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認真分析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並回答有關問題: (1)甲裝置可用來驗證______此裝置必須放在______的環境
(1)氧氣有助燃的性質,甲裝置中試管內收集的氣體能夠使快要熄滅的衛生香復燃版,說明裝置內權的金魚藻進行光合作用產生的氣體是氧氣;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因此該裝置必須放在有光的環境中才會達到預期的實驗效果. (2)二氧化碳能夠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而植物的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萌發的種子呼吸作用旺盛,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因此常用乙裝置來驗證植物的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試管內盛有的液體是澄清的石灰水. (3)氫氧化鈉溶液能夠吸收二氧化碳,用一個盛有清水的與丙相同的裝置做對照,可以形成一組以二氧化碳為變數的對照實驗,用來驗證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4)水分以氣體狀態通過葉片表皮上的氣孔從植物體內散失到植物體外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用丁裝置若用來驗證蒸騰作用,存在的缺陷是:在塑料袋的內壁上凝結的小水珠不能排除花盆內土壤中水分的蒸發,因此應做如下改進:塑料袋應該綁在植物莖的基部. 故答案為: (1)植物光合作用釋放氧氣;有光; (2)植物的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3)二氧化碳; (4)塑料袋應該綁在植物莖的基部. |
2. 認真觀察分析下圖所示裝置,並填空. (1)甲裝置可用來驗證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若此裝置需要一個
(1)甲裝置可以用來驗證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包括水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能被氫氧化鈉吸收.光合作用的探究實驗通常包括暗處理、對照實驗、脫色、漂洗、滴碘、觀察幾個步驟,觀察現象,得出結論:在含有氫氧化鈉溶液玻璃罩中的「金魚藻」的葉子沒有變色,仍是黃白色,而無氫氧化鈉溶液的天竺葵的葉子變成藍色,說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2)乙裝置可以用來驗證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取一些金魚藻,放在盛有清水的大燒杯中.在金魚藻上面倒罩一短頸玻璃漏斗,漏斗頸上套上灌滿清水的玻璃管.將上述裝置移至陽光下照射,並觀察現象.待氣體充滿試管的1/2時,取出玻璃管,迅速將快要熄滅的細木條插進管內,觀察現象. (3)丙裝置是驗證種子呼吸時產生二氧化碳的實驗.種子萌發時,有機物徹底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將萌發的種子瓶內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特性) (4)蒸騰作用是通過葉片氣孔散失水分,利用水的物態變化原理可進行探究蒸騰作用.若用來驗證蒸騰作用,此裝置有無不妥之處?有不妥之處,若有,應如何改進?塑料袋應扎在莖的基部,若用來驗證呼吸作用,因為植物的呼吸要需要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植物在光合作用下會吸收二氧化碳然後產生氧氣,為了排除光合作用干擾,裝置應放在黑暗的地方. 故答案為:(1)二氧化碳;清水;(2)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產生氧氣;(3)種子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4)有;塑料袋應扎在莖的基部;不見光(黑暗). |
3.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討論甲、乙、丙、丁四種實驗裝置的有關用法,其中不正確的是()A.甲裝置:可用來
A.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酸性大於硅酸,所以二氧化碳和硅酸鈉溶液反應生成不溶性硅酸,則該裝置能證明碳的非金屬性比硅強,故A正確;
B.橡皮管可使下部的壓力轉移到上方,從而利用壓強平衡的原理使液體順利流下,故B正確;
C.如果裝置的氣密性良好,甲、乙兩側水面高度不同,否則水面相同,所以能檢驗裝置的氣密性,故C錯誤;
D.二氧化碳的密度大於空氣、氫氣的密度小於空氣,所以氫氣採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採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D正確;
故選C.
4. 認真分析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並回答有關問題。
光合作用 有陽光
呼吸作用 紫色石蕊溶液
二氧化碳
保鮮袋不能包到花盆沿,否則包括土壤的水分。
應該直接將袋口扎在植物莖上。
5. 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實驗裝置必須放在什麼環境中
A、甲裝置常用來驗證植物的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光合作用的條件是光,因此實驗過程版中應將裝權置放在光下並觀察現象,待氣體充滿試管的1/2時,取出玻璃管,迅速將快要熄滅的細木條插進管內,觀察現象,不需要設置對照組,A錯誤;
B、乙裝置常用來驗證植物的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有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特性,氫氧化鈉溶液能夠吸收二氧化碳,乙裝置中的試管內應盛有澄清石灰水,將氣體排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觀察實驗現象,B錯誤;
C、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氫氧化鈉溶液能夠吸收二氧化碳,用一個盛有清水的與丙相同的裝置做對照,可以形成一組以二氧化碳為變數的對照實驗,用來驗證二氧化碳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原料,C正確;
D、植物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所以塑料套的扎口,應扎在植物莖的基部,排出土壤中水分的干擾,D錯誤.
