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化學中電解水的實驗誰能仔細的講解一下
水電離產生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
在外接電源作用下
氫離子得電子生成氫氣
氫氧根離子失電子生成水和氧氣
合起來就是水生成氫氣和氧氣
——————————————
高中化學中相關方程式如下:
水的電離:H2O=可逆=H++OH-
陰極:2H++2e-=H2↑
陽極:2OH-+2e-=H2O+O2↑
電池反應:2H2O=2H2↑+O2↑
Ⅱ 課本實驗電解水,該實驗的目的是()。實驗時,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和氫氧化鈉,目的是()。實驗時,
課本實驗電解水,該實驗的目的是(證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實驗時,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和氫氧化鈉,目的是(增強水的導電性)。實驗時,觀察到的現象是(正)極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正極是(氧氣);將燃著木條移近負極氣體,負極氣體能(燃燒),火焰呈(淡藍色),這是(氫氣)。該變化的文字表達式是(氫氣+氧氣 —點燃→ 水)。由此得到的結論是(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生產水)。你得到這個結論的依據是(電解水得到氫氣和氧氣)。
Ⅲ 電解水加入稀硫酸目的
純水的導電能力弱,實驗慢,因此在電解水時常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氫氧化鈉,以增強水的導電性;電解水一段時間後,水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稀硫酸的酸性增強,當溶液的pH小於7時,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強,故溶液的pH逐漸減小.
故答案為:增強水的導電性;減小.
Ⅳ 在電解水的實驗時常常加入硫酸鈉或氫氧化鈉目的是什麼
(1)由電解水的簡易裝置可知,與A極相連的試管中產生的氣體較多,是氫氣,則A為電源的負極;實驗時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鈉或氫氧化鈉的目的是增強水的導電性;
(2)在凈化水時,水中含有的不溶性固體大顆粒雜質可以通過沉降除去,不溶性小顆粒固體雜質可以通過過濾除去,通過吸附可除去色素和異味,投葯消毒可以除去細菌微生物,在凈化水時一般不用蒸餾.所以按凈化過程排序為:②①⑤③.
故答為:(1)負,增強水的導電性;(2)②①⑤③.
Ⅳ 電解水實驗中 向水中滴入硫酸或氫氧化鈉溶液的目的是
電解水時,電源應為(低壓直流電源);實驗時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氫氧化鈉,其目的是(增加溶液的導電性.
電解水時,是水中的H+和OH-參加反應,但水中的兩種離子濃度小,電解的速度就慢,當溶液中有現成的H+或OH-離子時,就可以直接參與反應,增大反應速率.)
Ⅵ 課本上電解水的實驗目的是 A.證明氧氣具有助燃性 B.證明氫氣具有可燃性 C.探究使水分解的條件
因為水電解的反應條件是通電,排除AB,水電解的條件就是通電,排除C,故選D
Ⅶ 如圖,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1)事先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氫氧化鈉的目的是______.(2)在負極上得到的氣體
(1)由於氫氧化鈉在水中能解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事先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氫氧化鈉的目的是:增強水的導電性.
(2)在負極上得到的氣體能燃燒,是氫氣,在正極上得到的氣體用帶火星的木條來檢驗,是氧氣,同溫同壓下兩種氣體的體積比等於分子個數比,由於正、負兩極上得到的氣體的體積比是1:2,則分子個數比為 1:2.
(3)電解水生成了氫氣和氧氣,說明了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此實驗可以證明在化學反應中原子不能再分,所以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4)這一變化的符號表達式是: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