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蒸汽初終參數變化對汽輪機工作的影響
1. 主蒸汽壓力升高 在機組額定功率下初壓升高後蒸汽流量有所減少,各監視段壓力相應降低,各中間級焓降基本保持不變,因此主蒸汽流量減少各中間級動葉應力均有所下降,隔板的壓差和軸向推力也都有所減少。調節級前後壓差雖有上升,但其危險工況不在額定負荷,因此調節級和中間各級在主蒸汽壓力上升時都是安全的。 對於末幾級葉片,由於前後壓差的減小(級前壓力減小),級的焓降減少,從強度觀點看末幾級葉片也是安全的。 當然,主蒸汽壓力也不能過高,否則有可能造成機組過負荷,隔板、動葉過負荷及機組軸向位移大、推力軸承故障等不安全情況的發生。
2. 主蒸汽壓力下降 在主蒸汽壓力下降後機組仍要發出額定功率,則主蒸汽流量會相應增加。因此會引起非調節級各級級前壓力升高,而末幾級焓降增大,因此非調節級各級的負荷都有所增加,末幾級過負荷最為嚴重,全機的軸向推力也相應增大。因此運行中主蒸汽壓力下降機組應適當帶負荷。
3. 主蒸汽溫度升高 主蒸汽溫度升高從經濟性角度來看對機組是有利的,它不僅提高了循環熱效率,而且減少了汽輪機的排汽濕度。但從安全形度來看,主蒸汽溫度的上升會引起金屬材料性能惡化縮短某些部件的使用壽命,如主汽閥、調節閥、軸封、法蘭、螺栓以及高壓管道等。對於超高參數機組,即使主蒸汽溫度上升不多也可能引起金屬急劇的蠕變,使許用應力大幅度的降低。因此絕大多數情況下不允許升高初溫運行的。
4. 主蒸汽溫度降低 在機組額定負荷下主蒸汽溫度下降將會引起蒸汽流量增大,各監視段壓力上升。此時調節級是安全的,但是非調節級尤其是最末幾級焓降和主蒸汽流量同時增大將產生過負荷,是比較危險的。同時,蒸汽溫度下降會引起末幾級葉片濕度的增加,增大了濕汽損失,同時也加劇了末幾級葉片的沖蝕作用,直接威脅倒汽輪機的安全運行。因此,在主蒸汽溫度降低的同時應降低壓力,是汽輪機熱力過程線盡量與設計工況下的熱力過程線重合,以提高機組排汽干度。因此機組的功率限制較大,必要時應申請減負荷運行。
❷ 蒸汽加熱改成自動控溫裝置的建議怎麼些寫
把蒸汽加熱的缺點寫明白了,然後從操作,安全,智能等方面來說明自動溫控裝置的優點。
❸ 主蒸汽溫度壓力變化對汽輪機運行有何影響
主蒸汽溫度壓力變化對汽輪機運行的影響有:
1、主蒸汽壓力升高:在機組額定功率下初壓升高後蒸汽流量有所減少,各監視段壓力相應降低,各中間級焓降基本保持不變,因此主蒸汽流量減少各中間級動葉應力均有所下降,隔板的壓差和軸向推力也都有所減少。調節級前後壓差雖有上升,但其危險工況不在額定負荷,
因此調節級和中間各級在主蒸汽壓力上升時都是安全的。對於末幾級葉片,由於前後壓差的減小(級前壓力減小),級的焓降減少,從強度觀點看末幾級葉片也是安全的。
當然,主蒸汽壓力也不能過高,否則有可能造成機組過負荷,隔板、動葉過負荷及機組軸向位移大、推力軸承故障等不安全情況的發生。
2、主蒸汽壓力下降:在主蒸汽壓力下降後機組仍要發出額定功率,則主蒸汽流量會相應增加。因此會引起非調節級各級級前壓力升高,而末幾級焓降增大,因此非調節級各級的負荷都有所增加,
末幾級過負荷最為嚴重,全機的軸向推力也相應增大。因此運行中主蒸汽壓力下降機組應適當帶負荷。
3、主蒸汽溫度升高:主蒸汽溫度升高從經濟性角度來看對機組是有利的,它不僅提高了循環熱效率,而且減少了汽輪機的排汽濕度。但從安全形度來看,主蒸汽溫度的上升會引起金屬材料性能惡化縮短某些部件的使用壽命,如主汽閥、調節閥、軸封、法蘭、螺栓以及高壓管道等。
對於超高參數機組,即使主蒸汽溫度上升不多也可能引起金屬急劇的蠕變,使許用應力大幅度的降低。因此絕大多數情況下不允許升高初溫運行的。
4、主蒸汽溫度降低:在機組額定負荷下主蒸汽溫度下降將會引起蒸汽流量增大,各監視段壓力上升。此時調節級是安全的,但是非調節級尤其是最末幾級焓降和主蒸汽流量同時增大將產生過負荷,是比較危險的。
