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4湘潭)實驗室用鋅粒與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發生裝置如圖所示,打開活塞,注入稀硫酸,發現稀硫酸
A、稀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如果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會影響生成回氫氣的量,因此不適宜加答入氫氧化鈉溶液;
B、稀硫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不但影響生成氫氣的量,還能夠使產生氫氣中含有二氧化碳,因此不適宜加入碳酸鈉溶液;
C、稀硫酸和硫酸鈉不能反應,加入硫酸鈉溶液時,能夠使稀硫酸和鋅接觸,從而使反應順利進行,因此最適宜從長頸漏斗添加的是硫酸鈉溶液;
D、氫氧化鈣能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鈣和水,如果加入澄清石灰水,會影響生成氫氣的量,因此不適宜加入澄清石灰水.
故選:C.
⑵ 用鋅粒與稀硫酸制氫氣的實驗裝置
(1)檢查裝置氣密性後,先在有孔塑料板上加鋅粒,再通過長頸漏鬥倒入稀硫酸,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Zn+H 2 SO 4 ═ZnSO 4 +H 2 ↑;
(2)圖示方法是排水法收集氣體,氫氣可用排水法收集是因為氫氣難溶於水;
(3)該裝置可通過止水夾的關閉控制反應的隨時發生和停止,打開夾子,固液接觸產生氣體,關閉夾子,試管內壓強增大,將硫酸壓入長頸漏斗,反應終止;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鹽酸常溫反應,不需加熱,也可用此發生裝置;
(4)實驗室製取大量CO 2 氣體不能用稀硫酸和大理石為原料,因為 稀硫酸和大理石反應生成CaSO 4 微溶於水,使大理石和硫酸隔絕,阻止反應繼續進行,所以不能用塊狀的大理石和稀硫酸反應,但大理石粉末與硫酸能充分接觸,所以可用於製取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1)鋅粒;通過長頸漏鬥倒入稀硫酸;Zn+H 2 SO 4 ═ZnSO 4 +H 2 ↑;
(2)排水法;氫氣難溶於水;
(3)能隨時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可以;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也不需加熱;
(4)碳酸鈣與硫酸反應生成微溶性的硫酸鈣,會覆蓋在塊狀大理石表面,使大理石和硫酸隔絕,阻止反應繼續進行,所以不能用塊狀的大理石和稀硫酸反應,但大理石粉末與硫酸能充分接觸,故可用於製取二氧化碳.
⑶ 實驗室如何製取氫氣(步驟。過程。原理。。。。)快快。。。。
實驗室常用鋅與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
1、反應原理:利用金屬活動性比氫強的金專屬單質與酸反屬應,置換出氫元素。
用鋅與稀硫酸反應:
(3)用鋅粒與稀鹽酸酸制氫氣實驗裝置圖擴展閱讀
用鋅與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不適宜用稀鹽酸代替稀硫酸,因為該反應放熱,鹽酸會揮發出氯化氫氣體,使製得的氣體含有氯化氫雜質。
2、不能使用硝酸或濃硫酸,因為這兩種酸具有強氧化性,反應將會生成二氧化氮或二氧化硫。
3、製取之前需要檢測裝置的氣密性。
⑷ 用鋅和稀硫酸製取氫氣還原氧化銅裝置圖
(1)稀硫酸抄是由長頸漏斗加入,鋅粒是從試管口加入.加入的順序是先固後液,故先加鋅粒後加酸,加入鋅粒的具體操作是:試管傾斜,用鑷子夾取鋅粒放在試管口,使試管慢慢豎起,將鋅粒滑落試管底部,故填:長頸漏斗,試管口,鋅粒,試管傾斜,用鑷子夾取鋅粒放在試管口,使試管慢慢豎起,將鋅粒滑落試管底部;
(2)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故填:Zn+H 2 SO 4 ═ZnSO 4 +H 2 ↑;
(3)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將氫氣中混有的水分除去從而使氫氣易於燃燒,故填:濃硫酸.
⑸ 實驗室用鋅和稀鹽酸製取氫氣,並用氫氣還原銅的一種氧化物的實驗來測定該氧化物的組成.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據圖可知,a是長頸漏斗,長頸漏斗末端浸沒到液面以下能防止生成的氫氣從長頸漏斗逸出,故填:長頸漏斗;防止生成的氫氣從長頸漏鬥口逸出;
(2)氫氧化鈉溶液能除去氫氣中混有的氯化氫氣體,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除去氫氣中的水蒸氣,F中的乾燥劑能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E裝置,故填:除去氫氣中的氯化氫氣體;除去氫氣中的水蒸氣;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防止進入E裝置;
(3)氫氣具有可燃性,不純時加熱易產生爆炸,需要先通入一段時間氫氣,以把裝置中的空氣排盡,故填:排除整個裝置內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
(4)鋅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同時生成易溶於水的氯化鋅,故會觀察到有大量的氣泡產生,且鋅粒逐漸溶解,故填:產生大量氣泡,鋅粒逐漸溶解;Zn+2HCl=ZnCl2+H2↑;
(5)E裝置增重0.9g,說明生成水的質量為0.9g,水中含有的氧元素的質量就是銅的氧化物中含有的氧元素的質量,氧元素的質量為:0.9g×
16 |
18 |
16 |
18 |
7.2g?0.9g×
| ||
0.9g×
|
6.4g |
64 |
0.8g |
16 |
7.2g?0.9g×
| ||
0.9g×
|
⑹ 如圖所示是實驗常用的實驗裝置.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常溫下,用鋅粒和稀硫酸反應製得氫氣,應選
(來1)常溫下,用鋅粒和稀硫酸源反應製得氫氣,應選用的發生裝置屬於固液常溫型的B裝置;因為氫氣不易溶於水且密度比空氣小,可以採用的收集方法為:排水法(C)或向下排空氣法(E);
(2)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該反應是酸和鹽相互交換成分的復分解反應;碳酸氫鈉固體加熱產物為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方程式為:2NaHCO3
|