可放在下1/3或肘窩處。以防損傷神經。下肢止血時,止血帶宜放在大腿中段不可放在大腿下1/3、膝部或腿上段。傷止血帶時,要放置襯墊。上止血帶的時間上肢不超過1小時,下肢不超過1個半小時。
骨科學 傷肢的位置:盡可能保持傷肢於傷後位置,不要任意牽拉或搬運病人。
固定器材的選擇:最好用夾板固定,如無夾板可就地取材。在山區可用木棍、樹枝,在工廠可用紙板或機器的桿柄,再戰地可用槍支。再一無所有的情況下,可利用自身固定,如上肢可固定在軀體上,下肢可利用對側固定。手指可與鄰指固定。 常見不同部位骨折的臨時固定方法:
肩部骨折:可將上臂固定於胸側,前臂用頸腕帶懸吊。
上臂骨折:上臂骨折可用前後夾板固定,屈肘懸吊前臂於胸前。如無夾板,也可屈肘將上臂固定與胸部。
前臂及腕部骨折:前臂及腕部背側放一夾板。用綳帶或布帶纏繞固定,並屈肘、懸吊前臂於胸前。
髖部及大腿骨折:夾板放在上肢外傷,上自腋下,下至踝上,用綳帶纏繞固定,也可用兩側並攏中間放襯墊,用布帶捆紮固定。
小腿骨折:內外側放夾板,上端超過膝關節,下端到足跟。再纏繞固定。
軀幹部骨折:傷員應平卧於硬板上,最好仰卧位,兩側放沙墊等物防止滾動。 1、現場搬運
單純的顏面骨折、上肢骨折,在做好臨時固定後可挽扶傷員離開現場。
膝關節以下的下肢骨折,可背運傷員離開現場。
頸椎骨折:一人雙手托住枕部、下頜部,維持頸部傷後位置,另兩人分別托起腰背部、臀部及下肢。
胸腰椎骨折:一人托住頭頸部,另兩人分別於同側托住胸腰段及臀部,另一人托住雙下肢,維持脊柱傷後位置。
髖部及大腿骨折:一人雙手托住腰及臀部,傷員用雙臂抱住救護者的肩背部,另一人雙手托住傷員的雙下肢。
2、途中搬運
傷員在車上宜平卧,一般情況下,禁用頭低位。以免加重腦出血、腦水腫,如遇昏迷病人,應將其頭偏向一側,以免嘔吐物吸入氣管,發生窒息。
頭部應與車輛行進的方向相反,以免暈厥,加重病情。
後送中如病人有生命危險,應一邊搶救一邊後送。
㈩ 實驗方案設計
一、 實驗內容
考慮不同庫水升降條件下,「浸泡—風干」循環作用對岩石試樣實驗, 對每一期試樣進行單軸或三軸實驗, 得出在不同水位升降條件下對岩體力學參數的影響規律, 及在不同「浸泡—風干」循環期次作用下力學參數劣化規律。
二、 試驗岩樣
試驗所用砂岩取自三峽庫區秭歸沙鎮溪鎮白水河滑坡, 為侏羅繫上沙溪廟組砂岩。在同一個岩層開出較大片的岩塊, 並在現場切割成小塊運回試驗室鑽心取樣。 根據《工程岩體試驗方法標准》(GB/T50266—99)、 《水利水電工程岩石試驗規程》(SL264—2001)以及國際岩石力學學會推薦標准, 同時滿足RMT-150C岩石力學試驗系統三軸試驗岩樣規格要求, 經過細心切磨製成尺寸為Φ50mm×100mm圓柱形試件。 試樣的精度嚴格滿足規范要求: 高度、 直徑偏差≤±0.3mm, 試件兩端面不平整度≤±0.05mm(圖5-1)。
岩石礦物鑒定結果為絹雲母中粒石英砂岩(圖5-2), 孔隙式鈣質膠結結構, 基質具微細鱗片變晶結構的中粒砂狀結構。 岩石由石英、 長石、 岩屑、 雲母等組成。 碎屑組分有燧石岩屑, 次角-次圓狀, 粒徑0.3mm, 佔10%; 石英碎屑, 次角-次圓狀, 均勻分布,粒徑0.3~0.5mm, 佔80%; 基質組分為絹雲母, 佔10%。
圖5-9 有壓岩石溶解儀的結構圖
圖5-10 水壓力室俯視圖
圖5-11 控制箱