同時,蒸汽溫度下降會引起末幾級葉片濕度的增加,增大了濕汽損失,同時也加劇了末幾級葉片的沖蝕作用,直接威脅倒汽輪機的安全運行。因此,在主蒸汽溫度降低的同時應降低壓力,是汽輪機熱力過程線盡量與設計工況下的熱力過程線重合,以提高機組排汽干度。
因此機組的功率限制較大,必要時應申請減負荷運行。
5、當使用射汽抽氣時,應先進行蒸汽暖管,再投入主抽氣器和啟動抽氣器。現在一般在我國都採用射水抽氣器,應先啟動射水泵,射水泵啟動前應作聯動試驗,正常後使一台運行一台備用,以使凝汽器逐漸建立起真空。
機組啟動時,真空值應高一些,以減少汽輪機轉子沖動阻力和啟動汽耗,另外排汽溫度低,對剛建投運的凝汽器也較為有利。但真空值也不易過高,因真空過高會延長啟動時間,主要因為真空值過高時,所需進汽量少,對汽輪機加熱不利。目前我國啟動真空一般為350-450mmHg。
(3)蒸汽容量影響自動裝置擴展閱讀:
主汽溫控制方法
常規的主汽溫控制方法分為導前汽溫微分信號的雙沖量汽溫控制、串級汽溫控制、分段汽溫控制及相位補償汽溫控制幾種。但是,隨著機組容量的逐漸增大,常規控制方法已經不能得到足夠滿意的控制質量,同時,由於工業過程逐漸復雜化,單一控制技術也遠遠無法達到要求。
因此,結合先進的控制理論和控制演算法將成為今後研究的一大趨勢。近幾年已經出現了一些相類似的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兩類:一類是先進控制演算法與傳統控制方法相結合,另一類是先進控制演算法之間的結合。主要包括 :
1、Smith預估控制及其改進型。
2、基於神經網路理論的各種控制策略,諸如單神經元控制器取代主蒸汽溫度串級PID控制中主調節器的策略、基於BP神經網路提出主蒸汽溫度的串級智能控制等。
3、基於模糊控制理論的各種控制策略,
諸如主蒸汽溫度的模糊PID控制、模糊控制與基於專家系統整定的串級PID控制相結合的復合控
制策略,主蒸汽溫度的Fuzzy-PI復合控制策略等。
4、基於狀態反饋的控制策略,例如:基於現代控制理論中狀態反饋控制原理的分級控制方法、狀態反饋控制與串級PID控制相結合的主蒸汽溫度控制策略、將狀態反饋引入到鍋爐主蒸汽溫度中的一種多迴路串級控制方法等。
5、其它控制策略,諸如基於魯棒控制原理改進主蒸汽溫度串級PID控制策略並指出在DCS系統中的實現方法、用預測智能控制器作為串級控制的主調節器以改善主蒸汽溫度的遲延特性等。
我們所接觸的是一個復雜多變的系統,難以建立被控對象的精確模型,而傳統控制方法往往需要建立一個精確的數學模型。同時,由於一些被控對象帶有大遲延和大慣性的動態特性,因而即使建立了數學模型,通常也不如一個有經驗的操作人員進行手動控制效果好。
從20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生物控制理論逐漸引起研究者的重視並迅速發展。目前神經網路控制已經發展得比較成熟,但是基於神經內分泌系統的生物智能控制理論研究才剛剛起步。
作為人體各種激素調節中心,神經內分泌系統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和適應性,通過將模糊理論與神經內分泌反饋調節機制演算法相結合,優勢互補,並應用於PID控制器中,可以對鍋爐主汽溫系統的對象特性和一般控制規律進行分析。
❹ 加熱器內蒸汽壓力下降的產生影響有什麼啊