故選:C.
6. 認真分析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並回答下列問題:(1)甲裝置可用來驗證光合作用需要______. (2)乙裝置
(1)甲裝置可以用來驗證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包括水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能被氫氧化鈉吸收.光合作用的探究實驗通常包括暗處理、對照實驗、脫色、漂洗、滴碘、觀察幾個步驟,觀察現象,得出結論:在含有氫氧化鈉溶液玻璃罩中的天竺葵的葉子沒有變色,仍是黃白色,而無氫氧化鈉溶液的天竺葵的葉子變成藍色,說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2)乙裝置可以用來驗證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取一些金魚藻,放在盛有清水的大燒杯中.在金魚藻上面倒罩一短頸玻璃漏斗,漏斗頸上套上灌滿清水的玻璃管.將上述裝置移至陽光下照射,並觀察現象.待氣體充滿試管的1/2時,取出玻璃管,迅速將快要熄滅的細木條插進管內,觀察現象.管內的氣體能使快要熄滅的細木條猛烈的燃燒起來.原因是氧氣能助燃,能使快要熄滅的細木條重新燃燒,表明產生的氣體是氧氣.
光合作用的條件是光照,光合作用必須在光下進行,此裝置必須放在光照的環境中.
(3)丙裝置是驗證萌發的種子進行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的實驗.種子萌發時,有機物徹底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將萌發的種子瓶內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特性),說明萌發的種子進行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丙裝置中的試管內盛有澄清石灰水.
(4)丁裝置可以用來驗證植物的蒸騰作用,此裝置有不妥之處,塑料袋應扎在莖的基部,將該裝置放置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中,塑料袋內壁上有水珠產生.表明植物蒸騰作用是通過葉片氣孔散失水分.
故答案為:(1)二氧化碳;(2)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光照;
(3)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4)塑料袋應扎在莖的基部.
7. 認真分析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回答問題:(1)甲裝置可用來驗證光合作用產生______,此裝置必須放在_____
(1)氧氣有助燃的性質,甲裝置中試管內收集的氣體能夠使快要熄滅的衛生香復燃,說明裝置內的金魚藻進行光合作用產生的氣體是氧氣;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因此該裝置必須放在有光的環境中才會達到預期的實驗效果.
(2)乙裝置是驗證植物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的實驗.植物呼吸時,將儲存體內的有機物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將瓶內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特性).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在黑暗環境中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若要使乙裝置中的清澄清的石灰水變混濁,則應將乙裝置放在黑暗環境中,目的就是防止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而影響實驗現象的產生.
(3)水分以氣體狀態通過葉片表皮上的氣孔從植物體內散失到植物體外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用丙裝置若用來驗證蒸騰作用,存在的缺陷是:在塑料袋的內壁上凝結的小水珠不能排除花盆內土壤中水分的蒸發,因此應做如下改進:將塑料袋扎緊在植物最下的葉片處(或塑料袋應該綁在植物莖的基部).
故答案為:(1)氧氣
(2)有光二氧化碳黑暗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混濁;
(3)塑料袋應扎在莖的基部.
8. 如圖所示裝置,可用來粗略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實驗時先在集氣瓶里加入少量水,做上記號.用彈簧夾夾緊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磷燃燒只消耗氧氣,且不生成新氣體,由於氧氣被消耗,瓶內氣壓減小,水倒吸入瓶內,進入水的體積即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
A、紅熄滅後燒杯中的水倒流進集氣瓶中,液面上升到圖中A位置,即原瓶中空氣體積的
1 |
5 |
1 |
5 |
1 |
5 |
4 |
5 |
9. 如圖所示裝置可用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對該實驗認識不正確的是() A.白磷的量不足會影響
A、紅磷的量抄不足不能消耗完瓶內氧氣,進入的水減少會影響實驗結論,故A說法正確; B、如果裝置漏氣進入的水會減少,所以裝置不漏氣是實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故B說法正確; C、由於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也是氣體,所以瓶內壓強基本保持不變,所以水不會進入,所以換成木炭不行,故C說法錯誤; D、由於白磷燃燒消耗了氧氣,使試管內氣體壓強的減小,會導致試管內液面上升,故D說法正確. 故選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