YRK-1岩石溶解試驗儀為本試驗開發的一種模擬庫水壓及庫水升降條件下岩石溶解試驗儀, 下面將對該儀器進行詳細的介紹。
(1)一種模擬庫水壓力條件的儀器的研製
本實驗儀器為一種模擬庫水壓力狀態下水-岩作用的實驗裝置, 模擬蓄水後庫岸岩(土)體所受水壓力環境, 通過考慮不同水壓力及水位升降條件下的岩石-水作用的浸泡實驗, 研究庫水條件下的水-岩作用及力學損傷特徵。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 本儀器製作由岩石溶解室(壓力室), 動、 靜水模擬控制系統, 壓力控制系統, 壓力感測帶等組成。
水壓力室: 主要由底座、 圓柱形水壓力室和蓋板組成, 底板與蓋板之間分布有八根加固螺栓, 通過密封墊圈將圓柱形水壓力室固定在底座和蓋板之間。水壓力室採用不銹鋼和有機玻璃製作, 以便承受較大壓力。
壓力控制系統: 由內部壓力傳導系統和外部壓力控制系統組成。在水壓力室底部安裝一個壓力感測帶與外部壓力控制系統相接, 該壓力感測帶與外部壓力控制系統相連; 外部壓力控制系統由供壓裝置和高精度壓力表以及壓力傳導管道組成, 通過高精度壓力表將15MP壓力轉變為0~1.4MP(量程范圍)的壓力傳遞到壓力感測帶(穩壓狀態), 通過壓力感測帶將壓力傳遞給水, 進而控制水壓力室中的水壓, 滿足實驗要求達到的壓力狀態。
動、 靜水模擬控制系統: 該系統由穩壓電源、 直流電機、 葉輪組成。 直流電機安裝在水壓力室的底板下部, 通過轉軸與水壓力室內部的葉輪相連。 可以模擬在動水狀態下岩石的溶解特徵, 也可以模擬在靜水狀態下岩石的溶解特徵; 同時, 通過控制直流電機轉速進一步模擬在不同動水狀態下岩石的溶解特徵。 與壓力控制系統組合可以進一步模擬在水庫庫水壓力狀態下(具有一定的流速情況下)的水-岩作用。 同時在水壓力室下部設置水樣採集口, 通過水樣分析研究岩石溶解特徵。
(2)岩石溶解儀操作步驟
a. 壓力室放置試樣。 首先將制備好的岩樣放入水壓力室內, 分層直立或橫卧擺放;蓋上蓋板並將加固螺栓擰緊, 固定好。
b. 壓力室充水。 通過進水管向水壓力室內注水, 注水期間將放氣螺絲打開, 將水壓力室內空氣排除, 直至水漫出注水管後, 封閉進水管, 擰緊放氣螺絲。
c. 控制壓力室水壓力。 連接外部壓力控制系統與內部壓力控制系統, 確認連接完成後, 將總控箱中的氣源壓力調節閥全部放開(擰至最松位置), 放氣閥放到「開」的位置。 緩慢旋轉氣源壓力調節閥, 按照實驗要求調節壓力, 並通過外部壓力系統通過壓力傳到裝置將壓力傳遞給水, 保證水-岩作用是在一定庫水條件下進行。
d. 取出試樣。 完成一個實驗周期之後(實驗流程要求), 獲取試樣之前, 首先關閉總氣源(氮氣瓶), 按照試驗流程調節閥慢慢將氣源壓力減小, 打開放氣閥以及放氣螺絲,使殘余氣體放出。 開放水樣採集口, 獲取足夠水樣供分析。 取出岩樣做相應分析。
(3)岩石溶解試驗儀的特點
該儀器製作的優點是: 結構簡單、 易操作、安全可靠, 可以模擬庫區岩體所處不同水壓力環境, 根據需要保持或調節水壓力狀態模擬庫水位升降; 設置動、 靜水模擬控制系統, 以模擬庫水擾動; 設置取水管道, 以便分析離子濃度的變化。
該儀器可以模擬在庫水升降條件及水壓力狀態下岩石所處的水環境, 為研究庫水條件下水-岩作用機理及力學特性而提供一套室內實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