產生的影響有:加熱器運行時,如加熱器汽側內壓力比抽汽口壓力低很多,則加熱器出口水溫下降,回熱效果降低。水的抽汽進入汽輪機後面繼續做功,汽輪機負荷瞬間增加,汽輪機監視段壓力升高,各監視段壓差升高,汽輪機的軸向推力增加。防止汽輪機葉片過負荷,機組負荷應降低。原因有:主蒸汽溫度升高。凝結水溫度急劇下降使給水溫度下擇,鍋爐蒸汽蒸發量下降,主蒸汽溫度升高;除氧器進水溫度急劇下降,與除氧器溫差較大,除氧凝結水接頭可能因應力過大而被拉裂;高壓加熱器熱負荷加大。由於除氧器水溫降低較多,汽壓加熱器進口溫度也下降較多,引起高壓加熱器熱負荷增大,疏從量增多,不注意可能引起高壓加熱器跳閘解列。
❺ 蒸汽壓力大小會影響流量計嗎
當然會影響到流量,在管徑相同,流體一樣的前提下,壓力越高,流量就會越大。
❻ 如何實現蒸汽壓力自動控制
實現蒸汽壓力自動控制:在用氣端裝壓力感測器、壓力控制器和調壓閥(還可以把流量感測也加進來),實現閉環自動調節。
蒸汽壓力指的是蒸汽的表壓力,蒸汽的絕對壓力指的是表壓力加大氣壓力。對於飽和蒸汽,蒸汽壓力指的是相應溫度下對應的飽和壓力,是水的基本性質決定的。蒸汽壓力時蒸汽的基本物理參數,表示的是蒸汽聚集狀態的情況,同時也表示對其容納容器單位面積施加的垂直方向力的大小。
❼ 蒸汽發生器的基本結構
蒸汽發生器的基本結構包括有本體、加熱系統、控制箱、水泵、壓力控制、水位控制、排污閥等。
1、本體是蒸汽發生器的受壓元件。
2、電蒸汽發生器的加熱裝置是加熱棒,燃氣燃油蒸汽發生器的加熱裝置是燃燒機,生物質顆粒蒸汽發生器的則是點火棒。
3、控制箱是蒸汽發生器的心臟,自動進水、自動加熱、自動保護、低水位提示、超壓保護、漏電保護等都是它的功能。
蒸汽發生器的基本結構
綜上所述便是蒸汽發生器的基本結構組成,各系統結構之間相互影響,共同作用,各司其職,缺一不可。參考內容網頁鏈接
❽ 請幫忙分析鍋爐蒸汽品質對汽輪機的影響以及如何處理及控制
1、蒸汽品質:溫度高低、壓力是否合適
2、蒸汽中是否含有雜質。
1)關於蒸汽溫度的影響:在鍋爐運行中蒸汽的溫度會由於燃料變動、運行工況等不同而有所變動。
如果蒸汽溫度過高:汽輪機的葉片會發生高溫蠕變。
2)如果溫度低:蒸汽耗量會增加。
3)如果溫度再低,汽輪機可能發生水沖擊。
壓力太高,管路、汽機的氣缸結合密封等都不好,但,一般不會太高,否則鍋爐的安全閥就動了!
4)關於鍋爐蒸汽中含有鈣鎂等雜質,會出現汽輪機葉片結垢情況。
會影響通流部分的通流能力,更嚴重的是影響汽輪機的效率。
不知是否了解?
❾ 過熱蒸汽對常減壓蒸餾裝置有何影響
運行過程中,引起蒸汽溫度變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復雜的,而主要的有以下各點: (1)燃料量或鍋爐負荷變化燃料或負荷變化,將會使鍋爐輻射傳熱量與對流傳熱量的比例發生變化,使不同型式的過熱器吸熱量發生變化,從而引起蒸汽溫度變化。 (2)爐膛過量空氣系數的影響當過量空氣系數增大時,使理論燃燒溫度降低,煙氣量增大,結果使爐內輻射傳熱量減小,對流傳熱量增大,由此引起的對蒸汽溫度的變化,視過熱器的具體布置情況而異。 (3)爐內工況的影響爐內工況變化指火焰中心垂直位置變化、水冷壁結渣情況等。火焰中心上移,蒸汽溫度上升;水冷壁結渣,爐內傳熱減小,蒸汽上升;爐膛吹灰後,爐內傳熱加強,蒸汽溫度下降。 (4)燃料性質變化燃料的水分、灰分、揮發分、發熱量等發生變化,對蒸汽溫度都會有影響,尤以水分變化時明顯。如水分增大時,使理論燃燒溫度下降,煙氣容積增大,結果,使輻射傳熱量減小,對流傳熱量增大,從而使蒸汽溫度變化。 (5)給水溫度變化當給水溫度下降時,水變成蒸汽的吸熱量(蒸發熱)增多,在負荷不變的情況下,燃料量必然增加,蒸汽溫度將上升;另外,以給水作減溫水時,給水溫度變化(即減溫水溫度變化)也將影響蒸汽溫度變化。 (6)蒸汽壓力變化蒸汽壓力突然降低時,相應飽和溫度下降,即過熱器進口蒸汽溫度下降;與此同時,鍋爐蓄熱量將產生附加蒸汽量,使蒸汽流量瞬時增大。兩方面因素作用的結果使蒸汽溫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