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氧化氮被水吸收實驗
棕紅色消失有無色氣體產生
3NO2+H2O=2HNO3+NO
2. 高中化學中常見的收集氣體裝置及所對應可收集的氣體
制氣裝置有三類固固加熱(試管、棉花、酒精燈、鐵架台)主要制氧氣固液不加熱(1啟普發生器,2燒瓶(或大試管)、分液漏斗)制氫氣、硫化氫、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乙炔(不能用啟普發生器)固液加熱(酒精燈,燒瓶,分液漏斗)制氯氣、氨氣、二氧化氮 收集方法有三種向上排空氣法(密度大於空氣的氣體且與空氣中不反應)向下排空氣法(密度小於空氣的氣體且與空氣中不反應)排水法(易於空氣反映的氣體,也可以排飽和溶液,不與水反映且難溶不於水的氣體)
3. 一氧化氮 二氧化氮的制備方法求裝置圖收集方法注意事項等
利用銅和硝酸的反應,一氧化氮的話就用排水法,順便可以除掉二氧化氮的雜質,二氧化氮的話就用長進短出的收集瓶,要接一個尾氣處理裝置,收集裝置利用的就是二氧化氮與水的反應還有一氧化氮與氧氣的反應
4. 實驗室中某些氣體的製取、收集及尾氣處理裝置如圖所示(省略夾持和凈化裝置).僅用此裝置和表中提供的物
A、氨氣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小,應該採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裝置c中的導管應該改為短進長出,故回A錯誤;
B、濃硫酸答可以與亞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硫,SO2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能使用向上排空氣法,SO2氣體能與氫氧化鈉迅速反應,所以吸收裝置中要防倒吸,圖示收集裝置和完全吸收裝置都合理,故B正確;
C、銅與稀硝酸反應生成產物為一氧化氮,無法達到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尾氣吸收不能使用水,故C錯誤;
D、乙炔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小,收集方法應該為向下排空氣法或排水法,圖示收集方法錯誤,故D錯誤;
故選B.
5. 某化學學習小組同學用下列裝置制備、收集二氧化氮氣體,並探究其性質(部分夾持裝置已略去).(1)裝置A
(1)根據製取NO2的反應原理:Cu+4HNO3(濃)=Cu(NO3)2+2NO2↑+2H2O可知,是固體和液體在常溫下的反應,所以裝置A中的分液漏斗中盛裝的液體是濃硝酸;燒瓶中預先加入的是銅屑,鐵的價格比銅的價格低,此處用銅屑、不用鐵屑的原因是常溫下,Fe在濃硝酸中發生鈍化,阻止反應進一步發生,無法製取NO2,
故答案為:濃硝酸;常溫下,Fe在濃硝酸中發生鈍化,阻止反應進一步發生;
(2)二氧化氮是酸性氣體,不能用鹼性乾燥劑,所以不能選鹼石灰,乾燥管B、D中只能盛裝固體乾燥劑,所以不能選濃硫酸,只能選無水氯化鈣,E裝置中的水蒸氣可進入集氣瓶C中,所以使用裝置乾燥管D,防止E裝置中的水蒸氣進入集氣瓶C中,
故答案為:無水氯化鈣;防止E裝置中的水蒸氣進入集氣瓶C中;
(3)根據氧化還原反應的原理知:反應物NO2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4價,產物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3價,所以N元素化合價最高的含氮化合物是NaNO3,結合同一化學反應方程式中各元素的原子守恆判斷,該反應的方程式為2NO2+2NaOH=NaNO2+NaNO3+H2O,
故答案為:2NO2+2NaOH=NaNO2+NaNO3+H2O;
(4)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為無色難溶於水密度與空氣接近的氣體,所以用排水法收集NO,選擇裝置G,可以連接在裝置中的a或b或c或d位置任一位置均可,
故答案為:G;a或b或c或d;
6. 求實驗室制二氧化氮裝置圖!
用銅和濃硝酸反應,不需加熱.裝置同制CO2
7. 設計實驗,要求盡可能多地使二氧化氮被水吸收
一.將充滿二氧化氮氣體的試管 試管口倒放在盛有水的水槽里 這時二氧化氮會和水反應生成一氧化氮二.此時將一根導管深入試管內 導管的另一端連接制備氧氣的裝置 氧氣和一氧化氮反應 生成二氧化氮 如此反復 使得氨氣盡可能多地被水吸收
8. 下面的實驗是NO2溶於水的有關操作,裝置如右圖所示:
可能的現象是:水進入至試管容積約( 2/3) 處。
原因:NO2溶於水,氣體體積減少了( 1/3 ) 。
操作專2:松開拇指。
可能的現象是:試屬管內的無色氣體變成( 紅棕) 色。
原因:生成的氣體被空氣中的 (O2) 氧化成 (NO2)。
操作3:再用拇指堵住試管口,振盪。
可能的現象是:氣體由(紅棕)色變為(無)色。
原因:(NO2)又溶於水。
操作4:向試管中滴入2滴紫色石蕊試液。
可能的現象是: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溶液呈(酸)性
9. H2,CO2,CL2,NH3,SO2,NO.NO2中哪些是有毒氣體 寫出吸收裝置及其原理
氯氣,二氧化硫,兩種氮的氧化物都有毒。
對於氫氣的吸收,你沒有說清何種情況,可以點燃,排水法都行,看量大小和制備環境了,還有其他工業上的方法。co2,cl2
so2都是酸性氣體,通到氫氧化鈉溶液里就好了。氨氣極易溶於水,1比500,所以通入水裡即可。關於最後兩個,因為在空氣中做實驗
會有氧氣
NO被氧化成NO2
然後
NO+NO2+2NaOH=2NaNO2+H2O。還可以參考4NO+3O2+2H2O=4HNO3
4N02+O2+2H2O=4HNO3
希望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